⑴ 影视行业影响票房的影响因素
影响电影票房的五大因素
一、影片本身质量:影片的质量是影响票房的首要因素。内容为王,影片的质量上去了,有口碑了票房就容易上去。
按照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可以分为:
有票房又有口碑的电影;
有票房无口碑的电影;
无票房有口碑的电影;
无票房无口碑。
有票房又有口碑电影,数量很少;市场上绝大多数都是无票房无口碑的电影。无票房却有口碑电影,可能经典并获奖,受众范围较小,比如2017年上映的《七十七天》《二十二》。只有影片本身质量过硬,拥有口碑后,电影票房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二、影片排映档期:影片在什么档期内进入市场是一门学问。不同档期有不同的特点,在定档期的的时候需要瞻前顾后,不要匆忙且盲目的选择档期。有同类题材的影片上映之时,就不要前后紧挨着上片。不同的档期应有不同的策略。
中国特色电影档期
1、贺岁档:贺岁档泛指每年11月初到次年3月初的电影档期,大约在八九十天左右。
2、五一档:一般泛指每年五一期间的电影档期。
3、暑期档:一般泛指每年6月-9月的电影档期。
4、国庆档:一般泛指每年国庆期间的电影档期。
其中含有情人节档、三八档、清明档、愚人档、端午档、七夕档、光棍节档、双12档等。不同的档期应有不同的策略。
三、影片宣传策划:电影市场是以商品交换的形式而提供影片和放映的场所,需要经过宣传策划的手段达到产品推广的目的。 关于电影的营销策划,宣传要有诱惑力,宣传投资、演员、花絮、导演阐述、拍摄趣事等,对影片的包装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的宣传策划应该贯穿于制片、发行和放映的全过程,各自利用自身优势在影片的宣传策划上“各尽所能”。电影片名,好的片名拥有很好的传播效应,片名也会影响票房。朗朗上口,过长不便于记忆。电影海报,海报的作用就是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富有视觉性,作为电影售前的消费产品,片名是第一包装,电影海报是第二包装。
四、映期社会环境:对一部具体的商业影片来说,在绝对有效生命周期内能否取得最大值的票房,与该片上映周期前后的社会环境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因果关系。电影市场放在社会大环境中来
看,还是比较脆弱的,911恐怖事件、SARS肆虐数月、足球世界杯等,都动摇过电影市场的正常地位。应势利导、随机应变是必不可少的。
五、映期天气环境:天气情况与社会发展、个人
生活都有关系,天气同样在客观上影响着电影市场票房,只是其表现形式不同而已。电影市场上的放映工作犹如足球比赛,一经决定档期,不会因天气变化而变动,这中间运气的成份太浓。从这个意义上讲,影片进入市场后也得“靠天吃饭”了 。
六、影院和票价等其他因素:影院建设、电影票价、影片数量和立法规范等诸多方面也影响电影票发。所以中国电影市场要稳定发展,则要依靠社会的资金和力量,从而使市场正常有序、规范和谐的持续发展。
⑵ 影响电影院票房的因素
因素一:影片题材及剧本
题材和剧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题材如《变3》、《哈7》及此前的《阿凡达》等影片,一向是票房大热,除题材具有想象空间而吸引观众外,这类影片本身就需要大成本支撑,因此获得票房佳绩也不足为奇。另外,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情感题材影片,如《非诚勿扰》、《失恋33天》等,也成为“应景”主题,为影迷所期待。
因素二:主创团队
主创团队如导演、主演、制片人、制作团队等,无一不是吸引观众的重量级筹码。例如国民大导张艺谋、冯小刚的力量甚至大过于影片题材,成为观众期待的焦点;演员的力量同样如此——有些人光名字就是号召力,如杨幂的《孤岛惊魂》一举开创“粉丝电影”的先河,演员对票房的贡献不容小视。制片人、制作团队的名气,同样能为一部影片带来“万众期待”的效果。
因素三:影片定位
影片定位是指片方对自己影片的市场预估。首先应该是目标人群定位,从影片的剧本设置、演员选择、拍摄手法到后期制作风格、传播途径、传播手段等等,都要迎合大部分的目标人群喜好,奠定稳定的票房基础。其次要正确预估票房,有时片方过于自信,会影响影片上映后的侧重点。尤其在做传播工作之前,应该根据档期、题材、排片等因素做好影片的定位和票房预估的沟通。
因素四:影片质量
影片质量包含了剧本、拍摄、制作、演员表演等综合因素,是电影艺术成就的衡量标准,它本该是一部电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但在现时的商业环境和信息传播条件下,影片质量却不是影响票房的最大因素,烂片高票房者,比比皆是。当然有些片,靠着过硬的质量,还是促成了票房的成功,如《疯狂的石头》;而有些高质量的影片通过获得电影节奖项也能获得不错的票房,如《黑天鹅》,《国王的演讲》等。
因素五:票价
票价的制定与票房息息相关,单张票价与整体票房之间绝对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需要经过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系统计算才能找到合理的票价区间。高票价是否会“吓跑”很多观众,而低票价是否又能产生“促销”效应,都不是简单能够靠数字进行分析的。制定票价,需要考虑影片宣传、投资收益、各方分成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一部好影片因为票价制定不合理造成了票房失败,那将是一件很令人扼腕的事。
因素六:档期
一般来说,影片选在贺岁、情人节、圣诞、暑期档等观影人群的基数教大的热门节庆档期,是有利于票房提升的。时下电影档期的争夺可谓激烈,有些片甚至提前一年两年就定了档期。每年的暑期档、贺岁档都难免出现“大片撞大片、大片碾小片,小片捡漏子”的现象,于是,对于某些影片来说,选了好档期也避免不了“悲剧”,如《铁甲钢拳》和《丁丁》与《失恋33天》撞档,虽然是大制作、口碑好的电影,一样会被瓜分票房。另外,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如果档期中有比较叫好的国外大片,国内影片的票房会受影响。抱有“花钱看电影还是选外国大片比较划算,其它的回家下载看看就可以了。”心态的普通观众不在少数。
因素七:发行
发行有多重要?当初合拍片纷纷找中影合作既是明证。强有力的发行能尽可能大的增加影片的覆盖度,疲软的影片发行甚至都不能使影片上画,纵使是再大制作的影片也不能卖过发行关。时下越来越多的大片采取联合发行的方式,以保证影片覆盖率、实现票房最大化。
因素八:院线排片
院线是票房回收的最终场所,一部电影能卖多少电影票,基本上取决于院线排片。票房受此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宣传水平、口碑相当的情况下,一般大众去影院时的选择并不明确,大多会根据院线场次和时间来决定。当然,排片的多少也是直接受到市场的制约,烂片即使拍再多的场次也没人看,院线必然会增加关注度高的影片。从片方的角度看,对排片情况“下狠手”,比对做宣传时的“压榨”对取得票房更有效。
因素九:宣传推广
时下的信息传播已经迈入媒体社会化阶段,对于电影这样的娱乐产品,影迷期待程度和现实口碑,已经成为票房的关键因素。综合运用宣传创意、媒体和信息承载方式(如新闻、意见领袖博客、微博、电视、平面等),使影片在上映前、上映中和上映后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直接关系到影片票房。在某种程度上说,影片的宣传推广成功与否已经成为衡量当代电影发行质量和票房收入预估的核心问题。正是由于宣传推广的重要性,电影产业链条中又催生出一个新的环节——宣传推广服务公司,这些公司运用整合营销的方式为电影的成功推广、形成口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素十:运气
运气包括很多很多,如果片子运气不好,可能在送审阶段就被广电总局无情地毙掉;如果运气好,广电总局甚至会给出连片方都没考虑到的合理建议,如将在今年3月左右上映的《疯狂的蠢贼》;如果片子运气好,一个小小的推广创意就会成为网民热捧的焦点话题,如《失恋33天》;如果片子运气不好,票房被“腰斩”的事情都会发生,如早前的口碑很好的合拍片《十月围城》被《三枪》和《阿凡达》前后夹攻……运气,真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⑶ 票房是什么意思(电影票房包含哪几部分)
电影人依旧在呐喊。
自从3月27日电影行业复工被紧急叫停以来,无论是下游的放映端,还是中上游的出品、制片、宣发端,各个链条的电影人们,以及行业外的部分媒体大V,都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为电影行业的安危发声。不仅仅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甚至在知乎、B站、抖音甚至贴吧、虎扑等平台,也能看到各类“意见领袖”们的摇旗呐喊。
虽然不少网民依旧抱着对电影行业的极大敌意,但是相对比2月末“复工指引”阶段的满屏抗议,目前大多数普通网友也逐渐开始对停滞整整三个月的电影产业抱有同情了。
然而通过阅读各类意见领袖们为电影行业的呼吁,也不难看出仍有不少人对【电影票房】这一电影行业最基本的概念存在错误认知,这其中不仅仅是行业外的媒体大V,甚至包括不少电影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并不是所有电影人都对电影票房本身、以及关于服务费、专项资金、营业税有太过深入的了解,因此也在呐喊呼吁的同时,犯了不少错误。
电影票房包含哪几部分?如何分账?电影专资为何不下放?票房怎么分成?本文就从头到尾,深度解构【电影票房】这一概念,相信也能解答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第一层:影厅服务费
严格意义上,影厅服务费并不属于票房,2019年全年642亿票房并不包含影厅服务费,但这也确实是观众购票实际消费价格中的一环。不同于大多数人都了解的电商服务费,影厅服务费并不被普通观众所熟知。即使在业内,直到去年上半年《复联4》的天价服务费事件,才让这一费用映入从业者眼中。
什么是影厅服务费呢?简言之,就是高等影厅的额外入场券。在满足电影发行公司所要求的最低发行价后,影院将实际售出的价格拆分为“发行价+影厅服务费”,其中只有发行价部分参与分账。与传统偷票房所常用的双系统、截流软件等不同,影厅服务费是基于通过了国家备案,合法的售票系统的功能,在国家电影专资办系统中皆有完整的数据统计。
影厅服务费的作用,是鼓励影院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条件,鼓励VIP厅、IMAX等特效厅、4D厅等特殊厅的建设,让影院从硬件升级中得到理应属于自己的回报。虽然不是所有影院都会有服务费设置,但是但凡是有一定票房预期的电影,都至少会有3D、IMAX、杜比全景声、杜比视界、中国巨幕等发行版本中的一种。哪怕是被打入冷宫的影片,可能也会在某个时间段在影院的VIP厅播放。因此绝大多数的院线片,可能都会有影厅服务费,但是截至目前,影厅服务费还没有被任何机构公开数目。
今年春节档之前,电影局曾发“微信群消息”规范VIP影厅服务费,这也标志着电影局准备正式开始准备对“影厅服务费”这一项目动刀了。
第二层:电商服务费
抛去影厅服务费之后的票房,才是我们通常所认知的票房,也被叫作【综合票房】,打开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或者中国电影票房(专资办)等票房查询类软件,都可以看到这一选项。
事实上,综合票房这一概念仅仅才有三年历史。2017年1月22日,艺恩发表【2016中国电影票房究竟是多少?艺恩给你算清楚】一文。正式建议国家电影专资办相关负责人及主管业务部门:更改票房统计口径,将购票电商服务费增加进票房统计范畴。
文章称:基于中国线上购票市场的成熟及服务的完善,收取服务费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的大环境下,将服务费作为票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票房统计条件已经具备。而且该统计方法的升级也有利于规范服务费的核算方法和分成体系,理顺电商平台、售票系统及影院院线的合作关系。
自此,综合票房正式诞生。服务费这一新的票房统计的增加,无疑对于本来缓慢增长的票房大盘,有着完美的促进作用。
从单片服务费占比来看,一般的商业片服务费占比一般都维持在6-8%左右。从档期分布来看,非春节档的国产电影一般网售占比较高,从而拥有较高的服务费占比。随着在线售票的全面普及,我们也能看出从2017年至今,电商服务费/综合票房的占比也在提升。
%20
而随着2017年,猫眼正式收购娱票儿。目前90%以上的电商服务费,都是由猫眼与淘票票两家平台瓜分的。
%20
不过综合票房的存在,也混淆了绝大多数路人的视听。目前大多数非专业媒体计算票房分账,仍然是直接用综合票房乘以网上所查到的各种分账百分比,可以说在一开始就犯了错误。
第三层:电影专项资金
综合票房去掉电商服务费,也就成了【分账票房】,可以进行第一轮百分比的分账。
电影专项资金,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专资,固定按照分账票房的5%进行上缴,而这一部分费用,也是目前电影行业最亟需到位的一笔“救命款”,在不少媒体呼吁的款项中,落实专资都是重要的一项。
但其实,专资设立的目的,就是“取之于电影,用之于电影”,无论是以前扶持国产影片的制作,还是支持新建电影院等,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奖励放映国产影片成绩突出影院的通知》来看,通知中规定只要满足两个奖励条件,且全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放映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占票房总收入55%以上,就可以获得奖励。占比在66%以上的影院,获得的奖励等于100%返还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
可以说在目前国产片票房占比超六成的2019年,80%以上的影院都可以获得专资返还,估测40%以上的影城,能够获得100%的专资返还。
但其实,专资返还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据了解,2017年的专项资金,在2018年12月才开始返还。2018年的专项资金,在2019年9月开始返还。因此影院们想要等到2019年的专项资金,可能还要等至少三个月。
另外,没有返还的专资,无论是2018年之前的广电总局,还是现在的国家电影局,都拥有一套“未返还专资用法”,无论是补贴企业拍片,还是扶持贫困地区电影院,都会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做到尽量的公开透明。因为,一味的指责专资“薅羊毛”属性其实并不理性。专资是肯定会返还的,不过在目前的特殊时期,我们还是希望专资能够相比以往更快的进行落实。
第四层:税
与专资一起扣的,还有3.3%的营业税。扣除3.3%的营业税也就意味着电影院不必再因为放映收入交税了。
当然这仅仅是影院放映收入的计税。
除了放映收入外,影院影厅服务费收入、拥有自家影城APP购票的电商服务费收入、前台卖品零售收入、抓娃娃机和迷你KTV以及按摩椅等娱乐服务收入等,这些收入一般都按照6%税率进行计算,零售销售税率较高,一般为16%。当然这些不算在票房分账体系中。
第五层:中影分账
扣除专资和税的票房,也就从【分账票房】(2017年之前通常被叫作【总票房】)变成和【可分账票房】也叫【净票房】。
在这个时候,就要给中影数字分走1-3%的发行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注意这并不是拷贝费用。那么到底是1%还是3%呢,这个要根据影片的最终票房成绩来看,一般情况下,票房越高收费比例也越高,具体数字由中影数字灵活掌握。
第六层:影院分账
在之后,就要进行影院的分账了。
其中,影院和院线分走净票房的57%,但这一比率也不是固定的,不少片方都会在影片公映的不同阶段,给予放映方不同程度的返点,寻求排片方面的合作。有时候会多返3-5%个点,对于不少想长线放映的影片甚至会把分账比例调整为90:10,爱奇艺影业在去年也官宣,旗下所有影片都要调整院线方分账比例,给予院线更多的返点。
而影院和院线也会对这57%的票房进行二次分账,通常意义上,影院分走50%,院线分走7%,但其实这个比率也不是固定的,影院和院线完全可以不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账。据了解,很多院线为了吸引优质单体影院的加盟,都主动下调了院线分账比例,甚至只拿1-2%的份额。
第七层:最终分账
影院和院线分完账,最终就要迎来制片方与发行方的分账了。如果说中影数字1-3%、院线57%的分账比例还属于行业基本准则的话,那么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分账规则则更加多变。
通常意义上,发行方会分走净票房的5-15%作为发行费用,制片方则分走剩下的,大概28%-38%,但这只是通常意义,实际上这个分账规则在目前变化多端的宣发市场,具体怎么分还是得看出品制片方与发行方的协议。
具体来看,如果制片、发行为一家公司,则不再遵循制片与发行之间的分账规则。如果制片方要求发行方提前垫付发行费用,发行方要求的分账会更高。如果制片方与发行方签订了保底、买断等发行协议,则更是完全没有分账比例这个概念了。
因此,对这一分账进行计算时,我们也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当然到了这一层面,除了上市公司保底之外,大多数影片的分账协议我们普通人是看不到的。
而与发行公司分完账以后,制片、出品方之间则要面临着更复杂的分账,目前头部国产片动辄20家以上的出品方也意味着,从影片公映,到最终一家联合出品方收到钱,一般都要一年以上。
当然,以上所说的,也只是一般国产片的分账规则。进口片的分账规则也会完全不同,例如进口片净票房的1.5%,会先给中影进出口分账,再进行下一轮的分账。对于好莱坞分账大片和买断批片,其背后的分账规则也不尽相同。
现如今,票房到底如何分账,已经不再是行业标准理论,而是业界一线的具体操作实务。虽然并不一定要求每一位电影从业者都熟记在心,但是基本的分账归属还是必须了解。
从分账规则中我们也能看出,去年对外官宣的642亿的票房成绩,但其实影院院线方只能分得300亿出头,制片发行方分到的则更少,这对于一个近百万人从事的行业来说,人均年收入大多数不到10万,电影行业也从来都不是一个薄利的暴利行业。
⑷ 哪个题材的电影容易成为票房热点 一部电影的净利润大概在多少 票房越高缴税比例越高吗
随着文娱行业的发展,电影行业也在逐渐走向成熟!也让各类题材走进大众的视线,从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可以看到,第一部是我们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第二部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三部科幻片《流浪地球》,那么目前的热门题材到底有哪些?
其税收比例是不变的,但是票房越高,片方的分账比例就越高!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距离财富自由,我们只差留言区一个机遇!!
⑸ 《人生大事》上映后连续13天获得日票房冠军,这部电影聚焦的主题是什么
《人生大事》上映后连续13天获得日票房冠军,这部电影聚焦的主题是人情冷暖、生死大事,相比于那些小情小爱的电影,《人生大事》聚焦的主题更加深刻一些,更加有意义一些。毕竟生老病死都是我们生活一辈子避免不了的话题,虽然很多人会觉得生死殡葬这类的主题会比较丧气晦气,但这也是我们必要要去面对的事情。
《人生大事》用一种市井小民的视角为观众展现了温暖与爱,确实拍的不错。
⑹ 电影票房分析及预测
在缺少衍生品市场的当下,电影投资主要以票房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前期的票房预测就显得十分重要,能让投资者提前预判项目的大致受益,并通过合适的宣发手段来提高影片的关注度,以便提高最终的票房收入。
新传智库自主研发的票房预测系统就从去年11月份开始,以影片自身题材、主创阵容、大盘、档期、口碑、对手、首日及首周市场表现等为主要依据,对部分上映新片进行票房预测。虽然仍与实际结果有一些出入,但部分结果却做到了高度的精准,可以此为基础详细解释一下票房预测的思路、要点等。
映前主创信息—模糊分类,预测票房起点
由于此时影片很多都尚在制作阶段,一般意义上,只能按照影片的题材、主创阵容、演员明星等推测影片的题材与体量,仅能大致分为大型制作、中等制作、小成本三大类,但这一指标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且预测难度也是逐步上升。
大成本制作,一般都有着大笔特效投入、知名导演明星参与,有的还有着一定的IP基础,无论哪一方面都能吸引到大量的关注,因此其票房成绩总体已经维持在了一定的水平,票房起点应该在5亿以上。
相比于大制作,中等制作一般是轻工业产品,可能会有一些名导与明星共同参与,题材内容方面贴近现实,一般多为喜剧片、爱情片、剧情片,缺少武侠、动作、科幻、奇幻等题材所需要的大场面特效的加持。
中等成本制作总体较难预测,票房区间从千万级别到亿元级别都有分布。此时演员、导演的因素一般会被放大,明星云集的影片更容易在同类型中获取更多关注,《我不是潘金莲》、《摆渡人》等都属此类;同时,喜剧片的成绩普遍要好于爱情片、剧情片等其他类型,可适当加分,如去年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奔爱》都主打明星牌,但的8.14亿和4751万的成绩却有着天壤之别。
而小成本制作则相对即简单有困难,从题材到主创的毫无新意使得其注定要成为彻彻底底的炮灰,票房成绩也均在一千万以下,多数进口批片、国产剧情片、恐怖片等都属于这种行列。但其内部之间仍然有着较大的差异,根据大盘、档期、对手等的变化仍有小幅的波动,很难利用现有指标精准预测其最终成绩。不过对于此类制作而言,精准预测的意义也并不大。
映前第三方指数—纵向对比,预测票房区间
第三方指数(如猫眼想看指数、网络搜索指数等)反映的是观众对于影片的关注度与认可度,极有可能转化为电影的实际票房支持,因此据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对于猫眼想看指数,一般从影片正式上映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作为有效的参考指数。
指数长期保持在高水平(一般日增想看指数维持在3000人以上)则是所谓的大片,其最终市场表现往往取决于口碑,口碑好的话会在一般水平上有所上扬,口碑不理想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缩水。
而映前短期内(一般为一周左右)相关指数暴涨的影片其更容易成为爆款,在预测这类影片票房成绩时应适度扩大其预测值,但却很难估测其最终的落脚点,最重要的是看同期竞争影片的表现。
对于每日日增想看人数仅在几百左右的影片,则应已经注定了其票房成绩难有起色。上周五上映的三部新片可以明显的反映出这种趋势(对于小成本而言,这一指标的参考意义并不大,相关平台一般缺少相关数据,难以以此做出有关的推论):
而网络搜索指数更多的是整体反应票房的大致趋势,常用于与其他已上映影片的对比分析,以最近上映的三部进口大片《金刚狼3:殊死一战》、《生化危机:终章》、《极限特工:终极回归》为例,可以发现《金刚狼3》的映前的热度明显低于后两这,因此其在票房上也难以达到两者的成绩。
第三方指数,仅用于初步判断影片的热度,最重要的意义来源于与相关影片的精准对比,数字本身与最终票房之间并没有特别确定的函数转换关系。
大盘趋势与对手实力—小幅调整,缩小预测范围
大盘的走向往往反映着整体的体量,约束着一段时期内电影市场天花板的高度,因此对于单个影片的影响程度较高,春节档多方厮杀仍然平均分力,就在于市场容量的巨大,这也正是众多影片抢占档期的重要因素所在。
除了档期以外,各月份也是有好有坏,3月、9月、11月等都是著名的淡季,全月的总体量在20——30亿左右,萎靡的大盘难以被众多影片平均分割,其票房成绩自然也会有所下滑。但此时大盘的主要限制的是中等制作与小成本影片,大制作反而更因为观众选择面窄小而获利。而对大盘进行预测时,一般可参照去年同期的总量,并根据增势做相应的调整。
除此之外,对手的实力也是影响票房的最重要因素。《功夫瑜伽》能够力压《西游伏妖篇》登顶春节档冠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西游伏妖篇》的口碑不足。市场热度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重点影片的差评自然会催动其他影片成为“爆款”。
而同类题材也是重要对手,《金刚狼3》的成绩不如《极限特工:终极一战》、《生化危机:终章》;去年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远低于《奇异博士》和《神奇动物在哪里》等都有观众审美疲劳的原因在里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影片口碑不俗,仍需调低票房预期。
上映首日排片、首周末票房——完全锁定票房成绩
以上的预测都处于前期阶段,在影片正式落地之前,谁也无法比较精确的预测影片的最终票房成绩,但到了影片正式上映之后,则一切都有了较为明显和科学的依据。
虽然排片并不能决定一部影片的生死,但却无疑有着极大的左右能力,限制着影片的市场发挥空间,是市场专业人士的预判。
一般情况下,排片占比与票房占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但马太效应明显。通俗而言,占据市场4成左右排片的影片一般会贡献出5——6成,甚至是7成的票房;排片在2成左右的影片,其票房成绩与排片占比大致相同,而排片在1成以下的影片,通常其票房贡献量会低于5%。
多数影片都集中于周五上映,恰逢大盘最火热时期(个别节假日及档期除外),而首周末三天口碑已出、接下来的工作日整体低迷、周五面临新片冲击,因此已经可以看出其市场走向如何了。
总体而言,对于一般的大型制作,其首周末票房占总票房的比重一般会在40%——50%;中等成本因为其本身的不确定性,用此方法相对较难以预测,但首周末票房所占的比例一般都会在60%——80%之间。而对于小成本,其首周末票房的占比有时会高达90%。
以2016年票房过亿的85部影片为例,其首周末票房占比分布如下(已祛除部分上映日期异常影片):票房成绩在10亿以上的影片,首周末平均占比为31.09%;5亿——10亿之间,为45.24%;1亿——5亿之间,平均为63.03%。
此时还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后续长尾效应。多在于其上映的第二周有没有强劲的足够挑战影片时长份额的大片上映,如果没有的话,影片的影响力可能会持续,尤其是在下周末会引来一次小的高峰,帮助影片的总体成绩提升。
⑺ 国产片主题肤浅,内涵不足,为何票房还这么高
电影的好坏,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是否能够触碰到你心底的痛点或者笑点来评判,但是作为大部分不懂电影的人,直奔电影院的目的就这么几个,要么是自己喜欢的明星主演的,要么是观众的呼声最高的,要么就是宣传力度、演员阵容最强的。这几部电影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原因。
《你好李焕英》这是相声演员(我不知道现在还算不算相声演员,应该是喜剧演员或者综艺演员才对)贾玲导演的处女作,按理说,这部电影算不上电影,而是小品的升级版,毕竟曾经贾玲在小品中完美的展现过。李焕英这部电影的亮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亲人失去后的痛苦;二是演员阵容都是以喜剧、相声为主。但是如果按照电影逻辑和电影学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只是纯粹的打了感情牌和曝光度,毕竟贾玲出道这么多年,在综艺的舞台上天天露面,大家都很熟知,而她能够逗乐大家,大家支持一下也算说的过去。但是作为导演,这部戏真的很烂,整部电影逻辑上生搬硬套,演森森颤员对喜剧的渗透过为生硬,好好此败的一部悲伤的戏,最终生硬的去表达喜剧效果。然而,这部戏“不失众望”,获得了54.13亿票房的同时,也打破了众多票房纪录。实在让人想不通。
⑻ 电影题材对电影会有什么影响吗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影响便是对人的吸引。一部优秀的电影,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电影题材,如果题材上是乏味的,即便是再好的演员也难以演出哗槐内涵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题材对于演员,对于表演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现实生活的影乱团友片中,具有向上的引力。例如《你好,李焕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善良、仁爱。这类作品在当时的程度上也是疫情之后给家庭带来温暖的感受。电影题材不但是需要面向边缘人群,而且需要面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能洞察到人间的各种百态,这样的题材对电影才是成功的。期待新的电影行业能够跳出原来的条条框框,原有的惯性,在社会大众中挖掘更多的好题材,不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同时艺术创新上力求向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