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翰祥的主要作品
时间名称备注1953年《金凤》(与严俊合作)在台北“国语片展映式”上获最佳国语片奖、最佳女主角奖1954年《嫦娥》与姜南、古寿林合作1955年《雪里红》1955年《水仙》1955年《马路小天使》1955年《黄花闺女》1956年《窈窕淑文》1956年《移花接木》1957年《春光无限好》1957年《安用儿》1957年《丹凤街》1958年《貂蝉》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五项大奖1958年《全家福》1958年《给我一个吻》1958年《杀人的情书》1958年《妙手回春》1959年《江山美人》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1959年《儿女英雄传》1959年《倩女幽魂》1960年《后门》获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1961年《杨贵妃》获第1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
第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 1962年《武则天》《王昭君》1963年《一毛钱》196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第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黄梅调电影从此风靡港台二十年之久,
邓丽君也因演唱插曲《访英台》获黄梅调歌曲演唱一等奖 1964年《七仙女》《状元及第》1965年《西施》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
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68年《冬暖》台湾文艺片经典作品之一1968年《四季花开》1969年《扬子江风云》获第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情节片奖、
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 1969年《富贵花开》1969年《鬼狐外传》1970年《喜怒哀乐之乐》1970年《缇萦》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古装片奖 1970年《八十七神仙壁》1971年《骗术奇谭》1972年《骗术大观》1972年《只爱鸳鸯不羡仙》1972年《大军阀》获第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1972年《风月奇谭》1973年《牛鬼蛇神》1973年《骗术奇中奇》1973年《北地胭脂》1973年《风流韵事》1973年《一乐也》1974年《金瓶双艳》1974年《声色犬马》1974年《丑闻》1975年《港澳传奇》1975年《倾国倾城》获奖影片1975年《捉奸趣事》1976年《瀛台泣血》1976年《洞房艳史》1976年《拈花惹草》1976年《骗财骗色》1977年《风花雪月》1977年《乾隆下江南》1977年《金玉良缘红楼梦》获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1977年《佛跳墙》1978年《乾隆下扬州》1978年《子曰食色性也》1979年《销魂玉》1979年《军阀趣史》1979年《鬼叫春》1980年《乾隆与三姑娘》1981年《徐老虎与白寡妇》1982年《武松》1982年《三十年细说从头》1982年《乾隆皇君臣斗智》1983年《火烧圆明园》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1983年《垂帘听政》梁家辉因主演咸丰皇帝荣获第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84年《火龙》潘虹因饰演李淑贤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1986年《八旗子弟》1988年《一代妖后》(即《西太后》)1989年《金瓶风月》1989年《敦煌夜谭》1993年《金瓶梅》1993年《情人的情人》1993年《少女潘金莲》1996年《火烧阿房宫》(40集电视连续剧) 《八旗子弟》 .... 导演
《八旗子弟》 .... 编剧
《缇萦》 (1970) .... 编剧
《潘金莲》(1964) .... 导演
《武松》 (1982) .... 导演
《武松》 (1982) .... 编剧
《倾国倾城》(1975) .... 导演
《倾国倾城》 (1975) .... 编剧
《佛跳墙》 (1977) .... 导演
《乾隆皇与三姑娘》(1980) .... 导演
《一乐也》 (1973) .... 导演
《酷男之恋》 .... 导演
《儿女英雄传》 (1959) .... 导演
《一乐也》 (1973) .... 编剧
《风流韵事》 (1973) .... 导演
《徐老虎与白寡妇》 (1981) .... 导演
《声色犬马》 (1974) .... 导演
《乾隆下扬州》(1978) .... 导演
《雪里红》 (1956) .... 导演
《乾隆下江南》 (1977) .... 导演
《金瓶双艳》 (1974) .... 导演
《北地胭脂》 (1973)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监制
《火烧圆明园》 (1983) .... 监制
《金瓶风月》 (1991) .... 美术指导
《敦煌夜谭》 (1990) .... 作词
《一代妖后》 (1988) .... 编剧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 导演
《浴室艳尸》(1952) .... 置景
《结婚廿四小时》(1950) .... 美术(制作设计)
《别让丈夫知道》(1952) .... 美术(制作设计)
《玫瑰花开》 (1951) .... 美术指导
《嫦娥》 (1954) .... 导演
《窈窕淑女》 (1957) .... 导演
《雨夜歌声》 (1950) .... 美术(制作设计)
《雪里红》 (1956) .... 编剧
《金凤》 (1956) .... 编剧
《黄花闺女》 (1957) .... 导演
《黄花闺女》 (1957) .... 编剧
《翠翠 》(1953) .... 导演助理
《马路小天使》(1957) .... 导演
《笑声泪痕》 (1958) .... 编剧
《笑声泪痕》 (1958) .... 导演助理
《安琪儿》 (1958) .... 导演
《给我一个吻》 (1958) .... 导演
《丹凤街》(1958) .... 导演
《丹凤街》 (1958) .... 编剧
《全家福》 (1958) .... 导演
《春光无限好》 (1957) .... 导演
《妙手回春》 (1958) .... 导演
《杀人的情书》 (1959) .... 导演
《貂蝉》 (1958) .... 导演
《水仙》 (1956) .... 导演
《水仙》 (1956) .... 编剧
《江山美人》 (1959) .... 导演
《杨贵妃》 (1962) .... 导演
《一毛钱》 (1964) .... 导演
《状元及第》 (1964) .... 导演
《状元及第》 (1964) .... 监制
《神仙·老虎·狗》(1961) .... 其他
《凤还巢》 (1963) .... 导演
《倩女幽魂》 (1960) .... 导演
《手枪》 (1961) .... 导演
《七仙女》 (1963) .... 作词
《七仙女》 (1963) .... 编剧
《情人的情人》 (1994) .... 导演
《火龙》 (1986)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导演
《垂帘听政 》(1983) .... 编剧
《火烧圆明园》(1983) .... 导演
《火烧圆明园》 (1983) .... 编剧
《一代妖后》 (1988) .... 导演
《西大后》 (1988) .... 导演
《瀛台泣血》 (1976) .... 导演
《瀛台泣血》 (1976) .... 编剧
《大军阀》 (1972) .... 导演
《大军阀》 (1972) .... 编剧
《金瓶风月》 (1991) .... 导演
《金瓶风月 》(1991) .... 编剧
《武则天》 (1963) .... 导演
《武则天》 (1963) .... 编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 导演
《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 编剧
《后门》 (1960) .... 导演
《敦煌夜谭》 (1990) .... 导演
《西太后》 (1989) .... 导演
《西太后》 (1989) .... 编剧
《貂蝉》 (1958) .... 导演
《冬暖》 (1968) .... 导演
《王昭君》 (1964) .... 导演
《西施》 (1965) .... 导演
《缇萦》 (1970) .... 导演
② 邵氏电影里的女人嘴角有颗痣的是
胡锦(台湾影星)
胡锦,江西人,1947年出生,在台湾长大。文化大学家政系肄业,自小随母亲学京戏,早年在台视演过很多电视剧及电视平剧。1969年,被李翰祥导演发掘转入电影界发展,首部作品是《喜怒哀乐》。1972年,主演轰动一时的《大军阀》,从此片约纷至。随后拍了连串风月片,以星姿态走红港台。在香港卲氏十余年拍过上百部电影。
③ 何莉莉简介及详细资料
194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安徽庐江,幼年移居台湾 。
丈夫:赵世光
何莉莉生活照子女:长女赵式明;双胞胎女儿赵式和、赵式平;幼子赵式庆
何莉莉是70年代的邵氏女星。和林建岳的妻子谢玲玲一样,嫁给了有钱人相夫教子。但可惜的是她嫁的老公太花了,有传闻指赵世光与一名姓程女子育有一对子女。自1995年,又传他与落选华裔小姐谭玉梅有婚外情 。
风水二十年
1983
刘家昌
甄珍, 秦汉, 乔宏, 凌波, 关之琳, 柯俊雄, 林伊娃, 金燕玲, 归亚蕾, 胡慧中
荡寇志
1975-05-10
扈三娘
张彻、午马
姜大卫, 狄龙, 午马
五大汉
1974-11-15
小凤仙
鲍学礼
凌云, 谷峰, 王钟
舞衣
1974-03-23
白玫
楚原
井莉, 徐枫, 凌云
七十二家房客
1973-09-22
艇妹
楚原
岳华, 胡锦, 井莉
江湖行
1973-05-04
葛衣情
张曾泽
李修贤, 樊梅生, 田青
北地胭脂
1973-04-05
佛动心
李翰祥
岳华, 胡锦, 汪禹
群英会
1972-11-05
石中玉
张彻、岳枫、程刚
姜大卫, 罗烈, 施思
雨中花
1972-09-29
玉青
金洙容
凌云, 南宫勋, 陈燕燕
大军阀
1972-08-17
小兰芳
李翰祥
许冠文, 狄娜, 胡锦
十四女英豪
1972-07-27
杨文广
程刚 / 董绍咏
卢燕, 李菁, 凌波
爱奴
1972-07-09
金娥
楚原
贝蒂, 岳华, 顾文宗
多谢老板娘
1972-05-26
李玉如
高立
陈骏, 欧阳莎菲, 顾文宗
吉祥赌坊
1972-03-30
霍翠姑
张曾泽
岳华, 金峰, 午马
水浒传
1972-03-17
扈三娘
张彻
姜大卫, 狄龙, 陈观泰
玉女嬉春
1972-01-15
贾翠翠
井上梅次
丁佩, 宗华, 秦沛
凤飞飞
1971-10-15
凤飞飞
高宝树
南宫勋, 顾文宗, 林静
我爱金龟婿
1971-08-18
兰茜
井上梅次
凌云, 陈依龄, 林智勇
女杀手
1971-07-01
女杀手
桂治洪、麦志和
张佩山, 黄宗迅, 詹森
玉面侠
1971-04-09
小鹿儿
严俊
高远, 潘迎紫, 谷峰
钻石艳盗
1971-02-25
夜来香
井上梅次
凌云, 李昆, 崔芝淑
那个不多情
1970-10-16
刘珍珠
桂治洪
郑君绵, 黄莎莉, 林风
胡姬花
1970-09-24
叶安妮
史马山
杨帆, 金霏, 妞妞
金衣大侠
1970-04-17
俞飞霞
岳枫
高远, 王侠, 樊梅生
钓金龟
1969-05-21
叶凤
井上梅次
秦萍, 丁佩, 陈厚
大盗歌王
1969-02-14
达玲
张彻
林冲, 林嘉, 罗烈
椰林春恋
1969
苏咏兰
史马山
林冲, 林嘉, 李丽丽
色不迷人人自迷
1968-12-28
吴家骧
陈厚, 沈依, 金霏
谍海花
1968-12-21
李秀兰
井上梅次
陈厚, 金峰, 丁佩
铁观音勇破爆炸党
1968-05-30
009(铁观音)
罗维
唐菁, 刘亮华, 罗维
玉面飞狐
1968-03-13
青青(玉面飞狐)
徐增宏
张翼, 虞慧, 樊梅生
花月良宵
1968-01-29
何莉莉
井上梅次
陈厚, 李菁, 于倩
青春鼓王
1967-11-16
黄丽真
井上梅次
凌云, 杨帆, 陈鸿烈
船
1967-09-28
唐可欣
陶秦
杨帆, 井莉, 林嘉
少年十五二十时
1967-07-21
沈丹妮
陶秦
乔庄, 刑慧, 潘迎紫
特警009
1967-07-12
中平康
唐菁, 沈依, 金霏
星月争辉
1967-06-28
薛群
陈厚, 丁红, 刑慧
琴剑恩仇
1967-04-21
魏媚儿
徐增宏
王羽, 秦萍, 冯宝宝
兰姨
1967-03-02
孙志成表妹
岳枫
王羽, 方盈, 乔庄
香江花月夜
1967-02-09
贾翠翠
井上梅次
陈厚, 郑佩佩, 秦萍
铁观音
1967-01-11
艾丝、罗娜
罗维
唐菁, 范丽, 罗维
铁扇公主
1966-08-09
白骨精姊妹
何梦华
岳华, 丁红, 郑佩佩
文素臣
1966-05-18
林红玉
薛群
乔庄, 李菁, 唐迪
何日君再来
1966-03-16
黄绮华
秦剑
陈厚, 胡燕妮, 张冲
西游记
1966-01-18
白骨精姊妹
何梦华
岳华, 何藩, 张仲文
兰屿之歌
1965-05-06
白丹娜
潘垒
张冲, 郑佩佩, 王侠
山歌姻缘
1965-02-19
银花
袁秋枫
乔庄, 杜娟, 焦姣
何莉莉在上海大展拳脚发展她的饮食王国,更投资三千万元在上海音乐厅开设Shanghai Club(漾乐居),为配合国家重点文化项目揭幕,何莉莉锁定于九月底开幕,故获上海市 *** 批准破例二十四小时日夜赶工装修。投资告一段落,据知上海市 *** 规定晚上不能进行装修工程,但该俱乐部得以破例,全因为配合国家重点文化项目揭幕所致,而何莉莉亦口头承诺俱乐部在9月28日正式开幕。为了可以如期开幕,何莉莉不惜亲自监工,连星期日也在工作。
帮杂志画插画:何莉莉与赵世光结婚三十一年纪念活动,已计画在即将开幕的俱乐部内举行,届时会举行一个盛大庆祝派对,赵式和并透露另一间餐具店将开幕,售卖餐厅已注册的餐具。而向来钟意画画的她,早前应日本杂志《Oggi》香港版画插画,而且制作认真,每幅画花四十小时才完成,证明她深得妈咪遗传,学识慢工出细货的重要。
④ 那个时代的香港女明星们,从井莉、何莉莉说起
文 | magasa
七十年代在香港电影的历史上是一段承上启下的时间,粤语片在六十年代末产量跌到零之后开始重新崛起,并逐渐挤占了国语片的空间。相比六十年代邵氏和国泰的两强争霸,七十年代的影坛竞争更加激烈,但又不像后来的八十年代那样呈现去中心化的群雄逐鹿局面。
那时的香港电影界仍由垂直整合的邵氏公司主宰着,又因为竞争对手国泰的出局,邵氏安享了好几年一家独大的安稳时光。
但是,邵氏的霸主地位很快受到来自嘉禾的挑战,嘉禾的主事者是邵逸夫一手提拔起来的邹文怀,他邀请了很多昔日邵逸夫旗下的旧将助阵,连退出业界的国泰也慷慨提供了闲置的永华片厂襄助,让嘉禾具备了和邵氏抗衡的实力。
但霸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嘉禾一开始完全是模仿邵氏的管理制度和市场策略,走得举步维艰,直到大胆签下从美国回来的李小龙,嘉禾迎来了转折点。
李小龙对嘉禾的意义,其实不在于他本身拥有的极大号召力,而是和李小龙的合作方式,让邹文怀意识到,必须实行外判制作模式,下放权力,扶持卫星公司,引入分红奖励,才能颠覆邵氏的统治。
邹文怀和李小龙
因此在李小龙骤然离世之后,嘉禾依靠许冠文、洪金宝、成龙,继续围剿邵氏,并逐渐占据了上风。
邵氏和嘉禾的竞争,很像好莱坞在五十年代从大片厂时期过渡到后大片厂时期时两种制度的冲突,只不过发生在好莱坞的冲突更多是自己对自己的纵向更替,而香港版本的冲突是横向的、同一时间的。这两种制度的竞争,也对应了两种不同的明星制度。
邵氏的明星,几乎都是公司「包养」的合约演员,一入行就踏进邵氏,接受公司的培训,住在公司的宿舍,拿着比较固定的工资,一丝不苟地按照公司安排接戏。
而嘉禾的明星,多是已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和嘉禾的关系更像是合伙人,一起承担风险,一起分享果实。这两种制度下的明星,在自身气质、能力和未来的命运上,的确也体现出了很大的差异。
嘉禾的明星,以上面提到的许冠文、洪金宝、成龙为代表,他们将成为香港影坛上的常青树和中流砥柱,影响力直达今天。
而邵氏的明星,如王羽、李丽华、岳华、狄龙、姜大卫、刘家辉等,在邵氏衰落之后,有的息影,有的移民,有的转战电视,完全将大银幕让给了新崛起的TVB艺训班一代。
李丽华
这里只说邵氏明星,七十年代的邵氏可说是男星的天下,张彻掀起的武侠阳刚革命,改变了此前阴盛阳衰的局面。1965年前的邵氏,
最红的是林黛、李丽华、乐蒂、凌波这几位女星,为他们配戏的男星,则是赵雷、关山这种英俊儒雅的传统小生。
乐蒂、赵雷主演的《倩女幽魂》
武侠浪潮兴起后,最受欢迎的男星变成王羽、狄龙、姜大卫、陈观泰、傅声这样的「打仔」,为他们配戏的女星也为之一变,从林黛、李丽华那种雍容华贵、倾国倾城的王妃公主,变成井莉、何莉莉、李菁这样的小家碧玉和时髦女郎。
井莉是邵氏老演员井淼的女儿,井淼还是邵氏演员剧团的导师,因此井莉是不折不扣的「星二代」,这种情况在当时的香港电影界不足为奇。井莉还在读大学时就加入了邵氏公司,处女作是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船》。
《船》
要说井莉的气质并不适合古装片或武侠片,但那是邵氏当时的主流类型,所以她也出现在了《十二金钱镖》《马永贞》《刺马》这类影片里。
这么说的一部分原因是井莉继承了她父亲的方脸蛋,确实算不上人们理想中的传统美女,而她本人也没有郑佩佩身上那种英武气,若要当「打女」,也嫌说服力不足,所以她给人留下更多印象的是一些良家妇女类的角色。
井莉前期和张彻合作较多,后来也陆续和楚原合作。我认为《小楼残梦》是井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是一部典型的邵氏伤感文艺片,与井莉搭档的是跟她合作过十多次的凌云。
《小楼残梦》
用楚原的话说,这部影片只能找井莉来演,因为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忧郁气质,让人一见之下便会产生怜惜之情。邵氏旗下女明星如云,比井莉漂亮的其实不少,但没一个有她这种气质。
井莉在这部影片中根据角色所处状态不同,频繁改变发型和衣着,长发、短发、盘发,风衣、喇叭裤、皮裘都一一尝试,体现了她对人物外形和心理的出色把握能力。
生活中的井莉其实并不像楚原说的那样忧郁惆怅,她落落大方,谈吐得体,从不矫揉造作,又兼活泼俏皮,偶尔爱和人开玩笑。父亲井淼都说摸不准女儿的脾气。
井莉一开始演惯了武侠,后来古装片衰落,她反而非常不习惯。因为按照邵氏的规矩,古装片里演员的服装由专门的服装部打理,而时装片须得自己挑衣服搭配,这让井莉十分犯难。
若是把井莉换成何莉莉,那挑衣服就完全不是问题了。何莉莉是邵氏公认数一数二的大美女,因为外形条件太出色,身材高挑,脸型是标准的鹅蛋脸,她可以轻松驾驭时装和古装的不同类型。
何莉莉
生活中的何莉莉非常热衷时尚,讲究穿着,那时候香港的几家顶级百货商店要是进了什么欧洲的新款式时装,会第一个打电话给何莉莉,让她试穿。何莉莉在衣服上舍得花钱,一买就是好多件。她一年花在买衣服上的开销就有20多万。所以后来何莉莉开了家时装店,估计也是为了方便自己吧。
何莉莉来自台湾,《文素臣》和《船》让她脱颖而出。尽管在时装剧和古装剧中都非常亮眼,但有人还是认为,何莉莉更适合演古装,尤其是一身绫罗绸缎的古代名妓,她在《群英会》中是让大盗罗烈不惜舍命一见的名妓石中玉,又在《北地胭脂》里演了让岳华饰演的正德皇帝一见倾心的名妓佛动心。
《群英会》
《北地胭脂》
何莉莉也会反串,在《十四女英豪》中她演少年英雄杨文广,一身紧身盔甲,英俊潇洒,紧接着在《大军阀》里再次女扮男装。除了后来的林青霞,华语电影还没有哪个演员能反串出她的风姿。
《十四女英豪》
《大军阀》
何莉莉短暂的演艺生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应该是《爱奴》了,也是由楚原执导,她演的依然是一位古代的妓女。何莉莉不俗的容貌自然无可挑剔,她还将刚烈和隐忍的个性融为一体。
《爱奴》
《爱奴》可能是香港最早的一部女同性恋题材影片了,何莉莉和贝蒂拥吻的场景,已经定格为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
《爱奴》
井莉、何莉莉这批女明星,其演艺生涯不约而同地短暂,可能这就是香港娱乐圈无需言明一条公理——女明星最合适的归宿是嫁入豪门,在八十年代之前更是如此,所以那一代明星中没有人像张曼玉、刘嘉玲一样长盛不衰。
井莉、李菁八十年代中期息影,当时不过三十出头,何莉莉更早,二十八岁就告别了电影界,以武侠片成名的郑佩佩也很早就急流勇退,结婚生子,只是她后来又复出了几次。
李菁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不管当年是多么艳盖众生的红星,今天在她们的鬓边也已生出白发,姿色、名气、钱财来了又去,只有电影才能打败时间并使自身成为时间的刻度,而一旦被刻下,就获得了不朽,井莉、何莉莉们应该会为此感到幸运。
赛人影评文集《与光同尘:漫谈1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 虹膜全网首发 ,并独家提供 签名版 。今天下单,今天发货。
赛人老师为虹膜读者签了这么多,据说手已残
赛人介绍: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栏目资深策划人,曾担任《新电影》杂志主笔、《电影世界》杂志副主编。
在《与光同尘:漫谈1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里,赛人系统地评介了中国第一至五代导演的时代特点和艺术特性,并从影史、影人、影片三重视角,详细解读了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人事掌故,以及思想与形制的演变。其中影史部分以「百年流影」为题,借历代导演、女演员、古龙、译制片等特定主题,以线带面铺陈中国百年影史的完整风貌。
赛人老师签了整整一天
如果你想增进对中国电影的了解,让自己从对国产片期待-惊诧-失望-愤怒的恶性循环里解脱出来,赛人的《与光同尘》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视野。
这本书是你希望入门乃至深入了解国产电影的首选。它之于中国电影,跟佐藤忠男《日本电影史》之于日本电影、后浪《认识电影》之于基础影视知识一样,意义不可替代。
本书取名「与光同尘」,典出《道德经》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思是要不露锋芒、平和处世。你恰恰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个和「影向标」那个愤怒的赛人不一样的赛人,冷静、娓娓道来。他怀着自童年起就萌生的对电影源初的爱,他把大半辈子的学养都倾注了进来。
他的爱不止于冷静的工业标准化的视听分析,还会蔓延到丰盛的文化背景和细腻的人物解读上。我们常说一流艺术家对人物毫不留情的解剖背后,必然藏有不易为人察觉的理解与深切同情。赛人也是如此,大量观影的虚拟经验与现实中的邂逅融会贯通,每每聊起一部看过的电影,他都像过电一样激发自己的全部生命经验,赛人写电影,其实也是写人生。
这一点,有北京电影学院杜庆春教授的观察为证:
「赛人对于中国电影如此丰富的记忆和因而产生的电影与人生的关系呈现,这些对我而言足以构成一种惊异的体验,如同大雨之后天上出现一轮彩虹,我们虽然不会再以为是神迹之类,但还是会放出兴奋的眼神……他看电影的生命展开的历史构成了他所有工作的起点。」
也有老友卫西谛的见证:
「每与赛人吃饭,啤酒,他三五瓶我一瓶,他三五句我半句。话全是电影,全是电影里的人,感情,电影里的某个时刻。滔滔不绝,三五个小时不算多。真影痴。也有真知灼见,性情之见。多少年来,与赛人的一席话已经成为我电影经验的一部分。」
王家卫说,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个人来找我喝酒,他叫黄药师。这样说起来,黄药师可能是金庸笔下最能喝的人。如果他遇到赛人,不知谁更能喝?他们会聊武功还是电影?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虹膜独家销售通道,请赛人喝杯酒。
目前这批书都是签名版,请放心购买。
而且,部分签名版还有彩蛋喔,但你能不能拿到彩蛋版,这个就全凭运气了,没人知道哪本是。
声明:没有动物在本次拍摄中受到伤害。
⑤ 李翰祥风月电影(李翰祥风月片中的风月女郎)
1971年,李翰祥创办的“国联”宣告破产,负债累累的他重回香港,以图东山再起。离港八年,香港影坛日新月异,早变成了武侠的天下,各个摄影棚里每天都是刀光剑影。
李翰祥最拿手的黄梅调那会儿已无人问津。被逼绝境的李大导演只得另辟蹊径, 在传统黄梅调的美学基础上,将喜剧与情色两种元素糅合进来, 以求吸引更多的观众。于是一股新的浪潮在香港影坛掀起,这便是李翰祥的“风月”电影。
李导演的风月片和后来以王晶为代表的三j片完全是两回事。 风月片只重其意不重其形。李翰祥侧重的是气氛的营造,外加巧妙的场面调度使观众沉醉其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冲击。
因为这点,李翰祥对女一号的选择显得格外挑剔。 光有漂亮的脸蛋不行,还要讲究腰身风度。 用李导演的话讲: 举手投足间要有型有款,既边式又“帅”。
层层筛选下来,有资格成为李翰祥风月女郎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有人说李翰祥的风月女郎,都是依照他自己的老搭档香港影坛已故的绝世美人林黛的影子挑选出来的。
这话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这里先从有 “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 之称的风月女郎白小曼说起。
一、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白小曼
白小曼原名胡芮梅。 艺名由李翰祥所起,共十九 划 ,有上上大吉之意。 “白”是李翰祥初次见白小曼时见她皮肤莹白如雪所想到的。
而“小曼”则是由徐志摩的老婆陆小曼而来,陆小曼宅心仁厚,义气热情,这同样也是导演对她的期许。
所有风月女郎中,白小曼跟李翰祥合作的次数并不多, 仅一部《声色犬马》。这也是她留给香港影坛的唯一一部作品, 电影公映之前,她便服毒自杀了,年仅19岁。
尽管如此,仍改变不了她风月女郎之首的地位。白小曼的美以及她演戏上的天赋都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当年《声色犬马》入围金马奖,白小曼作为新人盛装出席,一时风头无两, 盖过了当时所有的一线女星。
多年后,李翰祥在回忆录中也花费了大量笔墨追忆自己这位干女儿,称她为“林黛以后最大的发现”。
不过相对于出身豪门贵族的林黛来说,白小曼的家庭环境要悲惨许多。
白小曼是李翰祥在半岛酒店喝下午茶时碰到的。当时一同进来五个人,白小曼和另外一名形同姐妹的女子,以及三个中年男子(事后才知道另外一名女子是白小曼的母亲,而那三名中年男子是嫖k)。
李翰祥并没有多想,一直在仔细打量从进门到坐下后的白小曼的一举一动。因为自己筹备的电影《声色犬马》连景都搭上了,就差一个女一号,而公司又强烈希望用新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立刻派人过去询问, 愿不愿意拍电影,不愿意就算了,因为这事不能勉强 。没想到白小曼很大方地跟导演点了点头, 竟同意了。
当天下午便拉到了邵氏去试戏,惊艳全场。 演完后全体鼓掌,都为李翰祥感到庆幸。
只是正式开拍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白小曼记不住台词。
第一天记不住,李翰祥还会在一旁提醒,以为她紧张。后来把剧本事先给了她,发现仍背不过。
这次李翰祥不再提醒了,板着脸让整个剧组停下来,一同等白小曼背词。 短短几句台词,白小曼竟背了整整半天还没背过,最后急哭了。 剧组人员过来对导演说,“她可能真的背不过,并不是偷懒没有背,白小曼今天是第一个来剧组的,一直背到了现在。”
李翰祥倍感惊讶,竟有记忆力这么差的。 被逼无奈的白小曼只得跟导演坦白:自己有吃迷幻y的习惯。 长年下来,大脑的损伤很大,记忆力严重衰退。
于是整部戏只能由导演在一旁提词, 白小曼复述之余再把动作演好,如同唱双簧一样。
第二天看拷贝时,大家发现白小曼演的相当自然,丝毫没有旁人提醒的样子。而且镜头里的白小曼显得更美艳。白小曼惊人的演戏天赋让众人佩服不已。事后李翰祥说
如果是京剧团演员,有一个很恰当的名词,就是“祖师爷赏饭吃”。
拍《声色犬马》时, 在李翰祥的劝说下,白小曼戒掉了吃迷幻y的习惯,一切生活慢慢地进入正轨。
白小曼与邵氏签约五年,是邵氏力捧的新星,前途无量。每个月都可从邵氏领取五千块。这在当时是笔巨款,李翰祥这样的一线大导,执导一部电影才挣几万块。
然而风尘女子从良,岂是一件容易事。 白小曼始终跟之前的圈子脱离不了关系, 她之前的生活太乱了。成名以后更加凸显出来,频繁的威胁敲诈,使白小曼近乎崩溃。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曾在她的床头发现了四张扑克牌,都是老K,其中一张被她撕得粉碎。所以有人都猜测,她是被黑社会的人物逼死的。
二、潘金莲再世——胡锦
在众多风月女郎中,胡锦是与李翰祥合作时间最长的一位。 李翰祥执导的每一部风月片,几乎都有胡锦的身影,或主角或配角。可谓是 流水的风月女郎,铁打的胡锦。
在所有风月女郎中胡锦并不是最漂亮的,却是最妖艳的。 尤其左唇下的一颗美人痣,让她看起来不仅风骚入骨更带一丝淫邪。
胡锦出生于中国台湾, 是李翰祥赴台创办“国联”时签下的艺人 ,她自小便跟随母亲学习京剧,在腰身风度这块深受李翰祥的喜爱。只是“国联”在后期陷入了债务危机,并没有给她出演电影的机会。
1971年李翰祥返港时把胡锦也带到了香港, 出演了李翰祥返港后的处女作《骗术奇谭》 ,此后胡锦正式进入香港影坛。
真正让胡锦成名的是李翰祥签约邵氏后执导的《大军阀》。胡锦当时是女二号, 饰演偷情犯案的风骚寡嫂一角。 在跟许冠文的对戏中, 一颦一笑都透露着偷情女人的那股荡劲,把风骚寡嫂的媚态展现得淋漓尽致,颇受好评。
成名后,胡锦签约了邵氏,主要戏约就是李翰祥的风月片。
胡锦也由配角荣升到主角,主演了李翰祥的《北地胭脂》《一乐也》《风流韵事》等一系列大作。
而让胡锦成为邵氏当家艳星的作品是李翰祥根据名著《金瓶梅》改编而来的《金瓶双艳》,胡锦饰演潘金莲。
《金瓶双艳》是李翰祥风月片的巅峰之作。 李大导演没有像其他作品一样故作文艺,将潘金莲塑造成追求解放令人同情的悲惨女性形象。 而是将计就计,认准潘金莲天生就是一个荡妇。
影片都在讲述西门庆与金、瓶二人的荒淫生活, 更是将原著中的经典桥段“潘金莲倒挂葡萄架”的场景还原出来,利用巧妙的电影手法,让观众沉醉其中。 把还是学生的文隽看得鼻血大喷,差点昏了过去。
胡锦也由潘金莲一角轰动了整个影坛。 身为导演的李翰祥对胡锦的演技也表示了肯定,称
她的演出够放,也够荡,那股眼含秋水,骚在骨子里的样儿,的确是潘金莲再世。
不过这些都是胡锦高超演技后的结果, 私底下的胡锦其实是一位大方爽朗,真诚可亲的好女人,没有一丝妖媚之感。
蔡澜在《红颜知己》一书中也曾说过
“她在电影中的性感也是造作出来的,本人非常端庄,私生活亦不放荡。”
胡锦拍电影一直坚持自己的底线, 从来不会真脱,暴露的镜头都是替身在演,自己只负责作表情。 所以即使在事业巅峰期, 胡锦的绯闻也明显少于其他的艳星。
她一生只有过两段婚姻,第二段婚姻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九十年代初胡锦从台前转向了幕后,担任起电视制作人,后来与丈夫移居美国旧金山,安度晚年。 胡锦算是善始善终的一位艳星。
三、不可复制的传奇——狄娜
狄娜并不是李翰祥挖掘捧红的,与李翰祥也仅作过一部作品《大军阀》。 但她在风月女郎中的地位仍是无人替代,因为她是唯一一位在电影中全l的女星。
狄娜的美艳,追求者数量之多,荧幕前的大胆敬业,退出影坛后转型的成功, 都是娱乐圈不可复制的一个传奇。
《大军阀》是李翰祥签约邵氏后的第一部风月电影。 狄娜当时也在邵氏,是邵氏首屈一指的当红艳星,追求者之多空前绝后,据称可达千人。
上至当时泰国总理的弟弟,gucci的家族后人,意大利船业大亨,下至娱乐圈的广大同仁, 都是拜倒在狄娜的裙下之臣 。后来号称香江名嘴的黄沾,当时在狄娜面前也开始变得语无伦次,一个劲地说“对不起”。
李翰祥自然想到了让狄娜来饰演女一号,凭借往日的情义,狄娜一口答应下来。但拍摄过程中却出了问题。
原因是 李翰祥由西洋采臣名画的香艳片段突发灵感 ,想让狄娜把臀部及一下露出来,侧卧在床,并回眸一笑。狄娜不肯,跑去化妆室不出来了。李翰祥也很生气 “人家几百年前的东西,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后来由时任制片经理的蔡澜去说和,蔡澜当年仅二十多岁,无论江湖地位还是在公司的声望都跟狄娜没法比。只得去卖弄单纯和委屈, 最后狄娜终于出来,完成了西洋名画里的镜头。
《大军阀》的成功将狄娜的美艳推向了巅峰,不过没过多久她便选择息影,退出了影坛。据说和李翰祥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了。
狄娜退出影坛后,她精彩的人生仿佛才刚刚开始。
她率先回到大陆,转攻大陆的航天事业,为内地机场建立起了导航系统。
七十年代后期,她还在美国为中美建交,促进双方文化交流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参与人造卫星的业务。
如此大的剧情反转,令人有些始料不及。不得不承认狄娜真是风月女郎中的一个传奇
⑥ 关于邵氏电影风月奇谭/风月奇谈的演员问题
宗华不是郭锋
宗华
原名邹宗志,原籍山东,出生于1944年4月2日,修毕大学课程后加入邵氏当基本演员,由1969年起,宗华先后演出《独臂刀王》、《侠义双雄》、《流星蝴蝶剑》等,特别是《流星蝴蝶剑》更是被誉为著名武侠片导演楚原的代表作。
其后,宗华前往台湾发展,80年代初期淡出幕前,以导演或制作人身份转投电视圈,作品包括《杨贵妃》及《西施》。
主要作品:
《独臂刀王》(1969)
《相思河畔》(1969)
《金印仇》(1971)
《玉女嬉春》(1971)
《大杀手》(1971)
《大军阀》(1972)
《盗兵符》(1972)
《风月奇谭》(1972)
《小杂种》(1973)
《桃色经纪》(1973)
《牛鬼蛇神》(1973)
《痴情玉女》(1973)
《荡女奇行》(1973)
《舞衣》(1974)
《情锁》(1975)
《捉奸趣事》(1975)
《流星蝴蝶剑》(1976)
《人蛇鼠》(1977)
《金玉良缘红楼梦》(1977)
《绝杀令》(1977)
《丹麦娇娃》(1977)
《绝不低头》(1977)
《阿Sir毒后老虎枪》(1977)
《小楼残梦》(1979)
《紧迫盯人》(1979)
《流氓千王》(1981)
郭锋
香港演员,出生于50年代初期,原名郭民富。70年代初期毕业于无线艺员训练班,毕业后在无线电视台参演了多部剧集,直到现在。戏路宽广,尤其擅演反派角色。
1973年4月16日,TVB推出了刘芳刚导演的电视剧《浪子》,主演中有一位叫郭民富的演员,提起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如果说出他后来改用的名字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了----郭锋。
郭锋是TVB第一期艺员训练班的成员,《浪子》是他刚毕业的时候出演的剧作,现在的郭锋已经是TVB资深的演员,黄金配角了。他所饰演的角色大多有一种招牌式的阴险和奸诈,让内地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豪华大剧《创世纪》中那个嚣张跋扈但又疼爱女儿的地产大鳄霍景良,此外像《寻秦记》中的吕不韦,《流金岁月》中的鸡昌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郭锋的妻子欧阳佩珊也曾是TVB的著名花旦,最有代表性的角色是刘德华版《神雕侠侣》中的黄蓉。
主要作品:
电视剧集
《奋斗》《火凤凰》《警花出更》《万水千山总是情》《生命之旅》《还我今生》《创世纪》《刑事侦缉档案4》《寻秦记》《流金岁月》《无考不成冤家》
电影
《三宝闹深圳》《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