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凡达》电影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他的主题是什么
阿凡达讲述的是一个当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发现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源后,便想占有那里的资源,为了取得那里原著居民纳威人的信任,人类将纳威人和地球人的基因结合造出了由地球人控制的阿凡达。由杰克萨利控制打阿凡达在一次机缘巧合中认识了纳威人首领的女儿,涅提妮。在后来的相处中两个人相爱了,并在纳威人的神灵艾瓦面前结合。杰克萨利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当地人所接受,但这时地球人已经决定攻打纳威人,杰克被纳威人误会,被他们唾弃,但后来杰克成为了纳威人祖祖辈辈崇拜的魅影骑士,领导纳威人打退了地球人的进攻,杰克萨利永远的留在了潘多拉星球,成为了纳威人的新首领,并和涅提妮终于在一起了。
『贰』 阿凡达这部电影讲的主题是什么
阿凡达这部电影获得最多的评价,就是“划时代之作”,真是如此么?没错。电影制作时广泛采用3D技术,将会让包括卡梅隆在内的导演们重新审视电影技术与电影本身,它的影响至少能持续数年。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划时代之作,它会改变电影银幕。
退一步说,也许它并没有开创一个新时代,但在此之前从没有导演在电影里如此野心勃勃,大规模地采用复杂的3D技术。《阿凡达》横空出世,其他导演若要不被人说“落伍”,只好也一头栽进3D的海洋。《阿凡达》是一场视听的飨宴,场景处处眩目:天空中漂浮的巨大山脉,虚空中飞泻而下的千丈瀑流,无一不惊心动魄,各种微小的细节也令人叹服不已。
阿凡达电影开场十分钟,是观众视觉保守冲击的十分钟。然而导演卡梅隆一点都不打算让观众回神。瞬间观众就被带入了紧张的情节:潘多拉星球气候恶劣,土著敌意很深,男主人公进退两难,阿凡达计划没有人性,来自地球的侵略者冷漠无情。杰克的境地令人同情,而观众似乎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即将发生。
纳威族看起来似乎不像真人,但确实让观众感到他们是活着的生物,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特别是他们的眼部动作,令人印象深刻。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逐渐发酵,就是在一次次的视线接触中表现出来的:视线超出必要的长时间停留,瞳孔微微放大,泪珠将落未落……观众清楚地看到他们之间有种东西在萌芽,长大。虽然他们是外星人,但不表示他们没有地球人的感情体验。
卡梅隆再次显现出他同其他动作片大师不一样的地方:他特意把阿凡达影片节奏放缓下来。男主人公用了三个月时间细心研究潘多拉星球上土著种族纳威的文化。观众可以看到他的头发和胡须慢慢变长,以示时光流逝。终于,男主人公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纳威的文化和人情,以及一个纳威女子——内蒂瑞。
这部分感受不到紧迫和压力,似乎有点和电影主线脱节,然而这也是导演卡梅隆的设计。毕竟,他可是导演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阿凡达》不是纯粹靠动作和奇观赢得票房的电影,阿凡达是一部爱情电影。对此千万不要怀疑。每一部卡梅隆电影,核心都是爱情。
卡梅隆用阿凡达这部影片提出了一个对人类来说可能是很深奥的问题:“背叛你所属的种族是什么感觉?”电影中萨利被问及这个问题。卡梅隆的用意非常明显:电影中男主人公和人性未泯的科学家们是好人,代表光明和人性;而另一方代表邪恶,怪物,杀人凶手。虽然在生物种群意义上纳威人和地球人八杆子都靠不上边,但从他们的做事风格来看,他们比地球人中很多人更具有人性光辉。
潘多拉星球是资源、能源和人性情感的一个大拼盘。那里的人群和普通电影里的背景群体相比并不只是科幻设定的区别。熟悉科幻电影的人,可以很容易在电影对潘多拉的描述中看到其他著名科幻电影的影子。影片最后40分钟可以说分分钟精彩纷呈。卡梅隆在这一部分终于端上了动作特技的大菜,什么迈克尔·贝阿,罗兰·艾默里奇啊,还有什么冯·特里尔啊——统统未够班!
地球人对潘多拉星球发起攻击,随后潘多拉星球在操纵阿凡达的杰克带领下发动反击,场面宏大异常,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完全无法想象。用一种不恰当的比喻,这里简直让人想起9/11事件,杀戮与毁灭中饱含史诗般的想象和创造力,而其焚天毁地的巨大破坏又是那么叫人目瞪口呆,后背发寒!
论灾难场景,《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不太一样,不过足以让观众头晕目眩。如果条件允许,绝对推荐观众去看3D版。通过迷人的数码技术,观众能更加充分地体会导演的良苦用心。
潘多拉星球上的故事,卡梅隆很显然还没有讲完,仍会回去继续他的探险。而作为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打好背包,随时准备和这位伟大导演共赴一段惊险的心灵历程。
『叁』 电影《阿凡达》系列如何评价有何影响和地位
首先,这一类的电影题材还是比较新颖的,由于人类对于星球的过分开发最终导致了纳美人与人类的战争。这其实也是在呼吁人们对于地球的保护,遏制对于地球的过分开发,以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小编从这个电影之中看出了保护地球的号召。
小编认为在等级上,这部电影可以称之为是上等了,从特效上来说,是一次完美的视觉盛宴,给观众们带来了很好的视觉享受,从主题上来说,也足够发人深省,让人们更深刻的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肆』 热片《阿凡达》要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主题
《阿凡达》似乎众口一致的说好,我也忍不住去欣赏下。 原版大片,3D电影,首先是视觉的震撼。其次是主题的鲜明和发人深省。故事的内容是贪婪的人类去征服外星潘多拉星,破坏外星自然资源,掠夺矿产,满足人类永远难以填平的物质欲望。人类派出的“卧底”被外星人淳朴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征服,成为外星人的盟主,领导外星人奋起反抗侵略,以螳臂当车的冷兵器对抗现代化的热兵器,勇气无敌,大获全胜。故事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男主人公杰克放弃了自己残缺的地球人躯体,将灵魂送入外星躯体里重新复活......电影里没有华丽的语言,朴实才能打动人心,女主角Neytiri说"世界上所有的能量都是流动的,我们不过是借了其他生物的能量,最终还是要还给自然的...."其实我们现实的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意自己占有:我的老婆,我的孩子,我的衣服,我的房子,我的位子,我的钱。。。。。其实我们只是过客,何苦霸占,把自己框在一个角色里,困苦不堪,难以解脱,站在山顶想:我的能量我的所有最终都会流向别人或者别的方向,没有一个人能对现在这一刻说,“我喜欢,留住!”更豁达的看待世界,我们就多了一颗仁爱的心,宽容的心,和幸福轻松的心。当“能量”流来的时候,我们善待“能量”,细心呵护。当流走时,我们如果能向Neytiri那样,默默的念诵一段咒语,送上祝福,岂不是比痛哭流涕,痛不欲生更加有情有义。庄子在他的妻子死时,敲着瓦罐唱歌,庆祝她去了另外的世界,深刻的诠释了“顺其自然”。谁能说,庄子是个薄情寡义的人,只是他对世界理解的更加深刻罢了。
『伍』 阿凡达的剧情及感受
很多人说阿凡达的主题是环保和自然,其实我认为热爱自然仅仅是主题的表现形式而非主题本身。阿凡达的真正主题是杰克在驯服飞龙的时侯Neytiri在他身边大声喊的话:交流,建立交流。
那美人与自然交流的方式和人类是如此不同,他们通过头上的神经纽带可以和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建立心灵的沟通。在潘多拉上所有的生物,动物和植物,都是一体的。以圣母之树为核心的巨大神经网络,这才是全篇最出彩的设计。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让广泛存在于人类中的冷漠,蔑视和暴力显得如此幼稚和丑陋。人类没有心灵的纽带,人类不能理解潘多拉星球上生命的伟大和深邃,只知道为了一己私利而肆意毁灭。最终导演用让主人公彻底抛弃人类的方式完成了自身的进化,象征着对人类无法相互沟通,无法相互理解的悲哀。这种交流也让潘多拉星球上的一切在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联合为一个整体,也正是这种交流让潘多拉庞大的生态系统抵抗住了看似强大的人类的入侵。虽然很多人认为杰克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潘多拉,但是真相没那么简单。我在后面会详尽地讲述圣母是如何在拯救潘多拉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关于抄袭
阿凡达一上映就有大量的人跑出来说它抄袭了魔兽争霸。不错,你要是执意要说的话那美人是很像暗夜精灵,故事剧情也和海加尔山之战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要这么说的话魔兽争霸是不是也抄袭了?它明显抄袭了指环王,就连暴雪的编剧都是指环王的粉丝;指环王有没有抄袭?它更为明显地抄袭了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要是这么说的话,人类的艺术史就是一部抄袭的历史。你去卢浮宫看一看,你会发现卢浮宫所有的藏品都在相互抄袭。
抄袭,或者说好听一点叫借鉴,本来就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抄袭,而在于是否超越了原来的作品。指环王超越了《尼伯龙根的指环》(虽然很多人认为并没有)而获得了成功,阿凡达也是如此。我认为片中最核心也是最精彩的设定:潘多拉的万物一体,才是卡梅隆献给世界的一份最终幻想。在这方面,它远远地超越了以前的作品。
关于男主角JAKE
阿凡达的主题中充满了对人类现状和未来的失望的悲观。借JAKE的口直接说出人类毁灭了地球,现在又要来毁灭潘多拉。事实上想要表现作者对人类自身的悲观,利用一个身体残疾的前海军陆战队士兵是最好的选择。在影片的开头JAKE说自己没有钱去治疗自己残疾的身体,靠救济金度日。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前途,双胞胎哥哥还死在歹徒刀下的战士,可谓是尝尽了人类社会的痛苦和悲哀。可以理解他第一次成为AVATAR的时候的兴奋,不顾科学家的劝告疯狂地到处乱跑。那是他压抑已久的对健全身体和自由的渴望。只有在成为AVATAR的时候,他才不是推着轮椅的老兵,是一个从满活力的那美人小伙子。JAKE几乎是一开始就决定了他宁可当AVATAR也不愿意当人类的意愿。
在遇到了Neytiri和真正的那美人部落之后,JAKE的“叛变”就更加顺理成章了。是当一个在美丽的丛林中接受猎人考验并最终赢得那美人和Neytiri认同的武士,还是当一个推着轮椅被关在人类基地整天向QUARITCH上校汇报的摊子士兵?对于JAKE来说是一道没有难度的选择题。在影片中所有“好人”对人类,确切地说是对RDA和雇佣兵的决裂和斗争中,JAKE一直是最坚决和最顽强的。因为不管是AUGUSTINE博士还是女飞行员CHACON他们对那美人的帮助都是出于对那美人的同情和对GUARITCH上校的“看不惯”,只有JAKE的“叛变”是真正地因为只有在潘多拉,他才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
关于女主角NYTIRI
NYTIRI是我们在全篇中看得最多的那美人,其实相当于那美人这个群体在JAKE和观众眼中的具体代言人。她对JAKE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排斥到相爱,从决裂到复合,也正是JAKE一步步融入那美社会,被排斥又重获尊敬的过程。很多人对于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认为实在是太快了,其实一点都不快。首先两个人在一起待的时间是三个月,考虑到那美人那种与人交流,与人感应的强大能力,这段时间发展感情是足够的。况且JAKE在NYTIRI的教导下一步步地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白痴变成一个勇敢地猎人,NYTIRI亲眼看着JAKE的进步。而且JAKE身上隐含的一些人类特有的特点,也在一步步地显现。JAKE毕竟是接受了人类长期文化教育的人,对于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建立感情,当然比那些只知道打猎的那美人强不少。我们从很多情节上都可以看出来,JAKE明显地比大多数那美人都更聪明。也难怪那美人还在旧石器时代。
NYTIRI在那美部落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首先她是精神领袖的接班人,同时还是部落两大长老的女儿。而这样一个人成为一个AVATAR人类的“女人”,那美人居然欣然接受了这件事。(除了原本和她是一对的苏泰以外,那美人对JAKE河NYTIRI的结合都没有任何意见)可见那美人其实并不是一个盲目排外,盲目仇恨人类的名族。在AVATAR基地我们看到AUGUSTINE博士早年在那美人中间办学校,教那美人英语,和那美小孩合影留念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那美人对人类的态度,其实比人类对那美人的态度要好很多,至少在一开始有一段人类和那美人的“蜜月期”。在蜜月期中和那美人打交道的主要是科学家,而RDA和雇佣兵的介入才让那美人疏远人类并对人类失望。
JAKE和NYTIRI在祖先树下“结合”后NYTIRI说的“我是你的了”。那美人对婚姻和伦理其实是很严格的,不过这种严格并不是人类封建时代那样靠世俗伦理来限制男女关系,那美人没有姓,女性地位至少不比男性低,女长老看上去比男长老好像还要有威望,应该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在人类的母系社会是没有所谓女人属于男人这种说法的。那美人说的相互属于,应该是指两个人因为爱情而形成的一种超乎常人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阿凡达的公映版删除了两人在树下XX的场面,不过我估计在以后的导演剪辑版中,我们会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动作:JAKE和NYTIRI的神经纽带连接在了一起,这样才能象征两人的真正关系。这可以算是我的预言吧。
『陆』 电影《阿凡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多行不义必自毙!就像现在的日本与美国似的,它是个缩影……
『柒』 阿凡达的主题是什么
种族之间的问题
人类环境与利益的问题
这些都是电影里的主要情节线
相信你看了就会知道为甚么阿凡达那么受欢迎
『捌』 《阿凡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爱情
『玖』 阿凡达电影的主题曲是什么
电影主题曲:I SEE YOU /《我看见你》
演唱:丽安娜·刘易斯
作曲:詹姆斯·霍纳
作词:西蒙·弗兰格伦
简介:《阿凡达》电影原声由奥斯卡桨得主、(_dian4 ying3 yuan2 sheng1 you2 ao4 si1 ka1 jiang3 de2 zhu3 _)金牌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作曲,原声中收偶的主打片尾曲《I See You》由英国著名割罩利昂娜·刘易斯(_you ying guo zhu ming ge zhao li ang na _liu yi si)(Leona Lewis)献唱,詹姆斯·霍纳和Simon Franglen担任作曲和制作,12年前正是他们创作了那首轰动全球的詹姆斯·霍纳主题曲《我心永恒(My Heart Will G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