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尔摩斯探案集》《乱世佳人》《茶花女》《羊脂球》的精彩片段
《羊脂球》
“连接好几天,溃退下来的队伍零零落落地穿城而过,他们已经不能算作什么军队,简直是一帮一帮散乱的乌合之众……”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中法国军队溃败,普鲁士军队侵占了鲁昂城时,鲁昂城有10个人:奸商鸟先生和夫人、资产家、政客卡雷"拉玛东先生和夫人、贵族德"布雷维尔伯爵和夫人、两位修女、“民主党爱国人士”高尼岱、还有妓女羊脂球抱着不同的目的在鹅毛大雪的寒夜同乘一辆马车要离开普鲁士占领区。途中并不顺利,半道碰上一位瘦高个的年青普鲁士军官,因为垂涎于羊脂球,提出了要羊脂球陪他过夜的要求,否则便要把全车的人无限期的扣留。羊脂球虽然是个妓女,但本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愤而不从。普鲁士军官是深知人性的本性的,他紧抓着手里的王牌“他的意思是他的希望一天得不到满足,就必须把全部的人扣留一天。”
同车的人群一开始听闻羊脂球说出来被扣留的真象时,义愤填膺。“当时只听见一片谴责这个无耻丘八的呼声,一片暴怒的怨声;全体团结起来抵御敌人了,仿佛敌人要羊脂球做出牺牲的这件事里他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份……”然而,这正是莫泊桑精心设下的一个铺垫,高潮也顺应地在此展开。莫泊桑牢牢地把握读者,导引着读者在他对各人的态度、言行的转变的阐述中跟随着他思考,思考人性在环境转变中的承载能力——人群起初的义愤到被扣留后“大家对羊脂球的好像有点冷冰冰了”;“他们现在几乎有点儿怨恨这个女人了,为什么她不偷偷地跑去找那个普鲁士人……”,人群为自己的处境担心,建议把羊脂球一个人留下,让他们离开,被普鲁士军官拒绝后,他们只有改变方法对羊脂球进行说服和劝说……到最后,羊脂球屈辱地为了大家的利益,顺从了普鲁士军官而换来了放行,却遭到无耻的同车人的冷待。
在这个小说里,具讽刺性的对比手法在文中时时贯穿,如车中两次进食时各人言辞、行为上的对比、人群对羊脂球前后态度的转变对比、初上车时三位阔佬及他们的夫人的高高在上对其它人等的蔑视和最后途中在高尼岱《马赛曲》中的狼狈不堪、恼怒的心情之间的对比。还有人物之间的对比,莫泊桑客观而又冷静的塑造了一组典型环境下典型的人物:卑劣下作的鸟先生、道貌岸然的伯爵、表面得体内心淫贱的几位贵妇,与之对立的是身为妓女却深明大义热爱祖国的羊脂球。
作者在美丽善良的羊脂球周围刻画了一群丑陋粗鄙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却有着和他们的地位成反比的肮脏的灵魂。用天性作对比,用语言作对比,用身份地位作对比,使我们清晰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善与恶、美与丑。心情也从崇敬到鄙视,从同情到愤怒。同样是普法战争的受害者,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那么悬殊。平时一本正经甚至受人尊敬的人,在灾难面前显露出卑劣无耻的面孔,而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和尊严的人却表现的无私善良。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羊脂球这个形象是美与丑,可是我们对于她的美丽、善良却体会深刻。
处于战争中的人们都是自顾不暇,一心只想保住性命。而羊脂球却迥异于他人。虽然,她也是为了保住性命乘车躲避灾祸,但作者却把读者的视觉转移到羊脂球随身所带的衣食上。这里作者没有交待羊脂球的勇敢镇定,但是我们却从羊脂球准备充足的食物和行李看出,她“逃跑”是有尊严的,而不像那些"受人尊敬"的老爷、太太那样,平时傲慢十足、不可一世,发生危险时,却一个个本性暴露,匆忙得连食品都忘记了。作者独到的视觉,隐藏了每个人的言行,只是简单地交待了每个人的行李物品,就使我们一下子看到了谁在面临灾难时是勇敢者,而谁是懦夫。
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嫌揭露得不够。他以蔑视的口气写到了那些“上等人”为了填饱肚子,全然不顾先前的尊严、面子,而太太们也瞬间将原来故作贞洁的目光变作暧昧、亲切,他们的目的再清楚不过,只是为了占有羊脂球的食物,达到裹腹的目的。在这里,作者用讽刺的手法详细地描写了每个人的吃相,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平日作威作福的“上等人”,也会像饥饿的乞丐突然获得食物那样,露出粗鄙不堪、狼吞虎咽的丑陋形象。
“几张嘴不停地张开了闭拢,闭拢了张开,咽啊,嚼啊,吞啊,非常的凶猛。”
……
㈡ 莫泊桑的小说有哪些被拍成电影的
1、《漂亮朋友》分上、中、下,有好几个版本
2、《羊脂球》(美国电影《关山飞渡》就是这个小说的改编版),
3、名著名片——《菲菲小姐》(根据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同小说改编的电影
4、电影 > 莫泊桑作品集之一个农场姑娘的故事 这个姑娘好开始强硬,很有个性的,被一个叫雅克的男人骗了,又反小孩生下来抚养起的艰-----
5、电影 > 莫泊桑作品集之项链
《项链》
中国改编:一夜豪华 One Night Wealthy (1932)
剧情:
卢伟斋在大亚银行工作,他和妻子沈莲君育有一子馨儿,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一家人非常和睦。一天,莲君偶遇老同学刘媚云,她见刘媚云衣着光鲜,家里布置得也极为华丽,心中颇不是滋味,殊不知刘媚云只是为了面子假装有钱而已。卢伟斋见妻子闷闷不了为了让妻子开心,他准备携妻子赴宴会,为此他借钱为妻子买新衣,而莲君则从媚云那里借了一串项链,在宴会上,莲君大出风头。第二天,莲君发现项链竟被小偷偷走,卢伟斋为了筹款买同样款式的项链挪用公款,后来他向公司坦白并愿用以后工资偿还钱款,从此卢家为了偿款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九年后,他们终于还清了欠款,偶然发现那条项链原来竟是赝品。
6、世界文学名著经典电影《真实的故事》【根据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同名小说改编】
7、、《乡村一日》,改编自莫泊桑爱情小说的电影《俊友》都拍过
8、《俊友》拍过
9、电影 > 莫泊桑作品集之两个朋友
10、电影 > 莫泊桑作品集之图瓦纳
11、电影 > 莫泊桑作品集之奥多父子
12、电影 > 莫泊桑作品集之遗产
13、莫泊桑同名小说改世界文学名著经典电影《真实的故事》【根据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同名小说改编】(编的电影《一生》
编剧:科罗·塔弗涅·哈甘
导演:伊丽莎白·拉普诺
主演:芭芭拉·舒尔茨、鲍里斯·泰拉尔
故事梗概:
天真单纯的少女让娜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她受父母的影响爱好幻想,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梦想与憧憬。让娜经人介绍,认识了英俊的世家子弟于连。于连虽已落魄,但贵族的气势依旧在,让娜的母亲对这个招人喜欢的小伙非常满意,劝说让娜和他见面。让娜内心单纯,从修女学院毕业后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遇见自己的白马王子,过着有爱情滋润的幸福生活。对于于连她一见钟情,还没有经过太长的恋爱期,两人就结成了夫妻。
她搬到了于连位于乡下的房子生活,而让娜从家里带来的家产也自然被丈夫掌管。但是,婚后于连就像变了一个人,对让娜十分冷漠。不仅如此,他对让娜的家人也非常刻薄,对下人更是残酷,吝啬的本性展露无遗。让娜以为这是婚姻必须经历的阶段,所以一直安于平淡寂寥的生活,希望由一天于连能够回心转意。但是很快她就发现于连是个无耻之徒……
㈢ 项链 莫泊桑 片段赏析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
法国优秀的批判 现实主义 作家,与 契
诃夫 和 欧·亨利 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
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
为“短篇小说巨匠”他出生于法国 诺曼
底 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
后, 普法战争 爆发了,他应征入伍,
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
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
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
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
始了文学创作。
1880年完成了《 羊脂球 》的创
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
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
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深广,尤其是
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
匠。长篇有《 一生 》《俊友》(《漂
亮朋友》)等;中短篇有《 菲菲小
姐 》《 项链 》《 我的叔叔于勒 》《一
个农庄女工的故事》、《戴丽叶春
楼》、《瞎子》、《真实的故事》、
《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
佬》、《在乡下》、《一次政变》、
《绳子》、《老人》、《洗礼》、
《穷鬼》、《小酒桶》、《归来》、
《图瓦》等。
莫泊桑
中文名: 居伊·德·莫泊桑
外文名: Guy de Maupassant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诺曼底省狄埃卜城
出生日期: 1850年8月5日
逝世日期: 1893年7月6日
职业: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毕业院校: 巴黎大学法学院
主要成就: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风靡全
球,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代表作品: 《漂亮朋友》、《羊脂
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人物生平
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
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
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
到
莫泊桑
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
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
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
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
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
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个别墅
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
游玩,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 农
民 、渔夫 、 船夫 、猎人 在一起聊天、
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
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
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
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
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
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
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
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
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
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
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㈣ 莫泊桑什么作品有影视资料
小说《一生》、《俊友》都拍过,另外,《羊脂球》曾被改编为美国西部片《关山飞渡》。
㈤ 《羊脂球》,为何被说为是一部生活指南
马车上的人
羊脂球人性的光辉与马车上其他人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们感受到这个现实社会的无尽冷暖,真可谓是世态炎凉,难以说尽。莫泊桑用较短的篇幅,将人性的温暖与冷漠刻画得如此深入,让每一个阅读者都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刺骨悲凉。
㈥ 关山飞渡 1966 寻找电影
《关山飞渡》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hIh9tUTi4vPfDDYBkoa6OQ
《关山飞渡》是约翰·福特执导的西部黑白动作影片,约翰·韦恩、克莱尔·特雷弗、约翰·卡拉丁等参加主演,于1939年2月15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讲述了八名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聚集在一辆狭小的马车中,面临重重危机,他们卸去假面,尽显真实人性的故事。
㈦ 《羊脂球》的作者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游记三部。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全名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他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多篇,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莫泊桑于1850年8月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个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文学。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兵士,心里十分难过,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 1878年,他在教育部工作之余开始从事写作。那时,他的舅舅的同窗好友,大文学家福楼拜成为莫泊桑文学上的导师,他们两人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莫泊桑通过自己的导师,认识到了许多社会名人,福楼拜决心把自己创作的经验传授给莫泊桑。莫泊桑非常尊重严师的教诲,每篇习作都要送给福楼拜审阅。福楼拜一丝不苟地为他修改习作,对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赞赏,但劝他不要急于发表。因此,在70年代里,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发表的却很少,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 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另外,他敏锐的观察也是令人称道的,自从他拜师福楼拜之后,每逢星期日就带着新习作,从巴黎长途奔波到鲁昂近郊的福楼拜的住处去,聆听福楼拜对他前一周交上的习作的点评。福楼拜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求他敏锐透彻的观察事物。莫泊桑遵从师教,逐渐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后来,当他在谈到作家应该细致、敏锐的观察事物时,说必须详细的观察你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时间要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才能从其中发现迄今还没有人看到与说过的那些方面。为了描写烧的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树,我们就需要站在这堆火或这棵树的面前,一直到我们觉得它们不再跟别的火焰和别的树木一样为止。” 一次,福楼拜还建议莫泊桑做这样的锻炼骑马出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记下来。莫泊桑按照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有一年之久。此外福楼拜还让他听街上的马车声来训练观察力。 1880年,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发表了,它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读者称他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从此,他一跃登上了法国文坛。莫泊桑的绝大部分作品是从这时到1890年的10年间创作的。此间,他写成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还写了3部游记、1部诗集及其它杂文。 莫泊桑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8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及《西蒙的爸爸》、《珠宝》、《小步舞》、《珍珠小姐》等在内的一大批脍炙人口、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左拉: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因为他的短篇闻名世界,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以至于因此被湮没。其实,他不但是个短篇小说的高手,在长篇小说创作上也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他的一部长篇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在他声誉鹊起后,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长篇小说给他提供了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从第一部长篇《一生》到第二部长篇《漂亮朋友》,他的笔触已经从个人生活投向新闻界和政界,具有丰富得多的内容,堪称一部揭露深刻、讽刺犀利的社会小说。 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莫泊桑有神经痛的征兆,他长期顽强的与病魔斗争,坚持写作,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终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仅43岁。 他虽然只活了43岁,却留下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与6部长篇小说,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是带病之躯进行写作的,这已经是可令人惊叹的了;何况,一两个世纪以来,他的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不朽的艺术魅力。他在短篇小说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他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他的长篇小说也拥有亿万读者,并不断被改编成电影,风靡全球。
莫泊桑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1880年至1890年之间写成,共出版27部中部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主要代表作是《一生》(Une vie)和《俊友》( 又译作《漂亮朋友》)《一生》(1883)描绘了贵族少女幻想破灭的凄惨的一生,通过约娜的悲惨事件反映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冲击下,土地贵族生活方式中必然崩溃与瓦解。《漂亮朋友》(1885)通过对冒险家杜洛阿利用女人为进身之阶,发迹过程的描写,反映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生活的黑暗与腐败,资产阶级的淫荡,特别是报界的污秽。
《幸福》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880 《羊脂球》
1881 《一家人》
1882 《骗局》
1882 《遗嘱》
1883 《我的叔叔于勒》
1883 《米隆老爹》
1883 《两个朋友》
1883 《花房》
1883 《骑马》
1883 《怪胎之母》
1883 《不足为奇的悲剧》
《孤儿》
1884 《项链》
1884 《保护人》
1884 《归来》
1884 《小酒桶》
1884 《衣橱》
1884 《老人》
1884 《索瓦热大妈》
1879 《西蒙的爸爸》
《珠宝》
1882 《小步舞》
1886 《珍珠小姐》
1883 《一生》
1885 《俊友》(又译《漂亮朋友》)
1885 《图瓦》
1886 《温泉》
1886 《隐士》
1887 《皮埃尔和若望》
1887 《流浪汉》
1889 《像死一般坚强》
1890 《我们的心》
《菲菲公主》
《乡村一日》
㈧ 莫泊桑的资料简介
姓名:居伊·德·莫泊桑
外文名:GuydeMaupassant
国籍:法国
出生地:诺曼底省狄埃卜城
出生日期:1850年8月5日
逝世日期:1893年7月6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巴黎大学法学院
代表作品:《羊脂球》
其他成就:由小说改编的电影风靡全球,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其他作品:《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居伊·德·莫泊桑(1850.8.5~1893.7.6),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去世时,爱弥尔·左拉致悼词,并预言莫泊桑的作品将永垂不朽,将是“未来的学生们作为无懈可击的完美典范口口相传”的作品。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达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10年间,他完成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个女雇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