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个认同的内容
五个认同的内容: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维护民族团结还包括:
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3、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4、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⑵ 关于好莱坞电影的身份认同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面对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这其实才是最令人心惊和担忧的。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好莱坞电影里面的主角是男人,因为它可以体现女性所无法体现的各种元素。各种性格特征在女性的诠释下,会不合逻辑,女性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定性的感觉,比如母爱,慈爱,关怀等等,而男人可以自由诠释各种性格的角色。
你说的女性喜欢看男人的电影,这很正常,绝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是描写男人的。如果你以为她们性别错位,那么问问你自己,喜欢看那些女性的电影么?自己有什么看法,比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凯特温丝莱特,你会拒绝她们的电影么?至于她们认同谁那就看个人喜好了,大部分应该是男主角,我就喜欢康纳利,克鲁斯,马奎尔等等。
⑶ 近几年的爱国主义电影有哪些
1、《小兵张嘎》北京电影制片厂
2、《林则徐》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3、《闪闪的红星》八一电影制片厂
4、《万水千山》八一电影制片厂
5、《革命家庭》北京电影制片厂
6、《狼牙山五壮士》八一电影制片厂
7、《鸡毛信》上海电影制片厂
8、《平原游击队》长春电影制片厂
9、《铁道游击队》上海电影制片厂
(3)五个认同主题电影影片扩展阅读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
严格地说,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经常宣扬爱国主义是一种有需要并且合适的态度(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与爱国主义的表达都有可能会否定其他人的“祖国”,尽管这并不必要)。
爱国主义隐含了一层道德规范:就其本身而言,它暗示“祖国”(无论是何种定义)是道德的标准或价值。“我的国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这句名言便是此种信仰的极端体现,一切皆以爱国主义的道德和价值为准。(这句名言可能来自于对美国海军军官斯蒂芬迪凯特或内战将领卡尔·舒尔茨的误引)。
此外,爱国主义还暗示着个体应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在战争时期,这种牺牲会扩大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为祖国战死沙场便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
⑷ 根据电影《红河谷》,谈谈如何形成中华民族认同
汉族女子雪儿和藏族男子格桑一段近乎传奇的爱情象征了汉藏两族以至整个中华民族,作为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民族情怀和坚定信念。英国人琼斯对头人女儿丹珠的爱恋以及与格桑、达娃、嘎嘎的深厚友情强烈地申诉,否定了战争。使战争显得更加残忍,脆弱。影片《红河谷》不只是一部普通的爱情片,更是一曲壮美的民族之歌。开篇和片尾都以祖孙二人在草原上行走的画面出现实际上是对影片主题的一种诠释,诠释一个民族的沧桑历史
和源远流长的生生不息。
片中多次采用特写镜头,常是四目对视的场景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全部通过他们的眼神表现出来。琼斯在失去同伴后与小男孩的对视当他拔枪相向的那一刻眼中盈满了悲愤,愤怒同情的泪水而嘎嘎的眼中丝丝恐惧和迷惑。同样的美国军官和格桑在战争最后的对视中,镜头叠印了格桑背着他走山路,互送打火机的场景,点燃的打火机最终把他们的生命结束在殷红的火焰中。
片中音乐不多,一处是在雪儿被哥哥带走时,格桑拼命地追赶后来雪儿返回,二人在石狮子前相拥是奏响的激越之曲,一处是战争结束后琼斯站在草原上看到奔腾的牛群时所奏的高原之音。这些音乐于内心深处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奔腾的牛群,美丽的爱情,均象征着一个民族、国家的不可毁灭。
《红河谷》
采用两个人的叙述,成年后的嘎嘎以及作为随军记者的琼斯实际上象征了两个民族向往和平、友爱的人民对话。`嘎嘎眼中那种与他小小年纪极不相称的眼神承载了深不可测的哀伤,隐隐地代表着那个时代整个中国所有的苦难。
影片多次叠印石狮子和湖的画面,关于他们的传说多次被老人和格桑讲述着不但象征着格桑和达娃凄美的爱情更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明。英国人的打火机、望远镜象征西方文明在琼斯与格桑帮助对方使用各自的取火工具时地上燃起了熊熊篝火在对比中两种文明并存。这为片末琼斯的语白做了铺垫,“为什么要用我们的文明去消灭他们的文明,用我们的世界去改变他们的世界
呢。影片最使人震撼的是藏汉两族人民面对残酷的侵略毫不退缩,舍生忘死与凶残的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他们的血肉填满了苍茫的红河谷他们用生命谱写的这一曲壮歌让我们感受了藏汉一家的深厚感情还有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满腔热血。当看到无数的藏汉儿女在疯狂喷射的枪炮面前倒下时当看到一个个穿着血红僧袍的僧徒在冒险给战士递送军火的悬崖上饮弹坠落时不由得为他们可歌可泣的牺牲而崇敬感动。当最后只剩老阿妈和她的小孙子走在高原间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时我们可以看到藏族同胞顽强坚韧的生命力。
⑸ 五个认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个认同具体内容:
(1)认同伟大祖国;
(2)认同中华民族;
(3)认同中华文化;
(4)认同中国共产党;
(5)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个认同意义: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五个认同”是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团结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⑹ 五个认同是什么
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个认同意义: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的论述,增加一个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执政党,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个认同”是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团结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⑺ 五个认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个认同指的是:
(1)认同伟大祖国;
(2)认同中华民族;
(3)认同中华文化;
(4)认同中国共产党;
(5)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加强民族团结还包括:
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3、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⑻ 五个认同指的是什么
五个认同指的是:
(1)认同伟大祖国;
(2)认同中华民族;
(3)认同中华文化;
(4)认同中国共产党;
(5)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加强民族团结还包括:
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3、五个维护: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8)五个认同主题电影影片扩展阅读: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因此,必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既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依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分裂祖国的活动。
参考资料:
网络-民族团结
⑼ 五个认同是指什么
五个认同具体内容:
1、认同伟大祖国。
2、认同中华民族。
3、认同中华文化。
4、认同中国共产党。
5、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个认同意义: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