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演娄烨作品累计票房破亿,他的作品有哪些共同之处
导演娄烨作品累计票房破亿,他的作品有以下共同之处:
众所周知,娄烨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导演,由他导演的《苏州河》《浮城谜事》《推拿》等都获得过很多奖项,网友甚至赞誉“娄烨的电影都是能拿奖的作品。”但一部好的电影,有口碑,却不一定能赢得票房。对于钟情文艺片的娄烨来说,国内对文艺片的整体重视度并不高。受众群体小,也是票房起不来的主要原因。虽然他的作品合作的都是知名演员,演员演技在线,导演实力不俗,也不能保证观影的观众会买账。不过,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对于娄烨而言,追求电影的艺术性和好口碑,或许比追求高票房来得更重要吧。
2. 《苏州河》马达和牡丹为什么要死
在《苏州河》中马达因为喝多了驾驶摩托车和和牡丹溺水死亡。
在《苏州河》中摄影师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伏特加酒,在带着牡丹经过苏州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
美美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后美美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结果摄影师并没有再去找美美。
主要内容
该片主要讲述了马达先后与纯真少女牡丹以及和牡丹长相酷似的美人鱼表演的美美两人之间的恩爱纠缠的故事。
该片于2000年9月7日在中国香港公映,同年还获得了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和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并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佳电影。
3. 帮忙介绍几部适合学生看的优秀影片,主题要求对学生的思想或人生有所启示,(最好有评论和观看点)
《唐山大地震》、《一只狗的大学时光》、《玩酷青春》
《玩酷青春》剧情简介:
叛逆男孩何志鹏和母亲罗素芳、姥姥共同生活在老北京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何志鹏的父母早已离婚,母亲经历下岗,依靠做保洁辛苦养家。何志鹏眼看临近高考,但他喜欢上了跑酷这样运动,并参加了京城跑酷俱乐部“城市猴子”成为主力队员。法国电影《暴力街区》里的跑酷创始人“大卫·贝利”是他们这群非主流少年顶礼膜拜的对象。凭借着过人的心理素质和极佳的身体条件,何志鹏游刃有余地穿梭和征服着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丛林,正当他在跑酷圈里声名鹊起的当口,母亲却大闹广告拍摄现场,众目睽睽之下,将他置于尴尬的境地。母亲希望他好好学习,准备高考。何志鹏与母亲发生强烈冲突,为了让儿子安心备考,母亲无奈之下用了一计……
本文来自:影评网{ yingpingwang.com }
本文链接:http://yingpingwang.com/ying-ping-tui-jian-1723.html
----------------------------------------------
《一只狗的大学时光》剧情简介:
大一军训打靶,6个年轻人因为一颗走火的子弹命悬一线,一条会狼叫的拉布拉多狗救了他们,并使他们成为了密友。军训结束的那天晚上,他们激情四射,踌躇满志,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誓要在这四年内完成各自的梦想!并给那只狗取名为“SUNNY”,养在学校里。 大四比想像的来得快。如今的他们已经激情不再,自以为成熟的屈服于现实,所谓的“梦想”早已成为笑谈,各自为烦恼而奔波。就在这时,SUNNY丢了。
于是几人决定抛下一切,踏上了寻找SUNNY之旅,一路上他们会遇到怎样光怪陆离的人和事?他们各自的感情又有了什么样的归宿?SUNNY丢了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他们能找回SUNNY和曾经的梦想吗?
本文来自:影评网{ yingpingwang.com }
本文链接:http://yingpingwang.com/ying-ping-tui-jian-1706.html
4. 苏州河的有关内容
苏州河
蜿蜒绵长的苏州河水,恰似缓慢搏动的历史脉络,于波涛中,目击这座东方巨城的沧桑巨变——被迫“通商”时的惘然,受洋人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的屈辱,为独立、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艰辛,迎接共和国黎明的喜悦,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飞跃的豪情……其间,无数真情的故事,动人心魄,令人们于惊鸿一瞥中,得窥历史的真谛。
苏州河,一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百年变迁苏州河
苏州河水由西向东流入黄浦江。但上海的都市化则是从东头的河口开始,溯流向西延伸的。沿河两岸曾经错落地散布着农田、湿地、芦苇、沟汊,冷僻的地方野气愈重,“秋风一起,丛苇萧疏,日落时洪澜回紫”。在都市化的铺展之势面前,这些土生土长的东西已不能与膨胀的经济共栖,它们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向后退去。在它们腾出来的空间里,参差地立起了英国领事馆、礼查饭店、百老汇大厦、文汇博物院、新天安堂、光陆大戏院、公济医院大档、邮政局大楼、自来水厂、天后宫、河滨大楼、自来火房、圣约翰书院(后为圣约翰大学)等等各擅胜场的建筑。这些楼群临水而立,时人譬之为“连云楼阁”。它们以商业繁华为扩展中的都市画出了一种侧面的轮廓,流经其间的苏州河就此成了一条城市的内河。
一百多年来,城市长足发展的过程是与人力影响和支配苏州河的过程连在一起的。人力的影响和支配,使苏州河日甚一日地被两岸的社会经济构造所笼罩,也使苏州河在不息的流淌之中一点一点地失去了自然本色。
20世纪中期那一场改造中国的革命,使许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条流过城市的河流却仍然在视野之外。40多年前,小学课本描述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来的浓烟,是以盛开的黑牡丹为比喻的。其夸张和遐想既显露了文人浪漫的不着边际,又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工业化的理想与期望。
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沿河两岸正在新播绿色。绿色的延伸促成了希望和憧憬的延伸。我们期待着新世纪的苏州河重现烟雨中的灵秀,夕照下的妩媚;水里鱼游,岸上鸟鸣。有万千心愿的牵动和盼望,这一天已经来到。
苏州河上的桥
苏州河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始建于19世纪末,即沟通当时英美租界的苏州河口的“威尔斯桥”。原先此桥为木结构,20世纪20年代在其侧另建钢结构大桥,即著名的“外白渡桥”。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位于上海城区的苏州河段先后建成了18座大桥。19世纪所建多为木结构,20世纪初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些桥中不少为租界工部局所建或改建,因此一般桥梁都集中于苏州河东段,且多带有浓郁的欧洲城市拱桥风格。自外白渡桥以西,分别有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福建路桥、浙江路桥、西藏路桥……若沿苏州河西行,便可细细品味这些老桥的风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河的桥梁经过维修、改造和扩建,又增添了许多新的面貌。登高望去,点缀于河上的座座桥梁,已然化为件件精致的乐器,汇入了苏州河美妙的重奏乐章。
苏州河边的新老住宅
从苏州河沿岸看,东段弄堂较少,民居也多为高级公寓,但独立的宅院建筑和新式里弄也未见(除原英国领事馆边上的领事私邸可算“独立宅院建筑”外)。而自河南路起到恒丰路,则弄堂密布,它们建筑年代迥异,式样也不尽相同。例如斯文里,位于苏州河南岸、大通路两侧(称东西斯文里),纵向南伸至新闸路,是上海新式石库门弄堂建筑的早期代表,其建于1916年。概括而言,新式里弄(石库门)建筑不同旧式之处便在于,新式大量采用西方结构、装修设备和装潢材料,外观上也更有“洋派”之气。
在今天的苏州河岸,新造的高楼也比比皆是,和老房子形成对比。
苏州河畔的历史建筑
也许您以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盛名为外滩所专有,其实,苏州河沿岸又何尝不是呢?
坐落于四川路桥北堍的邮政局大楼,便是这些建筑中较为突出的一座。大楼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属折衷主义建筑风格。8层高的塔楼雄伟而不呆滞,顶部为巴洛克风格的装饰亭,原有天使群雕和两组主题雕像,环绕楼顶及装饰亭(“文革”中尽毁,现有的雕像为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配以大楼两侧的科林斯柱,端庄秀丽,楼内二层营业厅,宽敞华贵,时有“远东第一大厅”之誉(现今的内部结构布局已有变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大楼为上海第一座钢筋结构和砖石外墙的建筑,竣工之际着实轰动了一番。
苏州河沿岸的优秀建筑不计其数,如原英国领事馆、河滨大楼、公济医院大楼、上海总商会大楼……
建筑是历史的一部分,当您在苏州河边凝神关注那一栋栋建筑时,您也正在关注着历史本身。
5. 八佰主题曲
八佰主题曲:《苏州河》。
《苏州河》是电影《八佰》的主题曲,改编自爱尔兰民间小调-伦敦德里小调,由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共同演唱。
简谱的记谱法与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工尺谱相当接近。如工尺谱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几个字和附在字左边的不同的偏旁来表示音的高低的,而简谱则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和附在数上面或下面的圆点,来表示音的高低。
6. 娄烨的电影风格以及特色
从处女作《危情少女》(1994)至《浮城谜事》(2012),娄烨电影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电影风格:
关注社会普通人尤其是底层和边缘人群,表现在坚定/脆弱、忠诚/背叛、真相/伪装、记忆/遗忘之间游移不定的情感,以及由之带来的历史、现实的虚无感,偏爱暴力和性内容,追求肩扛手持的纪实摄影风格,以阴郁的影调来表现对于世界的灰色认知,以及在残酷外表下对人的悲悯和同情。
(6)电影苏州河的内容主题扩展阅读:
作为纪实拍摄的一种重要手段,手持摄影在娄烨的电影中被大量使用,成为其个人化影像风格的重要体现。相比于固定机位的精准稳定,手持摄影带来的往往是晃动与虚焦,这是一种粗糙有序的审美体验。
多场打斗奔跑的情节,尤其是杨家栋与姜紫成在车内的打斗戏,冲撞与旋转交叠着快速剪辑,使观众评价为“2D电影看出了4D电影的特效”。主人公频频撞击画框,打破了封闭稳定的构图和空间,延伸出更为丰富的画外空间。
同时,手持摄影的虚虚实实也展现出四角关系背后的利益和纷争,以及人物内心阴暗复杂的极端心理状态。对于小诺来说,从小到大的家庭暴力和上一辈的爱欲纠葛,使得她变得迷茫冷漠,晃动的镜头展现出其内心的焦虑和茫然。
面对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姜紫成留下了眼泪,或许是对其灵魂堕落的哀叹,配合着手持摄影的大特写镜头,电影描摹出了一个个被权力和利益异化了的悲剧命运。
7. 苏州河想表达什么
《苏州河》的故事从结构上其实夹杂着两段爱情--马达和牡丹的爱情、叙述者即摄影师“我”与美美的爱情,这两个故事由叙述者的叙述加以衔接。
第一个爱情:送货员马达出于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随之而来的爱情令他手足无措,爱还是不爱,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刹那,也许他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至少是牡丹对他的爱情。马达在出狱后苦苦寻找牡丹,在寻找过程中马达遇上与长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叙述者。一番波折之后,马达终于找到了人间蒸发多年的牡丹,两人重又饮酒,最后意外地死去。这是本片的主线。
第二个爱情: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主要通过叙述者的自白来完成。美美是世纪爱心酒吧的“美人鱼”--一类在酒吧的透明水柜中表演的女优。叙述者“我”认识美美之后不久,两人即开始同居。不过叙述者可能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爱情”,从他那反应神速的一句“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做爱之后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新同居时代,同居而已,谁会去想“爱情”这两个字?马达、牡丹死后,美美也离开了。这是影片的辅线。
关于爱情
苏州河是娄烨展现才华的力作,不论是镜头还是涵义,都是上乘之作。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爱情的真实性和持久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爱情。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特别是放在现在来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苏州河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觉冲击。
美美离开了我,留下一张纸条,“如果爱我,来找我”。显然,她震惊于马达和美美的爱情,并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够延续同样的浪漫。但是,作为叙事人的“我”正如片头中所表现的那样,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续前缘;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为他觉得,一切都不会永远,美美的离开未尝不是解脱,他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这个结尾显示了导演的才华,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爱情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个结局构思的很巧妙,相当具有独特性,和影片的开头相呼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是必须认真面对的。然而什么是爱情,我们很难说得清楚。可以感觉,但无法说明。娄烨注意到这个问题,提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回答,但是给出了一个建议: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
也许爱情这个问题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赎形而上、深刻、严肃,可这并不能否定它
是一种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谁能回避思考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恐怕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声称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使有,也是个自大狂,或者可以说,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过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人对作为文学、艺术创作主题之一的爱情抱有空前的轻蔑态度,不知道这种轻蔑是出于本能的自负,还是出于有意识的敌对。
曾经,我们在一个街头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极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习惯在众人中寻找那个人的影子,而往往会一眼就看到对方,然暗暗喜悦。爱一个人,哪怕不说话,也可以一味去爱,或者只说一句,那么便是铭心刻骨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搜索,还是像最后一样,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向爱情发问。你是愿意继续你的爱情故事,还是等待下一次的爱情。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许根本不许要答案。我想关于纯粹的爱与期待,旁若无人的找寻,或许只是怀念而无计可施。苏州河见证这一切。
《苏州河》这部电影的名字也许并不重要,也许河流,只是一种隐喻。或者是某个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断,或者是我们生存的某些空间,在那里,我们相爱,痴迷,缠绵,激越;在那里,我们背叛,悔恨,痛苦,绝望,;在那里,我们变老,然后死去……
8. 《苏州河》好看吗评价如何
娄烨是中国的第六代学院派导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满足,自我封闭,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且脱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我选的电影是他的《苏州河》,该片200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内容,很触动,我看了好几遍,但每次都内心的感情都很复杂。二是想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手法、技巧,特别是由娄烨所代表的一批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学院派电影手法。
这部电影在国外获了很多大奖,在国内所受的关注却极小。但是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样,都是很不错的大陆艺术片,这也是我选这部很冷门但是艺术性很强的电影的原因。
9. 《苏州河》是哪年的电影
我看过了
是98年拍的
2000年出的
但是没上映
获了很多国际的啊奖
剧情简介: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象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
“会一直找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
《苏州河》用它华美而独具特色的影象给我们讲述了两段爱情故事,一个因为伤害而导致不懈地寻找,一个因为寻找而终将造成伤害,彼此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注定着自己的失败。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向爱情发问,影片的丰富性在于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
上海有着很多很优雅的街道,两边有梧桐。梧桐是上海最普通的植物。刚刚修剪过的叶子还没来得及被处理掉,满满的铺在街道上,绿色的,是我喜欢的样子,铺满叶子的街道。
街道的尽头就是苏州河了,这条被称为母亲河的河流。它似乎隐藏了所有的上海气息,缓缓得,平静得,那样流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默而单纯。
这条河流,是上海的印象,同样的,还有外滩的万国建筑,老城厢里的城隍庙,十里洋场的南京路。苏州河是上海的象征,不像南京路那样繁华,不似外滩那般美伦美幻,也没有城隍庙的喧嚣,它就是它,有人说它肮脏,有人说它古老,有人说,它诠释了意念中的,上海。
“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 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导演娄烨用自己的声音来作旁白,将自己和这部哀伤的电影融在一起。
这是一个由“我”(一个摄影师,专给各种活动拍摄制作录像)讲述的故事。马达在这个城市里是个跑腿的,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一个地方取货,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另一个地方,拥挤的城市和让人叫苦连天的道路交通,使马达从事的这个新兴行业生意兴隆。
马达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客户。他们送什么的都有,有些看上去还有些奇奇怪怪的,有一天居然有人让他送“人”。这个人是个小女孩,她叫牡丹,她的父亲是个酒商,他生活中只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酒和女人,每次找来女人,他就会打电话招来马达,让马达把牡丹送到她姑姑家里去。
几次下来,马达和牡丹也混熟了。牡丹也经常要求马达在送她到姑姑家之前,带她去一处自己常去的酒吧。然而,没有人知道一个阴谋正在进行,马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同他的老情人萧红一起搞这个阴谋。可是马达已经开始喜欢可爱的牡丹了。牡丹也喜欢上了马达,牡丹得知自己所爱的马达绑架了自己之后,绝望地跳入了苏州河,牡丹失踪,马达被捕。
几年后,出狱后的马达在城市中到处寻找牡丹的踪迹,他沿着苏州河寻找着,因为他认为牡丹没有死,仍然活着。于是,马达在苏州河畔偶然碰见了一个酷似牡丹的女孩美美,美美又把他带到了一个叫做“世纪开心馆”的酒吧,于是马达见到了一些美美身边的人:开心馆的老板、美美已经分手的男朋友和一个从事摄影的我,故事就在这些人物之间展开,马达不断地向美美讲起他和牡丹之间的故事。美美在听马达讲述牡丹的故事的时候,对马达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的叙述里,后来马达在一家24小时店找到了他的牡丹,他们喝下了有毒的伏特加酒,他们的尸体在苏州河里被发现。美美目睹了马达和牡丹的爱情故事的结束,而“我”因为无法回答美美“假如我消失了,你是不是也会像马达寻找牡丹那样找我”的问题,错失了美美的爱情。
我想,苏州河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而影片中,也只是两段并不复杂的爱情,但是,被娄烨用他的方式叙述,成就了一段传奇,一个写在苏州河边上的上海传奇。哀怨、凄美,撼动人心。
“我”在影片中没有正面镜头,但同时讲两个故事。关于自己的,最平实坦白的叙述。关于牡丹的,用了一些倒叙或插叙的技巧,夹杂推论,不时提醒你这只是个故事,同时又让你觉得这个故事是街头千千万万市井故事中的一个,如同河面上无数漂浮物中的一件。
电影镜头始终晃动着,让人不由联想到王家卫。那种不定性和随机性,惊人得相似。镜头里的苏州河以及河两岸的风景依然是肮脏晦涩的,直至令人产生视觉疲惫。
这或许是残酷的真实吧,刺痛了我们的眼睛,习惯了虚荣浮华的眼睛。以往的影像资料中,城市,始终保持着容光焕发的形象。
而娄烨的电影,把城市还原到日常面目,不矫饰,不小资,是当今城市风尚中缺失的东西。当我们视觉不适的时候,代表着我们已经被击中。
同样的,我也非常喜欢周迅的眼神,纯真热烈中蕴涵坚毅决绝,闪耀着灵气。
她在片头问:
如果哪一天我消失了...你会像马达那样去找我吗?
会啊
你会一直找我吗?
会啊
你会找我到死吗?
会啊
你撒谎!
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男人...是美美的男友
那个叫马达的男子
他说...他有个女友叫牡丹
他说...牡丹长的和美美一模一样
他说...有一天...苏州河有个女子跳河自杀了
他说...人们没有看到尸体
他说...从此牡丹再没有出现过
他说...后来他就遇见了美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被感动了。
原来,苏州河,也不过是让一段爱情可以有地方发生,但是,如果没有苏州河,还会发生吗?人物呢?马达、牡丹,换作别人,他们还会发生爱情吗?
我们看得到开始,却永远猜不到结局。
一条河,由西向东流经上海市中心,这条河的名字叫苏州河。所有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一条河孕育了一座城市的风貌,尽管这是一条不怎么特别干净的河,却是整个上海的缩影。永远有着氤氲而颓靡的气息。漂泊的住所。风情万种的人鱼。
上海,这个东方大都市,沉浸在每一道土黄色的水波里。
正如导演娄烨所说:“每个城市,就像每个人一样,穿著各式各样的服装,有各式各样的面貌。上海有八百万的人口,它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动的文化之中,唯一不变的是苏州河 ,她哺育着这个城市,她是这个城市的源头活血。对我而言,当你直接望着她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你童年时的老朋友,以及一个你从小长大其 中的城市风貌。而你的生命轨迹,会随着河水在你面前流过。”
现在的苏州河治理,大有成效,所以,如果你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在晴朗的日子里漫步在河边,亲眼看看河水的颜色是否有所改观。不知那幢华丽的红砖西式老房子是否还在;河边的无数爱情故事里,是否有人像马达那样寻找情人,是否有人在离开前留下纸条:爱我,就来找我。
在爱情的渡口,上海男女的死生契阔、分分合合始终在这条河上不断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