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详细评论一下今年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德国影片《窃听风暴》,谢谢!
以下是原创:
男人之间的故事,当然少不了女人,但是这部电影里,男人绝对是主角。
我正在搜索这部电影的音乐,这音乐就象这电影一样。一条线索,平淡的铺开。故事象一粒茶叶一样慢慢的舒展开。导演在中立的状态的象我们叙述这个故事(故事内容看我转的评论吧,评论这事咱不专业,就懒得费时了。)
不知不觉中,电影的结尾时,在你面前的已经是一杯味道醇厚的浓茶。
感谢我的爱人提供这部电影给我看
——————————————————————————————————
以下是转帖:
——————————————————————————
《窃听风暴》 影评
《窃听风暴》是我看过的近年难得一见的好片,如果说《辛德拉的名单》是德国人对自己良心的救赎,那么该片是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背景:《窃听风暴》可能是影史上唯一将“斯塔西”情报工作曝光的电影,它非但精准传达出当时白色恐怖的氛围,更不忘在人性最艰困的时代中,仍保有了温暖的曙光。要知道“斯塔西”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机构,它一度拥有令世人望而生畏的力量-90000名机关人员、120000名谍报人员、1000名专职电话窃听人员和 2000名邮件秘密检查人员,被称作“情报皇冠上的珍珠”。前东德有 1800万人口,竟有超过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也就是说,每3个东德人中,就有1个被监控。这样可怖的情报工作,造成了夫妇、朋友和同事之间,到处都是线民,监视告密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份。
情节:影片开头到结局都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缓慢平静气氛,连最恐怖的安全局拷问也是平淡如水,可能使看惯好莱坞3分钟高潮的人们极大的压抑。男主角监听特工 Wiesler (HGW XX/7) 是一个单身汉,他的工作要求他严谨冷酷,他几乎没有笑脸。但平淡的生活被一个任务打破,就是监听作家Dreyman——一个被当时文化部长认为是隐藏极深的危险的右派作家。故事就这样展开……
我看完CD1就实在忍受不了那种莫名的压抑,出去阳台大喊了几声,曾经也有相同的感觉,那是《花样年华》。但《花样年华》是被挑逗的压抑,是对道德底线的挑战,而《窃》则是那种切头切尾无孔不入的被监视的压抑。试想一下,在自己家中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做爱都被人家听得一清二楚,而交谈的每一句都可能被情报人员记录下来,送到安全局以叛国罪扣留。这和肯德基、麦当劳农庄里面那些任人宰割的鸡有何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人还有苟且偷生的办法——缄默。
再次回到故事,HGW XX/7 是一个经验丰富、冷漠的老特工,讲话时的温和平静和那双永不眨眼的绿眼珠令人望而生畏,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每天却生活在寂寞和别人的生活当中,从来没有自我,每天的路线:监听——吃饭——偶尔见一下BOSS——监听,周而复始。但Dreyman的监听任务改变了他,才华横溢的妻子、丰富的社交、先锋派的小圈子和艺术沙龙都让 HGW XX/7 无法专心于工作。终于有一天,HGW XX/7 踏出了第一步:从作家家里偷了一本诗选,在自己家里细细品读。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杀手不识字,也没有朋友,周而复始的杀人和那盘不知名的植物就是他的一切,直到遇到小女孩,黑白的人生有了彩色。
HGW XX/7 的大胆行为于是继续: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劝说作家的妻子不要为了自己的艺术而出卖肉体(和文化部长XX,以换来文化部长的不封杀)、劝退另一个准备告发的情报人员、忽悠自己的老朋友、最后,甚至不惜自己前途为作家转移证物。这些作家都毫无察觉。值到柏林墙倒了,作家查自己那叠厚厚的档案才发现有这么一位特工为自己做了那么多事。
结局是发人深省的:作家找到了已经贬为邮递员的 HGW XX/7 ,但没有去相认,只在远处看了一下就回去了;而2年之后, HGW XX/7 经过某书店时,见到作家的新作——《一个好人的鸣奏曲》,于是进去看看。没想到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仅以此书献给HGW XX/7”……
最后一个镜头是 HGW XX/7 付款买书,店员说:“是送给别人吗?要包起来吗?” HGW XX/7 终于有所颤抖地说:“不,不要了,这书送给我自己”。这次, HGW XX/7 终于不再孤独,因为他收到了作家的回礼。
——————————————————————————————
❷ 奥斯卡经典100部电影
1、《茶花女》
《茶花女》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由乔治·库克执导,葛丽泰·嘉宝、罗伯特·泰勒等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巴黎风尘女郎玛格丽特约见华维尔男爵却与青年亚芒相识、相恋。
该片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械师奥尔特耐和传教士罗斯为了躲避灾难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击退敌方军舰的故事。
❸ 跪求二战爱情电影, 男主角 奥斯卡 女主角 瑞秋 的电影名称。 德国灭犹太人的战争。
恋恋笔记本
那是40年代初期,艾丽�6�1哈米顿(瑞秋�6�1麦克亚当斯 饰)跟着她的家人,来到了北卡罗莱那州的海边小城水溪镇(Seabrook),他们计划在这里能够度过一个凉爽的暑假。那时艾丽还是个十几岁的青春少女,在一次狂欢派对上,她结识了当地男孩诺奇�6�1卡豪(赖恩�6�1格斯林 饰)。在晚会上见面之后,他们立刻被对方深深吸引住了,一段美丽的初恋悄悄的在海边小镇发生了。
虽然艾丽是个富有人家的千金,而诺奇只是个当地工厂的穷工人,但当他们一起度过了这个充满激情和快乐的夏天后,两个人已经走进深深的爱河了。眼看着这对小情人就要成为夫妻,继续享受爱情的幸福和甜蜜,可是,突然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他们分开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他们彼此爱着对方的心。
当战争结束,诺奇几年后从战场上回来后,艾丽已经不在那里了,她从他的生命中离开了,但在诺奇的心里依然想念着艾丽。诺奇不知道,其实艾丽在那个甜蜜暑假之后,她又回到了水溪镇——那个他们一见钟情相爱的地方——找他,只是那时他已经参军踏上战场离开了家乡。找不着诺奇的艾丽抱着遗憾和一丝希望留在了水溪镇,并和一个富有的军人隆结了婚,他们是在步兵医院里认识的。
几十年之后,有个老头(詹姆斯�6�1加纳 饰)向一个老女人(珍娜�6�1罗兰丝 饰)读着一本褪色的笔记本,他一直住在她疗养院的家里。虽然她的记忆已经模糊,但她的心里依然记得两人之间曾经的恋恋激情。其实,这个垂垂老去的女人就是当年艾丽,而向他讲述那本笔记本里的故事的老头,正是为她守侯了一生的诺奇……
❹ 二战爱情电影名字 男主角奥斯卡女主角瑞秋 女主角对奥斯卡一见钟情怀了他的孩子
肯定不是《 断魂蓝桥》,这个是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1940年的经典电影,没有怀孕的情节哦。
应该是2007年的加拿大影片《诗人》导演Damian Lee
奥斯卡是个爱写诗的小伙子,他是个德国军人,他的父亲是一个纯粹的纳粹。他对战争的反思和厌倦,让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瑞秋,是波兰一个犹太牧师的女儿。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她在回家的路上被困,倒在路边奄奄一息。奥斯卡救了瑞秋,爱情就这样降临了。瑞秋的村庄整个被德国人屠杀了,包括瑞秋的父亲。在奥斯卡的帮助下,未婚夫伯纳德带着瑞秋逃往了俄国。他们在逃亡的路途中,在一户农家的仓房,由牧师为他们主持了婚礼。而这时,瑞秋已经怀孕了。。。
❺ 请问一个部电影的名字 主角是一个叫奥斯卡的小孩儿,他有些自闭,为了寻找实际上已经死在911中的父亲。
特别响,非常近 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 (2011)
影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成长的故事。9岁男孩奥斯卡·史埃尔的父亲在911事故中丧生,史埃尔听到了父亲去世前的5通电话留言,从此便留下了失眠、害怕电梯等后遗症。无意中,他在父亲的书柜上找到了一个写着“布莱克”的信封和一把钥匙。随后他在每个周末走遍纽约五个城区,寻找那个名叫“布莱克”的男人以及钥匙可以打开的柜子。
影片根据作家乔纳森·萨佛兰·福尔的小说改编。
❻ 有哪些推荐的德国电影
出色的悬疑渲染,巧妙的多次反转使《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在一稍逊风骚的片名中绽放出了为人惊讶的观感体验,对计算机黑客的深谙,在虞我诈间构筑了对黑客形象化的实态,而德国电影惯以深刻的哲思更是行云流水般融于电影。
文/梦里诗书
❼ 《辛德勒的名单》是影视经典,它凭借什么拿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对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不少人是这样对其定义的,《辛德勒的名单》之前,斯皮尔伯格只能拍些商业爆米花电影,但是《辛德勒的名单》之后,斯皮尔伯格在商业片和文艺片两花齐开,没有什么他驾驭不了的。
由此可见,《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本身的优秀。
也就是说,斯皮尔伯格用这个关于人性救赎的故事,表现了人性的多变性,它可以在一时间成为戕害人类的恶魔,同样,因为某种恻隐之心的瞬间感召,他又可能会成为道德接受洗礼的善人。
❽ 奥斯卡最佳电影的《辛德勒的名单》,主角辛德勒真有其人
我记得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于1974年10月9日去世。人们看到的1993年《辛德勒的名单》,由美国犹太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影片中,二战时期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史诗般的电影人物原型是奥斯卡·辛德勒。
辛德勒的名单有两个版本。一本是辛德勒本人在1944年拟定的,另一本是在二战结束前一个月写的。辛德勒以后是怎么生活的?据史料记载,辛德勒二战后生活非常贫困,甚至身无分文,酗酒抽烟,他的死也是由于坏习惯。作为回报,那些“辛德勒(受保护的)犹太人”关心和关心他们的“伟大救世主”。
❾ 求助,获得过奥斯卡各种奖项的德国电影
三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80 铁皮鼓
2002 无处为家
2006 窃听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