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问一部电影
应该是这个吧 但只有五个人
片名 加里森敢死队
剧情
二战后期,战争越来越残酷,中尉加里森从监狱里找来一些杀人犯,骗子,强盗,小偷组成一支前所未有的敢死队。这些人各有所长且极具个性,抱着立功赎罪的目的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纵横于欧洲各国,深入敌后,一次次打入敌军,营救战友,轰炸雷达站,绑架德军元帅,偷取秘密情报,盗取德军物资,摧毁敌人计划,打击黑帮团伙,把德国人骗得晕头转向,打得落花流水。本片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制作精良的西片连续剧,火爆激烈,紧张刺激。80年代初播放时曾令万人空巷。一群由小偷、骗子组成的乌合之众,却能把第三帝国搅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也就是这么一部系列剧让国人记住“敢死队”这个名词。二十六集美国惊险电视系列片。一部越十亿人收看过的电视系列片,高创电视史上的收视率。“加里森敢死队”从战场到屏幕,它是二战的枭雄、屏幕的英雄。历史经典佳作悠长,传世佳颂。 这是发生在二战末期的事情。美国中央情报部的加里森中尉,带着一行五人深入敌占区执行特殊的任务。这五个人,都是从监狱里放出来的重犯。戏子——大诈骗犯。高尼夫——小偷。卡西诺——专开保险箱的惯盗。酋长——杀人犯。还有一个奎勒——什么车都能开。但这人因为想私自携假币逃走而死于酋长刀下。于是,整部二十六集的电视剧,主角就是这五个性格各异的人物,他们在一次次面临危险的时候,从最初的不信任,慢慢地结成生死之交,甚至那个西典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加里森中尉,对他们产生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情感——称它为友情。队长:加里森(美国陆军中尉,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成员:“戏子”(职业演员,骗术和演技一样高超)、“酋长”(神刀手,刀法既准且狠,还是高明的偷车贼)、卡西诺(保险柜终结者,没有他进不了的门)、高涅夫(神偷幽默,任何东西手到擒来)准成员:灰勒(杀人犯,由于贪财而死于第一集的短命鬼) 加里森带着这一帮人,他首先对他们就怀有戒心。而且,完全是一副居高临下的长官的姿态,来镇慑这些人。这里要提一点,童自荣的声音很冷静沉着,而且,他放弃了嗓音中清亮的一面,激昂的一面,把声音放低,显得成熟而稳重。这是一个绝对的头儿的声音。用他最初的话说:“我不会象这样对待一个士兵,可你们不是兵,你们都是一帮强盗土匪贼。好,用你们的话来说吧,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 开始,奎勒根本就不愿意参加这种送死的行动。他跟加里森对着干,他想把加里森杀了。那一帮人只在旁边看热闹。是啊,谁都暗暗希望奎勒能把加里森杀了,然后大家就可以一起逃跑。 酋长说:“你要想活命,就干吧。”他把自己的弹簧刀插在箱子上,就在奎勒手边。奎勒拿起刀。加里森一边躲闪着脱下外面那套德国军服一边劝说,“你们想看什么戏?要我把刀夺下,还是杀了他?” 卡西诺在一边点火:“那就随你便了。”“你呢,酋长?” 加里森问。“谁能活命我听谁的。” 加里森一下子就卡住奎勒的脖子。“你们想看的就这个?看够了吧,还想看吗?你说呀,酋长?”从此,加里森就稳站在他的领导地位。江湖中人就这样,谁强就服谁。这些人也不例外。何况,加里森把飞刀掷向酋长手边的那一招,酋长都有些发怔。 但是,如果这部片子完全处理成上下级的关系,那它就少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恰恰相反,这部剧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让这些人在危险的境地里产生了友情——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棒的感情戏。 如果说在第一集里,加里森用他自身的强,镇住了这帮人。那么,第二集里,他救了酋长,以至加里森被俘之后,酋长坚持要救他。因为酋长是那种绝对恩怨分明,绝对重义气的一个人。当然,说到另外三位,救加里森的动机就不纯了。高尼夫和卡西诺一心想逃跑,但戏子说服了大家,因为不把加里森救出来,大家就要逃亡。 之后,最能表现他们之间友情的戏是这两集:第七集绝路求生,和第十八集死刑 绝路求生,一个德国将军倒过来了,需要保护他安全到英国。瑞查兹少校要求加里森派部下吸引住敌人的火力,而他自己则带着将军走另一条路。加里森不同意,那是要让他的部下送死。他打电话给将军,但最终也只得以大局为重。但,他最终决定要跟他的部下一起去。虽然瑞查兹少校极力劝说他不必参加这次行动。酋长看出他有心事,戏子也疑惑。加里森告诉了大家行动的计划,卡西诺火了:“你一直在蒙我们。怪不得在英国临走你还跟我们喝酒。原来在耍我们。”酋长也恼了:“原来这样。怪不得他有心事。你想的好,可我们不上当。”只有戏子还保持着那份沉着和冷静:“现在你也该跟我们说说清楚了。” 酋长接:“还说什么,他出卖我们了。” 戏子一双眼睛紧盯着加里森:“是吗?可你们谁也没问过他,他跟谁一起走。”是的,戏子猜对了,他很清楚加里森的为人。他相信他不会出卖他们。在这一集中,加里森充分显露出对于这四个与其说是部下,不如说是战友的伙伴所怀有的同生共死的情怀。而死刑一集则完全反了过来,那是这四个跟随加里森的伙伴们,想尽办法要救加里森,还他一个清白之身。他们为了救他而用非法的手段,但加里森拒绝了,从这一点,也显出加里森的人格魅力。 宝石、定时炸弹,最终加里森要求部下不要管自己,催促他们开枪,催促他们快走,但,他们却只担心加里森的安危。哪怕救他就是陷入绝境,他们也绝不会放弃救加里森的生命。有时,那些友情真的让人很感动。 虽然还有的时候,这四个人也让加里森极为头疼极为恼火。将计就计一集,他们竟然趁加里森外出侦探的时候,出去偷博物馆里的珠宝,结果除了高尼夫,都被抓住。加里森这回火可大了,对跑出来的他们大声训斥:“这一次要失败了,我要整得你们这辈子想忘也忘不了。”“你们一分钟没人管都不行。你们简直像群该死的小流氓。你们给我听好了。这下子你们算完了。等你们回到英国以后,别干了。开除了。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但是,最终,当大家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大家都坐在草地上等接应他们的人。加里森说:“好,走吧。”回头,却发现这帮人还在那儿坐着,眼睛盯着他。——在头儿面前耍起了赖皮。“你们怎么了?” 戏子说:“说实话吧,头儿。” 酋长问:“回去以后我们怎么办?” 加里森冷冷地问:“你看呢?” 卡西诺:“我们要你回答。”“好,你们听了。下一次要再这样胡来,你们就完了。这次吗,就算了。”——唉,说到底,加里森更象一个家长,宠爱着这帮“孩子们”。 说到加里森对这些部下的怜爱,呵护,不由想提一点,他常常是用哄孩子似的口气跟那个高尼夫说话。象乱中取胜这一集,任务要求这帮部下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大抢特抢。高尼夫说:“哎头儿,等打完仗咱们就接着干这个吧。” 加里森笑着:“好啊好啊,高尼夫。”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Ⅱ 《将军在上》是一部怎样的电视剧
华而不实的一部电视剧,这部据说耗资三亿打造的超级网剧,有新意、有亮点却不吸引人,细节功夫做得很不到位。
首先说说亮点吧,女强男弱的设定不走寻常路,也是本剧最大的看点。马思纯的女汉子与盛一伦的“小媳妇”形象很有反差萌。就连“第三者”柳惜音的设定也不走寻常路线,暗暗的发了一波百合糖。但亮点也仅限于此了,而且这些设定还是依赖于原著故事的创意,并不是电视剧原创设定。
再次就是夸张的人物演绎,女主刚强外表的女儿心,男主阴柔外表下的男子气概,剧中都没有很好的展现,似乎都一味的跑”偏“了。整个故事无论是服化还是人设都现代古代错杂,显得特别杀马特。不得不说,马思纯接剧本的眼光真的挺差的,电影成功的同时也要好好把控电视剧剧本质量才行啊。
Ⅲ 关于十大将和开国上将的电影
以十大将军做男一号的电影不是很多。除了《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他们都露脸的影片之外,他们亮相的机会甚至比不上一些大将。有些人的没找到,就给你一个电视剧了。
粟裕:《大决战(淮海战役)》、《孟良崮》
陈赓:《陈赓蒙难》、
徐海东:《徐海东喋血町店》
罗瑞卿:《公安部长罗瑞卿的故事》(电视剧)
许光达:《铁甲元勋许光达》(纪录片)
肖劲光:《肖劲光大将》(电视剧)
黄克诚:《黄克诚》(电视剧)
谭政:《大决战(辽沈战役)》
王树声:《王树声征战豫西》
张云逸:《百色起义》
上将的,有《杨得志围城打援》、《吕正操1942》、《开国上将杨至成》、《上将许世友》、《许世友出拳》、《杨至成火线供应》、
Ⅳ 电影<巴顿将军>谁主演
《巴顿将军》:两部回忆录描述出的传奇英雄《巴顿将军》
英文片名:《Patton: Lust for Glory》
出品时间:1970年
导演: 富兰克林·J·沙夫纳 (Franklin J. Schaffner)
编剧: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乔治·C·斯科特
影片简介:
《巴顿将军》根据《巴顿:磨难与胜利》和《一个士兵的故事》两部回忆录改编,影片以传记的形式描绘了巴顿将军的传奇经历。
该编剧是当时年仅30岁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并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导演福兰克林·沙夫纳在二战期间曾以海军中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巴顿指挥的西西里岛登陆战,这种特殊经历使他在影片处理上显得游刃有余。
扮演巴顿的演员乔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称经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这位桀骜不逊、威严傲慢的传奇将军。尽管奥斯卡将影帝桂冠授予了乔治·斯科特,可这位性格古怪的“银幕巴顿”却毫不买帐,不但拒绝到场领奖(他是奥斯卡历史第一个拒绝领奖的人),还特别发表声明以表达自己对奥斯卡的蔑视:“奥斯卡颁奖典礼是一场两小时的肉食动物的表演……让演员们彼此竞争,实乃堕落的表现。”
该片曾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大奖。
Ⅳ 搜索一部电影葛优演的让一个人当一天的巴顿将军
甲方乙方
监制:周傅雄 路遥 李晓耕
导演:冯小刚Xiaogang Feng
美术指导:姚青
剪辑:周影
出品人:张和平 韩三平
制片:陆国强
策划:史东明 王珠 阎于京 刘沙 卓顺国
法律 制片:潘忠仁
作曲:陈翔宇
录音:李伯江
化妆:谢菁
服装:段小丽
演员:
葛优 You Ge .....Yao Yuan
何冰 Bing He .....Liang Ze
刘蓓 Pei Liu .....Zhou Beiyan
冯小刚 Xiaogang Feng .....Qian Kang
傅彪 Biao Fu .....Zhang Fugui
李滨 Bin Li .....Qi Dama
徐帆 Fan Xu .....Tang Lijun
英达 Da Ying .....Ban
叶京 Jing Ye .....尤老板
刘震云 Liu Zhenyun .....男青年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在现实和虚构之间自由切换的电影。姚远(葛优饰),周北雁(刘蓓饰),钱康(冯小刚饰),梁子(何冰饰)-三男一女,四个善良,智慧又善解人意的自由职业者,在97年夏天开办了一项“好梦一日游”的业务。工作重点是帮助消费者过一天好梦成真的瘾。刚开始试营业,立刻引来一批突发奇想的顾客。如:卖书的板儿爷想当一天巴顿将军(英达饰);厨子(李琦饰)因为嘴不严,一直梦想尝尝守口如瓶的滋味;一时间把“好梦一日游”的四个人心得团团转:刚脱下美军伤兵的衣服又换上清兵的军服;一会儿是参加作战会议的将领,一会儿又成了溜须拍马的卫兵;白天开着敞蓬吉普背着电台在坦克训练场的土路上颠簸,夜里又开着老式的吉姆车鬼鬼祟祟地闯入民住去抓人。因为没有经验闹出了很多笑话,工作中也是漏洞百出。
于是,四个人开了一个纠偏会,统一了认识,明确规定了对于有不健康愿望的顾客要敢于说“不”,使“好梦一日游”的业务逐渐走上正轨。他们通过“爱情梦”帮助因为屡遭失恋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恢复了自信;又通过“受气梦”教育了大男子主义顾客;又利用了大款想做“受苦梦”、明星想做“普通人的梦”,嘲弄了那些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
在帮助顾客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他们从开心、好玩、甚至有些胡闹中,渐渐地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到后来,为帮助身患癌症的无房夫妇做一个“团圆梦”,竟将自己准备结婚的新房贡献来。
[编辑本段]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该片是冯小刚编剧、导演的第一部“贺岁”喜剧片,原来想写一个关于下岗女工的戏,但一直未成型,后来还是拍出这部“大荒诞、小真实”的喜剧,创下当时的票房新高。该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一连串的误会、笑话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讲述了一个个令人捧腹和温暖感人的故事。《甲方乙方》此前曾叫过好多名字:《好梦献给你》、《比火还热的心》、《成全你陶冶我》等。最后,作为出品人的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在广州机场候机时,蓦然间形成了“甲方、乙方”这个概念,因为故事讲的反正都是签合同实现梦想的事。该片获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葛优)、最佳女主角(刘蓓)等多个奖项。
《甲方乙方》投资600万元人民币,最终获得了3600万的票房。冯小刚回忆,“1998年的元旦降临,在前后的17天里,我带着演员跑遍了全国21座城市,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空前的欢迎,我们一次次伴随着片尾主题曲向观众谢幕,刚开始时,每人都有一肚子感言,站在台上谈笑风生,到后来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上台前都躺在车上睡觉,站在台上,脸上堆着笑,脑子里一片空白。虽然累,每天都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尤以北京的票房最让我们陶醉,元旦期间,每日票房都在80万至100万元。结束外地宣传回到北京,中国导演协会为《甲方乙方》举行庆功会,滕文骥说‘这不是为你个人,是为了鼓励大家为中国电影救市。’”
关于“市场”的分量,冯小刚曾这样表示:“《甲方乙方》在北京发行超过500万后煞住,在情理之中;发行到700万时,就不只是他们创作的缘故,与市场操作有关了;票房到了900万、1000万,这样的数字其实和导演本人没有什么关系,很大程度是缘于人为的宣传和操作。”但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至少创了两个“第一”:1949年以来第一部为特定档期所拍摄的影片;第一部采取导演不领取片酬、而于影片利润中提成的“风险共担”形式。
精彩对白: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打死我也不说!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而没有房子的婚姻则更不幸福。
将军,我们已经有一个礼拜没有吃到冰淇淋了,连可口可乐都不是原装的!听说供应给我们的骆驼香烟都在安特卫普让后方那些坏蛋批发给比利时道爷了。连我们的口香糖都嚼在那些意大利ji女的嘴里,喔嘴臭的都没法吻那些欢迎我们的巴黎市民了!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Ⅵ 《巴顿将军》高清完整版电影
《巴顿将军》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2lPCGJBIyyGAz7SBAxjdLA
《巴顿将军》是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70年出品的历史片,该影片由弗兰克林·斯凡那执导,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詹姆斯·爱德华兹等主演。影片主要介绍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的故事。
Ⅶ 《巴顿将军》是怎样一部电影
《巴顿将军》是好莱坞拍摄的一部相当著名的影片,许多人正是通过这部影片认识进而崇拜上巴顿的,而巴顿也因这部影片而名扬天下,成了二战中的著名将领。
电影难免有夸张的地方,那么在现实中,巴顿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是不是像影片中描写的那样历害。
通常,我们说某个人是名将,那就意味着他在若干重要战役中为胜利做出过重要贡献。如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朱可夫在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但我翻阅了许多关于巴顿的书籍后却发现,在巴顿的战争生涯中,根本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功!
影片中,好莱坞着重提到了三个战役:北非战役、西西里岛战役和阿登战役,在这三大战役中,巴顿或根本没参加,如北非战役;或参加了但表现平平,如西西里岛战役和阿登战役。
既然如此,那好莱坞又是如何把平庸的巴顿吹成世界第一名将的呢?回忆一下这部影片的情节安排,你真要佩服好莱坞的导演们的能耐,他们可真有本事,足以把羊吹成虎!
看看好莱坞是怎么吹捧巴顿的:
影片是从美军的卡塞林之战开始的,在这一次战斗中,美国的第二军被隆美尔指挥的德军击败了,战场上,美国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躺得到处都是,美军处在了危机之中。
迷茫中,可怜的美国士兵们翘首以盼,盼望着救星的到来。
救星终于来了,茫茫大漠之中,一辆吉普车从远处驶来,车上站着威风凛凛的巴顿将军,巴太阳来了,救星来了。
巴顿接任第二军的军长后,立即开始了拯救美军的行动,他首先给美国士兵们作了一次“手枪打飞机”的勇敢表演,随后对士兵们大声呵斥一番,立刻让已经被德国人吓破胆的美国士兵们振作起来,打败了德军。
但仅靠这些,对吹捧巴顿来说还是很不够的,这些只能证明巴顿比原来的第二军军长能干一些而已,所以接下来,好莱坞还要做第二步,把巴顿吹成天下第一的将军。
好莱坞把巴顿吹成天下第一的方法是这样的:让巴顿和各个国家最好的将军比试并逐一战胜他们,这样,巴顿自然就成了天下第一啦。
隆美尔是德国最好的将领,但在历史上,隆美尔从没有和巴顿交过手,如何让巴顿胜过隆美尔呢?好莱坞自有办法,他们安排了一场战斗,这场战斗我在史料上无论如何也查不出来,在这场好莱坞导演们设计的战斗中,巴顿打败了隆美尔的部下,所以,好莱坞说,巴顿比隆美尔强。
蒙哥马利是英国最好的将军,巴顿在与蒙哥马利并肩作战时,每次都比他跑得快,这一点,好莱坞倒没有胡说,这是有史料为证的,既然巴顿比蒙哥马利跑得快,因此,好莱坞说,巴顿比蒙哥马利强。
朱可夫是苏联最好的将军,但他既没有和巴顿做过敌手,也没有做过战友,如何让巴顿胜过朱可夫呢?好莱坞自有办法,他们安排了一场欢庆会,让这两位因地位悬殊而极少会面的将军在欢庆会上相遇了,会面时,巴顿把朱可夫骂得狗血淋头,而骂功很差的朱可夫只是重复了一遍巴顿的原话作为回敬,显然,在这场骂战中,巴顿大获全胜,他的嘴可比朱可夫的臭多了,所以,好莱坞说,巴顿也比朱可夫强。
既然巴顿比英国、德国、苏联最好的将军强,因此,他当然就是天下第一的名将。好莱坞就这样完成了对巴顿的吹捧。
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何以没有战功呢?好莱坞也作了解释:因为嫉贤妒能的艾森豪威尔没有给他充足的汽油!在影片中,巴顿咆哮道:“只要再给我几公升汽油,我就能一直打到柏林!”
是不是这样呢?这是永远都说不清楚的,毕竟没有谁能够让时光倒流到上世纪的44年,让历史按巴顿的要求再重演一次。
影片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巴顿在西西里岛打一个士兵耳光的事,这本是区区小事:做错了,道歉并接受惩罚;做对了,连表扬都配不上。
这么一件小事,何以好莱坞要大肆渲染呢?影片的结尾给出了回答:布莱德雷对巴顿说:“我认为被你在西西里打耳光的那个士兵,比陆军任何士兵对获胜更有贡献!”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那就是说,挨了巴顿耳光的那个士兵,在以后的作战中变得非常勇敢了,并成为了美国陆军中战绩最出色的士兵,但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因为挨了巴顿耳光的那个士兵后来并没有成为什么大英雄。
那么,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布莱德雷这番话的意思是:美国士兵们之所以在战场上勇敢作战,只是因为害怕挨巴顿的耳光!
影片以这么一段荒唐可笑的话作为结束,好莱坞到底要表示什么呢?或许好莱坞认为,既然这场滑稽闹剧至此已经结束,那么,是时候点醒可怜的观众们了:观众们,伟大的、天下第一的、美国的巴顿将军,他对二战的最大贡献,也就是那么几记耳光而已,哈哈。
最后说一说真实的卡塞林之战。
卡塞林之战发生在1943年的2月14日,当时,节节败退的德军为了阻滞美军的追击,组织了一次反击,使美国第二军付出了192人死亡、1024人受伤、2450人被俘的代价。而当时的美国第二军共有88000人,是当面德军人数的4倍!
Ⅷ 大神们,求一部老电影,CCTV6播过,古装的武打片
最后的吸血鬼 :克里斯·纳汉 | 主演:全智贤 小雪 艾莉森·米勒 上映时间:2009 | 类别:动作恐怖 简介: 16世纪,日本爆发应仁之乱,战火瞬时蔓延全国.国内征伐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是时妖魔邪祟趁虚而入,祸乱人间.吸血鬼在魔王鬼源真祖的率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