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希望大家帮个忙:帮找下三毛的所有作品及简介,谢谢了
01.《雨季不再来》:从青涩敏感的二毛,蜕变为智慧成熟的三毛,而成长过程中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渝。
02.《撒哈拉的故事》:三毛最受欢迎的作品集,带领读者走进传奇的沙漠世界。
03.《稻草人手记》:点点滴滴尽述加纳利岛生活中的情趣与无奈,朴实而谐趣,令人笑叹。
04.《温柔的夜》:阅遍种种人情冷暖之后,溢于三毛笔端的依然是对大千世界的温柔观照,真挚动人。
05.《梦里花落知多少》:荷西意外去世。哀恸过后的坚强,让这位深情女子更加美丽。
06.《万水千山走遍》:在中南美洲和祖国大陆的游历见闻。读者不妨跟随她的脚步,也做一次纸上的旅行。
07.《送你一匹马》: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是生命中的痛苦与思索,是对家人和朋友满怀的爱。
08.《亲爱的三毛》:三毛与读者进行了亲密的书信往来,以其成熟、平和的心境感染并帮助了很多人。
09.《我的宝贝》:彩色完整版首次出版,收录三毛走遍万水千山收集的80余件宝贝的来历故事及全部精美照片。
10.《滚滚红尘》:三毛唯一一部电影剧本,获金马奖八项大奖。
11.《流星雨》:三毛演讲录。《流星雨》《阅读大地》《三毛说书》三本有声书首次以文字方式与读者见面。附赠三毛原声CD二张。
2. 找一些婚后生活的短片言情小说,丈夫不爱妻子最后爱上的,拜托了
我昨天看了一本蛮好看的《转身说爱你》,作者:白乐丝,故事简介是:当他开口跟她求婚时,
她以为老天终于给了痴守恋情多年的她回应了,只是……
他对她总是没什么情绪;淡淡地说话、淡淡地笑著、
淡淡地拥抱,连亲吻也淡到感觉不出情意。
结婚五年,她总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
有时甚至一个人睡觉。
曾经,只要看著他的背影她就心满意足了;
而今,那背影却一再提醒她自己有多可悲。
当她看见他挽著别的女人的手时,她的世界崩塌了,
她的心也因为过度悲痛暂时停止了跳动。
当她再醒来时,许多事都不一样了……
还有艾玟的《我爱你,你不爱我!》。
“你很喜欢我?”他很愤怒,决定把气全出在她身上, “我……我没有……”她被他的直言严重惊吓到,一时竟不知所措, “我劝你别喜欢我,因为你根本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
他更加冷声警告她,要不是他爱的人硬把他推给她,他从不愿点破她对他的喜欢, 可今晚不同,今晚他爱的人就要离他远去,这教他怎么承受? 所以算她倒楣,他只能将气出在她的身上!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他对她是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他喜欢跟她聊天、喜欢看她无忧无虑的笑著…… 而当他得知她竟然有个不堪的过去,更有个急于想把她卖掉的母亲时,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他要帮她逃离不幸的命运! 他决定给她一个有名无实的婚姻── 反正他爱的人不爱他,而她其实是爱他的,
所以让她成为他名义上的妻子,他才能名正言顺的将她纳入他的羽翼下, 给她足够的保护,让她能继续流露出那令他著迷的笑靥, 只是……他真的不爱她吗???
《爱我绝对要痴心》 暗恋他十年,嫁给他五年,没有人会相信她还是个“女孩”吧? 虽然自己已是个世界级的服装设计师,然而, 在他面前,她却是个索爱不得的挂名妻子,
必须接受他另有所爱的事实。 但因为实在爱他,她给了自己999次机会, 等他爱上她——每为他设计一套衣服,就代表她对他告白一次,
说一次“我爱你”。 999藏心,藏著她爱他的心。 他什么开始注意起她、关心起她了?
那样的吻是偶发的情欲, 还是代表了他已喜欢上她、接受了她是他妻子的身分? 享受著这样甜蜜接触之余,她还是不免要怀疑。
而事实的真相是…… 看来,该是埋葬真心的时候了……
温芯的《点头好不好》
“我希望我们可以平和地分开……”方醒亚真想掐死自己!他到底是鬼迷心窍了还是怎样,竟然跟沈诗音提出这种要求?!结果呢?一跟沈诗音分开,方醒亚就后悔得要命!以前的他,习惯有她打理一切,买他爱喝的啤酒,煮他爱吃的牛肉面;她总是静静地陪他喝酒、听他说话,她的体贴成为理所当然。现在下班了,没有一盏亮著的灯等他回家;疲倦了,没有人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温柔的微笑。他终于明白──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沈诗音,最重要的东西是她的爱。只要她再给他一次机会、只要能把她追回来,要他百依百顺、多苦都愿意……
惜之的《新婚夜未眠》
简介:
哎!可不是每个当太太的都能这么通情达理的耶!
当他不想看到她的时候,她还识趣地闪一边去
她都这么鞠躬尽瘁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什么?他要跟她离婚!? 这怎么行?
该履行的夫妻义务,他一样也没做到,
要离?那……
凌淑芬的《如何没有你》简介:
有人说“前妻”是最可怕的生物,他可一点都不认同!
至少在他眼中,他的前妻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存在……
在职场上,他是表现亮眼、直得信赖的工作伙伴
在婚姻生活中,他却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丈夫
最后甚至不小心踏上了另一条岔路……
他和她的生命交缠得太深太深
她的存在对他而言就像空气那般理所当然
可当她决定从此断了和他所有联系
他才赫然惊觉:没有了空气,他要怎么存活?!
为了自己的“生命”及下半辈子的幸福日子
他一定要使出所有招数把她留在身旁
就算是刮起龙卷风,他也要把她紧紧抓住
不让她抛下他,回到海洋另一端的那个小岛上…
衣贝的《最爱下堂妻》 我,决定离婚!
这是纪凌云在自家书桌上看到的一句话,落款日期是三天前,留言人是一个叫唐恬欣的女人。
唐恬欣,做了他三年妻子的人。
妻子,对他来说,单纯到仅具合法意义的名词。
「喂?」
「是我。」
「……哦。」
「你要离婚?」
「……嗯。」
「给我个理由。」
「……我——想要一种全新的生活。」
电话两端彷佛是无尽的沉默,良久——
「好的,我会请律师联络你。」
啪!电话挂断。
唐恬欣握着话筒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她缓缓挂上电话,望着窗外飘落的雨丝,涩涩抿起一丝笑容。就这样,结束了。
三年的付出,一通电话,一纸协议,她唐恬欣,和纪凌云再无瓜葛。
伍薇的《背叛婚姻》
一个人的热情和激情果然是有保存期限── 她记得,两年之前,她不会孤单一人度过寒冬的夜,那时,会有香浓的咖啡,还有一个专心爱她的男人;
他会逗她笑,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耳鬓厮磨时,他会在她耳边轻轻倾诉:我只想陪著你…… 但,什么时候开始,时间谋杀了他们的爱情与婚姻,
那些甜蜜、温柔得教人融化的话语,都到哪里去了?咖啡机好久没有使用过,咖啡香也不再温暖她,曾经拥有过的热情,都在两年内快速降温,
然后全数埋葬,不留一点痕迹…… 或许爱情的确是婚姻的祭品,她也无需哀叹已逝去的,不如为彼此写一个结局──“项靖宸,我们离婚吧!”
尹萝的《只要你爱我》
自从她发现对他的感情后就陷入无边的痛苦里,她追逐着他的背影,而他眼里却只有她的好友,想宣泄对他的爱恋她藉着醉意将自己给了他,他虽然不爱她但为了表示负责仍执意娶她,为改变他心中粗鲁的印象她努力学习做菜,她就像个追爱的傻瓜甘愿为他付出一切,但对他来说她只是一个自动送上门的妻子,少了曾经拥有她又如何去企盼可以天长地久,唉!离婚不只放他自由也是让她获得解脱……
痴心恋慕多年的女人结婚新郎却不是他,看着人家恩恩爱爱他只能独自品尝失恋苦酒,“酒后乱性”这句话说得可真该死的对极了,醉眼迷蒙下他将她当成心上人发生一夜情,在她强烈示爱下他觉得死寂的心又活了过来,一直以为自己喜欢的是柔情似水的女人类型,而她大刺刺的举止让他从未把她当女人看,终于觉悟对她的感觉是爱时她已离他而去,而他未曾料到盼回的竟是怀着身孕的她……
棠芯的《结婚不相爱》
杜隽天,一个抱定独身主义,注定此生将无情无爱的男人,
因父母的一意孤行,就自作主张的替他决定结婚对象!
而她竟然就是与自己青梅竹马的连氏千金?!
他可不会就此接受!为了他的自由,可得好好的从长计议……
既然这只是一场不情愿的婚礼,他也没必要太过在意,
只是明明没有爱,婚礼之后他却无法坐视不管她的存在?
连羽乔,备受双亲冷落、专爱惹事生非的叛逆千金,
为了爱他,她可以放弃一切改变成他所想要的样子,
可当她发现他不要爱情时,她决定先发制人,强势介入他的生活──
与他定下婚约,再表演一出「红杏出墙」的戏码,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但是他的心为什么还是如此冷硬,依旧无视于她的存在──
该是到了放弃的时候了吧!因为他永远也不会爱上她……
还有一个金萱的有一个系列~~《二次姻缘》
《总裁的前妻》《圣手的前妻》《特务的前妻》《富豪的前妻》《金主的前妻 》这个是二次婚姻的那种,也还好看的
就这些吧,很多都忘记了。可能这些你也看过了,嘿嘿
3. 三毛都有哪些作品
三毛作品集
《随想》 《我的宝贝》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不死鸟》 《明日又天涯》 《云在青山月在天》 《归》
《梦里梦外》 《不飞的天使》 《似曾相识燕归来》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一个男孩子的爱情》 《我的写作生活》 《骆驼为什么要哭泣》 《在风里飘扬的影子》(西沙)
《童话》(西沙) 《 两极对话》
雨季不再来
《序》(舒凡) 《惑》 《秋恋》 《月河》
《极乐鸟》 《雨季不再来》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安东尼·我的安东尼》
《赴欧旅途见闻录》 《我从台湾起飞》 《骆驼为什么要哭泣》 《翻船人看黄鹤楼》
《平沙漠漠夜带刀》 《去年的冬天》 《三毛——异乡的赌徒》 《访三毛、写三毛》
《飞——三毛作品的今昔》
稻草人手记
《序》 《江洋大盗》 《亲爱的婆婆大人》 《西风不识相》
《这样的人生》 《士为知己者死》 《警告逃妻》 《这种家庭生活》
《塑料儿童》 《卖花女》 《守望的天使》 《相思农场》
《巨人》
温柔的夜
《他们说三毛》 《寂地》 《五月花》 《玛黛拉游记》
《温柔的夜》 《石头记》 《相逢何必曾相识》 《永远的马利亚》
《附录:我不是三毛迷》
哭泣的骆驼
《尘缘》 《收魂记》 《沙巴军曹》 《搭车客》
《哭泣的骆驼》 《逍遥七岛游》 《一个陌生人的死》 《大胡子与我》
《哑奴》
撒哈拉的故事
《妈妈的一封信》 《回乡小笺》 《沙漠中的饭店》 《结婚记》
《悬壶济世》 《娃娃新娘》 《荒山之夜》 《沙漠观浴记》
《爱的寻求》 《芳邻》 《素人渔夫》 《死果》
《天梯》 《白手成家》
送你一匹马
《我的女儿,大家的三毛》 《爱马(自序)》 《蓦然回首》 《惊梦三十年》
《回娘家》 《故乡人》 《看这个人》 《我所知所爱的马奎斯 》
《逃亡》 《往事如烟》 《梦里不知身是客》 《野火烧不尽》
《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 《学期作业报告》 《你是我特别的天使 》 《朝阳为谁升起》
《一生的战役》 《送你一匹马》 《衣带渐宽终不悔 》 《陈老师(跋)》
万水千山走遍
《大蜥蜴之夜》 《街头巷尾》 《青鸟不到的地方》 《中美洲的花园》
《美妮表妹》 《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 《附记》 《药师的孙女》
《银湖之滨》 《索诺奇》 《夜戏》 《迷城》
《逃水》
倾城
《女儿》 《阿姨》 《我的小姑》 《小姑》
《我的小姑》 《我也叫她小姑》 《一千零一夜的阿姨》 《三毛,一位认真的玩童》
《胆小鬼》 《吹兵》 《匪兵甲和匪兵乙》 《约会》
《一生的爱》 《紫衣》 《蝴蝶的颜色》 《说给自己听》
《爱和信任》 《简单》 《什么都快乐》 《天下本无事》
《还给谁》 《轨外的时间》 《狼来了》 《一定去海边》
《他》 《不负我心》 《夏日烟愁》 《倾城》
《评'胆小鬼'》 《读三毛的'倾城'》
背影
《逃学为读书》 《背影》 《克里斯》 《荒山之夜》
《离乡回乡》 《浪迹天涯话买卖》 《雨禅台北》 《周末》
《永远的夏娃开场白》 《赤足天使》 《亲不亲,故乡人》 《黄昏的故事》
《饺子大王》 《拾荒梦》 《巫人记》
闹学记
《序一》 《序二》 《闹学记你从哪里来》 《如果教室像游乐场》
《春天不是读书天》 《我先走了》 《经验之谈》 《爱马落水之夜》
《我要回家》 《求婚》 《孤独的长跑者》 《长歌杨柳青青》
《导读罪在那里》 《遗爱星石》 《吉屋出售》 《随风而去》
《E·T回家》 《新天新地重建家园》 《后记》
谈心
《自爱而不自怜》 《祝福中国》 《人生何处不相逢》 《隔离与沟通》
《不满、不满、不满》 《真聪明的好孩子》 《没有找呀》 《教书不是塔》
《最重要的是被爱吗?》 《为什么、为什么?》 《读书和迷藏》 《不弃》
《不逃》 《其实都不是问题》 《不能给你快乐》 《写作不难》
《我喜欢把快乐当传染病》 《狱外的天空也是你的》 《是美德还是懦弱》 《“喜欢”有千万种...》
《读书不能只读一个月》 《五个对话》 《如果是我的女儿》 《如果我是你》
《不要也罢》 《小朋友好》 《不会忘记你要的明信片》 《如何死得其所》
《不讲了》 《说朋道友》 《愧疚感》 《少年愁》
《回不出的书信 》 《写给“泪笑三年”的少年》 《后记
4. 三毛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三毛作品全集:
1、《撒哈拉的故事》 1976年5月初版
《撒哈拉的故事》是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寻找感受生活的真善美,书中每个故事都充溢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字里行间反映着大沙漠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2、《雨季不再来》 1976年7月初版
《雨季不再来》是2007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该书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
真实呈现出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这本书中透露的纯真情怀和异质美感,可以清楚地印证她传奇性格的痕迹。
3、《稻草人手记》1977年6月初版
《稻草人手记》是2009年3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包括一篇序言,十五篇散文和五封书信。作者以轻松诙谐幽默的语言记录了自己婚后的平淡琐事以及作者的感想。
4、《哭泣的骆驼》1977年8月初版
在《哭泣的骆驼》里,三毛深深眷恋着撒哈拉沙漠里的生活和周遭的人,《收魂记》、《大胡子与我》等故事情趣盎然,《沙巴军曹》等所刻画的主角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压轴的《哭泣的骆驼》以游击战事为背景,细细铺写了一对沙漠情侣的生死盟。
5、《温柔的夜》 1979年2月初版
《温柔的夜》是201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该书延续了三毛一贯的写作风格,记述了三毛在加纳利群岛上的生活。
6、《娃娃看天下(一)》1980年2月初版(译成)
7、《娃娃看天下(二)》1980年2月初版(译成)
8、《背影》 1981年8月初版
9、《梦里花落知多少》 1981年8月初版
10、《万水千山走遍》 1982年5月初版
11、《兰屿之歌》 1982年6月初版(译作)
12、《送你一匹马》 1983年7月初版
13、《清泉故事》 1984年3月初版
14、《倾城》 1985年3月初版
15、《谈心》 1985年3月初版
16、《随想》 1985年3月初版
17、《刹那时光》 1986年1月初版(译)
18、《三毛说书》 1987年3月初版(有声书)
19、《我的宝贝》 1987年7月初版
20、《流星雨》 1987年7月初版(有声书)
21、《闹学记》 1988年7月初版
22、《阅读大地》 1989年7月初版(有声书)
23、《滚滚红尘》 1990年12月初版(电影原著剧本)
24、《亲爱的三毛》 1995年5月初版
(4)警告逃妻电影主题曲扩展阅读
三毛个人评价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作家贾平凹评)
有些本来是含义美好的名词,用得滥了,也就变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满街走是一个例子,银幕、荧幕上的奇女子频频出现也是一个例子。
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衔头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作家梁羽生评)
很多人批评三毛,认为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梦,我不以为然。基本上,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这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演员胡茵梦评)
5. 跪求三毛作品评析 1200 字
梦里梦外 花开花落——三毛世界评析:::
特立独行的三毛,在经历了雨季的迷惘与凄惶、沙漠的放恣与灿烂、台北的困扰与孤寂后,终于以一条薄薄丝袜了结生之旅程,开始了另一种流浪。生命的静美与灿烂、内敛与张扬,恰似着色浓烈鲜明的西方油画,编入一场花开花落的梦。凄美欢颜的三毛终其一生在生与死之间飘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寻求那前世今生因果循环的答案。
一 生死两间的摆荡
生死是人生的平常事,又是人生的大事。黑格尔说,任何人都要死,自然的死亡是一种绝对的法律,但这是自然对人所执行的法律。有生则有死,有死则有生,生死是孪生的双胞胎,塞涅卡说,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死亡就已经开始。哲人对生死的觉悟与认知,正是基于对存在的感知与了然,庸人不谈生死,他们只是浑浑噩噩地度日,随波逐流,蒙昧于生命的流淌,哲人谈生论死,清醒于自身的存在,如不寐的诗人,半夜清醒于梧桐夜雨,那“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正是生命的流淌。
三毛早熟,生性敏感孤僻,少女时代七年自闭,大学选的不是自己偏爱的文学与艺术而是哲学,短短的45年生涯中自杀过数次,自然对生死有着非同一般的困惑迷惘与痛楚体验,也有着非同常人清醒与禅悟。有人说:三毛生命的钟摆,永远在“生”与“死”、“出走”与“归返”之间摆来荡去。其实,世上的人又有谁不时时刻刻在“生”与“死”、“出走”与“归返”之间摆荡呢?只是三毛更为清醒更为自觉因而也就更为热烈更为引人注目罢。审视三毛生而死、死而生、生死两间的摆荡,寻求那生死飘荡背后的缘由,答案只有一个:情——亲情、爱情、友情,其中,爱情是三毛生命的灵魂。年轻时未果的爱情让三毛放弃生命选择自杀,而执著热烈的大胡子荷西的爱情却让三毛的生命大放异彩,使雨季里脆弱、苍白、迷惘的三毛蜕变为开朗豁达、幽默风趣、充满阳光之气的成熟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严酷的生存环境下,三毛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沙漠中的饭店》中的三毛兴味盎然地经营家庭生活,做饭给荷西吃,《结婚记》中三毛与荷西打鱼卖鱼,《素人渔夫》中的三毛为饭店女招待占荷西便宜而醋劲大发,《白手成家》中三毛一步步把自己的家建成全沙漠最美的,《警告逃妻》中三毛陶醉得意于丈夫的深情厚爱……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三毛旺盛生命力的焕发与对生命由衷的喜悦。正是爱,使三毛无论生命还是创作都达到辉煌的顶峰。因为爱情,“曾在雨季里走过的少女,终于挥别了踩在雨地里的年头,走进了沙漠。沙漠的阳光和风雨把她结结实实地变换成‘铜红色的一个外表不很精致,而表面上已有风沙痕迹的三毛’”。[1]生命的勃发,因为爱情;而生命的萎谢,亦因爱情。命运同钟情悲剧的三毛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79年中秋夜,荷西在一次潜水中意外丧生。三毛痛不欲生,恨不能随荷西而去,“多少个夜晚,多少次梦回,我躲藏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成疯狂。”(《不死鸟》)尽管这样,三毛为了年迈而多病的双亲,再一次拒绝死亡,“没有选择地做了暂时的不死鸟”,表示“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杯,还是让我来喝下吧!”“愿意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因为我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不死鸟》)此时的三毛,已不再是雨季里任性脆弱的少女,爱的洗礼,使她成熟,对死亡,有了更多的坦然与明了,深夜与父亲谈话,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而对生命,显然也有了更多的领悟与承担,生的仓惶与灿烂,死的痛彻与超脱,三毛付诸文字。折翼后返台的三毛与读者与亲朋谈生论死,三毛慨叹世人的执迷不悟,“婴儿诞生,一般人也不明白婴儿的未来,可是都说——恭喜!恭喜!某人死了,一般人也不明白死后的世界,却说——可惜!可惜!”她发问:“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场出发?”生命的快乐与责任亦在其中,她认为人世间“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这份快乐,乍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在我,生命的享受就在其中了”。(《我喜欢把快乐当传染病》)也相信,“燃烧一个人的灵魂的,正是对生命的爱,那是至死方休”。
正是情生情灭,使三毛摆荡在生与死的两间,感受生与死,也了悟生与死,焕发出一个奇女子在不平凡的人生中面对生死的勇气与睿智。
二 理想三毛与现实三毛的冲突
著名哲学家E·贝克曾说:在人身上的那种要把世界深化的动机是我们生命的最大渴求,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着自己的那种茫然无措和无能为力的情感沉浸到一种真实可靠的力量的自我超越之流中去。而对于三毛来说:“我的苦痛,是我一直追求自己的升华。”这种升华是一种自我的实现与超越。终其一生,三毛一直追求一种理想和谐的人生境界,那便是:爱情的完美与永恒,人性的完美与圆满,个体自我的完善与自由。这种人生的理想境界,是三毛从幼年起便开始的心中不灭的梦。三毛就读的小学像中世纪欧洲黑暗的教会,无视儿童身心发展的种种清规戒律和体罚剥夺了幼年三毛的许多欢乐,也留下了浓浓的阴影,尤其是中学时人性残缺的数学老师的一次体罚羞辱,更给三毛敏感脆弱的自尊以致命的一击,导致三毛七年自闭,同时也把叛逆意识极强的三毛逼向另一极端:自始自终,三毛追求着无拘无束自在随意的生存空间、宽容博大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完美自由的个体自我。这一追求,是对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少年经历的一种铭记,一种反叛,一种超越。爱情是三毛生命的中心,至真至纯完美永恒的爱情是三毛人生理想不可或缺的支柱。在一贯的观念中,女人代表感性、无意识,男人代表理性、意识,正如拜伦所说,爱情是男人的部分,却是女人的全部。这于三毛,无疑是正确的。早熟的三毛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神秘朦胧的单恋,生生死死皆为情。在《当我二十岁时》一文中,三毛坦言:“在那个年纪,如果没有爱情,就是考试得一百分,也会觉得生命交了白卷。”惟有爱情,才能撑得起三毛的梦想,才能撑得起三毛的人生。在撒哈拉大沙漠,三毛陶醉了,陶醉于荷西的爱情,陶醉于自在随意真情真性的沙漠生活,陶醉于自由豪气的自己。她满怀信心地生活,热情地写作,把活生生的自我融入作品文字,呈现给亲人朋友和读者一个光芒万丈的“三毛”。正如有论者指出:“三毛作品中作为叙述者的三毛,叙述对象以及原生态的三毛,这三位一体的‘三毛’张扬的个性、浪漫的情怀、博爱的心灵,带着浓厚的诱惑扑入读者的期待视野。”[2]这种三毛式的的创作方式,在艺术与现代传播媒介的共同作用下,使三毛陷入一个自设的陷阱—理想与现实的裂缝,“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她泯灭了作者与作品角色的距离。作品中描写的生活其实就是作者的真实生活,从而也泯灭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界限,形成了既是生活又是艺术的观感。”[3]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使三毛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她不再是也痛苦也软弱也需要安慰与帮助的三毛,她成了读者的三毛,一个全能的三毛:坚强、侠义而又善良。”
如果说荷西的爱情让三毛有足够的勇气与理由去填平那理想的三毛与现实的三毛的裂缝,那么荷西的离世却让三毛无论肉体还是精神都再无力负荷“理想三毛”的重压。但天性倔强追求完美的三毛却无法抛开苦心经营的梦。没有荷西,她依然坚持维系着读者心目中“理想的三毛”—一个被多角度幻化的三毛,她的执拗使她背离了对生命自然自在本质的追求,造成她无法突破的生存困境。折冀后的三毛,返回台北,回到双亲身边,表面上,“经历了生命的大冲击、大转折、大荣耀之后”的三毛已由“绚烂归于平淡”, [5]而事实上,此后的三毛却注定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冲突。她试图振作起来,重返读者与大众一个坚强、充实、重承诺的三毛,但繁重的上课、写作、演讲非但没有填满她空虚的心,却几乎压垮了她的血肉之躯,使她脆弱的神经几近崩溃;她试图重张往日“飞扬的个性、浪漫的情怀、博大的心灵”,于是她拖着病体走遍万水千山,孩童般自由放纵地闹学,但在《万水千山走遍—中南美之行》、《闹学记》中,读者读到的却是一个已然贫血,苍白无力甚至也无灵趣而做作的三毛。在三毛的后期创作中,真正打动读者心灵的是那些抒写丧偶后哀痛思念的情真意切的杜鹃泣血之作。随着爱情的渐行渐远,三毛的创作也似乎走到了尽头。1990年,三毛应朋友之邀,创作了一生中惟一的一个电影剧本《滚滚红尘》,然而这一呕心沥血之作却没有得到预期的认可与评价:《滚滚红尘》获得了“金马奖”九项大奖中的八项,却唯独没有获得“最佳编剧奖”,这对当时身心均已脆弱的三毛无疑又是一沉重打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令三毛的疲惫感与无力感达到极致,生是一场徒劳的抗争,死则格外可亲而美丽。三毛说:“……我想我是要早死的,因为我透支了太多的生命,但人的一生,只要喜欢就好,长短没有关系。”[6] “我并不害怕死亡,死亡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可能是很美丽的。”,[7]三毛最终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抗争,完善了她一生的梦,成全了理想的“三毛”。三毛曾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的一分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撒哈拉的故事》)特立独行的三毛,在1991年元月4日凌晨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上吊自杀,再没有醒来,她选择了一种预知自己死期的生命结束方式,浪漫的三毛“希望她的生活中永远充满戏剧性,永远是高潮迭起,她选择的死亡方式,在她的生命史上制造了最后一个高潮”。 [8]著名的舞台美术家登琨艳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让自己跌入你自己编撰的时空,所以,在一般人眼中你是不真实的,你是个被自我抽离也被读者抽离的我,随时会壮烈而浪漫的自我了结,并且有可能以为自己会复活,并且永恒。” [9]
三 前世今生因果循环的追问
三毛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父母皆为虔诚的基督教徒,耳濡目染,西方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在三毛身上及作品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在:在荒凉落后的撒哈拉沙漠,三毛与在骄傲的白人太太眼里几乎就不能算是人的沙哈拉威人住在一起,与她们做朋友,把妇女召集起来办学习班,教她们简单的算术,使她们会起码的数钱算账,仗着胆大小聪明和久病成医悟出的一点医道,给当地的治病,跑到法院抗议沙哈拉威贵族蓄奴,资助哑巴奴隶……如果说三毛信奉基督是家庭熏陶与灌输的结果,那么三毛对佛教则是自主接受。感情的几度受挫,生死两间的摆荡,“因情悟道,因色悟空”,玄深的佛学更契合三毛灵魂的需要。“信佛,不是崇拜佛的肉体,而是崇拜佛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佛陀留给整个世界的思想。”“信佛,因为佛是伟大人格慈悲与智慧的究竟圆满者。” [10]佛的慈悲,抚慰心灵滴血的三毛,教导三毛以慈悲面世;佛的智慧,引渡迷失在人生苦海的三毛。
第二次大陆行之前,三毛“回家之后,将房子上上下下的尘埃全部清除,摸摸架上的书籍,拍松所有的彩色靠垫,全部音乐卡带归盒。屋顶花园施上肥辖阶闼��咚棺苊湃范ü睾茫�戳思阜庑盘�阌首剩�獠糯蚩�鹿瘢�羯偈�律丫砭斫簦�沤�蟊嘲�ァD米乓槐臼橄氪�判新贰��督鸶站�罚�胂胗植淮�恕薄!按�判新贰保�桓鱿肮叱勺匀坏亩�鳎�跋胂搿比粗罩沽恕7鹁�懈鲋��馁首印��捌刑岜痉鞘鳎�骶狄喾翘ǎ�咀晕抟晃铮�未β涑景!保�仁侨绱耍�敲捶鹪诓辉谛模�杂胍槐尽督鸶站�肥欠裥��薰亍?SPAN lang=EN-US>
佛讲缘法,少女三毛任性强求,对青年恋人苦缠烂打,阅尽沧桑的三毛随缘随心。佛谈灵魂不灭生命轮回,用因果报应引导世人向善避恶,三毛崇拜佛的智慧与慈悲,接受因果说,却是为追问因果循环中暗含的情缘情事。是什么样的因,使三毛在辗转千回后又与荷西成就一段旷世姻缘,做成一对神仙眷侣;而又是什么样的因,使这对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工的夫妻在短短的六年后阴阳两隔,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玩转人一生的际遇,更何况人生崎岖丰富如三毛,三毛相信人生“背后往往接承传流着万千因果”。来世如何,三毛不做过多遐想,只想不与今世雷同,令三毛联想翩翩的是前生,执着地在灵魂记忆深处追寻前生的模样——今世的答案。三毛无意中翻到一本美国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撒哈拉沙漠,在我内心的深处,多年来是我梦里的情人啊!”(《白手起家》)在烈日炎炎,风沙漫漫的沙漠,三毛做了荷西甜蜜的“我的撒哈拉之心”,度过了人生最完整喜悦的一段。三毛也坚信自己是印第安人转世,总爱所爱扎一对麻花粗辫子,甚至于杜撰了一个她的前生—— 一位印第安加那基姑娘的故事。姑娘名叫“娃哈”。在印第安土语中,“娃哈”是“心”的意思。娃哈是孤女,守着老祖父寂寞安然地过活。祖父是药师,会用各种不知名的草药,为族人治病。祖父死后,娃哈嫁给一个英俊的猎人,小两口相濡以沫,日子寂寞而平静。黄昏,他们静静地坐在家门前,看雪山,看银湖,银湖里扔有族人的心脏,他们被印加征服者杀害了,银湖里跳动的鱼是族人的心脏,娃哈怀孕,营养不足,吃了银湖的鱼,族人说,娃哈必遭报应。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太阳神降临报应,娃哈死于难产。[11]三毛说,她是娃哈转世而来。那个纤尘不染、平静如水的娃哈死了,开始了一个自名三毛的女人的人生之旅,红尘滚滚中,很喧嚣曲折也很苦很累的一场旅行,这又是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前生今世的因果追问,三毛是否有了答案,我们无从知道,我们只知道三毛一生的追逐只为一个理想完美的人生境界,圆满至情的人性,完整纯美的爱情。
花开灿烂如春花,花落静美如秋叶;梦里仿佛依稀,梦外柔肠寸断,文学女性的三毛,谈不上是文学大家,但她创作流淌着处子般的真诚,洋溢着一个平凡女子对理想人生境界不平凡的追求,这正是的三毛世界的独特意义所在。
6. 我想找三毛的所有作品
三毛的作品都在这里了,每个集子里包括哪些作品也在这里了,方便你找,呵呵,我也喜欢三毛哦!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不死鸟》 《明日又天涯》 《云在青山月在天》 《归》
《梦里梦外》 《不飞的天使》 《似曾相识燕归来》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一个男孩子的爱情》 《我的写作生活》 《骆驼为什么要哭泣》 《在风里飘扬的影子》(西沙) 《童话》(西沙) 《 两极对话》
雨季不再来
《序》(舒凡) 《惑》 《秋恋》 《月河》
《极乐鸟》 《雨季不再来》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安东尼·我的安东尼》
《赴欧旅途见闻录》 《我从台湾起飞》 《骆驼为什么要哭泣》 《翻船人看黄鹤楼》
《平沙漠漠夜带刀》 《去年的冬天》 《三毛——异乡的赌徒》 《访三毛、写三毛》
《飞——三毛作品的今昔》
稻草人手记
《序》 《江洋大盗》 《亲爱的婆婆大人》 《西风不识相》
《这样的人生》 《士为知己者死》 《警告逃妻》 《这种家庭生活》
《塑料儿童》 《卖花女》 《守望的天使》 《相思农场》
《巨人》
温柔的夜
《他们说三毛》 《寂地》 《五月花》 《玛黛拉游记》
《温柔的夜》 《石头记》 《相逢何必曾相识》 《永远的马利亚》
《附录:我不是三毛迷》
哭泣的骆驼
《尘缘》 《收魂记》 《沙巴军曹》 《搭车客》
《哭泣的骆驼》 《逍遥七岛游》 《一个陌生人的死》 《大胡子与我》
《哑奴》
撒哈拉的故事
《妈妈的一封信》 《回乡小笺》 《沙漠中的饭店》 《结婚记》
《悬壶济世》 《娃娃新娘》 《荒山之夜》 《沙漠观浴记》
《爱的寻求》 《芳邻》 《素人渔夫》 《死果》
《天梯》 《白手成家》
送你一匹马
《我的女儿,大家的三毛》 《爱马(自序)》 《蓦然回首》 《惊梦三十年》
《回娘家》 《故乡人》 《看这个人》 《我所知所爱的马奎斯 》
《逃亡》 《往事如烟》 《梦里不知身是客》 《野火烧不尽》
《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 《学期作业报告》 《你是我特别的天使 》 《朝阳为谁升起》
《一生的战役》 《送你一匹马》 《衣带渐宽终不悔 》 《陈老师(跋)》
万水千山走遍
《大蜥蜴之夜》 《街头巷尾》 《青鸟不到的地方》 《中美洲的花园》
《美妮表妹》 《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 《附记》 《药师的孙女》
《银湖之滨》 《索诺奇》 《夜戏》 《迷城》
《逃水》
附录 飞越纳斯加之线
倾城
《女儿》 《阿姨》 《我的小姑》 《小姑》
《我的小姑》 《我也叫她小姑》 《一千零一夜的阿姨》 《三毛,一位认真的玩童》
《胆小鬼》 《吹兵》 《匪兵甲和匪兵乙》 《约会》
《一生的爱》 《紫衣》 《蝴蝶的颜色》 《说给自己听》
《爱和信任》 《简单》 《什么都快乐》 《天下本无事》
《还给谁》 《轨外的时间》 《狼来了》 《一定去海边》
《他》 《不负我心》 《夏日烟愁》 《倾城》
《评'胆小鬼'》 《读三毛的'倾城'》
背影
《逃学为读书》 《背影》 《克里斯》 《荒山之夜》
《离乡回乡》 《浪迹天涯话买卖》 《雨禅台北》 《周末》
《永远的夏娃开场白》 《赤足天使》 《亲不亲,故乡人》 《黄昏的故事》
《饺子大王》 《拾荒梦》 《巫人记》
闹学记
《序一》 《序二》 《闹学记你从哪里来》 《如果教室像游乐场》
《春天不是读书天》 《我先走了》 《新天新地重建家园》 《爱马落水之夜》
《我要回家》 《求婚》 《孤独的长跑者》 《长歌杨柳青青》
《导读罪在那里》 《遗爱星石》 《吉屋出售》 《随风而去》
《E·T回家》 《后记》
谈心
《自爱而不自怜》 《祝福中国》 《人生何处不相逢》 《隔离与沟通》
《不满、不满、不满》 《真聪明的好孩子》 《没有找呀》 《教书不是塔》
《最重要的是被爱吗?》 《为什么、为什么?》 《读书和迷藏》 《不弃》
《不逃》 《其实都不是问题》 《不能给你快乐》 《写作不难》
《我喜欢把快乐当传染病》 《狱外的天空也是你的》 《是美德还是懦弱》 《“喜欢”有千万种...》
《读书不能只读一个月》 《五个对话》 《如果是我的女儿》 《如果我是你》
《不要也罢》 《小朋友好》 《不会忘记你要的明信片》 《如何死得其所》
《不讲了》 《说朋道友》 《愧疚感》 《少年愁》
《回不出的书信 》 《写给“泪笑三年”的少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