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看感恩助学金微电影的观后感
昨晚在老师的要求下去大礼堂看了这部电影。一般来说像这种题材的电影我是不会看的,因为我不想流泪。且在犹如电影院的地方看电影,效果更惊人,更具感染力,更让我完整的把这部电影看完了。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拉琴少年的成长故事,它是一部反映普通人微小情感的“小”题材电影。
这部电影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人也就只有几个,其他的人在电影里连名字都没有,足以说明他们的主角地位。
首先肯定先说的是影片的主角——刘小春。春是个很有音乐天赋的沉默少年,他纯朴善良,感情纤细,小提琴一直是他最喜爱的表达方式。他的父亲刘成是一个普通的厨师,深以小春为傲,对儿子寄予深切期望和天真的野心。于是他们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
春刚到北京时就被时尚女郎莉莉所吸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成了朋友。对于春而言,他在莉莉的身上也许折射了他其他的感情,亲情或爱情?
小春对他的第一个老师——江老师的感情也是不断变化的。一开始认为江老师很是骄傲,桀骜不驯,伤感寡欢,不易相处,且生活不能自理,总是打断他的练琴让他做杂工,春认为江老师其实根本没有好好的教他练琴。但后来他与江老师的关系在春纯朴的影响下渐渐改善,最终当他爸要春改拜余教授的门下时,他们的感情爆发了,那曲小提琴钢琴合奏曲震撼人心,充分表现出了他们的不舍之情。春对音乐的热爱在被迫离开江老师后消失了,没有音乐的寄托,还要琴有何用?这时,春把音乐的寄托转嫁到莉莉身上,将琴卖掉而买了件贵重裘皮大衣送给莉莉。结果不重要,这种过程是春渴望留下记忆的唯一方式。
即使春用他的方式抗议过,但最终春在莉莉的努力下仍到余教授那学琴。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继续追寻成功的路程。这位新老师严格、苛求,摆布控管,特意将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凑在一起,让两人竞争。林雨对春怀有敌意,小春的心在这段时间里受到的冲击很大。在这段辛苦的过程中,小春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绷,两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比赛的前夕,余教授终于指定小春参加选拔赛,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给小春一个将影响他一生的秘密——刘成并不是春的生父。在激动发泄过后,春对刘成的感情很是复杂,在得知刘父要在比赛当晚走,他的不舍及感恩之情都喷涌而出,他愿意放弃比赛和刘父一起回老家,虽然他被暂时劝阻住了,但在林雨的刺激下,他最终去了车站。刘小春在火车站拉小提琴拉琴唤父的场景,好感人。
刘成,一个为了孩子的未来费尽心思的父亲,即使孩子不是他亲生的。小春在少年宫的比赛排名第五,对刘成来说,这象征儿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经过不懈努力,刘成终于让江老师同意收小春为学生。刘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课学费,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刘成聆听了接受满堂喝彩的一位年轻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门拜访后者的恩师,高雅的余教授,并说服了他倾听儿子拉段小提琴。其实我在电影里总是看到他对人卑躬屈膝的,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但我知道这是这个社会的氛围所致。在这个举动的背后是他为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点又让我非常感动。在余教授说他可能成为春成功路上的阻碍后,他又无悔的要回乡下去,这点让我对他的敬意达到了最高点。他值得我们尊敬。
江老师,在刘父想要为小春换老师时,他非常的理解刘成的心情,所以他说:“我可以给你音乐,但不能给你成功。”当他说出这句话,他便赢得了我的尊敬。他与小春的合奏非常感人。最后我可以说,他,是一个好老师。
林雨,在这部影片里相当于一个反派,她对小春言语刻薄,举止挑衅。最后在决定小春为参赛选手之后,为了让小春放弃比赛她拿出了余教授买的一把琴——之前小春卖的那把。于是小春追到了火车站,而她得偿所愿参加了比赛。她是个为了成功不折手段的人,但你说她错了吗?不,她没错,她只是把小春不知道的事实摆在他面前,她只是推了小春一把,让他下定决心。成功是她的选择。
余教授,我对他的感情挺复杂的。余教授很清楚,过多的商业演出会毁掉音乐天赋,所以在洗手间的感悟是余教授无奈的呻吟。他已经无法去改变这种格局。当他发现春的天才时,他想在春的身上实现自己的遗憾,所以他把春的身世告诉了春,想用这段心酸的感情来充实春的感恩之心,从而演奏出他希望出现的音乐。可惜,他的目的只达到一半,春将这颗感恩的心奉献给了父亲。余教授只能继续聆听他那冰冷没有灵魂的琴声。而那把琴就让我对他的感觉复杂起来,人果然还是为了自己的。
莉莉,美丽俗艳,有点玩世不恭,张乔做致,忽而并怀,忽而嗔怒,转换之间了无痕迹。在她美丽面孔下有着一个恋爱中包养女人的焦虑和不时受男人欺骗的伤心失望。热情如火,变化如风,敢爱敢恨,做事有担当。当她知道那件大衣是小春卖琴所得时,她二话没说就开始凑钱,并亲自去余教授的课堂,求余教授再给小春一次机会。她的美丽,她的个性,都让人印象深刻。
整部影片中音乐贯穿其中,在适时的地方画龙点睛,烘托人物感情,感恩是影片的主题,它融入到了音乐中。
在北京站,春用感激之心演奏了乐曲,整个车站都被他的音乐所包围,所有人都被音乐所感染留下眼泪。
我想在成功和亲情的选择上,我们很多人都难以放下。所以小春是位巨人——感情上的巨人。
真实的情感,是给予,而不是所取。成功其实是种所取,江老师给予了音乐,余教授想所取成功。刘成的付出获得了最真挚的音乐回报,我们是不是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不管是对父母还是朋友。
2. 说说支教题材的电影有
电影《飞扬的青春》是中国首部感恩支教志愿者的青春励志院线电影,是一首西部山区感人肺腑的铿锵之歌,是一篇真实展现共青团青年志愿者支教的漫长画卷。
3. 观国家资助助我成长观后感300字
描写思路:首先写《国家资助助我成长》是个什么类型的影片,然后写看了《国家资助助我成长》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想法,最后写对《国家资助助我成长》的感悟。其范例为:
《国家资助助我成长》是一个记录国家帮助困难的影片。如果每个人都头顶一片蓝天,那么我想我的头顶一定是晴空万里的!因为我知道,只要不断向前,就一定能赶走生活中的阴霾,迎来阳光灿烂的晴天。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普通的和我的家乡一样,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工,但是我并不因此感到自卑,相反的,我把父母当作是我乐观向上的榜样,更是我努力向前的支点!他们很朴实,温暖,他们书读得不多,懂得也不多,但他们却常常说他们拥有最多的就是我们三个孩子,在他们看来,我们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这一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比任何座右铭都更能激励我!我认为人们之所以都拥有梦想,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怀有一份希望,希望在遥远的未来能收获一份美好,我的梦想不是成为一名人名教师,也不是成为以为白衣天使。我只想让我的父母在未来能好好享受生活,好好感受生活的乐趣。
当国家的资助金发放到我的手里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无限感动和感激,国家资助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对我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和学校对我的关爱。这也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上更加的刻苦,因为我明白,我不能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更不能辜负国家对我的期望。现在的我只有更努力的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在将来为国家做出更好的贡献!
如果有一天我的梦想能够实现,我也一定会用我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贫困的学生实现梦想,让更多的学生可以用知识去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知道,后天的努力终能挣脱命运的枷锁!
4. 国家资助助我飞翔观后感700字
大海感恩于细流,方能显其博大;泰山感恩于土壤,方能显其雄浑;天空感恩于流云,方能显其广阔;我们感恩于社会,方能显其自强。
我是蚌埠铁中的一名学子,当我得知自己获得助学金时,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这给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一种人生信念的坚定。我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辛苦赚钱,很想为他们减轻些负担,资助政策满足了我的心愿。
资助政策就像集结号,把千万个困难学子召集到象牙塔里,让年轻的梦想得以飞翔,他吹暖的是寒门学子的心,吹响的是奋进的最强音。黑暗的天空因为有了群星的点缀而璀璨,平凡的我们因为有了感恩而不平凡。是资助政策,又给了我学校期间的一次温暖,他让我看到了我的世界也有美丽的色彩。是资助政策,他真正震撼了我的心灵,改变了我的价值观,知道了生活并不是没有希望,知道了这个社会充满了爱。是资助政策,让我有了追逐梦想的机会,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且带着一份坚持的关爱一直走下去。
感恩的心在血液中沸腾着,他指引着我们不断的向前进。
感谢资助政策,你是春天里的第一场雨,带给小草生命,带给大地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降临在我的身边,你的来到让我沉睡了整个冬天的梦想又有了破土重生的希望,你的滋润让这个世界都蠢蠢欲动,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春天的临近,也为我们拉近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感谢资助政策,你是夏天里那一场拯救了数万生命的及时雨。夏天本是干旱的,本是炎热的,本是难熬的。你的降临就像沙漠里的一捧清泉,如雪中送炭一般令人激动,令人兴奋。虽然对有些人来说一捧水一块木炭并不重要,但只要用在特定的时间里,用在特定的人身上,他可能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甚至能拯救一个生命,也许你的到来并不能完全解决人们的困难,但至少你给他们带去了希望,鼓励人们勇敢地走下去,告诉我们,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的身后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
同时我们也应该感恩于社会。他犹如春日里的雨滴,给我们滋养生命的源泉;犹如夏日里的一棵苍天大树,给我们抵御风暴的保护伞;犹如秋日里的太阳,赶走了失望和萧瑟,带来了温暖和希望;犹如冬日里的皑皑白雪,像一床温暖的新棉絮,赶走了严寒,带来了春天的讯息。
感恩的心灵在心中成长,感恩的热血在心中流淌,感恩的思想在脑海中眺望,感恩的胸怀无比坦荡。感激伟大祖国的美好和谐的政策,感激国家资助政策为我们带来的帮助,感谢那些给予别人帮助却不图回报的人们。你们将引领我们成长,开创辉煌。————
国家助学金伴我成长,助我飞翔
5. 感恩励志电影《勇夺第一的孩子》
《美丽心灵》
影评人说“2000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给了《美丽心灵》而不是《指环王》,证明奥斯卡还没有堕落。”
本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
小约翰•福布斯-纳什(拉塞尔•克劳)在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该理论虽只有短短26页,却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就在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蜚声国际时,他的出众直觉因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扰,然而这并没阻止他向学术上的最高层进军的步伐,在深爱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珍妮弗•康纳利)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走得虽然艰缓,却始终没有停步,而最终,凭借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他如愿以偿。
《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Jr.John Forbes 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做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学奖。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传奇故事,今天纳什继续在他的领域中耕耘着。
1947年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罗素-克洛饰,Russell Crowe)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研究数学。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但普林斯顿最具声誉的奖学金证明他确实属于普林斯顿这个团队。
这对纳什或是对普林斯顿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优雅的社会交际他根本不屑一顾,上课也提不起什么兴致。他整天沉迷于一件事: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他深信这才是他应该从事的事情。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十分激烈,纳什的一些同学也十分乐于看到纳什的失败。但是,他们仍然十分容忍他,有意无意地怂恿他当个伟人。一个晚上他与一些同学在当地洒吧娱乐,当时他们对一个热情的金发碧眼女人的反应引发了他的灵感。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了,纳什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纳什后来获得了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这可是一个众人觊觎的工作,但是他对这些并不满意。科学曾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获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冷战盛行,纳什渴望在这场新的冲突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彻(William Parcher( www。ligushi。com ),埃德-哈里斯饰,Ed Harris)招募他参加一个绝密的任务,破解敌人的密码。
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耗神的工作中。在这里,纳什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挑战,但是这次的挑战却是来自光彩照人的艾丽西亚-拉迪(Alicia Larde,珍妮弗-康奈利饰,Jennifer Connelly),一个物理系学生,她向纳什引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观念----爱情。
不久,纳什和艾丽西亚结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诉她他正在为帕彻所从事的危险项目。这项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后果将不堪设想。纳什一直是悄悄地在干,他被这项工作深深地迷住了,并最终迷失在这些无法抵御的错觉中。经诊断,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纳什的遭遇让艾丽西亚吓坏了,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随着每一天都似乎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恐怖,这对令人羡慕的伴侣已失去了当初让人羡慕的份儿。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在她爱着的男人身上发现了他的超凡魅力,这也是支撑她对他承诺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的感动,纳什最终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
谦卑的纳什目标很简单,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却是难上加难。处在病魔的重压之下,他仍然被那令人兴奋的数学理论所驱使着,他决心寻找自己的恢复常态的方法。绝对是通过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此同时,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2、
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 获奖情况
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 (2002)
最佳影片 朗·霍华德 / 布莱恩·格雷泽
最佳导演 朗·霍华德
最佳男主角(提名) 罗素·克劳
最佳女配角 詹妮弗·康纳利
最佳改编剧本 阿齐瓦·高斯曼
最佳剪辑(提名) 迈克·希尔 / 丹尼尔·P·汉利
最佳化妆(提名) Greg Cannom / Colleen Callaghan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詹姆斯·霍纳
6. 要一份关于感恩题材的微电影剧本。大概8到10分钟左右。最好符合高中生情况!!!哪位大神有,帮帮忙哈
小米感恩励志微电影 100个梦想的赞助商
7. 《感恩资助 伴我远航》的资助内容
你好,我感觉感恩资助伴我远航里面的资助内容应该是给那些上不起学或者买不起吃不暖的孩子一个助学梦。
8. 中国有哪些感恩电影(中文版的)
微电影 《希望树》
9. 看微电影巜因爱而聚》观后感
当时光倒回到两年前的那个夏天时,爱心社的成员们正面临着他们人生中颇具分量的一场考试――高考。彼时因为突然降临的汶川大地震,什邡中学也严重受损,他们只能在废墟上搭建起来的板房学校里进行复习,对于未来也平添了许多担忧与疑虑。为了使他们能够更从容地面对高考,得知这个情况的宝马爱心基金专门派出了志愿者探访队伍看望那里的学生,并为什邡中学的高三考生们送去了相关的学习物资和用品,将社会的关怀与鼓励送到了他们的身边。同时为了让这些在逆境中依然奋发图强的优秀学子能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宝马爱心基金又汇聚广大宝马爱心大家庭成员的力量,在2008年启动了学生资助项目,资助家境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学子顺利步入大学校园。也正是从这个夏天开始,他们与宝马爱心基金正式结缘,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共同在“汇聚爱、传递爱”的公益之路上,书写出了众多动人的故事。
2009年4月,宝马爱心基金在四川地震灾区组织了“寄爱心于欢乐”的爱心运动会,来自平武、北川、安县等五所灾区学校的师生们与宝马经销商、车主、员工等爱心志愿人士混合组队同场竞技,在欢乐中传递关爱与希望。此时已在宝马爱心基金资助下顺利进入各大高校就读的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运动会志愿者的责任。在那时的运动会场上,处处可见他们热情诚恳,不惧劳苦的身影。随后,为了帮助四川平武大山里的孩子们更好地学习英语,他们又主动组成暑期义教分队,与宝马爱心基金的志愿者一起奔赴条件艰苦的平武县坝子乡,在两间矗立于废墟之上的板房教室里,为孩子们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暑期补习。
在经历这两次爱心行动后,同学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团体协作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于2009年8月1 5日正式成立了“宝马大学生爱心社”,并以“铭记爱,传递爱,中国心,传十方!”为口号,开始积极参与宝马爱心基金组织的相关公益项目:从2009年国庆节期间的“成都圆梦之旅”,陪伴孩子们了解山外世界,到2009年底前往平武山区,和古城中学的同学们共度“板房里的,一个新年”,再到积极参与“爱心悦动2010”系列活动,与孩子们一起装点新校园,保护家乡河,这群懂得感恩的孩子始终活跃在宝马爱心基金的各大公益活动中,以自身的实际行动,阐释着他们的公益宣言。
一名受助大学生志愿者在颁奖仪式上动情地说:“爱心社是因爱而诞生的社团,我们也是因爱而走到一起的孩子。感谢宝马爱心基金三年来的持续资助,让更多的弟弟妹妹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而现在,是我们回馈社会的时候了,我们将会牢牢铭记住这份爱,并继续以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帮助他人,使爱的芬芳传递得更远。”
随着爱心力量的不断汇聚与传递,宝马爱心基金也在不断丰富对学生的帮扶形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并在将来自信地走向社会。今年的学生资助项目在继续扩大受益学生人数的同时,也在BMW西区、本地经销商和爱心车主的大力支持下,特意向广大BMW爱心大家庭成员发起了“伯乐之悦”的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学子们及早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及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当天下午,多位BMW 7系车主还与部分同学共聚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各自行业内的佼佼者,这些爱心车主与同学们分享了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成功经验,鼓励他们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并建立了“1+1”的伯乐帮扶关系,为即将面临毕业的同学们提供切实的就业指导,共享成就梦想之悦。
在爱心社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同学们不仅热心参与公益活动,也积极号召更多的同学加入爱心传递的行列,例如爱心社中的骨干成员孙静同学就曾说过:“爱心社是因爱而生的社团,我们也是因爱而走到一起的孩子。我们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帮助他人,使爱的芬芳传递得更远。”今年8月,10名爱心社的成员再次组成志愿者小分队,前往北京志愿服务2010宝马爱心基金夏令营活动,使来自西部地区的百余名受助师生在京度过了一段温馨难忘的时光。活动结束后,同为爱心社骨干的郑代红同学就在爱心社的公共博客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身为一名志愿者,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不仅仅在夏令营中感受到了爱,更实践了传递爱的理念。希望我们这一群宝马大学生能够继续传播爱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茁长成长。”
宝马爱心基金自2008年12月8日正式成立以来,不断汇聚包括BMW厂商、员工、经销商、车主等BMW爱心大家庭成员的力量,持续地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除了学生资助项目外,宝马爱心基金还先后开展了优秀教师奖助项目、针对灾区青少年心灵扶持的“点亮希望”心灵陪伴行动以及文教体育设施捐赠等一系列的教育支持项目。作为一项长期计划,宝马爱心基金将继续增强自身的平台作用,不断开拓丰富多彩的爱心活动,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奉献爱心的行列中来,并在未来将爱心辐射到更为广泛的需要帮助的地区,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我们相信,这些懂得感恩的孩子,将来会在这条爱心之路上越走越远,有爱相随,他们也一定会收获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