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史的红色故事有哪些
1、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崔嵬、欧阳红樱联合执导,安吉斯、张莹、葛存壮、于中义主演。该片于1963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② 四史的红色故事有哪些
摘要 亲,
③ 以四史为主题的朗诵题材有哪些
1、《再别康桥》其实不错。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2、《相见欢》李煜的 《诉衷情》陆游的。
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3、《青玉案》辛弃疾的。
《青玉案》调的别名有“横塘路”,来源于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首句,属于以词中字句创词调名。“一年春”,来源于《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首句,其作者是否为欧阳修尚存争议。“西湖路”,来源于宋韩漉《青玉案·苏公堤上西湖路》首句。
4、席慕蓉的《莲的心事》也超级赞。
席慕蓉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到台湾,之后又去欧洲留学。每换一次环境,孤独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过写诗来抒发重重寂寞。在无边的黑夜里,席慕蓉经常会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
朗诵题材文学性:
朗诵的内容一般都是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一些非文学作品,如社论、书信等,一旦作为朗诵材料,往往也会偏向于表现某个人的某种思想感情,自然带上明显的文学色彩。文学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
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是运用语言表现的。有声语言最能显示语言的风采和魅力。文学作品通过朗诵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朗诵
④ 四史包括哪些
四史,其实就是前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巨著。
1.《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3.《后汉书》
《后汉书》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4.《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谢谢采纳
⑤ 四史内容是什么
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3、《后汉书》
《后汉书》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4、《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5)关于四史的微电影扩展阅读:
《汉书》历史价值:
《汉书》在吸取《史记》成果的基础上,纠偏补缺。如补立《惠帝纪》,补叙了当时有影响的制度和法令。又增王陵、吴芮、蒯通、伍被、贾山诸传,还将张骞事迹从《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抽出,加以扩充,设立专传。
此外,于贾谊、晁错、韩安国等传中,增补了不少诏令奏疏。其中,如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言兵事疏》和《募民徙塞疏》尤为著名。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⑥ 大家有关于四史的详细资料吗
《后汉书》、《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史
⑦ 什么是四史为什么要学四史
所谓四史,其实就是廿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学习原因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显著优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 党员干部在系统研读“四史”材料时,要准确把握党的领导这一主线,不断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史”之间密切关联。
在时间上是叠加的。所谓“史”,最直观的就是时间段。改革开放史从1978年起,是40多年;新中国史从1949年起,是70多年;党史从1921年起,是1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起,至今有500多年。
“四史”并不是时间上互不交叉的四段历史,而是大时段与小时段、前后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发展史最长,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党史次之,包括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包含改革开放史。
⑧ 四史内容有哪些
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书。
1、《史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3、《后汉书》
《后汉书》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4、《三国志》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⑨ 中国历史电影有哪些
1、《百团大战》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抗战影片,由宁海强执导,董哲编剧,陶泽如、刘之冰、印小天、吴越、唐国强、王伍福等领衔出演,邓超友情出演。
该片讲述了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轰炸下,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
该片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再现抗战时期重点战役而拍摄的影片。
⑩ 四史教育电影课多长时间
四史教育电影课需要4个小时。
此次“四史”教育电影课精选了《白毛女》《上甘岭》《柳堡的故事》《党的女儿》《永不消逝的电波》等20部经典红色影片,影片时间跨越1950年至1996年,生动全面地展现了“四史”历程。每部电影课影片,均配有10分钟左右的专家导赏短片。
简介:
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影视价值和艺术风格,展现电影艺术性和美学意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行动引向深入,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