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剧情片《北方一片苍茫》,不止80后看哭了,是农村妇女的真实写照吗
剧情片一直都被大家忽视,其实她一直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一直在看得心影评的小伙伴都知道,得心偏重于80后的影视点评,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小编也是80后。今天得心含泪写下了这篇影评,因为看了这部剧情片《北方一片苍茫》,我真的被感动了,在理想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存在,在现实中,女主角二好所代表的女人或者说所有被损害的人们,是任人宰割,毫无反抗能力的植物人。一片白雪之下,是自觉岁月静好的人所看不到的世界。配乐和几次出现的航拍远景令人难忘,但都不如“伟人”招贴画所带来的讽刺那样让我共情。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5.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看这部电影时让人想起《一个勺子》,然而更加荒诞和虚幻。尤其是结尾那首导演自己做的曲子,神神叨叨的。摄影都极其美。片子后四分之一的地方太长了点,有点节奏失控,但我依然会喜欢这个片子,不由想起《村戏》,同样的农村舞台、黑白色调、意象丰富,村戏融入了时代元素,演员整体即群戏更高一筹,而本片由二好主导,从个人角度挖掘深度。魔幻现实,魔幻却现实。
6.虽然看起来各方面都拙劣至极,但确实体现了一种创作态度和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方向,即有意规避现实,消解现实,去构筑一种超越现实的伦理情境,但又能从理性上映照现实,这才是现实题材电影的正确方向,而不是一味地去还原现实,中国电影对农村题材的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电影的活力与创新的必须属性就是地区性,全国每个省每个县那样的遍地开花。《北方一片苍茫》就是讲河北平泉县的小寡妇成仙后,看透了苍茫世事与人性深渊,实在是四两拨千斤的佳作。
② 《岁岁年年柿柿红》本是很平淡的一部片子,为什么却感动了很多观众
这部《岁岁年年柿柿红》塑造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的成长奋斗史,同样是农村题材电视剧,这部剧里的女主杨柿红虽然没有上过学, 不认识半个字,但是她身上有一种来自土地的原始的生长力量,把自己的一生都扎根在了她的家乡。也许看起来,她有点楞、有点楞、有点蛮不讲理,但是在内心深处,她是是非分明的,敢爱敢恨的,知错认错的。杨柿红可以说是一个妥妥的钢铁直妹子。
这是一个朴实农村女性的逆袭,很真实,很纯粹。这部剧也是如此,不加矫饰,原生态的展现出了农村人的原始力量和朴实善良。
③ 姚居德演天成盯上农村留守妇女是那一部电影
希望的田野 第三部 山野 在优酷网可点播 希望能够帮助你 留守妇女的确很吸引人 我也费了一番功夫找
④ 一部简单又真实的国内电影,《系红裤带的女人》讲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在以前农村的女人们,她们在自己的认知里面就是照顾好自己的丈夫,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照顾好自己的一家人,而从情感上面来说,只有她们的这个家才是她们精神的寄托,而系红裤带的女人讲述的就是当时那个年代女性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她嫁给了村子里面最穷的一个男人,而这个姑娘她非常的勤奋能干。
在嫁到这个男人家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去窥探她的美丽,而这个姑娘她也不嫌弃自己丈夫家的贫穷,反而一直都在帮助自己的丈夫。在村子里面有一个叫张二的人,因为她的丈夫在娶她的时候跟张二借了300块钱,可以说当时300块钱对于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本来这个钱是要在年底之前还的,但是因为这个张二他窥探姑娘的美貌,所以就想去骚扰姑娘。
在落后的村庄中,别人都一直在说这个姑娘的坏话,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她的老公还是没有回来,村子里面关于姑娘与单身汉的留言反而越来越强烈了。而最后这个姑娘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就只能够跑到小河里面去宣泄自己的情欲,这个故事还是非常悲痛的,而讲的就是得不到就要毁掉,真的是太可怕了。
⑤ 农村剧的优秀影片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精神面貌有哪些变化,农村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是最好的“纪录片”。在今天盛行的大片和一些无病呻吟的电视剧面前,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依然生命力旺盛。农村剧的鲜明特色是:根植于生动、鲜活的生活;能真实反映农村的各种新变化、新面貌;有一批善于汲取农村养分、并愿意为农民服务的创作队伍。
在长春电影节上,10部“改革开放30周年群众最喜爱的农村题材电影”评选结果揭晓,《男妇女主任》、《美丽的大脚》、《秋菊打官司》、《留守孩子》、《咱们的牛百岁》、《人生》、《两个人的嘉宾》、《一个都不能少》、《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获此殊荣。
上世纪80年代曾创作出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的韩志君、韩志晨兄弟,目前正在打造新“农村三部曲”《八月高粱红》、《九月谷子黄》、《十月大豆香》。8月18日,首部《八月高粱红》在吉林蛟河开机。8月30日,国内第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妇女的电视剧《女人的村庄》在辽宁辽阳完成拍摄。该剧由《乡村爱情》系列的编剧张继担任编剧。
从《咱们的牛百岁》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领导、帮助“懒汉组”不断进步,到“男妇女主任”自编自演文娱节目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再到如今农民“刘老根”办起了乡村游,农村留守妇女开始艰辛创业,农村剧的题材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完善。
30年来不断涌现的农村剧,实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展变化的一部“编年史”,也是当代农民30年来心灵史的写照。 《喜盈门》:新中国影片观众人数新纪录
在10部“改革开放30周年群众最喜爱的农村题材电影”中,有两部是山东籍导演赵焕章执导的,那就是《喜盈门》和《咱们的牛百岁》。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话语中心是农村的经济改革,家庭内部的争端成为社会焦点。适时而出的家庭伦理道德片《喜盈门》以北方农村一个家庭婆媳之间的争端为主要内容,关注了传统伦理道德特别是尊老爱幼、赡养老人在经济改革年代的农村的失落问题。《当代中国丛书·当代中国电影卷》记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喜盈门》发行各种规格拷贝达4000多个,观众达1.7亿人次,创造了新中国影片观众人数最多的纪录。”导演赵焕章说,《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都是上影厂拍的,先在上海放,观众的笑声是三四十次,到了济南放,观众的笑声是七八十次。到烟台放,观众的笑声则达到一百多次,到了县城,笑声是一百二三十次,而到了农村,笑声是一百七八十次。“我认真地数过。我就感慨,这样的电影,越靠近农村,越靠近农民,越靠近家乡,掌声就越多。” 《人生》:20多年后看也不过时
1984年拍摄的电影《人生》,改编自作家路遥的同名小说,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特定的中国国情,镜头在陕北特有的黄土地、曲折的山路以及贫瘠的山村中开始了“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和人生的选择,触动了时代所积蓄的许多困惑。《人生》的主演周里京和吴玉芳,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偶像。作为一部农村题材电影,《人生》的影响和意义早已超出了这一题材。据说当时全国大约2亿人看过此片,票房当然非常高,当时有人评论说:“看不懂《人生》,你不知道自己的不幸;看懂了《人生》,你知道自己是不幸的。”更有人说:“认识人生的选择,男人必须看《人生》。”可见其影响力是如何感染着观众,又如何震撼着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人生》中有一句台词“联合国我都想去”,深刻地体现了电影表现的城乡差别。20多年后,中国城乡差别虽有很大变化,但《人生》表现的主题依然不过时。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辉煌时期,《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人生》等都是在那一时期走红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低谷,直到1998年前后进入最低谷。这一时期,基本上没有可以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纯农村题材影片。农村题材电视剧此时应运而生,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韩氏兄弟的“农村三部曲”。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志君、韩志晨兄弟以他们的“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1989)、《辘轳·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在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枣花、茂源老汉、铜锁、小庚等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田野长大的韩志君有着强烈的乡村情结,辽阔的东北乡野,是韩志君艺术创作的根基,是他灵感与激情不竭的源泉。从他的作品中,观众与读者能
趟过男人河的女人
感受到清纯的田园诗情。仲呈祥等著名评论家曾撰文指出:“《篱笆·女人和狗》等‘农村三部曲’,写的实际是当代农民的心史。”这点破了韩志君的创作初衷。
《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万人空巷看李琳
几乎与韩氏兄弟“农村三部曲”同时,农村题材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横空出世,这也是著名演员李琳的成名作,李琳凭借剧中的山杏一角,树立了自己早期的“苦情形象”。1992年,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曾创下了电视收视的最高纪录. 农村剧沉寂10年后爆发
韩氏兄弟“农村三部曲”最后一部《古船·女人和网》在1993年播出,广有影响的《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在1992年首播。1993年之后近10年的时间里,农村题材的影视剧说不上是空白,但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少,直到2002年年初《刘老根》播出后,这一局面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观。2002年至今的几年,农村题材电视剧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当家的女人》、《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等都影响不错,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赵本山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崛起。在中国电影最低谷的1998年,赵本山主演了农村题材电影《男妇女主任》,之前的1993年,他主演了农村题材电视剧《一村之长》。赵本山的电视剧真正引起广泛关注,是在2002年的《刘老根》之后,《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系列,代表着近几年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较高水平。
⑥ 电影 系红裤带的女人 讲的是什么
6月19日,根据巧家农民电影《大山女人》重新打造《系红裤带的女人》在巧家县杀青。
电影《大山女人》播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合作方与巧家草根电影团队修改和整理了部分剧情,投资200余万元,重新打造该影片,标志着巧家草根电影向专业化、市场化又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改编后的电影《系红裤带的女人》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贫困山区农民外出打工,给农村人的婚姻、家庭、伦理、情感方面所带来的冲击及社会发展的阵痛,从人性的角度真实再现了农村“留守女人”的情感生活和她们对所秉持的传统婚姻观念。
该影片于6月4日开机,历时半年多。一号女演员是来自成都的专业演员,拍摄过多部影视作品,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余全部使用原班本土草根演员,该影片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上映。
⑦ 《背着奶奶进城》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进城”系影视剧集比较热衷关注的题材之一,因为它常常能反映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从一个侧面记录草根阶层的生活日常,比如那部上映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陈奂生进城》,就因写实抒怀了屌丝农民“进城”前后的情感思想变迁而成为当年现象级电影。如今这部正在山东、黑龙江卫视热播的亲情大戏《背着奶奶进城》其无论背景还是剧情显然都要比《陈奂生进城》复杂、鲜实的多。
城镇蚕食农村是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的一大脉相,随着越来越多的北漂南漂一族蜗居于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大城市,农村年轻劳动力也越来越密集于城市,加之由此引发的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农村减少的不仅是劳动力,还有可种植耕地,村民上楼,大量农村用地用于基建,城镇对农村的蚕食也愈演愈烈。农村劳动力骤减,农村用地剧降,一个显著的表现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农村儿童上学,孤寡老人养老等问题也越发凸显。在社会化养老彻底解决之前,老人进城随儿女群居或成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其先决条件必须是老人的儿女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或事业有成。《背着奶奶进城》聚焦的正是这么一个小家庭的酸甜苦辣咸,柴米油盐醋,而这背后呈现的则是社会变革的点点滴滴,堪称一部以亲情为纽带的现代生活戏。身为北漂一族,笔者在剧中体验到种种自己在北京的所遭所遇。所以说,《背着奶奶进城》至少在我的心里是引发出强烈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的。
毫无疑问,《背着奶奶进城》是近来最催泪的亲情大戏,其刻画出的城市、农村两地人,儿女、老人两代甚至三代人之间的纠葛、冲突,既残酷又现实,紧紧的接着地气,贴着生活,故而能狠狠戳中有过类似经历的北漂者们的泪腺与哭穴。
奶奶喜婆在孙子嘎子的背扶下,进城寻找多年未见的儿子。作为典型的农村妇女,喜婆是一个明事理、善人意的古稀老者。其进城并非考虑于自己的老无所养,而是为了孙子嘎子的前途着想,才进城寻找小有成就的儿子。刚一进城,嘎子与喜婆就经历了各种坎坷与挫折,好在天下还是好人多,在众人的帮助下,喜婆终于找到儿子,嘎子也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但鸡毛蒜皮的矛盾与对立才刚刚开始,而剧情的戏剧张力也随之一点点升扬,激发,而这恰恰成了该剧收视热播的利器之一。
农村人进城的最大挑战一则是生活方式要与时俱进,此外思想观念也得应景而变,而在这适应与融入,谅解与包容的过程中,自然也就有了种种冲突与矛盾。记得有一幕喜婆拖地因没有按照城市人的方式拖,拖把上的水滴滴在了地上,被户主的妈妈好一顿训斥、谩骂,看得直叫人揪心。还有一幕就是喜婆做饭时不懂得开抽油烟机,结果整个厨房都是油烟,使得某人又借此小题大做,弄得家里鸡飞狗跳。尽管这只是两个小小的细节,却极尽道出了喜婆、嘎子进城后的原生生活。而这样的剧情设置并非简单的贩卖苦情,煽人眼泪。因为,它是真实可信的,是有现实群基的。像喜婆这样长期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七旬老人,怎么会懂得如何正确的拖地、用油烟机。由此引发的城村冲突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而剧集中类似这样的小细节更不胜枚数。尽管《背着奶奶进城》所营造苦情,织造煽情足以让人泪崩如流,但其主题、宗旨却是阳光、温暖、励志、感人的。世上还是好人多,剧中是这样,剧外的现实世界依旧如此。
《背着奶奶进城》不仅剧情真实可信,泪点、燃点同在,演员的表演也值得说道说道。尤其是妈妈奶奶专业户张少华老师的表演,力道十足,韧劲百分,感觉该戏就是为其度身定做的,人戏合一,看得舒心。忠厚、憨实、善良、正义的嘎子是《小兵张嘎》中的嘎子谢孟伟,他与角色的贴合度也是极高的。很难想象让一个当红鲜肉男生来演这个角色会是什么样?!
看到张少华老师饰演的喜婆,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老妈。我也曾有一个心愿——等条件成熟时(工作稳定,收入尚可,衣食无愁)接母亲到北京一起生活,但遗憾的是,愿望未能实现,母亲就走了。美愿变憾愿,此乃我一生的遗憾,这也是我为什么对《背着奶奶进城》如此带感的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蚕食农村的一大标志就是亲情也正在被一点点蚕食。老龄化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很多忙于工作的飘在异地的孩子也因各种忙的原因冷落着亲情。但无论社会如何改变,也不管城市如何蚕食农村,血脉亲情是无法改变的。而解决空巢老人的最好方式就是予以其亲情般的关护与关爱,就好像进城的喜婆与嘎子在经历风雨终见彩虹一样。所以,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亲人还健在,有条件的赶紧“背着”他们进城吧,用行动孝敬他们,用亲情呵护他们,竭力而致,心无所憾。
⑧ 两个农村小媳妇在问货郎买男性生殖器是哪部电影
电影名叫《农村留守妇女》
又叫《中国式寡妇》有图有真相
⑨ 电影 系着红腰带的女人 剧情知道不度娘都困难了
系着红腰带的女人剧情: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贫困山区农民外出打工,给农村人的婚姻、家庭、伦理、情感方面所带来的冲击及社会发展的阵痛,从人性的角度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农村“留守女人”的情感生活和她们对婚姻家庭所秉持的传统观念。
同时,全面展现西部秀美的山川,乡村朴实和宁静的美,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大山深处美好的人性之歌,鲜为人知的亲情、伦理、道理。
(9)农村留守妇女微电影扩展阅读:
该影片于2012年6月4日开机,6月19日拍摄完毕,展现了草根团队和专业团队合作的强劲生命力。场景依然选择《大山女人》拍摄地巧家县药山镇洗羊塘村。
一号女主演是来自成都的专业演员,拍摄过多部影视作品,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余全部使用原班本土草根演员,预计今年底至2014年3月国内院线(视情)、CCTV-6(电影频道)、视频网站、音像市场、海外市场(含港、澳、台地区)等公映和发行。
云南金洋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功推出了教育公益影片《包裹》,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被翻译成8个国家语言进行国际化推广,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教育影片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