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开天辟地电影观后感
写作思路:首先从整体上谈感受和收获,其次结合影片抒发感情,最后下决心表明态度。
《开天辟地》所讲述的,正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7月诞生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深刻地了解了上个世纪初叶的中国是怎样处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了解了当时的爱国志士们是怎样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途径,以及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光辉意义。
电视剧《开天辟地》放在近现代史的宏大的背景中,展示了我们国家在历史中的主旋律。在无比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塑造了一代代人一心为公和无所畏惧的光辉形象。开天辟地确实把中华民族的追求和梦想,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经过看这部电影我了解了很多很多,奋斗的历史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中学的课本上、存在于老一辈的心里,它以真实的画面再现了那些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感人肺腑时而又痛心疾首的画面。一次次的跌倒又爬起,一次次的失败又重来。
无数的党员倒下了,无数的党员又加入了。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奋斗,这一种信念已然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中,根深蒂固。
电影是短暂的,但留给我们的震撼却是无限的,我们深深地明白:今日安定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经过这次的观看,让我们全体教师深深地明白,今日安定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全心全意地教育好下一代,要克服各种困难,以人为本,尽职尽责,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严谨治学。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来改变山区落后贫困的面貌,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② 谁有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电影的观影感悟 求原创的,自己写的!!!急急!!!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4
作为政治纲领。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第一次正式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此后革命蓬勃发展,孙中山还在日本通黄兴、宋教仁等制定了《革命方略》,并在1905年到1911年先后领导和发动了九次武装起义。伴随着革命党人的一连串武装起义,全国各地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如火如荼,清王朝以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孙中山敏锐的觉察到全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夜空,革命党人很快占领武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先后有14个省宣布独立,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迫在眉睫。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归来,众望所归,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1月3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诞生。同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表示自己可以在野的身份,专门从事社会实业活动,可是没等孙中山的“实业救国”活动展开,袁世凯已急不可待的暗杀国民党人宋教仁,向英法俄日德五大银行团进行“善后大借款”、罢免李列均、胡汉民、柏文蔚的都督职务。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果实,孙中山重新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1913年,发动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终因力量太弱而失败,孙中山再度逃亡海外。1914年2月,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开始新的斗争历程。
1916年5月,袁世凯悍然帝制自为,在全国反袁护国斗争的形式下,孙中山回到上海,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组织领导斗争。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5
袁世凯死后,北京政权落到了段祺瑞手里,他对外投降日本帝国主义,对内承袭了袁世凯的反动衣钵,拒接恢复《临时约法》拒绝召开国会。1917年孙中山借同部分国会议员到达广州,联合西南军阀进行第一次护法西南军阀只是想借助孙中山的声望扩大自己的势力同北洋军阀对抗。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愤然回到上海。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使孙中山又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他决定重整旗鼓。他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4月在广州重组中华民国政府,就任非常大总统,并于同年5月再次揭起护法大旗。但由于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的这次护法运动又失败了。正当孙中山陷于绝望之时,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重新振作,开始了他以生中最伟大的转变。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民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并创办黄埔军校,兼任军校总理。 20年代,军阀混战,社会黑暗,孙中山决定北伐。在工农群众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平定了商团叛乱。1924年,不顾病魔缠身、路途艰辛应冯玉祥的邀请,毅然北上商讨国事。到达北京后,他不顾旅途劳累和病痛的折磨,仍然在病床上拟定召开国民会议的草案,发表了书面讲话和入京宣言。1925年3月12日,因病去世,临终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
影响与意义:孙中山是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6
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孙中山与历代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通过其他方式独到的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之精华与中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之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 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基础学说,同时还就改造落后旧中国的伟大目标,从国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诸方面作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设想和规划,形成了系统化的革命理论;二是他自发动和组织革命伊始,终其一生,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面对满清朝廷的通揖、反动军阀的围攻、帝国列强的威逼、维新保皇派的论战、阵营内部的叛乱、同党战友的分歧,在极其艰难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几番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不屈不挠,战斗不息;三是他始终坚守“一心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发动广州、惠州、黄花岗等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到组织和改造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实施国共合作,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抛却个人名利,彰显博大胸怀,大公无私,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的理论学说、立场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说是独秀一枝前无古人 ,也正是由于孙中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革命理论的宣扬,才使得广大中国民众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出对民主共和的“反动”政治思想认识误区,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扩大了民主革命运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7
动的影响,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即便是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也是在孙中山工作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领导人。特别是在学医行医期间结识了不少国际友人华人华侨等为以后革命奠定了基础与支持。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有医生学历,在中国内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而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是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我的看法:我认为电影《辛亥革命》把孙中山描绘的足可让我们领略孙中山的伟大,孙中山为中国所做的努力,让我真心佩服,我认为孙中山把自己的一生无私的献给祖国,他顺应潮流,百折不挠,不断地探索前进,开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河,应当为中国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革命,夺权不为掌权,掌权不为弄权。所以,孙中山前无古人,到今天还是后无来者。应该说(也是老生常说的是),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8
新中国能有今天孙中山还是有巨大的贡献的。当然啦!只要是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但总的来说,孙中山挺让我佩服。我最欣赏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高尚人格,他毫无私心更无机心,以大局为重,为了成就共和,他让位大总统于袁世凯,之后袁请他北上,表面上袁是说想向孙请教有关共和的思想,实际是做给别人看的,在此期间孙中山表示退出政坛,致力于筑路,决心在 10 年内为中国建筑 20 万里铁路。深谙官场规则的袁世凯知道这只是孙的美梦,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修那么长的路,但袁还是授予孙筑路总办。相比之下,可见袁城府之深。孙中山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对袁世凯、段琪瑞、陈炯明一类新旧军阀乃至自己的部属蒋介石、汪精卫等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我非常钦佩孙先生的是: 他真的是毫无私心,为了中国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的觉悟比绝大多数共产党员要高! 在他的领导下,同盟会和国民党举行了十多次起义,非推翻满清政权不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他的领导下,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到了一起,开创了国共双方合作的滥觞!他的《建国方略》为建立一个伟大强盛的中国指明了方向!可惜啊可惜!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死的太早了!否则,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早就结束了啊!中国也就没有什么内战啊,党争啊!更不会有什么今天的统一问题!
③ 中国近代电影观后感1600字
爱国影片《小兵张嘎》观后感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哪又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困难和挫折不仅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嘎子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为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牢记苦难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设更好的明天。鲁迅先生说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柴,而结果往往是一小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会,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是充满希望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祖国方兴未艾的改革大潮中,一切要通过实践去摸索,去开创。这就是新一代建设者的精神。我们要像张嘎那样,做生活的强者,争做祖国的有用人才。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为祖国的持久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不应忘记的历史——电影《东京审判》的观后感
《东京审判》历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东京的中国同仁及朋友为梅汝璈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席间,顾毓秀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梅汝璈。《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动和欢欣,但他却预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
9月18日晚,军训团组织06级新生在图书馆广场观看了电影《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冲击,点燃了心中雄雄的爱国主义热情。我们为革命前辈的傲骨豪情而喝彩,为日本战犯死不认罪而激愤,为最终的胜利而欣慰,充分感觉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
东京审判,是国人给死难同胞的一个交代,是向世界讨要公道的一场审判,这是一段真实而又不为所熟知的历史。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即将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成为未来的创造者,我们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使体魄更加强壮,技术更加先进,意志更加坚毅,思想更加成熟。
《东京审判》让我学会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态面对这段苦难的历史!
你觉得够吗?
④ 求CCTV《复兴之路》观后感,不要抄袭,原创,速度
寒假,经老师的介绍,我在网上观看了这部电视纪录片,看完后,感触良多。
《复兴之路》讲述的是中国自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到2009年的事。
乾隆年间——中国的最后一个盛世——当人们还沉浸在盛世的欢乐中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西方国家正在进行一次人类史上空前的政治体系大转变,使他们跨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先列。而当时的中国呢?又在干什么呢?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人们还在自给自足的生活。
终于,有一场战争唤醒了人们——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终于让清政府为“闭关锁国”紧锁地国门,被西方列强的铁蹄蛮横地撞开了。中国的近代史就此开始。
国门被撞开了,自然会有沉重的代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这个条约让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年,英国因不满条约的利益,与法国一起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又一次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终于,这唤醒了清政府的重视,成立了“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了20多年的“洋务运动”但最终,还是以中日甲午战争和黄海海战的失败彻底破产。
除了清政府的堕落,这部纪录片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文革时期。
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场“文革”让许多知识分子沦落到了一种非常不受人尊敬的地位。使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问题而停滞不前。直到1976年,毛主席的去世,“四人帮”的垮台被捕,文革才算真正结束。
文革被中国官方于1981年正式否定,并认为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1981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决议,正式宣布这场10年之久的文革,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的未来,是美好的。而这美好,需要我们年轻的一代加倍努力,去创造,去开创!
⑤ 百年中国纪录片每一集观后感50字
暑假里,我看了一部纪录片——《百年中国》。回顾了中国二十世纪,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现代史,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鉴湖女侠。让我来介绍介绍——
从慈禧到隆裕,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帝国一直掌握在两个女人的手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二十世纪初,一位女性的传奇人生,为中国女性的解放带来了亮色。19XX年,二十几岁的秋瑾,作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卖掉所有的金银首饰,赴日本留学。当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这个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当时的日本吸引了中国大量优秀青年,在日本秋瑾结合了革命领袖孙中山和黄兴,在东京秋瑾似乎参加了所有的进步组织。推翻清王朝成为她的理想,她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撰文提倡妇女解放,宣传革命,并出任大通学堂督办。19XX年起义失败,遭遇奸人出卖的秋瑾面对危局并没有慌乱。而让我最敬佩的是她那股坚强的傲骨气质。她在敌人面前毫无惧怕,面对酷刑,强忍疼痛不屈服。而她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老百姓心中。
⑥ 看一部有关中国近代历史影视片,写一篇400字左右观后感
重温了几部经典的爱国主义电影,感触颇多。李向阳之所以成为英雄,朴志高之所以成为叛徒,毕玉玺之所以成为贪污犯,有着种种原因。
当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时,是什么力量决定他们(今后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选择正路还是邪路,如何坚定地走好正路。是信念!信念是人生的罗盘,决定人生的方向,决定人生的成败。如何才能保持信念的正确性呢?我认为加强对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是确保信念正确性的关键途径。
一个理论薄弱的政党,不可能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可能担负起自己的领导职责;同样一个思想贫乏的人,不可能胜任现代社会的重要工作,不可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加强先进思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修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而在参加工作后更为重要。每个人都是从社会中来的,并且今天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他会或多或少地带有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意识和习惯。为了保持自身的纯洁,提高思想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人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先进思想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修养。
那么先进的思想理论都包括什么呢?我认为能够指导人们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积极改造现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等的思想理论就是先进的,包括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思想和理论,如马列主义、中国传统思想理论中积极的部分等。
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获得先进的思想理论资料呢?我认为有以下四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浏览互联网。当今世界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界,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绝大部分书刊、资料都有电子稿,可以在互联网上阅读。如人民日报电子版不仅有时事,更有主流政治理论。方便、快捷、重要的是便宜,甚至免费。免费的精神食粮弃之不顾,实在是可惜。第二种途径是阅读图书。图书可以购买,或是借阅。第三种途径是学校学习。这是传统主流的,不必多言。第四种途径是工作生活中的感悟。这一点我也是听说的,年轻,还没有太多的认识。
就我个人而言,怎样做才算加强先进的思想理论学习呢?第一,学习岗位知识技能。第二,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的精华,多阅读史书典籍,如《史记》、《资治通鉴》、《孟子》等。第四,知道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尽量保持与时代同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持之以恒,更要有严谨的计划。同时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用实践去发展丰富自身修养。
坚持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的学到些东西呢?思来想去,最后认为还是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的共产党员的修养方法是切实可行并且是受益终生的。虽然时代不同,但是精神、本质是不变的。对于个人来说,工作就是革命,就要有些革命的精神。下面是原文(用来提醒自己,时刻谨记并实行之):
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这就是说,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和锻炼,而这种修养和锻炼的唯一目的又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这就是说,我们要虚心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高贵的无产阶级的品质,并且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论、行动和工作中去,不断地改正、清洗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切与此相反的东西,增强自己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意识和品质。这就是说,我们要虚心地倾听同志们和群众的意见和批评,仔细地研究生活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细心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去检验自己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了解是否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否正确,去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而加以纠正,去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我们要根据新的经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哪些个别结论,在哪些个别方面,需要加以充实、丰富和发展。总之,我们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当前,我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不仅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可学,可用,更可贵。
通过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要使自己拥有下面的修养: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修养;第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第三,坚持团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遵守纪律的修养;第四,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修养;第五,善于联系群众的修养。
通过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自己拥有正确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确保人生不走歪道的强大强大思想武器,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