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浪在影片《夺冠》中扮演的是谁
电影《夺冠》中,白浪饰演青年郎平,戏份主要集中在电影前半段,上世纪80年代,郎平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开启了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
作为演员,在美国从事金融工作,之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白浪,似乎不是最优人选,但作为郎平的女儿,没有人比身高1.89米,有着十年排球运动员生涯的白浪,更适合出演这个角色。
今年年初,为配合《夺冠》宣传白浪从美国请假回中国,跑路演、接受采访,这一切都与她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交集,不过“可以看到妈妈当运动员时的样子,还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虽然是第一次演电影,但导演陈可辛对她的表演褒奖有加,“比我用过的拿过奖的演员演得都好”。
(1)郎平白浪微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演郎平前,没和母亲有过多沟通:
对于出演这个角色,白浪其实并没有和母亲郎平有过太多沟通,“我妈很忙,那时她正在准备奥运会入选赛”。就连电影开拍,郎平都没看过剧本。出演年轻时的母亲,白浪是忐忑的,因为她对于母亲上世纪80年代的那段经历并不了解。
最初为这个角色做准备时,她看了很多当时的比赛、纪录片,还看了1981年的一部讲述中国女排运动员的电影《沙鸥》,随着了解的深入,“演青年郎平成了我的一个新目标”。
体型上,因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姑娘们都很苗条,于是白浪开始了疯狂的减肥模式,坚持运动,拒绝高热量食品,四周之内减重30斤。而她最终能够拿到这个角色,并不只是因为她是郎平的女儿。最后一周,表演老师和白浪一起对戏,然后将素材拿给导演看,导演拍板,白浪才进组。
2. 白浪为了出演影片《夺冠》,作出了哪些牺牲
白浪为了出演影片《夺冠》半个月体重减了30斤,并且电影中的训练场景都是真实的。
一、半个月体重减了30斤
试镜后,剧组要求白浪减肥。“其实我当时也不胖。我曾经是排球运动员,热爱运动,但电影的要求是更瘦,才能贴近那个时代中人的体型。”为了演好上世纪80年代的郎平,白浪在半个月里减了30斤。
白浪说:“这么短的时间,减掉这么多体重,太伤身体了。好在剧组给我搭配了健身教练和营养方面的专家,防止我体重掉的过快,出现身体上的问题。如果是普通人,我不建议这么快减重。”
二、电影中的训练场景都是真实的
白浪说,电影中的训练场景都是真实的。剧组复制了当年女排训练基地的简陋排球场,饰演老女排队员的演员们,在这块场地上流着汗和泪,将自己熬成一个真正的中国女排队员。
“我们拍戏,(尤其是)拍排球的戏,一个镜头要反复拍很多次,训练时压力更大。特别是我要扮演妈妈,她打得特别好,所以每个镜头我都得尽最大的努力,不能留遗憾。”白浪说,“即便每一天都特别累,我也不能打得不好,那就对不起我妈,对不起当年那支中国女排。”
(2)郎平白浪微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白浪自认没天分,放弃职业排球生涯:
陈可辛之所以选择白浪饰演青年郎平,除了她是郎平女儿这个先天优势外,还因为白浪自身条件——有过长达十年的排球运动员生涯,身高1.89米,比母亲郎平还高出5cm。
白浪1992年出生,从小在美国长大,父亲是前八一男排队员白帆,可能是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她极具运动天赋,6岁踢足球,14岁选择了排球运动,“其实妈妈没有给我什么压力,主要是我喜欢”。
后来,她成了加利福尼亚TCA队的绝对主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白浪入选美国少年女排12人大名单,“我们每个暑假都会和北京队一起打球,那也是一支职业排球队,所以我打球还行”。
然而,白浪并没有像母亲一样继续在职业排球运动员的道路上走下去。她说,“因为我没有天分,当运动员要做出选择时,你就会知道自己行不行”。最终,她选择和普通人一样,做个白领。
3. 为演青年郎平减肥30斤,她是谁呢
郎平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排球,无论是在运动员时期的拼命,还是现在教练时期的尽职尽责,郎平已经成为中国排球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年轻的时候为了打排球,郎平和白帆的第一段婚姻因为聚少离多而走向离婚的地步,当时的他们还生有一个女儿,在女儿三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不过在白帆的悉心照顾下,女儿白浪健康成长,如今已亭亭玉立,和父亲的新家庭相处和谐,也喜爱出生不久的弟弟。因为和母亲郎平长得非常像,白浪有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饰演青年郎平,为此她还减肥30斤,来更接近年轻时母亲的形象。
因为聚少离多,因为感情疏远,郎平和白帆之间的婚姻已经名不副实,最终在1995年选择离婚。如今的白帆和郎平已经各自组建新的家庭,但仍然深爱着他们的女儿,前几年,白帆和二婚妻子生下了儿子,白浪终于有了一个弟弟。白浪和父亲的新家庭相处得很好,新妈妈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弟弟很可爱,白浪也是一个很好的姐姐。
4. 你看《夺冠》了吗你认为白浪在电影中的表现如何
已经看过《夺冠》了,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女排精神,讲述郎平这一生是如何夺冠,又如何当教练,并在里约奥运会引领大家克服种种艰难困苦而夺得冠军的故事。
郎平可以说是很多代人的偶像,在她年轻的时候,她还是队员的时候,她还是铁榔头的时候,她是那一代人的偶像,也是这时候女排精神深入人心,看到她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战胜伤病,他们赢得了胜利,她们夺得了冠军。
而至于白浪在里面的表现,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因为她饰演的是她的妈妈,从角色角度来说相对容易一点,而且她从回顾妈妈的过去,也就更了解了她的妈妈,这个角色也就塑造的非常成功,感谢她的出演。
5. 如何看待白浪为了演好电影《夺冠》减重30斤这件事
我觉得这是白浪认真负责态度的一种体现。白浪为了拍摄这部电影而减重30斤,她的这种行为比某些演员都要专业称职。而且笔者认为白浪此番作为是对她母亲一种致敬。她无疑是带着十足的真诚来参演此部电影。我觉得是白浪自己在参与其母亲人生传记的编写。她专门为这部电影减重30斤,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呈现她母亲的青年形象,更是在向自己母亲光荣形象的致敬。
白浪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呈现母亲在银幕上的形象而减重30斤。减肥其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正常人吃了没事,谁会想着要减肥来折磨自己。30斤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一个重量。这完全可以体现白浪的决心和毅力。我们向她致敬。
6. 白浪的个人简介如何
白浪,郎平女儿,1992年5月27日出生,在美国长大,2005年开始练排球,身高189cm,加利福尼亚TCA队的绝对主力,并入选了美国少年队,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白浪,十四岁时才开始学打排球,本次她作为斯坦福大学女排的主攻手随队前来。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家乡“披挂上阵”。
参演陈可辛执导《中国女排》电影,饰演青年郎平。
2020年8月17日,《夺冠》官方微博宣布,电影将定档9月25日上映,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等出演。
(6)郎平白浪微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重走了一遍妈妈当年走过的路
去年12月,在接受《时尚COSMO》采访时,白浪说,她最最喜欢的一场戏,是中日大战,那天剧组专门请来了日本的国家队球员,她因此可以面对一个绝对专业的“对手”。
“我又真的打了一次排球,真的很开心。因为我知道那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能好好打排球的戏了。”那天“比赛”结束,站在领奖台上“表演”升国旗奏国歌时,白浪忽然顿悟:“妈妈,我现在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爱中国女排了。”
回顾整个电影拍摄,白浪告诉北青-北京头条,她就像重走了一遍妈妈当年走过的路,她真正了解了外界为何对中国女排、对郎平如此热爱,为何如此推崇中国女排精神。
7. 《夺冠》白浪表现怎么样
《夺冠》正在热映,饰演郎平年轻时的演员自然引起很大的关注度。可直到现在网友才知道,原来那个年轻女孩白浪,是郎平的亲生女儿。
在电影上映之前,白浪曾经说过“感谢《夺冠》给我机会饰演年轻时的妈妈,我终于知道她和她朋友有多棒了”。在众人眼里,它只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可对于白浪来说,它是了解母亲的桥梁。往后,没有人比她更懂郎平。
结语相信为了体育事业,很多人都忙着工作忽略了家庭,这并不是只有郎平。幸运的是,通过电影《夺冠》,郎平和女儿白浪的关系得以修复。我们感激每一个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和教练,也感激他们家属付出的努力。希望有一天,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会被人看到。
8. 陈可辛导演为何会选择白浪饰演青年郎平
陈可辛之所以选择白浪饰演青年郎平,除了她是郎平女儿这个先天优势外,还因为白浪自身条件——有过长达十年的排球运动员生涯,身高1.89米,比母亲郎平还高出5cm。
白浪1992年出生,从小在美国长大,父亲是前八一男排队员白帆,可能是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她极具运动天赋,6岁踢足球,14岁选择了排球运动,“其实妈妈没有给我什么压力,主要是我喜欢”。
后来,她成了加利福尼亚TCA队的绝对主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白浪入选美国少年女排12人大名单,“我们每个暑假都会和北京队一起打球,那也是一支职业排球队,所以我打球还行”。
然而,白浪并没有像母亲一样继续在职业排球运动员的道路上走下去。她说,“因为我没有天分,当运动员要做出选择时,你就会知道自己行不行”。最终,她选择和普通人一样,做个白领。
(8)郎平白浪微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演郎平前,没和母亲有过多沟通
2019年的一天,白浪下班回到旧金山家中后,接到陈可辛导演的邀约,请她在电影《夺冠》中饰演青年郎平。她回绝了,因为演戏对她来说完全是个陌生领域。
陈可辛没有放弃,但白浪再次回绝。最后实在不好意思,二人进行了视频连线,陈可辛说,你是青年郎平的其中一个人选,我们先准备一下看你可不可以,于是派了一个表演老师,从北京飞到旧金山,和白浪一起做准备和训练。
对于出演这个角色,白浪其实并没有和母亲郎平有过太多沟通,“我妈很忙,那时她正在准备奥运会入选赛”。就连电影开拍,郎平都没看过剧本。出演年轻时的母亲,白浪是忐忑的,因为她对于母亲上世纪80年代的那段经历并不了解。
最初为这个角色做准备时,她看了很多当时的比赛、纪录片,还看了1981年的一部讲述中国女排运动员的电影《沙鸥》,随着了解的深入,“演青年郎平成了我的一个新目标”。
9. 郎平的女儿在电影《夺冠》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什么意义
郎平的女儿在电影《夺冠》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她的母亲郎平年轻的时候,至于他参演这个角色的意义,我觉得应该在于传承,而她的女儿白浪在一次采访中也表示,这次拍摄电影让她从母亲的角度了解了什么是女排精神,而且她也想再走一遍母亲的路,我想这就是她选择拍电影的最大的意义。
郎平当年铁榔头的称号享誉世界,我们再也没有第二个郎平了,就算是郎平的女儿白浪,我们也不知道她的水平会不会达到母亲的水平,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超越他的母亲了。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只求我们的女排精神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