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绍几个立体感强的红蓝和红绿的电影来好吗
红绿和红蓝立体电影立体效果差别很大,我把市场上见到的这种电影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热带雨林之昆虫世界
这是一部红绿立体电影,是IMAX出品的科教记录片,立体效果相当好。现在已出现高清版,立体清晰度极高。用国外原配的通用型3D立体眼镜看效果相当出色。是我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如果你的电脑放不了高清的,或想在DVD影碟机上放,可以买DVD影碟版。
1、立体小奇兵:
又名《鲨鱼小子和岩浆女孩》,共有90分钟左右,但不是整部是立体的,2D和3D的内容相结合,有的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全部是立体的,因为立体电影观看时间不宜过长,所以要2D和3D相结合。这部电影立体效果非常好,是真人演的红蓝立体电影,很值得一看,正由于立体效果太好了,有时会有重影,因为立体效果特别好的,有可能会超出人的眼睛的瞳孔立体感的范围,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看电影时有重影,有的人却没有重影的原因之一。
2、特工小子:
这部立体电影也是真人演的,时间有88分钟,立体效果同立体小奇兵。情节是最好的。立体效果也是最好的。我在网上看到有个测评,说眼镜颜色深,立体效果好,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因为颜色深,肯定会使画面很暗,颜色也变了很多,立体效果却没有多大的改观。也不是全部是立体的,2D和3D的内容相结合,这也是为什么立体电影都不会超过38分钟的原因。
3、怪物史莱克3D冒险版:
这部红蓝立体电影,是动画片,时间只有15分钟,里面全部是立体内容,立体效果虽然不是排第一的,但它有个优点,没有重影,所以对这本我也是比较喜欢的。是史瑞克系列中只有这15分钟是立体的。
4、圣诞老人和雪人:
这本立体电影在网上译音有好几种。我认为这本电影立体效果不错,时间也长,40分钟左右。难能可贵的是没有重影。这本也是动画片。
5、芭比与魔幻飞马之旅:
这是红绿立体电影,立体效果一般,但对小朋友来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6、魔法与幻觉
这是讲一个魔术师的故事,喜欢魔术的朋友可以购买。这也是红绿的立体电影,效果只有少数镜头较好,其他的立体效果一般。
7、咒乐园:
这是香港拍的恐怖片,电影有一个半小时,时间较长,但立体内容极少,只有10分钟不到,想要看立体的,不值得购买。效果也一般。
9、爱经
这是现在网上出现的唯一一部特殊的红蓝立体电影,和以前的印度的《爱经》是不一样的,这是法国拍的电影,在国内见到的版本都差不多。店里有两个版本,贵的带中文字幕,而且清晰度也高点。
10、热带雨林之昆虫世界
这是一部红绿立体电影,是IMAX出品的科教记录片,立体效果相当好。现在已出现高清版,立体清晰度极高。用国外原配的通用型3D立体眼镜看效果相当出色。是我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如果你的电脑放不了高清的,或想在DVD影碟机上放,可以买DVD影碟版。
11、猛鬼街
如果你喜欢看恐怖电影,这部是首选,因为以前看过的《咒乐园》、《活死人之夜》几乎看不出有什么立体感。这部红蓝立体电影立体效果比较出色,就目前来说我看到的只有一集(这是连续剧)。网上能见到的也是我早期收集到的一集立体电影,而且没有中文字幕。全英文的,而且必须电脑上播发,拍得还可以的。
12、海底再动员
风光欣赏立体光盘,北京4D公司制作,是早期的作品,效果一般,清晰度也一般,和我看到的《4D SHOTOSHOP》里的红蓝立体电影如出一辙,说明是用同一方式制作的。
13、xxx手哈特
中国第一部从国外引进的美国大片,在当时我看这部立体电影还激动了很长一段时间。那种感觉久久不忘,英雄美人,让人过目不忘。本立体电影立体效果还可以,但清晰度只达到VCD程度,最近我新进的一个版本清晰度会高一些,回忆一下自己以前的感受,还是值得一看的。本片现在还没有中文字幕。
14、蒙汉娜3D演唱会
2006年首播的当红美剧《孟汉纳》将今年14岁的小女孩麦莉·塞勒斯一举捧为了众人仰视的当红巨星。继电视剧的成功之后小女孩又在去年用波及全球54个城市的超级巡回演唱会开拓了自己在音乐事业上的一片天空。本片就是对去年塞勒斯演唱会的纪实。在片中粉丝们将有机会一睹粉丝舞台背后的故事,见识米莉·塞勒斯的作曲、化妆、音效等全班御用人马。更令人激动的是,本片采用3D拍摄手法,同时在片中加入小部分2D的生活片断,语言搞笑,值得一看。立体效果由于是演唱会实拍,像xxx打到眼前这样的效果是没有的,但可以感觉得到,人物前后空间感非常强烈
15。4D印画
像素:720*576 660*420 左右(DVD画质)
效果:超强 适合无立体缺陷 能适应补色立体电影的朋友
播放:投影机 CRT 液晶 等离子 电视 等各种显示器 效果超强片中有适合4D环境模拟的场景,可以按片中场景人为模拟溅水吹风,增加真实感.
解码:电脑主机加暴风影音 带MP4解码的DVD碟机
附件:附送2副保证效果的专用立体眼镜
16。地心游记
今年热播的,总体效果不错的,唯一的遗憾是因为国外的模式没转化好,导致国内目前没有完全滤色干净的眼镜,有点重影,立体感还是不错的
17。极地快递
今年热播的,有电脑和DVD两个版本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效果不错。
㈡ 3D立体电影有哪些戴红绿红蓝眼镜看的!
《乐火男孩》:中国首部3D电影
中国首部数字3D立体电影《乐火男孩》将于今年暑期档在全国公映,导演林华全表示,自己当初决定拍摄该片也要突破层层的心理关口,相对于普通二维影片的拍摄,立体影片的投资费用要高出两三倍。而让林华全斗胆一试的信念是“越危险的地方越有机会”,他说:“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去拍一个题材,这个导演就不特别,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大。”
《乐火男孩》的3D场面集中在歌舞部分,再有就是拿着大铅笔戳向大银幕、用鱼竿钓起掉入河中的钱包等……该片也并非炫耀特技的电影,对于这部歌舞青春片来说,3D更像是个噱头。
《飞屋环游记》
上映日期:2009年8月4日
《飞屋环游记》讲述一位名叫卡尔的老人与8岁的小男孩小罗,乘坐由无数气球牵引升空的飞屋踏上冒险旅程的故事,被誉为是今夏最不可错过的影片之一。《飞屋》上映之后,获得了全美媒体的交口称赞——《好莱坞报道》的影评称:“这是一部迷人、感人的电影,是无可争议的皮克斯有史以来最棒的影片。凭借《飞屋环游记》,皮克斯再度把3维动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综艺》杂志也盛赞:“也许这样的故事听起来让人厌倦,但是《飞屋环游记》却用其深刻的想象力和无数的惊喜消除了这些顾虑。当然还有那关于梦想实现和梦想被搁置这两点间的巧妙平衡,深深的打动人心”;《芝加哥太阳报》的老牌影评人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也大夸道:“这真是一部很棒的影片!它讲了一个非常棒的故事,而且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么鲜活,那么让人信服。”目前《飞屋环游记》在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的好评率高达97%,绝对是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种子选手。
《飞屋环游记》同时还是皮克斯第一部需戴特制眼镜观看的3D影片,中文配音版与英文原声版都将于8月4日起,在全国拥有3D播放设备的影院上映。
《豚鼠特工队》
上映时间:2009年7月24日
动物版007《豚鼠特工队》采用真人与3D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主角是几只装备了高科技间谍装备、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豚鼠,他们为阻止邪恶的亿万富翁掌管世界展开间谍行动。生动细致的动画形象、精心设计的场景、幽默的对话、以及真人表演与3D动画的完美结合,影片《豚鼠特工队》的精彩看点确实不少,此外影片还请来了好莱坞一线明星尼古拉斯·凯奇和佩内洛普·克鲁兹等担任幕后配音,相信能吸引更多成年观众。据说该片中豚鼠的形象相当写实,令不少鼠类过敏者倒抽凉气。
《死神来了4》
上映日期:2009年8月28日
从《死神来了》中的空中飞机大爆炸,到《死神来了2》的高速公路连环撞,然后是《死神来了3》中的急速过山车……2000年、2003年、2006年,“死神”每三年就要在大银幕上让观众体验一把各式各样的“死亡”刺激,从没有迟到过。从该片公布的剧照来看,有人在拖车尾部被点燃;有人被坍塌的建筑半掩埋,钢筋扎进脖颈;有人在洗车时惊惧尖叫,奋力拍打挡风玻璃;人们在影院里戴着眼镜看3D电影,但他们貌似已经死去,爆米花撒在胸前……种种可怕景象,血腥一如过去。
《天神下凡》
上映日期:2009年12月18日
科幻片《天神下凡》的故事讲述了在未来世界中,一个伤残地球老兵通过DNA克隆技术成为Na'vi人,最后率领潘多拉星球众生为了生存而战。该片的男主角是来自澳大利亚的萨姆·沃辛顿,女主角是曾在《幸福终点站》和《加勒比海盗》出演配角的佐伊·萨达纳。萨姆·沃辛顿在《天神下凡》引爆前,还将在另一部大片《终结者4》里扮演男主角,与克里斯蒂安·贝尔搭戏,他势必成为明年窜红速度最快的外籍男演员。
10年前,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获得了11项奥斯卡大奖,这让“世界之王”在以后的10年内没有轻易拍出任何作品,而这部《天神下凡》不仅承担着卡梅隆再造辉煌的压力,同时也要实现它在技术领域成为新领军的重任。
詹姆斯·卡梅隆介绍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本片成为一部可以直观的3D立体电影,所以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借助强大的IMAX来实现这一理想,它能让整个影院的视听效果达到极致,让观众难以抗拒。”《天神下凡》完成后期制作版本后,将通过数位转制技术,转化成IMAX格式在特大银幕上放映。但在前期制作中遇到的最大技术瓶颈,便是如何实现3D效果,让观众欣赏到影像跳出银幕的惊人场面。《天神下凡》将有60%的画面采用CG动画技术制作,40%的镜头由真人演出,而真人演出的部分也将经过大量VFX(视觉特效技术)的处理,从而使影片中的所有画面质感都趋于真实。此外,《天神下凡》动用了卡梅隆拍摄IMAX纪录电影《深海幽灵》时使用的Fusion3D摄影系统,在维塔技术力量的支持下,影片采用3D动作捕捉技术对演员的表演进行采样和处理,卡梅隆把这种技术叫做FPR。
《玩具总动员(1、2、3):3D》
上映日期:2009年10月2日、2010年6月18日
《美女与野兽》
上映日期:2010年2月
迪士尼近日正式宣布了今年10月2日在美国本土他们将以2片连映的形式推出皮克斯名作《玩具总动员》与《玩具总动员2》的3D版本。观众只要花1部片子的钱就可以看到2部3D影片了,而这次的3D版上映只会持续2个星期。然后在2010年暑假《玩具总动员3》也将以3D形式正式登场!
从迪士尼角度讲,这次上映策略的调整其实是给另外1部迪士尼的3D影片让路,因为迪士尼已经定于2010年2月推出他们自家经典动画作品《美女与野兽》3D版。《美女与野兽》也将成为第1部被转制为3D立体电影的2维动画,平面的2维动画如何变为立体的3D电影实在值得人们期待。而据悉,迪士尼在这次的ShoWest大展上展示了《美女与野兽》的开场曲“Belle”的3D版,到场的观众表示虽然这不像新的3D电影那么震撼,但是效果还是相当让人满意的。
《爱丽丝梦游仙境》
上映日期:2010年3月19日
《爱丽丝梦游仙境》也是伯顿与老搭档约翰尼·戴普的再度合作,戴普将在本片中扮演疯狂帽匠。据悉,迪士尼不久前在他们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展示了戴普的首张“定装照”,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赞叹,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戴普至今最“诡异”的角色。
而关于影片本身,伯顿曾在之前表示这不是照搬原著或者说是50年代同名迪士尼经典动画的翻拍版。伯顿对故事进行了大量的修改,本片中爱丽丝会比原著中描写的年龄大得多,伯顿把爱丽丝设定在了17岁(从他选的演员也能看出来),设定为1个与当时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角色,于是她重返仙境,展开了一段新的冒险。
迪士尼影业主席Mark Zoradi表示“伯顿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一部为强大的IMAX-3D量身订制的影片,伯顿将带领观众们跳进兔子洞,去体验那些棒极了的角色,精彩的冒险和幽默。”
《史莱克4》
上映日期:2010年5月
在拯救公主,寻找到真爱并且稳定住了“远得要命”王国后,并且有了“小史莱克”后,我们的史莱克成了一个居家好男人。自然的,随着时间的飞逝,史莱克开始怀恋自己的本性“怪物”的一面。他又开始向往那些真正怪物过的生活。于是史莱克被格林童话中的著名角色小精灵侏儒怪所欺骗,与他签订了一份协议,使自己陷入了另外一个版本的“远得要命”王国的世界里。在那里侏儒怪是国王,史莱克也得到了真正怪物的“对待”,被追杀,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世界里史莱克和菲欧拉没有相遇过。在认清事实后,史莱克终于决定为挽回自己本应有的“真爱”而奋斗!
《怪物史莱克4》定于2010年5月21日上映,并且会以3D形式推出,还将登陆IMAX影院。
《蓝精灵》
上映日期:2010年12月17日
美国导演拉加高斯内尔将执导动画电影《蓝精灵》,该片计划以3D和2D制式在上映。高斯内尔的导演作品包括《小鬼当家3》、《一吻定江山》等,去年由他执导的《比佛利拜金狗》也相当卖座。据悉,电影版《蓝精灵》将结合真人演员和电脑动画,让演员与影片中的小动物们进行对话。
“蓝精灵”的动画形象由比利时漫画家皮埃尔·居里福特创造,1981年被改编成电视动画片播出,随即风靡全球。目前“蓝精灵”的动画片已经被翻译成30种语言,带动起来的产业规模约在40亿美元左右,以它们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产品涉及玩具、唱片、影视、游戏等诸多门类,每年由此产生的版税收益高达500万至1200万美元。
《丁丁历险记》
上映日期:2011年12月23日
该片的演员阵容包括了“007”丹尼尔·克雷格、“僵尸肖恩”西蒙·佩吉以及“比利·艾略特”杰米·贝尔,《指环王》的导演彼得·杰克逊还将担任本片的制片人。如此超豪华阵容,会让这部首次采用3D捕捉技术拍摄的特效大片在两年后掀动一场全新的视觉革命。
《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改编自比利时小说家埃尔热的同名系列小说之一。原著小说已被译成48种文字,在全球的总销量高达1.44亿册,今年还是《丁丁历险记》诞生80周年。在好莱坞拍摄的这部电影中,埃德加-怀特选择了《独角兽号的秘密》这本出版于1942年的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丁丁买了一只船模送给船长,这艘古老的船模叫作“独角兽号”,背后隐藏着红色拉克姆海盗的故事,而船的桅杆中还藏匿着阿道克船长祖宗流下的藏宝地图。丁丁、白雪(去她博客看看)和船长打算揭开独角兽号的秘密,但困难却接踵而
㈢ 什么是3d电影
基本原理
立体电影(ANAGLYPH):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立体电影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的拍摄装置,拍摄下景物的双视点图像,再通过两台放映机,把两个视点的图像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显示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重叠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体影像,就要采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图像,右眼只看到右图像,如在每架放影机前各装一块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使用对应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镜观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看到立体景像,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互补色、开关、柱镜、狭缝光栅等都是在保证左眼看左图,右眼看右图这一基本原理上的几种屏幕观看立体的不同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屏幕上看立体的方式会更多。
原理解析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影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放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拍摄立体电影时需将两台摄影机架在一具可调角度的特制云台上,并以 立体电影原理
符合人眼观看的角度来拍摄。两台摄影机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几十分之一秒的误差都会让左右眼觉得不协调;所以拍片时必须打板,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找得到同步点。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放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 利用人的双眼视角差和会聚功能等特性拍摄的放映时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普通的电影或照片都是一个镜头从单一视角拍摄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据生活经验(如近大远小、光线明暗)产生空间感。而立体电影则是由从类似人两眼的不同视角摄制的具有水平视角差的两幅画面组成的,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幕上呈双影,通过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观众左眼看到的是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的是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于是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观众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后深处,有的脱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采用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的立体电影受观众厅座位区位置的严格限制,观众头部不能随便移动,否则立体效果消失,因此观众感到异常不便。在戴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中,广泛采用着彩色眼镜法和偏光眼镜法。彩色眼镜法是把左右两个视角拍摄的两个影像,分别以红色和青(或绿)色重叠印到同一画面上,制成一条电影胶片。放映时可用一般放映设备,但观众需戴一片为红另一片为青(或绿)色的眼镜。使通过红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红色影像,通过青色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点是观众两眼色觉不平衡,容易疲劳;优点是不需要改变放映设备。初期的立体电影常用这种方法。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的球幕黑白电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镜法的立体电影,从1922年开始一直为各国所重视,有些国家已和大视野的电影相结合,拍成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体电影。这种电影在放映时,左右画面以偏振轴互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会破坏偏振方向的金属幕上,成为重叠的双影,观看时观众戴上偏振轴互为90°、并与放映画面的偏振光相应的偏光眼镜,即可把双影分开获得立体效果。由于制作和放映工艺的不同,偏光立体电影有双机和单机之分。1985年的筑波博览会上展出了70毫米大银幕彩色立体电影。自60年代以来,中国拍摄的立体电影是采用偏振光方式观看的立体电影。 苏联在70年代研试了全息立体电影,观看时不必戴眼镜,有很大的影像亮度范围。由于观众眼睛的视觉调节和收敛是自然的,不会引起过分紧张和疲劳,观众只要转动头部,即可看到如同实物那样的位置变化,比普通电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象真实物体那样。这种电影仍在研究试验阶段。
㈣ 3D电影和3D照片是什么原理
(一)互补色立体电影
主要是红蓝、红绿立体眼镜,价格最便宜,几元就能买一个,对显示器没有要求,还能在电视、投影等上面放,可是这种实现立体的办法有一个缺点,就是有一点点重影。但这种方法实现立体在国外非常流行。但看的时间不能过长,这也是一部真正的红蓝立体电影每到半小时,就要弄进一段2D的片断,因为外国人很注意保护眼睛,所以有的买家问有没有全部都是立体的,你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红绿眼镜
(二)偏振光立体电影
1、两路分开电影。两路分开一般是高清的,直接由两台摄像机拍成后,各自保存成一个文件。就像我们以前在电影院看的偏光电影,有两个拷贝。营业用的一般用这种。各自保存的文件,也可以合成上下、左右、交错、红蓝等格式。适合于立体投影系统,同时通过软件也可以用于液晶立体眼镜。甚至是互补色立体眼镜。
2、上下格式:电影画面用普通播放软件放的时候是上下排列的,中间往往有一个黑条区分上下画面。用立体播放软件播放时两个画面合成重影的画面,所以清晰度会减一半。也就是达不到DVD的清晰度了。可用于主动式、被动式立体投影系统,也可用于红网等液晶立体眼镜。
3、左右格式:
电影画面用普通播放软件放的时候是左右排列的,用立体播放软件播放时两个画面合成重影。用普通播放软件时,看上去左右两副画面占满了整个画面,所以屏幕上面和下面就都是空白了。如果在电影合成时,用全屏来合成,播放时画面就会上下拉伸,严重变形。这类电影可用于主动式、被动式立体投影系统,也可用于红网等液晶立体眼镜。另外也可以用观屏镜或立体数码相框来观看。
左右格式
4、交错格式:分为左右交错和上下交错。用普通播放器来放,左右交错有点像不带眼镜时的屏幕上的立体重影画面,上下交错画面看上怪怪的,有点模糊感。这两种都可用于立体投影,只适用于部分高档液晶立体眼镜,左右交错也可以用硬盘式立体播放器来观看。
5、其它:立体爱好者,还会在网上看到STO、STS、MMV等一些后缀名的立体格式,实际上这些电影本身就是上面三种大类里的一种,只不过用加密软件加密后,后缀名改变了。
㈤ 在前几年上映的立体电影中,主角有火焰女孩和鲨鱼小子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叫《立体小奇兵:鲨鱼男孩与岩浆女孩》
下载http://lib.verycd.com/2005/09/10/0000064509.html
㈥ 3d电影都有什么
立体电影原理 基本原理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原理解析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影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投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拍摄立体电影时需将两台摄影机架在一具可调角度的特制云台上,并以特定的夹角来拍摄。两台摄影机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几十分之一秒的误差都会让左右眼觉得不协调;所以拍片时必须打板,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找得到同步点。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投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
利用人的双眼视角差和会聚功能等特性拍摄的放映时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普通的电影或照片都是一个镜头从单一视角拍摄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据生活经验(如近大远小、光线明暗)产生空间感。而立体电影则是由从类似人两眼的不同视角摄制的具有水平视角差的两幅画面组成的,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幕上呈双影,通过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观众左眼看到的是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的是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于是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观众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后深处,有的脱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采用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的立体电影受观众厅座位区位置的严格限制,观众头部不能随便移动,否则立体效果消失,因此观众感到异常不便。在戴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中,广泛采用着彩色眼镜法和偏光眼镜法。彩色眼镜法是把左右两个视角拍摄的两个影像,分别以红色和青(或绿)色重叠印到同一画面上,制成一条电影胶片。放映时可用一般放映设备,但观众需戴一片为红另一片为青(或绿)色的眼镜。使通过红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红色影像,通过青色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点是观众两眼色觉不平衡,容易疲劳;优点是不需要改变放映设备。初期的立体电影常用这种方法。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的球幕黑白电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镜法的立体电影,从1922年开始一直为各国所重视,有些国家已和大视野的电影相结合,拍成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体电影。这种电影在放映时,左右画面以偏振轴互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会破坏偏振方向的金属幕上,成为重叠的双影,观看时观众戴上偏振轴互为90°、并与放映画面的偏振光相应的偏光眼镜,即可把双影分开获得立体效果。由于制作和放映工艺的不同,偏光立体电影有双机和单机之分。1985年的筑波博览会上展出了70毫米大银幕彩色立体电影。自60年代以来,中国拍摄的立体电影是偏光立体电影。
苏联在70年代研试了全息立体电影,观看时不必戴眼镜,有很大的影像亮度范围。由于观众眼睛的视觉调节和收敛是自然的,不会引起过分紧张和疲劳,观众只要转动头部,即可看到如同实物那样的位置变化,比普通电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象真实物体那样。这种电影仍在研究试验阶段。
偏振技术
你看过立体电影吗?你知道它的道理吗?它就是应用光的偏振现象的一个例子。在观看立体电影时,观众要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这副眼镜就是一对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这样,从银幕上看到的景象才有立体感.如果不戴这副眼镜看,银幕上的图像就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人眼看物体说起。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不但能扩大视野,而且能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立体感。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当然,实际放映立体电影是用一个镜头,两套图象交替地印在同一电影胶片上,还需要一套复杂的装置.这里就不涉及了。 [编辑本段]立体电影的观看方式1. 光分法:电影院中普遍采用。 现在有不少影院都拥有3D立体放映厅,这样的放映厅在南京也有不少,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来播放两个摄影机拍下的电影,在屏幕上就会同步出现两组有差别的图像。
2. 分色技术: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现在也比较成熟,有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色分法会将两个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这样视频在放映是仅凭肉眼观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就可以看到立体效果,以红蓝眼镜为例,红色镜片下只能看到红色的影像,蓝色镜片只能看到蓝色的影像,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3. 时分法是NVIDIA现在主推的一项应用,需要显示器和3D眼镜的配合来实现3D立体效果。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最为复杂,当然成本也最高。两个镜片都采用电子控制,可以根据显示器的输出情况进行状态的切换,镜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换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对应的画面(透光状态下),双眼看到不同的画面就能够达到立体成像的效果。
4.光栅式:为了迎接2008奥运会,接收的电视节目能立体化,我国现已制造出光栅式的立体电视机,但光栅式也有缺点,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体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电视上清晰度稍高,但这样一来,价格也就上去了,但光栅的不管怎样弄,想克服这个缺点是比较难,当然技术进步了例外。
5.全真式:由德国人托马斯·侯亨赖克发明的当今世界上唯一成功的全真立体电视技术,这项立体电视技术与全世界原有各制式电视设备兼容,从电视制作、播出系统,到百姓家的电视机,均无需增添任何设备和投资,只是在拍摄立体节目时,在摄像机上加装特殊装置即可。观众收看节目时,只需戴上一付特制的三维眼镜即可。眼镜成本低廉,经国家卫生部门鉴定,不会对眼睛产生副作用。如果不戴眼镜和看普通电视没有区别,目前这样的节目很少,这项技术面临淘汰。现在又有部分数字电视节目又有这种节目了。缺点:节目源少,立体效果并不是非常出色。
6.观屏镜:以前专用于看立体相机拍的图片对,图片对一般左右呈现。现在这种观屏镜也可看左右型立体电影。缺点:看图像或电影时最多只能是屏幕一半大小;优点:非常清晰。
7.全息式:这种目前无法推广。在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是立体的,不用立体眼镜。价格是贵得出奇,只在科技馆有展示。 胶片3D电影的形式和特点
红绿分色技术和线偏振光分光技术
在胶片立体电影时代,使用最多的是红绿分色技术以及线偏振光分光技术,红绿分色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兼容性好,应用范围广,任何有35mm胶片放映设备的单位,只要购买廉价的红绿眼镜,都可以放映胶片立体电影,大规模的应用导致现在一说到立体电影,人们就想到硬纸壳做的红绿眼镜。其缺点是容易出现重影,放映的画面稳定性差、画面不清晰、立体效果差,观众容易产生疲劳感。
线偏振光技术最大的优点是立体效果稍好于红绿眼镜,但仍然有明显的重影,放映的画面仍不够稳定性、画面仍不够不清晰,较长时间观看仍产生疲劳感,观众的头部倾斜角度不能大于15°,否则会影响观看效果。
IMAX 3D
IMAX 3D利用偏振光分光原理,所使用的70毫米15齿孔电影胶片的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的10倍,是一般70毫米宽银幕胶片的3倍。IMAX巨幕3D画面大、视野宽广、视觉效果好,但成本高,所需放映的场地和空间巨大,制作费用高昂,而且需要使用70毫米15齿孔的设备进行放映。目前IMAX放映系统也在进行数字化,刚刚推出IMAX数字立体放映机,但其数字放映系统的价格和胶片IMAX系统基本一样。总的来说,IMAX 3D投资高、经营成本高,不是一般影院所能承受的,不适合在普通商业影院推广。
数字3D电影发展现状和优点
数字立体电影依托目前数字影院放映设备(2K)的平台,只需增加放映数字立体电影的辅助设备和更换金属银幕或高增益白幕就可放映数字立体电影。数字立体电影比胶片立体电影的放映具有画面清晰、稳定、无明显重影、亮度高、与普通数字放映设备相兼容等众多优点,克服了观看传统胶片立体电影时的头晕、疲劳等弊端,能给观众以特殊的观影体验和视觉享受。自从2005年11月美国迪士尼首次推出数字立体影片《小鸡快跑》以来,目前在全球已经出品了10多部数字立体影片(全部是动画、科幻、历险类主题,主要追求立体观感效果,片长一般与普通故事片相同),两年以来世界上已安装了1500多块数字立体银幕。这种特殊类型的电影在商业影院一推出就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虽然在国外数字立体电影的票价比普通电影的价格高出1-2.5美元,但观看电影的人次却远远高于普通电影,据统计,一块数字立体银幕的放映收入一般要比普通银幕高出2-5倍,以2007年3月30日上映的《拜访罗宾逊一家》为例,首映当天每块银幕的3D版本票房约12000美元,而2D版本票房只有4000美元,该片在美国总票房9800万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数字3D放映,而数字3D银幕只占放映总银幕的六分之一。票房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影院经营商、影片制作商和设备生产商的积极性。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已掀起了发展数字立体影院的热潮,美国和欧洲的放映商纷纷开始实施数字3D系统安装计划,预计到2009年全球数字影院中放映立体电影的银幕将超过5000块;美国好莱坞梦工厂去年宣布2009年以后出品的动画影片全部采用数字立体格式,迪士尼最近宣布从今年起生产的动画片也全部采用数字立体格式。根据我所得到的消息,今明两年全球将推出10部以上数字立体新影片。国际同行一致认为数字立体电影改变了人们在影院的观影方式和体验,已成为电影新的增长点,并将有效地增加了盗版的难度,加快了全球数字影院的发展进程。虽然现在国际上安装数字立体系统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关于数字立体电影的相关技术标准尚在制定之中,节目母版的格式已在DCI组织的规范下基本实现了统一,关于放映系统格式还没有计划进行规定,数字立体放映系统在有些指标上尚不满足DCI规范的要求,如:色彩深度等。
数字3D放映系统相对胶片放映系统的优点
1) 数字3D放映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立体显示效果
数字放映技术在原理上相比胶片立体有较大的改进,使用了液晶开关技术、圆偏振光分光技术及光谱分光技术等,这些技术抗干扰性强、画面稳定、立体效果好、无明显重影,画面清晰度高。由于目前数字立体放映系统亮度还不够高、光效率还不够大,因此在大银幕上放映(14米宽以上)仍然有待改进和提高,或采用双机放映的方式。但随着技术发展,较大功率放映机或者使用双机放映,都有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随着放映尺寸的增加,也能解决窗口感的问题,将挑战IMAX立体电影,会给观众一个更加精彩的立体世界。
2) 数字立体放映系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胶片放映机使用机械方式进行控制,人工装卸拷贝,操作复杂、精度低;数字放映机使用数字方式进行控制,操作简单、精度高,数字放映系统只需要在镜头前或者是放映机内部光路上添加一个滤光器件,可方便进行拆卸
3) 数字技术简化了立体影片制作工艺
制作胶片立体电影因为要处理两条同步的负片,因此不论是剪辑还是洗印都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所以愿意制作胶片立体电影的人不多。现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简化了立体影片在后期制作时剪辑、特效、配光调色等方面的工序,而且如果是制作动画立体影片,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虚拟另外一个摄影机,用一条影片的内容就可生成两只眼对应的影片。但是拍摄真人实景立体影片在摄制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难度,不过国际上已经有许多人在尝试用数字摄影机于拍摄立体电影和,相信真人实景拍摄的数字3D影片将很快面世并逐渐增多。
4) 数字技术丰富了节目内容
胶片立体电影由于制作技术的限制,很难加入特技,再加上胶片立体电影制作困难,所以能吸引观众的片源稀少,这在胶片时代是造成立体电影难以发展的最大的一个问题。
现在数字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人们制作动画立体影片的难度,数字动画特技的大量使用扩展了制作人的创作空间。而且除了数字动画立体电影之外,还可以用数字摄影机拍摄数字3D影片,可通过数字技术将普通2D胶片电影转成数字3D格式,国际上已经有一些大导演例如乔治�6�1卢卡斯等对此非常感兴趣。这样将较大地拓宽数字立体电影的片源,增加了数字立体影片的题材和数量,能够为影院吸引更多的观众。
5) 数字立体电影可以提高票房收入
由于使用了数字立体放映技术,良好的视听效果吸引了大批观众,在国外即便影院把票价提高1到2.5美元,仍然有大量观众慕名而来,使得数字3D影片比2D影片高出2到5倍的票房收益。优异的票房成绩调动了多方面的积极性,制片厂纷纷推出各种题材的数字立体影片拍摄计划,放映商积极安装数字立体放映系统,设备商努力改进和推广产品,抢占市场份额。 [编辑本段]立体电影照片 立体电影照片是经过360度自主研发的立体相机对人物、景物或产品等进行多镜头数码记录,然后经立体设备加工而成的照片即是立体电影照片,立体照片拥有立体电影般的立体真实效果,是当今欧美发达国家贵族领域最时尚的影像消费方式,照片图像景物远近不同、层次分明、人物呼之欲出逼真的三维空间感给人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全新视觉感受。从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画面的精彩图像,并可设计产生出动画旋转.缩放.变幻等视觉效果!
立体电影照片可应用到艺术人像写真、个性婚纱摄影、时尚儿童摄影、宠物宝贝摄影、商业产品摄影、室内装潢摄影、建筑雕塑立体展示、旅游风景摄影等等。 [编辑本段]立体电影电影院 3D影院
在普通投影数字电影基础上,在片源制作时,片源画面使用左右眼错位2路显示,每通道投影画面使用2台投影机投射相关画面,通过偏振镜片与偏振眼镜,片源左右眼画面分别对映投射到观众左右眼球,从而产生立体临场效果。
3D立体影院一般设计成弧幕形式,立体感更强。
3D立体影院的设备构成上主要由片源播放设备,多通道融合处理设备,投影机(左右通道数×2),投影弧幕,偏振镜片,偏振影片,音响等其他设备。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㈦ 我想了解一下有关立体电影方面的
原理解析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影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放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拍摄立体电影时需将两台摄影机架在一具可调角度的特制云台上,并以 立体电影原理
符合人眼观看的角度来拍摄。两台摄影机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几十分之一秒的误差都会让左右眼觉得不协调;所以拍片时必须打板,这样在剪辑时才能找得到同步点。 放映立体电影时,两台放影机以一定方式放置,并将两个画面点对点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个银幕内。在每台投影机的镜头前都必须加一片偏光镜,一台是横向偏振片,一台是纵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这样银幕就将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观众观看电影时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镜,左右镜片的偏振方向必须与投影机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过滤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画面,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放映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放映的画面。这些画面经过大脑综合后,就产生了立体视觉。 利用人的双眼视角差和会聚功能等特性拍摄的放映时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普通的电影或照片都是一个镜头从单一视角拍摄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据生活经验(如近大远小、光线明暗)产生空间感。而立体电影则是由从类似人两眼的不同视角摄制的具有水平视角差的两幅画面组成的,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幕上呈双影,通过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观众左眼看到的是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的是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于是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观众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后深处,有的脱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采用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的立体电影受观众厅座位区位置的严格限制,观众头部不能随便移动,否则立体效果消失,因此观众感到异常不便。在戴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中,广泛采用着彩色眼镜法和偏光眼镜法。彩色眼镜法是把左右两个视角拍摄的两个影像,分别以红色和青(或绿)色重叠印到同一画面上,制成一条电影胶片。放映时可用一般放映设备,但观众需戴一片为红另一片为青(或绿)色的眼镜。使通过红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红色影像,通过青色镜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点是观众两眼色觉不平衡,容易疲劳;优点是不需要改变放映设备。初期的立体电影常用这种方法。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的球幕黑白电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镜法的立体电影,从1922年开始一直为各国所重视,有些国家已和大视野的电影相结合,拍成质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体电影。这种电影在放映时,左右画面以偏振轴互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会破坏偏振方向的金属幕上,成为重叠的双影,观看时观众戴上偏振轴互为90°、并与放映画面的偏振光相应的偏光眼镜,即可把双影分开获得立体效果。由于制作和放映工艺的不同,偏光立体电影有双机和单机之分。1985年的筑波博览会上展出了70毫米大银幕彩色立体电影。自60年代以来,中国拍摄的立体电影是采用偏振光方式观看的立体电影。
㈧ 请高手推荐3D立体电影【越逼真越好】
你好,我这里有3D电影种子60多部,全部是1080P的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的,还有几部是蓝光原盘。要的话请留邮箱。
字幕的话,请在网络搜索"射手网",在那上面下3D版本对应的字幕就可以了,需要提醒的是,记得把字幕的名字弄成和影片的名字一模一样,才可以显示出来。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