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微电影 > 新闻专业毕业作品微电影

新闻专业毕业作品微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18 19:06:37

1. 关于大学生毕业的微电影

没看过。听着让人揪心。

2. 毕业论文写微电影的研究。 求高手大虾推荐几本关于“微电影”的中外文献~

《纪录电影的起源及演变》(拉法艾尔·巴桑、达尼埃尔·索维吉)原是法国《电影辞典》(让·路普·巴塞克主编,拉鲁斯出版社1986年首版)中的“纪录电影”条目,中文(单万里译)原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辑出版的内部刊物《纪录电影》1987年第3-6期,公开发表于《世界电影》1995年第1期,收入本文集时译者作了一些修改。

《电影与探险》(安德烈·巴赞)系根据原载《法兰西观察家》1953年4月号和1954年1月号的两篇文章综合而成,后收入《电影是什么?》文集,本书已出中文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选自福西斯·哈迪编《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英国Faber出版公司1946年首版,本文译自1966年修订版),是编者为该文集所作的序言,中文(单万里译)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

《英国自由电影》(阿兰·劳维尔)选译自作者与吉姆·希里埃合著《纪录电影研究》(纽约维金出版社1972年),中文(张雯译)原载《世界电影》1988年第4期,收入本文集时作了一些修改。
《法国新浪潮中的真理电影》(胡濒)选自《当代法国电影》一文,是其中的第三节,原标题为“真理电影”,见荒煤主编《外国电影近况》(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

《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罗伯特·C·艾伦)选自作者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国麦克格鲁-希尔出版公司1985年)一书的第9章,中文见《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或该书的中文版(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

《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境》(克劳斯·克莱梅尔)选自沃尔夫冈·亚克布森编《德国电影史》(德国斯图加特魏马出版社1993年),原文题目为“纪录电影:一个双重的困惑”。《世界电影》杂志1997年第1期曾以《一个双重的困境--关于“纪录片”的概念》为题发表过本文的片断(聂欣如译),全文系专为编辑本文集而译。

《战后日本纪录片的变化与发展》(渡部实)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

《中国新闻纪录电影》(高维进)选自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系该书的第13章。

《香港新闻纪录电影发展史话》(余慕云)原载台湾《电影欣赏》1991年第7期(总第52期)。

《六十年代以来的台湾纪录片》(李道明)选自陈虻与林旭东主编《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原题目为“我的纪录电影经验”。

《中国纪录片创作前瞻》(司徒兆敦)原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 山东师范大学和烟台大学的新闻系哪个好

肯定是山东师范大学的好,山东师范大学虽然不是名牌,但是在山东还是很强的。尤其是他的文科专业,甚至可以和山东大学叫板。新闻传播专业比较热门,报考的招录比列很大,竞争比较激烈!具体情况可以去他们学校的网站看一下,很详细!
烟台大学的文科强势专业根本没有新闻学
所以直接山东师大

4. 大学生励志微电影剧本

一:(教室讲台,黑板写:机械工程新闻联播)
男: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机械工程新闻联播。
女:这次的节目内容有: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毕业的
学生走向社会后,薪水竟可以有万元之差。这个差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男:怎样的度过大学生活才更有利于就业?针对此问题,我台记者特意做了一番调
查。
字幕:建大校园有这样三个人
字幕:甲

5. 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类有什么分别

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都属于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是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专业类。

文学是十二大学科门类之一,它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三大类。

新闻传播学包含以下10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会展。

1. 新闻学

专业代码:050301 | 男女比例:24:76

1、什么是新闻学?

新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科主要以文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同时又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要求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融合性,要求教学能紧跟传媒实践的快速发展,学生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知识,能够胜任未来新闻传播相关行业的工作。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总体而言,新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口的方向有三个:新闻业(包括专业媒体及一些单位的新闻宣传部门)、公关业和广告业,就业领域很宽。除媒体内容生产岗位之外,新闻学专业学生还适合广告、公关、传播、高校、企业宣传、政府宣传等岗位的工作。电视节目编导也是很多毕业生理想工作,近年综艺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爆红,电视播、编、采人才紧缺。线下刊物编辑比如杂志编辑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杂志编辑需要具备一些广告知识,最好还要有旅游、培训、房产、装潢建材、餐饮娱乐行业等工作经验。最终没有从事媒体行业的毕业生,一部分成了企业或政府的公关、策划人员,从事公关宣传工作,还有一部分优秀毕业生成为了高校教师 。

考研方向

新闻学专业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广告学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传媒经营管理方向、新闻业务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等。

2. 广播电视学

专业代码:050302 | 男女比例:23:77

1、什么是广播电视学?

广播电视学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广播电视学专业考研方向有:新闻学、新闻与传播、传播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既可以进入各类广播电视机构从事节目策划、摄像、后期制作、节目编导、媒介管理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各类传统媒体、新媒体机构、影视制作机构和广告公司等,从事信息采编、音视频制作与发布、项目策划、新媒体制作与发布等工作;同时也可以进入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内及对外宣传工作。

3. 广告学

专业代码:050303 | 男女比例:29:71

1、什么是广告学?

广告学旨在培养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2、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广告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有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传播学。

就业方向

广告学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出版、影视、广告、市场调查、信息咨询等文化产业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等工作,也可在各类网站从事网络广告、网页制作、信息发布等网络传播工作。

4. 传播学

专业代码:050304 | 男女比例:25:75

1、什么是传播学?

该专业培养具备传播学基本理论、英语交际能力、跨媒体实践能力和宽厚的人文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在广播电视、公关广告、媒体经营管理、新闻、出版、网络传播等领域从事管理、策划、采编、制作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与世界接轨的、具有跨媒体操作能力的传播人才。

2、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考研方向主要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新闻传播学等。

就业方向

传播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公务员、记者、采编、广播电视编导、文字编辑、组稿助理、秘书、文员编辑、网络运营专员、助理、事业单位人员等。

5. 编辑出版学

专业代码:050305 | 男女比例:20:80

1、专业定义

编辑出版学主要研究编辑学、出版学、汉语言文学、传播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等进行编辑、编务、出版和发行等。例如:文稿的撰写与编辑,书稿文字和标点符号的校对,书刊、杂志的封面、扉页、装订形式的设计,稿费的登记与发放等。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报刊、出版类企事业单位:文字编辑、稿件校对、出版排版、稿件管理、装帧设计。

考研方向

出版、新闻与传播、新闻传播学、传播学。

6. 网络与新媒体

专业代码:050306T | 男女比例:36:64

1、什么是网络与新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有新闻传播技术、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在学生的就业岗位上,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考虑从事网页设计、新闻媒体编辑、微电影拍摄、舞台灯光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主要服务于广播电视网络、通信网络等新媒体行业。此外,学生还可根据新媒体的衍生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AR/VR 技术等,设计相关游戏或应用软件。大量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同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又能符合大部分新媒体行业岗位的人才要求,因此,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新媒体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并提供技术支持,新媒体行业同时也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方向之一。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广,可在各类门户网站、传媒商业网站、党政部门网站、企事业网站等从事信息采集、撰写、编辑等工作,也能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站策划、网络推广以及网站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记者、编辑、以及各类节目的策划、编导、节目制作等工作;还可以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行业从事商业开发、活动创意、媒体策划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稿写作、视频节目策划、编导、制作工作和整合营销、媒体公关等工作。

考研方向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广告学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传媒经营管理方向、新闻业务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等。

7. 数字出版

专业代码:050307T | 男女比例:34:66

1、专业定义

数字出版主要研究编辑学、数字出版、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网络传播、出版、宣传等行业进行书刊、杂志、报纸、音乐的数字化出版、发行、传播与管理等。例如:电子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的出版,线上音乐的发行与传播,DVD的出版与发行,彩铃、彩信的生成与编辑等。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新闻、出版类企事业单位:书刊、杂志、报纸的数字化出版与传播。

8. 时尚传播

专业代码:050308T | 男女比例:--

1、专业定义

时尚传播是为了满足时尚产业的传播人才需求,由国家教育部特别设置的专业,主要研究时尚行业的特性和要求、现代传播新技术、时尚传播基础知识、新媒体传播技术等,培养具备策划、制作、执行等时尚产业全媒体传播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例如:在时尚企业做时尚媒体策划等。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企事业单位:时尚项目(活动)策划执行专员、自媒体策划与运营、时尚媒体策划专员、时尚新媒体编辑。

9. 国际新闻与传播

专业代码:050309T | 男女比例:--

1、专业定义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主要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人类传播行为和过程发展规律、国际新闻传播发展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等,培养能够掌握现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网络多媒体传播等对外宣传及涉外新闻报道技能的国际传播应用型人才。例如:在新闻传媒机构和节目制作单位能够胜任专业记者、编辑工作。

2、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传媒行业:记者、编辑、播音、媒介管理者、公关人员、作者、翻译者、教师、研究者、广告业人士、跨文化交流和传播者。

10. 会展

专业代码:99J001T | 男女比例:--

开设时间 :2020年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1、对媒体工作感兴趣;

2、性格外向;

(内容源于网络)

6. 关于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的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这个片子有点像纪录片。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确犹豫了一下,因为很难给这个片子以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归类。
个人演讲?100分钟的个人演讲还能吸引很多人从头到尾(包括我)把它看完,而且演讲人的语调除了最后略路提高一点声音外,一直是如此平静。这种个人演讲,几乎没怎么见过。
深度调查?嗯,其实最像深度调查,但电视台很少做这样长时间的深度调查节目,纸媒上上万字的深调并不少见,但用这样一种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纸媒嘛,没干过。
纪录片?这个其实很牵强,这个片子可以说7-8成都是镜头对着一个演讲人,哪有这么拍纪录片的。
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前媒体人现在在创业的风端(吴蔚)这样说:
几乎用上了所有最新的新媒体呈现手段,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
哦,他是在江湖中最神秘的微信群之一:四番群里说这句话的。这个群的神秘之处在于只有40个人,名额满了除非踢走一个绝不加新人。

柴静用一种深度调查的方法,配合多年央视工作经历练就的底线能力,以视频语言+个人演讲,将之表达出来,她的主题内容又是事关每个人生存,也就是马斯洛需求中的最底层。
上述这段话,涵盖了穹顶之下传播之道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说柴静的这个片子很震撼。
我倒没这种感觉。
我的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这样说:
没看过,也不明白雾霾这件事又什么可调查的?这么多年了,之前的其它调查也许都不完整,多有缺失。但,就那么一点不完整的有认真治理过吗?雾霾这种事儿不缺调查,缺的是决心!
某种角度讲,他其实没怎么说错。
柴静没有披露什么关于雾霾你所不知道的危害,而且,关于雾霾的成因,柴静也没有拿出什么鲜为人见的事实——真的,很多东西很多人都知道。
所以,没什么可震撼的。
柴静不是以一个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这话的意思是,她这个视频,我个人以为,是政治正确的。
柴静是以一个建设者的身份出现的。100分钟的视频,她所触及的根本性东西是两条:其一,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但执行不严,因为环保部门没有“牙齿”。其二,能源行业应该放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清洁更环保同时并不耽误发展的新能源。
这就是多年央视历练的底线能力——吴蔚甚至还发现了柴静频频使用“三年以来”这样的前缀。这样的细节都被他发现了,佩服。
所以,我的那位朋友还是说错了。
决心有,怎么下?这是操作性的问题。
也许有人是知道的,但柴静的贡献在于,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媒体人,本来就是干这个的。

柴静的个人演讲能力,在这个视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她没有呐喊过,唯一一次提高嗓门,也是在视频的最后那几分钟她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或中年)的本性暴露。大部分时间,她一直很平静。
这种娓娓道来的演说,更容易吸引理性的人——呐喊则比较容易吸引感性的人。而环保这个议题,需要的是理性。因为环保说到底是一个平衡问题:人类的发展,都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只是,如何少破坏一点,如何在发展和不破坏中取得平衡。
环保的本质,不需要极端主义,也不是少数极端分子能够完成的。
柴静的这种本色出演,和视频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柴静用她的女儿的故事开始,平静地讲完了一个半小时,叙事的建构能力极佳。
有人像我推荐了一本书,名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kindle版有售,不过10块钱,值得学习一下。

说到她女儿,这个片子可能会有争议的地方是:个人代入感太重。
这和传统的媒体伦理不符。
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手法是:记者需要做的事是,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
事实上,柴静在这个议题上,一向争议很大。柴静过往的很多作品,是走亲历者路线的。她会在最后成型的作品中,嵌入自己的东西--一种不好听的说法是,夹带私货。
柴静在自己的作品中显露太多,13年甚至还引发过一场批评。批评者中的一位是凤凰卫视的一位著名主持人,或者说,著名记者。
但问题在于,硬新闻在这个时代,的确大众不爱看。
有一些好的硬新闻作品,读来晦涩难懂——说难听点,叫“不说人话”,最终,大众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到那些不那么硬的但绝非主要的细节上。
这种事,屡见不鲜。
而且,柴静的这场演讲,明显是练过的。这话的意思就是,她是一种“表演”。
这让正统的媒体伦理又受不了了,记者怎么可以表演?

柴静这个作品,真的很难叫“新闻作品”,虽然它的内核其实是深度调查。
这次柴静更“过分”,这个作品是以她个人演讲完成的。片中大部分的镜头都是她个人。
在举到一些数字的时候,她还反复强调,我和你们一样,看不懂。
这样的叙事手法,在标准的传统硬新闻里,你什么时候见过?报道者自己都搞不懂的事,还好意思拿出来说?
但这样的手法,有效。一下子缩短了传受双方的距离感。
你很难去要求受众都是专业的。
更何况,在雾霾这个议题上,每个人都是亲历者。柴静在演讲中有句很煽情的话,叫“同呼吸共命运”。煽情归煽情,但百分百是事实,一点不夸张。
柴静这个片子所引发的巨大的传播量,以及,也许可能有的治理措施上的改变,说明作品有效,起到了该起到的作用。
不过,这个时候,捍卫者们可能又要说了:程序必须正义。

所以,柴静的作品,最好的归类方式是:演讲。
这是一场时长超过100分钟的个人演讲,当然,后面有很多人的贡献。正如片尾拉出来的密密麻麻的鸣谢名单。
个人演讲?这算不算自媒体了?柴静还说过,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自”的味道十足。
人民网在和柴静的专访中,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
柴静回答说:没有。这次只是个人调研,播出也是公益的。
有理由相信,柴静还会就这个话题继续努力下去。
但自媒体不自媒体的这种标签,已经不重要了。讨论柴静算不算自媒体,我个人都会觉得有些无聊。

最后一个话题。
柴静这个视频,对媒体运作有什么可借鉴的?
很难讲。
必须注意到,这是一个百万级别的投入,历时至少有一年——根据柴静的自述。
这样的成本,若是抱着公益的心态,还算好。柴静那本书大卖,也是她能自筹经费得以投入的重要前提。
但如果抱着商业的心态,真的要掂量掂量。
但柴静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有些议题——尤其是事关最广泛的公众利益,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采访,本身也投入不菲。
如果换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是不是能够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再多说一个细节
前央视人王凯注意到的,在整部片子里,你可能听到过笑声,但你从来没听到过掌声。
这是一个前媒体人,或者说,骨子里依然是个媒体人的柴静的克制。

7. 急求大学生微电影短片剧本!!!急用跪求!!!

那你老师是不是还告诉你们小组人员一个摄影,一个导演,一个编剧,一个剪辑
(-_^)
跟我们作业一样233333

8.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的自制微电影

《再见青春》苏州大学文正学院2014毕业微电影。
《恢单时代》胡宇崴与陈彦妃来过文正学院空乘楼取过景。
《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10新闻微电影大赛参赛作品。
《爱在心口难言》这是一部同性之间的爱情纠葛故事。
《爱在苏州》荣获江苏省“优秀文化产品”。
《回眸》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小寂寞工作室荣誉出品。
《异意》校园微电影
等等,不详细列举

9. 中国传媒大学微电影作品都有哪些

太多了,每天都在产生

阅读全文

与新闻专业毕业作品微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