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大山的女儿》观后感
河南渑池曲剧团演出的《大山的女儿》是由剧作家黄森林等人,以发生在河南省渑池县的真实故事为素材,精心打造的一部现代戏。该剧描写了山村女子秀秀,把一位素不相识的、失忆迷失的大娘接回家,并把她视同亲娘一般悉心照料两年有余,直到她恢复记忆顺利回家。剧作着力塑造了一个善良、勤劳、坚强的山村女子形象,以剧传情,以情感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
首先,《大山的女儿》较好地实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使情感的流露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戏剧性。该剧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因此剧作家在编剧时有比较充沛、真实的感情,情感根基比较深,不做作。秀秀收娘、留娘、忆娘、养娘、带娘、救娘这一系列的过程没有虚构的成分,自然感染力强。然而,作为一个艺术品,尤其是戏曲,单单把现实的真实原封不动地搬上戏曲舞台是远远不够的。剧作家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着力在这种感人的真情上作文章,通过戏剧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突出、矛盾冲突的强化达到了艺术真实的高度。该剧没有简单地记述秀秀收养大娘的经历,而是把这种无私的爱的举动放在了不断变化的矛盾之中,更深刻地触动着观众的心。秀秀决定收娘,韶华(她的未婚夫)不同意,回家后家人不赞成,甚至舅舅都要和她断绝关系;秀秀悉心照顾着大娘,村民又有诸多非议,大娘还时时发疯打骂她;紧接着,秀秀的父亲由于车祸死了;而且韶华家人不同意带疯大娘过去……所有的这些情节一个紧接一个,冲突愈加激烈,突出了秀秀坚忍不拔的性格、善良纯真的心灵和坚强果敢的毅力,紧紧地牵动着观众的心,艺术地传达了这种真实的人间真情。
曲剧《大山的女儿》摒弃了说理教化的形式,用平凡的人物事迹弘扬了真实的情感。人是情感的动物,任何艺术品都有一定的情感指向,因此这种情感的表现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决定着其艺术价值的高低。秀秀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物,她和其他大山里的村民一样,真诚朴实;她和大山里的其他姑娘一样,勤劳吃苦;她和大山里的其他儿女一样,恭敬孝顺。她和别人不同的就是有一颗更为博爱、宽容、坚定的心,她的爱体现的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关爱,而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关注。秀秀要把大娘接回去,韶华不同意,秀秀恳切地说“韶华,这可是一条命呀”!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其包容的内涵却一点也不简单——秀秀所关爱的是一个生命,而恰恰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关注,深入到人的真实的情感深处时,这种情感、这种行为才会与观众的心灵契合,才能真正产生感染观众的艺术效果。曲剧以秀秀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山村姑娘,她救助了一位素昧平生的老者,在重重困难中至始至终奉献着她无私的爱来感染观众。这种感染胜过了帝王的号召、圣人的教导、伟人的榜样,它是真真切切的情感的认同。
此外,《大山的女儿》在情感表露时寄情于真实的人物形象之中。剧作虽然要表现,像秀秀这样的山里人的淳朴、诚挚、善良、无私,但是它尊重现实,没有把人物形象任意拔高,塑造了真实的人物形象。秀秀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她无私、执着,然而并非所有山里人都这样。韶华也有爱心,但对秀秀的举动也有一些不解,秀秀要接大娘回去,他说“秀,这事不能管,咱还是快点走吧”,大娘发疯时,他也对她大声吼叫。父亲、舅舅等人对秀秀的举动也不支持,公公、婆婆不同意她带着疯大娘嫁过去,乡亲们还传出谣言说秀秀给他爹找了个不掏钱的保姆、好老伴。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不同人物的思想观念,他们的举动正与秀秀坚定不移的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她的善举。然而,秀秀单单是这么无私地去照顾这样一位老人,而且忍受着巨大的痛楚与外界的重重压力,像照顾自己母亲一样照顾她,这在情理上似乎还说不通,她倒底是为了什么呢?曲剧设置了忆娘一出戏,通过秀秀向韶华讲述,当年就是由于没有人收留她娘才造成了她娘惨死的悲剧。“要是有人留咱娘,娘岂能深山把命丧”?直到此时,秀秀才“告诉”大家,她把大娘当亲娘看的原因,有这样一个情节在,秀秀无私、宽容、坚定的举动自然显得合情合理,这个形象的真实性无可挑剔。该剧正是以真实的人物形象流淌出了真实的人间真情!
现代曲剧《大山的女儿》,用曲剧艺术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一种真实的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真实的情感感染着每个人。“闺女啊!你咋恁实在,朴实倔强把善根埋。山高路险多坎坷,山里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也许只有用这句朴实无华的唱词,才能概括剧中流露的真情。
❷ 电影《土墙》故事梗概
电影《土墙》讲述了秦岭山区的一个真实故事,两代人的心血垒起来的一座学校,在暴雨的一次次肆虐下坍塌,山村的孩子再次遭遇着失去学校的命运;影片反映了山里山外两个不同世界里人的同一种心情——寻找梦和幸福,反映了一种平凡而悲烈的徘徊在贫困、梦想与命运之间的一种真实的生存状态。
剧中人物
柳 桃
原名肖琪,女,23岁,大学生,在山村教学两年,最终留在山村的一位老师。
八十年代初大批知青返城时,柳桃被亲生父母(下乡知青)遗弃在一座山村。柳桃在山村长到了十二岁,后被城里的父母苦苦寻回。山村的童年、山村的大自然、山村的“土”……在柳桃心中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长大后的柳桃发现自己愈来愈恐惧城里的生活,包括座落在城里的人情、爱情,甚至亲情……柳桃想重新寻回被大自然环绕的感觉……
为了逃避,柳桃去了另一座山村;那座山村里柳桃成为了一名老师……
两年间,柳桃一次次地耳闻、目击着山村的悲剧,渐渐地她开始惧怕了那里的囚禁和蒙昧……除了大自然,山村全然不像她希翼中的人类故乡,她想离开……然而,在那里她每一天都能真切地感触到一种类似自己童年的目光……
老父亲般慈祥的梁一蒙一直暗示她和田蕾离开……
最终,柳桃留在了山村,她想改变自己的童年以及山村孩子的童年……
角色形象:文弱、多愁善感、执着;气质佳;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牺牲精神;一个眼睛里有故事的人。
田 蕾
女,22岁,大学生,在山村教学两年。
田蕾是一位热衷于艺术的女孩,她的所有梦想即是用画笔记载生活和自己的一生。大学毕业后田蕾流浪各地,寻求在城市里迷失已久的艺术。后,田蕾寄居山村,在山村的“土”中找到了艺术的力量——生命和黄土。继之不久,山村的那种原始和蒙昧就使田蕾难以接受,田蕾在那里绝望地看到了另一种艺术——死亡。
田蕾没有勇气去接近纯粹的“死亡艺术”,做完十二幅画(关于生命和黄土);田蕾卖画、捐款,之后,悄悄离开了山村。
流浪远方的田蕾继续捐款给山村建校、铺路……
角色形象:热情、善良、执着;具有艺术家气质。
梁 一 蒙
【又称,石磨大叔/石磨大爷男】60-70岁,新中国高级知识分子,教授。
文革中的一场心灵浩劫,梁一蒙为保全妻女,在情急万分无奈之下“放弃”了弟弟梁一董。那段背弃(“蛇”)日夜噬咬着梁一蒙,文革前后十余年间梁一蒙麻木不知喜悦、悲痛的滋味,躲在屋里过着暗无天日、如醉如梦的日子。文革后,一切尘埃落定,梁一蒙早已哭不出声;二十三岁的弟弟梁一董早十年已离开了人间,他没有留下任何物件,包括自己的尸骨,他甚至一点也不仇恨哥哥梁一蒙。
八十年代初,梁一蒙带着一家人退居山村,用他的话说叫“落草”——生命像遍地的草儿一样。
山村,梁一蒙以石磨为生,推动着石磨,在石磨的滚滚沉响中碾碎记忆……,直到女儿雨筝落水死亡……梁一蒙又突然记弟弟一董,记起自己是一位医学教授,记起一位学者的尊严和梦想……山村二十余年,梁一蒙愈来愈觉得自己的存在像一种植物……梁一蒙不知不觉中导演了第一次绝食自杀;被救后,心如死灰的梁一蒙尽全力为草儿医病,柳桃田蕾也在为草儿医病……
阴阳师来往出现在草儿家,梁一蒙采集的药草一直被草儿母亲搁置,最后在岁末除夕被焚烧……
梁一蒙没有看到草儿病情好转的迹象,直到他第二次绝食自杀身亡……
角色形象:低沉、孤寂、寡言;具有学者气质;目光里至死至终凝聚着一团冰冻的灰色的眼神。
刘 二 愣
男,35岁,山村村民,有血性。
刘二楞是被农村人唾弃的一个农村人,周身上下流淌着一股邪气;言语直白冲动甚至刻薄;懒散不善劳作,整日里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不是和孩子们不成体统地打玩,就是潜身山林捕蛇打猎(准确的说那是他日常进行的一种“游戏”或“围猎”)。
十多年前刘二楞被老父亲轰出家门,独自一人住在一间废弃的破屋里。他浑身贯注着一种胆气,或者说是一种邪气或莫名其妙的霸气,而又全然一个穷途末路的街巷浪子……
二十一年前,他喜欢那位从城里远道而来的小老师梁雨筝。梁雨筝不幸遇难死后,他性格遽变,自甘堕落,一直未婚。在山村里,他常常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也常常嘲笑别人。
黑 蛋
男,11岁,山村学生。
山村孩子的小领袖;父亲(洪声)的死和姐姐海子的流落远方提早结束了他的童年;具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稳重;思念学校,思念姐姐海子;《马良的笔》是他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寄予着他的所有梦想;学校坍塌后在贫困和悲痛中长大成长……
角色形象:内向、果敢、坚定。
草 儿
女,12岁,山村学生,采果子时不幸遇蛇,心病缠身。
角色形象:原本活泼可爱的一个女孩,“蛇”事件后性格剧变,悲剧性人物——瘦弱,眼睛里是“水”的一个小女孩。
喜 娃
男,11岁,山村学生,村长的儿子,黑蛋的好朋友。
角色形象:活泼、开朗、具有儿童天然的一种幽默和天真,以及贫困中儿童的坚毅。
黑蛋爷爷
男,60-65岁,山村村民,劳苦一生,晚年丧子;与梁一蒙走得比较近的一位老人。
角色形象:典型的山村村民,老父亲形象;老实憨厚,淳朴勤劳,满目沧桑,因年老而坚韧,具有人生智慧。
《土墙》其余人物简介
梁 雨 筝 女,17岁,二十一年前的山村小老师,梁一蒙的女儿。自幼跟着母亲学习音乐,后跟随父母居住山村。
角色形象:热情随和,语音甜美、清丽俊秀,气质佳。
黑蛋母亲 女,35岁,山村村民;丈夫洪生死后,独自一人支撑着四口人的家庭,维持着喜娃上学;生活在谣言阴影里的一个人,孤苦的后半生……除了沉重的家庭负荷,生活里似乎已没有了和她有关的内容。
角色形象:瘦弱,沉默寡言,一个目光里表达不出喜悦的人。
黑蛋奶奶 女,60岁-65岁,山村村民;一个善良,晚年丧子,生活坎坷的老人。
角色形象:行动迟缓,周身上下老年农民的沧桑,慈祥而凄苦的面容。
幼年黑蛋 男,5岁。
角色形象:满脸的童贞,不知道死亡概念的一个小男孩。
幼年海子 女,11岁,山村孩子。
角色形象:朴实、清瘦、俊美;目光里流溢着泪水和意志的一个小女孩。
黑蛋姐姐 女,15-16岁,山村姑娘。父亲死后辍学在家,迫于贫困和流言,在一个冬天远去异乡;还债、修葺学校、供弟弟黑蛋上学是她的所有梦想。
角色形象:朴实、坚毅、清瘦、俊美;自尊心极强的一个女孩;贫困使得她过早明白人世的沧桑。
黑蛋父亲【少年洪声】 男,15岁,山村学生;喜欢小老师梁雨筝。
少年二楞 男,14岁,喜欢小老师梁雨筝。
喜娃母亲 女,30-35岁;村长妻子,端庄的农村妇女。
喜娃父亲 男,34-37岁,山村村长;和刘二愣、黑蛋父亲同辈。
角色形象:工作认真,典型的农村干部,有极强的责任心。
吴老支书 男,60-65岁,山村支书;目历着两代人、两座学校的所有故事;历经沧桑的一个老人。
角色形象:典型的老干部,有极强的责任心;满色的无奈、沧桑和悲凉。
常 平【捐款资助者】男,30-45岁;捐款后不久,醉酒开车,不幸死亡。
角色形象:西装革履;与暴发户不同的一种老板形象;复杂、矛盾的目光里流露着一种显而易见的焦虑和恐惧,与财富和繁华的城市有关……
阴阳先生 男,60-70岁;一位驼背弯腰的瘦老头。
草儿母亲 女,30-35岁。
角色形象:最大众化的山村妇女,长年累月的劳作,彻头彻尾的迷信,本能地表达着母爱。
草儿妹妹 女,6-10岁。
女 孩 甲 女,9-12岁。
女 孩 乙 女,9-12岁。
男 孩 甲 男,9-12岁。
男 孩 乙 男,9-12岁。
男 孩 丙 男,9-13岁。
❸ 求一部看电影,讲的是一个山村支教的老师个一个姑娘的爱情故事,姑娘穿一件红棉
我的父亲母亲》 1999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根据鲍十小说《纪念》改编,由张艺谋执导,章子怡、郑昊、孙红雷主演。 该片以自传性质讲述了对父母感人至深爱情回忆。现实用黑白表现,回忆用彩色表现,现在时的冰冷现实与过去时的美好回忆形成强烈反差。2000年该片在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银熊奖。 中文名:我的父亲母亲 外文名:The Road Home 出品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内地 导演:张艺谋 制片人:张伟平 类型:爱情 主演:章子怡,郑昊,孙红雷 片长:89分钟 上映时间:1999年10月16日 对白语言:普笭贰蒂荷郦沽垫泰叮骏通话 色彩:黑白 原著:鲍士
❹ 山村姑娘什么时候上映
电影《山村姑娘》一个沦落红尘的女孩记录的真实故事,主演:杨易之/朱琦雯/侯辉辉/乔宇/武雁。[1]
中文名
山村姑娘
出品时间
2013/01/26
出品公司
山西清海云莲影视传媒
制片地区
中国
拍摄地点
内地
拍摄日期
2013/01/26
导演
杨易之
编剧
柳永青
制片人
付银玲
类型
剧情 爱经
主演
杨易之,朱琦雯,侯辉辉,乔宇,武雁
片长
86分钟
上映时间
2013/08/26
对白语言
普通话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彩色
联合单位
4D影像(北京)电影工作室
❺ 电影山村姑娘2片尾曲是什么歌
名字就叫山村姑娘
作词:荣亚楠
作曲:荣亚楠
编曲:老哥
演唱:金色姐妹
黄丫口上披锦绣.天上七彩霞
阵阵春风吹过来.满山绽奇葩
是谁惹得游人醉.忘情又遐想
张张笑脸挂喜悦.笑开杜鹃花
哎
花开满山遍地香.歌声漫山崖
姑娘美丽又漂亮.正当好年华
采来桑叶育新蚕.秀手舞彩线
织就羽衣身上穿.山村睹芳华
黄丫口上披锦绣.天上七彩霞
阵阵春风吹过来.满山绽奇葩
是谁惹得游人醉.忘情又遐想
张张笑脸挂喜悦.笑开杜鹃花
哎
花开满山遍地香.歌声漫山崖
姑娘美丽又漂亮.正当好年华
采来桑叶育新蚕.秀手舞彩线
织就羽衣身上穿.山村睹芳华
山村姑娘多勤劳
山村姑娘会说话
山村姑娘最热情
山村姑娘朵朵花
山村姑娘多勤劳
山村姑娘会说话
山村姑娘最热情
山村姑娘朵朵花
姑娘朵朵花
姑..娘朵.朵花..
❻ 山村姑娘电影插曲 她电脑里的照片被删了后的插曲叫什么名字
选自《乜野系恋爱》
❼ 16岁少女小薇被迷晕 卖到偏远农村电影叫啥
李杨的电影《盲山》讲述的也是一个少女被迷晕卖到偏远农村的故事,主人公叫白雪梅,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电影?
《盲山》是李杨2007年的作品,主演是最近刚上过《演员的诞生》,和刘芸搭档演戏的黄璐。
《盲山》里黄璐饰演女主人公白雪梅。大学毕业后,白雪梅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途中喝了一碗胡晓晓递过来的水,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农村人的家里,而胡晓晓和所谓的老板早已不知去处。
她想要离开的时候才发现,那两个想要带她挣钱的人,原来是人贩子,她被卖给了这家40多岁的农民黄德贵做媳妇。白雪梅偷偷逃跑被发现,遭受了毒打,并且在黄德贵父母的帮助下,被强奸了。白雪梅从此失去自由,被迫生活在一个陌生而野蛮的山村。
白雪梅没有放弃逃跑的念头,好几次她试图逃跑都被发现。在这个封闭的山村里,没有人愿意帮助她逃出去。村里好几个媳妇也是人贩子各种哄骗骗来的,大家都自顾不暇。村民们的自私和冷漠,当地官员和警察的渎职行为使她在那里孤立无援。
后来,她为黄德贵生了一个男孩,黄家对他放松了警惕。
在初中同学李青山的帮助下,白雪梅和父母取得了联系。最后经过诸多波折,逃离了这个令人绝望的、可怕的、深不见底的盲山,而她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了那里。
盲山里,盲的不是山,是人心和人性,是人的自私、冷漠和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