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邓艾偷渡时刘禅死守不投降的话,刘禅最后能挽回败局吗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占领战,都是最强者解决弱者的一场战争。公年263年8月,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确定向蜀汉开战,外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天然屏障,狙击魏军主力军。
更何况似刘禅这般的君王,但凡有点脑子的,谁又肯相信他可以狂扫六合、一统天下呢?
② 历史上真正刘禅是怎么样的呢
不装疯卖傻,岂能安然无恙?。
③ 历史上的孙尚香真的是刘禅的生母吗
三国历史上的孙尚香,不是刘禅的生母。在正史《三国志》中这么写:刘备在老家的时候娶过多名妻子,但她们进门后不久都死了,因此有了刘备克妻的恶名。后来刘备在沛城娶了甘氏作为侍妾,她为刘备生下了儿子刘禅。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说刘禅的生母是甘夫人。
在正史《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中都有说孙尚香嫁给刘备之后一直没有子嗣,而且孙尚香性格桀骜,跟刘备一直有矛盾,孙尚香因为是孙权的妹妹所以刘备也一直防备着孙尚香,还让赵云专门负责内政事务,这样顺便可以看守孙尚香。在《三国志》中提到后来孙权命人到孱陵把孙尚香给接回东吴,孙尚香想把刘禅也要带走,但是赵云和诸葛亮以孙尚香与刘禅没有关系给拦住了,才没能让她抱走,孙尚香走后再也没有回去。而在小说《三国演义》说的是孙尚香自行要拐跑刘禅,被赵云给拦截了,孙尚香于是就自己走了,从此在三国失去了音讯。
④ 邓艾灭蜀偷渡的阴平究竟在哪地势有多险要,为何刘禅不做防备呢
实际上,阴平小道这条道路,在那个年代了解的人应该是不少的。邓艾能成功领着精兵根据这儿,肯定是有当地指导领路的,顺便说一下,邓艾总兵力有三万人,进到蜀汉的据估计有两万人,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讲的两千人。真要是两千人亡国了蜀汉,那真就就是个惊喜了。既然有指导了解此路,并且当初阴平郡也曾是蜀汉的国土,那样蜀汉肯定也是了解这条道路的。那样为什么蜀汉不派部队守好这条道路呢?
阴平小道这条道路,从古到今都是非常的难走,即使是如今,除了少数的本地人有时候会走一走,别人一般也是不容易走这条路的,路绝对是太难走了。我也不知道邓艾可带着过万魏军踏过这条道路,是得有多大的胆量与体力!不过还好现在有些地区也修起了道路,搭建了观光索道,相较于古时候,是要好很多了。
⑤ 邓艾偷袭成都时刘禅如果死守,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邓艾偷袭成都时刘禅如果死守,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分析当时的局势,发现邓艾在阴平路上袭击成都时,大军越过崇山峻岭到达绵竹。来对抗的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亮。诸葛亮这个人,平日很受刘禅的喜爱,是刘禅的女婿和忠臣。由于诸葛亮的关系,蜀地的老百姓看到诸葛亮就会想起诸葛亮,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这种人蜀国当然对他寄予厚望。可惜他没有能力。就像诸葛亮之前的预测一样,“诸葛亮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就不能有大才能。”诸葛间没有背弃诸葛亮的预言,放弃绵竹圣地,直接与邓艾正面交锋,否则全军覆没,诸葛尖战死。诸葛尖要知道,这匹人马只是普通的军队,可能比普通军队更弱,邓艾,精锐师,士气旺盛,野战只能败一路。如果诸葛亮不打架,帮助姜维赢得时间,邓艾的生死都可以看表。
邓艾和钟宗一直关系不好,都想立下这个大功,钟宗很有可能坐着看邓艾和姜维展开恶战,到时候一切都不好说了。如果姜维获胜,可能会收缩兵力,坚固的碧清野会拖一会儿铃,等待吴国的结构和动向,所以蜀汉可能很难熄灭。
但是从两国的国力和发展来看,魏国越来越强盛,蜀国越来越贫弱,魏国人才辈出,蜀国人才凋零,时间漫长,蜀国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遇到刘禅这个君主,加速蜀国灭亡。
⑥ 邓艾偷渡阴平后刘禅死守成都,等待姜维军队救援,守住这一步,会发生什么
公元263年,司马昭见蜀汉日益衰弱,决定对蜀汉发起全面进攻。
司马昭命令征西将军邓艾、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大军三万余人兵进沓中,牵制在那里屯田的姜维,钟会则率大军十万余人直扑汉中。
所以如果刘禅不投降,死守成都,最大的可能是在姜维赶回来前,成都就已经被邓艾攻克。即使能侥幸守住,姜维也赶了回来,面对源源不断赶来的魏军,最后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
⑦ 诸葛亮偷偷留下一位大将,本能阻止蜀汉衰亡,但刘禅却没重用吗
与其说诸葛亮偷偷留下一位大将,不如说诸葛亮悄悄培养了一员大将,而这员大将就是霍弋。
说到霍弋,可能熟悉的人并不多,但要说到三国时期的“两大门神”,可能鲜有人不知。
“门神”一: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公元212年,霍峻随刘备入川时,率数百人留守刘备在蜀中仅存的葭萌城根据地。当时,刘璋派扶禁、向存等领万余大军,攻打葭萌城。结果,霍峻坚守了一年之久,还趁机大破刘璋军,并阵斩敌将向存首级。
“门神”二:郝昭,字伯道,太原人。公元228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领数万精兵出兵陈仓道,并包围陈仓城。结果,被郝昭率领的千余士卒阻挡城外20余日,直至粮尽退兵。
若此假设成真,作为坚守成都的霍弋,也必将上演其父霍峻“门神”的辉煌,而邓艾的偷渡阴平奇谋,则将会成为千古笑柄,而非千古佳话。
就算蜀汉已经投降曹魏,部下诸将劝说霍弋尽快投降,霍弋也要坚持“君辱臣死”的气节。当看到司马昭对刘禅较为优待,他这才姗姗投降,其忠心也受到了司马昭的赞赏,并被封为南中都督。
所以,只要霍弋一直陪伴在刘禅的身边,以他的军事才能,又怎么能让邓艾灭了蜀汉呢。也就是说,只要刘禅重用霍弋,无论是让他陪在身边,还是接受他回援的建议,都能杜绝蜀汉灭亡的命运。可惜,如果只能是个可叹的如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