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清廉家风,敬廉崇洁”为主题的小故事
1、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意思是说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2、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上的廉洁。 ——[法] 巴尔扎克
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
这是孔子对他学生曾参说的一番话。一个读书人,应该将遵行发扬道义作为志向与目标,如果不是这样,总以穿不上时髦光鲜的衣服,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觉得羞耻,这个人就不值得与他讨论问题,大概作朋友的资格也都没有。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中国古代格言
所谓淡泊,就是清简素朴,少一点私欲。这样,谋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样燃烧,浪花一样翻滚,酒醉一样躁热,而像镜子被擦拭干净,像池水被沉淀透明,这时候高远纯洁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现,主宰原本飘荡无主的心。 5、“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这是说一个人要养成“吾曰三省吾身”的习惯,日日反思行为,检点作风,及时发现不足与错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6、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法.安格尔 7、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故事欣赏】“五代”清郎
袁津修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五个朝代,为官50年,始终以清贫为本,连一升酒的薄礼也不受,于是人们皆呼袁津修是“五代”清郎。
[狐狸看仓库]狐狸给狮子看管仓库,忠心耿耿、极其负责。可狐狸最终却被狮子炒了鱿鱼,只因为狐狸在狮子清点食物时,随手拿了一条小鱼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小小的故事像一面镜子,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经典的俄罗斯民间故事。
狮子在森林召开大会,说:“我建了一座储藏食物的大仓库,谁愿意来看管?”话音刚落,狐狸就说:“大王,我愿意!”狮子笑着答应了。第二天一大早,狮子对狐狸说:“你要好好干啊。”狐狸答应了一声,拿上仓库的钥匙,美滋滋地去工作了。
过了几天,狮子来检查工作。狐狸正在仓库门口认真地巡逻,看见狮子来了,笑眯眯地迎了上去:“大王您看,我对工作很负责吧。”狮子点点头说:“嗯,我们到仓库里看看吧。”说完就让狐狸开了门。走进去一看,仓库里面的鱼、肉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样也不少。在狮子清点食物的时候,狐狸随手拿了一条小鱼放进了自己的口袋。狮子看见后皱了皱眉头,却没有理会他。
到了晚上,狮子叫来狐狸,严肃地对他说:“狐狸先生,明天你不用再来看管仓库了。”
狐狸惊讶地问:“为什么?难道您对我的工作不满意吗?”狮子说:“你工作得很认真,不过我看见你把一条小鱼放进了自己的口袋。”狐狸说:“那只是一条很小的鱼,仓库里的鱼那么多,你还在乎一条小鱼呀!”狮子说:“每天拿一条小鱼,一年加起来就是365条;今天你拿一条小的,明天你或许会拿一条大的。做人要廉洁,不能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是极小的。”狐狸听后觉得很羞愧,红着脸走开了。
“顶不住眼前的诱惑,便会失掉未来的幸福”。所以,我们不应当因为一时的贪念,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⑵ 优良家风有哪些内容
⑶ 清廉家风怎么写
中国,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种语言,五十六种习俗,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家风——廉洁。
廉洁,就是不贪污腐化,不损公肥私,不奢侈浪费,不贪赃枉法。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漫漫历史长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人,总会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唐朝的魏征,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朝的郑,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这件事也说明,其实廉洁离我们并不远。也有许多同学会说:“廉洁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们小学生能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经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对其人生道路影响巨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廉洁就是诚实守信等一些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买了两块钱的水,我给了商店老板五块钱,而他却找了我四块钱。可能是因为当时人多没看清,所以才会多找了我一块钱。可却因为这一块钱,让我心里纠结不已。我想把这一块钱占为己有,可我又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应该把一块钱还给老板才对。这时,我的心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没事,就一块钱嘛,自己拿着吧,又不会有人知道。”另一个说:“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关乎着诚信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把这一块钱还回去。不能为了这一块钱而毁掉了诚信。”对于这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纠结,到底是还还是不还。我思量了许久,决定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最后,我把钱还给了老板。
要做到廉洁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其实廉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处美丽的‘风景’。我是新时代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争做一个“廉洁小公民”。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廉洁这项家风,真正做到廉洁家风伴我行!
⑷ 关于廉洁文明家风手抄报内容
家风家训手抄报内容1:廉洁的解释
亦作“ 廉絜 ”。谓不贪财货,立身清白。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汉代王充《论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之句。《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兮”之诗。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东汉庐江太守羊续,为政清廉,自有高招。他把下属行贿送给他的鲜鱼,悬挂在大堂屋檐下,风吹日晒,几天就干了。后来又有人送鲜鱼给他。他指着干鱼对来客说:“你还想让我把鱼挂起来吗?”送鱼的人只好悻悻而返。明代于谦十分欣赏羊续拒腐蚀永不沾的做法,特赋诗赞道:“喜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 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汉书·贡禹传》:“ 禹又言孝文皇帝时,贵廉絜,贱贪污。” 唐崔令钦《教坊记》:“夫以廉洁之美,而道之者寡;骄淫之丑,而陷之者众,何哉?”《清史稿·简仪亲王德沛传》:“ 德沛屡任封疆,操守廉洁,一介不取,逋负日积,致蠲旧产。”
家风家训手抄报内容2:好孩子家规新十条
1.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3.上学要和父母说“再见”,放学回家要向父母“说我回来了.
4.离家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去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
5.吃饭时要等父母,全家人一起吃,坐姿端正,谦恭有礼.
6.父母回家后要为父母倒茶,让父母休息好.
7.记住父母生日,到时向父母表示祝贺,并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
8.父母不舒服要勤问候,父母生病时要为父母端水送药.
9.在生活方面不跟条件优越的同学攀比,不向父母提过高的物质要求.
10.认真完成作业功课,并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家风家训手抄报内容3: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的建设、传承,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现状和未来、一个民族的传统与创新。家风仍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是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家风体现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训家规中,这些家训家规在中国有着诸多的名称:“家规”“家矩”“家训”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
家风家训手抄报内容4:廉洁家风家训格言
1、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
2、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3、贵莫贵于清廉,贱莫贱于多欲。
4、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5、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6、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7、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8、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9、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10、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⑸ 清廉家风的文章
营造清廉家风
江华
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因为撰写纪念文章的需要,笔者认真阅读了陈云纪念馆中的资料文献,当阅读到介绍陈云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并且带出清明澄澈家风时,不禁肃然起敬。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同志,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对于陈云同志的“三不准”要求,他的亲属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同志的夫人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上下班和陈云走的是同一路线,尽管顺路,但他的夫人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没有搭乘过一次陈云的小汽车。为使子女真正树立起清正廉洁的思想观念,他多次教育子女要像普通人家的子女一样学习生活,不能搞任何特殊化,不要沾染不良习气。正是在陈云同志严格的要求下,才培养了其子女自强自立的精神品质,才带出了全家“拒腐蚀、永不沾”的廉洁情操,才造就了他清明澄澈、堪称楷模的家风。这良好的家风,体现了陈云同志心系群众、遵守党纪的高风亮节;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为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良好的风范。
当今有的领导干部不但在蝇头小利上任由亲属子女胡作非为,而且在重大问题上袒护纵容亲属子女,不但任由亲属子女将自己的工作用车变成“私家车”,任由亲属子女与他人争权夺利,而且赤膊上阵为亲属子女索贿受贿、侵占公款“开山劈路”、“遮风挡雨”。有的领导干部虽然自己尚能自律自警,却经不住亲属子女枕边风、撒娇风的吹拂,这里说情,那里批字,为子女“发财致富”提供帮助。有的领导干部自己贪婪成性,以致亲属子女学而跟之,步其后尘。这样的家风,是私欲膨胀的家风,是混浊贪婪的家风。这样的家风,只能败坏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利益。领导干部如果有了这样的家风,不但会毁了自己,而且可能毁了整个家庭。刘方仁就有这样的家风,他不但自己收受贿赂,而且受儿媳请托,向他人打招呼,帮助儿媳谋取非法利益,最后翁媳同台受审,成为历史罪人。林国娣就有这样的家风,他一家三口,分工合作,狼狈为奸,在谋取非法利益时默契配合,结果,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三人被绳之以法。马德也有这样的家风,他夫妇俩夫唱妇随,勾结连环,你办事我收钱,以致夫妻双双都没有好下场。这些都是家风不正的典型,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前车之鉴。
党员领导干部家风的好坏关乎党风建设。家风正,不但能给群众起表率作用,维护党的形象,而且能够促进党风建设,促进党的事业。领导干部家风的好坏也关乎其家庭的幸福安康。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儿孝家平安。良好的家风,不但能保持领导干部家庭声誉,而且能为家庭赢得幸福快乐。营造良好的家风,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既严格要求自己,更严格要求家人,不以在家而降低觉悟,不因亲情而忘却党纪国法。党员领导干部的亲属子女,也要以家庭声誉为重,以家庭长远利益为重,少找麻烦,不添乱子,支持亲人、长辈一心一意为党工作。只有这样,清廉家风才能逐渐形成。
⑹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发言稿6篇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孝仁礼恕的良好家风,争当廉洁幸福家庭的优秀表率,那么在座谈会上怎样对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做发言?下面我整理了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发言稿,供你参考。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发言稿篇1
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及家庭成员: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国以家为基,家以廉为贵。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幸福生活的港湾,也是反腐倡廉的一道重要防线。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及家庭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家庭文明建设和好家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工委、省妇联联合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家庭成员发出如下倡议:
培育清廉家风,做“最美家庭”的引领者。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旗帜鲜明地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首要内容之一。作为先锋队,党员干部在家风的道德标准上应该高于普通群众,领导干部应该高于普通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模范地遵守党纪和国法,坚守从政道德,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正确对待权力和责任,养成在监督环境中工作、在纪法轨道上用权的习惯。
践行清廉家风,做“最美家庭”的守护者。清廉是党员干部家庭幸福的源泉,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警醒,常读廉政书、常看廉政戏、常思廉政理、常做廉政事;要自觉抵制各种腐败思想和行为的诱惑,坚决做到非分之礼不收,不义之财不取,不廉之友不交,把别有所图的送礼人、行贿者拒之门外;要开好廉洁“家长会”,常吹廉洁“枕边风”,算好家庭“廉洁账”,敢说“逆耳话”,严守“廉洁门”,站好“安全岗”,念对“紧箍咒”,筑牢“防火墙”;要珍惜荣誉、珍惜家庭、珍惜岗位、珍惜已有的幸福生活,用实际行动坚守廉洁风范,善养浩然正气,共建幸福家庭。
传承清廉家风,做“最美家庭”的建设者。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则社稷安。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严守廉洁家训,树立良好家风,传递廉洁基因;要坚持以德治家、以廉保家、以俭兴家,崇尚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争当清正廉洁的河南“最美家庭”,使家庭成为反腐倡廉的坚强堤坝;要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 子女自强自立,告诫亲属自尊自爱,大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成为家人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加油站”。
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风正民心顺,家和万事兴。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家庭成员,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幸福,请用实际行动构筑起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为净化政治生态,培树良好家风,打造文明河南,促进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发言稿篇2全县领导干部家庭:
为了认真贯彻县委“两学一做”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全县第十七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要求,县纪委、县妇联联合向全县领导干部家庭发出倡议: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
要坚持家风传德,让家庭成为知礼重德的健康场所。温馨和睦的家风、血脉相连的亲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幸福家庭的基础。我们倡议领导干部家庭要牢固树立以德立家、以德治家的理念,每个家庭成员要在共同生活中传延家庭美德,明礼于心、行礼于人,言行有规矩、做事有法度,树立良好家风,建立家规家训,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要坚持亲情育德,让家庭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阵地。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要发挥家庭情感依托的基本功能,引导家庭成员感受亲情抚慰,传递家庭温暖。我们倡议从每个家庭成员做起,倡导廉洁之风,塑造廉洁品德,做到洁身自好、拒腐不沾、防微杜渐,“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用实际行动筑牢家庭廉政防线,使家庭成为温馨牢固的大后方。
要坚持书香润德,让家庭成为静心修德的快乐天堂。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书香让家庭变得和睦,让家风变得清馨。我们倡议家庭成员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培育良好的阅读生活习惯,积极建设沁透 文化 的“书香家庭”。
要坚持节俭养德,让家庭成为简约质朴的温馨港湾。节俭是绵亘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品质,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家之宝。我们倡导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倡导婚丧简办、移风易俗的生活态度,培养每个家庭成员树立勤劳致富、不贪不占、理性消费、绿色节俭的生活意识,让清正家风薪火相传,让廉洁奉公成为家庭的家庭准则。
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孝仁礼恕的良好家风,争当廉洁幸福家庭的优秀表率,用实际行动共同铸就反腐倡廉的坚固长城,为建设“清廉南漳”、构建和谐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发言稿篇3去年以来,中央直属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全国妇联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寻找中央直属机关“最美家庭”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进一步推动中央直属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先进家庭典型。经广泛推荐评选,10户中央直属机关“最美家庭”、10户“我爱我家”优秀摄影作品获奖家庭、10户优良“家风家训”格言获奖家庭以及33户中央直属机关第八届文明家庭受到表彰,充分展示了中央直属机关干部职工良好的家庭道德风貌。
为了进一步推动“最美家庭”活动深入开展,今年5月,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全国妇联下发通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联合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座谈会对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要求中央直属机关各单位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注重发挥妇女组织和女干部女职工作用,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活动形式,积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意识,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为中央直属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为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作出表率;要求中央直属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家庭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培育和践行良好家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下一页更多精彩 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发言稿
⑺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得民心。我们这时代也需要这样的清廉,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清廉的经典 散文 推荐,希望能帮到大家!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回望清廉
清廉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想那些为抗击日寇吃树皮,吞白雪的抗联战士,想那些为了民族新生建立新国家的早期共产党人。我们总是在银屏上回望他们的身影!但那清廉的身影被如今和谐社会腐败官员们的腐败挤得没了踪影……
听老前辈们的回望清廉,听父辈们回望清廉,亿万百姓心里深深地呼唤清廉!清廉,清廉,你在哪里?难道你已随创建新中国的那一代代仙逝的人们一起走进了历史吗?
清廉走了,中国危矣!清廉走了,老百姓平安祥和的日子还会有多久?人们心里深深地担忧!
回望清廉,那些铮铮铁骨,那大公无私,那为了民族为了百姓舍去生命的人们永远定格在“人民英雄纪念碑”里!那些为了祖国强盛两袖清风,为了民族国家永远不受外辱制造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那些为了建立共和国农业、工业、国防体系而无私贡献,不计报酬,不惜生命的人们,他们用身心塑造了“清廉”,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百废俱兴!
然而,自由女神的旋风,吹走了清廉!茫茫的中国,清廉的身影在当今和谐社会却为“稀有”!
清廉,清廉,清廉,请留住你的脚步!不要,不要,不要远走!
回望清廉,十三亿人至少有十二亿人心里深深地呼唤!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清廉海瑞,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州人,字汝贤,自号刚峰。嘉靖十八年中举,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打击贪官污吏。
代理南平县教谕时,御史到学堂,部署管理都伏地通报姓名,海瑞单独长揖而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署礼,这是学堂,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应屈行礼节。”迁淳安知县穿布衣、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
总督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责备驿吏。海瑞知道后说:“过去总督按察巡部,命我们无需铺张,此人行装丰盛,定不是胡公子。”打开袋子金子数千两,收入库中,再禀明总督。都御史巡查淳安县,觉酒饭供应简陋,海瑞却高声宣言县邑狭小容不下车马。后来都御史知道是海瑞,只得收敛威风离去。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得民心。去世后,当地人如失去亲人,水路运送灵柩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很多老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奉在家里。
走出历史斑驳车辙,海瑞已经入土四百多年了,但他的清廉依然为人们所歌颂。窥探明朝万历皇帝,幼时受张居正、李太后限制,童年时光枯燥。因此亲政后,玩物丧志,朝政一度因东林党与其他党派争斗荒废,三大征更是劳民伤财!内存权臣阉党横行,外有强弩压境。虽然戚继光东南沿海抗倭大捷,李如松朝鲜击败丰田秀吉,但是国家颓势显露无疑。
于是在国内外大小条件下,许多官吏大发国难财,漕运盐税等等苛政杂税。与民国蒋宋陈孔都是一丘之貉,使民不聊生。而海瑞却有屈原沉江的那般勇气,备棺罢官,和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廉贞。
总的观察海瑞清廉为官分为自检和外廉,
自检便是清廉为官的最真切表现。百善孝为先,海瑞虽说仕途坎坷,但常言说的好"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二斤猪肉本应无所谓,说是葛朗台式吝啬也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县执掌本可利用老母大寿宴请四处同僚上司,八方绅乡亲朋。假借祝寿之名收受贿赂,此等场景古今皆有,比如某市长通告下属母亲一不小心正月初一大寿,务必捧场,于是来者纷纷捐上红包,最可笑的那便是来者须登记红包数额。因此可以断定海瑞的经济实力只能买二斤猪肉。二斤猪肉配上自家菜田种的瓜果,山肴野蔌,酿泉为酒,何乐而不为呢?似乎与庐陵欧阳修一拼,那种自检清廉何尝不是平淡生活中升华的快乐呢?人在生存中最重要的是寻求内心良知的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利诱,不畏坚守!
外检是最大化利用政府财政资源为老百姓,同时保证财政赤字在合理范围内。当总督的儿子与权臣欲铺张浪费时, 当宰相徐阶的儿子抢占民田,掳走妇女,海瑞不念旧情不畏强权,海瑞只认大明律典,不为他人意志而转移。因此说他死板,类似德国日尔曼人种,其实也不尽然。他就是中国士大夫的傲气,士可杀,不可辱那种,也许继承了一点方孝孺藐视朱棣诛十族的血性。想到朱镕基说过自己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个送给贪官,还有一个留给自己,他们不仅仅自己清廉,还努力让社会中更多人走向清廉之道,感染他人,拨乱反正。
走出历史尘封的宣纸淡墨,展望当下天空的云卷云舒。从早期电影上港台片中的廉贞公署,到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中纪委,反贪局,各省市纪检委,中国清廉先从治贪开始,正有条不紊的像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像赖昌星远大走私案,给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和蒙受精神的亵渎。今年叛逃加拿大的赖昌星被警方引渡回国,逍遥法外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被判处终生监禁。
反观海峡那边的陈水扁欲立宪搞两个中国,提高军备预算,转移台湾群众的视线,激化双方矛盾。实际上是家族式洗钱,依靠政治权利走后门。在海外储存资金,最终了马英九上台清算陈水扁。一位”总统“只能坐在监狱马桶上蹲坑了。这些无视清廉的人,都是为一己之私,忘了百姓疾苦,乃至抛弃民族尊严,更甚分裂祖国大同。
西方的拜金主义,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完全是对人性本贪,无需清廉的肯定。当然那是错误的,钱钟书写过《走在人生边上》这篇 文章 ,告诉我们迷茫无助时,跳出自己生活的圈子从旁观者的思路看待那些贪欲。有些钱财死不带去,活不带来,何必窥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做一个清清白白的公民,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树立一个清廉旗帜,将社会的良好风气长绵下去。清风两袖神矍铄,廉布土衣气潇洒。众人浊发我独清,欲将浩气延乾坤。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家风正清廉《触龙说赵太后》中说:“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以之告诫天下爱子之父母,出于为子孙计深远、计久长的考虑,不应让他们“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
家庭,是中国伦理的重心所在,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方能齐家,齐家却关乎天下安。
《论语·为政》述: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管好家庭也算参与政治。
好的家庭离不开好的家风,好家风才能带来好的政风。好家风既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也有利于正风反腐的开展。
对领导干部而言,好家风尤为重要,培育好的家风,是从思想上预防腐败的关键。目前,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如何构筑不想腐的堤坝?首先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党性 教育 ,坚定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其次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其中丰富的官德思想足资今人鉴用。
为人当修德,德养于平日,平日重在家风。为子孙计深远久长,不仅要严格要求子女,更重要的是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家风主要靠什么?言传身教,由己正子,再由子正孙,正至无穷后世。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做到了己正,才能做到上行下仿,从而实现整个团体的风清气正。
《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晋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泾谚汇录》:“上梁不正下梁弯。言子为恶,由于父兄不贤。”
正人先正己,无论是小家亦或是大家,榜样的作用均显得尤为重要,凡事从我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方能以己度人,净化社会。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
一些领导干部家风败坏,首先在于没能管好自己,上行下效,才导致了不少像苏荣一样的“家族式腐败”出现。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己为鉴,方证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