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华语微电影比赛是什么比赛
百视通携手风行网主办“全球华语微电影大赛”
【环球网科技讯】 记者从今天(6月14日)举行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上获悉,由SMG百视通携手风行网联合主办的首届“全球华语微电影大赛”将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
国际化是此次全球华语微电影大赛最大的特色。百视通新媒体副总裁、总编辑张越在白玉兰论坛上表示,本届微电影大赛将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并邀请国际阵容的评委加盟,采用国际化的研讨与评判手段,同时将优秀作品推向国际市场,参加国际各大电影节的展映,向全世界展现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创造力。
据悉,本次微电影大赛预计总投入至少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金奖作品将获得100万元大奖奖励,此外组委会还将设立单项奖,如网络人气奖、特别技术奖等。百视通也将通过此次大赛启动旨在扶植电影创作人才的“青年导演计划”,在日后投入更多资金,扶植优秀才俊,投拍大电影。
此次百视通携手风行网联合主办“全球华语微电影大赛”,旨在激发更多怀揣艺术理想的年轻人投身微电影创作,在互联网时代掀起一股来自东方的微电影新浪潮。作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的新媒体公司,百视通将充分发挥SMG主流媒体渠道与新媒体之间的协同力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传播功能,通过网络海选、路演、电视播映、专区推广等各种手段,在作品征集、后期制作、舆论宣传、作品遴选等方面开创“微电影”创作的全新展现方式。
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旗下的新媒体上市公司,拥有超过1200万,全球最大规模的IPTV用户群,同时在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领域、互联网电视领域也拥有了相当成熟的市场规模。今年4月,百视通注资3000万美金,成为国内著名的视频网站“风行网”的第一大股东,进一步完成了在新媒体领域的战略布局。
❷ 微电影有研究意义吗 是什么
微电影拍得是简略式电影,将原来长达1~2小时的电影缩减至几分钟,这要有很好的概括,顺序等条件才可以拍一部比较好的微电影,所以难度是比较大的。
望采纳!
❸ 南方微电影大赛的大赛平台优势
■集合了高效媒体宣传
大赛组委会集结全媒体产业支持及专业高效的策划执行,以其丰富的影视制作经验与相关资源,使比赛本身更专业,品牌传播更具深度及广度;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政治、权威和区位优势,尽占宣传先机。整合全国各大主流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及新媒体进行全程跟踪报道,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传播更深入。
1、网络宣传
大赛启动便开建官方微博及网站,并在南方日报官方微博、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及南方周末官方微博进行发布,发布内容由专人维护,全程跟踪报道比赛情况。
2、媒体宣传
启动仪式邀请了超过二十家主流媒体对活动全程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同时,《南方日报》将为活动制作特刊,使活动更具影响力和知名度。
3、线下活动
结合活动内容举办新闻发布会、作品展播、颁奖典礼等线下活动,使活动更广为人知,品牌传播更深入。
■设置了高额奖金回馈
大赛为奖品累加式设置,现金奖金为10万元,全程还接受企业赞助类实物类奖金,预计奖品总价值将超过百万元,为国内微电影评奖中奖金最高的项目。
大赛全程整合资源,不断接纳新的合作单位,力争为参赛者打造一个集合影片宣传、导演成名、明星包装、好作品融资及销售的多功能平台,为演艺界提供更多的冒头机会。
■组建了权威专业支撑体系
评委会主席:章柏青,中国电影评论界泰斗、中国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大赛总导演:刘镇伟,曾演绎过《大话西游》里面的经典形象“菩提老祖”,导演过《东成西就》等多部经典电影,是香港电影届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多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大赛剧本总监:王兴东,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编剧协会会长、《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等著名电影的编剧。
大赛总监制:董丹弟,广东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发表、上演过舞台剧、电视剧作品40多部,个人剧本专集《董丹弟集》还被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收入“中国当代剧作家选集”丛书,获得过“全国电影家协会优秀工作者”称号。
大赛总制片:张全欣,投资过《李小龙我的兄弟》、《大闹天宫》等电影,并在2012年担任导演拍摄电影《幸福迷途》,创立了南中国著名的星际传播国际机构,连续担任多届广州4A执委,策划并导演了包括中央台“同一首歌”等极具社会影响力的活动。
❹ 有哪些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微电影比赛
大学生适合参加的微电影比赛有很多,做比如real新青年,这就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大学生电影大赛,而且,如果说在国内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比赛,可以去尝试一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这个电影节已经举办了很多届了,在国内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且还有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大学生微电影节之类的。都可以尝试去参加。非常适合大学生。
❺ 大学生微电影都有哪些啊,怎么参加啊,想关注这类问题,不知道从何下爪啊~
大学生微电影指以大学生为主题或者为主体,切合大学生的生活的微电影,有商业性和非商业之分。大学生微电影网致力于为广大用户(大学生)提供最快速,最专业,最有效的微电影资讯,为专业从事微电影行业的人士提供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广大微电影爱好者提供学习,分享,参与的机会。旨在推动中国微电影行业朝着专业化发展。目前,大学生微电影网主要提供微电影资讯,微剧本交流,微电影合作,微电影教程,微电影剧本,就业栏目。即将同行业内专业机构合作,举办专业性的微电影,微剧本比赛,以及各种活动。 面向海内外高校学子的2012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于2012年2月28日拉开帷幕,开始面向海内外高校学生征集微电影作品。 历时数月筹备的该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将通过近一年的宣传、征集、评选和巡演展映,倡导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文化。此次微电影节作品征集范围包括所有以华语为创作语言的大学生原创作品,设置有视频单元和微电影剧本评选单元,包括了剧情类、纪实类、动画类和广告创意类等多个奖项,并将结合公众投票评出网络人气大奖、最佳指导教师奖等。参赛作品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纸媒等广泛传播,并通过与视频网站、各类媒体深度合作,在音像、影视、出版等多方面开掘巨大的衍生空间,对涌现出的有潜质的创意及制作团队,将通过媒体合作及二次包装进行持续传播。 在传媒精神、影像艺术和信息技术激越张扬的时代,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点创意架构出的微电影,就可以表现你所有的憧憬、智慧与感动。 参与及支持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的评委及专家不仅包括海内外知名艺术家、国内主流媒体总编辑及著名传媒人,还包括各大院校著名学者和著名创意与广告人。2012年5月12日将举办该届微电影节的颁奖典礼,获奖大学生与学者名流将共走红地毯,摘取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的首批桂冠。 据微电影节组委会介绍,微电影具有微时(一般在3分钟以内)、微媒(媒体属性)、微众(易于草根参与)等特点。其对传媒精神、电影艺术与商业情怀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大学生的创新激情与独特视角。本届微电影节还特别强调微电影的媒体属性,它蕴含的平民表达、草根传播和反思精神,以及对传统媒体转型的触动与影响,都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本届微电影节正值南京大学110周年华诞庆典之际举办,由南京大学主办,腾讯网和央视电影频道电影网联合主办,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专业委员会协办、扬子晚报独家融合媒体合办,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承办,南方周末、江苏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倾力支持,并与海内外各大高校共同参与,是2012年一次难得的思想、文化与创意盛宴,也是迄今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语高校微电影比赛及展映活动。大学校园微电影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先了解大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第一部被称为微电影的作品是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2010年年底面世,无论是从演员阵容还是技术团队来看,其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近几年,诸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支付、微公益、微基金等微文化不断被消费大众所接受,而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也加入到微文化的行列,国内微电影的起步虽然晚,但发展迅速,并很快适应了当下微时代的主流环境。 针对时下电视剧插播广告现象严重,广电总局明文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每集电视剧之间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然而广告事业发展已久,一纸限播令对其的发展似乎并无致命性打击,于是,其必定要从其他领域寻求发展空间与活力,便出现了在影视作品中大量植入广告的现象,恰逢其时,微电影的传入与发展无疑给广告事业带来了旺盛生命力,微电影的发展为广告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新鲜血液,广告的发展又为微电影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前进,微电影与广告事业相结合的趋势也是日渐清晰。 其次,在之前我们对“草根”文化的概念已有所了解,对微电影也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阐述。首先,微文化是一种大众所能接受、理解的,在消费大众中广为流传的文化,其与“草根”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而目前社会各阶层也在不断宣传、推广大众文化,又不令其过于通俗化,腐朽化。所以,综合目前形势看,微电影在未来走的将会是一条精品化的大众路线,而在微电影精品化的道路上,就势必会淘汰一些缺乏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微影”家们,这就要求每个“微影”家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争先创优。 在了解了大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后,我们再来看特定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校园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5月12日晚,2012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是微电影界的一大盛事,也标志着大学校园开启微电影时代。在当今校园内,大学生拍摄以自己及身边发生的故事为题材的微电影已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慢慢地走进微世界,并逐渐形成微电影界的新生力量,也为微电影界带去了无限活力。目前,青春、爱情、职场等题材越来越被微电影界所追捧,而青春正是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主旋律,在这其中也穿插着许多或唯美,或凄楚,或感动,或残败的爱情故事,职场又是所有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职场对每个大学生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对大学生活的检验。而时下大学校园内微电影的现状则是呈现出一派雨后春笋的迹象。 顺应大环境下微电影的发展趋势,校园微电影也将不断向着总体发展趋势靠近的同时,依然保持其自身原有色彩,大学生既在消费群体中占据较大比例,又在微电影生产中占据较大比例,另外,近几年,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在荧屏上出现频率越来越大,更多的生产者选择把大学生原滋原味的生活故事作为题材,以大众所能接受的形式即影视展现出来。不管是针对影视题材还是消费者爱好而言,大学校园将成为影视,特别是微电影界中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阵地。种种迹象表明,微电影在大学校园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你可以去大学生微电影网了解
❻ 全球客家微电影大赛
客天下·全球客家微电影大赛于2012年11月24日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的启动不单是电影作品的比赛,更是客家文化推广的全方位活动,我们将打造全球影响力最大、参与人群最多、辐射范围最广的针对客家文化创作、投资、传播的高端品牌活动之一。本大赛发起于世界客都梅州,为全球客家文化、电影爱好者搭建一个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互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挖掘客家文化的现代性与当代价值,打造客家旅游产业链发展新引擎,推动客家文化旅游产业链转型与升级,也是一个将传统客家文化经由新媒体全面推广向全世界宣传的盛典。
本次活动的精神口号"Hakka Style"客家风格,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对客家人文、历史、建筑、语言、音乐、饮食文化、人物、城市或地方特色等客家风格元素能有更多了解的一种态度,也是一个开启新媒体来传播客家文化的客家时代。大赛组委会邀请所有对影视发展及客家文化推广有兴趣的朋友们来共同参与"Hakka Style"的微剧本、微电影、V拍客等创作活动与客家微电影创作圆梦扶持计划,一同完成更多以视觉表达方式体现客家文化的微电影作品,作品征集与影片展演等落地活动遍及众多客属地区并走进各地校园进行宣传,也邀请所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关产业在客家文化的推广活动上给予大力支持,我们期待在未来能让更多了解客家文化的朋友们也能因为接触本次大赛作品全球散播的影响下让更多的人能一同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
客天下·全球客家微电影大赛的主题歌曲《客家阿妈》,是由著名词曲作家,著名音乐制作人——陈小奇所创作,金钟奖偶像歌手韩炜演唱,词曲内容充分地表达出了客家母亲的大爱,极具感染力又相当朴素。
❼ 最近有什么微电影比赛,越多越好,还没截止的
北京影协杯、海峡两岸微电影大赛
❽ 百年树人 电影阳光行系列活动上海市中小学生“光辉历程”影展活动系列:微电影故事征集
百年树人 电影阳光行系列活动
上海市中小学生“光辉历程”影展活动系列:
微电影故事征集大赛通知
各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市教委德育处指导,上海联和教育院线、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办,定于2011年12月至2012
年3月,共同举办“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系列活动——上海市中小学生‘光辉历程’微电影剧本征集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要求
(一)活动内容:撰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当代中小学生校园生活、讴歌当代社会公德和时代风尚的,适合于微电影拍摄的故事。
(二)比赛要求:
1.思想主题健康向上、内容新颖、富有想象力。
2.有故事性、有画面感、有矛盾冲突。
3.思想性、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统一。
4.投稿文体不限(剧本、记叙文均可),文章必须有完整故事结构,逻辑性强,字数要求:小学生500字以内,初中生800字以内,高中生1200字以内;格式要求:标题为华文中宋、小二号字体;正文为仿宋、四号字体。稿件请以电子版形式发至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请务必在电子邮件中注明区县、学校、年级、班级、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及参赛组别。
5.组织推荐与自由投稿相结合,组委会将安排专业培训,获奖作品以剧本朗读会的形式汇报演出,并择优将获奖文本拍摄成微电影。
(三)比赛组别:
本次比赛面向本市中小学生,比赛分为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
(四)评选程序:
组委会将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参赛作品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二.活动时间
1.截稿时间: 2012年2月6日
2.培训申报时间:即日起至12月29日
3.颁奖仪式时间:2012年3月下旬
三.赛事培训
组委会将分批次对部分参赛团队(单位)代表进行免费艺术培训,提高参赛团队的影视故事写作能力。(培训事宜另行通知)
四.奖励办法
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金、银、铜及单项奖若干,并设优秀组织奖。将对获奖个人与集体给予奖励。
本次活动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五.组织单位及联系方式
指导单位: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
主办单位:上海联和教育院线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征集活动办公室地址:上海戏剧学院团委(华山路630号)
邮编:200040
联系电话: 62483576
联系人: 牛文佳
❾ 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有哪些
2019年5月-6月23日征集的“Real新青年”是比较适合大学生参与的。虽然之前一季有的作品甚至入围戛纳电影节,虽然不乏有入行多年的大Shen,但有的幕后的创作人还是未毕业的影视小白,也有入行多年的大神。大赛也设置了一二三等奖的现金大奖,作品最后会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展映,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对大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