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川军抗战的电影
我的团长我的团,川军团血战到底,正者无敌,壮士出川,壮丁也是兵 这几部都是比较著名写川军的... 而且我都看过, 值得推荐
2. 带川剧变脸的电视剧有什么
电影《变脸》,电视剧《笑傲江湖》,微电影《川剧往事》。
龙越,男,民间艺人,川剧变脸演员,出生于1988年06月20日(农历 五月初七),祖籍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巴蜀变脸王亲传弟子。15岁时进入中国遂宁川剧团拜巴蜀变脸王、龙怡策为师学习川剧变脸艺术,随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其以“川剧变脸”身份强势跨入演艺圈,逐渐发展至演员。
3. 四川农业大学怎么样
希望大家都可以考入心仪的大学。
4. 川农思可觅
请确认种子后缀名为 .torrent
还有,目前思可觅资源区有许多BUG,可能会对下载有所影响
5. 川农都江堰校区问题~
1,我是这个学校的大三学生,今年来的新生会住新寝室或者原来的寝室,都是六人间,条件也基本上一样,只是修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学校的住宿费都是一样的,条件也是一样的,没电扇,没热水。
2每间寝室都有阳台,独立卫生间,澡堂洗澡两元20分钟,每超出一分钟2毛钱。澡堂里面隔成一间间的,但是没有门,如果你不习惯就打开水到寝室洗
3网速没得好快的,价格多便宜的,二十五一个月吧,我用的是宽带70一个月
图片我上传不了,给你个网站你去看吧,www.scfc.e这是都江堰校区的网址
6. 有没有关于川军出川抗日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正者无敌》,很鲜明的反映了川军的军魂,您可以看一下,陈宝国演得也很有内涵。
7. 四川农业大学来过哪些名人
青年作家:刘同
大概来了三次川农,
第一次是2014年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开宣讲会。
8. 临沧的亚洲微电影艺术
临沧成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主办地,这里有着最适宜微电影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土壤。彩云之南的临沧,有着令人陶醉的生态之美、山川之美、人文之美;有着令人振奋的发展之美、幸福之美、和谐之美;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优势、悠久厚重的人文积淀;有着物华天宝的丰沃资源、独领风骚的边地风情;有着和衷共济的发展环境、潜力并发的发展态势。还是世人瞩目的“世界佤乡,天下茶仓”,微电影选择了临沧,临沧也哺育了微电影。
据悉,“亚洲微电影博物馆”的精心打造,为弘扬和传承临沧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页。馆内分为展览区和微电影数据库中心。电影的发明、亚洲电影版图、中国电影的第一、临沧电影的发展、微电影、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成果共6个板块构成了展览区。每个板块都用具体实物和丰富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和阐释,概略地勾勒出一条电影发展的基本脉络。
深秋的临沧萦绕在光影流动、星光璀璨的浓厚氛围当中。在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颁奖晚会上,群星璀璨,星光熠熠。斯琴高娃、李昌汉、刘劲、温玉娟、王志飞、张泽群、朱迅等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个备受欢迎的明星出现在临沧的舞台上,为生活平淡朴实的临沧人民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为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成功举办画上了最耀眼的一笔。
同时,参加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还有740余名来自中外的影视工作和爱好者参加,还有来自韩国、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的50余名嘉宾。这些明星、影视工作者、爱好者和嘉宾的到来,使这个原本就风景如画的世界佤乡因微电影而更具有魅力。
在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颁奖晚会上,颁出了获得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的最佳作品奖20个、最佳单项奖18项、最受观众喜爱演员奖1项和评委会大奖1个。
据了解,第二届亚微节共收到参赛作品2237部,比首届1715部多522部;其中外国作品61部,比首届多出30多部。从来源看,作品既来自全国各地,又来自亚洲各国;既出自专业机构制作,也出自业余爱好者拍摄,还有在校大学生作品;从题材看,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健康向上。除参评作品增多外,前来参加亚微节的外宾也增多。
然而更加可喜的是,这种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推动力是持久的,因为临沧成为了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
据临沧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临沧作为主办方,一定要抓住机遇,借助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这一盛会,擦亮“大美临沧”的金字品牌,有序启动实施的一批与微电影相关的项目:建设一个亚洲微电影庄园、一个亚洲微电影学院、一个亚洲微电影产品交易中心、一个微电影博物馆、一个微电影主题公园、一片亚洲微电影林等。
临沧拥有“世界佤乡,天下茶仓,边地风光,大美临沧”、“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红茶之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响亮的优势品牌,而“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永久举办地”这一文化品牌进一步对临沧的优势品牌进行刷新和延伸,让大美临沧因微电影而更具魅力。
9. 求一部微电影的名字,以前看过的,忘记名字了,剧情是一个女孩被卖到农村。整部剧都是方言。而且特别真实
叫《阿霞》!很有感触,不过是连续剧!
高考落榜的四川女孩阿霞在感情受到挫折后决心外出一闯天下,被欠债的表哥骗到封闭落后的吕梁大山里,与比她大十来岁的老实山民王二串成婚,用来抵债。明白过来的阿霞,拼命外逃,被愚昧的二串追了回来。村民鼓动二串,说只要让女人怀上娃娃就死心塌地了,阿霞死活不和二串睡到一盘炕上。她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村主任身上,盼他能主持公道,让她离开王家凹,离开王二串。村主任却因为同情二婶和二串,要阿霞家送来钱再领人走。阿霞无奈只得去乡邮局发电报,却不慎从鹰嘴崖滚落沟底。二串和村民们连夜将昏迷不省的阿霞送到乡医院。王家凹全村人出钱出物,救活了阿霞。
在二婶的细心照料下,阿霞渐渐好了起来。一天,她在给二串洗衣服时,无意间发现了一沓卖血的单据。原来,在医院天天喝的鱼汤竟是二串拿自己的血换来的!她被二串的真情感动了。没几天,阿霞老家的男友阿南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了阿霞的下落,带着派出所的同志前来叫阿霞回家。警车还没开进村,王家凹就已是鸡飞狗跳。村里的男女老少齐刷刷站在二串一边,和派出所的同志对峙起来。阿霞不顾家乡男友的劝阻,跳下车来扶二婶。二串扔掉火枪奔过来,一把抱住阿霞就要回家。
二串以妨碍公务被派出所的同志带走了。阿霞来到拘留所看望二串。阿霞的男友阿南回到四川,把所见所闻全告了阿霞家人。二串的事把老村主任喝醒了。王家凹不起色,问题就在一个穷字上。为此他找到土产公司的苟经理做起编箩筐的买卖。二串从拘留所出来后像变了个人。他主动提出要让阿霞走。正好家乡也打来了电报,让她速归。走的那天,村民们都拿上东西来送阿霞,她又一次被朴实的村民打动了。
阿霞终于回到天天梦见四川老家,但她面临的却是另一番遭遇,妈妈想她想死了。父亲为避流言,要为她许一门亲事。阿霞重又回到王家凹,她和二串正式结了婚。为给阿霞攒坐月子的钱,二串到后山打五灵指,不幸坠下深渊,落成残疾。这时,二婶急火攻心,双眼失明。阿霞带着二婶去省城看病。回来后,正赶上闹箩筐的事情,土产公司的苟经理想赖帐,阿霞决心从苟经理那里为乡亲们也为自己算回这笔帐。经过一番努力箩筐款终于有了结果。这下,她成了王家凹最有本事的人。秋末,村里选举,村民选举阿霞当村主任,但是阿霞委婉的拒绝了,她要将村子的小学办起来,三小最后被选举为村主任。不久,人们就传出三小和阿霞的绯闻。为此,二串心里很不痛快,三番五次的闹腾,阿霞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能耐心的安抚二串。为了能让村里致富,阿霞回到四川,通过原来的男友阿南引进资金,在王家凹开办了藤编加工厂。并把老艺人许九爷也聘请到厂里做顾问。为了能使产品尽快卖出,她又亲自跑市场,村民们逐渐的富裕了起来。但此时阿霞与二串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二串经过思考,他不想用婚姻的绳子把阿霞捆到自己身上,二婶也不忍让阿霞就这样活。最后在二串的逼迫下,阿霞终于同意了与二串离婚。但她提出了离婚不离家的条件。在二婶的注视下和小望川的哭喊声中,阿霞推着二串去乡政府办理离婚手续……
建议自己去网络看! http://ke..com/view/420783.htm
10. 川农为什么在网红路上越走越远
问:四川农业大学如何一步一步成为“网红大学”?
答:要解答这个问题,我分为以下几部分为您分析:
一、社交媒体影响力大,当红明星校园宣传的必经之地。(比如:新浪微博上就体现出川农学子庞大的影响力,川农学子还笑称:微博刷来一切,我们的空调是微博刷来的,咖啡厅是微博刷来的,商业街是微博刷来的,新食堂是微博刷来的,明星们也是微博刷来的。)下面收集到的几张截图展现出霸“评”的“网红”学子们:
三、川农的“红”除了具有符合当代年轻人娱乐性噱头,还“红”在川农大校园里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红”在川农大的教书育人,“红”在一届又一届优秀人才的诞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红”的后盾,才指引川农的网红之路的方向,成为川农越来越“红”的动力,提供能得到广大社会群众认可的条件。
首先介绍一下川农的动人风景与独具特色的建筑:
百 万 梧 桐 大 道
这条梧桐大道是川农的代表风景,曾经荣获网络评选“四川最美街景”亚军,春夏秋冬都像穿越一道绝美的时光长廊。
这条街就在川农本部雅安校区,道路两侧种的是上百株英国梧桐,据老师说一株价值至少一万,所以称它为“百万梧桐大道”。
听说这里,一到上课前这里是最热闹的,在历届毕业生里,这里是最值得留念的。一到毕业季,即将远飞的川农学子都会来这里拍照。
除了梧桐大道之外,川农九月的桂花飘雪、秋末的银杏大道,阳光下黄得透亮的杏叶,听闻川农学子最爱拾来做书签,毕竟是农业院校,书签、标本不在话下。都是川农学子最美的回忆,也是川农“网红”风景的亮点之处。
老 板 山
川农不仅有自己的农场,还有自己的山——老板山。
老板山也是除读书走廊外,同学们最喜欢的静心看书,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上山的路有好多条,这是其中之一,一座四足方鼎立在中间。
川农的建筑设计也很有意思,比如雅安校区体育馆房顶是一本倒扣的书,寓意劳逸结合,而成都校区的的场馆则是表面麦子图案的立方建筑,名为“麦立方”。而且麦立方就是举办各种接待、迎新晚会、艺术团专场的地方哦~
其次介绍一下川农的优秀“红”人校友们:
先说一个川农著名校友,江姐。看到这里恐怕有人要大跌眼镜了,“江姐不是川大的吗?”没错,江姐当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农学院,而四川大学农学院正是川农的前身哦,这位优秀的校友是历代川农学子学习的榜样,这位红人分量还是很足够吧!
周 开 达
在大多数人意识里,只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在川农周开达教授就是袁隆平一样的存在,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一生致力于水稻育种,杂交水稻只比袁隆平先生晚了一步,被称作“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中科院院士,他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尔后在四川大学担任水稻研究所所长。2013年7月20日,周开达教授因病去世,享年81岁,川农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国家领导表示哀悼,重庆日报发文悼念:“是他让重庆种上杂交稻”。
荣 廷 昭
周开达是川农水稻专家,荣廷昭则是玉米专家,现任川农玉米研究所的所长。
荣廷昭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致力于玉米遗传育种,他选育出的高产高抗玉米品种为中国玉米增产做出了显著贡献。
陈 育 新
成都人爱喝的牛奶、酸奶“新希望”,陈育新便是新希望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当然他也是川农人。最开始的新希望就是陈育新四兄弟在农村以养殖业起步的创业。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扩大,新希望集团连续14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茅。并且,陈育新作为川农人还常为母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川农的教学楼育新楼,就是他捐资所建。
24k纯金学霸马良
当他在“2014-2015学年度优秀学生标兵”的答辩舞台上向大家鞠躬致意时,现场爆发出如潮般的掌声,现场的老师同学眼里噙着泪,深深感叹道“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他,便是来自农学院2012级农学(本硕连读)的马良,以9.80最高分斩获本年度“优标”第一名,更一跃成为学校“特别荣誉奖学金”首位获得者,现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录取为直博生,将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进行深造。
学霸传奇
三年所学45门必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中,35门课程90分及以上,30门课程获得了专业第一名,其中,最高分高等数学拿到了99分,连最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高达82分;连续三年加权综测跃居全院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20余项荣誉;主持参与三项国家级、校内农业类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收录于CSCD核心期刊,荣获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省级一等奖……
百年校史,在川农诞生的这样的优秀人才还有很多,也正是这样优秀的、伟大的校友让川农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介绍一下川农学风之“红”。
川农的红,也应红在川农学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川农虽然是农业类院校,却没有“唯农业是举”的局限。高雅艺术进校园,让喜爱戏曲等传统艺术的学生一饱眼福;张嘉佳、大冰、刘同等当红作家造访,更是让醉心阅读的学子大呼过瘾。由川农学子在日常生活展现出来的川农红,不枯燥,不死板,体现了创新,充满了活力。川农学子既能在实验室里刻苦钻研,又能在业余时间丰富生活,提升自我,实现了学习休闲的“两不误”,德智体美全方位的“多面手”。这些精彩缤纷的日常生活,和严谨认真的学习科研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是网红川农红出了精彩,红出了特色!
川农将“网红”的热度用于对正能量的宣传,并非自吹自擂,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合理利用网络让川农更多的优秀师生秀出自我风采,让更多人了解川农,形成一个良心循环….
也就是这样“网红川农”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