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2015年电影《十二公民》,当时我记得我们这的电影院只上了一周就不放了
国内首部戏剧电影
电影《十二公民》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青年导演徐昂执导,也是他首次导演的电影作品。12位北京人艺及国家话剧院的实力派演员何冰、韩童生、钱波、赵春羊、米铁增、高冬平、张永强、李光复、王刚、班赞、刘辉、雷佳领衔联袂主演。
原剧本《十二怒汉》文本带着很强的悬念,一环扣一环,所以要求表演者一气呵成,每一步都恰到好处。加上《十二怒汉》至今已是全球改编最多的电影之一,各个优秀版本珠玉在前,故此次中国版压力不少。由于导演以及演员都是戏剧界中人,电影在正式拍摄前也像舞台剧一样经过了近20天封闭式排练,到正式拍摄当天,12位演员竟无一人携带剧本, 流畅地进行了演出,这种做法也有别于现今的电影拍摄。
在昨天的电影点映中,影片让在场的观众仿佛置身于话剧现场。因为这部电影中涵盖了戏剧的表现形式,整部电影没有多变的场景,只在一个“模拟法庭”的主场景,这在其他商业电影中是不可思议的做法。据了解,这个场景是现实中北京798艺术中心的一家知名展览馆,在影片顺利拍摄完成之后,由于密闭空间戏的剪辑难度很大,后期花费了一整年的时间,最后请到前法国真实电影节主席杜阿梅女士担纲剪辑指导,才敲定简洁大气的最终定剪版。
而且《十二公民》剧本文学性强,完全以针锋相对的对话推动剧情发展,电影先从陪审团11:1几乎一边倒的判决开始,随着12个人对案情疑点的争议,最终陪审团观点的完全逆转,反高潮,引发观众对法律的严肃与公正的深刻思考。这种的叙事手法也是话剧常用的。
这部电影的演员常演出话剧,把舞台剧的戏剧张力带到电影里面。“模拟法庭”中12人围坐,话语连珠,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针锋相对,没有浪费一个镜头。但是话剧形式的表演方式去表达电影未免给人过于煽情的感觉。
不同人有不同偏见
电影《十二公民》原著《十二怒汉》被不同国家都搬上过银幕,但由于每个国家国情不一样,大家相似的故事的表达内容也不尽相同。
最初的美国版《十二怒汉》,讲述的是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因为涉嫌杀害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1991年日本版《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通过一桩弱女子杀前夫案,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女性权益的保护问题,也是唯一囊括了女性陪审员的一部;2007年俄罗斯版《十二怒汉大审判》说的是车臣男孩被指控谋杀自己俄罗斯军官的继父;至于2015年中国版《十二公民》,审理的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富二代弑父”案。
从而亦可窥探出不同国家所要反映的偏见也有所不同:美国的偏见是种族歧视,日本的偏见是女性地位;俄罗斯的偏见则是车臣问题;中国的偏见是“富二代”。
而且电影《十二公民》与之前的不同版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陪审员都是采用不同的性格以及社会角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然后针对同一件事作出的不同反应,显现出大家的不同偏见。与其说这部电影是讲法律和公平,不如说它披着司法的外套,诉说人性的偏见。
《十二公民》的重要角色“8号陪审员”扮演者何冰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充满怨气,我们没有陪审员制度,但在网络上,类似的争论每天都在发生。大家交换意见时前三句还能好好说,到第四句就骂起来了。我希望大家看了电影,至少能有话好好说。
《十二公民》点映期间是各大影片竞争激烈的五一档期,国内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矛盾再次凸显出来。我留意到张艾嘉导演的《念念》和王小帅导演的《闯入者》仅仅只得到1%左右的排片,而且都是不好的时段为主,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低分但排片量相当可观的《左耳》和《何以笙萧默》等国产青春片。这部戏剧电影《十二公民》没有明星光环,文学艺术成分较重,上映前后均有进口大片。
❷ 赵宝刚都拍过什么电视剧
1983年《聊斋故事--葛巾》饰:常大用
1984年《四世同堂》饰:祁瑞丰
1990年《渴望》导播
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导演
1992年《皇城根儿》导演
1994年《过把瘾》导演
1995年《东边日出西边雨》导演
1996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导演
1996年《血色婚恋/爱的湾道》总策划
1997年《无雪的冬天》导演
1998年《永不瞑目》导演
1999年《男人离婚》总监制,合作者:沈 晔
2000年《像雾像雨又像风》导演,合作导演:汪俊
2001年《浮华背后》监制
2002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导演
2003年《别了,温哥华》总导演,导演:汪俊
2003年《沧海百年》总监制
2004年《录像带》导演
2005年《给我一支烟/夜雨》导演
2007年《奋斗》导演、制片、监制
2007年《梅艳芳菲》总导演
2007年《落地,请开手机》总监制
2008年《夜幕下的哈尔滨》导演
2008年《我的青春谁做主》导演
2008年《苏菲的供词》制作人,主演
2009年 新版《四世同堂》饰:冠晓荷
2009年《婚姻保卫战》导演
2010年《家的N次方》饰:薛茂祥
2011年《男人帮》导演
2011年《北京青年》导演
2012年《老有所依》[3]导演
2012年8月16日起,赵宝刚大剧《北京青年》热映。
❸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上映,都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看点
导演刘汉祥透露,影片的拍摄初衷是因他对于亲子教育的困惑,但拍完三个少年打冰球的故事后,他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
就像片中曲瑞晨的母亲所说:“我们也不告诉他正确答案是什么,因为可能我们穷尽自己的一生,也在寻找我们人生的正确答案”。现场观众对于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家庭教育困境和不断探寻人生答案的过程也感同身受,对电影的品质赞不绝口。
映后采访中,有位小朋友说,当片中的冰球少年在赛场上遇到挫折时并没有倒下,而是继续坚持冰球之路,让他特别感动。影片拍摄历时三年,没有脚本,没有排演,素材完全来自几组家庭真实的生活状态,而正是因为这种真实的力量,才最打动人。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深圳首映现场。主办方供图
▲成都首映现场,观众为北京冬奥助力。主办方供图
▲冰球少年参加影片深圳首映。主办方供图
━━━━━
关于《冰上时刻》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将于1月7日正式上映。
影片故事开始于2018年的夏天,北京某俱乐部重组了一支少年冰球队,球队成员是一群2009年出生的孩子。66号于力凡、95号曲瑞晨、97号翟子男逐渐成为了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追梦冰雪,从稚子懵懂到少年初长,依然坚持践行着自己的冰球梦想。
而在这背后,他们的父母和家庭也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孩子们再一次经历了“成长”的快乐与阵痛。该片曾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实验室最佳纪录片提案,并入围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创投项目。据悉,影片将于1月7日与全国观众见面。
━━━━━
纪录片是生命的陪伴,
导演也在寻找答案
导演刘汉祥特地把自己的女儿和家人带到了首映礼现场,谈及为何拍这样一部纪录片,他直言不讳:“2017年,我的女儿出生,作为一个新手爸爸,我不知道如何陪伴她成长,如何教育孩子。拍摄这部纪录片,也是我带着对教育的困惑寻找答案的过程。”
刘汉祥庆幸碰到了曲瑞晨、于力凡、翟子男三位小主人公及他们的家庭,在镜头前,他们非常诚恳、真实地呈现了各自的生活。三年多的拍摄过程,有很多瞬间让刘汉祥感同身受,只是关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正确答案,他并不确定,“可能我也需要穷尽一生去寻找。”
活动现场,制片人徐秋丽感谢了很多人,从导演、摄影师到被拍摄的家庭,从提供场地便利的冰球俱乐部到后期的剪辑人员、幕后工作人员。一部好看的纪录电影呈现到大家面,很多人为之付出了三年多的努力。
❹ 乔乔的公益电影人乔乔
地球人都知道,在中国有这么一个执着的人,一年四季用摄影机记录着生态变迁和环境污染。在深邃无声的镜头背后,有他一双热切闪动的眼,把他炙热的公益之心一次次的熨烫在每一个画面上。用光影的温度感染心灵,用光影的力量呼唤公益,在光影的交错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铿锵有力、跳动着的公益之心!他只为实现一个理念: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
他不是环保局官员,也不是林业局官员——本该是环保局做的事儿,他做了!本该是林业局做的事儿,他也做了!当他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已经超越了官员,树立了一个“最有担当的青年导演”的标杆。世界之所以还这么美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有他这些人的爱!
他身为电影苦行僧,心为良知公益人,关注社会敏感话题,热爱生活,敢于说真话,不时通过微博发出中肯的批评。删帖、禁言、关小黑屋,神马都是浮云,他通过微博告诉我们:也许当今的互联网不再需要偶像,但一定需要正能量。
他是 @导演乔乔JOJO (新浪微博)。
拍常规的商业片,既赚钱,又体面,还能慢慢在这个星光熠熠的圈子中积累人脉和经验。但是,这个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青年导演乔乔却出人意料地拐上了一条绝对非主流的羊肠小道:拍公益电影。
为了把“拍摄中国野生动物电影”这个“烧钱而又赔钱”的活儿干到底 ,乔乔至今已经花费了数百万元,卖了房子又卖车,借完亲戚借朋友。“我会不定期地接一些商业片的活儿,赚了钱就再次投入到纪录影片的拍摄中。”
作为一个公益电影人,他践行“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他说,“以自己的想法来拍摄我想要表达的影片,将是我在孤独的电影之路上不断求索的。”
人民日报以《100个人的中国梦:“疯子”导演乔乔“砸锅卖铁”拍公益电影》为题,报道了他甘于清贫寂寞、投身公益电影的感人事迹,称他在“传递基层正能量”。
中国青年报这样写道:对他来说,几年来最美好的时刻,既不是手握国际大奖,也不是被同行称赞,而是守候和拍摄的“每一分每一秒”。
法制日报这样评价:“他们是一群特别勇敢的人,不为赚钱,也不为名声,只为有所表达,纪录这个时代的点滴。”
中央电视台则以《电影苦行僧》为片名,滚动播出了他执着于野生动物电影拍摄的公益广告。
❺ 如何评价电影《十二公民》
电影《十二公民》改编自20世纪最伟大的法律电影《十二怒汉》,但由于中国并没有原作中的“陪审员制度”,所以影片进行了中国本土化改编,通过模拟法庭对饱受争议的“富二代弑父案”进行审理,12位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陪审员——身份分别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对案件进行最终“审判”。去年10月,这部电影斩获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马可?奥列留”金奖。
国内首部戏剧电影
电影《十二公民》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青年导演徐昂执导,也是他首次导演的电影作品。12位北京人艺及国家话剧院的实力派演员何冰、韩童生、钱波、赵春羊、米铁增、高冬平、张永强、李光复、王刚、班赞、刘辉、雷佳领衔联袂主演。
原剧本《十二怒汉》文本带着很强的悬念,一环扣一环,所以要求表演者一气呵成,每一步都恰到好处。加上《十二怒汉》至今已是全球改编最多的电影之一,各个优秀版本珠玉在前,故此次中国版压力不少。由于导演以及演员都是戏剧界中人,电影在正式拍摄前也像舞台剧一样经过了近20天封闭式排练,到正式拍摄当天,12位演员竟无一人携带剧本, 流畅地进行了演出,这种做法也有别于现今的电影拍摄。
在昨天的电影点映中,影片让在场的观众仿佛置身于话剧现场。因为这部电影中涵盖了戏剧的表现形式,整部电影没有多变的场景,只在一个“模拟法庭”的主场景,这在其他商业电影中是不可思议的做法。据了解,这个场景是现实中北京798艺术中心的一家知名展览馆,在影片顺利拍摄完成之后,由于密闭空间戏的剪辑难度很大,后期花费了一整年的时间,最后请到前法国真实电影节主席杜阿梅女士担纲剪辑指导,才敲定简洁大气的最终定剪版。
而且《十二公民》剧本文学性强,完全以针锋相对的对话推动剧情发展,电影先从陪审团11:1几乎一边倒的判决开始,随着12个人对案情疑点的争议,最终陪审团观点的完全逆转,反高潮,引发观众对法律的严肃与公正的深刻思考。这种的叙事手法也是话剧常用的。
这部电影的演员常演出话剧,把舞台剧的戏剧张力带到电影里面。“模拟法庭”中12人围坐,话语连珠,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针锋相对,没有浪费一个镜头。但是话剧形式的表演方式去表达电影未免给人过于煽情的感觉。
不同人有不同偏见
电影《十二公民》原著《十二怒汉》被不同国家都搬上过银幕,但由于每个国家国情不一样,大家相似的故事的表达内容也不尽相同。
最初的美国版《十二怒汉》,讲述的是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因为涉嫌杀害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1991年日本版《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通过一桩弱女子杀前夫案,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女性权益的保护问题,也是唯一囊括了女性陪审员的一部;2007年俄罗斯版《十二怒汉大审判》说的是车臣男孩被指控谋杀自己俄罗斯军官的继父;至于2015年中国版《十二公民》,审理的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富二代弑父”案。
从而亦可窥探出不同国家所要反映的偏见也有所不同:美国的偏见是种族歧视,日本的偏见是女性地位;俄罗斯的偏见则是车臣问题;中国的偏见是“富二代”。
而且电影《十二公民》与之前的不同版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陪审员都是采用不同的性格以及社会角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然后针对同一件事作出的不同反应,显现出大家的不同偏见。与其说这部电影是讲法律和公平,不如说它披着司法的外套,诉说人性的偏见。
《十二公民》的重要角色“8号陪审员”扮演者何冰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充满怨气,我们没有陪审员制度,但在网络上,类似的争论每天都在发生。大家交换意见时前三句还能好好说,到第四句就骂起来了。我希望大家看了电影,至少能有话好好说。
《十二公民》点映期间是各大影片竞争激烈的五一档期,国内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矛盾再次凸显出来。我留意到张艾嘉导演的《念念》和王小帅导演的《闯入者》仅仅只得到1%左右的排片,而且都是不好的时段为主,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低分但排片量相当可观的《左耳》和《何以笙萧默》等国产青春片。这部戏剧电影《十二公民》没有明星光环,文学艺术成分较重,上映前后均有进口大片,希望上映时不要沦为炮灰。
❻ 赵宝刚导演有哪些作品,求经典。
1990年担任电视剧《渴望》导播(50集),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长篇电视连续剧特别奖,获得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获首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连续剧奖。
1991年开始独立执导《编辑部的故事》(25集),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二等奖,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获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获第一届优秀喜剧片奖。
1992年导演《皇城根儿》(30集)。
1994年导演《过把瘾》(8集),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45周年佳作奖,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飞天奖”,中篇电视连续剧三等奖,获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连续剧奖,获第四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奖”优秀电视连续剧奖,获华北地区第七届电视艺术“舞龙奖”《神泉杯》中篇连续剧一等奖。
1995年导演《东边日出西边雨》(20集),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佳作奖,获第五届北京电视艺术“春燕杯”优秀电视连续剧奖。
1996年导演《一场风花雪月的事》(20集)。
1997年导演《无雪的冬天》(21集)。
1998年导演《永不瞑目》(27集),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
赵宝刚[4]
2000年导演《像雾像雨又像风》(30集)。
2001年监制《浮华背后》(25集)。
2002年导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23集)。
2003年导演《别了,温哥华》(22集)。
2003年总监制《沧海百年》(36集)。
2004年导演《录像带》(19集)。
2005年导演《给我一支烟》(20集)。
2007年导演《奋斗》
2007年总导演《梅艳芳菲》
2007年总监制《落地,请开手机》
2008年导演《夜幕下的哈尔滨》
2008年导演《我的青春谁做主》
2008年《苏菲的供词》制作人
2009年导演《婚姻保卫战》
2010年《家,n次方》饰 薛茂祥
2011年导演《男人帮》(30集)
2011年导演《北京青年》
个人觉得赵宝刚导游拍的戏看着很有味道,很深刻,希望你喜欢吧。
❼ 电影<天边的云>什么时候上影
具体时间,需要片方通知。我只知道这个
10月28日,北京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李萍萍和制片主任一行慕名到黄山区乌石乡选择电影《天边的云》外景地。经过一天的实地考察,对乌石乡秀美原生态的山水风光和古朴浓郁的乡土气息赞叹不已,认为这里是该片理想的外景拍摄地,初步决定将《天边的云》主要外景地选定在乌石乡。据悉,该片是一部反映大学生回乡创业、立志改变山乡面貌、追求美好生活和爱情的电影。该片由北影厂知名导演李萍萍编导,将于今年11月份正式开机。
❽ 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是怎么回事
2010年6月3日,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优酷联手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雪佛兰科鲁兹联合启动中国首部跨平台传播的新媒体电影——《十一度青春》开机仪式。此番优酷与中影集团联合出品、雪佛兰科鲁兹全程战略合作,三强联手推出更具互联网属性及用户观看习惯的新媒体电影,以系列网络短片+电影的形式,将呈现给用户前所未见的艺术视觉内容
十一度青春系列
《拳击手的秘密》(张亚光导演):他不想再看这个世界,他选择了失明。 《哎》(尹丽川导演):两个龙套的爱情,能否修成正果? 《夕花朝拾》(庄宇新导演):遇到57岁的自己…… 《东奔西游》(李冯导演):唐僧师徒有了梦中情人。 《泡芙小姐的金鱼缸》(皮三导演):有这样一种病,当你太在乎你的爱人的时候,你会忘记他。 《江湖再见》(沈严、唐浚导演):因为不能在一起,他们相约自杀…… 《李雷和韩梅梅》(方刚亮导演):作为老乡的他和她因打错电话而相识,但他们拥有的只是漂泊。 《阿泽的夏天》(张跃东导演):刚毕业的阿泽来到北京,但这儿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L.I》(张亚东导演):深爱的他神秘失踪,痴心的她该何去何从? 《老男孩》(肖央导演):两个最普通的北京小人物的梦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