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创作微电影需要什么技巧
创作微电影需要什么技巧
写一部微电影和写一部大电影或电视剧,在策划和构思方面是大同小异的,但具体到微电影的技巧,可能会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举几例予以说明:
(一)强设置
每一部电影的开端部分一定会有人物、时间、地点,而且人物还不止一个,可能是若干个,这时我们就需要设计。在电视剧或大电影中,我们可以从容设计,可以安排较复杂的开头形式。电视剧或大电影使用较多的开头是人物日常生活的展现,通过这样一个铺垫,让观众逐步感知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境遇等。但微电影不行,微电影总共只有那么一点时间,不能设置一个长长的开头,那样既抓不住人,又浪费金钱和资源。怎么办呢?强设置!
在人物性格的设置上,要强烈,要鲜明,要极致,从人物的经历到人物所处的境遇,一上来就要给一个很鲜明的设计。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一上来就要紧张,要让观众感觉到有戏,要剑拔弩张!强和弱是怎么具体来表现的呢?举个例子,我曾经推荐过一部微电影,叫《硬币》。这部微电影讲的故事是很温暖的:一个离婚女人,每天守着她的营生——大街上的一座报亭,靠卖报纸维持生计,并经营旁边的一个电话亭。有一天来了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对她说:“阿姨,我要换硬币。”电话亭里的电话是投币式的,必须要用纸币换硬币才能拨打。女人一看孩子手里拿的是一张纸片,不是钱,就没有行动,并说道:“你这不是钱,不能给你换硬币!”女孩说:“我要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妈去天堂了。”这句话把表情冷漠的女人打动了。这就是强设置!
在这部微电影的一开始,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具备较强的对比与反差:一个经历了世事折磨、满眼沧桑、面容冷漠、抽着烟、对世界充满怀疑和敌视的中年妇女,忽然被一个天真烂漫、孤独无助、执着地想用一张纸片换硬币,给天堂里的妈妈打电话的5岁小女孩所打动。在大电影和电视剧里,那个冷漠的女人通常需要大篇幅的铺垫和介绍,才能让观众了解到人物的设定,而在一部微电影里,该怎样做呢?真正的开头是这样的——有个男人正在打电话,内容大体是向朋友借钱,说自己老婆生了双胞胎;打完电话临走时对看报亭的女人说:“当初你生不出,现在这个又猛生,真受不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显然这是女人的前夫,来这里“得瑟”了。几句话就对比出女主人公的孤独、落魄、不如意,这就是强设置。后来,小女孩出现,天真无邪、美丽可爱,想给天堂的妈妈打电话,也是一句台词就说明了人物经历——这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可怜的孩子。
还有一部外国微电影,其实是一个广告微电影,叫《留下我》。开始的镜头是一个男人在看全家福照片和他妻子的照片,然后,他将几个装着照片的相框都收进抽屉,关上。这时来了一个老人——他的老父亲,老人拍拍男主人公的肩膀,像是安慰他。老人拿着一部照相机说:“过去的就先放下,高兴些,给你照张相。”快门“咔嚓”一声过后,男主人公不见了。老人低头看相机,发现儿子被照进了相机里。然后镜头切换,男主人公果真进入了相机里的世界,他在相机里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穿越,他兴奋地指挥父亲把相机往回拨动。于是他很快穿越回了过去幸福的时光,他见到了死去的妻子,重新经历了爱的瞬间和曾经共同度过的时刻。最后他在手心上写了几个字,伸手给操作相机的父亲看,手心上的字是:留下我!
这部微电影的强设置表现为这个男人一上来只用一个简单的、想把回忆关进抽屉的举动,就让观众知道了这是一个悲伤的男人,以及他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还有一部微电影叫《调音师》,开头只用一个镜头,就表现了主人公因在一次钢琴比赛中失败(因为太紧张),而跌入人生低谷,不得不成为给人家调琴的调音师的背景经历。为了多赚钱,他假装瞎子骗取顾客的同情,这又是一个强设置。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让人物进入极端状态(不是松弛散漫的生活常态),并迅速使故事激化,让人物被推上某种充满悬念的风口浪尖,这就是我们要的强设置!
(二)快切入
所谓的切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出事了!”就是有事件要发生,人物之间马上要交手,从而产生戏剧冲突。微电影的故事不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常态,我们经常说,常态不好看,非常态才好看。强设置是一上来就让观众觉得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生活不是平静的生活,不是那种闲得无聊、稀松平常的生活,从而给人一种紧张感。
如果你的微电影不能做到强设置,你的作品有可能开端处于一个短暂的平静状态,但这种常态不能持续太久,必须迅速将其打破,这就是“快切入”。继续用上面的例子,《硬币》里,小女孩用纸片来换硬币,冷漠的女人不再冷漠,她收下了孩子的纸片,真的给了她硬币。这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眼睛里忽然流露出柔情,此时,观众的好奇心也一下子被唤起,后面将会发生什么呢?
(三)猛引爆
切入和引爆是一件事的两种表现形式,切入要快,讲的是铺垫的时间要短,不能长,必须尽快打破常态;引爆要猛,讲的是打破宁静的事件要发生得尽量凶猛和强烈,事件本身要激烈、刺激性强!同时,这个事件要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兴趣,制造气氛的紧张,启动人物的动作——他必须动起来,必须应对变故,必须去做某一个行为或动作。
在《调音师》中,那个装瞎子的落魄钢琴家来到一户人家,继续他的调音师生意,按了几次门铃,门没开,他怀疑自己走错了门,下意识地(忘掉了自己是“瞎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检查地址是否错误。这时门开了,出来一个老妇人,说不需要调音。他赶紧掩饰自己的窘态,强调自己是盲人,来一趟不容易,恳请老妇人让他进屋工作。老妇人怀疑地看了他一阵,终于让他进屋。刚一进屋他就在湿滑的地面上摔了一跤,手触到地面时他发现让他滑倒的不是水,而是血!而且,他透过墨镜,发现死去的老头儿正坐在一把椅子上……这就是我们要的所谓的“猛引爆”!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毛骨悚然。最关键的是,扮演瞎子的主人公还得继续往下装,那个老妇人(杀人凶手)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将怎样应对?他会怎样做?最终怎样了结?这让剧情充满了悬念,充满了紧张感。
(四)紧扣动作,推波助澜
通过切入和引爆,使人物迅速行动起来,这时候,微电影不允许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必须紧扣主要人物的动作往下写,因为微电影篇幅有限。《硬币》里,报亭女人和孩子之间产生了交集,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和矛盾,但女主人公有一个显著的动作——陪着这个孩子把游戏做下去。
怎样继续?推波助澜!女孩显然是独自溜出家门,因为她想妈妈;女人因为可怜孩子,不愿破坏她的美好愿望,于是陪她做给妈妈打电话的游戏。女人开始不给换硬币,后来不仅给换硬币,还扮演起小女孩的妈妈。一组短镜头表现小手和大手之间用各种小玩具换硬币。然后女人和孩子感情渐好,女人还陪孩子在海滩玩耍。后来,孩子告诉报亭女人她和爸爸要搬家了。刚刚被唤起了母性的女人立即感到了失落,她上门请求女孩的爸爸允许她带女孩去一次游乐场。在夜晚空无一人的游乐场,女孩像进入了梦境,嘉年华中的小丑领着她去见了思念中的“妈妈”,“妈妈”给了孩子一条用硬币做成的项链(紧扣动作)……这部微电影还有一个温暖的结尾:多年以后,女人依旧守在电话亭旁,一天,她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一个女声说:“阿姨,我要换硬币。”女人抬头一看,一个青春美少女站在了她面前,少女脖子上挂着那条硬币项链……
(五)拐点突出,转折分明
所谓拐点,是指故事到某一个时刻,忽然出现转折或逆转,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微电影篇幅很短,如果平铺直叙,很难让观众坚持看到结尾。举个例子,有位新编剧的故事很有想象力,讲《西游记》里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回来都修成正果变成了神仙。白龙马好奇,想到凡间逛逛,于是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一个美女。这个女孩正处在人生的艰难时刻,遇到一系列困境。白龙马变成了女孩的好朋友,一路陪着她,并把她的困难一一解决,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拐点,没有意料之外。你想想,身边有一个万能的神仙,还会有什么困境不能解决?还会有什么危机?一路顺畅,万事如意,这样的故事还会好看吗?假如我们非得写这个故事不可,应该怎样去修改呢?白龙马这个神仙来到凡间变成一个帅哥,他也许可以陪着女孩在事业上过五关、斩六将,但他却一不小心爱上了女孩!接下来他就有困境了,故事也会出现拐点:他动了心、动了情,但回天宫的时间到了,他该怎么做?要不要表白?要不要回天宫?拐点分明的故事才好看。
(六)高潮反弹
这里说的是对人物和事件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反弹,制造故事的高潮。这种方法叫“压弹簧”,就是反向施压。你给的压力越大,反弹力就越大。“压弹簧”的方法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尤其是在高潮的制造上。什么是高潮?高潮就是在故事最后的难关出现后,在难题解决之前,出现的那个极其艰难和紧张的时刻,以及解决这个难题时的畅快感。高潮需要多高?当然是越高越好,高到极点,高到极致。
怎样形成这个“高”?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反向施压。怎样理解“反向”?就是情节发展和你的结局(结果)相反!假如你写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最终分手了,那“反向”就是之前他们俩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好得一塌糊涂、难舍难分。假如你写的是主人公最终实现了梦想,成功了,那之前一定是绝望,一定是遇到了连观众都认为是几乎无法跨过去的巨大的坎儿!假如你写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前面一定是这两个感情深厚的恋人在爱情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难关、无尽的干扰,几乎绝望,几乎分手。你给的负面打压越厉害,困境越巨大,苦难越深重,最终反弹回来的回归和牵手才越容易打动人。
(七)出乎意料的结局
微电影尤其需要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一个短小的故事如何写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个最后的大拐点,就足以支撑全剧。通篇没有一个强烈的感动点,没有一个逆向的拐点,这个故事就很难让人记住,很难让人觉得过瘾。说得极端一点,好的微电影和坏的微电影的分水岭,就在于有没有最后的这个意料之外。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呢?伏笔与误导——这是我们常用的技巧。在故事的前部,我们需要做一项工作,叫“隐藏”,也就是说,所谓的出乎意料,其实就是揭秘——观众先前不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最终知道了。
当我们看到一部伟大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感叹:这个编剧太牛了!他竟然能够想到这样一个结局,这样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太牛了!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与其说功夫下在挖空心思想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不如说是全力以赴地设计了一个“圈套”让观众去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挖一个坑,让观众往下跳。第一个工作是埋伏笔。埋伏笔不同于真正的隐藏秘密,后者是藏得越深越好,而前者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埋一部分,露一部分。第二个工作是误导,就是设置迷雾,引导观众“误入歧途”,让观众朝着错误的方向去推测结果。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一方面正确的结果让观众感到出乎意料,另一方面重新回忆剧情,观众会发现先前已有的信息(就是伏笔中露出来的部分)被忽略了,于是责怪自己不仔细,觉得编剧水平高,这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② 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
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
近年来,微电影一直很流行。很多人喜欢通过微电影来记录自己是生活。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希望能帮到大家!
1. 闪白:在视频制作剪辑合成节目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画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感觉就像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采用纯白的单色。
2.切:合成时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会平滑一些。
3.画面色彩:画面中尽量避免纯黑,纯白色,即使是黑色,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蓝色等来代替,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4.构图:除了严肃、权威、力量等表现场景以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尽量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以电视的长宽比、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构图的时候我们通常考虑的不仅仅是电视上展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5.声音与画面:对于是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多。
6.正常的画面色彩:电视上正常的画面色彩在电脑上的表现往往过于饱和,电视的特性之一就是,亮度会增加,饱和度会下降,但是过于饱和的色彩容易看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注意颜色层次过渡,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色块上。
7.颜色的调整:首先去掉颜色,只看灰度图,调整出正确的过渡和明暗层次,避免过度调整。然后先调好色块部分颜色,也就是最有色彩对比倾向的部分。比如说远处是冷色调,近处是暖色调,也就是颜色的设计过程。 控制颜色过渡,使得过渡不单调,颜色曲线工具与线性过渡相比具有更多的调节控制。颜色的调整不应明显导致画质下降,否则宁可不调或微调;画质第一是视频制作剪辑中的首要前提。
8.光效:比如说使用PS画个几层,然后再在合成中去调整,直接使用软件插件的光效虽然简单实用,但很多时候不适合具体问题。不要滥用光效以及避免长时间使用光效,同时要控制光效的层次,即使是最简单的glow发光特效;建立2-3层亮度和颜色都有偏差的层上去分别调整,效果会更出色。
9.动画制作:动画制作要避免过度的规律和协调,安排好节奏关系,适当打破节奏。
10.适当破坏点规律性:对于变化不大的镜头,可以用mask功能来控制调整范围,需要取舍,不必只着眼于一个镜头。
11.结合前后镜头:不能单独只通过一个镜头来调节,要把握整体的感觉。
12.考虑合成的真实性:分三种,包括物理真实、视觉真实和心理真实。心理真实通常指在合成一些我们没有视觉经验的镜头时候,比如说太空中的爆炸,对于这种没有真实经验的场景,强调先要心理真实,应找合适的借鉴视觉经验,在画面上往往70%的画面真实就足以让观众满意即可。
13.强烈节奏的剪切:碎切是指在2段或者快速白闪的素材之间放入2-3段局部画面或强烈偏色的画面,长度一般每段不超过2帧,可以有关系的,也可以毫无关系的,将形成强烈的节奏和冲击。
14.因果剪辑法:在一些时间紧凑但无法省略的广告片中,有时候不考虑动作是否连续,采用因果视频制作剪辑法。
15.手动调节:要获得更多的控制和更好的效果,必须依靠优秀的视频制作剪辑与特效技术和丰富的思维,通过简单点击鼠标,才能实现更好的与众不同的效果,指望自动生成恐怕无法实现。
16.抠像:抠像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原素材,结合多种调节方式,把差异最大化。抠像以绿色背景为佳,考虑摄像机的指标,4:2:2的模式能提供较好的图像采集录制效果,大大减轻边缘的紫边效应。
17.水墨效果:水墨晕开的部分并不仅仅是一个blur的部分,往往加上一点gamma来破坏下线性过渡会有更好的效果。
18.调色:不要相信任何显示器和监视器。最好是在系统上创建一张标准pal色卡,对比着调,同时尊重眼睛的识别与审美能力,毕竟眼睛是最为精密的设备。
19.颜色选择:当在选择不好某个颜色时,可以通过遮罩,渲染一段动画,然后选出颜色最好看的那张。或者通过色相调节从0-360的数值循环变化,从中挑选指出最有意境的色彩。
20.电视显示范围和安全框:每台电视机的显示范围都不同,因此在摄像和后期的影视制作中,安全框只能作为参考。左右安全框比上下安全框更不保险,一些16:9的电视完全可以看见左右安全框外的东西。而液晶、等离子电视相对于CRT电视有着更大的显示范围。
21.谨慎使用黄色:在视频制作剪辑的色彩应用上,谨慎使用黄色;黄色在显示终端中会呈现出脏、暗的弊端,虽然是假象但会带来审美瑕疵;在黄色加入一点红,使用橙色代替比较出众。
22.色彩和景深:色彩和景深非常容易调得过度,导致片子强烈偏向某一色调或景深层次太过分明,粗看一眼觉得好看,多看几遍就不耐看。
;③ 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
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
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或者软件制作的动画做后期的处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包括加特效,加文字,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技巧,欢迎参考~
制作流程
影视后期制作基本上是初剪-正式剪辑-特效录入-配音合成这样一个流程。
初剪
也称作粗剪。现在的剪辑工作一般都是在电脑当中完成的。初剪阶段,导演会将拍摄素材按照脚本的顺序拼接起来,剪辑成没有视觉特效、没有旁白和音乐的版本。
正式剪辑
在初剪得到认可以后,就进入了正式剪辑阶段,这一阶段也被成为精剪。精剪部分,首先是要对初剪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对于不满意的画面要进行补拍。
特效的录入
这个阶段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阶段,将本身拍摄不到或者拍摄效果不好的地方进行特效制作,这里将运用到十分专业的`特效制作软件,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具有超强视觉效果的电影正是因为特效录入这个环节做的十分好。但是对于我们小伙伴来说,毕竟不是专业学习电影的,所以对于电影只要做好调色及一些简单的技巧就好了,调色要注意的是确定片子的整体色调,不要钻在局部一个镜头的色调,要考虑整体。
配音合成
旁白和对白就是在这时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在音乐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微电影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至此,一部微电影的声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备完毕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
制作小窍门
一、闪白:在视频制作剪辑合成节目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画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感觉就像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采用纯白的单色。
二、切:合成的时候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将会平滑一些。
三、画面色彩:画面中尽量避免纯黑,纯白色,即使是黑色,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蓝色等来代替,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尽量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四、构图:除了严肃、权威、力量等表现场景以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尽量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以电视的长宽比、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构图的时候我们通常考虑的不仅仅是电视上展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五、声音与画面:对于是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多。
后期制作软件
视频制作简单一点的话用会声会影这个软件,非常简单,容易操作,剪辑、配音、调色这些基本的操作都可以实现;复杂一点的话可以使用EDIUS、AE、premiere、等等,当然后面这几个对电脑配置要求略高,有的软件也不是免费的。但是网络上可以找到找到安装包,网上也有破解教程,实在不行用试用版也可以的~(PS:每次小伙伴在做完视频处理的时候记得要先保存下来或者保存工程文件噢~这样若是软件进程有问题的话,你也不用担心自己白做工了,同时也方便下次修改)
音频处理软件可以用AU、Cool Edit Pro等,这些软件还提供有多种特效为你的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压缩、扩展、回声、失真、延迟等。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轻松地在几个文件中进行剪切、粘贴、合并、重叠声音操作。使用它可以生成的声音有:噪音、低音、静音、电话信号等。另外,它还可以在AIF、AU、MP3、Raw PCM、SAM、VOC、VOX、WAV等文件格式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将cooledit和格式工厂配合使用,可以保证格式的问题得到解决。
;④ 微电影摄影技巧
微电影摄影技巧
微电影摄影有什么技巧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微电影摄影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1.把主体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很多小伙伴在刚学习摄影时都喜欢把主体放在画面的中间,觉得所占的面积大,容易让人关注到。其实画面中间是视野的薄弱区。根据观察及黄金分割及斐波那契比例,发现在4:3的画面区域有几个视觉增强点,是放置主体的理想位置。
2.不要把拍摄的对象放在墙面前
不要把拍摄的对象放在墙面前。不只你的灯爷会对你感恩戴德内牛满面,而且你也会立马得到更好的角度和深度。方法就是拍摄的时候对着墙角。这是一个常见的简单小技巧,对着房间的对角线拍摄会增加空间的'深度。把你的相机移到墙壁的对角线,或者至少能看见墙壁的角落,让你的画面看起来立马高大起来。
3.把外景带进画面
如果你拍摄的地方有窗户,那么增加室内的照明让大家能看见室外。甚至你可以用绿屏拍摄去假装一个室外。很多时候新手往往喜欢block the window(把窗户挡起来)或者blow out the window(把窗户过曝),但是如果你能把窗户外的景色带进画面,往往你会发现这些不起眼的外景强烈暗示着环境,让画面非常漂亮地打开,画面的深度戏剧化地增加。
4.丰富背景内容
如果你在室外拍摄,尝试取一些带有地标性的建筑物让观众知道你在哪里。如果你在原野上,你可以把房子或者拖拉机放在背景里。如果你在城市里,让观众看见演员背后三条街道风貌。这些在背景里的东西不需要在焦上,可以被虚化,但这些元素一定要在。
5.正确运用线条
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的透视规律告诉我们。尽管在平面上,只要我们能很好地运用线条,同样也能塑造出立体空间。其次,在统一中变化的线条能形成节奏,构成丰富意义的整体。如果画面中线条结构缺少变化就会使人感到单调、死板、乏味、缺少情趣。再次线条可以达到表现某些思想的目的。这些都是我们利用线条塑造形象的有利因素。
;⑤ 微电影后期剪辑小技巧
1、切
合成的时候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会更平滑。
2、闪白
在剪辑合成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后期制作可尝试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形成的画面,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
3、构图
除了严肃、权威等表现场景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法;尽可能地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4、声音与画面
对于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大的哦。
5、画面色彩
纯黑或纯白色画面尽量避免,如果要用到黑色,可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或蓝色替代。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可采用增大亮部面积或比例等相对方法解决,但要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替代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关于微电影后期剪辑小技巧,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影视后期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摄像机巧、后期剪辑的方法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⑥ 求微电影拍完后的后期制作方法和技术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影视后期技术”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1&zdhhr-11y04r-457239627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4&zdhhr-11y04r-457239627
在“影视后期技术”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⑦ 微电影后期剪辑有什么技巧
1、切
合成的时候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会更平滑。
2、闪白
在剪辑合成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后期制作可尝试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形成的画面,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
3、构图
除了严肃、权威等表现场景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法;尽可能地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4、声音与画面
对于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
⑧ 微电影制作的后期方案有哪些
1、微电影制作的后期方案——数据备份
如果考虑到弱力组的弱力属性,可将便携式硬盘直接用作桌面硬盘。尽管体积很大,但它比普通的便携式硬盘便宜。有了硬盘底座,它可以作为便携式硬盘使用。其功能是进行资料备份。建议在每天拍摄结束后,从相机和录音机中复制当天的信息,区分日期和次数并保存。建议对第一批材料不要做太多的整理,以免在整理的过程中丢失单个文件,但最好检查所有的文件,看看是否有损坏。
最好的记忆在电脑,每一个副本的两个移动硬盘,这样我们就可以工作在最坏的情况下:电脑出故障了,交货时间快,备份硬盘在另一台计算机上,迅速取出(很容易损坏硬盘),但也有一个备份的移动硬盘,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硬盘挂它崩溃。
2、微电影制作的后期方案——与组粗剪
在拍摄过程中,最好在拍摄完成后,有专家对素材进行粗切,每天备份。一方面可以检查数据文件是否损坏;另一方面,你可以查看当天的拍摄内容是否有遗漏,以及拍摄过程中没有发现的帮助。如果有的话,你可以在第二天抓住它。
根据老猫的习惯,软件中的材料目录树与存储材料的目录树是不同的。保存后,根据日期将其划分为多个文件夹。当编辑时,目录树会根据场景的数量将每个场景的材质放入自己的文件夹中
这样,材料树和时间线就一致和清晰了。
如果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每天的材料会大致削减,反馈给前线人员。这样,一步一步填写时间线,用“V”键标记问题的位置,问题解决后取消标记。
3、微电影制作的后期方案——项目设置与管理
此外,如果可能的话,尝试统一相机和设置,如编码,帧率,并与最终目标对齐。特别是在将来平台可能需要改变的时候。
例如,如果你想把它放到互联网上,而不打算采取升级的照片,试着将相机设置为统一MOV格式的25帧。在后期,您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将相机设置为25帧。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你可以再次输出一个非25帧的素材(比如升级、降级、逐帧和其他设备拍摄)或者将其转换为25帧。这样可以统一材质,平滑输出裁剪表(AAF或EDL),从而绘制达芬奇等非编程软件。
3、微电影制作的后期方案——同时,对工程。
特别是有甲方或导演的情况下,建议编辑一次完成一个版本,重新保存项目。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有人说“改变之前的版本”时,你可以快速找到之前的版本,而不必再次剪切它。
以上便是关于微电影制作的后期方案介绍了,希望它能帮助我们开拓,并确定属于我们自己的后期风格,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影视后期的相关设计技巧及素材等,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⑨ 影视编辑的技巧有哪些
1. 在轨道上复制材料:Alt+拖动
当你想在音轨上复制材料时,你会一个一个地复制吗?感觉太慢了。实际上,按住Alt+拖动,可以快速复制。
2. 插入到材料库的材料:“,”键
影视编辑的技巧有哪些?在视频编辑技术,当您完成编辑一块材料,突然,如果你想要插入另一块材料在一个位置,把时间尺度的位置你想插入,然后按下“,”按钮在英文输入法下,您可以简单地完成它。
3.切换材质:Alt+Ctrl+拖动
如果你发现两个材料在逻辑顺序错误,并想交换,只需按Alt+Ctrl+拖动快速交换。
4. 前后轨迹选择工具
这允许你快速选择一个大块的材料,而不首先减少材料,然后选择他们所有,并点击他们。
5. 快速削减:Shift + C
当使用多个轨道和需要剪切时,一次只能切割一种材料。此时,按住Shift+C将其全部剪切。
6. 快速查找材料:L键
按下L键可以提高回放速度并过滤所需的材料。要切换回原来的播放速度,只需按下空格键。
7. 打标材料:打标架
影视编辑的技巧有哪些?当资料较多时,按钮萤幕会设有识别框,方便在资料库内搜寻。
8. 图片颜色
影视编辑的技巧有哪些?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纯黑和纯白。即使是黑色,特定的色调也是由整体色调决定的。如果胶片的明暗不够,电影剪辑技术应尽量避免绝对的整体明暗方法,而不是增加光的面积和比例。用曲线工具更容易控制屏幕的局部调整。
9. 声音和图片
对于环境声,没有必要严格对应视频图像的制作和编辑。一般来说,周围环境的声音有进有出。根据图像的波形和切割点,最好错开1-2帧。用你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不要过于执着,不符合波型和切点。
10. 白色的闪光
在剪辑合成中,如果你不直接使用白色框架叠加,后期制作可以尝试通过增加原始材料的伽马和亮度来创建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叠加。这样,最亮的部分会先呈现白色,然后整个画面就会呈现白色(即使是最白的部分也最好不被看到)。
影视编辑的技巧有哪些?除了严肃权威的表演场景外,影视编辑还尝试用非对称构图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技巧。试着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来考虑构图。不要过分关注单幅画面的构图,要考虑三维构图的动态、时间、空间变化。
11. 颜色匹配
不要相信任何显示器,不管它们有多贵。最好在你的系统上创建一个标准的Pal色卡,然后比较色调。同时,要尊重眼睛识别和欣赏美的能力。毕竟,眼睛是最复杂的设备。
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是微缩胶片拍摄之后的过程。前两步做得很好,整个缩微胶卷制作只完成了2/3。影视编辑的技巧是很多人问题的症结所在。长片剪短、精练、长时间压缩,都考验着制片人的技术和能力。后续将会有更多关于影视后期中各个分类的设计技巧与资讯,你也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⑩ 微电影后期应该怎样剪辑
1、切
合成的时候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会更平滑。
2、闪白
在剪辑合成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后期制作可尝试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形成的画面,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
3、构图
除了严肃、权威等表现场景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法;尽可能地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4、声音与画面
对于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
5、画面色彩
纯黑或纯白色画面尽量避免,如果要用到黑色,可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或蓝色替代。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可采用增大亮部面积或比例等相对方法解决,但要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