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归途 / Return(一)
一
黑夜笼罩下的中国城灯火不算通明,却比美国中部这个城市任何一处地方都热闹,饭馆多开到晚上十点以后,有些甚至通宵营业。
“这就是龙壁?”
“是这里。”
几个黑影站在地铁站,似在等车,只见烟头忽亮忽灭,间或几句对话。
“你确定?”
“确定。”
写完上面这几段文字,阿秋忽然觉得自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她正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有长长的十几个小时完全属于自己支配,没有老板指示,没有家务拖累,不会有电话也不会有邮件。多好的码字机会!
然而她真的什么都写不出来。她本意想写一篇和龙有关的故事,她记得有人和她说过中国城地铁附近,有一处龙壁。曾传说那里不太吉利,人们便在那里修了一座雕刻有中国龙的石壁,以求镇妖辟邪。
阿秋名叫瑞秋,英文名也顺理成章是Rachel,理科毕业,来自上海某事业单位。出于她这个行业内事业单位众所周知的脑残理由,她不得不背井离乡到美国芝加哥呆一年。印象唯一深刻的是她所工作的办公楼很长很长,横跨两条街,从走廊这头走到另一头得五分钟;她所共事的老板罗恩是个极力把自己美国化的美籍华人;她所在的这个美国中部城市比预想的要土很多,每天一过晚上七点,市中心街道就空无一人,其空人万巷的场面可以参见《我是传奇》或者《生化危机2》。
这样的城市和这样的老板,让阿秋觉得乏味透顶,不到一年就决定回国。她的航班从芝加哥经由洛杉矶回上海,已经从洛杉矶启程了四个小时。
阿秋把笔记本合上,无聊得只好去上盥洗室。盥洗室在机舱后部,里面有人,片刻之后,她的邻座从盥洗室里走了出来,冲她点头笑了笑,向座位走去。
邻座是个英语不太流利的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刚上飞机时,他曾对阿秋表示他的母语是西班牙语,英语不好;阿秋安慰他,说她的母语是中文,英语也不好。两个人半斤八两,倒也没太多交流障碍——因为基本不交流。
洗手间的墙壁花纹是直线条纹,乍一看很像八卦的各种爻,其中有块花纹歪了,像繁体字“龙”里面的三撇。阿秋洗完手后,兴致骤起,蘸水围着这三撇写了个完整的“龙”字——写不出龙的小说,写个龙字也好——写完之后顺手抹掉,只觉得手心痒痒粘粘的,也没在意,准备打开门出去。
忽然一阵眩晕袭来,恍惚觉得周围布满水蒸气,空气刹那变得湿热无比。阿秋闭上眼睛,使劲摇了摇脑袋,再睁开眼,一切恢复常态。可能自己有些晕机,她想。
回到座位依旧是无聊。阿秋在纠结,究竟是看飞机上提供的电影?还是看自己笔记本上的电子书?还是睡觉?还是发呆?纠结到最后阿秋做了一个完美的决定:听着电影,抱着笔记本,闭上眼睛,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耳机里的电影对白忽然中断,传来机长急促的声音:“先生们女士们,因为受到安全威胁,本次航班必须返航,……”机长说完之后,同样的内容又被一个华裔乘务员用中文磕磕巴巴重复了一遍。
搞什么飞机?飞了四小时又飞回去了?阿秋睁开眼睛在椅子上坐直,看其他乘客也都惶惑不安,机舱一片骚动。
邻座的西班牙语小伙也睁开眼睛四处张望,英语和中文的通知把他弄得有些不知所措。阿秋把机长的话用英语慢慢翻译给他听,小伙子看上去比其他乘客更着急,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往前舱走去,但很快被迎面而来的空嫂喝住,令他坐回位置,系好安全带。
阿秋盯着那个空嫂看了好半天,只觉得她很面生,不是刚才为他们服务的任何一位。她的手心开始发痒,她看了看手心,昏暗的灯光下,没发觉手心有什么异常,但脑海里却忽然跳出一个莫名其妙的词:劫机。
劫机?
阿秋被这个词弄乐了。自己真能胡思乱想,肯定写小说写多了,不就是返航么,这种国际航班劫持了做什么使啊?难道再来个飞机撞大楼?
脑海中第二个词蹦出来了:芝加哥。
劫机去芝加哥?阿秋继续乐。这倒是有些靠谱。芝加哥是美国现任总统的老窝,眼下又是大选;据说911曾经也把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当目标的,后来改选纽约了。劫持国际航班也有不少好处,比如飞机够大,油箱够大;这飞机是从洛杉矶飞上海的,不少中国公民在上面,现在恐怖分子好像也爱劫持中国人质了……
等等,不会是真的吧?
阿秋看着那位陌生的空嫂在机舱里走过来又走过去,心里开始打鼓。这空嫂看上去一副孙二娘的腔调,厨房里难说正蒸着人肉包子。
2012来了,没什么不可能。
又是沉闷的若干小时,闷得阿秋睡了一觉,醒来时飞机正在降落。她仔细看了半天窗外,觉得风景很面熟。
“我勒个去!真的是芝加哥!”阿秋忍不住叫出声来。她死盯着飞机前进的方向,然而却无迹象飞机要往市中心的高楼大厦上撞。
半小时后,飞机循规蹈矩在奥黑尔机场降落了。与此同时广播响了起来,一个柔和的声音告诉大家,飞机现在因为机械故障不得不降落芝加哥,六小时后会专门派另一架飞机载上所有乘客直飞上海,请大家先行在候机楼休息进餐,等候安检云云。
乘客们一边抱怨一边陆陆续续起身,在座位中间的走廊上缓缓前挪,阿秋坐在座位一动不动,她觉得自己在做梦。
芝加哥。我回来了。
邻座那个西班牙语小伙子不知所踪,阿秋猜测他已经下了飞机。
走廊里的乘客逐渐减少,阿秋也懒洋洋起身拿自己的行李。这时听见前舱传来一声闷响,像是有人在厚被窝里燃放了个炮仗。
飞机爆胎了?还是……阿秋像只正打算溜进厨房的猫一样蹑手蹑脚向前舱走,所有舱门都开着,飞机越往前越宽敞,座椅布局也豁然开朗,想必到了商务舱,再往前应该是头等舱。阿秋很兴奋,因为她这辈子到现在还没亲眼见过头等舱长什么模样。
头等舱看上去很赞,一排六座,座位更像是按摩椅,液晶电视还配有游戏按钮。阿秋乐得直往椅子上坐,反正也没有空乘人员管。
空乘人员都到哪儿去了?阿秋在椅子上晃荡着,伸着脖子四处张望,在靠近卫生间的拐角处,地上露出一只脚;再往前看,是腿;再往前看,是腰,旁边地上还有一滩深色的液体。阿秋的牙齿剧烈打战,她忙用双手捂住嘴,然后听到耳边哗啦一声,一只拉枪栓的手紧贴着她的侧脸,额头被个硬梆梆冷冰冰的东西顶上。
“站起来。”那人的英语明显带着口音。阿秋只能乖乖从座位上站起来。
“往前走。”那人又说。阿秋只能乖乖往前走,一步一步接近倒在地上的人。她认出那个人是机长。机长一动不动倒在地上,毫无生命迹象。
又往里走了几步,发现倒在地上的不止机长,还有几个空乘人员,阿秋认得他们的制服,她怀疑是不是整个航班的乘务组都被害了。死人周围是若干个活人,一个个虎视眈眈盯着她,包括那个孙二娘——显见她是个假的空嫂。
阿秋觉得自己已经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这群人杀人不眨眼,不会放走任何活口的。她绝望地想到父母,想到那群死党们,想到要好的同事们,和业余消遣挂在网上至今还未完结的小说。
“放开她。”一个人说道。顶在阿秋头上的枪管撤掉了。
说话的人是个白人,长得像个开瓶器,但英语很标准,肯定受过高等教育。不少黑社会帮派很重视高水平人才吸纳,平均学历至少大学本科以上。
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这个白人递给阿秋一把自动机枪:“拿着。”
“什么?”阿秋下意识接过枪,那一瞬忽然明白了。“糟糕!他们想栽赃!”
估计这就是杀死空乘人员的凶器,现在上面有了她的指纹,然后他们再把她干掉,因为她毫无任何黑社会背景,而且还是个外国人,必会让警方线索就此中断。
所以这把枪里一定是没有子弹的,而自己一定会在致命部位吃一颗子弹。阿秋不禁冷汗涔涔,手心更是奇痒无比。
白人果然举起另一把枪对着她。我会被一枪爆头么?阿秋想。
枪响了,却是阿秋手中的那把,白人应声倒地。旁边的人大惊失色,本能去拔枪,却被阿秋一梭子撂倒。这时从旁边扑过来一个黑影,拽着阿秋向舱外奔去。
“把枪扔掉!”奔到舱门口,那人大喝一声,阿秋如梦初醒,把枪用力掷在地上,那人向舱里丢了一个东西,闷响过后,浓烟滚滚,激活了烟雾警报器,尖利的警报声响彻机场。那人趁机拉着阿秋奔下飞机,冲进航站楼,一直奔到停车场,藏在一个隐蔽角落里。
“你干得很好!”那人对阿秋说。他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英语很蹩脚。阿秋认出来了,此君正是她的邻座。
“什么?”
“你的枪法!很好!”
“我刚才都做了什么啊?”回过神来的阿秋望着自己的双手。刚才那一幕比做梦更像做梦,她并没想对那白人开枪,大概是枪自己走火了。自己杀人了,天啊!阿秋脑子乱糟糟的,莫名其妙的念头层出不穷。
那些人是死了还是伤了?
机舱里有摄像头么?
那把枪是AK47么?还是M16?看枪管直挺挺的,可能是M16。
人到穷途,胆子也竟然大了。如果不是时间来不及,阿秋还真想拍一张枪的照片放微博上去,附文曰:在芝加哥一年,咱也好歹算摸过枪了。在这个著名的美国城市,没被抢过、偷过、砸过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你叫什么名字?”邻座问。
“瑞秋。你呢?”该不是叫胡安吧?这是典型的西班牙名。阿秋在心里猜。
“胡安。”
“我从中国来,你是……?”
“墨西哥。”
原来不是西班牙人。阿秋暗骂自己反应迟钝,白在美国呆了一年,难道不知道在美国说西班牙语的大多不是西班牙人么?
阿秋的手又开始发痒,这次不是手心,而是右手无名指第一指节,痒得她忍不住又攥起拳头,右手拇指按在无名指上。此时胡安站起身来,示意阿秋跟着他走。四周很安静,一个人影都没有。
当他们走过一辆货车时,阿秋的左手开始痒了,这次的痒非常剧烈,直接蔓延到胳膊肘,难受得她索性将整个手臂抬起来把胳膊肘往货车车门上磕,想让疼减缓几分奇痒。
却听到耳旁一声惨叫,从货车车门里露出一只人手,被门夹得鲜血直流。
阿秋吓了一跳,下意识蹦到一旁,又撞上另外一扇正打开的车门,车门把一根正往外伸的枪管撞得折弯,砰地一声,枪管爆炸了,又是一声惨叫。
一个人迎面冲阿秋冲来,试图抓住她的肩膀,阿秋把右手抬起来想给他一个耳光,但因拇指按着无名指,食指和中指叉开成了个V,于是不如直接插向对方眼眶,再猛踹此人裆部。阿秋就是这么做的,于是第三声惨叫也响了,把她震得耳鸣。那人蜷缩在地上,看上去很痛苦的样子。
“快跑!”胡安大叫。阿秋像只受惊的兔子一样往前狂奔,左拐右绕跑到一辆越野车前,拽开车门跳上驾驶座。
“为什么选这辆车?”胡安问。
“只有这辆车没锁。”阿秋答。
“你早就知道这里有这么辆车在?”胡安又问。阿秋忽然发现胡安的英语其实不差,不但不差,而且流利;不但流利,而且话痨。
“一边跑一边知道的。”阿秋说。这是实话。不解释。
车轰鸣一声,开出了停车场,阿秋看了看路牌,依稀记得从机场往市区的路,就把车往那个方向开。
这辆车很合阿秋口味,手动档越野车,令她想到了被自己贱卖出去的自己那辆车。
一想到自己的车,阿秋心脏周围的肉就开始痛。那是辆很好的车,外形俊美,马力十足,就因为手动档的车不好卖,她因为要回国又急于出手,最后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个黑人。
很多事情看似别无选择,其实反映了自己的某种惰性。
“我们去哪里?”阿秋问胡安。她想他们不能走太远,几个小时后飞机要起飞回上海。
“离机场越远越好,他们还在机场找我们。”
“为什么?你不是要去上海么?”
“现在不用去了。”胡安拨弄着驾驶座前的GPS,“带我去这个地方。好吗?”
GPS显示的地址是中国城威尔斯街某个公寓,阿秋对那个区域很熟悉,因为经常去那里下馆子。
“好吧。”阿秋很少拒绝别人,只要别人开口,只要自己能办到,基本都会答应,而很少考虑办这件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在路上,胡安开始跟阿秋拉家常,但阿秋没心思听。
“你之前是在芝加哥工作?”
“嗯。”
“飞机上那群人应该是一群恐怖分子。”
“嗯。”
“他们的目的我还不是很确定,可能和中国城的什么东西有关。”
“哦。”阿秋懒得去问是什么东西。
胡安望了阿秋一眼。阿秋正在开车,没有看他,却觉得自己脸上像被寒风扫过一样,汗毛登时竖起大半。
⑵ 55岁影帝猝死家中,他都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这个55岁的影帝是台湾的一个影视演员叫吴朋奉,他早年拍了近百部的电视剧,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一位实力派演员。他曾经凭着电视剧《木棉花的印记》和《第一响枪》,获得了台湾金钟奖迷你电视剧的最佳男主角称号。
在台湾影视圈里,吴朋奉的口碑也是很好的。他对待工作很敬业,对每一个角色都认真的投入。他在台湾人心中就是一位有实力的演技派男明星。所以当这条消息出来的时候,很多台湾民众对于吴朋奉猝死的事实都很难接受。
⑶ 万里归途大概要拍几个月
4个月。
诠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重点项目《万里归途》于2022年4月份开机,并于同年8月份杀青,拍摄时间大概4个月左右。
电影《万里归途》由饶晓志导演,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殷桃、王俊凯、王迅主演,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北非努米亚爆发战乱,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的机会,逆行进入战区。在撤侨的最后100公里,面对反叛者的枪口,穿越战火和荒漠,赤手空脚的外交官,如何让125人走出一条回家之路。
⑷ 电影 The Way Back (归途)720P
人人应该有
⑸ 归途奇遇电影怎么只有预告
归途奇遇电影只有预告,因为平台还没有投放权,不能看正片。
《归途奇遇》该影片以“儿童拐卖”的社会现象为创作背景,运用喜剧的艺术方式,表达了人世间的善良与爱。该影片讲述的是张志宏和友人强子在回乡的路途上,阴差阳错的被当成了人贩子,在脱困的路上,张志宏却和孩子产生了某种情感联系,于是两人发生矛盾分道扬镳;最后,伪装成警察的保安,紧追不断的人贩子,去而复返的强子都再次被命运汇集在一起,围绕着小小的婴儿,众人的归途将在何方,主题结合时事,富有内涵,引人深思。
⑹ 求《归途列车》电影,最好有中文字幕。
链接: https://pan..com/s/1C5i49r-G6UteQPbZKfY3NQ
《归途列车》是中视远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纪录片。影片由范立欣执导,张昌华、陈素琴、张琴主演,于2010年1月在圣丹斯电影节进行了首映。影片讲述了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为了子女学业来到广州打工,但女儿丽琴最终选择退学离家的故事。16年前,张昌华(张昌华饰)和陈素琴(陈素琴饰)夫妇俩跟随打工潮,离乡背井来到广州打工。他们唯一的希望与安慰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他们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让孩子能读书,有朝一日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然而,由于他们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家,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张琴饰)以激烈的叛逆行为宣告了对父母的抗议,无情地宣判了父母梦想的破灭。
⑺ 电影《万里归途》正式杀青,为何这部电影是对主流电影题材的一次突破
电影《万里归途》正式杀青,这部电影是对主流电影题材的一次突破做到了:
4、电影的两位演员都是演过很多优秀的作品。还有其他的配角方面也都是能够兼顾得到。因此这部电影是有质量保证。从绑匪的绑架到与绑匪的斗智斗勇过程中。人物角色的转换以及凭借自身的职业优势,带领大家走向回归之路,这一过程的演绎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因为两位主角都能够对真实剧情的细细推敲。因此演绎出来的作品,让我们眼前一亮,从而认识到外交官的不容易。
⑻ 饶晓志《万里归途》官宣,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它讲述了北非努米亚爆发战争的故事。原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和新任新闻部成员程朗奉命协助疏散华侨。在华的带领下,前往边境疏散点。无奈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的机会,逆行进入战区,开始了带领125人回家的故事。回家的路是饶小智导演的电影,秦海燕、诗诗编剧,张艺、王俊凯、尹涛、王迅主演。
要知道这部电影与他之前的作品风格迥异:其实《翻译家》最早是郭帆开发的,大概是在2016年,希望我做这个故事,所以才有了这次合作。郭凡谈及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世界上有很多(发生的事情)是沟通的问题,这是一个宏大的概念,有很多励志的感受,很适合饶小智。经过药物调理,弟弟慢慢开始恢复。故事情节模糊,尽显亲情、亲情、包容,穿插闪回、激烈的灵魂碰撞、催人泪下的情感,也被感人的结局感动
⑼ 万里归途什么时候上映
《万里归途》,预计今年国庆节上映。
电影中,北非努米亚爆发战乱,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张译 饰)与外交部新人成朗(王俊凯 饰)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殷桃 饰)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进入战区……
为了真实还原这撤侨的最后100公里,在剧本创作阶段,剧组就走访了真正的外交官,对故事细节进行打磨。此外,电影的幕后制作也在极力寻求真实,不仅1:1搭出一座非洲城市,还辗转多地堪景,最终选择了最为贴近故事的几处拍摄地,并前往荒漠、矿山、红湖等地实景拍摄,还原出一片异域奇观。
影片从制作阶段就与IMAX深度合作,采用IMAX特制拍摄,让观众以深度临场感穿越战火和荒漠,真实体验片中荆棘重重又撼动心灵的归途之路。
继《无名之辈》、《人潮汹涌》收获超高口碑后,《万里归途》延续了饶晓志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对于新片《万里归途》,饶晓志坦言,“故事背景变得宏大,工业化体量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是一次挑战,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提升。”
随海报一同曝光的,还有张译、王俊凯、殷桃等125名同胞在戈壁矿山前的一张合影。一张张不同年龄、不同表情的面孔凝视着镜头,一个个角色,一条条生命都鲜活起来。在他们的背后,都有亲人在等着他们回家。
在这125名同胞中,还有不少来自饶晓志话剧团的演员。在开拍前,饶晓志专门为他们布置了作业,为各自的角色准备人物小传,让每个角色都有故事,赋予他们真的灵魂。
此外,演员们还提前进行了负重徒步训练,体验穿越荒漠的真实状态,最终塑造出回家路上125个有血有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