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拍微电影需要做哪些准备和学习哪些知识
我觉得有没有钱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一定要打动人的心。
只有持之以恒才是真理。
如果还有什么教程,拍摄技术上的问题,去爱微电影看看,那个很牛的。
B. 你知道哪些关于微电影制作的知识
微电影制作运用的软件及步骤如下:premierepremiere,主要用于视频的剪辑,画面编辑质量感好,是最常用的视频剪辑软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广告制作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共经历了8个版本,现在最新版本为premiere cs5.5。ediusedius是一款非线性编辑软件,专为广播和后期制作环境而设计,特别针对新闻记者、无带化视频制播和存储。拥有完善的基于文件工作流程,提供了实时、多轨道、多格式混编、合成、色键、字幕和时间线输出功能。after effectsAfter Effects是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包括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工作室。而在新兴的用户群,如网页设计师和图形设计师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After Effects。属于层类型后期软件。nukenuke是数码节点式合成软件。提供组合和操作扫描的照片,视频板以及计算机生成的图像的灵活、有效、节约和全功能的工具,将最终视觉效果与电影电视的其余部分无缝结合的能力。combustionCombustion是一种三维视频特效软件,基于PC或苹果平台的Combustion软件是为视觉特效创建而设计的一整套尖端工具,包含矢量绘画、粒子、视频效果处理、轨迹动画以及3D效果合成等五大工具模块。软件提供了大量强大且独特的工具,包括动态图片、三维合成、颜色矫正、图像稳定、矢量绘制和旋转文字特效短格式编辑、表现、Flash输出等功能;另外还提供了运动图形和合成艺术新的创建能力,交互性界面的改进。注意事项如下: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添加效果与整部片子有效的结合,不能画蛇添足;软件使用之前,应该有基本的制作思路。
C. 拍校园微电影,需要什么基本知识
属于经济型创作成本的微电影,其常规时间在几十分钟甚至到十几分钟左右,还有大概在3分钟左右MV。前者跟常规电影成本比起来不知道小很多倍。所以微电影成为一些怀揣导演梦的年轻一代练手和发展的首选舞台。
前期拍摄可以约上几个朋友一起探讨微电影的剧本而招才纳贤总比独自苦想要见效的快。据得知优秀的好莱坞的剧本也都是通过很多编剧多次删节修改出来的。微电影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你去铺垫剧情,所以剧本一定要干净利落。
在没有足够的资金的情况下的你将果断的去器材店及租赁一套摄影及灯光设备。至于特别道具之类而逛一圈淘宝下来或许就已八分把握。硬件到手前,演员的事情相信你早已在虑,专业演员请不起,身边好友、同学可作为首选,也可尝试联络专业演出团体前辈或新人,以及表演专业在校生。至于其他剧组成员,你的狐朋狗友们当然责无旁贷。
正式实拍后的指导演员表演都在其次(让他们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趣味),不穿帮才是最大的挑战,总的原则是快、狠、准,但也一定要考虑周全,因为补拍是非常不现实的。如果你的微电影不是在自家后院开机,那你要提前做好交通、吃、住等一些准备工作。
后期制作要通过剪辑、录音、字幕制作、混合录音等录制过程。其中剪辑包括精剪与初剪两部分;录音分为前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方式;字幕制作要按国家公布的规范语言文字及按电影播出字形要求制作;最后就是混合录制完成即可定型。
1 精剪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剪辑师在剪辑过程中具备蒙太奇思维,掌握蒙太奇语言,通过剪辑创造最佳的画面叙事效果。初剪工作完成后,留给剪辑师的只是一堆原料,一个优秀的剪辑师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剪辑画面是进入后期制作的第一项工作,一般意义上,我们将画面剪辑笼统地分为初剪和精剪。
2 从录音部门的工作方式来看有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方式。采用同期录音的制作方式,对白和音响在拍摄现场与画面同步录制完成。同期录音方式的优点是声音的真实感强,演员表示时也不必拘泥于限定的台词,可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缺点是对拍摄现场的录音条件要求比较高,有时因为录音效果不好,容易导致重拍。后期录音的工作分为录制对白、录制音响效果、录制音乐。录音师要在导演的整体艺术指导下确定影片的声音造型。
3 字幕的制作主要包括制作片头片尾出现的演职员表和剧中人物的对白、独白。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的语言文字,并按电影播出单位对字形、位置、大小等要求制作,不能出现错字、别字。在非线性系统中,字幕和特技可以在画面全部编辑完成之后再添加,也可以两者同时进行。
4 将影片中所有的声音、画面按照其应有的位置、效果混合录制完成为混录合成,这将整个影片最终的面貌就此定型啦!
D. 微电影的创作理论与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出5条著名导演电影创作人的创作理论与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查询
摘要 为了满足微电影创作者以及影视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本书以微电影创作为主要内容,围绕微电影类型特点、微电影剧本创作、微电影导演技巧、微电影摄影技巧、微电影剪辑技巧、微电影合成技巧六大方面展开论述,形成了比较有新意的微电影创作完整体系,以期为广大影视教育工作者、微电影创作爱好者提供一本具有参考价值和学习价值的入门基础教材和创作指导教材。
E. 如何用手机制作微电影
打开手机自带相机-点击右侧摄像头图标-手机会有开启摄像的提示音-屏幕上会显示红色圆点。(部分手机操作方式:打开相机后-滑动相机图标至旁边的摄像机图标)
温馨提示:如需使用前置摄像头录制视频,请先将拍摄方式切换为前置,方式:打开手机照相机,找到一个左右箭头的小相机图标,点击该图标即可切换。
F. 微电影的制作方法
微电影的制作方法
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下面给大家介绍微电影的制作方法,欢迎阅读!
一、微电影的制作方法
1,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是很关键的。
被人们用滥的手法很容易过时,有一点新鲜的手法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2,忘记新点子是轻而易举的,把你疯狂的鬼点子新点子记下来。
这样当你在拍摄时你只需要看看清单就可以。
3,摄像机角度
当你要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时,结合摄相机的角度是很重要的(如特写,广角,移动等)。想想你怎样用2-3个镜头完成这个想法,并把这几个镜头串连成一个流畅的整体。确保当你移动镜头时保持目标物在屏幕上的足够大小,不要害怕太近,很多时候目标物都太远太小。当你拍摄移动镜头时,从上下前后左右多个角度混合拍摄。把你的思想融进你的镜头中。当你拍摄时思考你想要传达什么,要抓住你的想法,什么样的镜头才是最好的。不要害怕反复尝试同一个镜头。要知道多样性是生活的调味品。这个方法技巧很重要。
4,录像长度
拖沓的录相从来都不好。确保你的录相长度与你片子中的新东西相配。如果你没有许多新的想法1分钟长镜头的'比拖沓的4分钟强。
5,拍摄场地
找到一个好的拍摄场地可能很难,尤其当你很年轻又没有车时。当你发现新的好地点,把它们记下来,并确保能去那里拍摄。
6,拍摄用轨道车
当你拍摄时确保你所乘坐的轨道车舒适并且适合场地。仅仅有一个好的带硬轮子的轨道车是不够的,你得确保它滚动时平滑,这样拍出来的镜头才能保持一致。
7,音乐
在拍摄之前就选择好音乐是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话你可以边听音乐边想象你的镜头。
8,剪辑
剪辑赋于你的视频生命。剪掉死时间。很多时候我们看见一个剪辑片段没有必要地拖沓数秒。一毫秒都很关键。 最好是边拍摄边剪辑,因为拍摄一部分然后剪辑帮助你看清这个片子的方向,它带给你更多的想法,让你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的更好。 在全片都剪辑好了后,发行之前,等一天,然后带着全新思想再看一遍,看看有什么新的印象。不要把开篇字幕弄得太长。保持开篇字幕的新鲜,简洁,扼要。选择好的颜色,远离劣等的开篇动画。
9,调色
Final Cut程序有一个叫做3向调色的效果。用这个功能可以赋于镜头更多的对照和饱和度。合理运用这些程序中的调色效果可以使画面更生动。这些方法都是从比较细节中捕捉。
二、微电影制作软件
简单来说,制作一部微电影肯定是需要视频剪辑软件的,那么,哪款软件比较适合新手比较好上手呢?快来看看吧。
1、电影魔方
编辑视频软件主要用于素材剪切、影片编辑、特技处理、字幕创作、效果合成等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影像、动画、文字等素材,创作出各种不同用途的多媒体影片。
2、Windows
Movie Maker 编辑视频软件通过简单的拖放操作,精心的筛选画面,然后添加一些效果、音乐和旁白,家庭电影就初具规模。我们可以通过Email、PC或 CD等,与亲朋好友分享您的成果,享受制片乐趣。
3、Premiere
premiere视频剪辑软件主要用于视频的剪辑,画面编辑质量感好,是最常用的视频剪辑软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广告制作和电视节目制作中。
4、Ediusediu
非线性编辑软件专为广播和后期制作环境而设计,特别针对新闻记者、无带化视频制播和存储。拥有完善的基于文件工作流程,提供了实时、多轨道、多格式混编、合成、色键、字幕和时间线输出等多种功能。
5、After Effects
After Effects 属于层类型后期软件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包括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工作室。
6、Nukenuke
数码节点式合成软件提供组合和操作扫描的照片和视频板,以及计算机生成的图像,灵活、有效、节约和全功能工具,可将最终视觉效果与电影电视其余部分无缝结合。
7、Combustion
Combustion 三维视频特效软件CombustionCombustion是为视觉特效创建而设计的一整套尖端工具,包含矢量绘画、粒子、视频效果处理、轨迹动画以及3D效果合成等五大工具模块。软件提供大量强大且独特的工具,含动态图片、三维合成、颜色矫正、图像稳定、矢量绘制和旋转文字特效短格式编辑、Flash输出等功能,另外还提供运动图形和合成艺术新的创建能力,交互性界面的改进。
我这边还是比较推荐Pr和AE,专业好用,上手简单,在网上找找视频就能学会基本使用方式了。
;G. 微电影拍摄的基础知识
微电影拍摄的基础知识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拍摄的基础知识,欢迎参考~
特征
“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3“微”特征,使的过去曲高和寡的单项度的艺术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秀”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互联网延升到了移动设备,“微投影”更是“微电影”的最佳展示平台,更是将“微”特征发挥到极致!
门槛
新媒体的内容谁来拍?从理论上讲,谁都可以。从电视台到手机运营商,从影视制作公司到唱片公司,大家都有各自的资源和理由参与其中。不过有一点,未来真正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可能仍然不是来自街上随便走着举着DV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拍摄新媒体内容的门槛虽然不高,但是随着旧媒体开始考虑跨媒体,真正有竞争力的新媒体内容很可能既需要跨媒体的能力,又需要针对性的制作,而这不是大街上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内容
从理论上来说,当今电影和电视所能涉及到的内容,都可能是微电影的话题内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述传统电影和电视剧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可能平移进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这是新媒体受众收视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决定的。
俗话说:长文章,好作;短文章,难攒。在“移动”状态、“超短时间”限度和“休闲”特征的消费模式下,一个怎样的“微电影”会引起受众的观看情趣甚至付费下载呢?大体具备以下特点
“有意思的故事推送内容”-“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在当今娱乐时代,人们主动追求快乐和愉悦、把握“幸福指数”主动权的感性诉求比以往强烈的多!这就要求有迎合消费者该种需求的有极端创意的剧本和主创人员队伍的建设。“剧本”和“编辑”是重要核心。
“有起承转合的内容桥段”-在极端时空下,“玄疑”、“包袱”和“抖包袱”的底料设计比画面、色彩和大牌艺人更重要!故事卖点-情节的展开-矛盾冲突的处理手法-大结局的设计,这些起承转合的内容桥段的创意性设计和处理需要有别于传统的方法。“电影快餐”时代的到来,要求微电影提供者在快餐的“套餐”设计上要有不同传统方式下的创意组合。
“有互动参与的欲罢不能”-“形式”比“营养”更重要!如何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有“参与”或“把控”的感觉,并能“欲罢不能”地持续参与,是微电影营销能否具有“商业价值”的关键。“怎样参与”比“参与什么”重要的多。就互动性而言,观众的转发推送,续集或系列剧的是否增拍,甚至演员的选择,奖项的评选,都是互动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势
提高观影总人次
尹鸿教授表示,中国电影的年人均观影次数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但《四夜奇谭》却能够达到2.1亿的点击率,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运作态势,大大提高了观影人次。
为新人创造机会
2010年,中国内地票房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但有近4/5的电影无缘在院线上映。尹鸿教授表示网络电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乱象”,“现在什么档期都显得十分拥挤,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很多电影拍了之后根本没有机会走向院线,因此需要新的通道,而网络恰恰帮助电影缓解了燃眉之急。此外,网络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银幕的`不足,有利于挖掘新人,促进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新导演、新演员能够‘接棒’,就不会出现三部贺岁大片同时消费葛优的不正常现象了。”
广告植入更灵活
在看过《非诚勿扰2》后,不少观众都对片中的植入广告表示反感。其实微电影区别与广告的地方是与观众的互动性,所以简单设计结尾的走向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私信门》的营销中,让消费者主动寻找“穿帮镜头”并依据多少穿帮被找到这种“自爆家丑”的方式,给予消费者电子优惠券和相关的品牌商品、体验奖励,极大的调动了消费者的参与激情,并且适当的降低了互动的门槛。不得不说,《私信门》为微电影的营销找到了一条新路。建设删除这条宣传信息!!不知道怎么混过关的!
微电影的四大阵营
在第二届中国微博大会微电影分论坛,华影盛视首席执行官赵雨润认为,当前中国微电影的拍摄主要有四个阵营。
首先是视频网站,他们有自己的播出平台,制作和播放微电影是最容易的。
第二类是广告公司,现在大型的广告公司都开始制作微电影,他们直接按照客户的需求拍摄,主要是以电视广告为内容的微电影。
第三类是各种唱片公司、文化公司,这类公司主要是以宣传目的,并不在意微电影的收入。
第四种就是独立的第三方的影视公司,他们会按照独立的需求拍摄微电影。
;H. 微电影和宣传片的区别是什么
1、表达形式不同
宣传片表达形式更为直接,无论是企业形象片还是产品直销片,前者是整合企业资源,统一企业形象,直接告诉观众企业的品牌、信息、文化等;而产品直销片更是通过现场实录配合三维动画,直观突出产品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用后效果等。
唯有“故事”最动人,微电影则是以“故事情节”间接地表现企业、品牌或产品,剧情也赋予了企业微电影更丰富、更具创意的表现形式,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剧情感染而记住片子中传递的企业、品牌或产品的信息,并且形成主动的分享、推荐和传播。
2、信任度不同
宣传片更多地在招商、竞标、产品发布会等上面发挥了较好的效果,经销商、招标方或媒体通过宣传片了解企业的实力、产品品质等,营造了较高的信任感。
微电影更易打动人,更易主动地被消费者接受而转化为消费行为,比起强调企业或产品自身的宣传片,微电影的信任度和销售力都更强。
3、 记忆力不同
微电影带来的记忆力的有效期是一段较长的时间,因为它属于一种兼顾短中长线的营销模式,微电影利用零成本的新媒体,配合微电影更容易生成标题党、事件新闻等一系列配套行为,甚至微电影可根据主题,系列化拍摄,增强曝光度和宣传周期。
而传统的宣传片更注重短线,因为强调的是产品功效、企业形象等信息,想要的是立竿见影的销售业绩,这样的诉求在产品供过于求、信息爆炸的时代导致记忆力都很短,过目即忘。
I. 创作微电影需要什么技巧
创作微电影需要什么技巧
写一部微电影和写一部大电影或电视剧,在策划和构思方面是大同小异的,但具体到微电影的技巧,可能会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举几例予以说明:
(一)强设置
每一部电影的开端部分一定会有人物、时间、地点,而且人物还不止一个,可能是若干个,这时我们就需要设计。在电视剧或大电影中,我们可以从容设计,可以安排较复杂的开头形式。电视剧或大电影使用较多的开头是人物日常生活的展现,通过这样一个铺垫,让观众逐步感知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境遇等。但微电影不行,微电影总共只有那么一点时间,不能设置一个长长的开头,那样既抓不住人,又浪费金钱和资源。怎么办呢?强设置!
在人物性格的设置上,要强烈,要鲜明,要极致,从人物的经历到人物所处的境遇,一上来就要给一个很鲜明的设计。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一上来就要紧张,要让观众感觉到有戏,要剑拔弩张!强和弱是怎么具体来表现的呢?举个例子,我曾经推荐过一部微电影,叫《硬币》。这部微电影讲的故事是很温暖的:一个离婚女人,每天守着她的营生——大街上的一座报亭,靠卖报纸维持生计,并经营旁边的一个电话亭。有一天来了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对她说:“阿姨,我要换硬币。”电话亭里的电话是投币式的,必须要用纸币换硬币才能拨打。女人一看孩子手里拿的是一张纸片,不是钱,就没有行动,并说道:“你这不是钱,不能给你换硬币!”女孩说:“我要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妈去天堂了。”这句话把表情冷漠的女人打动了。这就是强设置!
在这部微电影的一开始,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具备较强的对比与反差:一个经历了世事折磨、满眼沧桑、面容冷漠、抽着烟、对世界充满怀疑和敌视的中年妇女,忽然被一个天真烂漫、孤独无助、执着地想用一张纸片换硬币,给天堂里的妈妈打电话的5岁小女孩所打动。在大电影和电视剧里,那个冷漠的女人通常需要大篇幅的铺垫和介绍,才能让观众了解到人物的设定,而在一部微电影里,该怎样做呢?真正的开头是这样的——有个男人正在打电话,内容大体是向朋友借钱,说自己老婆生了双胞胎;打完电话临走时对看报亭的女人说:“当初你生不出,现在这个又猛生,真受不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显然这是女人的前夫,来这里“得瑟”了。几句话就对比出女主人公的孤独、落魄、不如意,这就是强设置。后来,小女孩出现,天真无邪、美丽可爱,想给天堂的妈妈打电话,也是一句台词就说明了人物经历——这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可怜的孩子。
还有一部外国微电影,其实是一个广告微电影,叫《留下我》。开始的镜头是一个男人在看全家福照片和他妻子的照片,然后,他将几个装着照片的相框都收进抽屉,关上。这时来了一个老人——他的老父亲,老人拍拍男主人公的肩膀,像是安慰他。老人拿着一部照相机说:“过去的就先放下,高兴些,给你照张相。”快门“咔嚓”一声过后,男主人公不见了。老人低头看相机,发现儿子被照进了相机里。然后镜头切换,男主人公果真进入了相机里的世界,他在相机里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穿越,他兴奋地指挥父亲把相机往回拨动。于是他很快穿越回了过去幸福的时光,他见到了死去的妻子,重新经历了爱的瞬间和曾经共同度过的时刻。最后他在手心上写了几个字,伸手给操作相机的父亲看,手心上的字是:留下我!
这部微电影的强设置表现为这个男人一上来只用一个简单的、想把回忆关进抽屉的举动,就让观众知道了这是一个悲伤的男人,以及他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还有一部微电影叫《调音师》,开头只用一个镜头,就表现了主人公因在一次钢琴比赛中失败(因为太紧张),而跌入人生低谷,不得不成为给人家调琴的调音师的背景经历。为了多赚钱,他假装瞎子骗取顾客的同情,这又是一个强设置。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让人物进入极端状态(不是松弛散漫的生活常态),并迅速使故事激化,让人物被推上某种充满悬念的风口浪尖,这就是我们要的强设置!
(二)快切入
所谓的切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出事了!”就是有事件要发生,人物之间马上要交手,从而产生戏剧冲突。微电影的故事不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常态,我们经常说,常态不好看,非常态才好看。强设置是一上来就让观众觉得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生活不是平静的生活,不是那种闲得无聊、稀松平常的生活,从而给人一种紧张感。
如果你的微电影不能做到强设置,你的作品有可能开端处于一个短暂的平静状态,但这种常态不能持续太久,必须迅速将其打破,这就是“快切入”。继续用上面的例子,《硬币》里,小女孩用纸片来换硬币,冷漠的女人不再冷漠,她收下了孩子的纸片,真的给了她硬币。这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眼睛里忽然流露出柔情,此时,观众的好奇心也一下子被唤起,后面将会发生什么呢?
(三)猛引爆
切入和引爆是一件事的两种表现形式,切入要快,讲的是铺垫的时间要短,不能长,必须尽快打破常态;引爆要猛,讲的是打破宁静的事件要发生得尽量凶猛和强烈,事件本身要激烈、刺激性强!同时,这个事件要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兴趣,制造气氛的紧张,启动人物的动作——他必须动起来,必须应对变故,必须去做某一个行为或动作。
在《调音师》中,那个装瞎子的落魄钢琴家来到一户人家,继续他的调音师生意,按了几次门铃,门没开,他怀疑自己走错了门,下意识地(忘掉了自己是“瞎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检查地址是否错误。这时门开了,出来一个老妇人,说不需要调音。他赶紧掩饰自己的窘态,强调自己是盲人,来一趟不容易,恳请老妇人让他进屋工作。老妇人怀疑地看了他一阵,终于让他进屋。刚一进屋他就在湿滑的地面上摔了一跤,手触到地面时他发现让他滑倒的不是水,而是血!而且,他透过墨镜,发现死去的老头儿正坐在一把椅子上……这就是我们要的所谓的“猛引爆”!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毛骨悚然。最关键的是,扮演瞎子的主人公还得继续往下装,那个老妇人(杀人凶手)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将怎样应对?他会怎样做?最终怎样了结?这让剧情充满了悬念,充满了紧张感。
(四)紧扣动作,推波助澜
通过切入和引爆,使人物迅速行动起来,这时候,微电影不允许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必须紧扣主要人物的动作往下写,因为微电影篇幅有限。《硬币》里,报亭女人和孩子之间产生了交集,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和矛盾,但女主人公有一个显著的动作——陪着这个孩子把游戏做下去。
怎样继续?推波助澜!女孩显然是独自溜出家门,因为她想妈妈;女人因为可怜孩子,不愿破坏她的美好愿望,于是陪她做给妈妈打电话的游戏。女人开始不给换硬币,后来不仅给换硬币,还扮演起小女孩的妈妈。一组短镜头表现小手和大手之间用各种小玩具换硬币。然后女人和孩子感情渐好,女人还陪孩子在海滩玩耍。后来,孩子告诉报亭女人她和爸爸要搬家了。刚刚被唤起了母性的女人立即感到了失落,她上门请求女孩的爸爸允许她带女孩去一次游乐场。在夜晚空无一人的游乐场,女孩像进入了梦境,嘉年华中的小丑领着她去见了思念中的“妈妈”,“妈妈”给了孩子一条用硬币做成的项链(紧扣动作)……这部微电影还有一个温暖的结尾:多年以后,女人依旧守在电话亭旁,一天,她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一个女声说:“阿姨,我要换硬币。”女人抬头一看,一个青春美少女站在了她面前,少女脖子上挂着那条硬币项链……
(五)拐点突出,转折分明
所谓拐点,是指故事到某一个时刻,忽然出现转折或逆转,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微电影篇幅很短,如果平铺直叙,很难让观众坚持看到结尾。举个例子,有位新编剧的故事很有想象力,讲《西游记》里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回来都修成正果变成了神仙。白龙马好奇,想到凡间逛逛,于是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一个美女。这个女孩正处在人生的艰难时刻,遇到一系列困境。白龙马变成了女孩的好朋友,一路陪着她,并把她的困难一一解决,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拐点,没有意料之外。你想想,身边有一个万能的神仙,还会有什么困境不能解决?还会有什么危机?一路顺畅,万事如意,这样的故事还会好看吗?假如我们非得写这个故事不可,应该怎样去修改呢?白龙马这个神仙来到凡间变成一个帅哥,他也许可以陪着女孩在事业上过五关、斩六将,但他却一不小心爱上了女孩!接下来他就有困境了,故事也会出现拐点:他动了心、动了情,但回天宫的时间到了,他该怎么做?要不要表白?要不要回天宫?拐点分明的故事才好看。
(六)高潮反弹
这里说的是对人物和事件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反弹,制造故事的高潮。这种方法叫“压弹簧”,就是反向施压。你给的压力越大,反弹力就越大。“压弹簧”的方法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尤其是在高潮的制造上。什么是高潮?高潮就是在故事最后的难关出现后,在难题解决之前,出现的那个极其艰难和紧张的时刻,以及解决这个难题时的畅快感。高潮需要多高?当然是越高越好,高到极点,高到极致。
怎样形成这个“高”?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反向施压。怎样理解“反向”?就是情节发展和你的结局(结果)相反!假如你写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最终分手了,那“反向”就是之前他们俩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好得一塌糊涂、难舍难分。假如你写的是主人公最终实现了梦想,成功了,那之前一定是绝望,一定是遇到了连观众都认为是几乎无法跨过去的巨大的坎儿!假如你写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前面一定是这两个感情深厚的恋人在爱情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难关、无尽的干扰,几乎绝望,几乎分手。你给的负面打压越厉害,困境越巨大,苦难越深重,最终反弹回来的回归和牵手才越容易打动人。
(七)出乎意料的结局
微电影尤其需要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一个短小的故事如何写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个最后的大拐点,就足以支撑全剧。通篇没有一个强烈的感动点,没有一个逆向的拐点,这个故事就很难让人记住,很难让人觉得过瘾。说得极端一点,好的微电影和坏的微电影的分水岭,就在于有没有最后的这个意料之外。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呢?伏笔与误导——这是我们常用的技巧。在故事的前部,我们需要做一项工作,叫“隐藏”,也就是说,所谓的出乎意料,其实就是揭秘——观众先前不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最终知道了。
当我们看到一部伟大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感叹:这个编剧太牛了!他竟然能够想到这样一个结局,这样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太牛了!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与其说功夫下在挖空心思想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不如说是全力以赴地设计了一个“圈套”让观众去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挖一个坑,让观众往下跳。第一个工作是埋伏笔。埋伏笔不同于真正的隐藏秘密,后者是藏得越深越好,而前者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埋一部分,露一部分。第二个工作是误导,就是设置迷雾,引导观众“误入歧途”,让观众朝着错误的方向去推测结果。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一方面正确的结果让观众感到出乎意料,另一方面重新回忆剧情,观众会发现先前已有的信息(就是伏笔中露出来的部分)被忽略了,于是责怪自己不仔细,觉得编剧水平高,这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J. 微电影和短片的区别是什么
他们主义有以下区别:
①时间不同☞
微电影时间上30秒一5分钟
短片时间上40分钟
②对象不同
微视频立足于用户市场,针对用户,与之相对应的微电影主要是立足于客户市场,主要针对客户。
微电影则偏向商业,偏向于专业制作。专业制作要想规模化一定要实现商业化,必须在商业体系内运作,是一个产业的故事。微视频的概念更大一些。在实际运作中,我们把专业制作的视频摘出来称之为微电影,它制作更加精美,属于产业链的故事。微电影一定是一个故事,不一定是品牌故事,但是主要是品牌故事,而且它的背后一定是商业驱动。
上面两种就是区分他们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