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民族团结的电影有哪些
1、《阿诗玛》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音乐歌舞故事片,由刘琼执导,杨丽坤、包斯尔主演,从1964年开始曾在小范围内放映,于1979年元旦在中国大陆公映。该片根据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间叙事长诗改编,讲述了美丽的姑娘阿诗玛与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钱权势,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2、《五朵金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制作的音乐爱情电影,由王家乙执导,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等主演。该片讲述了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见钟情,次年阿鹏走遍苍山洱海寻找金花,经过一次次误会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3、《红河谷》,是1996年上映的一部历史剧情类电影,该片由冯小宁执导,宁静、邵兵、多布吉、应真等共同出演。影片讲述了以20世纪初的中国西藏为背景,演绎了一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的故事。
4、《刘三姐》是1978年由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影片。由吴永刚、陈正鸿联合执导,傅锦华、张青、岑汉伟、罗亮等主演。影片讲述了刘三姐以歌声为武器与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的故事。
5、《冰山上的来客》于1963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由赵心水执导,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最终胜利的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
㈡ 每年的几月是西北民族大学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西北民族大学每年10月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校庆日为8月8日。西北民族大学开展以“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喜迎党的十九大”为主题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活动。活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甘肃省民族工作会议和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打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思想基础,不断增进“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学校要求,各单位认真制定符合各自实际,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要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把握重点、注重实效,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营造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抓好落实,力求贴近师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高校民族团结微电影扩展阅读:
校训:勤学,敬业,团结,创新
“勤学”,即勤奋学习。语出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以勤学为训词,意在要求全体师生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勤以治学、勤以求学。以“勤学”作为民大人求学治校的内在精神,是保障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的根本前提。
“敬业”,即对待事业的一种精神和态度。语出宋代理学家朱熹“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教育事业来说,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投身于教育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献身于教育事业。“敬业”是民大人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
“团结”,是一种美德,是凝聚力的象征,是力量的基础。对于民族高校而言,团结显得尤为重要。各民族师生之间,教工之间,学生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教学与管理之间,都必须团结一致,和谐发展。“团结”是民大教育事业稳步前行的有力保障。
“创新”,即超越和突破。语出《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育迫切需要以开放式思维模式培育开拓型人才,积极探索求新之路。要将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融为一体,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是深化民族教育改革、推动民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㈢ 求一个5分钟左右的大学校园微电影剧本,跪求了!!!
微电影剧本:对不起,我爱你 (大学校园微电影剧本)对不起,我爱你
精品源自:文书写作
(刘静)旁白:我和他似乎见过,也许在某个街头,抑或是在一次学生大集会,但这难以形容我们之间的熟悉。而在我看来,他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此处的人物活动由导演处理,作为原创剧作者,我个人以为给出街头或集会中主人公的几个特写,算是人物说明吧。仅供参考)
第一场 晚上 晴 大学军训
在路灯下,李文非常投入地唱着: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
底下的谩骂声响起:
什么玩样,太烂了。
用嘴不够,直接拿军帽砸李文。
(李文)旁白:军训可算结束了,我成了大学生,总该做一些大人应该做的事。你问我是什么事,当然是正儿八经地谈一场恋爱。什么!你怀疑我的帅气,我可不是省油的灯。实话告诉你,在高中,我就有对象。不信?等着瞧。(此处,李文在大镜前打扮自己,最后将香水往衣柜里一扔,柜门一关。〈这里关门成了黑幕。〉)
第二场 早上 未放晴
李文在图书馆看书,还不时打望门口。忽然,刘静出现,李文就羞涩地将头埋进书里。(李文)旁白:
你猜的没错,她就是那个对象,只是暗恋的对象。我从高中就喜欢她,还费劲千辛万苦和她上了同一所大学,你说我是不是情圣,天下一等一的好男人。什么!你说我是胆小鬼。那你可错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敢在黑屋子待一整晚。
李文回忆(画面切换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躲在一个昏暗的角落哭泣。翌日,只见两个大人对着镜头用安慰的口吻说:文文真是勇敢,竟然敢进黑屋子,妈妈和爸爸这么大都没进去过。对呀!你弄坏的那块表,爸爸已经不生气了,你可是英雄。小李文挂着鼻涕坐在椅子上)
镜头又切回李文得意的嘴脸上。
(李文)旁白:为了证明我是英雄,我决定重装上阵,来一次大表白。为了今天,我可是等了好几天的天气预报,确定今天有雨。(李文从桌里拿出雨伞放在尽量靠近刘静的地方)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文把表白的事抛之脑后,竟然舒坦地瞌睡起来。醒来时。
女同学A唤醒李文:
你是李文,二班的。
李文疑惑:
你怎么知道?
女同学B抢话道:
军训,你唱歌最烂,谁不认得你。
李文窘态:
谢谢!你太——直率。好!
女同学A:
我们想借你的伞。
李文:
对不起,我自己要用。
女同学A:
你也怕晒黑?
李文:
不是下雨了吗?
女同学B指向外面笑道:
明明是阳光普照吗!
李文顺势看过去,才知世上最悲哀的不是你在我身旁,我没有告诉你,我爱你。而是明明是我爱你,却说成我恨你。就如这坑爹的天气预报,明明是晴,却说成是雨。
李文立即圆说:
是做梦,刚刚下了一场雨。
女同学A:
那伞——
李文:
当然可以——
女同学A拿起伞,同时问刘静是否愿意一同上街购物。刘静婉拒,说是要回宿舍休息。之后三人一齐走出图书馆。
李文不知所措:
这叫什么?
最后无趣地走了。
第三场 白天 雨 宿舍
男同学A拍着李文的肩:
失败乃成功之母吗!别泄气。
男同学B走过来:
去你的,又是老一套,谁知失败什么时候下崽子,真是没水准!
之后,两同学就围绕母性和交配受精这一系列‘两性’问题展开辩论。但情况是,这与李文毫无相干。
他只好又无趣地走开。
第四场 白天 雨
李文淋着雨不知不觉地走到图书馆门前,仿佛有一种故地重游的心境,即是悲凉,还是悲凉。话说这种情况,撞上喜运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然而,造化弄人,偏偏丝毫不由人。
刘静撑着伞轻盈地走到李文身后,为其抵挡来自天外的愁雨。
李文又是惊又是喜:
怎么,是你!
刘静解释:
我那两个姐妹以为我们认识,就把伞生硬塞给我。
李文心里不停地说着好,却一本正经地说:
她们也太淘气!
刘静会意的笑道:
是呀——
(李文)旁白:之后,我俩从相识,到相知,最终相恋!(人物活动刘静与李文走着聊,坐着聊,电话里更是天马行空的——聊)
第五场 白天 晴 宿舍
男同学A:
打住,连手都没拉过,这也叫相恋,真扯!
男同学B端着饭碗走进宿舍:
怎么,李文解决了精少不育的问题?
男同学A:
也——差不多,他解决了失败什么时候下崽儿的问题。
男同学B:
是吗,恭喜!
第六场 晚上 晴
大学的第一个圣诞节。刘静在微醉中,打电话约李文出来。
在草坪上空,漫天星光,璀璨夺目,使人开怀,这种情景,更是衬托一个人的美丽。刘静沉迷于其中,像一朵露天绽放的奇葩。李文看在眼里,甜在心坎。
李文扶着刘静问道:
你怎么了?
刘静慢悠悠地说:
我想做——你——女朋友
李文惊喜:
什么?
刘静笑道:
你——不愿意
李文连忙说:
不是——只是——
刘静缓缓地坐下:
我爸妈天天吵个不停,自己身在其中很不好受,又要赶成绩,我真的好累,好痛苦。
李文深情的说:
不管你走的多艰辛,我也要一生相随,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我都不离不弃。
刘静悲喜交集:
可是,我心里一直有个人,他——在我心里,好几年了,总感觉他就在我身后。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傻?
李文坚定地说:
不——
刘静很是痛苦:
有一回,我故意跌倒,伤了腿,竟爬不起来。我多么希望他过来,扶起我,紧紧地抱住我,给予我一点点的温暖。然而,他一直没有出现。
李文深感内疚:
我看见了——对不起,因为我的胆怯,才——
刘静疑惑:
你?
李文回道:
是我,364班。你是360班,叫刘静。
刘静两眼直盯李文:
是你,真的是你。
李文认真地回道:
是我,一直都是我。
刘静靠着李文的肩美美地睡去。
(刘静)旁白:我现在终于明白,他是我前世的影子,因为相依相随,才倍感亲切。
第七场 白天 晴 教室
时间似乎回到高中,刘静身着学校的校服,坐在教室看书。一个人从门外走近,是男生的声音:
这是给你的圣诞礼物。
刘静轻轻地拆开包装纸,打开上面的贺卡,里面写着:
对不起,我爱你。署名,李文。
刘静幸福的泪流。
剧终
㈣ 《大山的女儿》你看了有哪些感触
《大山的女儿》剧中一幅又一幅的感人画面,一个又一个亲切而朴实的面容,让我深有感触。
伴随着荧屏上“时代楷模”黄文秀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历程的艺术再现,我感受着这位“大山的女儿”精神不断升华的轨迹,也为荧屏成功塑造了黄文秀这一艺术典型、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点赞。
剧情五:黄文秀联系有关技术单位并在支书农战山鼎力支持下,保住了班华元的蜜桔树林。这年桔树结出了累累果实,黄文秀想方设法,利用多种渠道把丰收的桔子卖出去,使种桔的全体农户丰产又丰收。
黄文秀以她的人格魅力,逐渐征服了与她交往的所有人:在爷爷奶奶辈的眼里,黄文秀就是自家孙女;在大爷大娘的眼里,黄文秀就是邻家贤侄女;在同辈的哥哥姐姐的眼里,黄文秀就是本村小妹妹;在孩子的眼里,黄文秀就是亲戚家的好姑姑;在本村干部眼中,黄文秀就是非常对劲儿的好同事;在上级领导眼中,黄文秀又是一个有独立见解,有工作能力的基层好干部。
㈤ 大学生在民族团结中发挥的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青年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调节公民和国家关系的基本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所以,尽管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始终一脉相承。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国制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都把“爱国”放在首位。作为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切断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传统,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和观点的总和。以人为本之所以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再也不能把人当做客体、手段和工具,而要当做起点和归宿,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和发展权,切实尊重人的尊严、人的劳动和人的创造,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效益,这是一切逻辑中的首要逻辑。这种价值观虽然能促进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但也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继承,也是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是动态中的和谐,是有序中的和谐,更是民主法制保障下的和谐。责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线。责任作为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个人或组织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能对文明进化和社会发展作出质量上的规定,现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和道德传统,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东方人格——社会型人格,例如,“以天下为己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作为我们大力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就应将大写的“责任”作为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要。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社会转型给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青年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快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容易接受。实践证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学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应该抢占先机,集中力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先行军”。
㈥ 红河谷观后感民族团结
观《红河谷》有感
西藏,一个被神秘笼罩的地方。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心愿:去趟西藏,猎奇也好,朝拜也好,充满野心的征服也好。古往今来,人类文明日新月异,但西藏的魅力不减一分。
电影《红河谷》早有耳闻,今天终于有幸观影,震撼不小。
由于自然环境的局限,西藏相比中原更像一个封闭的盒子,盒子里的人们纯真、质朴,过着祥和美满的生活。他们没有太多生产工具,他们甚至用不着生产,所需生活物资多倚仗政府提供。但他们有自己的信仰,祖祖辈辈恪守那些族规,他们坚信他们生活的雪山是“圣山”,也会因为不虔诚的人而动怒发生雪崩,他们相信美妙的爱情由女神赐予…人和人之间几乎没有竞争关系,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也几乎没有生存压力,他们和自然那么和谐的融为一体,而这种和谐的生活,却是我们向往而无福享受的。
相信不论谁看到这种生活方式都会羡慕甚至感动,但除了这些,它还容易激起某些人掠夺,破坏的念头,这些人,恰恰是哪些自诩为拥有先进文明的人。
自负的西方人,掌握了造船和航海技术,远渡重洋,不是为了交流文化、技术,却是来侵略、征服!可笑的西方人,发明了枪炮,却把枪炮对准了最善良无辜的人们!
我们不禁要问,所谓先进文明,先进在哪里?
当敌人的枪炮已上膛对准你,你还在摩擦迟钝的打火石,一静一动,当我们骑着马,满怀激愤,策马冲去,他们只是淡淡笑着,只待我们逼近,枪炮齐发,一动一静。他们是静的,胸有成竹,我们是动的,义愤填膺。有怒气,有怒气又如何?怒气能抵挡子弹吗?而子弹是无敌的,是达成一切愿望的先行要件,自1840年来,无数的胜利证明了这一点,而西藏,虽神秘,又有什么不同? 先进文明在冷笑。
可是,他们想错了,大错特错了。枪炮能战胜一战一役却无法摧毁一个民族,子弹可以穿透人的胸膛却无法泯灭一种精神。历史告诉我们:提防那些没什么可输的人,因为下一次,他会用自己的性命来战斗。 试想,还有比这个更可怕的吗?
我忘不了那一幕,年轻的英国人琼斯和嘎嘎的对峙:一把枪和一个不惧的眼神,一种纯真和一种强悍,不,是佯装的强悍。最后,他放下了手枪。
琼斯是影片的悲剧人物,他内心的矛盾挣扎所有观影者都有目共睹,他两次踏上这块土地,不过是以绝然不同的两种身份:之前是猎奇,轻松,愉快,没有负担,现在却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背负着日不落帝国艰巨的使命,之前还是国外友人,现在改头换面成了民族敌人,之前抱着友好交往的态度而来,现在却在爱国主义和正义之间无助徘徊,悲惨的是,他面对的是同一批人。
的确,他是可怜的,他的内心被两股同样强大的激流冲撞,无论倒向哪边,都会遭到历史最严苛的责骂!此时先进和落后能解决他的困惑吗?想必若是换做你我中的任何一人也会像他一样痛苦万分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高中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其中孔子问他的学生:如果你们面前坐着一位能理解你们的人,请你们谈谈自己的理想,你们会说什么呢? 我深切的记得曾皙的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何谓先进,何谓落后,若人人心里都存在一种平等,存在这种淡然,那无论是先进还是落后,似乎都无存在的意义了。
㈦ 少数民族优秀电影展的意义何在啊
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画廊的美丽瑰宝,在中国电影百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夺目璀璨的光影之笔。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和生产关系到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实现多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载体。
㈧ 《天将雄师》是怎样一部影片,讲述的是什么
武打明星中国有着不少,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成龙大哥了,那些动作至今都没几个人可以做出来,而他的电影“天将雄狮”更是广受好评,其中讲述了一部倡议民族团结的电影,让百姓的生活免于受到战争的困扰,百姓可以更好地生活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最后与罗马将军那一站更是打动了无数人的内心,这就是中国团结民族的力量,绝对不放弃任何机会,同时也是告诉我们不要发动战争,给孩子们一个安详的家乡,与其发动战争更应该做的是保卫家园,让我们的后代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成长下去,这才是我们的意义,放下种族,团结合一。
㈨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保研率
保研率为百分之五。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这是一所扎根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国门高校;这是一所在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高等学府;这是一所伴随着新时代改革发展春风崛起的应用型大学。她,就是坐落在滇西之南、沧江之滨的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院位于气候宜人、生态优美、物产富饶的云南临沧。临沧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滇红茶”的故乡,也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及“金海棠”奖颁奖活动的永久举办地。临沧年平均气温17。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全年空气质量均为优,素有“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养生圣地”之美誉,是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㈩ 有关团结的红色电影
《地道战》——团结抗日!
《天山上的红花》——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