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微电影 > 微电影制作评比标准

微电影制作评比标准

发布时间:2022-11-03 13:03:21

A. 微电影和短片的区别是什么

他们主义有以下区别:
①时间不同☞
微电影时间上30秒一5分钟
短片时间上40分钟
②对象不同
微视频立足于用户市场,针对用户,与之相对应的微电影主要是立足于客户市场,主要针对客户。
微电影则偏向商业,偏向于专业制作。专业制作要想规模化一定要实现商业化,必须在商业体系内运作,是一个产业的故事。微视频的概念更大一些。在实际运作中,我们把专业制作的视频摘出来称之为微电影,它制作更加精美,属于产业链的故事。微电影一定是一个故事,不一定是品牌故事,但是主要是品牌故事,而且它的背后一定是商业驱动。
上面两种就是区分他们的主要方法!

B. 什么是微电影

发展背景
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2]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微电影是Web3.0的必然产物
高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广告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可以一句话概括为Web3.0 造就了微电影。企业广告的演变离不开媒介形式的演变,企业的广告形式在Web3.0时代需要创新,传统的硬广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2011年广电总局更是颁布了“限娱令”,“限广令”更是进一步压缩了电视植入式广告的空间。此时,活化的软性植入方式必然是未来企业广告的走向。
影视技术的更新和普及是微电影产生的直接驱动力
影视技术突飞猛进,影视设备的购置成本大幅降低,技术壁垒越来越低,甚至用照相机、手机就可以拍摄制作微电影。例如《纵身一跃》就是蔡康永用Sumsung Galaxy拍摄出来的。影视技术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尝试微电影的制作、发布,这也正是微电影能够发展壮大的直接驱动力。没有影视技术的进步普及就不可能有微电影,这是微电影制作的最现实的物质基础。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但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投资规模也从几千几万上升到几十万不等。
“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
“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或者说微时代催生了微电影的诞生发展。微电影形式简单,短小精悍,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它既可以满足时间上的“碎片化”需要,也可以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包括坐车、等人、排队等闲暇时间,用3G 手机或网本看完一部“微电影”,感受一场关于青春和梦想的共鸣、旁观一场海枯石烂的爱情。
广告营销新阵地的需要
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高,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单调的叫卖式的硬广告,有些浏览器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广告过滤掉。如今,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3]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第一部微电影:作为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广告“微电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就是“微电影”的雏形。
2010年以前,我们称作短片的分别有实拍剧情片、动画剧情片、学生剧情片作业、网络视频。时长一般低于电影。网络短片从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再到天使投资人甘健出品的最伤爹短片《我爸》《线索》。逐渐变化成“微电影”这个词。
电影专业院校毕业生由于需要实际操作。电影的投资巨大,短片相比之下不论是拍摄设备,资金,团队,流程,都有很大的偏差。
2009年网上开始有了网络连续剧,网络短片。DV、单反相机等数码产品的诞生扩大了视频的圈子,不少电影爱好者已经不再只爱好。学习剧作、剪辑、导演。随着电影方面教育教学系统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作品诞生于互联网。电视平台的“爱拍电影”“华夏微电影”“幸福微剧场”也会征集一些优主演的《一触即发》是源自“微时代”的产物,其剧本来自微小说《一触即发》。剧情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中途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成目标。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
编辑本段特征
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名称富有中国特色,事实上脱胎于国外早已有

线索
之的“短片”。 微电影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但真正把它提升到“电影”层次的,是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投资规模也从几千几万上升到几十万不等。
编辑本段发展现状
中国微电影协会执行会长周凯:如果国家层面对微电影把控过严,可能会挫伤拍摄者的积极性,使得一些好作品与受众失之交臂。[4]与传统的电影、电视剧相比,微电影发展有很多劣势,比如资金不足,演员、导演相对业余,播出渠道非主流。但微电影有一个优点,就是创意。“微电影的参与者多是年轻人,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大的资本就是没有束缚的自由的创新理念。”周凯说,微电影发展与是否发挥微电影制作者的创新思维密切相关,这也是微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4]
周凯同时表示,微电影的发展也面临着三大困境,首先是微电影要如何传递品牌价值,“有很多政府、企业都参与微电影,他们主要看中微电影在短期内可能引起很高的关注度。”周凯说,但植入广告多了之后就会拍成广告片,令人反感。为广告而广告的片子会越来越让人反感,虽然微电影可能是不错的形式,但是一两年后最终也会被抛弃。[4]
其次是微电影制作者的态度变化,“微电影制作者是否会继续免费上传?”周凯说,有不少创作者将免费上传视频视为前期投入。
此外,周凯认为微电影发展前景如何,也要看国家政策层面是鼓励还是约束。如果按传统电影的申报审批模式,创作者的积极性将会受到重挫。[4]
说起电影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微电影,恐怕还并不是那么足以让大众所熟知吧。所谓的微电影就是在常规电影的基础上更简洁的进行编辑拍摄,就像博客与微博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微电影的现状却远不如微博发展的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微电影的盈利问题:微电影界,可以盈利的应该还是寥寥无几,因为还只是个开始,就像网络广告刚发展的时候一样,新兴事物总需要去打开这个市场才行,另外就是模式,微电影的模式除了常规的广告植入和赞助商鸣谢以外,其他的方式基本上就没有了。所以,在广告投放选择上商家也会选择性的去投放广告,到底是投入到常规电影还是网络微电影中,而这最终决定权就在于谁的性价比高,微电影取胜的衡量标准就是他的受众,也就是网络点击率,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他的宣传问题。
第二,微电影宣传推广问题:常规电影都有大的投入,所以报纸啊电视台的报道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公关稿可以召开新片发布会等方式,只要宣传出去,然后进入影院就会有他的观众。而这也是网络微电影所缺乏的。因为微电影本身的投入并不大,少则上千多则数万即可。所以在宣传推广上就成了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像之前火遍网络的微电影《小悦悦微电影》一样,找着名网络推手青春弘志操刀执行,几乎一夜之间就占尽了各大网络媒体头条,一周内吸引了近千万点击,但是毕竟这样的网络推手有限,不可能每部电影他都有时间推。一些做院线商业大片的电影宣传公司也开始涉足微电影宣传,国内也有一些很好的微电影推广案例。光寰金泽传播是国内屈指可数院线电影和微电影宣传公司。光寰金泽与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娱乐频道合作做微电影上映推广,四大门户娱乐频道首页同天推荐,使电影关注度迅速提高,并将微电影宣传与造星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推广效果。
第三,微电影的内容质量:由于微电影投资少门槛低,所以就导致了这个圈子的鱼龙混杂,当然,以后市场发展起来以后,那些不正规的不专业的还是会淘汰掉,但当前来说,还是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微电影的内容质量就会受到很多影响了。无论是剧本还是导演,或者还是后期制作,不同的水平打造出不同的作品,而低水平打造出来的作品必然会为微电影市场带来负面效应。
从以上三点来看,中国微电影市场现状还是不容乐观,还需要一个过渡期来筛选。但愿中国微电影能够为中国影视界树立一个好的口碑形象吧![5]

C. 电影最佳摄影的评判标准

这主要看这个电影参加的电影节的宗旨是什么,对于电影最佳摄影的评判标准要求也有所不同 就比如

奥斯卡金像奖旨在鼓励和表彰在电影艺术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电影从业人员

威尼斯电影节 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

柏林电影节标榜世界和平与友爱精神,其宗旨是通过放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促进世界各地区电影工作者的交往,争取电影节期间上映的影片作商业性的发行放映。入选影片一般以“主题的创意,银幕表现的流畅和观众的可能反应”为衡量标准。这些影片一定程度上不仅代表了当代国际电影的最高制作水准,也代表了未来电影的发展方向。

球奖创始于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每年评选并颁发,至今已举办了61届。作为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其宗旨就是奖励优秀的电影和电视作品以及相关人物。

英国电影学院扬每年在电视、电影及数码娱乐作品等方面成就卓越的个人或团体

D. 在写作上微电影剧本与电影剧本有什么区别从几方面来评价一个电影剧本的好坏以上两问

关于第一问,单从戏剧文学的角度来说没啥区别吧!但是从电影工业可操作性角度出发,微电影在解构同样的情节时,应该用尽可能少的景别,并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处理一些耗时、耗力、烧钱的桥段(如,追车、爆炸等)。但如果投资人愿意掏这钱,咱绞尽脑汁替人省就既对不起金主,也对不起观众了。

关于第二问,真难!得从好几个方面说:
1、既定主题或策划的情况下
这是现实中最普遍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编剧,剧本是“定制”产品。也就是说,制作方已经想好了大概要拍个什么样的电影,编剧只要把这个策划变成具体的拍摄方案即可。这时候,考验的是编剧“擦屁股”和“捧臭脚”的能力。一方面,甭管制片方想要把潘金莲整成贞洁烈女,还是想让孙悟空大战奥特曼,你都得给说圆了;另一方面,要让创作要点大放异彩。所谓“创作要点”可能是一位多方合力打造的明星,也可能是“建X N年献礼”,也可能是“最XX的XX”……反正不管是什么,你就一遍遍往上面贴金就对了——做到这些就是好剧本。
2、自由创作
抛开行业规则,就剧本本身而言,评判标准不外乎创意和细节。好创意不等同于标新立异,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思考。举例来:天是蓝的,你写个剧本也说天是蓝的纯属吃饱了撑的,但你要硬说天是红的就成了胡说八道。除非——
天本是蓝的,被鲜血染红了。这就是战争片!
天本是蓝的,被情人的双颊染红了。这就是爱情片!
天本是蓝的,被火烧云染红了。这就是风光片!
地球的天是蓝的,这颗星球的天却是红的。这是科幻片!
天本是蓝的,而蓝色从此改名为红。这就是文艺片!
创意,不仅要“创”,关键是要“创”的有意义。
至于细节,主要表现在人物刻画(语言/动作)、解构手法、剧本格式等方面的功底。这些,我才疏学浅,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说——“感觉”!
3、风格化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难以用完全量化和标准化的规则来评判。一个剧本可能创意一般,细节一般,可汇聚在一起就是有种难以言表的感染力,不断激发着导演和演员的创造力。这种剧本也许算不上好的文学作品,却成为伟大电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些风格鲜明的导演拥有相对稳定的创作团队,于是我们常常听到“御用编剧”这样的封号。对于这种风格化的剧本,片面去评判“好坏”,显然是不妥当的。

E. 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

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

近年来,微电影一直很流行。很多人喜欢通过微电影来记录自己是生活。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微电影制作技巧22个,希望能帮到大家!

1. 闪白:在视频制作剪辑合成节目时,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叠化,这样画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感觉就像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采用纯白的单色。

2.切:合成时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用简单的切,过渡会平滑一些。

3.画面色彩:画面中尽量避免纯黑,纯白色,即使是黑色,采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蓝色等来代替,将会使整体的色彩更协调,由整体色调来决定具体的色调。如果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使用曲线工具更易控制画面局部的调整。对于金属光泽的质感,主要原则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说金属质感的产生必须要有暗部,尽量使用移动的灯光营造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可以使用负值的灯光来制造暗部。

4.构图:除了严肃、权威、力量等表现场景以外,尽量采用不对称构图;尽量从视频制作剪辑、衔接的角度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以电视的长宽比、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构图的时候我们通常考虑的不仅仅是电视上展现出来的那一部分,应该全面考虑动态的、时间与空间都有变化的立体构图。

5.声音与画面:对于是环境声,不必和视频画面的制作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感觉比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有的时候要考虑声音传到您的'机器里面所对应的环境声比“环境场景”可能要稍有延迟,对于一些大的场景的现场收音与后期制作,我们要注意这点,毕竟光速与声音的传递速度相差很多。

6.正常的画面色彩:电视上正常的画面色彩在电脑上的表现往往过于饱和,电视的特性之一就是,亮度会增加,饱和度会下降,但是过于饱和的色彩容易看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注意颜色层次过渡,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色块上。

7.颜色的调整:首先去掉颜色,只看灰度图,调整出正确的过渡和明暗层次,避免过度调整。然后先调好色块部分颜色,也就是最有色彩对比倾向的部分。比如说远处是冷色调,近处是暖色调,也就是颜色的设计过程。 控制颜色过渡,使得过渡不单调,颜色曲线工具与线性过渡相比具有更多的调节控制。颜色的调整不应明显导致画质下降,否则宁可不调或微调;画质第一是视频制作剪辑中的首要前提。

8.光效:比如说使用PS画个几层,然后再在合成中去调整,直接使用软件插件的光效虽然简单实用,但很多时候不适合具体问题。不要滥用光效以及避免长时间使用光效,同时要控制光效的层次,即使是最简单的glow发光特效;建立2-3层亮度和颜色都有偏差的层上去分别调整,效果会更出色。

9.动画制作:动画制作要避免过度的规律和协调,安排好节奏关系,适当打破节奏。

10.适当破坏点规律性:对于变化不大的镜头,可以用mask功能来控制调整范围,需要取舍,不必只着眼于一个镜头。

11.结合前后镜头:不能单独只通过一个镜头来调节,要把握整体的感觉。

12.考虑合成的真实性:分三种,包括物理真实、视觉真实和心理真实。心理真实通常指在合成一些我们没有视觉经验的镜头时候,比如说太空中的爆炸,对于这种没有真实经验的场景,强调先要心理真实,应找合适的借鉴视觉经验,在画面上往往70%的画面真实就足以让观众满意即可。

13.强烈节奏的剪切:碎切是指在2段或者快速白闪的素材之间放入2-3段局部画面或强烈偏色的画面,长度一般每段不超过2帧,可以有关系的,也可以毫无关系的,将形成强烈的节奏和冲击。

14.因果剪辑法:在一些时间紧凑但无法省略的广告片中,有时候不考虑动作是否连续,采用因果视频制作剪辑法。

15.手动调节:要获得更多的控制和更好的效果,必须依靠优秀的视频制作剪辑与特效技术和丰富的思维,通过简单点击鼠标,才能实现更好的与众不同的效果,指望自动生成恐怕无法实现。

16.抠像:抠像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原素材,结合多种调节方式,把差异最大化。抠像以绿色背景为佳,考虑摄像机的指标,4:2:2的模式能提供较好的图像采集录制效果,大大减轻边缘的紫边效应。

17.水墨效果:水墨晕开的部分并不仅仅是一个blur的部分,往往加上一点gamma来破坏下线性过渡会有更好的效果。

18.调色:不要相信任何显示器和监视器。最好是在系统上创建一张标准pal色卡,对比着调,同时尊重眼睛的识别与审美能力,毕竟眼睛是最为精密的设备。

19.颜色选择:当在选择不好某个颜色时,可以通过遮罩,渲染一段动画,然后选出颜色最好看的那张。或者通过色相调节从0-360的数值循环变化,从中挑选指出最有意境的色彩。

20.电视显示范围和安全框:每台电视机的显示范围都不同,因此在摄像和后期的影视制作中,安全框只能作为参考。左右安全框比上下安全框更不保险,一些16:9的电视完全可以看见左右安全框外的东西。而液晶、等离子电视相对于CRT电视有着更大的显示范围。

21.谨慎使用黄色:在视频制作剪辑的色彩应用上,谨慎使用黄色;黄色在显示终端中会呈现出脏、暗的弊端,虽然是假象但会带来审美瑕疵;在黄色加入一点红,使用橙色代替比较出众。

22.色彩和景深:色彩和景深非常容易调得过度,导致片子强烈偏向某一色调或景深层次太过分明,粗看一眼觉得好看,多看几遍就不耐看。

;

F. 第六届大广赛影视要求

一、参赛资格
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大学生均可参加。
二、参赛规定
参赛作品必须统一按照大广赛组委会指定的命题和统一规定的企业背景资料(见大广赛官网和参赛手册)进行创作。
三、作品类别
1、平面广告
2、影视广告
3、微电影广告
4、动画广告
5、广播广告
6、广告策划案
7、企业公益广告

四、作品标准
各类参赛作品应以原创性为原则,遵守《广告法》和其他国家有关法律及政策法规、行业规范等要求。鼓励采用广告新思想、新形式、新媒介进行设计和策划。
五、参赛流程
第1步:下载命题
登陆大广赛官网下载命题。
第2步:作品创作
第3步:上传作品
在作品上传平台注册,填写报名表、承诺书,按要求上传作品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作品参赛编号。(平台开放时间以官网公布为准)
第4步:下载、打印报名表
确保报名表内容完整、正确,下载并打印报名表。
第5步:报送至学校
将报名表盖章后,与作品光盘及纸质作品一同交到本校。
第6步:学校报送至分赛区
参赛院校将筛选后的作品提交至分赛区进行评选,分赛区联系方式见大广赛官网首页“分赛区列表”。
第7步:分赛区报送至总赛区
分赛区将评选出的入围作品提交至全国大广赛组委会进行评审。

六、作品规格及提交要求
(一)平面广告:
包括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招贴、产品设计等。
1、网上提交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RGB, 规格A3(297×420mm),分辨率300dpi,系列作品不得超过3幅。
2、本届大广赛全国总评审须分赛区提交电子版作品;各高校根据所在分赛区要求提交电子版作品及纸质作品;提交分赛区所需纸质作品打印规格:A3(297×420mm)并装裱在350×500mm黑卡纸或白卡纸上。
(二)影视广告:
1、拍摄工具及制作软件不限,时间30秒以内。画面宽度不小于600像素,不要倒计时。
2、网上提交:成片flv格式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
3、光盘提交:提交高质量文件。
4、同一创意只可在影视广告和微电影广告中任选其一进行创作,且不收取系列作品。
(三)微电影广告:
有故事情节的广告片,时间5分钟以内,画面宽度不小于600像素, 不要倒计时。
1、网上提交:成片flv格式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
2、光盘提交:提交高质量文件。
3、同一创意只可在影视广告和微电影广告中任选其一进行创作,且不收取系列作品。
(四)动画广告:
创作方式及制作软件不限,作品要符合动画广告的概念。24帧/秒,时间30秒以内,配音、配乐,系列作品不得超过3件,画面宽度500—800像素,不要倒计时。
1、网上提交:成片swf格式或flv格式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B。
2、光盘提交:Flash文件须提交可编辑的fla格式及生成的swf格式,其他格式请提交高质量文件。
(五)广播广告:
时间30秒以内。
1、网上提交:MP3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3MB。
2、光盘提交:MP3格式。
(六)广告策划案:
1、内容要求
(1)内容提要(2)市场环境分析(数据翔实,引用数据资料注明出处,调查表附后)(3)营销提案(4)创意设计执行提案(5)媒介提案(6)广告预算(应符合企业命题中的广告总预算)
2、广告策划案的提交
(1)网上提交:需要网上报名,不需网上提交作品。
(2)实物作品提交:策划书打印规格为A4纸, 正文不超过30页,附件不超过10页,装订成册。将作品编号贴在封底右上角。随策划书提交一张光盘,刻有PPT文件与链接文件。
3、广告策划案现场决赛
广告策划案的全国一、二等奖,通过现场提案的形式产生,参赛学生约有不少于20天的准备时间,现场决赛时间请关注大广赛官网。
(七)企业公益广告:
1、公益命题类可以以平面、影视、微电影、动画、广播、广告策划案类别创作。
2、作品规格、提交方式及要求,按相关类别标准执行。
七、参赛须知
(一)大广赛在全国设立分赛区,采取一次参赛、两次评奖的方式进行。即:参赛作品经院校初选后,报分赛区评选,在分赛区获得优秀奖以上的作品,再由分赛区统一报送(不超过所在地区参赛作品总数的20%)参加全国总赛区的评审。全国总赛区不受理个人报送的作品。
(二)参赛选手需打印2张报名表(1张分赛区存留、1张报送大广赛组委会)。报名表须加盖所在学校或院系公章。
(三)作品展示部分不准出现院校、科系、姓名或其他特殊标记。
(四)每件参赛作品均需存入光盘并随作品一并报送,光盘上务必标明参赛编号。
(五)集体创作的作品作者人数要求:平面广告不超过2人,动画广告、广播广告不超过3人,影视广告、微电影广告、广告策划案不超过5人;并在报名表创意小组名单和报名签字一栏中按第一、二、三、四、五作者的顺序填写。每件作品的指导老师,平面类作品不得超过1人,其他类别作品不得超过2人。
(六)学生创作所用素材请在报名表中注明出处。
(七)请遵守《承诺书》的承诺。
八、提交作品其他要求
纸质作品按分赛区通知要求提供,所交纸质作品内容需要与网上提交的一致,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一)网上提交作品的要求
1、参赛者在大广赛官网自行注册会员、并按提示填写报名表、承诺书和上传作品。
2、一件作品生成一个编号,提交到分赛区的作品及光盘要与之保持一致。
3、策划案只需网上报名,不需上传作品。
(二)纸质及光盘作品提交
1、报名表、纸质作品及光盘(光盘中的文件名应为参赛编号+序号)统一提交给学校主管赛事负责人,参赛《报名表》需学校盖章。
2、学校负责核对参赛者提交的报名表、作品、光盘和参赛编号,填写院校参赛统计表;分类别报送分赛区。
(三)分赛区参加全国总评审的入围作品提交形式
1、各分赛区按照类别整理报名表和入选作品,按要求提交参评作品相关表格及作品光盘。平面作品提交入选作品名单、光盘及原始参赛编号,影视、动画、广播提交光盘和文件目录,策划案作品的参赛编号贴在封底左上角。并按规定时间寄送大广赛组委会。
2、各分赛区须报送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入围名单、内容填写要与学生报名表保持一致,表格样式由大广赛组委会提供。
九、参赛费用
大广赛总赛区不收取参赛费用,组委会的工作费用自行解决。各分赛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收取参赛费(原则上每件作品最高不能超过50元,系列作品60元),参赛费用原则应由参赛学生所在院校承担,参赛费用主要用于分赛区的组织、宣传、邮寄作品、评审、颁奖等活动。
十、奖项设置
大广赛总赛区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及1个全场大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等。分赛区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等。
十一、截稿时间
网上提交截止日期以官网公布为准,分赛区截稿时间以各分赛区通知为准。
各分赛区报送全国总赛区参赛作品的截止时间以官网公布为准,邮寄日期以邮戳为准。

G. 什么是微电影,什么是宣传片,什么是tvc广告,专业性定位。东耕承制

微电影一般是指时长低于正常影片的微型电影。也有自己完整的情节,一般在网上发布。由于微电影的时长较短,所以也比较适合在移动设备上观看。而微电影的制作水准残次不齐,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更有绝大多数无法达到电影的水准。制作门槛低是他的优势也是劣势。一方面可以让手中没有电影制作资源的有为人士崭露头角,又让很多人鱼目混珠。而宣传片就是商业化的东西。这种片种一般有明确向受众传达的理念,为的就是宣传自己,达到经济或某些方面的影响。
tvc广告就是电视广告片,我们每天在电视上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广告都是属于这种。

H. 一个小时的电影都叫微电影!微电影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

一个小时的电影都叫微电影,微电影的标准概念主要是有哪些呢?什么样电影可以判定为为电影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3:不具备太多的商业性质。有些大电影会给很多的代言的广告啊,微电影一般是很少去接广告代言的,第一个是没有资源去接,第二个是不会有那么多的资源去找他们。因为微电影成本低,演员不出。投入的效果肯定也是不太理想的。

4:很多微电影就是一个短的纪录片,纯属个人艺术的一种体现,这样的纪录片也能称为是微电影。记录一件小的事情,只给小的部分人去展现,可能不会赚很多的钱,主要的用途是拿来记录。其实记录也是一种很美好的事情,不管是不是微电影,我认为只要电影内容好看的话都是好的电影。

I. 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的活动规则

1. 征集分类
剧情类、动画类、纪实类
(此分类不影响评比,所有作品一视同仁按照晋级标准评选)
2. 赛事流程
A、参赛报名,上传作品。
B、通过网络投票及评委打分相结合形式产生八强。
C、八强导演获取经费拍摄八部公益微电影。
D、通过网络投票及评委打分相结合形式产生四强。
E、四强导演获取经费拍摄四部数字电影短片。
F、颁奖晚会揭晓前三甲,前往法国拍摄电影。
3. 参赛规则
A、观看报名须知,符合报名条件后
B、签署版权协议
C、填写报名表
D、上传作品:
方式一:将作品刻录数据光盘后,邮寄至“北京市石景山区政达路2号银座写字楼7层”;方式二:小于500M的作品可以通过大赛官网上传渠道上传。
4. 晋级规则
八强产生方式:
A:大众网民投票
在大赛官网平台建立,大赛唯一指定作品投票系统页进行投票(大赛宣传平台可以附链接进入官网投票地址)。
海选征集期,网民可以对喜爱的作品投票,截止至2012年10月27日0:00关闭投票系统,由大赛组委会根据网络票数统计出前二十强,作为八强候选人。
B:评委团打分
专业评委团,对网络票选前二十强作品的四个方面进行打分,总分100分——剧情,摄影,后期,创意每项各占25分,最终根据分数选出最终八强名单。
四强产生方式:
A:大众网民投票
八强作品诞生之后,开放投票系统,网民可以对喜爱的作品投票,截止至2012年11月17日0:00关闭投票系统,由大赛组委会根据网络票数统计出第一名,直接进入四强。
B:评委团打分
专业评委团,对八强作品的四个方面进行打分,总分100分——剧情,摄影,后期,创意每项各占25分,最终根据分数选出前三名,并同网络票选出的第一名,共同组成最终四强名单。
三强产生方式:
四强拍摄的数字电影短片,由评委团和观众投票结合评选,在颁奖晚会上揭晓答案。
单项奖产生方式:
海选征集期的网络票选前二十强,均可以报名参赛作品参与最终单项奖的角逐,于颁奖晚会上揭晓答案。(单项奖分为:最佳视听奖,最佳视觉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创意奖)
赛制:(微视频)
另外大赛除微电影之外,征集网民随手拍的微视频作品,作品可以通过手机用户,下载客户端中国微电影,通过VLOOK上传至官方平台。
拍摄要求:
1. 所有视频内容必须是原创作品。
2. 作品内容不得涉及色情,暴力,种族歧视的内容,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相抵触。
注:由于微录客视频录制时间为5分钟,所以所拍摄时间长度务必要在5分钟内。

J. 微电影制作费用是怎样的微电影收费标准有吗

微电影收费标准牵扯到,演员,场地,服装,策划,导演,拍摄要求,后期制作,影视特效,音乐,音效,等各种因素,要求不一样,收费都不一样,建议你先出个预算,让让各公司报都包含哪些,演员情况,场地情况。要想像国外电影一样的画质,这个和拍摄团队,拍摄设备还有后期制作,影视特效挂钩,首先是设备,目前最好的是red epic Dragon 6K的红龙,单帧相当于专业级的数码相片,一秒钟高速拍摄可以达到100帧,画面细腻,参数可网上去查查。目前沪上地区上海秦智轩影视传媒公司有,业内价格还是有诱惑力的,看你怎么沟通了。摄像师也挺不错

阅读全文

与微电影制作评比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