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息县微电影最近很火,在优酷网上看到很多关于息县微电影的视频,谁有更详细的资料介绍下息县微电影谢谢
息县不止一家微电影组织 本人就是息县颖领微电影工作室的创建人 目前上传优酷网的作品是本工作室首部戏 片名(冲刺)预告片 现正在紧张筹备拍摄第二部戏 属于惊悚类型
2. 成语来源,意思
一.来源于神话寓言
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
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例如: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拔苗助长
二、来源于历史故事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四个字的成语。例如: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完璧归赵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三、来源于古书成句
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例如:
①一鼓作气一《左传·庄工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瓜田李下一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四、来源于群众口语
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群众口头用的通俗而形象的俗语。例如:
①狼子野心一《左传·宣公四年》 :“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②千夫所指一 《汉书·王嘉传》 :“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查看全部6个回答
看图猜成语_看图猜成语成语红包版下载
看图猜成语成语填空闯关领红包,玩法简单,快速上手,快来挑战答题领奖品吧看图猜成语
高密市飞桐网络科技..广告
成语词典爱图书-京东陪伴你阅读!
关注成语的人也在看
成语词典全品类图书,精选高人气名人举荐好书,上-京东愉悦购物,乐享读书!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给我一个成语来源的意思
2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 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爱好某样事物,其实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欢!
10 浏览126
成语的来源..
1)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 (A)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的原文是 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B)擢发难数《史记.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史记》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后来就用\'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擢发难数\'也就成为成语了。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现在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B)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A)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B)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C)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C)更上一层楼成语不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语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诗句的\'更上一层楼\'就是处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参阅前文《成语的四字性》)例如: (A)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 成语在来源浅探 \'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C)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D)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后来截用\'近水楼台\'四个字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6)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7)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曹丕《典论·论文》说:\'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享就是\'当\'或\'当做\'。)《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8)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 力争上游 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 修旧利废 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 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 全国一盘棋 等等。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18 浏览15922018-03-30
20个成语解释及由来
检举(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三)亡羊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出处】 《大般涅盘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释读】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六)揠苗助长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释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七)买椟还珠 【典故】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释读】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八)滥竽充数 【典故】 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3. 甘肃白姓的由来
起源主要有六:①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秦有大夫名白乙丙,其后人以其名讳为氏,是为陕西白姓。②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炎帝大臣白阜后裔以白为氏,称为白姓。③出自芈姓。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芈姓后裔白公胜,被封于白邑(今河南息县包信东南),其子孙以封邑为氏,是为河南白姓。④以地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唐置白州(今广州博白),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姓。⑤出自赐姓。元时西域纥城人察罕,明时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赐姓白。⑥出自他族。据《台北县氏族略》所载,唐代白元光系突厥人,后改姓白;犹太人留居河南开封之后裔中有白姓;裕固族斯娜氏、阿克达塔尔氏、巴依亚提氏,鄂伦春白依尔氏,土族白彦氏,汉姓为白;台湾土著、佤、东乡、苗等族均有白姓。
始祖:白乙丙。 迁徙: 白姓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战国时期,河南白姓(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时,始皇一统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隋代以后,白姓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如上“起源”所述),使得白姓家族更趋繁茂庞大。唐时白仲后裔白温,迁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白鍠居郑州(今属河南);白锽之孙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今属河南)香山,为白姓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河南各地,蔚为壮观。五代时,白姓迁于古时南阳,后繁衍旺盛,形成当地望族,且以“南阳”为郡望堂号。宋元时期,有白姓族人为避金人及蒙古军队南下,纷纷徙迁南方。但总体看来,白姓仍以北方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从清初开始,闽、粤白姓有陆续入居台湾,进而移于海外者。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为多。目前白姓人口列全国第七十三位。 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南阳郡战国秦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堂号: 治生堂战国时白圭乐观时变,他曾经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犹伊、吕之治国,孙吴之用兵。”所有天下论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师。
香山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别号“香山居士”。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太原、南阳。②自立堂号:忠厚、惇厚、惇本等。 字辈: 某支白氏字辈:有应起之中,学思志远宏,克昌光庭玉,大德世必从。
河北沧州白氏字辈:玉寿克显,云亭松平,品宏茂令。
山东曲阜白氏字辈:珍士宪凤,天振云广,毓传继兴。
四川泸州白氏字辈:珩仕镜文,玉鸿朝堂,锦联芳肇。 名人: 白圭(前370-前300),先秦商业经营思想家。名丹,周人,梁(魏)惠王时在魏国为官,后在秦为官。他和范蠡都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根据古代岁星纪年法和五行思想,认为天时的好坏与农业的丰歉,是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每一周期为十二年,周期开始的第一年总是大丰收,其后两年“衰恶”,第四年旱,再后两年小丰收,第七年又是大丰收,而后两年又“衰恶”,第十年大旱,继而又是两年小丰收,如此反复,以至无穷。在此基础上,白圭提出经商贸易致富的“治生之术”。基本原则是“乐观时变”,依据对年岁丰歉的预测,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看准时机后要当机立断,“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强调善于经商的人要有丰富的学识,要像“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那样,精于运筹和制断。如“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则掌握不了“治生之术”。对白圭本人有两说,一说他擅长经商,“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另一说他做官时主张轻税,迄无定论。
白起(?-前257),战国后期军事家。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东)人。初为秦左庶长,由相国魏冉举荐,任主将攻韩、魏,旋升左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伊阙之战,白起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因功晋升国尉。次年,再升大良造。此后三十余载,屡战获胜,攻取七十余城。三十六年,率军数万深入楚地,大破楚军,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华阳(今河南新郑北),白起与客卿胡阳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兵十三万,将赵军二万驱入河中淹死。五十五年,秦、赵长平之战,白起针对赵军统帅赵括骄躁轻敌、缺乏实战经验的弱点,予以分割包围,待其饥疲交迫,一举歼灭,史传他坑杀降卒四十万。后因触怒昭王,贬之士伍,五十八年十二月被迫自杀。白起戎马一生,勇谋兼备,长于野战进攻,料敌用兵,战必求歼,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功勋。后世多称赞其巧妙用兵,而讥评其杀戮无度。
白居易(772-846),唐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十一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元十六年(800)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七十五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盩厔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能不畏权贵近戚,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疏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病逝后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白居易是杜甫而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行简(约776-826),唐文学家。字知退。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著有文集十卷,文辞简易,有其兄风格。辞赋尤称精密,文士皆师法之。白行简以传奇著称。代表作《李娃传》。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少时至雷州,为白氏继子,故名白玉蟾,后改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武夷散人、琼山道人、神霄散吏、缤庵、海南翁。福建闽清(一说海南琼州)人。幼举童子科,博览诗书,长于书画。及长,侠义杀人,亡命武夷,出家为道,师事陈楠九年,尽得其道法。终身云游。嘉定年间诏命馆太乙宫。五年在罗浮山得陈楠付嘱。十一年宁宗降御香,白玉蟾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九宫山瑞庆宫。此后即致力于传扩丹道,设立教区组织,创建内丹派南宗。所创南宗道法以宇宙生成论,以精气神为其内丹学说的基本理论,掺揉儒家易学、道家学说、佛教禅宗“知止”说,同时兼通大洞法篆、斋醮科仪。尤以雷法著称,常为人驱邪治病。形成与张伯端、石泰不同风格的内丹派学说,对五代以后道教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卒后诏封紫清真人,世称紫清先生。著述有《道德宝章》、《海琼集》、《海琼集词》、《海琼问道集》、《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谢显道等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彭耜编)等。
白朴(1226-1306后),元戏曲作家、词人。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州(今山西河曲)人,客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华为金枢密院判官。白朴幼年蒙古军攻占南京(今开封),父母离散,曾由元好问照料。蒙古灭金后,白朴终生不仕。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与诸遗老诗酒往还。作杂剧十六种,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以《梧桐雨》为代表作。词流传至今一百余首,大多为怀古、闲适、咏物与应酬之作,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不少怀古之作寄托故国之思。今存《天籁集》词二卷。散曲存小令三十七首,套曲四首收录。
白文选(1615-1674),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陕西吴堡人。初为张献忠部将,后从孙可望入贵州,受明桂王封为巩国公、巩昌王。从李定国扶明抗清。顺治十七年(1660)降清,封承恩公,隶汉军正白旗。康熙七年加太子少师,十四年卒。
其他白姓名人有春秋楚将领白善;西汉水利家白公;晋酿酒师白堕;南北朝北齐大臣白建;隋末农奴起义首领白瑜娑;唐大臣白敏中;五代后周大臣白文珂;元大臣白景亮;明大臣白圭,水利专家白英;清书法家白云谦等。近当代白姓名人有反袁起义将领白朗,民主革命者白毓昆,国民党军事家白崇禧,叛徒白鑫,历史学家白寿彝,行政法学家白鹏飞,美籍华人作家白先勇,电影演员白志迪,芭蕾舞演员白淑湘,京剧鼓师白登云,京韵大鼓演员白云鹏、白凤鸣,歌手白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