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讽刺了什么
《我不是潘金莲》拍摄地方官员处理案件是圆屏而拍摄中央官员处理案件是方屏 大概在冯导眼里地方官员太过圆滑 善于权术 而中央官员的方屏代表正直 至于后面的满屏代表的侧是案件圆满结束 因为李玉莲不可能告赢这场官司 所以最好的结局就是不告了 不再上诉上吊又失败 呵呵呵这还真的是不错的结局
B. 《我不是潘金莲》豆瓣影评:这电影到底想表达啥
不谈感动 但讲幽默
文/梦里诗书
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的改编,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不仅呈现着一场用黑色幽默所写实的现代官场现形记,而对三种不同画幅的善用,更使电影在观感上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意蕴,可以说冯式喜剧的魅力在这部电影中即有着延续也有着创新。
圆形、正方形、宽银幕三种不同画幅的善用,成为了电影一道鲜明的亮点,在主人公李雪莲故事所发生的地方,电影采用了圆形画幅,这一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的画幅,不仅形成了一种对人物和内心的聚焦,契合电影水墨丹青般的质感,也使电影仿若一场唯美的画卷,而当李雪莲上访进京的时候,电影又采用了方形画幅体现法制社会的天圆地方,李雪莲不再告状,回忆新生活的时候,画符也变回了正常的宽银幕,体现主人公对执念的放下,这使《我不是潘金莲》在颇具意境之美的同时又做到了与人物剧情的高度契合。
电影剧情上以一个假离婚不料被丈夫假戏真做,还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李雪莲为展开,她为了去还自已清白,执拗不肯妥协的四处告状希望各级官员给她帮助,但电影中的官员,看似在帮助她试图去解决问题,但实则只是明哲保身的求和谐求稳定,甚至阻挠她继续上访,以此所引发的诸多黑色幽默在逗人捧腹的同时。也令电影的深度从一个情感纠葛的故事转化成了一场将矛头直指体制,极具讽刺意味的现代官僚主义现形记。
在看这部作品的同时,其不经会令人联想到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虽然不论是从拍摄手法,还是从构思形式来说,《我不是潘金莲》都显得更胜一筹,但从故事的根本来看,李雪莲或许很可怜,但她所做的种种却并不值得认可,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种《秋菊打官司》那源于对公平正义的坚守,在法律对她不利的时候,她选择了钻空子,假离婚,而当被骗了,又希望法律能给她以帮助,甚至偏执的想利用他人帮自已杀人,如若并非是突如其来的意外,那么这个故事又应该走向何处?以如此手法所形成的官场讽刺,并无从反衬小人物的苦难与对正义公知的告解。
虽然电影在感情上很难给人以何般真挚的动容,但我更愿意相信冯小刚这次已然在严苛的审核制度下做到了极致,对比如今浮夸盛行的中国电影,不谈感动,但讲幽默的这场官场现形记仍显得如此弥足珍贵。
C.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在十多年时间里,从镇到县,由市至省,再到首都,广阔天地中,一路与形形色色的大男人斗智斗勇、周旋不断。
县长史为民(赵立新饰)是李雪莲(范冰冰饰 )第四次告状时所找到的人,最终结果是他非但没有帮上李雪莲反而还被其拉下马,并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2017年8月,荣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录音6项提名。
(3)我不做潘金莲电影微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范冰冰饰演李雪莲,在一场荒唐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的家庭变故之后,由于前夫的一句话,说她是潘金莲,这位本来怯生生、娇滴滴的女子,证明自己根本就不是潘金莲,为了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她花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去打官司、告御状。
2、郭涛饰演赵大头,这么多男人里,唯一真心对李雪莲好的就是厨师赵大头。从中学就开始暗恋她,处处照顾她。李雪莲第一次进京告状,没有他的无意相助,不可能见到首长。20年后又是他带着李雪莲逃过围追堵截,两人还差点结婚。
D. 求“我不是潘金莲”电影百度网盘链接,谢谢
《我不是潘金莲》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oHIAwpmer8mqPgE_XsD8uw
《我不是潘金莲》是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 范冰冰领衔主演,郭涛、董成鹏、张嘉益、于和伟、张译、赵立新等联合主演,该片于2016年9月8日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影片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
E. 《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影片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
F. 你怎么看《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
11月18号,也就是昨天,冯小刚的最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小格期待已久,开心地买了早场票,帮你们先鉴定了一把。
在140分钟观影结束后,小格想说,虽然并不赞同“《我不是潘金莲》是冯小刚最好的电影”这种粗暴的说法,但是电影绝对值得一看。包括前期宣传中反复提到的圆形画幅和范冰冰的演技争议,看完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张嘉译、于和伟、李宗翰、刘桦、高明、还有李晨(坏笑),里面能说的男演员太多了!!!你们自己去认脸吧TT-TT(噗通一声跪下了)
G.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800字
为什么要阻拦她上访呢?就让她去上访呀!应该让她去上访呀!看过《我不是潘金莲》后,我真的为他们阻扰李雪莲上访而抓狂。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李雪莲做为公民,信访是她法定的权力,没有人能够将其剥夺。
最新的《信访条例》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李雪莲上访只需按照规定的形式进行就可以了,干嘛要阻挠她呢?“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这就是明确的规定程序和形式呀。先到乡镇、后到县、市,再到省、国家的顺序还是要遵守的。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信访工作绩效考核难道只是考核本地没有信访事件、信访群众就可以了吗?关键是要帮助解决问题,群众满意的才是最好的。
李雪莲也不对,为了达成不好的收获,自己折腾自己。平平静静的生活,非要搞成“烂糊糊”,纯属自作自受,吃了亏才后悔,怪谁呢。上访中也要有一定的主见呀,到底自己能否通过信访解决问题,要有一定的判断,学习一下《信访条例》规定也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了。
现在,我们有法院、检察院,都可以通过行政诉讼解决问题的,不用什么事都去找信访了。
推荐了四个朋友跟我一起去看,很可惜题材不对她们的胃口。首先电影很写实,因为有个村官叔叔我对于电影里各方推卸责任,李雪莲到处上访无门有很大的感触,不过我叔叔是村官李雪莲,也是轴得很;其次本以为圆形画面看着会难受,但看了之后发现画面圆形方形对我都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观感,反而能让我更加投入电影中,以后只要电影有质感我不会排斥这种画面的电影;还有电影的色彩配乐各方面的我觉得也算可以了,最喜欢圆形画幅里李雪莲在那桥上快步走着时那段有节奏的鼓点,李雪莲走过四季,每一次心境都不一样。
电影的好与坏是很主观的,再好的电影都未必每个人喜欢,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的电影,而同去的四个朋友都觉得无聊且冗长,想说问一问吧为什么觉得不好看,四人也都说不出所以然来,一个女性朋友觉得笑点还是有的,还有一个00的男高中生说不喜欢这种题材,那真是要友情避雷了,不喜欢这种题材的千万不要去看,两个多小时浪费了多亏啊。也不知道是否因为电影篇幅过长的原因让人觉得冗长,但我看来这些都是有必要的叙述,除了人大上那位省长之前的一大片长篇大论让我恍惚觉得自己在校礼堂听领导发言以外,每一个场景对话我都不觉得多余,让我看得津津有味。
李雪莲这个角色塑造得还是很成功的,就角色本身,她轴是因为自己心里有一套自己的原则,说好假离婚就一定是假离婚,因为她认这个理所以她告了十几年。除了轴以外李雪莲也是一个很可怜的女人,她对秦玉河肯定是有爱的,假离婚是想要再有一个孩子,所有人让她别告了她还是想要秦玉河一句话,最后秦玉河死了她连活下去的念想都没有了;赵大头这个依靠十几年前就出现了她都没跨出那一步,最后发现他另有所图时她也没一点心软。
看电影时还挺心酸的,无法说李雪莲是错的,更不能说那些官员是错的,要说他们不用心吧可是他们也没有判错案子,第一批被撤的官员更是冤,到了第二批都人人自危了,最后无奈到还要派警察去看着李雪莲,或许这就是真实的官场百态。
就演员来说,所有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色,个人最喜欢张译和大鹏,张译虽然戏份不多,可在众多老戏骨中也能出个彩,特别是得到赵大头的消息时去邀功的时候;我对大鹏的印象还停留在喜剧,煎饼侠颇受好评时我还是有异议的,可这次我觉得他把那个法官演得很好。
再说说女主角范冰冰,李雪莲这个有点姿色村妇,服装妆容我觉得很到位了,表演没有什么槽点老是老有人囔囔她没演技我都想问问他们到底有没有看过她的电影,后来我也不想问了,这其中多少人人云亦云多少人自带偏见。在这电影里我觉得演技是有的,在听到秦玉河死讯时那段奔溃大哭最触动我,让我觉得她十几年的执着都毫无意义了,把它比作信仰或许不对,但就是感觉信仰崩塌了似的。作为范粉还是要说虽说没什么槽点但是却不是最佳表演,影片中戏骨众多她显得有点弱了,表演上也比不上以往一些出彩的角色。
结合故事情节、演员表现、画面色彩、电影配乐各方面我都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可以给打上8以上。
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是他与刘震云的第四次合作。我们太久没有在中国银幕上看到活生生的中国人了,没有切实去领略这块土地的日新月异和亘古不变。有什么样的规矩,就有什么样的方圆。《我不是潘金莲》必将是2016年,还可往前追溯的十余年里,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一些人畜无害的文艺工作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后,给自己下了不忘初心的强大心理暗示后,决定曲线救国。把稻粱谋足之后,再进行可持续发展。他们把这称之为理想主义,而自己仍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的追梦人。无数美丽的现实告诉我们,他们的一切冀盼,只是从一个物质转换成另一个物质。
冯小刚和他们不同,一开始,他的口号是为老百姓做足底按摩。等老百姓舒坦,他自己又不自在了。他曾说过,他之前所有影片所积累的财富、声名和信誉,都只为一部电影做准备,那就是根据刘震云纪实小说改编的《一九四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是一个还算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与陈凯歌、张艺谋先阳春白雪、后下里巴人的创作轨迹不同,冯小刚走向了他们的背面,他越来越严肃(也可以说冯小刚每一部影片的内部肌理都不是那么嬉皮笑脸),现在轮到了《我不是潘金莲》。
从冯小刚的电视剧时代开始,冯小刚最重要的文学给养,来自王朔和刘震云。私以为,冯小刚其实更容易与刘震云互通款曲。虽然这两位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都能极尽讽喻之能事,但就在王朔早期作品中,他所描述的生活再怎么热气腾腾,都有一种欲驱尽烟火的浑不吝和一种巨大的怅然。刘震云则善于在鸡零狗碎间,道尽历史与现实对人的双重捆绑,且有着极强的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叙事野心。
也可以说,刘震云更“在地”,而王朔则更虚缈(不仅是他的《我的千岁寒》)。王朔会写到政治,但总体而言是去政治化的,是换汤不换药的周而复始,也更空荡和灰色些。而刘震云则一直秉持人是历史的人质这一创作原则。仔细端详王朔和刘震云,若进行粗暴判断的话,刘震云是写实的,而王朔则是写意的。冯小刚一旦真要投入心力和心血的影视剧,则都是现实主义的,都是见了棺材才落的泪光点点,撞了南墙后的头破血流,这在《北京人在纽约》、《一地鸡毛》、《手机》、《一九四二》等影视剧中都暴露无遗。
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是他与刘震云的第四次合作,也是这二位与范冰冰继《手机》之后的二度携手。范冰冰自《苹果》后,极力想摆脱“花瓶”的称号,目前看来,大家更感兴趣的,还是她的姿颜。范冰冰这次出演的角色,性格上是一根筋,性情上倒极随和,与多名男子有染。小说中这是个美人,一旦这个美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事情也会接踵而来,但是不是就能一了夙愿,还得两说。
从目前出炉的预告片里,实际看不出范冰冰在表演上有多少华彩,只是在装束上去了些铅华,这跟她在《桃花运》和《苹果》里的所谓牺牲,无甚两样。范冰冰应该会从29岁一直演到49岁,这其中的跨度倒是范冰冰没有经历过的,而这样一个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都在庞大的社会关系网中左奔右突的女子,对范冰冰而言,也是从来没有过的。说不定,这会真的成为范冰冰表演生涯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具有非凡的转折意义。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相信《我不是潘金莲》上画以后,会有人将范冰冰此次的出演,与巩俐勇夺金鸡和威尼斯影后的《秋菊打官司》相提并论,盖因这两部影片都讲述了一个民告官的故事,都在冷眼旁观女性的欲望是如何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就是说,范冰冰演得越热烈,越具泥土的气息,我们才能感受到那零度以下才有的寒意。
从预告片里,大家目前看到的画幅为圆形,此画幅最麻烦的是,给光影的聚焦带来很大的难题。早期默片里也有类似圆形遮罩的用法,比如德国表现主义时期电影,但那种用法还是有阴影边缘,借助阴影凝聚画面焦点。2014年,墨西哥和比利时合拍的影片《路西法》也采用了圆形画幅,是用制造滤镜的方式来完成拍摄的。
《我不是潘金莲》目测来看,估计是在后期采用了特殊的手段。稍微透露一下,《我不是潘金莲》最终的成片,会有圆形和方形两套画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又或者是有什么样的规矩,就有什么样的方圆。
H.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其中有哪些不易发现的细节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看的稀里糊涂,讲的却是一个道理!(不喜欢剧透的朋友可绕过,看过之后再回来,看你是否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影片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表面上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其实也是说的一个法盲农妇误打误撞掐住官场命脉的故事。
电影中其实跟潘金莲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多是女主角李雪莲(范冰冰饰)上访的第二层推动力和诱因。而这个故事的起因其实就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就是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要离婚!可是为什么离婚这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却能引发出这么一连串的故事呢?
其实,故事的发展,就是讲述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农村妇女要讨回一个公道,她要求的并不多,只是要一个说法而已,但是很多人都误解了,所以才会有这么一段故事
电影中说李雪莲是法盲,的确,她就是法盲,没有证据,官司根本打不赢。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敢声称自己不是法盲,自己能把国家那么多法律法规都清楚都知道!我相信,包括现在的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法律该去哪里查询吧!
或许,大家会认为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但是,李雪莲是那个唯一知道真相的人,真相不是法院判处的那样,她的倔强促使她要继续,继续找一个可以说理的地方!于是上访,然后县长逃之夭夭,市长避之不及,然后上北京,拦了首长的车子,首长震怒,县长,市长,法院院长全部撤职。有人可能会说,这位首长做的好,事情到此该结束了吧。然而,即便是那位首长把县长,市长,法院院长全部开除了,但那只是解决的组织内部的事情啊,李雪莲真假离婚的事情还是没有解决啊,她假离婚的事情真相依然没有得到政府的公正判断!所以,一年又一年,她轻车熟路地跑北京,去上访,去寻求公道,然而,这么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得到真实的答案,可能很多人,都把她的上访看成一种形式了吧,却忽略了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她这么做想要的很见简单,就是要证明那个离婚是“假离婚”,就是要找一个可以说理的地方,可以还自己一个公道,要让人们知道,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就这么简单,却找不到那个可以说理的地方。
第二,是不是潘金莲。
李雪莲十多年这么的折腾的另外一个问题就出在她那个人渣老公身上,其实再她第一次找市长无门,反而被拘留到公安局之后,本来都已经死心了,她也不想折腾了,就是想问问她老公自己承不承认那离婚是假的。说她老公是人渣,一点都不过分,竟然当着这么多人说她是“潘金莲”!本来李雪莲是想让他解释一下,这样她就放下了,可就这么一句话,让那个因假离婚,分了房娶了小三的老公成了做的对的,自己却成了那个被人唾弃不守妇道的“潘金莲”。也正因为这么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
I. 对于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应该如何评价
《我不是潘金莲》这本书有三个部分,前面两章都是序言,最后一章是正文,很简短也有一个很简短的名字:玩呢。我特别欣赏刘震云的幽默之处,不低俗,用看似荒诞的情节和写作手法引人发笑,别具一格。小说与电影情节基本一致,先来说说几个我重点注意到电影不同于小说的部分:
1. 小说中官员以及其他群众对李雪莲的态度是更加恶劣的,而电影中官员对待李雪莲只是没有耐心,并没有发展到言语攻击她这么严重。
2. 李雪莲和赵大头在小说里去的是山东泰山而不是安徽黄山,小说中的李雪莲在出行前就想通了,因为她的牛死了,经过赵大头的劝解俩人一同东去了泰山。
3.电影中的结尾是史县长多年后偶遇李雪莲后敞开心扉的谈话,而相比小说之下电影的结尾的确过于潦草。老史全名史为民,正是当年被撤职的县长。
对于剧情的问题,官僚主义的问题,我就不做评论了。因为我对原著是敬重的,缩短成两个小时变成剧本必有不足。无论你对某个角色抱有任何看法,it doesn't matter.每个人都有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一个电影的剧情并不需要天衣无缝,需要的就是给观众带来感触和想象的空间。剧情和标题相映起来十分讽刺,李雪莲自始至终都没有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所有的跑题都是有缘由的。
J. 你怎样评价《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
冯小刚:“我对冒犯观众这件事特别有兴趣”
什么样的世界是可悲的,一个让干净的人变脏的世界,她一路寻求正义说自己不是“潘金莲”,但这一路下来她彻底成了潘金莲。上图欢愉之后的场景,窗户横竖的间隔像是牢狱的铁栏,人物被放置在牢狱的下方,仿佛上方有重物往下压。可能她也在疑惑,里面和外面的世界,到底哪个好。其实不管是里面还是外面,她从来都不是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