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电影剧本怎么写
微电影剧本怎么写?微电影剧本泛指以文字描述整部影片的人物和动作内容,所采取的各种写作形式,它有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场景描写(Scene)、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作描写(Action)。一本优秀的剧本是精彩电影的前提和基础。下面跟着我来看看微电影剧本怎么写(通用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 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 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小说的对象是读者,但剧本的对象并不是观众,剧本是写给编导、导演及演员看的,所以编剧写剧本时都会用上些术语,这主要是为了让导演及演员易於理解编剧所联想的图画,提供拍摄画面的影象意念让编导及导演参考。 远景(WIDE SHOT)∶多用来交代周围的环境。
特写(CLOSE UP)∶使观众仔细看清楚某人或某物,并将周围环境完全排挤出画面。
跳离镜头(CUT SHOT)∶使观众的注意力跳离主要动作一段短时间,接到另一个镜头。
溶(DISSOLVE)∶将淡入和淡出结合,使前一影像叠在后一影像上。
拉近镜(ZOON IN)∶将原来中景或远景的镜头,突然快速变焦距,变为大特写或普通特写。
接开镜(ZOON OUT)∶由大特写或中景特写,突然变回中景或远景。
如果你写好了你剧本的大纲,分场大纲,剩下的就是你准备码字了,你所写的剧本就要呈现在屏幕上了,那你一定要注意你的剧本格式,一个好看的剧本包括简洁、专业这两方面,这样制片方才会习惯使然地看下去,打个比方,一个做外衣的厂商会关注你麻袋怎么编的吗?虽然看起来工艺差不多,下面说具体的格式,第一你要在封面上写上你的电影名,时间,第几稿,编剧名。如果你是投稿的话,第几稿就不用写了,但是要写图片上标注的联系方式。
封面写好了之后就是正文了,现在国内电影人一般接触的剧本主要有四种,一种是大陆格式,一种是香港格式,一种是好莱坞格式,一种是台湾格式,针对后两种,我们接触比较少就不说了,大陆格式,首先正文中间,名字,之后,标注场号(因为电影是一场一场按地点来拍的,并不是按时间顺序,所以场号是后期剪辑时的重要依证)、地点(也叫场景)、时间(是白天还是黑夜)然后是正文。
和大陆格式不同的香港格式写起来虽然麻烦,但是看起来比较舒服,当然大陆人也不太习惯这种追求到细腻的框架,你在剧本里的一些细节足够精彩就万事大吉了,首先香港的格式会用括号括住人物讲台词之前的动作或表情介绍;每个名词都要用单括号标注;旁白和独白另起一行,三角号在动作或环境描述之前;每个名字出现时都要用粗体或者特殊颜色,或者两者相加,很麻烦对不对?
更麻烦的是有的每场戏开头场号占一行,其次是时间、地点、人物、内外景,都要占一行、这也是为什么香港剧本字数多的原因,实际上这些作为编剧来讲,不用写也可以,因为在大陆有专门做分镜头的工种,大陆只要按第二步写就可以。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的格式里面会有许许多多的行业名词比如淡入、淡出、独白(O.S.)over sound现在直接写成‘OS’旁白(O.V.)over voice直接写成‘OV’其他的不用说了,名词有很多。这两个是比较常见的。
涉及一些专业知识的,比如军事、医学、航空、航海、航天、IT、数码、历史、考古、设计、等等,一定要写得专业一点而又不能太专业,最好咨询一下砖家,否则演员不懂,或者观众不懂,或者行内的人不这么叫,生活中没听过这种叫法等等,这里有《士兵突击》的关于军事演练的就很通俗。
大纲还是需要的。
首先,照现在中国微电影编剧创作基本形势来说
1.先确定题材,你的剧本必须先分好类别,确定故事
2.然后有了故事,你需要的就是一个框架。框架不需要你写个几千字,只需要你把思路理清,主要是故事的脉络结构要理清。
3.这时候你需要一个大纲,这是一个重点。微电影出售及比赛的作品要求均是在1000字以内。所以大纲最好控制在一千字以内。能够交代清楚但留下一丝悬念是最好的。设下未知点才会有导演愿意读你的本子。当然未知点不是你的写作失误。
4.最后,就是在你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添枝加叶。努力让枝叶饱满。切忌写太多,太细。你只是编剧不是导演的分镜头剧本。而且微电影剧本切忌出现小说写法。如:他有一双春天一样的眼睛。这都是错误的写法。偏向现实是最理想的。但是又分不同类型的微电影来讲,但主流都是这样。
你要写故事片的剧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故事是否适合于银幕表现,或者说这个故事该从什么角度来讲,才最适合于银幕的表现,另外,你在写一个故事片剧本的时候,你还得分清楚,你是要讲一个故事,还是写一个人物性格,这两个差别是很大。我们总是把它搞混了,其实在我们的电影剧本里和影片里,只有讲故事的影片,没有表现人物性格的影片,这两种影片是完全不同。
以讲故事为主的影片,他的人物不是真正的人物,只不过是用来促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触媒剂。这些人物引发了冲突,但他的目的不是通过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而是促进故事向前发展,最后解决冲突就完。一般观众就喜欢听你讲这种动听的故事,千万注意,这里可没有真正的人物性格,只有定型的、典型的人物。典型的就是不存在的。没血没肉的,这种定型的人物,象形尸走肉一样,穿行在同一类型的任何影片中,这里就不举国产片的例子了,就看看好莱坞西部片的牛仔,和警片的侦探,在这个类型的任何一个影片中都是一样,正如好莱坞的西部片的明星mature所说的“七年了,只换马和女人,服装台词全一样”.整个一个幼儿园。
在大陆中国有些电影评论家,在这种娱乐片中找人物性格,是不是神经有点不正常,另外一种叙事性影片,是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他们也发生矛盾,但是这种故事冲突的目的,不是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揭示人物性格。以人物性格为主的影片,当然就要更高档一些,因为所有的艺术,毕竟都是在研究人本身,只知道讲故事的人就不必参加这种以揭示人物性格为主的讨论了,因为你弄不懂的。
我们在回头来研究一下,以讲故事为主的影片,都是定型的,就是那么几个套子,我们把这叫做神话。其实神话是不准确的,神话这个字来自希腊文,用英文来拼myth,我们中国把它翻做神话,是讲故事的意思,我们中国把它译成神话的原因是因为古希腊的.故事是诸神的故事所以就变成神话了,其实是故事。我们应该要弄清楚,讲故事的目的不是取娱于观众,讲故事的初哀是长者要把自己的社团和部落的一个共同的信念,子子孙孙的宏扬下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一个动听故事讲给年青人听,人人都喜欢听故事,这个传统信念也就随着故事传了下去,比如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种信念,其实生活里不是这样,这是一种信念。
又如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一种以家庭为最小社会单位的社会制度的信念,所以不管那个男的或那个女的有多野,最后全都套在婚姻上了,我们说这是清教徒的信念,所以在好莱坞的影片里就不可能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一个部落或一个社团的聪明人,想出了好办法,把这种信念编成动听的故事讲给傻子听,于是把这种信念就通过爱听故事的傻子传了下去,可是到了现在呢,钱好象比信念重要。既然一般观众喜欢听故事,那么生意人就知道通过讲一个动听故事给一般观众听能赚大钱。
而一般观众把看电影当成是娱乐,所以娱乐片里决不说教,好来的一位大制片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要布道吗?租个礼堂去”头脑是多么的清醒,还有一个好来的大老板说过这样一句话,“发信息那是电报局的事”又是一个清醒的头脑,会做生意,所以从表面上看,娱乐片就是给普通观众解闷乐的,其实他是有含义的。他的含义就是诸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实际上它通过一个好看的故事,把这个信念给了你,只不过没有说教没有发电报而已,所以有人认为好来坞影片titanic有教义不是没有道理的, 娱乐片就是这样产生的,实际上娱乐片是讲故事的附产品,讲故事的目的不是娱乐是保守,只不过现在表面上看是倒过来了。Myth从来是停滞不前的,它并不是鼓励发展前进,它的目的是维持现状。
(场景一) 季节:夏季
时间:凌晨
地点:秦梓家
人物:秦梓 秦梓妈妈 秦梓爸爸
睡梦中的秦梓被隔壁房间的激烈争吵惊醒了。睁开眼看着闹钟,居然才凌晨三点。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了。心里烦躁不安的看着房顶出神。
“咣当”一声响,大门被人用力关住了。
爸爸又出去了!她心想。瘪瘪嘴有种想哭的念头。
隔壁房间传出妈妈的哭声。她下了床光着脚走到隔壁房间门口。房间里很乱。她只能用“像是被人洗劫过”来形容。妈妈跪坐在地。头发凌乱。睡衣被扯烂了。
“又是一场激烈的战争!”她叹气。不知是该可怜落败的妈妈,还是该怜惜独自坐在河边的爸爸。
小梓!妈妈突然扑上来,抓住她的手,泪流满面:你长大了也考上了好高中,妈妈没有后顾之忧了。这次我一定要与你爸爸离婚!
她的手被抓得很疼,却是无语的看着妈妈毫无血色的双唇,心里涌起哀伤。离吧!离吧!这样对你们才好!可是、你们离婚了,我怎么办?
(场景二)时间:一个星期后
地点:家里
人物:秦梓 秦梓妈妈 秦梓爸爸
一个星期后,秦梓的爸妈终于结束了十六年的婚姻。她跟着妈妈住在家里。爸爸回到乡下。看着爸爸毫无留恋的离去,她没有掉泪。心里责怪父亲的绝情。
(场景三) 季节:秋季
时间:高一的第一个学期
地点:学校
人物:秦梓
校园的每个角落里总是出现秦梓孤独的身影。时而沉思时而依着树干看着落叶。神色落寞。
每个月的月考秦梓成绩总在前十名。被座位周围的几个同学称为学霸。她从不与同学交往。总是独来独往的回寝室或到教室。经常买些零食再莫名其妙的发给同学。大家都觉得她很奇怪!
(场景四) 时间:中午
地点:教室
人物:秦梓 莫小睿 高原 李航嘉 其他同学
莫小睿弹吉他。秦梓一直看着他。一会用手捂住双耳一会又嘀嘀咕咕。脸色也是变了又变。突然冲到他面前吼:不要弹了!
莫小睿没理睬,继续弹。
秦梓脸色阴沉的瞪着莫小睿,站了一会冲出教室,把门狠劲带上。
高原挠挠短发:秦梓今天怎么了?
李航嘉放下书摇头:不知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是怪人一个!
莫小睿重重拨了一下弦笑:她是个莫名其妙的人!除了跟我们三个坐得近的偶尔说说话外,其他的人她都不搭理。
李航嘉想起了什么似的,看着高原笑得怪异:高原,她曾打电话问你妈妈你们家住在什么地方?周六放学时又守在你身边看着你收拾书本,她是不是暗恋你哦?
高原推推眼镜,扔了一只笔在李航嘉身上:胡说八道!
莫小睿笑过后继续弹吉他。
门忽然被推开了,秦梓拿着一把小水果刀冲向莫小睿吼:叫你不要弹了!听见没有?
莫小睿脸色吓白了,扔下吉他就跑。高原和李航嘉同时站了起来。
秦梓一边叫喊一边紧追不放。其他同学开始起哄了。
两人围着桌椅跑了几圈。莫小睿吓得手脚发软冲出教室。秦梓要追出去被高原从后面抱住了。李航嘉立即夺下水果刀。
(场景五)时间:下午
地点:办公室
人物:李航嘉 夏老师
李航嘉:夏老师,秦梓中午像是发狂了。莫小睿弹吉他,她拿着水果刀一边叫着‘不要弹了’一边紧追逐。莫小睿脸都吓白了!
夏老师拿着水果刀看着:她性情古怪!你们都要小心些!
李航嘉:就是。我们也发现了。
夏老师:她考上高中后父母就离婚了。所以她深受打击!
李航嘉:原来……(摇摇头露出同情的表情)
夏老师叹气:父母一旦离婚,最受伤害的还是孩子!有的能从阴影中走出来有的却不能!原本好好的一个孩子就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是偏激!秦梓的成绩原本应该更好!可惜了!(露出怜惜的表情)
(场景六)时间:星期六晚上
地点:高原家
人物:高原 高原妈妈 秦梓爸爸
吃饭时高原把秦梓的事告诉了妈妈。
饭后,高原妈妈用手机和秦梓爸爸在QQ上聊天。
高原妈妈:听说了秦梓的事后很令人担忧!原本是花一样的年龄,成绩又是那么的好,若是有什么真的很可惜!
秦梓爸爸:她可能有轻度的抑郁症吧!她有阴影。只有等她长大了,自己去解开吧。说什么都会反感。让她学会独立吧!虽然这条独立之路很难,但她早晚也会经历的。当她经历过就长大了。这是最好的。也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在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她妈妈。我感到无奈。她现在成了她妈妈要挟的筹码。她妈不让她好过,就依她妈吧。监护权不在我这里。她现在只有要钱的时候打电话,其余时间关机或不接电话,没法沟通。她也知道成了她妈妈要挟的筹码,她也忧郁 。
高原妈妈:能住校的孩子都独立。但毕竟还是孩子。无论身心与思想都未健全。也需要父母的扶携与诱导。我这人心比较软。本是同龄人,看见我的孩子开开心心,而她却忧愁多于快乐就有些担忧。
秦梓爸爸:我不知道她在学校的任何事情。我是担心她会走极端!她说过开学时不想读书了!
高原妈妈:其实你们三人可以在节假日聚聚。也许对孩子是一件好事 ,更有可能是她心里一直期盼的事 !
秦梓爸爸:我根本找不到她。她连电话都不接。我真的是无语。我现在只是按照协议上供到十八岁。她的心结是没法打开的。等她自己去解吧。几年了只叫过我两次,其余时间当我不存在。不知道她妈妈是怎么影响她的。罕见的打个电话来,第一句不是叫人而是"钱呢"两个字,就再也没有任何话了。关机人消失。很寒心的。还不如给个叫花子,人家还要说声谢谢。亲人不如陌生人。她对于我来说没意思。伤心!失望!绝望!她自己的路她自己去走。我管不了那么多。尽到她十八岁的责任而已。从法律意义上对得起她就行了。
高原妈妈:所以你们更应该多找时间聚。父母的事往往受伤害的还是孩子!孩子心里有疙瘩才会那么做!她也想像同龄人一样有个健全的家。回到家里能同时看见父母慈爱的笑容。理解一下她。请不要让秦梓知道同学们已经知道她的事了。否则就目前她偏激的脾性会认为同学们是在笑话她。她如何会知道同学们在说起她时言语之中透着关心与担忧!
(场景七)时间:星期一中午
地点:食堂
人物: 高原 莫小睿 李航嘉 秦梓
高原、莫小睿、李航嘉一起吃饭。秦梓坐在不远处。
高原看看秦梓,声音很低:上星期六我把秦梓的事告诉了我妈。听我妈说秦梓的爸爸对秦梓感到无语。
莫小睿:你妈妈有没有告诉秦梓的爸爸,她拿着刀想杀我!好疯狂!(拍拍胸。脸上有余悸。)
李航嘉:我们要怎么帮助她才好?(脸上是担忧)
高原和莫小睿互看一眼后摇头。
(场景八)时间:星期六下午
人物:秦梓 高原 高原妈妈
放学后秦梓看着高原被妈妈接走了,便慢慢跟在身后自语:高原,你真幸福!家住那么近,你妈妈还来接你。
看着远去的高原母子,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泪水模糊了双眼:离婚!我怎么办?
『贰』 微电影《邻居的窗》观后观
序:人生的苦恼,源于对生活的错位认知和盲目较劲,生活不在别处,幸福始于关注自身而不是他人。重要的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我们心里装着什么。
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马歇尔·库瑞导演的《邻居的窗》,获得了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提名。
短片只有20分钟的时间,剧中有两条线。一条明线:一对中年夫妇的琐碎生活;一条暗线:一对年轻夫妇的甜蜜时光。
家庭主妇艾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现在她又怀孕了。
和每天围着老公、孩子忙得团团转的全职妈妈们一样。
艾丽每天挺着大肚子,全身心照顾俩闹腾又精力无限的娃,操持着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时常累得想发火,老公却大大咧咧……
一天,艾丽趴到桌子底下,收拾俩娃扔一地的玩具和零食碎屑,一起身却撞到头……
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陪孩子们闹腾……艾丽一脸憔悴,日子过得疲惫又枯燥,好像一眼能望到尽头。
不久后,艾丽和老公意外发现,对面公寓新搬来了一对年轻小夫妻。
他们正在卧室忘情亲热,却没有拉窗帘,这边看得一清二楚……
逐渐,艾丽和老公习惯了“偷窥”这对邻居的私密生活。
不久后,艾丽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她变得更加忙碌疲惫了。
周六,艾丽带孩子们出去玩,老公以忙工作为由推脱在家。
回家后,艾丽却发现老公正喝着啤酒,舒舒服服躺在椅子上,和朋友们开心地视频通话,旁边还摆着望远镜……
为3个孩子忙得焦头烂额的艾丽,有点压不住火气。
老公却觉得她莫名其妙脾气差,责备她说:
“你今天怎么回事?我整个周六都在工作,你们都在出去玩!”
艾丽满肚子委屈无处诉说:“我宁愿一天都在工作;
我今天一整天要一个人应付三个孩子,那是在动物园,还下着雪;
孩子们不是在流鼻涕,就是拉了、饿了,或者一直摔跤擦到膝盖;
我昨晚只睡了4个小时,因为我要起来照顾孩子,还被吐了一身……”
自己过得一地鸡毛,可再看对面小夫妻呢?
他们没有孩子,经常办舞会,尽情享乐,然后一觉睡到中午,醒来就疯狂亲热……
他们好像永远不用为生活所烦恼,日子过得热烈欢快,令人向往,抑或令人痛恨眼下自己的生活。
生完3个孩子,艾丽已经很少和老公亲热了,看到对面小夫妻,她内心酸楚又失落……
看到老公拿望远镜“偷窥”对面小夫妻,艾丽更难过了,她说:
“我知道我已经不年轻了,一直以来我都很累,我的乳头就像是一直被食人鱼咬着;
不过我就是有点难过,你被他们迷成这样,他们既年轻好看又性感……”
可生活能上哪儿说理去呢?
晚上,艾丽要起床给小婴儿喂奶,换尿布,睡个整觉根本不可能。
圣诞节,她想简单装饰一下家里,可孩子的哭声立即把她拉回现实,3个孩子让她操碎了心……
可对面小夫妻,却完全不用为孩子所困。
他们通宵唱歌、跳舞、喝酒,尽情拥抱、亲吻,尽情大笑、享乐……
仅是一栋楼之隔,生活却好像隔着两个世界。
为什么别人都过得那么好,只有我自己一个人糟糕的不像话?
有时候,你也有这样的感觉吗?
热闹和快乐好像都是别人的,自己的生活全是心酸和无奈。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
直到有一天,艾丽突然发现,对面消失了一段时间的男邻居,剃了光头,虚弱地躺在床上。
不久后,家人朋友们一一和他告别,这个男邻居竟然突然去世了,有人来抬走了他……
艾丽慌忙跑下楼,看到伤心哭泣的女邻居。
她正试图安慰,没想到,女邻居一眼认出了艾丽:
“你是住在对面那栋楼对吗?
你有一个小女儿,一个小儿子,还有个小婴儿,但愿这不会让你觉得被冒犯了,你的孩子们真的好可爱,也很搞笑;
我丈夫一直病的很重,我丈夫和我,就会望过去,看看你的孩子,应该还有你的丈夫,夜里坐在那里喂那个小婴儿,真的……”
女邻居话语里全是羡慕,随后伤心痛哭到说不出话……
原来,艾丽和老公偷窥到的,并不是对面邻居生活的全部。
对面年轻的丈夫,一直病的很重,他们看似尽情享乐的生活,不过是妻子想给丈夫多留下一些快乐回忆……
而这边艾丽觉得鸡飞狗跳的生活,却是邻居夫妻俩最羡慕,却又最遥不可及的幸福。
他们羡慕艾丽有3个可爱的孩子,羡慕艾丽和老公结婚多年相伴相守,因为他们这辈子都没这种机会了……
原来,那些你羡慕的人,也都在羡慕着你。
短片最后,艾丽才突然醒悟——
原来,之前自己一直把目光聚焦在生活的苦涩和委屈上,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一直都被忽视了……
她可以为老公和孩子做一日三餐,把他们照顾得健健康康。
她可以每天陪孩子玩闹、画画、学习,不错过孩子每一步成长。
老公心疼她辛苦,一个人带3个孩子出门一整天,让她在家泡个热水澡好好放个假。
她和老公吵架后,老公会主动拥抱她、亲吻她,努力安慰她。
老公会主动哄孩子们睡觉,陪孩子们玩。
老公也确实一直在努力赚钱养家,让她和孩子们生活得更好……
原来他们在别人眼里,也一直过着最让人艳羡的幸福生活……
20分钟的短片,却蕴含着生活的大智慧。
我们所羡慕的别人的生活,真的只是我们幻想的别人的生活。
多“看见”自己生活的美好一面并加以珍惜,才是最为重要的。
透过窗,也许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也许只能看到一堵墙,也许可以透视到人性的善恶。但今天讨论的这扇“窗”,却折射出了关于生活的哲思。
《邻居的窗》是美国导演马歇尔·库瑞执导的短片,2020年2月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奖。这部20分钟的短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而又有些心酸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人透过对面邻居的窗,窥探到邻居充满激情的生活,向往不已,从而对自己繁琐而劳累的生活更加不满。但当她在望远镜中发现对面的男主人病逝,而对面的女主人也同样通过窗户,向往着自己一家活色生香的生活时,她感到很震惊,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生活原来也很温暖。
许多网友认为,短片情节简单,故事波澜不惊毫无悬念,甚至有些平铺直叙述,获得奥斯卡多像奖最佳真人短片有些让人失望。但我却认为,短片正是通过一个寻常的故事,从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探讨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戳中了观众的痛点,从而赋予了影片深刻的含义。
在我看来,影片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荣誉,是因为它蕴含着关于生活的三重哲学思考:
人生的苦恼源于对生活的错位认知和盲目较劲;
生活不在别处,幸福始于关注自身而不是他人;
重要的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我们心里装着什么。
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来解读这部电影,并在分析过程中谈谈我的思考和见解。
男女主角第一次透过邻居的窗,看到对面年轻夫妇充满激情的夫妻生活,俩人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艳羡的神色,男主甚至发出赞叹。接下来是女主几近自惭形秽的不满:抱怨激情不再,抱怨自己半夜喂奶只睡四个小时的艰辛,甚至抱怨自己年华已逝,不如对面的女主人年轻。
殊不知,她抱怨的,正是别人梦寐以求的。女主下楼安慰失去丈夫的女邻居,女邻居同样羡慕地描述着她透过窗户看到的一切:邻居有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而自己的丈夫病得很重,他们没有孩子。不言而喻,她的描述正与她刚失去丈夫的凄凉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不难看出,两个女人之所以苦恼甚至痛苦,是因为她们只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别人光鲜外表下的辛酸,更忽视了自己拥有的也一样会令别人羡慕。不仅如此,她们还把别人拥有的和自己没有的做对比,这样一来,结果当然是“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失望和抱怨在所难免。在相互羡慕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拥有的无视。忽视拥有,就意味着无法享受所拥有的快乐和幸福,更谈不上珍惜。
这样的情形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清明节期间,看到一句让人泪目的话:
“你只是在家困了两个月,而有的人却永远困在了这个春天。”
是啊,疫情期间,许多人抱怨宅在家哪儿也去不了,却不曾想,对于那些与病魔抗争和忙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来说,你呆腻了的家是他们最渴望的幸福所在,甚至,那是一些人永远也回不去了的地方。
为什么人们总是闷闷不乐?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如意,那是因为他们总在盲目较劲。在影片中,女主从窗户看到对面年轻夫妇的幸福生活后,向自己的丈夫抱怨了三件事:夫妻激情不再;自己老了;别人在狂欢,自己却在为琐事劳累。两人甚至还为此发生了争吵。
你也许会觉得这很正常,那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情景再熟悉不过,所以习以为常,甚至根本不会去考虑有哪里不对劲儿。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女主人的抱怨充满了情绪化,很不理智。
从表面看来,她的抱怨是因为看到邻居浪漫而休闲的生活而发生的,其实,她所抱怨的生活与邻居毫无关系,只是她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集中爆发。
因为:“中年夫妻激情不再”、“衰老”和“为家庭琐事劳累”,这些要么是自然规律所致,要么是无法改变的日常,平心静气接纳就好,而女主人却怨天尤人。
这样看来,是不是觉得女主在无理取闹?她其实是在和自己较劲,和老公较劲,和自己的生活较劲。而且这种较劲是盲目的,为什么呢?因为较劲无法改变她的生活状态,只会让她自己执拗于心灵漩涡无法自拔,更加疲惫和劳累。
作家周国平说:
所谓“人生不较劲”,就是不和自己、他人、老天较劲。
学会放下,不再和自己较劲、不再和生活较劲,才能把精力和能量用在正确的方向上,也才能得到幸福的眷顾。
女主角拥抱了伤心的女邻居后回到家,看到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来,感到无比温暖。一切都没有变,只因为看到了别人的不幸,更因为了解了自己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家还是那个家,却让她觉得比从前更幸福了。为什么?因为她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了。
英国哲学家朱尔斯•埃文斯通过《生活的哲学》一书告诉我们:
生活中大量的苦难源于两个错误,总是试图去改变那些根本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的东西,却放弃了原本应该承担起的思考与信念的责任。
将心力放在别人身上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将注意力的焦点回归自身,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虽然电影对女邻居着墨不多,但我们仍然可以想像,如果她回到家,每天隔窗观望和羡慕着对面的幸福,自己的生活必定一直黯然失色。但如果她看到别人的幸福时,心里也充满温暖地回忆着自己曾经拥有的过往,那么她的心里一定是幸福的,因为那些美好的回忆多少可以点亮她因失去丈夫而暂时黯淡的人生。
现实生活的我们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生活不在别处,从别人那里无法寻找到自己的生活。当你开始关注自身,幸福也就不远了。
影片的开头和片尾都有一个这样一个镜头:窗外,是无数个亮着灯的窗户。在我看来, 影片中的“窗”有着深刻的寓意,无数个窗口寓示的是无数种冷暖人生,而透过生活这扇窗,你看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影片中反复出现“窗”这一意象。主人公的窗、邻居的窗和千家万户的窗,无时无刻在提醒观众通过这扇窗,去思考自己生活里的“窗”。
那么,透过这扇窗,你想到了什么呢?在我看来,短片《邻居的窗》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三点现实感悟: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就是说,事情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这件事情才是问题。这个思想至今仍然被推崇,成为认知行为疗法ABC理论的核心。ABC理论是什么?举个例子,我们与朋友约好周末一起看电影,结果他没来,这是事件A;然后你非常恼火,甚至想和他绝交,这是行为结果C。
看起来这是因为事件A导致了情绪和行为结果C,然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却不这么认为。虽然事件A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愤怒,但这并不是愤怒产生的真正原因。实际上,在A与C之间还存在着一个B,那就是我们的信念。这个信念决定了我们最终的反应:
如果我们的信念是“我的朋友应该重视我,他临时改变主意就是不在乎我”,那么我们当然就会愤怒。
如果我们的信念是“朋友不会无故不来,他一定有很重要的事”,那么,我们的反应就可能是“没事,一个人看电影也挺好”。
以此类推,短片中的女主在窥探了邻居的幸福生活后,如果她的信念是积极的,那么导致的结果就不是抱怨和争吵,而极有可能是“怎样让自己更幸福”的画面了吧。
所以,我们对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是因为心中有不同的信念。负面、消极的信念与理性、积极的信念导致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那么,怎样避免上述的负面和消极情绪呢?认知行为疗法认为,关键在于将非理性的信念转化成理性的信念,将消极的信念转化为积极的信念。
怎样纠正错误信念,回归理性?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苏格拉底关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哲学。
首先要认识自己,去觉察自己无意识的信念和价值;
然后,通过理性思维去改变非理性的信念和价值观;
接着,通过实践与刻意练习,让理性思维成为惯性思维;
最后,用理性的惯性思维作为指引,在生活中修行。
有句话说得好:
不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理性思考可以避免许多盲目行为,从而减少生活中的困扰。
古罗马哲人爱比克泰德认为:
改变你能改变的,接纳你不能改变的。
历经近两千年,爱比克泰德的思想成为了今天很受欢迎的人生哲学。对于那些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事情,我们不必较劲,接纳就好。
如果我们对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焦虑、恐惧,只会让我们更加脆弱无力,陷入情绪的怪圈。就如短片中的女主角为变老而焦虑,不接纳自然规律而又无力改变它,其结果只能抱怨。当我们可以用理性的视角去反观,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时,我们就从失控的状态中反转,去控制那些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这部20分钟的短片《邻居的窗》,用一个简单而平凡的故事,生活不在别处,幸福始于关注自身而不是他人。透过这扇“窗”,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世界,看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怀何种信念。
同时,短片也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的智慧,就藏在最平常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打开心灵之窗,去发现它的真谛。
《邻居的窗》由Marshall curry导演,该片荣获第92届奥斯卡最佳短片奖,故事讲述的是居住在密集楼群中的一家人看到了对面男女两个人亲热的场景从而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故事由此展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所看见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心理好奇心和心理强迫,这些引起人兴趣的事物唤起了人生心中的一种渴望,或许这种渴望是自己生命中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才更加的渴望和好奇,也充分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窥探欲。当女主在做家务的同时,心里面好像总是期待着对面会发生什么,此时的窥视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分别对他白天和夜晚的窥视进行了表述。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类似的事情发生。我记得很多年以前读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就讲大学生的男生宿舍对面就是女生宿舍,男生们晚上都拿望远镜,望向女生宿舍。有一天老师发现了这个事情,把他们的望远镜都给没收了。他们也因此感到很沮丧,十分的扫兴。后来这些男同学又买了望远镜向对面的女生宿舍望去,突然间有一天,一个男生拿着望远镜望向对面的女生宿舍的时候,吓了他一跳,他吓得把望远镜丢在地上,他万万没有想到,对面有一个女同学同样也拿着望远镜在看向他。更可笑的是,后来老师也从女生宿舍里也没收了一大堆的望远镜,没当想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让人不禁的发笑:看来偷窥的欲望乃人之常情。
电影中这个故事男主和女主坐在家中的桌子上无意间发现了对面没有拉窗帘的一家人,男人和女人在亲热,就在那一次无意间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开始用望远镜注视对面女人家的生活,最后,当女人的丈夫去世,被救护车拉走,这家的女主雅各布下楼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俩家的女主在楼下相见,互相都说出了,看到了对方的家庭生活。得知女人的丈夫得了病去世,雅各布对他表示极度的同情将她抱在了怀里,对她表示同情和安慰。她也知道自己和丈夫还有三个孩子也是她们生活中的乐趣。让我想起了卞之琳在《断章》中说过的一句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最有深意的一个镜头,是在夜晚丧失了丈夫的妻子从对面的窗户看向雅各布一家五口人美好生活的图景。视角的转换,表达了此时此刻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渴望,电影音乐响起,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己丈夫的怀念,同时她渴望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空旷的房间此时刻却只剩下她孤单单的一人。思念丈夫的情感从她深心的蔓延开来……
生命中有太多的突然和不确定性,我们还年轻勇敢的去爱吧,爱在任何年龄和任何时期都不过期,看了这部短片让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光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当然,如果影片的内容仅限于此的话,是不可能得奥斯卡奖的,“偷窥”只是《邻居的窗》的讲故事的方法,本片最后的落脚点在于讲人生。
本片虽然片长仅有20分钟,但所讲述的故事的时间跨度却是比较大的,这对中年夫妇透过窗户,目睹了邻居的生老病死、家庭的离合悲欢。
透过窗户,看邻居的生活,好像看电影一样,但又与电影有很大的不同。
电影本身是虚假的,而透过窗户看到的都是真实发生的;
电影中的故事都是演员的表演,而从窗户中看到的都是邻居的现实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到自己生活的问题当中,无法轻易走出来,是因为我们不知该怎样办,很多事情我们之前没经历过,也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应对的。
而这对中年夫妇能够透过邻居的窗,看邻居的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
《邻居的窗》最妙的地方在于结尾的反转,当这对中年夫妇非常羡慕邻居夫妻的年轻、懊恼自己逐渐衰老的时候,得知邻居其实也在羡慕自己家庭拥有三个子女的幸福美满。
《邻居的窗》告诉我们,当你羡慕别人的生活的时候,可能那个人也同样在羡慕你的生活。
我们应该做的,不应该是羡慕别人的生活,渴望那些我们无法得到的东西,而是珍惜当下、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邻居的窗》就像“邻居的窗”一样,让我们能够透过别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
『叁』 创作微电影需要什么技巧
创作微电影需要什么技巧
写一部微电影和写一部大电影或电视剧,在策划和构思方面是大同小异的,但具体到微电影的技巧,可能会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举几例予以说明:
(一)强设置
每一部电影的开端部分一定会有人物、时间、地点,而且人物还不止一个,可能是若干个,这时我们就需要设计。在电视剧或大电影中,我们可以从容设计,可以安排较复杂的开头形式。电视剧或大电影使用较多的开头是人物日常生活的展现,通过这样一个铺垫,让观众逐步感知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境遇等。但微电影不行,微电影总共只有那么一点时间,不能设置一个长长的开头,那样既抓不住人,又浪费金钱和资源。怎么办呢?强设置!
在人物性格的设置上,要强烈,要鲜明,要极致,从人物的经历到人物所处的境遇,一上来就要给一个很鲜明的设计。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一上来就要紧张,要让观众感觉到有戏,要剑拔弩张!强和弱是怎么具体来表现的呢?举个例子,我曾经推荐过一部微电影,叫《硬币》。这部微电影讲的故事是很温暖的:一个离婚女人,每天守着她的营生——大街上的一座报亭,靠卖报纸维持生计,并经营旁边的一个电话亭。有一天来了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对她说:“阿姨,我要换硬币。”电话亭里的电话是投币式的,必须要用纸币换硬币才能拨打。女人一看孩子手里拿的是一张纸片,不是钱,就没有行动,并说道:“你这不是钱,不能给你换硬币!”女孩说:“我要给我妈妈打电话,我妈妈去天堂了。”这句话把表情冷漠的女人打动了。这就是强设置!
在这部微电影的一开始,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具备较强的对比与反差:一个经历了世事折磨、满眼沧桑、面容冷漠、抽着烟、对世界充满怀疑和敌视的中年妇女,忽然被一个天真烂漫、孤独无助、执着地想用一张纸片换硬币,给天堂里的妈妈打电话的5岁小女孩所打动。在大电影和电视剧里,那个冷漠的女人通常需要大篇幅的铺垫和介绍,才能让观众了解到人物的设定,而在一部微电影里,该怎样做呢?真正的开头是这样的——有个男人正在打电话,内容大体是向朋友借钱,说自己老婆生了双胞胎;打完电话临走时对看报亭的女人说:“当初你生不出,现在这个又猛生,真受不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显然这是女人的前夫,来这里“得瑟”了。几句话就对比出女主人公的孤独、落魄、不如意,这就是强设置。后来,小女孩出现,天真无邪、美丽可爱,想给天堂的妈妈打电话,也是一句台词就说明了人物经历——这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可怜的孩子。
还有一部外国微电影,其实是一个广告微电影,叫《留下我》。开始的镜头是一个男人在看全家福照片和他妻子的照片,然后,他将几个装着照片的相框都收进抽屉,关上。这时来了一个老人——他的老父亲,老人拍拍男主人公的肩膀,像是安慰他。老人拿着一部照相机说:“过去的就先放下,高兴些,给你照张相。”快门“咔嚓”一声过后,男主人公不见了。老人低头看相机,发现儿子被照进了相机里。然后镜头切换,男主人公果真进入了相机里的世界,他在相机里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穿越,他兴奋地指挥父亲把相机往回拨动。于是他很快穿越回了过去幸福的时光,他见到了死去的妻子,重新经历了爱的瞬间和曾经共同度过的时刻。最后他在手心上写了几个字,伸手给操作相机的父亲看,手心上的字是:留下我!
这部微电影的强设置表现为这个男人一上来只用一个简单的、想把回忆关进抽屉的举动,就让观众知道了这是一个悲伤的男人,以及他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还有一部微电影叫《调音师》,开头只用一个镜头,就表现了主人公因在一次钢琴比赛中失败(因为太紧张),而跌入人生低谷,不得不成为给人家调琴的调音师的背景经历。为了多赚钱,他假装瞎子骗取顾客的同情,这又是一个强设置。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让人物进入极端状态(不是松弛散漫的生活常态),并迅速使故事激化,让人物被推上某种充满悬念的风口浪尖,这就是我们要的强设置!
(二)快切入
所谓的切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出事了!”就是有事件要发生,人物之间马上要交手,从而产生戏剧冲突。微电影的故事不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常态,我们经常说,常态不好看,非常态才好看。强设置是一上来就让观众觉得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生活不是平静的生活,不是那种闲得无聊、稀松平常的生活,从而给人一种紧张感。
如果你的微电影不能做到强设置,你的作品有可能开端处于一个短暂的平静状态,但这种常态不能持续太久,必须迅速将其打破,这就是“快切入”。继续用上面的例子,《硬币》里,小女孩用纸片来换硬币,冷漠的女人不再冷漠,她收下了孩子的纸片,真的给了她硬币。这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眼睛里忽然流露出柔情,此时,观众的好奇心也一下子被唤起,后面将会发生什么呢?
(三)猛引爆
切入和引爆是一件事的两种表现形式,切入要快,讲的是铺垫的时间要短,不能长,必须尽快打破常态;引爆要猛,讲的是打破宁静的事件要发生得尽量凶猛和强烈,事件本身要激烈、刺激性强!同时,这个事件要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兴趣,制造气氛的紧张,启动人物的动作——他必须动起来,必须应对变故,必须去做某一个行为或动作。
在《调音师》中,那个装瞎子的落魄钢琴家来到一户人家,继续他的调音师生意,按了几次门铃,门没开,他怀疑自己走错了门,下意识地(忘掉了自己是“瞎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检查地址是否错误。这时门开了,出来一个老妇人,说不需要调音。他赶紧掩饰自己的窘态,强调自己是盲人,来一趟不容易,恳请老妇人让他进屋工作。老妇人怀疑地看了他一阵,终于让他进屋。刚一进屋他就在湿滑的地面上摔了一跤,手触到地面时他发现让他滑倒的不是水,而是血!而且,他透过墨镜,发现死去的老头儿正坐在一把椅子上……这就是我们要的所谓的“猛引爆”!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毛骨悚然。最关键的是,扮演瞎子的主人公还得继续往下装,那个老妇人(杀人凶手)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将怎样应对?他会怎样做?最终怎样了结?这让剧情充满了悬念,充满了紧张感。
(四)紧扣动作,推波助澜
通过切入和引爆,使人物迅速行动起来,这时候,微电影不允许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必须紧扣主要人物的动作往下写,因为微电影篇幅有限。《硬币》里,报亭女人和孩子之间产生了交集,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和矛盾,但女主人公有一个显著的动作——陪着这个孩子把游戏做下去。
怎样继续?推波助澜!女孩显然是独自溜出家门,因为她想妈妈;女人因为可怜孩子,不愿破坏她的美好愿望,于是陪她做给妈妈打电话的游戏。女人开始不给换硬币,后来不仅给换硬币,还扮演起小女孩的妈妈。一组短镜头表现小手和大手之间用各种小玩具换硬币。然后女人和孩子感情渐好,女人还陪孩子在海滩玩耍。后来,孩子告诉报亭女人她和爸爸要搬家了。刚刚被唤起了母性的女人立即感到了失落,她上门请求女孩的爸爸允许她带女孩去一次游乐场。在夜晚空无一人的游乐场,女孩像进入了梦境,嘉年华中的小丑领着她去见了思念中的“妈妈”,“妈妈”给了孩子一条用硬币做成的项链(紧扣动作)……这部微电影还有一个温暖的结尾:多年以后,女人依旧守在电话亭旁,一天,她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一个女声说:“阿姨,我要换硬币。”女人抬头一看,一个青春美少女站在了她面前,少女脖子上挂着那条硬币项链……
(五)拐点突出,转折分明
所谓拐点,是指故事到某一个时刻,忽然出现转折或逆转,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微电影篇幅很短,如果平铺直叙,很难让观众坚持看到结尾。举个例子,有位新编剧的故事很有想象力,讲《西游记》里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回来都修成正果变成了神仙。白龙马好奇,想到凡间逛逛,于是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一个美女。这个女孩正处在人生的艰难时刻,遇到一系列困境。白龙马变成了女孩的好朋友,一路陪着她,并把她的困难一一解决,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拐点,没有意料之外。你想想,身边有一个万能的神仙,还会有什么困境不能解决?还会有什么危机?一路顺畅,万事如意,这样的故事还会好看吗?假如我们非得写这个故事不可,应该怎样去修改呢?白龙马这个神仙来到凡间变成一个帅哥,他也许可以陪着女孩在事业上过五关、斩六将,但他却一不小心爱上了女孩!接下来他就有困境了,故事也会出现拐点:他动了心、动了情,但回天宫的时间到了,他该怎么做?要不要表白?要不要回天宫?拐点分明的故事才好看。
(六)高潮反弹
这里说的是对人物和事件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反弹,制造故事的高潮。这种方法叫“压弹簧”,就是反向施压。你给的压力越大,反弹力就越大。“压弹簧”的方法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尤其是在高潮的制造上。什么是高潮?高潮就是在故事最后的难关出现后,在难题解决之前,出现的那个极其艰难和紧张的时刻,以及解决这个难题时的畅快感。高潮需要多高?当然是越高越好,高到极点,高到极致。
怎样形成这个“高”?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反向施压。怎样理解“反向”?就是情节发展和你的结局(结果)相反!假如你写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最终分手了,那“反向”就是之前他们俩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好得一塌糊涂、难舍难分。假如你写的是主人公最终实现了梦想,成功了,那之前一定是绝望,一定是遇到了连观众都认为是几乎无法跨过去的巨大的坎儿!假如你写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前面一定是这两个感情深厚的恋人在爱情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难关、无尽的干扰,几乎绝望,几乎分手。你给的负面打压越厉害,困境越巨大,苦难越深重,最终反弹回来的回归和牵手才越容易打动人。
(七)出乎意料的结局
微电影尤其需要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一个短小的故事如何写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个最后的大拐点,就足以支撑全剧。通篇没有一个强烈的感动点,没有一个逆向的拐点,这个故事就很难让人记住,很难让人觉得过瘾。说得极端一点,好的微电影和坏的微电影的分水岭,就在于有没有最后的这个意料之外。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呢?伏笔与误导——这是我们常用的技巧。在故事的前部,我们需要做一项工作,叫“隐藏”,也就是说,所谓的出乎意料,其实就是揭秘——观众先前不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最终知道了。
当我们看到一部伟大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感叹:这个编剧太牛了!他竟然能够想到这样一个结局,这样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太牛了!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与其说功夫下在挖空心思想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不如说是全力以赴地设计了一个“圈套”让观众去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挖一个坑,让观众往下跳。第一个工作是埋伏笔。埋伏笔不同于真正的隐藏秘密,后者是藏得越深越好,而前者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埋一部分,露一部分。第二个工作是误导,就是设置迷雾,引导观众“误入歧途”,让观众朝着错误的方向去推测结果。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一方面正确的结果让观众感到出乎意料,另一方面重新回忆剧情,观众会发现先前已有的信息(就是伏笔中露出来的部分)被忽略了,于是责怪自己不仔细,觉得编剧水平高,这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肆』 微电影剧本介绍 讲解微电影
1、微电影剧本泛指以文字描述整部影片的人物和动作内容,所采取的各种写作形式,它有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场景描写(Scene)、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作描写(Action)。一本优秀的剧本是精彩电影的前提和基础。
2、剧本分类:随着微电影不断的发展,微电影剧本的分类也越来越成熟,从单一的电影剧本创作转向微电影剧本的分化,比较时尚的分类有爱情微电影剧本,励志微电影剧本,感人微电影剧本,现实微电影剧本,广告微视频剧本,到越来越细化的单个分化,微电影剧本的不断分化,也正是说明了微电影的发展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正规化。
3、微电影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规模投资(1万到数万元/部)”的视频短片,内容可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4、由于这类短片较之电影作品,门槛低、参与度高、传播效率高,在京沪领一时风气之先,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以著名导演贾樟柯为例,其团队没有拍摄进入电影院线的大片,而拍摄了50多部微电影,但是此种艺术形式在京沪广之外的城市尚属少见,在人人都是导演、人人都是主角的网络互动的时代,微电影的特质导致其在网络时代势必兴盛,也成为文化市场新的业务增长点。
『伍』 宋崇导演教你拍摄微电影作业答案
微电影概述
1.1微电影制作概述已完成
1
()类在各微电影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
· A、广告
· B、纯艺术表达
· C、吐槽恶搞
· D、城市宣传片
我的答案:B
2
微电影井喷的原因不包括()。
· A、生活节奏快,时间碎片化
· B、技术发展的支持
· C、民众观影需求增加
· D、全民可参与
我的答案:C
3
目前微电影的时长为()。
· A、30秒-9分钟
· B、30秒-300秒
· C、3-4分钟
· D、8-15分钟
我的答案:A
4
关于微电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合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观看
· B、制作成本低
· C、商业需求刺激微电影发展
· D、微电影制作简单,不需要完整的策划和制作体系
我的答案:D
5
微电影具有一般电影的美学特质。()
我的答案:√1.2电影《龙头》鉴赏
1
影片中的黑猫有什么寓意?()
A、象征邪恶
B、象征恐惧和不安
C、象征新生
D、象征好运
我的答案:B
2
关于《龙头》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了大量象征和对比的手法
B、《龙头》是一部作家电影
C、该片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D、本片表达了人在生活的重压下挣扎
我的答案:C
3
影片使用模糊的语言则拥有丰富的外延,而精确的语言只有简单的内涵。()
我的答案:√
1.3微电影创作遵循的特点已完成
1
关于微电影创作说法正确的是()。
· A、故事发展要详尽,逐渐进入高潮
· B、情节要多做渲染和铺垫
· C、细节要有感染力
· D、微电影不需要使用蒙太奇手法
我的答案:C
2
微电影为什么不能有仪式表达?()
· A、微电影篇幅太短
· B、微电影的主题没有那么宏大
· C、微电影多为小制作
· D、仪式表达成本高
我的答案:A
3
微电影中的人物数量不限,可多可少。()
我的答案:×
1.4为什么企业家关注微电影广告已完成
1
以产品为主,强制灌输的广告为什么不再被广告商采用?()
· A、内容同质化
· B、不够独特,广告被淹没
· C、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
关于微电影广告与广告微电影,说法错误的是()。
· A、广告微电影以广告为主线创作故事
· B、凯迪拉克《一触即发》是微电影广告
· C、微电影广告以电影故事为主,含蓄表达广告信息
· D、冰糖雪梨短片以微电影为主,含蓄渗透着广告信息
我的答案:B
3
使用微电影宣传产品的好处是?()
· A、同时满足了观众审美、娱乐和广告信息的需求
· B、节约成本
· C、传播面广
· D、既能宣传产品的功能,也能体现售后服务
我的答案:A
4
电影从产生之初就与广告密不可分。()
我的答案:X
纪录片与专题片
2.1纪录片制作概述已完成
1
“纪录片是导演接水,能接到多少水”,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纪录片是靠导演来控制质量
· B、纪录片的质量由内容本身决定
· C、纪录片不可以有后期制作
· D、纪录片的题材需要导演来发掘
我的答案:D
2
纪录片的根本是()。
· A、真实
· B、故事
· C、人物
· D、记录
我的答案:A
3
专题片可以由演员扮演。()
我的答案:√
2.2纪录片镜头角度已完成
1
如何防止三同镜头?()
· A、前后拍摄角度相差20°以上
· B、景别使用两级镜头
· C、避免相同的内容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
关于镜头运用说法错误的是()。
· A、避免在一个角度将镜头变近变远
· B、拍摄角度要丰富
· C、为了产生影片节奏,可频繁使用特写
· D、拍摄要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我的答案:C
3
下列关于纪录片说法正确的是()。
· A、纪录片的内容要高于百姓生活
· B、纪录片制作要有国际视野
· C、纪录片的表达可借鉴使用国外的方式
· D、纪录片的拍摄要立足于本国观众的角度
我的答案:B
4
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构成了多维视野的国家形象。()
我的答案:√
5
两级镜头是指全景和特写。()
我的答案:√2.3纪录片的选题
1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赏析,如何看待该片的成功?()
· A、拍摄和制作方法精良,让观众能从画面上感受到美食的诱惑
· B、通过美食的制作,体现了百姓生活的闲适与安宁
· C、食物中透露出浓浓的亲情、乡情,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 D、通过食材的种植到制作成食物的过程讲述,表现劳动人民的朴实与辛勤
我的答案:C
2
具有国际意义的纪录片选题是()。
· A、关注人类生存发展,具有宏大意义的题材
· B、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题材
· C、关注历史变革,社会文化变迁的题材
· D、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题材
我的答案:B
3
纪录片的选题既要感动自己,也要能感动观众。()
我的答案:√
2.4纪录片如何拍
1
怎样评价《中国梦365个故事》系列纪录片?()
· A、内容极具故事性
· B、人物特点明显
· C、以一个个人物故事勾勒出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形象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
纪录片选题标准不包括()。
· A、题材个性化
· B、内容可用画面来展示
· C、有故事性
· D、故事中的人物足够多
我的答案:D
3
好的纪录片不仅要选题好,还要故事讲得好。()
我的答案:√
2.5.事件纪录片鉴赏
1
纪录片的题材有()。
· A、人物
· B、事件
· C、故事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
纪录片拍摄前要写好拍摄提纲。()
我的答案:√
2.6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关系
1
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是?()
· A、合作关系
· B、同事关系
· C、上下级关系
· D、朋友关系
我的答案:A
2
面对害怕镜头的被拍摄者,应该如何处理?()
· A、照常拍摄
· B、更换拍摄对象
· C、隐藏摄影机拍摄
· D、事先准备台词
我的答案:C
3
当被拍摄者侃侃而谈,夸大事实时,拍摄者不应该制止。()
我的答案:×
2.7纪录片拍摄中的问题和误区
1
下列关于纪录片拍摄中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拍摄时可以不考虑白平衡和色温的影响
· B、可使用拉皮尺练习目测焦点距离,继而避免拍摄时焦点不准,图像模糊
· C、用光时注意避免画面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
· D、电影拍摄是团队工作,要事先做好工作分配和安排
我的答案:A
2
纪录片拍摄时收音要注意的问题有()。
· A、注意降低噪音
· B、要有话筒,使收音清楚
· C、外景拍摄时要收一条环境同期声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
文案设计不具体、不细致就忙于拍摄会导致()的结果。
· A、拍摄现场混乱、无序
· B、拍了很多素材,但可用的很少
· C、拍摄时间延长,后期制作时间紧张
· D、故事不深刻,影响影片效果
我的答案:B
4
影片设置悬念的原因是()。
· A、制造悬疑,增强影片氛围
· B、避免叙事单一,剧情枯燥
· C、增加看点
· D、增加影片的张力,吸引观众继续观看
我的答案:D
5
如何避免镜头起点落幅不完整,结构接不起来?()
· A、减少运动镜头的使用
· B、镜头的起点与落点做到动静一致
· C、多使用静止镜头
· D、运动镜头与静止镜头交替使用
我的答案:B
6
只要有了现场采访画面,就不需要再拍摄被采访人的生活、工作和家庭画面。()
我的答案:×
7
电影是删节的艺术。()
我的答案:√
2.8纪录片——学生练习作品赏析(上)
1
什么是拍摄大纲?()
· A、大纲是针对具体镜头
· B、大纲写的是采访者讲的故事内容,要拍摄的生活和工作场面等
· C、影片拍摄的计划和流程安排
· D、制作组团队的人员分工
我的答案:B
2
第一部纪录片-《在路上》的优点是()。
· A、主题明确,人物故事鲜明
· B、影片真实性强
· C、选题极具个性
· D、镜头语言丰富
我的答案:B
3
纪录片不是指导人家如何拍,而是记录生活。()
我的答案:√
2.9纪录片——学生练习作品赏析(下)
1
关于患癌学生黄咏华的纪录片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 A、情感不够深刻
· B、故事叙述不流畅
· C、结尾冗长
· D、内容结构不完整
我的答案:C
2
纪录片内容不能重复。()
我的答案:√
2.10专题片的定义以及吸引观众的技巧
1
以下关于专题片与纪录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纪录片可以情景再现
· B、纪录片允许有主持人或扮演
· C、专题片不可以情景再现
· D、专题片有创作主动性
我的答案:D
2
专题片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 A、用细节说话
· B、用画面说话
· C、用真实性说话
· D、用动作说话
我的答案:C
3
关于故事中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物的专题片吸引观众的手段之一
· B、写人是故事塑造的根本
· C、观众对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认同感
· D、宏大的场面可以替代人物故事的挖掘
我的答案:D
4
能征服人的宣传都是靠故事,因此专题片要善于寻找故事。()
我的答案:√
5
专题片是介于故事片和纪录片中间的一个片种。()
我的答案:√2.11专题片赏析(上)
1
专题片需要人物描写来支撑。()
我的答案:√
2.12专题片赏析(下)
1
专题片的选题可以从平凡事件中找到不平凡。()
我的答案:√
微电影制作(—)
3.1电影的镜头与景别已完成
1
中景是()的基础。
· A、电影
· B、电视
· C、电影和电视
· D、摄影
我的答案:A
2
景别的意义是()。
· A、改变了观众与银幕中人物的距离
· B、景别的变化,产生了蒙太奇手法
· C、使电影产生了节奏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
()不适合用远景和全景拍摄。
· A、日出
· B、大兵团作战
· C、人物对话
· D、地震
我的答案:C
4
在远景中,人物的高度占画面高度的()。
· A、四分之一
· B、四分之一以下
· C、三分之一
· D、三分之一以下
我的答案:D
5
对镜头的定义理解错误的是()。
· A、摄影机的一开一关称为一个镜头
· B、两个剪辑点之间称为一个镜头
· C、连拍分用不是一个镜头
· D、停机再拍是一个镜头
我的答案:C
6
()第一次将特写运用于艺术。
· A、梅里爱兄弟
· B、鲍特
· C、普多夫金
· D、格里菲斯
我的答案:D
7
中景是指拍摄到成人演员腰部以上的画面。()
我的答案:×
8
纵深调度可增加空间立体感。()
我的答案:√
9
淡入淡出,画入画出的效果只能通过后期制作,没有其它方法实现。()
我的答案:×
10
人物出场时通过特写进行介绍。()
我的答案:×
3.2电影必须具备的七种镜头已完成
1
表现环境、渲染气氛的镜头一般采用()。
· A、全景和远景
· B、远景和特写
· C、近景和特写
· D、近景和中景
我的答案:A
2
反应人物情绪和内心活动的镜头一般使用()。
· A、全景和远景
· B、远景和特写
· C、近景和特写
· D、近景和中景
我的答案:C
3
交代情节,讲述故事一般使用()。
· A、特写
· B、全景
· C、近景
· D、中景
我的答案:D
4
关系镜头指的是展现人物之间关系的镜头。()
我的答案:×
3.3美国好莱坞的“三镜头”法则已完成
1
轴线是指()。
· A、演员和摄影之间设置的直线
· B、两个演员之间设置的直线
· C、演员和摄影机之间无形的直线
· D、两个演员之间的无形的直线
我的答案:D
2
代表万能的上帝是()镜头。
· A、客观
· B、主观
· C、半客观
· D、半主观
我的答案:A
3
半主观镜头是指()。
· A、从任意位置客观的展示一个对话或场景
· B、反映电影角色的主观视点
· C、旁听者的镜头
· D、通过主角视角展示客观场景
我的答案:C
4
客观镜头是指第三者或旁观者的镜头。()
我的答案:×
5
轴线以上称为内线。()
我的答案:×
3.4基本拍摄方法
1
关于基本拍摄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拍摄方法不仅是机位问题,更是视角的问题。
· B、若没有主观镜头,观众的认同感会很差。
· C、拍摄前画好机位图,有助于现场拍摄。
· D、拍摄时不要交替主观、客观、半主观镜头,否则会使画面凌乱。
我的答案:D
2
拍摄时只能在内线或者外线一方拍摄。()
我的答案:√3.5演员表演时方向性问题
1
在运动镜头中演员表演时的方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画面中人物运动的方向要一致
· B、运动的速度要一致
· C、人物在画面的位置要一致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
电影拍摄中的地域方向指的是什么?()
· A、拍摄地点的位置方向
· B、摄影机和演员之间的位置方向
· C、演员从一个地点运动到另外一个地点的方向
· D、在不同地方的演员之间的方向
我的答案:C
3
警匪片中,追捕者和逃跑者的运动方向不需要一致,只需要追捕者或逃跑者自身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
我的答案:×
3.6摄影机的运动
1
长镜头理论是由()提出。
· A、希区柯克
· B、普多夫金
· C、巴赞
· D、爱森斯坦
我的答案:C
2
镜头运动的支点是指()。
· A、镜头运动要有根据
· B、镜头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移动
· C、摄影机移动的参照物
· D、摄影机移动的杠杆支点
我的答案:A
3
镜头的运动是为了()。
· A、展现更多内容
· B、交代情节
· C、表现画面关系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演员不需要与摄影机的运动方式进行配合,只需要完成表演即可。()
我的答案:×
5
在实践中,长镜头的拍摄过程一定不能中断。()
我的答案:×
3.7光是摄影造型的生命
1
轮廓光的高度是()。
· A、15-25度
· B、25-35度
· C、35-45度
· D、45-55度
我的答案:D
2
主光的角度是()。
· A、20-35度
· B、35度
· C、30-45度
· D、45度
我的答案:C
3
眼神光属于()。
· A、修饰光
· B、轮廓光
· C、主光
· D、副光
我的答案:A
4
大平光不适合拍摄()。
· A、儿童
· B、建筑
· C、男子汉
· D、服饰
我的答案:C
5
主光、轮廓光、修饰光这三种光必不可少。()
我的答案:×
6
主光和副光的比例是1:1。()
我的答案:×
7
戏剧光效可以不讲究光源的真实性。()
我的答案:√
3.8什么是色温
1
电影界把一天中的()称为黄金时间。
· A、早上6点半-8点半
· B、早上8点半-11点半
· C、下午2点半-4点半
· D、下午3点半-5点半
我的答案:A
2
用俯视的角度拍摄会产生()的心理效果。
· A、热爱
· B、宏伟
· C、藐视
· D、憎恨
我的答案:C
3
晴天,日出日落时,日光的色温是()。
· A、4500K左右
· B、4000左右
· C、3000左右
· D、2000左右
我的答案:D
4
有最好的光,最好的角度和最生动的表情,人人都可以很上镜。()
我的答案:√
5
镝灯的色温是5000K。()
我的答案:×
3.9三种构图
1
不对称构图通过()来平衡画面。
· A、人物视线
· B、背景
· C、光线
· D、构图比例
我的答案:B
2
关于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构图要突出画面的主题
· B、构图要合理安排主题和次要人物及景物的关系
· C、构图要确保画面的平衡
· D、在构图中,人物应放在画面的中间
我的答案:D
3
拍摄肖像时,人物的眼睛应在()位置。
· A、中线
· B、顶部
· C、中线上方
· D、中线下方
我的答案:C
4
现代构图是封闭式构图。()
我的答案:×
5
对称是中国特有的审美标准。()
我的答案×:
『陆』 微电影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微电影观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月12日,宝带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一场有关廉洁的微电影。电影环环紧扣,在讲述了有关廉洁两个方面的问题的同时,又告诉同学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中午时分,电视开始播放,同学们逐渐被内容吸引。第一个故事十分贴近生活,讲述了有关教师节送礼物的问题。其实,教师节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是每天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对待,让老师省心。所以,如果你能做到,哪怕你只送给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教师节快乐”,老师也会十分开心的。你是不可能用礼物博的老师好感的。想必,同学们在观看过程中也学到了这个道理。第二个故事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下拉开帷幕,它讲述了购置房产所可能发生的事情。末尾欲图购房的男子在女儿一句话下被点醒,拒绝了这件事情。这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购房事件,平日生活里随时可能发生,竟很有可能变成贿赂。小女孩说的一句话十分好:最贵的房子是牢房。她的爸爸也因此反应过来。如果接受了,自己可能失去的就不是财产,而是人身自由。
清廉,是所有官员必备的品格。但前段时间接二连三的贪污案是不是该让那些口中自称廉洁的官员反省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犯过这种错。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人,都要廉洁。
这次的微电影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告诉同学们廉洁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收获了一个关于廉洁的道理。
今天,我看了学校发的微电影,让我印象深刻。
《依靠》。一个母亲好不容易盼到儿子回家吃饭,可儿子因工作关系要回公司。儿子搀着母亲来到村口前,回忆起小时候那些的点点滴滴,儿子这才知道母亲已经老了,而自己是母亲最终的依靠。我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知道了要回报父母。
《坚守》。张九成,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他的妻子得了绝症,可他仍对他的妻子不离不弃,并带着妻子一起出车。在出车的过程中,他们给乘客传递了许多快乐。不管怎么样,他都会陪着妻子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坚守的意义。
《陪伴》。一个父亲和他的女儿 。父亲整天烟不离手,忙忙碌碌,很少时间陪家人。当父亲翻女儿的书包时,发现有一包“烟”,便开始责骂女儿,女儿一气之下,离开了家。父亲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找到。父亲打开“烟”盒,却发现那些“烟”都是笔。父亲转过头,他的女儿站在他的面前,祝父亲生日快乐。这让我明白,亲情是无法割舍的,陪伴是重要的,难能可贵的。
这个片子把我深深打动了,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依靠、坚守和陪伴。我也要做个文明崇德余姚人!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普法微电影,看完我深有感触。
其中一幕印象深刻,说的是学生去买小店的三无产且过期的辣条来吃,结果上吐下泻,住进了医院。
在我们生活中,有同学禁不住诱惑,经常拿零花钱买小卖部的三无产品,这些三无产品都是含有致癌物的,长期储存在我们的体内会使我们得癌症。曾经有位同学吃了小卖部的冰激凌,结果拉肚子了。
再说说第二个案例,从而告诉我们;没有3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是不安全的,《消法》规定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选权和公平交易权,面对商家的强买强卖行为,大家可以理直气壮的拒绝。而且小朋友们在购买较贵的物品时,最好有大人的陪同,在购买后一定要记得索要发票,以便维权。而实例三体现了商家侵犯了我们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我们有权以相关法律规定来维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在生活中也发生过:
小买部的老板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抓住两个小女孩,说她们偷了店里的东西,不问青红皂白就搜她们的书包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勇敢说“不”,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
看了这部微电影很有意义,对我们今后的生活非常有帮助,懂得了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
六年(6)班蔡贝琳
为了使同学们放开眼界,对中外文化尤其是法制文化之间的差别有一个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并以此为契机,宣传法制,提高同学们法律意识,法学会于11月27日晚在我校公共阶一教室为大家先后放映了《阿甘正传》、《失控的陪审团》。
本次放映重点在于《失控的陪审团》,《阿甘正传》作为入场电影,在使同学们由西方文化的感悟认知进而过渡到西方法律认识上起很大作用。此次放映收到了良好效果,广大同学尤其是法学会的会员积极响应,法会各职能部门能够认真协调。为前来观看的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放映环境。放映结束后,观众纷纷表示对中西法律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的会员观众作了进一步总结,他们认为中西审判制度的差异最为明显,在法制观念更为普及、法治文明更为悠久的西方国家,施行的以陪审团为主导的审判制度与中国实行的以法官为主导的审判制度似乎更能提现审判的公正,而中国的法治极有可能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会员们感悟颇大,所以本次法制电影收到了积极效果。
我社相信,通过此次放映,全体学生定能树立起更好的法制意识,并培养更高的法律责任感。广大会员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法及法律制度的认识。
在星期二下午,我们五(3)班观看了两部微电影。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字之差》。
故事的情景是这样的:一位从外地到昆山来打工,他每天工作都很认真。两个月下来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了。他两个月的工资应该是三千,而老板却只给他了一千,并拿出一张纸作为欠条。
就在某一天,这位男子急需用钱,就到了老板那里去要工资。谁知,老板却只给他了一千,男子向他辩论,老板一直坚持的说只欠他一千,拿出欠条,确实只欠一千。其实,应该是欠两千的,可是,老板在写欠条的时候没有把“还”写上去。
那位男子就去了调解院。可是,老板还不知悔改,去收买了一位路人,要路人证明他确实已经把工资全部发了。由于那位路人胆小,听说当证人还要签字。就找到了老板想要辞退这个任务,并表示钱也不要了。经过再三的思考老板还是选择了主动去承认错误,并表示,一定会把工资全部发给那位男子的。就这样,一个小故事结束了。
其实,这个故事发生的原因只是欠条上的一个“还”字而已。往往有的时候,就因为一个字,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事情。当然,故事中老板的做法也是不对的,既然别人到你这儿来工作,就应该发给人家应付的工资。看了这个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做事就一定要诚实,不能因为要站一点小便宜却丢失了你做人的本分。
今天,我看了一个公益短片,这个短片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年度一等奖,作者是谢承霖,名字叫做《低头人生》。它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手机带来的危害,现在,很多的人太过于依赖手机,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手机会给社会、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预测的灾难。
在这部短片里,有人边走路边玩手机,撞到了电线杆上;有人迷上了自拍,边走边拍照,出了交通事故;有的医生,在治病救人时玩手机,心不在焉地把针扎错了位置;甚至有消防员,在高楼下接逃生的人时玩手机,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 虽然片中的例子有点夸张,但它给我们的启示却很深刻。我觉得,手机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是因为它,人们缺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变得冷漠了。
很多爸爸妈妈,只顾自己玩手机,连与孩子沟通、陪孩子玩耍、谈心的时间都没有,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所以我认为,如果每个家庭的爸爸妈妈不再沉迷手 机,能够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家庭生活一定会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如果更多的人不再依赖手机,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生命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生命是唯一的,是宝贵的,世界因有了生命而变得更加精彩。而每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却将人的生命推到悬崖边上或者是深渊。
而每一起事故都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正如“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所说,每一起重伤、死亡或者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伤或者故障,而这29起事故障和轻伤的背后则有300起隐患或违章。安全并非不可捉摸,只是我们不够重视,“海因里希”法则就说明了安全事故其重要的原因,一起安全事故的的发生一般有两种原因造成,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可见安全的重点方向和实施对象还是在于人自身。
通过此次的'学习,让我明白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设备状况都不能仓促应对,都需要多方面考虑,如需作业的现场设备运行状况及环境,需要做哪些措施,并根据现场作业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作业方案,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互相监督,联保、互保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切实落实好每一条安全措施。如遇突发事故要能举一反三。其次是个人的工作状态和责任心,我们每个人都要能合理的安排好自己作息时间,以保持每天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也有责任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需及时上报,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为无论从事任何作业环境提供一个良好的保证。
早两天在网上看了一部微电影——《心的声音》,是田家炳中学的学生拍摄的,让我感触颇深。
石林是一个盲童,他对生活有渴求,不放弃,还能够去帮助别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高洁有一次考试没考好,便一个人躲在了她发现的“秘密基地”里。她在这里碰到了一个小男孩即石林,却根本不知道对方是一个盲童。石林告诉她:“帮助他人就等于帮助自己!”这让高洁触动很大。
当高洁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6000多元现金,她的第一反应是,失主应该很着急,于是她在原地等失主回来寻找钱包,她等了很长时间,甚至耽误了回家写作业的时间。最后她等到了钱包的主人,在确认无误后,把钱包还给了失主。
失主知道高洁的姓名后,寄了一封感谢信到高洁就读的学校,表扬她拾金不昧的雷锋精神。爸爸妈妈也没有再为成绩的事责骂高洁,而表扬高洁做了好事!
正如石林所说,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要乐于助人,尽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中收获感恩和快乐。
今天我们在英旗看了一部微电影《贾二卖杏》。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贾二院里的杏树结了杏,然后他拿去卖。贾二卖得非常不顺,第一位老奶奶问杏是甜是酸,贾二转了转眼珠,说是甜的,结果老奶奶不要;第二位老爷爷也一样,贾二骗老爷爷又没有得逞。后来,贾二对第三位顾客壮汉说杏是半甜半酸,壮汉更不要了,贾二最后只好沮丧地回到家中。
这电影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要实事求是。因为如果你欺骗了别人,自己肯定要遭报应的,就像贾二一样,最终一个杏都没卖出去。所以我们一定要做诚实的人。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并没有保持住诚实,这让我感到十分羞愧。上个星期一,我们在班上举行了数学小测。同学们都在动笔“沙沙沙”地写,这时,一道难题“堵”在了我们通向一百分的道路上。突然,我的同桌,数学课代表眼睛一亮,嘴巴一咧,马上动笔写起来。我绞尽脑汁地想,就是想不出来,怎么办?一瞬间,一个坏念头从我眼前闪过——抄他的!于是我抄袭了他的。后来,试卷发下来了,我的分数达到了姥姥的标准,考了个满分,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就像有一块大石头似的,始终放不下。这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失去诚实的滋味,也让我不再犯这低级错误,因为这样良心并不好受。
看了今天的影片,想起我自己的往事,我又一次感受到,诚实是多么的重要啊,千万不能失去它哦!
微电影《礼物》讲的是一年一度的教室节到了,同学们都给老师送礼物。有些人为了想要成为班干部,就送一些很贵的礼物,让老师对自己产生好感。可是老师却拒绝了,她说“礼物只是表达感情的,却不是达到个人目的的。送礼物只有自己做才能表达感情。这些礼物我放在这,下课你们领回去吧。”接着,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个文具盒。大家深受启发。
微动漫《石话石说》讲的是一个人和一位大老板谈话后,老板忘带了公文包,这是,公文包里跳出了一个恶魔,说他的办公室太简朴,只要把老板公文包里的钱拿走,这办公室就是金碧辉煌的了。可是,正当他要拿公文包的时候,从公文包里有跳出一个小天使,她说“不能拿!这是别人的东西,要归还,不要被钱迷惑了!”恶魔不服输,与天使打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天使用一块石头要压住了恶魔。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三国时东吴孙权派苏州才子陆绩到广西任郁林郡太守。此人为官清正廉洁,爱民远钱,两袖清风,任满返乡要经过一段水路。陆绩只身乘船,因身无长物。船夫说:“恐船体太轻,遇风倾覆,要有重的东西放上啊!”陆绩听了,便搬了一块二米高的大石头压船平安返里。抵家后他将此石作为纪念物置于庭院中,称为“兼石”。
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一个道理:不要被钱诱惑了。
周五,老师让我们回家人一看一部微电影,看完后并写观后感。微电影可真多呀,我始终拿不定主意该看什么。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了《因小失大》这部微电影上,于是,我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这部微电影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由于一直玩电脑,当他交电费时发现电费很高。这时,他又恰巧遇到了一个朋友,他的朋友告诉了他偷电的方法。于是,他回家试了试,果真管用。可是有一次,他忘记倒转了,最后在交电费时被查了出来。要被拘留五天,并罚款500元。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贪图小便宜,是会吃大亏的。别为了眼前一时的利益,而不顾后果如何。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因小失大的例子。每当超市打折促销时,人们为了贪小便宜,就会一大堆一大堆的购买。结果买回去的零食由于太多,根本来不及吃,最后过起了,又只得全部扔掉。买回来的纸更是毫无节制的使用。这些都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这部微电影告诉我们,千万不能一心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祸患。
吉冈双叶对田中洸懵懂的、强烈的、勇敢的爱。
暧昧的晚风,迷蒙的黑夜,希望永远走不到尽头的堤坝,前面走着的觉得只差1cm却像永远也够不着的存在的拥有可爱的发后际的男孩,不自觉升温的脸颊,不知道该往哪儿放的双手,扑通扑通跳动得越来越快的心,和再想一秒再害怕一秒再这么走下去一秒就会忍不住落泪的眼眶,在他说了那句“会害怕”的时候,全部防线就被攻破。
就像那天一起看日出的天空,让人分不出是深夜还是黎明的天空一样,洸,你总让人分不清是温柔还是冷漠。你说,我也让人分不清是懦弱还是坚毅,但是我知道,此时此刻想走进你内心的这份心情,很坚定。
我是体会不了你曾经的艰苦岁月的心情,可是我尽力想去了解啊,这才不是没意义的事情。我可以一次次重来,也是花了很多力气,沮丧过,迷茫过的啊。你可以再找有意义的事情,就可以了,哪怕1%,10%,哪怕机会很渺小很微弱,但一天天一点点积累起来就足够了。你可以笑,可以哭,可以再寻找自己的梦,有谁阻止你,都有我在前面披荆斩棘替你除掉他的!
田中老师说,我想你打开的那扇门,不是锁上加锁,而是压根就忘了装上门把,可是这么想走进去的我,也没有害怕,我一定会用力地把它撞开!不单单要把它撞开,不单单要走进去,我也要把你带进来。
这外面的晚风,这外面的美景,这外面所有爱你的人,你看,不单单他们把你烙印在了心里,你也把他们烙印在自己的心里了。
看了《心墙》微电影后,视频开头曾有一句史铁生说过的话,“死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回过头来想想,让我颇有感触,那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
视频中的曽念芜所经历的一切,虽然过程心酸,但结局也算完美。一个人的一生也就仅仅的几十年,为什么人们要因为不必要的事来浪费生命。话虽如此,但正处于人生有着大好年华的我们,却未必理解深刻。因为我们年轻,所以不知贫苦。因为我们年轻,所以不知苦难。也正是因为我们年轻,所以不知我们所不知的一切。过早的经历这些,也许会带来你的困扰,但这些只是一时的,当你挺过它之后所收获的,是你无法用金钱所换得的。这是属于我们的财富,我们人生路上所积累的财富。我们就该经历一切,让我们健康成长。试想一下,倘若曽念芜一开始就没有坚持,而是选择结束生命,那该留下多少的遗憾。正是应了那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从这部电影中我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或许有些事情还没有经历,但只要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柒』 佳能5D3拍摄微电影拍摄经验
佳能5D3拍摄微电影拍摄技巧有哪些?佳能5D3拍微电影的变革就在于,用低廉的价格能让普通大众,拥有最好的甚至超越35mm电影摄影机的动态画质!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佳能5D3拍摄微电影拍摄技经验,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佳能5D3拍摄微电影拍摄经验
一、佳能佳能5D3拍微电影硬件设备
1、三角架极其重要。照相机的架子本身不是为移动拍摄的,所以最好找摄像机脚架,这样才可以平稳拍摄摇画面,也才能保证长焦拍摄的画面稳定。我用的是利拍(Libec) 的摄像机专业架。唯一小问题是摄像机托板装在照相机上,使用时间长后照相机下面会有难看的挤压痕迹。
2、佳能5D3拍微电影镜头选择。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是超广角和长焦,中焦段一定要大光圈定焦。因为5D2是全副,所以可以按照电影头来选择。建议配置如下: 10mm(或12mm)--24mm 超广角 24--105mm 光圈大一点好,比如2.8 24-70的佳能红圈 120-500(600)mm 炮筒 50mm F 1.2 这个强烈推荐,人像专用。我用的超广角和长焦都是适马的镜头,实际拍摄证明,拍视频完全可以,但是价格便宜很多,如果不想在镜头上花钱,买这个就够了。
3、佳能5D3拍微电影聚焦问题。目前来说,如果没有合适的跟焦器配套,用5D2来拍摄动态需要跟焦的画面是相当麻烦。照相机镜头的对焦阻尼是很涩的,手感不好。当然了,偶尔用用问题不大。但是那个小液晶屏幕,看对焦只能看个意思。5D2有HDMI 接口,如过条件够好,可以考虑带一个720P的带HDMI的监视器去,这样现场显示就会比较靠谱。当然如果是专业跟焦员,他看刻度的那种,也行……不过……佳能镜头的刻度都在镜头的。上面非常的不方便。
4、佳能5D3拍微电影电池问题. 佳能5D3的原装电池一般可以断续拍摄2快4G卡,大概12分钟(建议用大容量的储存卡)。不要相信广告上说的可以连续拍摄2小时,那是直接打开机器拍的理论最大值,大部分时间你还需要取景、找焦点、找画面感觉,所以不可能用到这么长时间。所以电池极其重要,至少要准备3快电池才能保证不会出问题。电池可以选副厂电池,便宜,容量少一点,比原装少拍个1/4左右时间,但是应该足够了。
5、佳能5D3拍微电影如果经常拍摄城市宣传片或者风光片的朋友,肯定会常用到定格拍摄,比如日出日落夜景。这些镜头用5D2拍简直爽到极点了。一来分辨率超爽,后期可以调整的空间巨大,另一点,快门时间可以放的很慢,夜景尤其是车流的效果非常出色。慢门能大幅度降低画面躁点,画面显得特别的干净漂亮。这里特别要推荐买一个定时快门手柄,可以设置间隔时间自动拍摄。
6、准备足够的滤色片。(ND) UV必不可少,保护镜头必须,灰片也要带足,因为正午阳光下,ISO100光圈要收到8-11,而视频又不能过多加快快门速度(会造成缺少运动模糊,导致播放有抖动感)你想要得浅景深效果就没了。ND0.3 0.6 0.9 1.2最好都备上。常用的可能就是0.6 和0.9.
7、佳能5D3拍微电影取景器,超低和超高机位的大广角如果没有外置取景器,那是要命的。
二佳能5D3拍微电影注意事项
1、佳能5D3的液晶显示器有点偏亮,因为不要被画面看起来很爆欺骗,到了后期一看,一点都没有曝光过渡。当你吃不准的时候,拍一张照片,按照照片的曝光来,不会错。我就因为怕曝光过渡,结果收光圈过了,导致有些画面很灰很暗。后期校正的话,5D2 的mov毕竟不是red one的RAW,余地比较小.所以大家尽量前期拍的准一些。
2、佳能5D3拍微电影不太适合拍大幅度运动的画面。果冻效应的存在,让5D2能拍摄的片子类型有点局限,最合适的就是固定和缓慢运动场景,如果需要大量跟拍,快速移动,会造成画面直线物体倾斜变形。当然了,真要是拍出来,如果习惯也还好。
3、因为对摩尔纹的电路处理不佳,避免拍摄大量横条纹的画面。黑白交界处会出现彩色的干涉,相当影响画面质量,这个是广角情况下的常见问题。长焦不太会有,因为背景都虚的比较厉害。
4、如果有大量对白的故事情节,并且需要上电视播出,要谨慎使用如果你要制作上国内电视播出的.片子(25PS),那么必然会遇到各式转换的问题。有两种方法,一个是通过插植把30FPS变成25PS,整体长度不变。带来的问题就是画面模糊,这个强烈不推荐。另一个方法就是把素材30FPS当作25FPS用,因为每秒多了5桢,所以有点小慢动作的感觉,这就是造成音频不同步。如果硬要同步,声音就会变调。所以,指望用5D2拍电影的朋友们需要谨慎使用,目前来说,只有支持24P 或者25P的bios出来之后,才可用来干活。目前只能拍摄对嘴型同步不敏感的广告、专题、风光片。
5、佳能5D3拍微电影的时候要注意,风格最好设成可靠,饱和度降低。这样在电视上才不会出现溢出。
6、佳能5D3拍微电影关于频闪:电压(发电车);用钨丝灯或kino;快门速度五十分之一秒。
佳能5D3视频拍摄强大
佳能5D3上市至今一直都在市场的最前沿,它凭借着过硬的性能配置与时尚专业的外观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视线。该机不仅有着优秀的画质,在视频拍摄上也很强大,使用2230万像素,搭载DIGIC 5+影像处理器。整机综合性能非常强悍,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是款不错的单反哦!值得入手。目前佳能5D3在商家“沈阳汇达数码”处报价14200元。
外观上,EOS 5D Mark III还是以功能的可操作性作为首要的考量作为设计主线,与前代没有太大的设计变化,唯一有所改观的就是它采用了和60D、EOS 5机身相同的模式转盘锁扣设计,开关也移到了左侧拨轮的后方,左侧的拨轮增加了转盘锁,回归到了5D时代的操作方式。在握持手感比起前代产品5D2更胜一筹,右手在握持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按键进行设置。背部搭载一块3.2寸104万色液晶屏,取经、回放效果非常优异,纤毫毕现来形容也不为过。在机身接口方面,5D Mark III考虑的比较全面。有针对视频拍摄过程中负责监听工作的耳机接口,也有在棚拍时负责连接闪灯的PC端子接口,对于一款准专业的机身来说,拿来用作商业用途的应该不在少数,遥控器的接口自然也不能少。EOS 5D Mark III的电池依旧采用了LP-E6型锂电池,这枚1800mAh容量的锂电池,如果使用得当一次充满电实际可拍摄850-950张照片。
功能配置上,EOS 5D Mark III虽然使用了一颗新的2230万像素36×24mm感光元件,像素上并没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其实原本5D2的输出画幅已经足够大部分应用了。5D3还应用了1D上的61点AF系统,其中更是包含了41个十字型对焦点,与上一代5D2的9对焦点、中央十字对焦点的AF系统相比,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感光度范围ISO 100-25600,可扩展至50-102400,拍摄视频时ISO 100-12800可扩展至100-25600,可用感光度甚至达到了惊人的ISO3200,这点还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也延续了5D2的高感优势。曾几何时,大多数用户对于DSLR的视频拍摄功能还是习惯性地称为鸡肋功能,但是从5D2开始,众多的艺术家已经开始使用它进行创作了,众多的视频拍摄扩展设备也应运而生,总之,这个功能是佳能为它摘掉了“鸡肋”的帽子。在连拍能力上,5D3做到了最高约6张/秒的速度,这点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如此高的像素,如此大的信息量处理,新的影像处理芯片能力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用佳能5D3拍电影怎么才能拍出电影感?
①画面比例
可以看到我加了遮幅,16:9比4:3的效果好的多,但21:9(2.35:1)的超宽荧幕营造电影感屡试不爽。如果拍摄没有21:9(2.35:1)的选项可以自己剪裁。当然和你拍摄的意境有直接关系。我只是说绝大多数可用21:9(2.35:1)比例,但是也有一些不一定适合。法国电影节上曾有一位著名导演全片用不同的画面比例营造了不同的氛围(包括1:1)
②调色
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和色温的调节至关重要。很少有人拍出原片不用调(对于被摄体和相机要求太高,佳能预设调色除外,那个属于即时后期)常用的用冷暖色调就可以调出很多种不同的感觉,亮度调出昏暗和高调的效果。根据被摄体和你想表达出来的意境使用不同的调色可以渲染出电影效果。当然去掉一些色彩,降低饱和度也是一个营造氛围的好办法。另外要记住高光和阴影是必须要注意的,学会看直方图,再带上点感觉,会有不一样。
③焦距焦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熟练调焦可以造成视觉冲击。微距下极度的清晰给人舒适感,模糊的背景会使人不自觉的关注主体,这也是单反相机与传统手机摄影相比之下的优势(双摄手机号的灵活度还是不如单反的)反之虚焦会给人一种朦胧感。
④角度和构图还有创意
这个相信是大家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我重申一遍我只是业余爱好这个,想转行但是目前没有机会好好学这个。为避免各位大神喷我,这里就不细讲了。总之按着感觉来。至于创意,我说出来就没创意了,比如用极简的东西表示一件事?模拟某人/物/动物的视角?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