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荐一些关于阴谋的纪录片、电影
奥斯卡今年最佳记录长片最终获奖者为大热门之一《海豚湾》,在《缅甸起义》《食品公司》《美国最危险的人》和《何处是归途》这样的竞争者中胜出并不算什麽意外,但却反映了奥斯卡与好莱坞背後的黑幕。
《缅甸起义》、《何处是归途》本身热度不足,制作精美度也不如《海豚湾》;而《美国最危险的人》,涉及五角大楼,於是送你提名已经算是给足颜面。不过,《食品公司》怎麼说?制作精美度,甚至配乐都让人耳目一新,再者其内在逻辑使其成为一部极具说服力和撼动力的纪录片,即使是长期认为纪录片枯燥的人,在看《食品公司》时也几乎不会犯困。当然,这些方面《海豚湾》也做得极为优秀,跟食品公司相比可谓并驾齐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从纪录片最重要的因素——意义——而言,《食品公司》理应为胜者。
《海豚湾》的诉求是救海豚,《食品公司》的诉求是救动物以及更重要的救人类,从这点上,後者可谓更贴近现实生活,尤其是好莱坞所在的美国的生活。诚然,《海豚湾》中也有对人类的关怀,尤其是儿童,但其与水俣症的关系拉得未免有点过於牵强。再是对动物的关怀,吃鲸类的肉是不是真的就比吃猪牛羊来的过分?正如《海豚湾》中说的“海豚也是鲸类,无关体型大小”,那麼同样是哺乳类动物,无关形状与栖息地,上帝让你肆意养殖然後残杀我们的“食品”了麽?也许养殖场的场面不如那个血染的海湾触目惊心,但其背後的故事与深意,《食品公司》怎麼也不会劣于《海豚湾》。
那麼为什麽《海豚湾》获奖而《食品公司》只有提名,这就是阴谋论的所在:因为美国的食品巨头是好莱坞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食品公司》的火爆程度让奥斯卡无法忽视,给予提名是无奈之举,但要是给予奖项,那其衣食父母情何以堪呢;而远东的小日本小太地,相比之下则是块鱼腩,不咬它咬谁。
在同样的阴谋论下,麦克摩尔更惨烈,不在提名行列。为什麽?因为《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的对象直指金融巨头!奥斯卡无法舍弃食品大亨们,更何况这些本身就是把财富当作数字把玩的人。於是,这部10月才上的未足以引起足够气势的片儿“爆冷下马”了。不然,光是以结尾胖子摩尔拉“caution”黄带子把AIG围起来的画面,《资本主义》也已经足以冲给提名了吧。
《华氏911》 《帝企鹅日记》 《微观世界》 《南京大屠杀》 《带摄影机的人1~3》 《迁徙的鸟》 《神经病人》 《深海探奇》IMAX出品纪录片 《普通法西斯1~17》 希特勒纪录片《意志的胜利》 《大急救》美国影评最佳纪录片 1~15 《彩色第三帝国1~15》 《白色星球》 《颍州的孩子》 《幼儿园》 《龙脊》 《英和白》 《沙与海》 《最后的山神》 贾樟柯电影展播之气——《东》(上)(中)(下) 疯狂英语(上)疯狂英语(下) 《裸遍世界1~3》 《摄氏零度 春光再现1~2》 《老徐的影像日记1~2 》 《国球沧桑》 《回家的路有多长》(上)(下) 《牺牲》 集结号纪录片 《 圆明园》 《永恒的敌人-狮子和鬣狗01~10》 大国崛起—1 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 大国崛起—2小国大业(荷兰) 大国崛起—3走向现代(英国) 大国崛起—4工业先声(英国) 大国崛起—5激情岁月(法国) 大国崛起—6帝国春秋(德国) 大国崛起—7百年维新(日本) 大国崛起—8寻道图强(俄国) 大国崛起—9风云新途(苏联) 大国崛起—10新国新梦(美国) 大国崛起—11危局新政(美国) 大国崛起—12大道行思(结束篇) 《难以忽视的真相》 《故宫》 《台北故宫》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鬼斧神工巴厘岛》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狗儿真奇妙》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钢铁鲨鱼》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澳洲动物探秘》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非洲大陆》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犯罪实验》 Discover探索节目: 《花豹家族》 《大堡礁》《 龙在中国 》《卑斯迈战舰》《登陆火星》《 暴龙》《 特种部队》《 尼罗河 》《 战舰指挥》《 武装潜伏》《 与狼共舞》 《太空飞行器》 《认识两性》《丛林海战》《权力的诱惑》《地震》《非洲历险》《西班牙之魂》《基因遗传》《龙卷风》《埃及艳后》《冰河纪动物》《南极冰原》《奇峰动物》《时空大冒险》《世纪宝藏》 《熊之家族》《 找亚特兰提斯》《讯雷直升机》《 真假摩西》《寻找日本舰队》 《拿破仑》 《恐龙猎人》《梦幻帝国》(拜占庭)《 隐形战机》 《烟火》《圣经女神》《木乃伊之谜》《 时空大冒险》《活佛转世》《灵修少年》 再说长江1~33 北极传说 [缘起]拍摄四年的张艺谋《英雄》纪录片 《河之南》第一集:大河之源 《河之南》第二集:大河之民 《河之南》第三集:大河之都 《河之南》第四集:大河之魂 《河之南》第五集:大河之光 《河之南》第六集:大河之歌 《河之南》第七集:大河之艺 《河之南》第八集:大河之学 《河之南》第九集:大河之风 《河之南》第十集:大河之南 探索频道精彩纪录片: 《巨人之迷》1~5 《玉文化》第一集 美丽的石头 第二集 神奇的技艺 第三集 神秘的巫术 第四集 神圣的王权第五集 庄严的礼仪第六集 不朽的祈愿 第七集 世俗的趣味 《前世今生》 央视大型记录片:《唐之韵》 第1集 千古唐诗 第2集 独振新风 第3集 吴中四士 第4集 边塞诗人(上) 第5集 边塞诗人(下)第6集 山水诗人 第7集一代诗仙(上) 第8集 一代诗仙(下) 第9集 千秋诗圣(上) 第10集 千秋诗圣(下)第11集 大历诗人 第12集 韩孟诗派第13集新乐府派(上)第14集 新乐府派(中) 第15集 新乐府派(下) 第16集 别调独弹 第17集 一代诗豪 第18集 风流才子 第19集 朦胧诗人 第20集唐末余音 文革十年1966 文革十年1967 文革十年1968 文革十年1969 文革十年1970 文革十年1971文革十年1972 文革十年1973 文革十年1974 文革十年1975 文革十年1976 话说长江-01:源远流长 02:巨川之源 03:金沙的江 04:四川盆地05:岷江秀色 06:成都漫步 07:峨眉凌云08:宜宾到重庆 09:大足石刻10:川江两岸 11:壮丽的三峡 12:长江第一坝13:荆江览苦 14:洞庭水 岳阳楼 15:文武赤壁16:庐山独秀 17:瓷都景德镇18:九华山19:飞红滴翠 20:古城南京 21:扬州漫话 22:镇江三山23:太湖平原24:黄浦江畔 25:走向大海 加蓬:最后的伊甸园1~2 我们的留学生活の我的太阳 著名电影纪录片 《商务印书馆放工》(1917年)。摄影师叶向荣 著名电视纪录片 《沙与海》 《故宫》 《微观世界》 《大国崛起》 《鸟与梦飞行》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守护敦煌》 《汉口老房子》在中国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2008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荣膺十佳纪录片奖
Ⅱ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阴谋论电影
为了防止楚门有离开小岛的念头,还在楚门小的时候制造了一场船难,在那场船难中,楚门的父亲死了(事实是只有楚门和观众们以为他父亲死,因为剧本是这样写的),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让楚门对坐船产生了恐惧,自热就无法离开这个岛啦!“导演”还真是高明啊,可怜的是楚门,人家根本就不知道剧情(果然,这才是真的本色出演),我是不是该给“导演”点个赞。楚门从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里,就连每天升起的太阳,还有晚上的月亮都特么是人造的,重点是就楚门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楚门真相(哦,原来我每天要面对辣么多个摄像头和辣么多的观众啊)。
再回到影片本身来说,一个被设定,被限制,被禁锢的世界。何其悲哀啊!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楚门。
Ⅲ 史上最好的阴谋电影有哪些
这类题材的主要电影有奥利弗·斯通执导的《刺杀肯尼迪》(1991年)和吉姆·马尔斯执导的《穿越火线》。《穿越火线》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主人公《刺杀肯尼迪》改编,讲述了国家检察官和联邦调查局特工吉姆·加里森对约翰·f·肯尼迪谋杀案的调查。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领衔主演的阵容庞大、影星阵容强大,稳步展开、不断扩大的悬疑题材。按照最偏执的传统,这部影片冒着失去公信力的风险,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它投入了几乎所有的东西,除了厨房里的水槽。
艾伦·j·帕库拉(Alan J. Pakula)的引人入胜的《所有总统
Ⅳ 哪些阴谋论被拍成好看的电影
最好看的当然是乱世佳人
歌剧院幽灵(大爱,绝对经典)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小说不喜欢看,但是承认看的时候认为是一个好剧本)
细雪(大爱,日本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丧钟为谁耳鸣(好剧本)
山泉(电影叫玛侬姑娘,小说本身就是为电影而写的)
黑郁金香(电影和小说没关系)
法国中尉的女人(我的最爱啊……看的时候就觉得里面的女主角太有挑战性了)
远大前程(大爱,被拍过很多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烈火一般的革命)
萌芽(法语片,好像不太有名)
苔丝(让我很伤感的作品,也被拍过多次)
道连·格雷的画像(青春的哀歌)
哈姆雷特(还是劳伦斯演得最好,虽然是黑白的)
李尔王(电影好像不怎么样)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被拍过多次,但本人不喜欢畸恋的作品)
彼得·潘(儿童电影的经典)
爱丽丝梦游奇境(同上)
地心游记(被拍过N次……)
大战火星人(星球大战第一部,绝对科幻巨制)
时间机器(应该被拍过吧)
雾都孤儿(被拍过多次)
埃及艳后(泰勒虽然演技不出色,但是演埃及艳后确实完美)
圆桌武士(有一部叫王者之心的电影取材于此,但是只是小说的一小部分)
悲惨世界(太有名的巨著拍出来的难度很大)
飘(这个大家肯定都知道,不过我并不喜欢乱世佳人这个译名,觉得还是飘更有味道)
简·爱(电影不怎么样)
八十天环游世界(翻拍多次……)
其实应该还有很多作品我不知道被拍出来的作品。
Ⅳ 国外十部有关阴谋论的电影,你都看完过几部
每个人都喜欢阴谋,不是吗?尤其是好莱坞,靠它们兴旺发达。有时他们会编造,有时甚至是阴谋本身的一部分,但是,当现实生活中有这么多伟大的阴谋理论和掩盖可以选择时,很容易看出为什么他们不经常麻烦。
阴谋电影总是涉及一个好人和一些黑暗势力(通常代表腐败的企业和/或自私和秘密的政府机构,有太多的自主权和太少的监管)。换句话说,政府机构、化学和制药公司等等,以及任何与金钱打交道的人。
第一部《林肯的阴谋》1977年
Ⅵ 同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差不多类型的电影谁介绍几部
十分爱 我的最爱都不错
叶念琛在香港导演中算是个“小字辈”,至今只拍过四部电影:《甜丝丝》、《独家试爱》、《十分爱》、《我的最爱》,其中就有三部创造了很多香港导演都望而兴叹的千万票房,其中,《十分爱》票房一千两百万港元,成本200多万港元,而新片《我的最爱》成本比《十分爱》略高,上映两周,累计票房已经达到940多万港元。导演叶念琛和两位御用主角——方力申和邓丽欣在香港年轻人中的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
法宝1
题材够IN
都讲年轻夫妇危机
从《独家试爱》到《我的最爱》,叶念琛的三部电影一律遵循“校园恋情——早婚——婚变”的线路,男女主人公都做着最普通的工作,都有一帮朋友,女生喜欢打麻将唱K,男的喜欢看球泡妞……紧贴年轻人的时尚脉搏,反映时下年轻人的爱情观以及谈恋爱的每一个细节。
香港影评人宾尼当年分析《独家试爱》的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时提到:年青导演叶念琛深谙年轻观众的爱情心态以至日常语言,所以成功有迹可寻。
《独家试爱》:年轻夫妇邓丽欣和方力申,因阿华中学老师的出现,感情出现裂痕。
《十分爱》:阿宝在好友晴晴结婚不久,发现晴的丈夫有第三者。但阿宝也遇上了麻烦。
《我的最爱》:阿宝跟男友阿俊毕业后开了家甜品店。宝一心憧憬生意稳定后就结婚,却被突然出现的小学同学阿琪横刀夺爱。
导演揭秘:身边朋友相继结婚引发的思考
从编剧转做导演,我一直明确要拍我自己熟悉的题材。拍《独家试爱》前,有一段时期,身边很多同学和朋友相继结婚,大家都很年轻,没有太多的情感经历,我一直在想,他们是不是真的做好心理准备?假若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天,就遇到一个比枕边人更适合自己的理想对象又怎么办呢?一堆堆的怀疑,让我逐步地勾画出一个关于新婚夫妇成长故事的轮廓和脉络,所以有了这三部电影。
法宝2
角色够纯
每次受害哭得可怜
在三部戏中,邓丽欣的名字都叫“阿宝”,角色设置虽然不同,但个性却有很多相似:直率、单纯、易受骗……这些容易引起同情的形象为她挣足“人缘”。在每一部电影里,都有至少一个专门突出她“楚楚可怜”的“哭戏”。
《独家试爱》:邓丽欣扮演一个单纯任性的新婚女子。邓丽欣发现方力申有外遇,当方力申说“离婚”时,她手里的杯子掉到地上打烂,她打了方力申一巴掌,光着双脚在街上奔跑,直到筋疲力尽蹲在路边无声地流泪。
《十分爱》:邓丽欣扮演小有心计又桃花运不断的“万人迷”。有一幕讲离别一段时间后,邓丽欣到方力申家敲门却遭冷遇,邓丽欣黯然离开时,见方力申冲出家门来追她,两人拥抱,邓丽欣哭着剖白自己。
《我的最爱》:邓丽欣这次的角色是苦情味十足的受害女性。邓丽欣被情敌实行“反间计”,“感情老千”方力申当着情敌的面把邓丽欣羞辱一通。邓丽欣她哭得愤怒而可怜。
导演揭秘:她平凡但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我觉得她(邓丽欣)很有气质,演戏很有感觉。你可能会觉得她长得很平凡,很普通,没有郑秀文、杨千女华那么有星味,有舞台感,但她是香港普通女生的代表,可能会让香港男生觉得像自己的初恋情人,让香港女生觉得像身边的旧同学。就因为这样,所以很多女孩子看到她哭,看到她受骗,看到她高兴,就会觉得感同身受。
法宝3
情敌够坏
衬托邓丽欣的惨
为了让邓丽欣的角色遭遇够惨,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当然少不了漂亮又有心计的“第三者”。《独家试爱》里的吴佩慈的城府搭配邓丽欣的稚嫩,《十分爱》里杨爱瑾的心机搭配邓丽欣的率性。到了《我的最爱》,搭配邓丽欣的是台湾演员曾恺铉。在这些女配角的衬托下,邓丽欣欲哭无泪、欲诉无门的形象愈发得到突出。
《独家试爱》:吴佩慈一出场便艳惊四座,邓丽欣在她旁边难免黯淡,显得孩子气十足。这也使得方力申的出轨显得有那么一点顺理成章。
《十分爱》:邓丽欣好友晴晴的老公被杨爱瑾给抢走。而杨爱瑾正是邓丽欣无所不谈的闺中密友。她的深沉和心机却很好地衬托了邓丽欣所扮演的阿宝那种率性义气的形象。
《我的最爱》:凭借《不能说的秘密》一炮而红的新人曾恺铉,在这部影片里变成了赤裸裸横刀夺爱的小魔女。她对做第三者的解释是:“这不是抢,是争取最爱”。
导演揭秘:她们是香港女生的外来压力
我把第三者形容为爱情上的恐怖分子。现代的第三者不像从前般不见得光,反而更明目张胆。他们再不会觉得自己在抢人家的东西。
其中《独》和《我》中扮演“第三者”的都是来自台湾的演员,都说国语。这是刻意的,因为这样可以突出她们“外来者”的形象。这几年香港女孩子无论作还是感情,面临的外来压力都非常大,有来自台湾的,有来自内地的。当大家看到邓丽欣在第三者面前欲哭无泪时,就会更加心疼和同情。
法宝4
催泪够狠
温情戏+苦情戏,观众泪汪汪
尽管叶念琛把自己的三步曲称为“残酷物语”,但实际上,他在展示他的“爱情阴谋论”时,并没有太多忧伤绝望的情绪,和多数港片一样,电影里有不少温情戏和苦情戏。记者在观影时发现,观看《我的最爱》时,不少女生边看边哭得泣不成声。
《独家试爱》:开头部分:邓丽欣听说要离婚后,光脚在街上奔跑……结局部分,小方哀求邓丽欣复合,着急赶去机场费尽力气为她截的士,但小方总是截不到一辆的士。
《十分爱》:钟嘉欣发现暗恋自己的小武原来已经离世的事实,小武妈妈拿着小武的照片说:“小武右手边永远留着一个位置,他说这个位置是留给你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和晴晴去一次旅游,影一张合照”,钟嘉欣听完,悲从中来,哭得泣不成声。
《我的最爱》:唐宁哭着和男朋友说:当我发脾气时,你不要当我说话是真的,我说不好,即是好,我说不要,是想要……当我走时,你要追着我,我不想常常望着玻璃或镜来偷看你在不在我背后。
导演揭秘:相信爱情,不相信关系
这几个镜头是我自己认为的三部戏中比较感人的镜头,后来通过很多朋友的反馈,也是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镜头,比如唐宁哭的说那番话,很多香港女孩都告诉我:“那就是我自己啊”。虽然我的爱情故事都是“阴谋论”,结局很残酷,但我自己是相信爱情的,我只是不相信关系。在我看来,恋爱是很美好的,所以才有了这些温情戏和苦情戏。
在《独家试爱》中,拍邓丽欣光着双脚在街上溜达之前有工作人员问我,邓丽欣真要赤脚吗?她是否必须穿得如此单薄?我给大家的答案是肯定的。拍摄前或许大家会觉得剧情设计会不会太夸张了?但当电影上映后,很多女孩子对这幕最是记忆犹新!
法宝5
台词够Yeah
小哲理可做流行语
三部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很多关于爱情的“小哲理”。叶念琛也不否认自己是有意向读者灌输“爱情观”,他得意地告诉记者:《十分爱》在台湾上映后很轰动,很多人都说“这个戏像爱情教科书”似的。
《独家试爱》:方力申追回邓丽欣时,邓伤心地说:你以为我是什么啊?手机吗?喜欢就带上街,不喜欢就放在家里充电,你做错了叫我给你机会原谅你,那我呢?我没做错,谁给机会我呢!
《十分爱》:邓丽欣一开始就道出了她对爱情的看法:“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障眼法,看到的未必是真的,而真的你又未必能看得到。”“那些臭男人只是知道我的内裤在哪里,永远不知道我的底线在哪里”。
《我的最爱》:杨爱瑾扮演的后备情人说:“人和人的相爱或者在一起,是要讲时机的”。曾恺弦扮演的第三者说:“情场如战场,要爱就要抢。”
导演揭秘:这就是我的爱情箴言
我”生性八卦“,什么都感兴趣,喜欢与人交谈。台词中的经典语录和新鲜词囊来自平日里的无意闲聊,主人公们用手机短信表白或分手,不论分手还是复合都要去唱卡拉OK,这都和生活中年轻人一致,所以他们看我的电影会说,这就是我的生活。在片子里我也让主人公讲了很多“爱情哲理”,其实我的电影也是很好的“爱情教科书”。
法宝6
结局残酷
不搞大团圆造惊喜
三部电影最大的”叶念琛特色“就是:到了影片最后的灰色结局,让人在以为电影又是一贯的大团圆结局时,仿佛一盆凉水从头浇到尾,顿时对爱情感到绝望。
《独家试爱》:大家都以为邓丽欣和方力申已经和好如初时,方力申表情诡异而谨慎地删掉了吴佩慈发来的暧昧短信,邓丽欣则躲在房间里用亲热的话语给新男友写情书。
《十分爱》:当邓丽欣与方力申痛哭流涕地拥抱在一起时,你可能以为是大团圆结局。结果当方力申拥着邓丽欣从餐厅离开时,方力申在邓面前称的“妹妹”对别人说,邓是方的“妹妹”。原来,王子不一定要对公主专情。
《我的最爱》:邓丽欣的好友蚊一直以为专情的男友风不会背叛自己,当她终于有点疲倦,决定跟风一起建立稳定的未来时,风竟然向蚊提出分手。真相是这半年来,风瞒着蚊,跟同事辉的女友敏(吴雨霏饰)秘密地发展一段“后备情人”的关系。一脚踏两船的风,最后决定舍弃蚊,选择跟敏相宿相栖。
导演揭秘:希望观众仔细思量和想象
《独家试爱》最后给我的一大启发,是那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开放式结局,我没有将这对夫妇的情感归宿盖棺定案。
因为我更清楚明白,在这部电影里,我只不过在反映戏中人的情感脉络,但绝对没有想过下任何结论,我是希望观众在看罢电影后再仔细思量和想象,我的爱情电影,追求的正是一份真实的描绘,反映这个年代男男女女,谈情说爱的状态,而不是道德层面上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