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首善曹德旺想娶红颜知己,妻子有什么反应呢
玻璃大王曹德旺大家都听说过,他不仅是大企业家,还是大慈善家。
他的福耀玻璃集团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他从来不收受贿赂,还坚持行善捐款。
如今,他们夫妻二人仍然携手走在世界的巅峰,经过岁月的洗礼,两人的感情愈发真挚,愿他们永远幸福。
㈡ 请问,鲁迅的真名叫什么他的个人介绍
[编辑本段]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原祖籍河南,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编辑本段]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原则。
鲁迅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
其中《故乡》、《风筝》、《孔已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
1918年起,先后发表《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
㈢ 谁该对 故乡 中的中年闰土 负责
我个人觉得闰土的悲剧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按作者的意思是那万恶的封建社会,但我觉得这不完全,闰土的悲剧固然是封建社会下的一个普通农民的悲剧,闰土的卑微与奴性很大程度上是深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和观念造成的,但这一切并不都归咎于封建社会,这个闰土所处的时代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闰土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社会封建制度消亡,不稳定的新制度的正在形成的最动荡的时期,国家的动乱有人关心,国家的危亡有人呼喊,但对于想闰土这样的普通农民的死活谁会在乎?社会的动乱、封建的深严等级观念和生活的压力压垮了闰土。虽然说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这只是他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说产生的看法,如果作者处在和闰土一样的位置上结果可能是一样的。设想同在封建社会下,加入闰土生活的是像贞观之治那样的稳定时期,我想,凭借自己的勤劳,闰土的生活绝对不会像书中那样的凄惨可怜。
㈣ 寻一个关于鲁迅的PPT(帮做也行- -)
鲁迅[1](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编辑本段]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先生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他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在《孔乙己》里,有恶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顾客;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原则。
先生对权势者和伪君子抱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长明灯》中的郭老娃、《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这样一些权势者的形象。他们有权有势,但对他人的命运却没有真诚的关心,对社会的进步没有丝毫的热情,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自私、虚伪、冷酷,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则是一些假道学、伪君子,他们口口声声说是关心社会的道德,实际上他们自己都是毫无道德心的人。
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在青年时期,我们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学生对故事中所描写的鲁镇等江南水乡、三味书屋等风土人情还不够熟悉,对人生还没有更多的亲身体验,鲁迅小说是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我们的感觉世界的,但在我们感觉到的人物和画面中到底潜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我们还不可能尽数感觉到,随着我们社会经验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深化,这些人物和画面的内涵就会不断从中生发出来。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不同,《孔乙己》与《白光》不同,《故乡》与《祝福》不同,《孤独者》与《伤逝》不同。不仅结构样式不同,音调节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么的单纯而又冷峻,《伤逝》则那么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前者出版于1928年,后者出版于1937年。如果说《呐喊》《彷徨》中的小说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吸引着他的好奇心的民间戏剧和民间娱乐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过这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传达出来。鲁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
最充分体现先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杂文”古已有之,在外国散文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证,但只有到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到了鲁迅的手中,“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这种文体才表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当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要创造适应于中国现代发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时,遇到的是从各种不同的阶层,各种不同的人物,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诬蔑和攻击。鲁迅的杂文就是在这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战线、没有固定不变的论敌的思想文化斗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在这15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先生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先生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
其中《故乡》、《风筝》、《孔乙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
《少年闰土(节选《故乡》)》选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918年起,先后发表《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
先生的著作(数字版):
一生写作1000万字,其中著作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
[编辑本段]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清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鲁迅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后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闲居在家。因肺结核而死。
母亲:鲁瑞(1858~1943)当地举人鲁希曾三女,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兴平桥村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家庭:
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那一 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鲁迅真是幸运,他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
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介孚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周家是讲究读书的,周介孚甚至有过让儿孙一起考取翰林,在门上悬挂着“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额的雄心,那种书香人家的气氛,自然相当浓厚,鲁迅家中有两只大书箱,从《十三经注疏》和《四史》,到《王阳明全集》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从《古文析义》和《唐诗叩弹集》,到科举专用的《经策统纂》,甚至《三国演义》和《封神榜》那样的小说,都挤挤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家里有书,众多亲戚本家 中,不少人也藏书甚丰,而且不单是那些枯燥难懂的正经书,更有许多使小孩子非常喜 欢的好玩的书,从画着插图的《花镜》,到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几乎什么都有。
一次,一位亲戚甚至允许鲁迅到一间堆满杂书的小屋子里自由翻拣,他推开那房门的一刹那间,脸上的表情会是多么惊喜!从六岁开始,鲁迅就开始读书,先是随本家亲戚学,后来又被送到绍兴城内最有名的一家三味书屋去读经书,《论语》、《孟子》……甚至连古旧难懂的训诂书《尔雅直音》,也在塾师的指导下读了一遍。自然,要他自己说,一定不觉得这样读书有什么快乐,但是,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有博学的老师指点,能够日日读书,还能用压岁钱自己买喜欢的书来读,这实在是那个时代的小孩子能够享受的最好的条件了。 鲁迅全集
鲁迅相貌普通,浓眉大眼,眼神透有几分深邃。浓八字胡,头发整齐肃起,颇为沧桑。脸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鲁迅多很严肃,但实际鲁迅很爱笑,有时笑起来烟斗都拿不住。
[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编辑本段]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他妈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
㈤ 郑智化的全部资料
郑智化,上个世纪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华语人文歌手之一,在诸多70和80年代生人中,郑智化则更多的意味着是一个另类、反叛、孤傲的代名词。在诸多偶像中,郑智化是一个当红期最短,但影响力却绝不微弱的歌手。
从入选华语百佳唱片的《老么的故事》开始,郑智化就以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清醒的批判视角出现在90年代初期的华语歌坛。无论是《单身逃亡》的绝望或《年轻时代》的张狂、《堕落天使》的另类或《游戏人间》的戏谑,都被郑智化用歌声,牢牢地锁定在了一个特定的思维记忆之中。
郑智化的流行,与当时国内的大气候有关,当时全国正处于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热潮中,需要一首励志歌曲来鼓舞精神,而《水手》的应运而生,成就了郑智化。
事实上,就音乐性而言,《水手》之前的郑智化,显然更有魅力,而现在诸多真正迷恋郑智化的歌迷中,喜欢《水手》之前音乐的绝对比喜欢《水手》、《星星点灯》要多的多。
《老幺的故事》、《单身逃亡》、《堕落天使》这三张专辑,凝聚了郑智化音乐的全部精髓,尤其是《单身逃亡》专辑,其中的所有歌曲,无论是词或曲,都将郑智化音乐那种内心绝望的挣扎、洞悉世俗的人文精神,表现到了最顶峰。也可以说,郑智化对音乐所有的天才,都挥洒在这三张专辑里了。
郑智化,注定是一个不会被历史忘记的另类歌手。
姓 名: 郑智化
籍 贯: 台北
性 别: 男
出生地: 台北
身 高:171cm
体 重:63kg(2003)
所在地: 台北
血 型: O 星 座: 天蝎座
生 日 : 1961-11-14 职 业: 歌手
创作历程
[编辑本段]
1984年 进入广告公司,“开心洗发精”、“芙丽思香浴乳”、“龙角散”……等作品获得热烈回响,从此在广告界受到肯定。在从事广告创作的同时,为给广告配乐,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发表第一首歌曲《给开心女孩》,被“点将”唱片公司看中。
1988年12月 推出首张个人专辑《老么的故事》。
第一张:1988年12月:《老么的故事 》
出版公司: 点将唱片公司
郑智化的创作专辑——老么的故事。
“老么的故事”是郑智化个人的第一张专辑,专辑里收录的9首创作歌曲全部由他本人作词、作曲、主唱。他的音乐创作才华在这张专辑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事实上,在这张专辑之前,郑智化早已是广告界炙手可热的创作天才。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绘画、写作……他同样展露了个人独特的创作天赋。创作、创作!只有创作是他存在仅有的目的和理由。
专辑曲目:
01 老幺的故事
02 远离这个城市
03 表情
04 一封信
05 驿站
06 不要说黎明
07 给开心女孩
08 Secret Box
09 达奇达奇嘟
1989年8月 毅然离开成绩斐然的广告界。
1990年2月28日 出版第二张个人专辑《单身逃亡》”,也是加入“可登”唱片公司后的第一张专辑。
第二张:1990年3月 :《单身逃亡》
出版公司: 可登唱片公司
郑智化的歌,和他深邃的情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是结构的组合;而是所有的不合理。
不是华丽的装饰;而是真实的白话。
不是形式或口号;而是有血有肉。
不是逻辑;而是人性……
他想……
修筑一条脐带,让音乐与人性紧紧相连!
他活在真实和梦幻的交界边缘,那是化外,没有人类能介入的地方,所以他只好单身。
他的爱和自我常常矛盾,最后他选择了自我,所以他必然逃亡。
“单身逃亡”是一张可以听、可以读、可以爱、可以哭、可以痛;但永远无法评论的专辑唱片,因为它代表的不只是国语流行歌曲,而是一种思想,是郑智化的爱和泪,所交织出人性的绝望与凄美……
单身逃亡,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对他情感世界的交代……
01把情感收藏起来
02单身逃亡
03别哭,我最爱的人
04卸了妆的女人
05陷阱
06猫
07悔过书
08单身逃亡(演奏曲)
09画中梦
10淡呀淡的光
1990年11月30日 推出第三张专辑《堕落天使》。
第三张:1990年12月:《堕落天使》
专辑名: 堕落天使
出版年月: 1990年12月
出版公司: 可登唱片公司
批号: 局版台音字第0724号
由于对生命的执着,有了这张专辑。
我用音乐写下了29年来曾经期盼、沉浮、迷惘及狂爱的青春。
这一路走得有点不安;有点孤独。但是,每当濒临绝望的时候,总有一股力量支持着我。
我想,那是梦……
于是梦写成了诗;诗又谱成了歌。
我愿是那游唱诗人,永远地唱着……
“堕落”,因为天堂无聊、地狱苦痛,所以沦落人间。
“天使”,因为有一张干净的脸,却常做肮脏的事。
“堕落天使”是一首歌;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堕落天使”写一个被现实和爱,两边玩弄的世间女子。
为了现实,她扮演了一个妓女;
为了爱,她扮演了一个母亲。
这场人生,她扮演过孩子、扮演过女人、扮演过很多角色;但是她从未扮演过自己!
“堕落天使”写这个时代迷惑的你我;也写你我对这个时代的迷惑……
歌曲注释:娇阿喀:“鸟仔脚”,指瘦长的腿。
01堕落天使
02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03青春启示录
04你的灵魂
05幻灭的女神
06青春祭坛
07蕾丝花边
08入侵
09成熟1/2
10摆渡
1991年9月14日 脱离“可登”加盟“飞碟”后推出第四张专辑《年轻时代》。
第四张:1991年9月:《年轻时代》
专辑名: 年轻时代
出版年月: 1991年9月
出版公司: 飞碟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
批号: 新出音字99-27号
那段日子有点荒唐,我冲动、疯狂、叛逆……成天都在作梦,梦就像一块块拼图的碎片,怎么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图形。现实根本就是个无底的漩涡,所有天真的想法都被噬没了,我开始憎恨大人的世界。
但说也奇怪,如果没有当初的敌意;现在的我,可能怎么也学不会爱和珍惜……
这是一张用音乐写成的日记,一张记载生命的专辑,郑智化加入飞碟的第一张专辑《年轻时代》,我们很高兴能拥有这张在一贯性和完整度皆精的作品,与您分享。郑智化的真性情在以往我们以为是叛逆的,因为他将许多人不敢说的话说出来。在这些年中,郑智化更用心去生活,我们也看到了唱片书、绘画的多貌呈现,对一个创作艺术而言,生活本身即是最动的作品来源,如同原住民对土地郑智化对于歌;可以完全的公开自己的血液,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冲动,这种自然而然的感觉,将蕴酿的心事变成动人的歌。
郑智化说:“这是我最没有企图的一张专辑。”然而,却是他最宽广的一张作品,专辑里记录的生活轨迹,在心的读取中,高低起伏的旋律,唱着生活的高低起伏。“年轻时代”的狂放与不羁,是少年你我横冲直撞后的心情“让风吹”、“我这样的男人”抖露男子藏在心中的泪和爱,所有的逞强,伪装全在温柔中投降,“你的生日”的抚慰,“找路的人”的鼓舞……这些生活中的血肉,在郑智化的吟唱中重现,郑智化——心灵原住民,不是尖锐,而是对自己的端详,在人世的挣扎中,愿意承认自己的人,如果你愿意看到自己,你会在这里找到感动。
专辑歌曲
1、让风吹
2、年轻时代
3、你的生日
4、我亲爱的宝贝
5、让我拥抱你入梦
6、找路的人
7、告诉我
8、挥别你的眼泪
9、我这样的男人
10、裁缝
1992年4月20日 推出第五张专辑《私房歌》。
第五张:1992年4月:《私房歌》
专辑名: 私房歌
出版年月: 1992年4月
出版公司: 飞碟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
批号: 新出音字99-28号
专辑文案
私房歌,我的私生活,
写这些歌,因为不愿被这个世界改变;
却又无法改变这个世界。
写歌,好像是跟这个世界闹别扭……
写歌,是一种发言权!
写歌,希望人家听;更希望人家听了私房歌,
像分享了的私房钱一样……“快乐”
1、水手
2、中产阶级
3、大同世界
4、未婚爸爸
5、淡水河边的烟火
6、火伊去(台语)
7、等待一世人(台语)
8、一封信(台语)
9、三十三块
10、就这样流浪
1992年12月4日 推出第六张专辑《星星点灯》。
第六张:1992年12月:《星星点灯》
专辑名: 星星点灯
出版年月: 1992年12月
出版公司: 飞碟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罗吉镇
批号: 新出音字99-29号
专辑文案
一次又一次的,郑智化在自己的歌里掏心,坚持着一个创作者该有的敏感和坦白,从“老么的故事”、“单身逃亡”、“堕落天使”、“年轻时代”、“私房歌”一直到“星星点灯”。郑智化就象是一个勇敢的代言人,他借着犀利的词曲,大胆的剖析了这个时代的他自己。
每一首郑智化的歌,就象是他真实或梦境里的故事,不论叛逆、温柔、激情、渴望、调侃或戏谑……总是那么毫无保留的向世人公开他的内心世界,而却那么赤裸、适切地唱出了你我心中隐藏了许久的声音……
多久;没看到星星了?
多久;没做梦了?
文明沾污了星星;和曾经有梦的人……
渐渐地,我有了一种错觉;
以为这个世界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我,
抱着一点点仅有的良知和憧憬活着。
郑智化·1992岁末·星星点灯
1、星星点灯
2、麻花辫子
3、补习街
4、蜗牛的家
5、冬季
6、雨
7、朋友,天堂好吗
8、南台湾
9、烟花江畔
10、不能告诉你
1993年10月4日 推出第七张专辑《落泪的戏子》。
第七张:1993年10月:《落泪的戏子》
专辑名: 落泪的戏子
出版年月: 1993年10月
出版公司: 飞碟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罗吉镇
批号: 局版台音字第0521号
专辑文案
“落泪的戏子”原本是我的最后一张专辑。原本以为可以悄悄的离开这个绚烂耀眼,五光十色的演艺舞台……
父亲的骤然去世,给了我很大的打击,我开始认清自己是个不孝而且放纵的人。一直随着喜好在安排;甚至对抗自己的人生!然而,我却忽略了去做一个认命的人……
终于学会,不管我喜不喜欢这个虚荣的演艺圈,毕竟创作,演唱是我的一切,我必须对我自己的一切负责;当我面对所有人的期盼时,我没有资格逃避或退缩。
人——只不过是生命中被冥冥摆布的傀儡。如果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就象父亲的死,就象我注定是歌手……那么,不论我用泪水或笑容,我都得接受。
1、落泪的戏子
2、露水
3、凤凰花
4、避风港
5、沉默的羔羊
6、风在唱着一首歌
7、此生为了美
8、有关于承诺
9、大国民
10、我的明天
1995年3月 推出第八张、也是第一张台语专辑《烟斗阿兄》。
第八张:1995年3月:《烟斗阿兄》
专辑名: 烟斗阿兄
出版年月: 1995年3月
出版公司: 飞碟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罗吉镇
批号: 局版台音字第0521号
专辑文案
想写《烟斗阿兄》是在去年省选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活在这个是非不明、价值观混淆的时代;我想藉著创作《烟斗阿兄》反映一种“新流氓文化”,提醒世人在过去传统江湖兄弟的伦理中,那些不复存在的当今社会的正义感和勇气。
《烟斗阿兄》是一个过气的英雄,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打拼求生的悲剧人物。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无鲂为力,于是沉沦于灯红酒绿。买醉浇愁的尘世渊薮。在放逐自己的同时;等待明天的奇迹……
《烟斗阿兄》是一首痛快的歌,它唱出了你我压抑了很久的心声。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每每在记忆中,总会浮现儿时布袋戏《史艳文》剧中那缺一支眼、一支耳、一支手的“三缺浪人”,一边唱著“人的目屎”、一边挥舞着正义之剑,铲奸除恶,大快人心的画面……
对这块土地有太多的热爱;也有太多的不爽!错纵复杂、纠结矛盾的情结,也许只有藉着歌声,才能获得暂时的解脱。
1、烟斗阿兄(台语)
2、日月人的目屎(台语)
3、江湖心声(演奏曲)
4、日月人的目屎(演奏曲)
1995年4月10日 推出第九张专辑《游戏人间》。
第九张:1995年4月:《游戏人间》
专辑名: 游戏人间
出版年月: 1995年4月
出版公司: 飞碟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罗吉镇
批号: 局版台音字第0521号
--------------------------------------------------------------------------------
■ 专辑文案
拿不起、放不下;人都是这样
高不成、低不就;但心有不甘
说得多、做得少;是种通病
人生也许如梦;但几人能够洒脱?
幸好!我们有了音乐;
苦闷终得解脱……$%&*@
活着;别活得太过认真!
有空;让心灵放个假,
欢迎到我的音乐世界里来玩玩——游戏人间
1、游戏人间
2、阿飞和他的那个女人
3、面子问题
4、我愿意
5、上海滩
6、小草
7、我是风筝
8、新绿岛小夜曲
9、原来的样子
10、斗室(Instrumental)
1996年1月 配合电影《麻将》的上映,推出第十张、也是第二张台语专辑《麻将》。
第十张 1996年1月 :《麻将》
专辑名: 麻将
出版年月: 1996年1月
出版公司: 丰华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陈复明
批号: 局版北市音字第69号
1、麻将(台语)
2、Ain’t I flying like a bird(台语)
3、拉客(台语)
4、一个人卡快活(台语)
5、麻将(演奏曲)
6、Ain’t I flying like a bird(演奏曲)
1998年4月 推出第十一张专辑《夜未眠》,这也是他最后一张正式的个人专辑。
第十一张 1998年4月 :《夜未眠》
专辑名: 夜未眠
出版年月: 1998年4月
出版公司: 丰华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林一平
批号: 广录进字第1807号
--------------------------------------------------------------------------------
■ 专辑文案
什么是最感动?是感动得流泪;还是流泪前的一瞬间?为了寻找那一瞬间的感观,我被自己放逐了
两年。
因为流浪;所以不需要沈重的行李,遗憾的是∶我就是一件丢不掉却又不需要的行李,希望这件行
李不会太沈重。
不能停止追逐和迁徙的宿命……心的游牧民族!
冰岛,一个接近北极圈,位居世界边缘的寒冷国家;却蕴藏著丰富的火山熔岩。巨大的冰块从天而
降,掉落在炽热的熔岩层中……这些冰块在熔浆中相互推挤碰撞发出巨响,声音传至数百里之遥……大
自然证明火与冰可以共存、可以相互激荡成为天籁;就像某种音乐……在清吟悠扬的旋律之下隐藏著巨
大的热情。
初春,气温迫近冰点……湛蓝的夜色为温哥华海湾描绘出柔和的轮廓。夜是静的、海是静的、风也
是静的……如果,我也是静的……就能听见自己内心深处最细微、也是最感动的声音。
蜕变……从叛逆、激情转变成内、深遂……
我醒来,结束了漫漫的冬眠。
我知道,对于我、或对于我的音乐,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夜未眠
2、颜色
3、尘埃
4、罪恶感
5、我好累
6、宠物
7、Say Goodbye
8、爱
9、我的
10、离开吧
1996年1月第十二张《Music Party in 北京》
第十二张 1996年1月:《Music Party in 北京》
专辑名: Music Party in 北京
出版年月: 1996年1月
出版公司: 飞碟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
批号: 0630 10841 2
--------------------------------------------------------------------------------
■ 专辑文案
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一样
永远用他的生命在吟唱、在怒吼
尽情挥洒心中始终激昂热烈的情感
细心捕捉周遭稍纵即逝的触动
总教人觉得在他的思绪中
其实装戴着整个世界
永远在他的音乐里
可以听到他在诉说
一出又一出人生喜怒哀乐的剧情
可以看到他在扮演
一幕又一幕生命悲欢离合的角色
不断将心底的语言
以独特的风格
转化成瞬息万变的旋律
他就像游走人间的精灵
用他的音乐
唱出了这个时代的声音
绝对的郑智化
舞台的郑智化
在这场命名为“MUSIC PARTY”的现场演唱会里
以他独一无二的演唱方式,重新诠释了这些年来
他所创作的成名曲,并在节目中各即兴地
表演了一首日文及英文歌,展现了他
多才多艺与深厚的演唱功力
MUSIC PARTY IN 北京
只是个开始,郑智化希望他的“PARTY”
演唱会,能IN台北、新加坡、东京……
及全世界演出
1、我这样的男人
2、把情感收藏起来
3、组曲(让风吹+你的灵魂+凤凰花+青春祭坛)
4、年轻时代
5、找路的人
6、星星点灯
7、别哭,我最爱的人
8、三十三块
9、干杯(日、中文)
10、Speak Softly Love(英文)
11、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12、堕落天使
13、你的生日
14、水手
1998年4月 推出第十三张专辑、也是第三张台语专辑《最后的夜都市》。
第十三张 1998年4月:《最后的夜都市》
专辑名: 最后的夜都市
出版年月: 1998年4月
出版公司: 丰华唱片公司
制作人: 郑智化、林一平
批号: 广录进字第1808号
--------------------------------------------------------------------------------
■ 专辑文案
感谢丰华唱片公司;在专辑录制期间,给与的协助和支持。
感谢所有幕后工作人员劳心劳力,默默付出,大家辛苦了!
感谢一平:谢谢你在音乐上的建议和坚持,与你共事非常愉快,虽然我常嫌你老是比别人“慢半拍
”;但是,在音乐的专业素养上,你决对是跑在别人前面的!P.S.你的口琴吹奏,比我想象中的还好;
真的!
感谢继康:你真的真的是个音乐奇才!没有你;这张专辑无法顺利完成。
感谢秉皇:没想到丰华录音室那么狭窄的空间,能收到这么干净的鼓音;真是服了你。
感谢腾佑:下次再请你到我家听Tom Waits的音乐。
感谢Eric:你的“玩具”有够多;害得我开始想玩Percussion。
感谢阿佑:Bass弹得不错;但是,人太帅、太会抢镜头(我有点吃味)。
感谢李佳龙:下次万一玩“大老二”赢了钱,麻烦去买一把好一点的小提琴。
感谢文德:想不到除了和声写得好、唱得好,你还是个模仿高手--向“卑北族”的二头目致上十二
万分的敬意。
感谢刘文毅:你低沉浑厚的噪音,已成了我消除疲劳的良药。
感谢小K:名不虚传!果然是白金无故混音终结者:佩服、佩服!
感谢小林:虽然是老友;但是,还是要感谢你亲自出马帮我做Mastering;甚至,在我情况最危急时
,借给我昭和44年制的手风琴!这一切的一切……,我会永远记得。
1、野花(台语)
2、一封信(台语)
3、最后的夜都市(台语)
4、港边惜别(台语)
5、一个人卡快活(台语)
6、坠落黑暗的江湖(台语)
7、风筝(台语)
8、再会吧我无缘的人(台语)
9、最后的谈判(台语)
10、约束(台语)
1999年1月 结了婚的郑智化正式宣布退出歌坛,但是他还会继续从事歌曲创作、写作、绘画、广告策划等相关的工作,并正式进入IT界,正在策划他的个人网站的建设。
2007-05-15 正式推出复出后的个人EP《飞鸟》
郑智化最新EP:飞鸟(CD)
歌手/演奏者:郑智化
出版商: 发行经销商:广东星外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 飞鸟
2 我们之间
3 飞鸟(演奏版)
4 我们之间(演奏版)
简介
《我们之间》与《飞鸟》,典型的郑式情歌,上口的旋律、新锐的“摇滚+弦乐”编曲、充满男人味而悲壮的歌词气质,将郑式情感内涵表现得极致完美。年轻一代新锐音乐崔恕、谭伊哲、李延亮、李雨潼等在制作方面的加盟参与,让“郑式”音乐在新音乐时代的背景下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
单曲
1、飞向未来
2、黎明东方
3、拉客(台语)
4、黎明东方(大陆版)
5、英雄之歌
6、日月人的耳屎
7、相认
8、英雄之歌(台湾版)
一生好过(伪郑智化)
这张专辑不是郑智化的的专辑,但是冒其名而发行的,当时还是首其感动而买了,初始以为录音质量不好郑智化的声音有点变形呢。可惜的是不知道这人叫什么名字了。
1、一生好过
2、失去你
3、听而不闻
4、只等你来
5、先爱自己
6、黑夜太冷
7、我不愿孤独
8、今天的记忆
歌 手 履 历
[编辑本段]
02岁 患小儿麻痹,至此他失去双腿。
03~06岁 一段与医生、药物持续抗斗的童年。爱上了画画,立志当画家,第一张作品画的是关公。
07岁 在马偕医院接受手术矫治,终于可以撑拐杖走路。
08岁 上小学,领到一张东圆国小一年八班的名牌。
09-14岁 小学六年出尽风头,成绩一直坐1望2,无数次美术、书法、作文比赛第一名,家中奖状、奖品一大堆。看了太多的文学名著,最喜欢基督山恩仇记。
14-17岁 上了国中,迷上了存在主义,卡夫卡成了他一生中的偶像。
17岁 因为讨厌穿制服,背书包上学,决定进入台北工专土木工程科就读。
22岁 自台北工专毕业,进入工程公司工作,因为不习惯上班打卡的生活,决定离职。
23岁 进入广告公司,担任writer一职,展开一连串广告探险活动。
25岁 发表第一首歌曲“开心女孩”,同时——开心洗发精、芙丽思香浴乳、龙角散……等作品获得热烈回响,从此在广告界受到肯定。
26岁 认识阿桂(点将唱片公司的老板),决定推出个人专辑唱片“老么的故事”。
31岁,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水手,次年。红遍大江南北。
38岁 郑智化与认识三年多的张钰雅举行婚礼。
㈥ 妈祖的来历
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现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在宋雍熙四年(987年)年以后,当地渔民立一座香火小祠,称之为“通灵神女”。此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朝尊号的出现。
民间的称呼有两个原因:
1、“妈祖”是林姓家族人对其的尊称。“妈祖”的“妈”,不是妈妈之意,而是奶奶之意。而“妈”与“祖”连在一起称呼,就是对族内年高德勋的女人的尊称。因此妈祖是林姓族人对妈祖的昵称。莆田林姓族人还昵称为“姑妈”,更下辈的也有称“祖妈”的,台湾林姓人也有称为“祖佛”的,后来逐渐顺口称为“妈祖”,以此来称呼自己的先辈,就显得更加亲切了。
2、“妈祖”是民间神祗。随着妈祖信仰的推广,妈祖信仰不仅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和推崇,也成了所有人共同信仰的民间神女,于是世人就跟随林姓族人尊称她为“妈祖”。这样“妈祖”这个名称,就传遍世界,代代相传至今。
(6)福清微电影扩展阅读:
历史功绩
1、济师助战。济师助战表明了统治者收复失地、统一国土的愿望,为此感念妈祖的神功。
2、助剿海盗。海盗猖獗,沿海渔民难有宁日,因此,清代朝廷非常重视剿除海盗,以安抚渔民。
3、协助漕运、海运,祛除水患。妈祖生前以护航导流而受人景仰,其显圣助漕运、海运、祛除水患的记载相当多,同样体现了统治者对海上和平的期盼。
4、册封琉球。对琉球的册封表现了清王朝对琉球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当时两国的一段和平共处的历史,而这些都与妈祖的神功庇佑有关联。
当代功绩
妈祖信俗对当代两岸信众关系的和解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岸宗教直航的实现即为一例。从1895年至1987年近百年间,海峡两岸的妈祖信众几乎没有以“妈祖”为名义的交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开始首倡实现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1982年,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蔡辅雄来到湄洲岛,并了解湄洲妈祖祖庙的复建情况,台湾妈祖信众与湄洲妈祖祖庙的第一次较为正式的交流。1988年7月5日,搭乘两岸周末包机航班的台湾澎湖天后宫180名妈祖信众抵达湄洲妈祖祖庙朝圣。
从1989年开始,以朝拜妈祖为由的海上宗教直航终于开始成为现实,是妈祖信俗的一大功绩。“宗教直航”是在两岸未能实现直航的情况下,台湾当局特许的一种比照“小三通”方式航行的台湾宗教界人士经金门到福建湄州进香的“特殊直航”。
㈦ 求定海浮生录百度云txt谢谢!
《定海浮生录》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tSIpveL7crCQARNdbr2ZAg
《定海浮生录》作者:非天夜翔仙术、法宝、神通,以及天地间浩浩瀚瀚的灵气,一夜之间消踪匿迹,众多驱魔师尽成凡人。三百年后,五胡入关,拉开了华夏大地一场大动荡的序幕,亦随之带来了千魃夜行,神州覆灭的末日。幸而在这万法归寂的长夜里,尚有一枚星辰,在地平线上熠熠生辉。心灯现世,光耀四野,一名年方十六,并将在二十岁那天结束自己生命的少年,踏上了找回被封印的天地灵气的道路只剩四年时间前路荆棘重重,看上去不太像能成功的样子。陈星:“关键现在全天底下就只有我一个驱魔师,唯一能用的法术就是发光,我能怎么办?”耐心等候吧,待定海珠再现人间之际,众生浮沉的命运轨迹,将被彻底打乱重新交汇。陈星:“给我配个正常点的护法武神行吗?”你的护法不是很能打吗?陈星:“能打是能打,可他疯起来连我都打”这没办法,怪就怪你自己色令智昏吧。
㈧ 福清一日游哪里好玩的地方
1、石竹山 AAAA
福清市斗垣村革命烈士纪念室位于福清市海口镇斗垣村程序故居内。1932年1月,龙高暴-动-的-声刚刚响过,中共福州市委就派黄孝敏来到福清,总结龙高暴-动-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斗争做准备。余长钺把黄孝敏带到斗垣村,向刚放寒假回家的陈振芳(程序)了解暴-动-情况,并请其祖父陈国祥为黄孝敏治疗疟疾。于是,黄孝敏便在陈家小0-里住下,一面治病,一面工作。黄孝敏趁机向陈振芳(程序)和陈母夏淑琼传播革命思想,引导他们投身革命。小0-成了党的秘密活动点。1932年9月,陈振芳(程序)召集陈忠雄、陈阿垱、陈如山等12名本村党员,在家中成立斗垣农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斗争。1934年,担任过福州中心市委委员、宣传部长的黄孝敏再次来陈家开展工作,陈家成为福清早期的革命联络点。当时,党组织的领导人何文成、陈炳奎、刘突军、余长钺、陈云飞、杨采衡等经-常出入陈家。母亲夏淑琼热情接待革命同志,并加入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1936年,黄孝敏到香港找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回来后,在陈家传达了“西安事变”经-过,并带来党的许多文件、报刊。
㈨ 沈虎和玉融是什么电视剧
《美人三嫁》。
《美人三嫁》是由田少波执导的爱情电影,侯京健、程瑶瑶、刘淼淼、刘思萌参加演出。
主要讲述的是民国初年,草莽出身的沈虎占据了整个北京城,并强抢前清肃亲王府的七格格玉融为妾,欲报当年的羞辱之恨,谁知道沈虎在对玉融报复中,终于明白自己深爱玉融的内心,而两人也由此上演了一段爱恨纠缠的爱情绝唱。
剧中,程瑶瑶饰演爱新觉罗玉融。程瑶瑶,1986年3月18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2008年,还在中央戏剧学院就读的程瑶瑶便出演了个人的首部电影剧作品《永不言退》。2009年,程瑶瑶因主演公益电影《寻找微尘》而被观众所熟悉。
2010年,程瑶瑶出演了谍战剧《旗袍》。2011年,程瑶瑶主演了数字爱情片《末路皇妃》。2012年,出演了年代爱情片《后庭花》。2013年,程瑶瑶凭借年代剧《如锦》赢得了更高的关注度。
人物评价
程瑶瑶总是给人一种治愈心灵的感觉,云淡风轻、清丽脱俗,是众多观众朋友对她的一致评价,程瑶瑶也凭借自然不做作的表演风格,靓丽的外形和清新的气质,备受众多导演和制片方的青睐,而无论是在《美人三嫁》、《末路皇妃》中,还是在《杀机四伏》中,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堪称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