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火线之上演员表
火线之上演员有李子雄、甘婷婷、王铮、李彦萱、李岩、陈作深等。
《火线之上》由北京合力创作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王莹操刀剧本,李子雄、甘婷婷、王铮、李彦萱、李岩、陈作深等主演。
《火线之上》主要讲述了缉毒大队长莫高(王铮饰)与贩毒集团头目陶三(李子雄饰)斗智斗勇,最终将贩毒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莫高在经历卧底同事惨烈的死亡后,不但职业生涯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还与女友小茹(甘婷婷 饰)产生了巨大的隔阂。
但是莫高始终坚信“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崇高的信仰给予他焕生的力量。在新卧底兄弟的帮助下,莫高步步为营,小心应对,将犯罪集团绳之以法。情节曲折悬疑又揭示正能量。
《火线之上》幕后
出品人兼制片人赵昕表示,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小正大”自主创新原则的号召。此次投资拍摄的电影《火线之上》在题材内容上聚焦“隐秘而伟大”的一线缉毒警察,在阵容选择上抛弃“大明星”而选择与角色契合度更高演技更扎实的演员。
在剧本内容上严格把控、在拍摄制作上力求精致,在电影主题表达上有情怀有担当,希望通过《火线之上》这部正能量的电影,让大家铭记一线缉毒警察用生命守护的和平年代,呼吁大家坚决抵制毒品。
②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各穿几根线都什么线,(零线几根火线几根控制线几根)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有多种多样接线方式,不一而定。
常见的应急照明有:
三线的带消防控制模块的:火零地各一根;
四线的带消防控制模块的(箱内控制的):浮充线(火)、电源线(火)、零线、接地线。
五线的带消防控制模块的(就地开关控制的):浮充线(火)、电源线(火)、主触点线(火)、零线、接地线。
什么可控有强启(四线)、可控无强启(三线)、常闭有强启(四线)、常闭无强启(三线)等等。数都数不清,只能说些常见的。
疏散指示有:
三线的:火零地各一根;
四线的(灯具带蓄电池的):浮充线(火)、电源线(火)、零线、接地线。反正零线和地线都只有一根。
导线多数都是NH-BV+NH-BVR有时也见到阻燃(ZR)的。或WDZBN-BYJ+WDZBN-BYJR.
(2)微电影火线没想到第七集扩展阅读:
疏散指示标志的合理设置,对人员安全疏散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实际应用表明,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墙上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对安全疏散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在浓烟弥漫的情况下,及时识别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沿发光疏散指示标志顺利疏散,避免造成伤亡事故。
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疏散走道应设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指示标志图形应指向最近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设置在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内,不应少于30min)。工作电源断电后,应能自动接合备用电源。
在我国有关建筑防火规范、电气规范、照明规范以及灯具产品制造规范年中对应急照明的设计、使用和灯具的制造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由于相关的规范比较多,且有些条文规定也不致,设计人员对应急照明的理解也不同,下表是不同规定定义的应急照明概念。
应急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不再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
应急照明不同于普通照明,它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三种。
1备用照明
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通常在下列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
(1)断电后不进行及时操作或处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及中毒等事故的场所如制氢、油漆生产、化工、石油、塑料、赛璐珞及其制品生产、炸药生产及溶剂生产的某些操作部位。
(2)断电后不进行及时操作或处置将造成生产流程混乱或加工处理的贵重部件遭受损坏的场所。如化工、石油工业的某些流程、冶金、航空航天等工业的炼钢炉、金属熔化浇铸、热处理及精密加工车间的某些部门。
(3)照明熄灭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或严重经济损失的场所。如重要的通信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发电厂与中心变电所、控制中心、国家和国际会议中心、重要旅馆、国际候机楼、交通枢纽、重要的动力供应站(供热、供气、供油)及供水设施等。
(4)照明熄灭将妨碍消防救援工作进行的场所。如消防控制室、应急发电机房、广播室及配电室等。
(5)重要的地下建筑因照明熄灭将无法工作和活动。如地铁车站、地下医院、大中型地下商场、地下旅馆、地下餐厅、地下车库与地下娱乐场所等。
(6)照明熄灭将造成现金、贵重物品被窃的场所。如大中型商场的贵重物品售货区、收款台及银行出纳台等。
2疏散照明
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为使人员能容易而准确无误地找到建筑物出口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通常在下列场所应设疏散照明:
(1)人员众多、密集的公共建筑。如大礼堂、大会议室、剧院、电影院、文化宫、体育场馆、大型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大中型商场、大型候车厅、候机楼及大型医院等。
(2)大中型旅馆、大型餐厅等建筑。
(3)高层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
(4)人员众多的地下建筑。如地铁车站、地下旅馆、地下商场、地下娱乐场所等及大面积无天然采光的建筑。
(5)特别重要的、人员众多的大型工业厂房。
3安全照明
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人员的安全而设的应急照明部分。通常在下列场所应设置安全照明:
(1)工业厂房中的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而熄灭时,在黑暗中可能造成人员挫伤、灼伤等严重危险的区域。如刀具裸露而无保护措施的圆盘锯等。
(2)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熄灭时,使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不能及时进行,延误急救时间而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如医院的手术室、危重患者的抢救室等。
(3)正常照明因电源故障而熄灭后,由于众多人员聚集,且又不熟悉环境条件,容易引起惊恐而可能导致人身伤亡的场所,或人们难以与外界联系的电梯内等。
③ 电影火线追凶有哪几部
火线追凶是由CCTV电影频道出品的系列数字电影,该系列由10个90分钟长度的电视电影组成,共拍摄十部。由胡明凯、邓衍成执导,钟汉良、齐芳、释小龙主演。此外,2009年6月22日,美国导演Newton Thomas Sigel也拍摄了一部同名电影,由约翰·雷吉扎莫、Ryan B. Adams、白灵主演。
《火线追凶》系列,由10个90分钟长度的电视电影组成,影片以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由热血青年组成的探案小组,在乱世中惩恶扬善的故事。通过讲述法租界巡捕房探长钟朗领衔的探案组搏命追凶的过程,展现了一幅旧上海警匪暗战的汹涌图。影片中有不少炫目的动作戏,追车、爆炸、枪战层出不穷。
血色刀锋 The Bloody blade 绝命狙击 The sniper 黑枪疑云 Gun mystery 突然死亡 Sudden death 掘墓人 Grave digger 惊魂宴 scary banquet 狂魔再现 monster reappearance 无罪辩护 defense for Innocence 冲破黑幕 uncover inside story 死亡地带 zone of death
④ 以后是不是都是带阳上班
以后应该是带阳上班,因为现在已经全面开放,而且现在的新冠致病强度大大降低,所以只要身体还可以就可以带阳上班。
⑤ 有关于穿越火线的电影吗
九月金秋,电影市场将继续暑期档的火热,国产片、进口片争先上映,犹如“秋老虎”一般持续发威。其中,将于9月13日上映的电影《穿越火线》无疑是进口片主力。其实近几年,国内外的战争题材影片明显稀疏,似《穿越火线》这种强硬派的大火力影片,更是不多,毕竟这样一部来自俄罗斯的顶级大片,还是能让观众能感受到太多与好莱坞浮华大作不一样的战争刺激。
⑥ 火线追凶系列一共几集
《火线追凶之血色刀锋》
剧情介绍 : 30年代上海滩罪恶横行,巡捕房探长钟朗曾一度被誉为“罪恶克星”,但三年前他在查办一桩连环凶案中却抓错了凶手,真凶“割喉魔”脱逃导致多名无辜者惨死,钟朗倍受打击。三年后,“割喉凶案”再次发生,福记米行股东徐大福被杀,钟朗决定重新振作缉拿“割喉魔”归案。过程中,机灵的小探员韩非开始追随钟朗查案,在韩非介绍下,医科大学女教授于胜男又加入了团队,成了他们的验尸官。但“割喉案”之所以难破是因为所有受害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唯一共同点就是割喉魔只杀富翁。一番追查后,钟朗发现徐大福的合伙人裴德远、徐大福之子徐文扬都有杀人嫌疑,随后裴德远被杀害,徐文扬也解除了嫌疑,那么割喉魔到底是谁?他在罪案现场留下的数码线索到底意味着什么?...
《火线追凶之绝命狙击》
剧情介绍: 上海滩,青龙帮与麒麟帮的火拼伤及无辜平民。三个月后,青龙帮重要头目及其走卒忽遭无名枪手射杀横尸街头。探长钟朗负责调查此案,女法医于胜男发现死者均是被“达姆弹”击中头部毙命,钟朗判断杀人者是军队中的顶尖狙击手。不久军队教官刘天河找上门来,声称该狙击手就是突然在军队失踪的程三林。这时,青龙帮大佬洪爷认定此案是麒麟帮买凶杀人,所以要对麒麟帮进行报复,而麒麟帮老大鼎爷也正想借此时机铲除青龙帮,一场大火拼一触即发。无奈之下,钟朗邀请刘天河协助破案,可狙击手依然不断作案毫无踪迹。几经周折,钟朗终于发现本案症结。原来,刘天河正是程三林的父亲,他才是猎杀帮派人士的真凶,其目的是要给儿子一家人报仇!...
《火线追凶之黑枪疑云》
剧情介绍: 钟朗的侦破小组在一场火灾中发现一具死于谋杀的女尸,而死者的幼女丹丹已遭凶手绑架。钟朗小组锁定死者的丈夫徐胜道有重大嫌疑,谁知在抓捕徐胜道时却牵出一桩黑枪大案。原来,徐胜道是兵工厂的设计师,由他设计的新型步枪刚发放到军队使用就在作战中发生一连串炸膛事故。死难官兵的家属把兵工厂告上法庭,该厂长张百群却把责任全部推到徐胜道头上,其实正是张百群在步枪生产过程中以次充好牟取暴利。而张百群倚仗的幕后黑手金蛇会不但销毁了所有物证,而且绑架了丹丹作为要挟,迫使徐胜道不能上法庭作证。眼看开庭在即,钟朗小组必须在一天之内既找到黑枪案物证,又营救出丹丹。最终,钟朗小组不辱使命,徐胜道毅然出庭,罪魁祸首被绳之以法。...
《火线追凶之突然死亡》
剧情介绍: 探长钟朗的老朋友、拳击手阿宾在一场拳赛中倒在了拳台上突然死亡,赛前阿宾打给钟朗的一个奇特电话令他怀疑阿宾之死另有隐情。经过追查钟朗确认阿宾死于谋杀,阿宾妻子、拳赛裁判、教练老宋甚至队医黄医生都有杀人嫌疑。最终,一张被复原的支票把线索指向了日本特务。钟朗逐渐拨开迷雾,发现阿宾之死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政治阴谋。...
《火线追凶之掘墓人》
剧情介绍: 上海滩大亨家的婚礼上突发绑架案,新娘被劫走。探长钟朗发现绑匪正是臭名昭著的“掘墓人”。掘墓人的惯用手法是把受害人禁闭在一个氧气只够呼吸24小时的封闭空间,如果收不到赎金,人质将窒息而死。在法医于胜男和前任探长宁二昆的帮助下,钟朗一步步地接近了掘墓人的真面目。为阻止调查,掘墓人绑架了于胜男和小探员韩非,并把他们囚禁在一个氧气只够呼吸12小时的防空洞内。情势危机,钟朗和宁二昆全力追查,而韩非和于胜男也在防空洞内积极自救,终于在最后关头逃出升天。随后,于胜男和韩非马不停蹄地解救了新娘,而钟朗和宁二昆则在火车站与掘墓人展开一场针锋相对的较量。...
《火线追凶之惊魂宴》
剧情介绍: 法租界探长钟朗偶然搭救了遭遇杀手袭击的富商钱寿昌,钱老板非常感激并邀请钟朗在他寿宴这天入驻钱府保证安全。钟朗发现钱府上下戒备森严,钱寿昌并非只是一个商人这么简单,此人的来历不但是一个迷,而且钱寿昌虽然早知有人欲取自己性命,却执意大张旗鼓地操办寿宴,似乎另有他的用意。于是,寿宴在一片重重杀机中开始,一轮一轮隐蔽的刺客也轮番登场,戏班班主冯季康,满清遗老毓敏,商人孙德财等人都与钱寿昌有血海深仇。钟朗与钱府保镖三炮联手保护了钱寿昌的安全,也逐渐发现了钱老板不为人知的过去。...
火线追凶之狂魔再现》
剧情介绍: 杀人如麻的割喉魔余利本在被执行死刑的前夜越狱逃走,并丧心病狂地开始了对所有仇家的报复行动,钟朗三人小组也在其中。不久,检察官高尔康、南京的特派员陶女士接连被害,于胜男的母亲被绑架,而钟朗之妹钟慧和法国领事夫人更是身中不知名的剧毒生命垂危。面对挫折,钟朗小组痛定思痛,终于找到了余利本的破绽,然而余利本早有准备,他给钟朗开出最后的条件:用赎金交换解药,否则就在租界各个医院和学校内同时释放毒药。无奈之下,钟朗只得带赎金到郊外交换解药,而巡捕房则倾巢出动到医院和学校疏散群众。谁知这正是余利本的调虎离山之计,其真正目的是趁巡捕房疲于奔命之际抢劫一家银行。关键时刻,钟朗及时识破了这场阴谋,余利本被抓获最终伏法。...
《火线追凶之无罪辩护》
剧情介绍: 上海公共租界英国要员威尔逊被枪杀于酒吧,凶手的外形特征与钟朗完全相同,而警方又从钟朗身上搜出了属于威尔逊的钞票,钟朗百口难辨被捕入狱。负责此案的探长刘天德与钟朗积怨颇深,拒绝于胜男和韩非介入调查。而于、韩二人分析一定是钟朗抓捕过的罪犯刻意陷害钟朗。不久,法官周同又被人枪杀于寓所,尸体前放着一本打开的法典,凶手似乎在对其进行审判。周同的死让刘天德也对钟朗一案有了疑窦,于是允许于胜男和韩非协助调查。随后大家发现有人曾潜入巡捕房档案室偷走了一份卷宗,而这份卷宗里的案子与钟朗受诬的情形惊人相似。与此同时,检察官王粟执意要提前开庭审判钟朗,刘天德和钟朗小组必须与狡猾的凶手展开时间赛跑阻止钟朗被无辜定罪。
《火线追凶之冲破黑幕》
剧情介绍: 法租界展开“禁烟大行动”,黑帮的大批鸦片被缴获。韩非偶然卷入了一场酒楼枪战,死者是西捕房的探员,而逃逸的凶手阿连则是麒麟帮的小弟,调查刚开始,西捕房探长李约翰欲跟钟朗争这个案子,令钟朗隐约感到西捕房内部有黑幕。不久,阿连落网,审讯中道出一个神秘人指使他带着一笔巨款去酒楼,完成一宗购买白粉样品的交易。钟朗感到案情疑云重重,正欲进一步审问,阿连竟然被人神秘地毒死在审讯室。钟朗小组顺藤摸瓜,发现一切线索都指向西捕房内部。几经周折,巡捕房的黑幕逐渐揭开:原来,西捕房内部的黑手意欲趁“禁烟大行动”导致鸦片在全上海断货之际制造出国外最新型的毒品海洛因进行倾销。...
《火线追凶之死亡地带》
剧情介绍: 法租界内惊现数起难民被杀案,死者皆被活体注射了某种神秘毒剂。不久,帮助于胜男检验毒剂成分的化学家遭人灭口,于胜男的实验室又被炸弹引爆,案情横生波折,扑朔迷离。钟朗小组在追查中发现死者都曾入住一家教会收容所,而解开毒剂之谜的关键人物竟然是于胜男的父亲、一直以叛国罪关押在法租界监狱的著名化学家端木岩。迫不得已中,于胜男求助于父亲,端木岩却三缄其口,导致本已隔阂丛生的父女关系濒临破裂。此时,钟朗小组在不断的追查中逐渐侦知案情背后隐藏着日本军方的一个惊天阴谋:在上海滩的一个秘密基地内,日本侵略者正在抓紧研制一种威力惊人的生化毒剂,为大规模侵华战争做准备。
电影频道最新出品的十集系列最新电影《火线追凶》
⑦ 穿越火线的电影有哪些
目前只有《集结密令》微电影,其余的都是宣传片,或者都是网友制作的。楼主要官方的,只有进官网,有个视频分享,里面就是了。
⑧ 电影《火线反攻》完整版高清HD迅雷下载观看地址谁有
《火线反攻》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3jNdeYGc_JW14i3oTLk8UA
《火线反攻》是由大卫·布莱特执导,布鲁斯·威利斯、乔什·杜哈明、罗莎里奥·道森主演的美国动作片。影片讲述消防员杰里米偶然撞见一起谋杀事件,从此,他不可避免的卷入一场风波中。为逆转厄运,杰里米变身复仇消防侠,绝地反击。
⑨ 关于鲁迅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收入《呐喊》和《彷徨》两部集子中的25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主要有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其中,知识分子题材占14篇,真实地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清末、辛亥革命和"五四"以后三个重要时期的精神和生存状况,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
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为以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鲁迅仰仗自己先前所看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所学的医学知识,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伤逝》
在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伤逝》(作于1925年10月21日,后收入小说集《彷徨》)是惟一的一篇直接表现青年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一对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要求个性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相互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勇敢地反抗封建道德和世俗偏见,毅然地冲出了家庭的束缚,在众目睽睽之下同居在一起。最后却因涓生得到的一张辞退信而断了生路,他们也与狂人、吕纬甫和魏连殳一样,在强大的社会势力面前,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因此,鲁迅创作《伤逝》的目的,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同类题材小说,不是为了表现青年人为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对封建婚姻观的反抗,也不是为了歌颂当时风行一时的"个性解放思想",而是为了指出"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探讨受"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一代"五四"反叛青年在冲出家庭的牢笼后如何才能走上"新的生路"。
鲁迅在写作这篇小说的两年前,即1923年12月,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作过一次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娜拉》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一部社会问题剧,曾被译作《傀儡家庭》在中国公演,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当时人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走出家庭,而鲁迅则在演讲中告诫大家:"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的。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两年之后,鲁迅旧话重提,是因为他认为"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仍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他在《伤逝》中不厌其烦地12次用了"新的生路"一词。
在作者看来,子君是勇敢的,她面对家庭的社会的压力,大胆地发出了一个反叛者的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作者借涓生的口说:"这彻底的思想就在她的脑里,比我还透澈,坚强得多。"勇敢的爱情虽然可以支撑着她"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但是,作者通过他们大半年的自由生活的实践,告诉读者:"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因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不然,再辉煌的爱也会枯萎、死亡。由于勇敢的子君在获得了爱情的自由后,只将爱情作为"功课"来温习,"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因此,局长给涓生的一张辞退书,就使她彻底垮掉了。作者感叹地说:"真不料这样细微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
在作者看来,涓生也是勇敢的。他不仅是勇敢的子君的坚强同盟军,而且面对局长的辞退书,早已有精神上的准备。然而作者却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距离,在强大的社会势力面前,涓生毕竟是弱小的,缺乏"坚忍倔强的精神"。鲁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但提出了问题,并且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局里的生活,原如鸟贩子手里的禽鸟一般,仅有一点小米维系残生,决不会肥胖;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不仅不能奋飞,而且"就如蜻蜓落在恶作剧的坏孩子的手里一般,被系着细线,尽情玩弄,虐待,虽然幸而没有送掉性命,结果也还是躺在地上,只争着迟早之间。"
这就是鲁迅看到的许多"五四"青年在勇敢地迈出了反抗的第一步后,所面临的两难处境:就如笼中鸟,不放不能飞,放了也飞不了。因此,作品越是接近尾声,作者所希望的"新的生路"一词出现的频率就越高。鲁迅虽然并没有能够为涓生子君们指出一条新的生路,因为他也同涓生子君们一样,只知道"新的生路还很多",却不知道"怎样跨出那第一步",但是,还是顽强地勉励自己,并与涓生子君们共勉:"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如果说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表现了他"哀其不幸"的态度,那么,他的农民题材小说则更多地表现了他"怒其不争"的思想,更集中地表现出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
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不仅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而且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黑暗的现实,深刻地揭示出了这些农民愚昧、麻木的精神上的创伤。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因此,他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直接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等,都属于这两个时代。然而,也有不甘于这两个时代的人,如《阿Q正传》中的阿Q、《离婚》中的爱姑等,他们虽然也与曾经反抗过的狂人、吕纬甫、魏连殳以及涓生子君们一样,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鲁迅仍然将"创造这中国历史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作为包括自己在内的"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阿Q正传》
《阿Q正传》(最初分章连载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是鲁迅在辛亥革命失败后潜心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钩沉"的结果,最深刻最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和病根的认识,因此,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最辉煌的作品之一。
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阿Q的形象,挖掘出中国农民愚昧落后的原因,提示出中国人的灵魂。因此,从阿Q形象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有人"栗栗危惧",怀疑作者是在借阿Q骂自己,或者害怕有一天终会骂到自己头上来。作品开始在报上连载不久,茅盾就断言:"《阿Q正传》虽只登到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阿Q这人,要在现社会中去实指出来,是办不到的;但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面熟。是啊,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而且,阿Q所代表的中国人的品性,又是中国上中社会阶级的品性"(茅盾:《通信》,《小说月报》13卷22号,1922年2月)。
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关于阿Q的身份或阶级成分,有过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他属于"雇农",即没有自己的土地而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即打短工为生的农民。也有研究者认为,他属于城市贫民,但是,与他身份类似《风波》中的七斤却一直被看作是"农民"),他"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阿Q不但没有土地,没有家,甚至连自己的姓名籍贯也不知道,即使是在未庄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然而,他却不愿承认这个现实,总以为"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同时,"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的眼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而且,也真如茅盾所言,还具有"上中社会阶级的品性":第一,由于他头有几处癞疮疤,便有了许多的忌讳,"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第二,由于在争斗中总是失败,便改变策略,采取"怒目主义",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谁要说"亮起来了",他便以"你还不配……"作为还击和报复,并因此真的觉得自己的癞头疮也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了。即使是挨了打,也能找到自我安慰的办法,以为自己是"被儿子打了"。即使是自己也发现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也有妙招解脱:"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什么东西'呢!?"
这种不敢正视现实,不愿承认失败的态度,和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或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的种种表现形式,就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自欺欺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阿Q精神"或"阿Q主义",由于这种表现的目的都是为了求得精神上的胜利,故又称为"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特征,通常是那些需要胜利而又无法取得胜利的人,用以维持精神平衡的一种"骗术",常常表现在正走向没落的统治阶级的精神状态中。阿Q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怎么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从人类思想的普遍意义上来看,这正是被统治者接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受着统治阶级支配的。"由于当时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阶级在现实中总是以这种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对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失败,因此,当时的中国国民便普遍如此。
具体地说,中国农民具有这种精神病态的原因还有三个:第一,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中国农民从一次次造反的失败中,错误地得出了造反没有出路的结论,而不造反又无法忍受现实和痛苦生活,只好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或求佛拜神,或寄希望于来世;第二,由于自然经济的闭塞环境。中国农民长期生活在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环境中,稍有满足便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第三,由于封建家长制的家庭生活。中国农民虽然其社会地位低贱,但在家庭中却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而且越是在外面受辱受压,就越是在家庭中称王称霸。"精神胜利法"作为弱势群体的一种精神特征,不仅揭示出了中国国民性的病根,而且也揭示出了人类普遍的共同特征,因此,阿Q形象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典型。
《阿Q正传》在前三章中充分表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从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后,阿Q的性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中,则集中表现了阿Q的革命,表现了以阿Q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在社会动荡时期的种种变化,在更深层面和更广泛的意义上,进一步揭示了国民性的缺陷和弊端。所以,阿Q性格中的革命要求与他的"精神胜利法"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着的。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谈到阿Q是否真要做革命党时说:"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阿Q的革命,是其性格复杂性的表现,也是其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他虽然对造反"深恶而痛绝",但是,当赵太爷等统治者对革命感到恐慌时,他不仅开始"神往"革命,并且也要投身进去"革这伙妈妈的命"了。
阿Q的革命,作为对"精神胜利法"的反叛,实际上,正是农民从愚昧走向觉醒的开始。但是,阿Q的革命只是最初阶段的"自发革命",只是一种想拿点东西式的革命,改朝换代式的革命,这种革命即使成功了,改变的也只是皇帝的姓氏,只是皇帝和其他少数人的身份,社会仍旧,传统的思想也仍旧。这就是中国社会不能进步,封建统治可以延续几千年的一个根本原因。
然而,辛亥革命不是阿Q的革命,不是中国农民的革命。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不但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仍然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而且即使有阿Q这样的极少数下层农民急于改变自己的地位而投身革命,也因为改良派的反对和统治者的报复而最终被拒之门外,甚至像阿Q这样成为"示众"的材料和屈死冤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阿Q越是起劲地进行革命,便越是加速他的死期的到来。正是在这个意义,阿Q的被杀,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也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做出的总结。
《阿Q正传》最后一章第九章"大团圆",表明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失望,同时也表明了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失望。他不仅通过阿Q不为自己被抓被杀而担心,反而为自己画圆圈画得不圆而羞愧和释然,以及他在游街示众过程中,面对众多的看客,"无师自通"地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豪言壮语,让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了最后表演的机会,而且更通过看客们因为没有听到他们所熟悉的戏文而遗憾,深刻而沉重地表现了人们的麻木和愚昧,表现了辛亥革命以后社会仍然死寂和黑暗的现实。
鲁迅小说的成就
鲁迅小说之所以既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时代要求,而且还在于它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鲁迅小说最重要的贡献是题材上的突破。
中国的传统小说历来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绿林好汉的世界,即使是描写人世间的生活,也是不离其神仙鬼怪,以追求故事的传奇性和情节的曲折性为特色。然而,鲁迅的小说,大多取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即使是表现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也常常是通过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小事和生活场景来实现的。
《狂人日记》写的是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吃人本质,却只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日记来披露。《孔乙己》写的是造成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屈辱历史的科举制度的危害,讲的只是一个乡村读书人的几个片断。《药》写的是启蒙不被人们理解的悲剧,讲的也仅仅是一个"人血馒头"的故事。《风波》写辛亥革命在农村的影响,讲的却只是一场乡场上的"辫子的风波"。《阿Q正传》写的是中国人的灵魂,讲的也只是一个乡村流浪汉的生与死。小说题材的变化反映了社会风尚和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在五四时期,鲁迅将小说的题材集中于主要承担启蒙任务的知识分子和长期处于愚昧状态的农民,则具有十分突出的时代意义。
鲁迅小说在五四时期众多取材于普通人生的小说中一枝独秀,则在于它总是能够从大家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出生活中所蕴含的"一切的永久的悲哀"(张定璜:《鲁迅先生》,《现代评论》,1925年1月号),并形成独特的冷峻风格。
在《祝福》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故事,一个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女人"祥林嫂",丈夫祥林去世后,婆婆却行使"家长"的权利,逼她改嫁。经中人介绍,祥林嫂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帮工,可还是被婆婆卖到了贺家。然而,她第二个丈夫也去世了,惟一的一个孩子也被山里的狼叼了去,她又回到了鲁四老爷家,可她却成了大家眼中的"瘟神",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祝福"都不再让她沾边,她只能求助于神,在庙里捐了门槛作为自己的替身,以赎自己再嫁的罪过。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鲁家的宽恕,最后,她带着对灵魂是否存在的怀疑,在热烈的爆竹声中静静地死去。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祥林嫂"的故事,而且,更看到了她无论怎样反抗、挣扎,也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她的第一任丈夫小她11岁,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可婆婆要她再嫁时,她却逃跑、以死相抗,她不愿违背"从一而终"的伦理道德。她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暂时做稳了奴隶,所以,不久脸色就红润了起来。可她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时,却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了。一个寻常故事,经过鲁迅的讲述,却总是让人沉思,让人不安,甚至让人震惊。
鲁迅的小说常常让人震惊,不是因为它在题材上有所突破,也不是因为它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有多么细腻,而是通过心理描写配合言行描写"画"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药》中的华老栓的愚昧,是通过他去杀人现场买人血馒头的过程,特别是他用手摸藏在内衣口袋里的"硬硬的"银元和在现场专注在馒头上的眼神表现出来的。《肥皂》中的四铭封建道学家的虚伪脸嘴,也主要是通过他与妻子和几位同道的对话表现出来的。然而,在这些人的话语和行为中,越是具有生活阅历的人,就越是能读出更多更丰富的"潜台词",读出人物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这被后人们看作是中国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对后来的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他在小说体式和语言上的艺术创新。
中国传统小说是在文人的史传文学和勾栏瓦舍里的说书艺术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既重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也重视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鲁迅小说继承了传统小说重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的优点,却打破重视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常规,从西方小说那里学习到了截取生活"横断面"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顺序,而根据内容需要安排情节,并借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出了种种不同的小说体式,如抒情诗式的《伤逝》,散文式的《故乡》,独幕剧式的《孔乙己》等。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中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中国传统小说中,大多是笔记体和章回体,并多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都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作品中的语言,小序是标准的文言文,正文却是标准的白话文,其白话文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又绝不亚于文言文,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狂人日记》虽然从题目和体式上都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内容上都很好地表现了中国本民族的生活、思想和意识,创造出了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而且,鲁迅小说在体式上总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正如茅盾在1923年的《读〈呐喊〉》中说的:"至于青年方面,《狂人日记》的最大影响却在体裁上;因为这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了'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许多人们上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