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动漫设计学校有哪些
1、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China Academy of Art),简称“国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是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动漫设计学习内容
动漫设计是通过现代艺术之理念和现代艺术之能力实践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理性思维和创作鉴赏能力;能使用三维动画软件工具进行三维影视动画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够独立完成动画设计、动画编辑、动画创作等创意任务。培养影视动画领域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动漫设计专业课程
基础素描、基础色彩、Maya、3Dmax、影视特效、电视广告、三维动画、影视后期合成、动漫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基础、矢量卡通角色绘制、游戏场景设计制作、影视动画设计制作、游戏角色进阶设计合成、广告特效动画设计、影视后期特技、卡通造型数字手绘、交互式3D场景游戏设计、影视剪辑输出与包装。
动漫设计学习软件
动漫设计学习maya,zb,ae。制作专业分很多种,室内设计效果图专业学习3dmax,cad,vr。平面设计超媒体设计学习ps,ai,flash,premere,ci。
㈡ 观看感恩助学金微电影的观后感
昨晚在老师的要求下去大礼堂看了这部电影。一般来说像这种题材的电影我是不会看的,因为我不想流泪。且在犹如电影院的地方看电影,效果更惊人,更具感染力,更让我完整的把这部电影看完了。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拉琴少年的成长故事,它是一部反映普通人微小情感的“小”题材电影。
这部电影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人也就只有几个,其他的人在电影里连名字都没有,足以说明他们的主角地位。
首先肯定先说的是影片的主角——刘小春。春是个很有音乐天赋的沉默少年,他纯朴善良,感情纤细,小提琴一直是他最喜爱的表达方式。他的父亲刘成是一个普通的厨师,深以小春为傲,对儿子寄予深切期望和天真的野心。于是他们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
春刚到北京时就被时尚女郎莉莉所吸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成了朋友。对于春而言,他在莉莉的身上也许折射了他其他的感情,亲情或爱情?
小春对他的第一个老师——江老师的感情也是不断变化的。一开始认为江老师很是骄傲,桀骜不驯,伤感寡欢,不易相处,且生活不能自理,总是打断他的练琴让他做杂工,春认为江老师其实根本没有好好的教他练琴。但后来他与江老师的关系在春纯朴的影响下渐渐改善,最终当他爸要春改拜余教授的门下时,他们的感情爆发了,那曲小提琴钢琴合奏曲震撼人心,充分表现出了他们的不舍之情。春对音乐的热爱在被迫离开江老师后消失了,没有音乐的寄托,还要琴有何用?这时,春把音乐的寄托转嫁到莉莉身上,将琴卖掉而买了件贵重裘皮大衣送给莉莉。结果不重要,这种过程是春渴望留下记忆的唯一方式。
即使春用他的方式抗议过,但最终春在莉莉的努力下仍到余教授那学琴。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继续追寻成功的路程。这位新老师严格、苛求,摆布控管,特意将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凑在一起,让两人竞争。林雨对春怀有敌意,小春的心在这段时间里受到的冲击很大。在这段辛苦的过程中,小春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绷,两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比赛的前夕,余教授终于指定小春参加选拔赛,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给小春一个将影响他一生的秘密——刘成并不是春的生父。在激动发泄过后,春对刘成的感情很是复杂,在得知刘父要在比赛当晚走,他的不舍及感恩之情都喷涌而出,他愿意放弃比赛和刘父一起回老家,虽然他被暂时劝阻住了,但在林雨的刺激下,他最终去了车站。刘小春在火车站拉小提琴拉琴唤父的场景,好感人。
刘成,一个为了孩子的未来费尽心思的父亲,即使孩子不是他亲生的。小春在少年宫的比赛排名第五,对刘成来说,这象征儿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经过不懈努力,刘成终于让江老师同意收小春为学生。刘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课学费,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刘成聆听了接受满堂喝彩的一位年轻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门拜访后者的恩师,高雅的余教授,并说服了他倾听儿子拉段小提琴。其实我在电影里总是看到他对人卑躬屈膝的,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但我知道这是这个社会的氛围所致。在这个举动的背后是他为孩子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点又让我非常感动。在余教授说他可能成为春成功路上的阻碍后,他又无悔的要回乡下去,这点让我对他的敬意达到了最高点。他值得我们尊敬。
江老师,在刘父想要为小春换老师时,他非常的理解刘成的心情,所以他说:“我可以给你音乐,但不能给你成功。”当他说出这句话,他便赢得了我的尊敬。他与小春的合奏非常感人。最后我可以说,他,是一个好老师。
林雨,在这部影片里相当于一个反派,她对小春言语刻薄,举止挑衅。最后在决定小春为参赛选手之后,为了让小春放弃比赛她拿出了余教授买的一把琴——之前小春卖的那把。于是小春追到了火车站,而她得偿所愿参加了比赛。她是个为了成功不折手段的人,但你说她错了吗?不,她没错,她只是把小春不知道的事实摆在他面前,她只是推了小春一把,让他下定决心。成功是她的选择。
余教授,我对他的感情挺复杂的。余教授很清楚,过多的商业演出会毁掉音乐天赋,所以在洗手间的感悟是余教授无奈的呻吟。他已经无法去改变这种格局。当他发现春的天才时,他想在春的身上实现自己的遗憾,所以他把春的身世告诉了春,想用这段心酸的感情来充实春的感恩之心,从而演奏出他希望出现的音乐。可惜,他的目的只达到一半,春将这颗感恩的心奉献给了父亲。余教授只能继续聆听他那冰冷没有灵魂的琴声。而那把琴就让我对他的感觉复杂起来,人果然还是为了自己的。
莉莉,美丽俗艳,有点玩世不恭,张乔做致,忽而并怀,忽而嗔怒,转换之间了无痕迹。在她美丽面孔下有着一个恋爱中包养女人的焦虑和不时受男人欺骗的伤心失望。热情如火,变化如风,敢爱敢恨,做事有担当。当她知道那件大衣是小春卖琴所得时,她二话没说就开始凑钱,并亲自去余教授的课堂,求余教授再给小春一次机会。她的美丽,她的个性,都让人印象深刻。
整部影片中音乐贯穿其中,在适时的地方画龙点睛,烘托人物感情,感恩是影片的主题,它融入到了音乐中。
在北京站,春用感激之心演奏了乐曲,整个车站都被他的音乐所包围,所有人都被音乐所感染留下眼泪。
我想在成功和亲情的选择上,我们很多人都难以放下。所以小春是位巨人——感情上的巨人。
真实的情感,是给予,而不是所取。成功其实是种所取,江老师给予了音乐,余教授想所取成功。刘成的付出获得了最真挚的音乐回报,我们是不是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呢?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不管是对父母还是朋友。
㈢ 祝福拿到奖学金的句子
今天是个值得高兴以及纪念的日子,因为通过你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学期结束拿到了你梦寐以求的奖学金,真的替你感到高兴,加油,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㈣ 浅谈日本留学生活的感想
到日本去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留学的那段时间去磨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浅谈日本留学生活的感想,供大家参阅!
日本新华侨报网近日刊发对一名被日本多所著名大学录取的中国留学生杜凌子的采访。采访中杜凌子谈了自己在留学生活中的经历与感受。文章称,在日本考大学,如果迷茫了,要多问问前辈,收集情报加上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努力,考上一个你期望值以上的大学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文章摘录如下:
人物介绍:杜凌子,中国辽宁省大连人。高二的时候拿到日本某财团奖学金后,来到日本晓星高中留学,2010年参加了日本一般入试和留学生入试,考上了东京大学理科一类、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京都大学理工学科、早稻田大学创造理工学科。
记者:杜凌子同学,首先谢谢您愿意接受我们这次采访。首先,您能够讲述一下您到日本来的契机吗?
杜凌子:好的。我是大连育民高中的学生,成绩在班上也一直不错。育民中学和日本有一个项目,可以拿财团的奖学金到日本的高中留学。学校问我是不是愿意参加,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能增加在海外生活的经历,比在中国国内考大学更能体现人生价值。于是我就参加了这个项目,通过了财团的面试,来到日本留学。
记者:原来如此。您大概是什么时候来的日本?
杜凌子:2009年的1月份,当时,我已经在中国国内读到高三,而且已经临近开学,马上就要进入高中最后半年的高考总复习阶段了。于是,我在国内高中的最后半年就没有上。
记者:普通高中的高三应该都是在准备高考,当时您也是么?
杜凌子:是的,我当时一直在准备高考,并且还参加了全国的物理竞赛,当时已经过五关斩六将,晋级到最后一轮。但最终我还是决定到日本来留学,物理竞赛的考试也放弃了。
记者:那时候您的日语水平如何呢?
杜凌子:我是学过一点日语的,高一那年暑假我参加了日本电视台的一次活动,在福冈呆了一周左右。当时虽然名目上说是见学,实际上旅游的成分更多一点,因为这个机会我学了一点日语。另外,参加财团项目需要有一个面试,是日语的,虽然配有翻译,但是也是要准备一下的。所以我在面试之前大概学了1个多月的日语,要说能力的话,估计4级水平左右吧。
记者:之前我采访过晓星高中出身的一个东大生,是来自中国上海的复旦高中的,也是和您一样的项目么?
杜凌子:晓星高中和中国国内的很多高中有交流,我参加的这个项目主要是和财团打交道,和学校关系并不大,只是偶尔把我安排在这个高中而已。所以晓星高中对我们也不是太在意,相对来说自由一些。
记者:虽然上次采访过一个晓星高中毕业的东大留学生,但我还是想听听您眼中的晓星高中是个什么样的学校?
杜凌子:晓星高中在千叶的木曾根市,位置很偏僻,离学校最近的一个便利店都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平时我们想买生活用品的话要$2老师申请,然$2老师开车带我们到最近的便利店或超市,一次性买好几天的东西,可以说,除了看书、学习以外,没有什么别的事可以做了。因为太远,学生们基本住校,吃住都在一起。
记者:刚刚您说了,您的日语并不好,去了能听懂课么?
杜凌子:其实我觉得在晓星高中一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听过课。晓星高中分成三个班:文科班、理科班,以及冲刺一流大学的高级班。由于在晓星高中的中国人水平普遍要比日本学生高一截,所以反倒是高级班里中国人多一些,一开始是真的听不懂课,数学、物理还好,但日语国语就很难了,上完课要向日本同学借笔记,每天多花好几个小时补习日语。但是说老实话,日本高中的课程难度真的很浅,远不如中国国内。所以到$2老师的课程已经跟不上我们学习的速度了,即使我们$2老师讲的课,也都桌面上放着课本,下面放着自己的练习册,偷偷做题。好在日本老师也不是太管。
记者:看来中国高中的应试教育确实要高过日本高中,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日本的大学考试的呢?我记得日本高中是要参加中心考试的吧?感觉难度如何?
杜凌子:是的。我是从2009年10月份开始正式准备中心考试的,之前一直在适应日本的高中生活和学习日语。复习也和在中国国内准备高考的方法没有什么两样——买参考书、习题集来做题。其实日本的中心考试还是比较简单的,毕竟是面向全国的统一考试,不会有太难的题目,和中国高考的不可同日而语。
记者:在我以前的采访中也提到过日本的中心考试,我记得满分900分,您考了多少分?
杜凌子:我考了800过一点。
记者:这个成绩过东大一试可以说绰绰有余了。除了东大以外,您还报考了哪几所大学?
杜凌子:除了东大以外,我还报了东工大、早稻田、京都大学三所。
记者:没有想过要报考庆应么?
杜凌子:因为我一心想学建筑,而庆应的理工学部里没有建筑的专门学科,我就没有去报考。
记者:那是比较遗憾。为什么一定要学建筑呢?
杜凌子:第一次来日本的时候,这个国家给我留下的感觉就是,环境很好,建筑的风格也很独特。特别是我看到过一栋楼,是阶梯型的,楼顶是一个花园,把整个楼顶都染成了绿色。当时给我的视觉冲击比较大,让我觉得这样的风格非常吸引人。所以我当时就决定以后要去学建筑。
记者:原来如此。能说一下您考上这几所大学的情况么?
杜凌子:好的,我只在考了东大的时候用了中心考试的成绩,考的是东大的理科一类。东大理科一类的一般入学考试程序是要先考中心考试,然后把中心考试的成绩折算成110分,再和二次考试的成绩合并起来计算,看是否合格。因为没有人数限制,又没有面试和小论文的要求,只要成绩合格都可以上,而且比留学生的入学考试还要简单一些,这也是我考东大一般入学考试的原因。而且东大的理科一类还有一个对中国人比较有利的地方:外语考试可以选中文,而且占120 分,相反,中国人最头疼的是日本国语只占80分的分值。国语里面有汉文和古语,汉文倒不难,古语就很头痛了,那个卷子连日本学生都没几个能做出来的。所以我很顺利地考上了东大的理工一类。
记者:这个传闻我也听说过,如果用中文考东大的外国语考试,都会考什么呢?
杜凌子:考试都是选择题,有点类似于中国的HSK考试,都是选择题,不过个别题目还是挺绕人的。
记者:再绕人,我想中国人也应该比日本人考得好。那么您报考另外几个学校的情况如何呢?
杜凌子:早稻田大学的一般入试不需要中心考试的成绩,只有一次校内考,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英语。一般入试的英语有英翻日的题,但早大没有。早大的英语全都是阅读选择题,比较类似于托福、托业的正规考试,我当时做的时候并不感觉有多难。另外,考东工大和京都大学的时候,我参加了面向留学生的考试。
记者:也就是说,您既准备了一般入试也准备了留学生入试?时间上忙得过来么?
杜凌子:还好,两种题型有类似的地方,也都是选择题,我不觉得要花多余的精力。
记者:那您能比较一下中心考试和留学生考试,还有各个学校的校内考在难度上有什么区别么?
杜凌子:我个人认为中心考试是最简单的,其次就是留学生考试,最难的是东大的校内考,那些理科的笔试题目和中心考试完全是两个级别,所以我觉得,不能因为中心考试简单就断言日本的大学很容易考,一流大学还是非常难考的。
记者:您留学生考试考了多少分?
杜凌子:有点记不清了,好像是理科730分左右。
记者:这个成绩也够考东大的留学生入试了。
杜凌子:留学生入试高手太多了,我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只是拿留学生入试的成绩考了东京工业大学和京都大学。
记者:那就请您说一说参加东工大和京都大学入学考试的过程吧。
杜凌子:这两个大学我考的都是建筑学科,东工大的建筑学科那年有16个人考,笔试合格了之后参加面试,一个年纪偏大的教授给我面试,也许是建筑学科很少有女孩子来考吧,他对我也很客气,提问题的时候也很随和,就好像拉家常一样。当时我就知道自己面试合格了。随后,这个老教授还和我一起走出了教室。
记者:其实我看过东京工业大学去年的一试合格和最终合格名单。过建筑学科一试的只有一个人,所以我估$2教授知道就你一个人参加面试,也就只剩你了,所以肯定让你合格,面试也就是个形式而已。结果你还没去东工大。
杜凌子:可能吧。
记者:那京都大学的面试情况如何呢?
杜凌子:我在京都大学面试的时候是面对一个很年轻的教授,和东工大的面试不同,这位教授一直很严肃,在面试的时候突然让我举一个中国传统建筑的例子。其实我当时对建筑没有深刻的认识,就举了鸟巢体育馆,说鸟巢体育馆亮起灯来成为红色,很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子。教授又问我如果在国外看到红色建筑能分清哪些是中国传统建筑么?我一下子很紧张,卡住了,愣了一下才回答“我能”,一直很$2教授这才露出了笑容。最终结果——我合格了。
记者:面试其实不光是看你回答得如何,有时候也是看你是不是适合这个学校,在我看来,您这样优秀的学生京大肯定会愿意收的。现在您已经是大学生了,现在的学校生活如何呢?
杜凌子:因为在日本的高中有一年的体验,所以也知道日本学生都是怎么样的了,进了东大,看到东大生们也是以课外活动为主、学习为辅,倒也就不觉得太奇怪了。只是最近自己比较喜欢看中国的古典文学类书籍,原本在中国上学的时候都是被迫去看,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反而会去看看了。
记者:你大学毕业以后有什么梦想和抱负么?
杜凌子:现在我还没有想好,但走建筑这条路是肯定的,不是去建筑相关企业就职,就应该去读大学院,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师。
记者:我要提的问题问完了。您对准备考大学的留学生们有什么话想说么?
杜凌子:我想说的是,在日本考大学,如果迷茫了,要多问问前辈,比如我就是从前辈那里得知一般入试的情报的。参加东大入学考试,如果使用留学生考试的成绩,每年每个学科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人数都不超过10个,而且二试考小论文和面试,竞争非常激烈。但是与留学生考试相比,一般入学考试的竞争度就要小很多——有的学科每年合格人数甚至超过百人,理科一类的外国语一项还可以选择参加中文的考试,这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分数自然会比考日本国语要高,而且一般入学考试也不存在面试这一环节——这样比下来,靠近东大的难度就降低了。
如果想考好学校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全方面收集情报,多虚心向前辈们请教。
记者:谢谢杜凌子同学的分享,相信您今后一定会积极帮助您的后辈们的。
日本留学恐怕是最亲民的留学了,不仅打工退税,而且许可时间也是全世界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因此很多人梦想来日本留学,用自己的双手闯下一片天空。话虽然这么说,但毕竟物价在那,消费在那,你说你家完全没钱来日本留学还是很困难的。所以决定留学之前,与其不停的回味那些道听途说的理想方式,不如退一步考虑最坏打算。
留学并不值得你去拼命,最后连退路都没那就真的失败了。
大多数日本留学的第一步是选择语言学校。这个究竟重要还是不重要呢,我可以说重要又不重要。只是偏重的点不一样。首先要认清语言学校对你来说的意义。有人认为既然是学校当然以学习为重。的确是学习为重,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大多数语言学校不会去教你数学理科文科的知识,就连日语也不如国内日语班教的好。就算教了,也大多是一笔带过。现在貌似可以学到更深的内容,只是条件是请交钱。这种情况下已经上升为补习班而不是一般性质的语言学校。
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语言学校都不是学校法人,简单点说就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而是公司性质办学。老师则不是正式聘请,也只是打工而已。因为不需要教很深的内容,所以只要仪表端正会说话都可以去当老师。有些敏感的学生会发现,有时候面对同义词的时候,老师们也分不清使用条件,或者解释后你觉得不如不解释。这是正常的,毕竟他们不是日本语教育的专业人士。(作为中国人,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同学聊聊也感觉自己作为中国人很不专业)。当然,虽然如此,老师们还是很亲切可爱的,日本人独有的热情,也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这时候又有人要说了:既然语言学校如此不专业为啥还要去,直接申请大学不就行了。
我的回答是:海外出愿是很麻烦的,甚至有材料递交不及时错过机会的可能。而且很多学校也不接受海外报名。语言学校的主要作用也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帮你提供长时间留在日本的签证。有了签证你就可以参加各个大学说明会帮你更好选择,甚至直接去目标学校索取往年内考题目。日语好的去习惯生活,不好的可以在日语环境下更好的提高基础。总而言之,就是很多方面变的更方便。
另外一点,有人觉得名校升学率高。其实这也是个笑话。很多所谓的名校牛逼的不是学校,而是学生。生源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学校好坏。比如富士,当初招人很猖狂,非本科线不要。现在却因为赚不到钱开始低头。而张贴出来的那些考上名校的名单。我想说,那是那些学生考上的,不能说和学校完全没关系,但主观能力还是要大于客观环境。希望大家把此记在心里。学习靠自己。名校无非给自己心里安慰。你不学,日经大都可能不要你。
还有一点,关于学校地理位置,这要关系到生活的地方,也要好好考虑。具体一会会说。
好了,下了决心一定要去日本留学,于是开始选学校办签证,顺便来贴吧qq群之类的地方去组队了。我现在对于组队真的只有用呵呵来形容了。
中国版图很大,志同道合并互相能容忍的偶遇真的少之又少。而且网络太过于虚拟,你听到的任何信息都是过于主观化夸大的内容。参考价值有,但仅限于参考。区分辨别还是自己的事。有人在群里和一个人互耍嘴皮子,你一句我一句,就以为志同道合是好兄弟了。oh,太天真,太无邪。我更相信人性恶,当互相不能容忍的时候就会把丑恶的东西显露出来。
网上能愉快的聊天是因为大家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现实中接触更多,自己的言行必然对对方造成影响。我身边太多例子了。网上好的以为是兄弟,见面接触后各种吐槽。
强调下,我不是说不能交朋友,只是需要合理的距离和期待值。否则用情深伤的深。
各种组队互问后都了解了一点日本的情况,在留下来也该决定住的地方了。大多数学校和一些寮合作,为学生提供住处。本来没什么,跟着学校的安排就可以了,但偏偏就有人很矫情,说要自己一个人住,或想自己租房子什么的。
好于是乎就又有了组队。然后出现我上述的一些关系问题。而且合租了的话更可怕。特别是对于签约的人来说。搬走一个,自己也就住不起了,自己住不起也要搬家,搬家就要违约金(大多数刚来日本的人没手机,没地址,没银行的情况下民房是申请不了的,只有reo可以做手脚网开一面,但reo有规定住的时间)。然后大家又为钱闹矛盾。
总的来说还是住学校方便,需要考虑的少。学校帮你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别忘了,离学校近,而且地理位置不差。入寮首付也不贵。而且学校会提供接机サービス。
自己住就要考虑开通水电煤气,网络交通,政府登录登出等一系列问题。刚来日本太不方便了吧,环境的确好,但烧钱啊。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我,收了一个孩子合租,20000的房租,虽然远,但就算加车费也30000不到。还提供很多サービス。(我个人只是为了减少个人负担,而且没收所谓的首付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人说你家远,浪费时间。对,我家远,但花你的那点时间压根不值钱。题外话了这个,也算我个人一点小抱怨。
经过各种艰难,签证到手。订上飞机票,准备奔向日本。
说到机票,我个人觉得只要时间好,贵那么一点点无可厚非,毕竟刚来日本,什么事都稳着走比较好。我遇到过为了钱买了春秋航空去了茨城的朋友。其实加上来东京的路费或住旅馆之类的钱,绝对比直达东京贵,而且人生地不熟,遇到事还不能解决,还拿不到在留卡,要登录后才能寄送。
还有千万别买晚上,就算是朋友也不愿意深更半夜去机场接人。再晚点恐怕连回家的电车都没了。别说打的,你有钱打的不如买个vip头等舱!
住学校的被学校拉走,带着办各种手续(登录住址银行卡啥的),自己住外面的签房子,然后和被朋友带去办各种手续。复杂的事我们慢慢罗列,一点一点的展开。
来到异国,首要的事是通讯,所以办手机也成了大家首先需要的。日本主要通讯公司有三家,docomo,au,softbank,以前大家都办softbank,现在其实感觉差不多了。我觉得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现在也没啥特别要说的。要提一下的是softbank是中国商人主要代理的运营商。
正常情况下,办手机需要的是身份证件,银行账户,未成年人需要成年人保证,大家父母都不在身边,那该咋办呢,有的学校学校担保,有的学校不担保你就找成年的朋友帮你。(有的直营店很严格,有的可以,担保有法律义务,帮别人担保请考虑)。
如果都不行怎么办。中国商人大显神威。只要有在留卡,其他一切帮你搞定。
中国商人推荐你mnp(先办一家公司,在转到别的公司,换取补贴),因为这样赚得钱比新规要多,价格便宜留学生也能接受。但这样是会留下记录的。现在很多商人会说,不是签约,只是办卡。没有关系。的确,法律上是没有关系,而这个记录却是个污点吧?一些人别和我争执到底有没有事。你随便找个直营店去问问,她会拍手说你很聪明,没事么?搞得日本人都傻子一样。。。
话说大木商事(日本留学吧背后boss之一)最近投资拍了一个关于mnp诈骗的微电影。我看了下,一开始觉得不错,除了大量植入广告让人嫌烦以外。但后来回味了一下,有问题。
首先说下这个故事说了些啥第一:一张在留卡能办n多手机,不能随便给别人,不然会欠费很可怕。
第二:日语学校老师靠不住。
第一条我赞成,第二条我就呵呵了。明摆着是把客人从学校拉到自己的店里。
楼主语言学校的时候,学校直接和softbank的一家分店谈,店员专门带了一大堆功能手机来学校介绍。真怀念。功能手机,各种优惠加一起一个月不超过500。。。不过那是当初了。学校生活老师干骗人的活那真是作死。一般学校也不会那样做。不过也很难说会不会有。利益毕竟已经是为人之本了。所以啥事皆有可能。
楼主觉得,最安心的方法就是,直接去直营店,或大型商场的营销点去办理。话费都是一样的,偶尔也送送东西。顶多手机贵了那么点。(中国商人手机便宜的原因是他们拿自己赚到的钱补贴了一点。)但也顶多小几千而已。小几千可买不到放心。
每个运营公司年年出活动,但学割只有一次,所以先用一家,两年后mnp到别的公司,再用别的公司学割是最划算的。也没啥后顾之忧。
㈤ 廖丛宇的成长经历
湖北省地市州最大型的报刊传媒公司:宜昌市党报、中共宜昌市委机关报《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在2013年11月24日《根在宜昌》版块对他进行了专版特别报道。
廖丛宇:从宜昌走出的钢琴家!(本报记者 杨靖) 廖丛宇,90后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曾出访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和肖邦一样,被称为当今古典音乐界里“草丛中的大炮”。
多年来,廖丛宇一再回避公众视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一线,如今的他已走遍全国50余座大中城市,帮助有需要的人学习钢琴。年轻的他早已被誉为音乐界冉冉升起的一枚“巨星”! 1990年8月,廖丛宇出生于宜昌一个艺术世家,唱京剧的叔叔、跳舞的阿姨、演戏的姐姐……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教音乐的妈妈。“刚开始学琴不是因为兴趣,但我还算比较自觉,至少没觉得很痛苦。”廖丛宇笑着告诉记者,学音乐的孩子大多没有童年,自从3岁时家里就多了一个庞然大物——钢琴后,钢琴就成了唯一的伙伴。
或许是因为天分,没学多久,廖丛宇就脱颖而出,成了当地的小明星、小榜样。但让廖丛宇不解的是,90%的人在听过他弹琴后都会问一句,“你的钢琴几级啦?”但实际上,那时的廖丛宇从来没参加过任何钢琴考试。“即使你考到了十级,也只是专业钢琴学生的起点而已。真的要走钢琴专业道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廖丛宇说,那时候他都不太懂,所以常常问妈妈,为什么别人有级别,自己却没有。
背负着各种疑问和压力,8岁时廖丛宇参加了钢琴考级,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十级证书,并获得最高档“优秀”的考评结果。不仅如此,11岁时,廖丛宇在全国“星海杯”钢琴大赛中一举夺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音乐成绩骄人,文化课成绩也一直保持班级前三,以后到底要走哪条路呢?“学艺术当然是越早越好,你的成绩不错,应该去首都北京考专业的音乐学院。”启蒙老师黄露提醒了廖丛宇。稍作犹豫,廖丛宇和家人就决定按老师的想法,去试一试。
这个决定可让廖丛宇吃了不少苦。在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之前,年仅12岁的廖丛宇几乎每周五放学后都要和妈妈坐一夜火车到北京,找钢琴教授补课、练琴,周六晚上坐火车回宜昌后,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考试前夕,妈妈甚至为了儿子辞职,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旁边租了一个20平方米的小房子,一心备考。“有时候也会忽然觉得很心酸、很痛苦,但妈妈让我坚持下去,我也不想让父母失望,于是拼命地调整情绪,让自己集中精力学习。”廖丛宇是个幸运儿,没多久,他的钢琴演奏水平就有了质的飞跃,并且如愿进入心仪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十二三岁还是一个可以撒娇、不懂事的年纪,但那时的廖丛宇却已经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自己住校、自己洗衣服、自己练琴、自己找老师补课、自己规划每个月的生活费如何使用。
廖丛宇笑着说,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他很小就出去当钢琴家教,在北京走南闯北挣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积累了丰富的钢琴基础教学经验,为日后从事音乐教育打下了基础。
16岁时,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伯明翰音乐学院、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等都到北京招生,还在读高二的廖丛宇也凑了回热闹。意外的是,他不仅通过了考试,还拿到其中一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可能是舍不得父母,可能是对中央音乐学院的向往,可能是离不开培养了自己的祖国,考虑再三后,廖丛宇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17岁正式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就读。
进入大学的廖丛宇一点也不“安分”。每每钢琴大师或钟爱的交响乐团举行音乐会,他一定会到现场观看;任何国外知名音乐学院的大师班、进修班,他也会踊跃报名。不仅如此,廖丛宇还把握每一个国外音乐学院招收进修生的机会,出国游学。“钢琴艺术从西方流传到中国,想得到更多的提高,就必须到国外走一走、看一看。”廖丛宇如是说。
国外是另一个天地。那里几乎家家有钢琴,人人会弹琴,他们有良好的乐感和音乐相关素养、他们善于欣赏每一场音乐会,但不一定会走专业音乐的道路。廖丛宇坦言,刚到国外时,他常常害怕学得不够,而不敢登台。
直到一次学术交流会,廖丛宇受德国主办方邀请,演奏了《彩云追月》、《黄河》、《百鸟朝凤》等中国钢琴作品,一举震惊了从小“泡”在古典音乐里的外国艺术家们。
那次以后,廖丛宇尝到了“甜头”,无论到哪里演奏,都会以他那音色细腻、热情潇洒、技巧娴熟演奏特点,向西方人展示中国新钢琴作品的魅力,他自己也因此荣登欧洲多国媒体头条,被称为“来自东方的星光闪耀般钢琴家”。 就在大家期待下一个郎朗、李云迪横空出世时,廖丛宇却出人意料地回到国内,投身到“冷门”的钢琴教育。“人们对钢琴演奏明星的消化是有限的,中国已经出现了郎朗、李云迪这样的优秀钢琴家,这已经够了。”廖丛宇认为,相比之下,国内的钢琴教学更令人堪忧。
16岁就开始进行钢琴教学工作,如今的廖丛宇已经有七八年“教龄”了。他有资格说这句话。
钢琴艺术是古典音乐,它需要长时间地沉淀和积累。而现在,随着家庭条件的宽松、钢琴明星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们买钢琴、学钢琴。可能是看准了这一商机,很多没有受过专业钢琴教育的人,甚至有些半路出家的教师,也开始办培训班、教钢琴。“接触这个行业越深,越为一些孩子感到惋惜。”廖丛宇告诉记者,刚开始教钢琴是为了赚学费,但后来他发现,很多天赋很高的学生由于在童年时期,没有经过专业老师的正确引导,导致弹琴方法的错误,错过了最佳训练时期,淹没了该有的才华。
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上大学后,廖丛宇开始改变思路,结束了比较“耗时”的家教时代,利用周末进行专业的钢琴一对一教学,或受邀在各个艺术中心举办公开课,“培训”基层钢琴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廖丛宇也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后来他尝试着与中央音乐学院的导师沟通,试着把专业音乐高校的钢琴教学理念,以及在国外吸取的钢琴教学经验,糅合到平时的钢琴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更有资料显示,2011年,由廖丛宇亲自执笔的《钢琴幻想》作为一部专门为学生手指技巧而设计的练习曲集创作出版;2012年,廖丛宇带领5名少年学生参加英国威廉·史密斯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获得一个金奖、一个银奖、三个优秀奖,创造了教学以来的最好成绩。“哪里最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廖丛宇说,他从不后悔放弃名、放弃利,只希望能把自己的全部所学,教授给那些需要提高的教师和学生们,培养更多优质的钢琴新星。 今年,廖丛宇在欧洲举办了巡回演出,走过了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瑞士、法国、比利时、英国、荷兰8个国家。“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身心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当我看到观众如痴如醉地聆听时,我就会放松很多。”廖丛宇还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每次返场的时候他都会献上几首中国乐曲,外国人也很喜欢。
走过世界各地,廖丛宇始终忘不了中国,改不了在宜昌养成的习惯。
他习惯早餐吃一碗红油小面、喝一杯喜旺酸奶;他享受在炎热的夏季来一杯解渴的凉虾;他喜欢在寒冷的冬天捧着一个热乎乎的萝卜饺子……这都是廖丛宇在宜昌养成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那个味道!
采访中,廖丛宇还告诉记者,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将宜昌的著名小吃汇集成一个连锁店,让宜昌小吃在北京或者世界各地开花。“我多么希望,当宜昌人到遥远的异乡,看到一个店里卖的不是汉堡薯条可乐,而是红油小面萝卜饺子和凉虾!”
除了钢琴,廖丛宇也因为多才多艺、外形出众等原因,参与过肯德基宣传广告拍摄、录制过浙江卫视《转身遇到TA》、拍摄过系列微电影《音乐家成长故事》等。“高考那一年,我曾在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考试后,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考试,结果也通过了。”廖丛宇笑着说,如果不是妈妈一再坚持,让他好好弹琴,做好古典音乐,他也去当艺人了。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廖丛宇认识了很多圈内的朋友,如著名音乐人欧阳永亮、知名经纪人雅岚姐等,他们也劝廖丛宇改行拍电视剧或当歌手。“我也动心过,但一旦走了这条路,我的钢琴教学计划将被全部打乱,这不是我想要的。”
对廖丛宇来说,“正经事”永远是钢琴。2012年,廖丛宇在德国发行了一张音乐专辑,专辑以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肖邦钢琴作品以及钢琴协奏曲为主。“这张音乐专辑是开音乐会的时候,对音频进行收录,不能暂停、修改或重录,难度较大。”廖丛宇说,他当时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但没想到出来的效果还不错。
采访的最后,廖丛宇还向记者透露,国内的钢琴专业学历最高到硕士,他准备明年赴美国备考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博士学位,最近正在紧张地复习,“我希望到美国学习几年后,再回到中国继续钢琴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