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电影的出现给影视广告未来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微电影的出现给影视广告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几分钟到60分钟不等」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几分钟-60分钟)放映。
“微(超短)周期制作(7-15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Ⅱ 浅谈微电影的产生与分类
浅谈微电影的产生与分类
事实上,微电影这种新兴的电影形态并非无中生有突然就冒出来了。在微电影出现之前,我们也经常能看到类似的电影形态。而且那时候他们有一个质朴的名字“电影短片”。那么“电影短片”究竟是如何蜕变成“微电影”的呢?请往下看。
一、微电影兴起背景
1.网络视频平台竞争的推动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剧播放平台,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热门影视剧版权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高昂的版权购买费导致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同时,网络视频同质化竞争严重,网站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提升原创能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自制微电影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自制微电影不但成本低,而且能保证网站在运营中享有更多主动权,同时,微电影的灵活性和投资决策的风险都更加可控。
2.微时代电影受众的需求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经济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人们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时,我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大,已经很少有人每天守在电视机前或者泡电影院了,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成为一种奢侈。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查找、观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年轻观众的青睐。
3.广告营销新阵地的需要
随着中国网民素质的提高,网民自我意识的崛起,广大网民对广告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单调的叫卖式的硬广告,有些浏览器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广告过滤掉。如今,广告需要采用更软性、更灵活、更易接受的营销方式,而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比传统广告更有针对性,观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通过微电影,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 号公路》就让观众在获得电影观赏感受的同时带动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灌输了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使得广告中的系列车型在部分城市出现热销。
4.技术进步让影视制作平民化成为可能
影视拍摄与制作在早期,因为设备的昂贵和操作上的复杂使其使用范围一直限制在专业领域,并无缘用于民用领域。而随着小巧方便,便于携带且价格适中的的DV 摄像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非编系统的普及,影视制作终于走下了神坛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当中,目前使用DV 来进行各种影视创作的人群不断扩大,数码影视的创作已经进入到一个平民化,大众化的时代。特别是近几年能拍摄高清短片的单反相机的出现,使得平民化的影像制作在质量上更上了一个台阶,微电影就是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应运而生。虽然在微电影的拍摄制作群体中不乏专业团队,但学生和业余爱好者等草根制作者惜着新技术也能拍出毫不逊色于专业人员的微电影,且这类微电影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
5.快餐文化导致了人们对砰片化信息的需求
快餐一词出现在西方,指以麦当劳、肯德基等为代表的快捷食品,有着便捷,节省时间的特点。而快餐文化就是指人们追求通俗,短期流行的,不注重积累和内在文化内涵的文化潮流现象。它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主要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现代化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的,大流行的,短暂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在人们日益增快的生活节奏中,任何冗长的深刻的文化产品的消费都成为了奢侈,人们不再捧着厚厚的书本仔细研读,而更愿意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等新媒体去快速地浏览一些短小简洁的信息,微博渐渐取代了传统博客,微小说的出现也让人们眼前一亮,而微电影这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形式符合现代人的收视心理,尤其受到年轻观众的亲睐。
6.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让“微”风更盛
随着国内网络环境的整体提升和视频网站、3G 网络的发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已发展到4 亿的规模,视频网站急需海量的视频内容,而传统的影视剧版权价格又直线飞涨,相形之下,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题材和时长均适合网民观看的短片则脱颖而出,成为视频网站们的新宠。“限娱令” 、 “限广令”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执行,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广告商从电视台转战到了网络视频行业。面对广告商的亲睐和受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求,商业微电影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故事情节巧妙融合的特征恰好满足了两方的需求。
此外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达也为微电影的传播创造了快捷和便利,微电影短小的篇幅符合了微博用户快速获取信息的心态,在观看之后用户将优秀的微电影通过微博转发等方式进行分享,更加扩大了影响力。
二、微电影的分类
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微电影很大程度上是指从创意广告片转型出来的更具有故事情节、具有完整的电影结构的传播于社会化网络和新兴的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商业长片。这是狭义上的定义。它一出现就被赋予了商业性质和网络特性,它的出现是互联网视频广告的自然进化,微电影的“微”字甚至来源于微博(MiniBlog)的概念。可以这么说,微电影是传统电影短片碰撞互联网的产物,因此,它是电影短片的一个分支或新名称。以前的电影短片由于其实验性质大多用于学术交流和研究,这可以从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各大电影节短片单元的奖项设置中看出来。现在的微电影由于引入了商业性元素且占据了主要位置,这使得传统的短片处于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它们具有同样的电影短片特性,所以如果非要把微电影和短片联系起来,我们只能把微电影像大电影那样分为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传统的实验电影短片)。
刻意划分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不是为了咬文嚼字,两者在拍摄目的、营销策略、发行渠道上都是走着不同的道路。只有认清了作品的定位才能在各个环节做到最优秀。以下拿几部作品举例说明:商业作品管晓杰《青春期》、周拓如《初见》;艺术作品北野6《屌丝和毛》、舒浩仑《少年血》。
1.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的拍摄目的
管晓杰的《青春期》系列及后来的《失乐园》、《女人公敌》都是完完全全的商业微电影,从一开始的编剧策划、制作、出品发行、营销体系都跟院线商业大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播放渠道由院线换成了互联网。周拓如的《初见》由上戏投资,本意是拍一部指导上戏学生的教学片,但从电影结构和制片模式都属于商业片结构。也是一部没有品牌植入的商业微电影。
北野6的《屌丝和毛》不论是题材上还是在拍摄手法上都完全展示了该片的艺术性,导演在尝试一种表现主义的拍摄手法,寻找一种独特的为“观念”服务的电影语言。这部作品的整个拍摄过程都可以纳入到这个“观念”体系,类似当代艺术中的行为和装置艺术。而舒浩仑的《少年血》则完全是导演对电影结构的研究体现。
2.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的发行渠道
前面我们说,微电影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因此且目前来看,微电影的发行渠道还主要是互联网视频网站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也有少数基于互联网的电视终端。互联网平台和商业微电影都具有商业性,因此二者结合基本完美的完成了商业价值的传播。艺术类微电影除了传统的发行渠道,虽然也增加了网络渠道但由于缺乏商业价值而往往得不到重视。
3.商业微电影和艺术微电影的营销策略
商业微电影的营销与大电影或传统视频广告营销路线基本一致,都是通过媒体公关铺面宣传、社会化网络营销、视频网站推荐等手段和渠道完成。对于商业片导演,一般都先拍摄案例通过营销渠道制造爆点获得知名度来增加自己服务品牌主的本钱。从营销手段上都是一样的,只是买单的客户变了而已。
艺术微电影的营销与商业微电影截然不同,因为艺术微电影多为导演传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电影观念,不具备眼见既得的商业价值。因此如果没有品牌客户买单就意味着导演自己要掏腰包。不排除有品牌主赞助艺术微电影,但这种支持并非为了商业利益且不需要回报和转化。艺术微电影的营销既然是传播观念那么就要细分人群,精准的定位受众人群成了其中的关键。《屌丝和毛》的局部成功就得益与这种细分,作为一部稍有政治敏感性的社会题材作品,《屌丝和毛》利用微博渠道在文化类、艺术类、(公知类)小范围传播讨论该片的学术和观念意义,逐渐扩散到各大论坛社区及视频网站。
像大电影生态链一样,艺术微电影作为实验性质为商业微电影提供新的语言和创新,同时也保持着独立的审美和价值。在商业化的当代,我们有时候应该放慢脚步来多多关注艺术微电影的发展和出路。
;Ⅲ 国外青春励志类微电影发展现状
现状如下:
1、青春题材微电影反响热烈。
2、发展迅猛的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的弊端,广告营销充斥微电影。
3、缺少艺术性,台词对白粗浅。
Ⅳ 中国微电影发展现状
除了盈利模式,业界认为影响微电影发展的因素还有两个:一是行政手段的干预影响,广电总局对于内容的监管会越来越严,进而限制部分作品的推出;二是播出渠道的影响,面对多种播出平台以及众多手持终端,需要统一的视频播出格式,渠道打开了才能是内容顺畅地传播。而在目前获得广泛认同的依然是对微电影内容的关注,唯有创意真正决定微电影的未来。好的电影首先得是个故事,即使用在广告传播和市场营销领域,也要遵循人性特征和时代特征,不要止于场面,而要抵达心灵。针对草根阶层从之前网络影像时代主角变成跟风者,专业制作团队将成为主力军,微电影依靠明星吸引注意力,进而成为明星的“第二战场”这一现象,一部分人认为其注定短命:一是成本高昂,小企业进入不了这个游戏;二是容易审美疲劳,只有剧情,才是微电影的生命所在。
Ⅳ 微电影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发展前景如何
微电影是由视频短片、自拍等转变过来的,这个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廉价的摄像机和手机是助推的主要因素,随着一部部短片的成功,这个成功是草根导演的成名,还有利润,同时由于微博的火爆,所以网友将这些短片美名为《微电影》。
发展前景是相当好的,广告的插入带来可观的利润,还有就是微电影虽多,但是好的产品不多,专业导演是很吃香的。上述观点由心心微电影网提供。
Ⅵ 微电影发展前途到底怎样,凭什么赚钱
首先可以插入广告,赚广告费;其次,现在很多新人结婚除了婚纱照之外,不满足于简单的婚礼录像,还会拍个微电影,新的市场需求,有前景;最后就是纯粹的影视,微电影相对于电影院电影,制作成本较低,难度也相对小点,不需要排上院线,有助于培养新生代导演。一部老男孩不就把筷子兄弟活了半边天?只要水平够,吃饱饭也不是什么难事。
Ⅶ 什么是微电影发展前景怎样
微电影拍起来容易,但想拍好不容易,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
微电影拍摄之“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中国互联网。
微电影制作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投资规模也从几千几万上升到几十万不等。
发展现状与传统的电影、电视剧相比,微电影制作发展有很多劣势,比如资金不足,演员、导演相对业余,播出渠道非主流。但微电影有一个优点,就是创意。“微电影的参与者多是年轻人,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大的资本就是没有束缚的自由的创新理念。微电影发展与是否发挥微电影制作者的创新思维密切相关,这也是微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微电影的发展也面临着三大困境,首先是微电影要如何传递品牌价值,“有很多政府、企业都参与微电影,他们主要看中微电影在短期内可能引起很高的关注度。”植入广告多了之后就会拍成广告片,令人反感。为广告而广告的片子会越来越让人反感,虽然微电影可能是不错的形式,但是一两年后最终也会被抛弃。
其次是微电影制作者的态度变化,“微电影制作者是否会继续免费上传?”有不少创作者将免费上传视频视为前期投入。
此外,周凯认为微电影发展前景如何,也要看国家政策层面是鼓励还是约束。如果按传统电影的申报审批模式,创作者的积极性将会受到重挫。
说起电影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微电影,恐怕还并不是那么足以让大众所熟知吧。所谓的微电影就是在常规电影的基础上更简洁的进行编辑拍摄,就像博客与微博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微电影的现状却远不如其他同类行业发展的好。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微电影的盈利问题:微电影界,可以盈利的应该还是寥寥无几,因为还只是个开始,就像网络广告刚发展的时候一样,新兴事物总需要去打开这个市场才行,另外就是模式,微电影的模式除了常规的广告植入和赞助商鸣谢以外,其他的方式基本上就没有了。所以,在广告投放选择上商家也会选择性的去投放广告,到底是投入到常规电影还是网络微电影中,而这最终决定权就在于谁的性价比高,微电影取胜的衡量标准就是他的受众,也就是网络点击率,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他的宣传问题。
第二,微电影宣传推广问题:常规电影都有大的投入,所以报纸啊电视台的报道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公关稿可以召开新片发布会等方式,只要宣传出去,然后进入影院就会有他的观众。而这也是网络微电影所缺乏的。因为微电影本身的投入并不大,少则上千多则数万即可。所以在宣传推广上就成了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当然,也可以像之前火遍网络的微电影《小悦悦微电影》一样,找着名网络推手青春弘志操刀执行,几乎一夜之间就占尽了各大网络媒体头条,一周内吸引了近千万点击,但是毕竟这样的网络推手有限,不可能每部电影他都有时间推。一些做院线商业大片的电影宣传公司也开始涉足微电影宣传,国内也有一些很好的微电影推广案例。光寰金泽传播是国内屈指可数院线电影和微电影宣传公司。光寰金泽与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娱乐频道合作做微电影上映推广,四大门户娱乐频道首页同天推荐,使电影关注度迅速提高,并将微电影宣传与造星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推广效果。
第三,微电影的内容质量:由于微电影投资少门槛低,所以就导致了这个圈子的鱼龙混杂,当然,以后市场发展起来以后,那些不正规的不专业的还是会淘汰掉,但当前来说,还是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微电影的内容质量就会受到很多影响了。无论是剧本还是导演,或者还是后期制作,不同的水平打造出不同的作品,而低水平打造出来的作品必然会为微电影市场带来负讲效应。
Ⅷ 大学生微电影的发展现状
大学校园微电影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先了解大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第一部被称为微电影的作品是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2010年年底面世,无论是从演员阵容还是技术团队来看,其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近几年,诸如微博、微信、微小说、微支付、微公益、微基金等微文化不断被消费大众所接受,而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也加入到微文化的行列,国内微电影的起步虽然晚,但发展迅速,并很快适应了当下微时代的主流环境。
针对时下电视剧插播广告现象严重,广电总局明文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每集电视剧之间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然而广告事业发展已久,一纸限播令对其的发展似乎并无致命性打击,于是,其必定要从其他领域寻求发展空间与活力,便出现了在影视作品中大量植入广告的现象,恰逢其时,微电影的传入与发展无疑给广告事业带来了旺盛生命力,微电影的发展为广告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新鲜血液,广告的发展又为微电影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前进,微电影与广告事业相结合的趋势也是日渐清晰。
其次,在之前我们对“草根”文化的概念已有所了解,对微电影也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阐述。首先,微文化是一种大众所能接受、理解的,在消费大众中广为流传的文化,其与“草根”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而目前社会各阶层也在不断宣传、推广大众文化,又不令其过于通俗化,腐朽化。所以,综合目前形势看,微电影在未来走的将会是一条精品化的大众路线,而在微电影精品化的道路上,就势必会淘汰一些缺乏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微影”家们,这就要求每个“微影”家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争先创优。
在了解了大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后,我们再来看特定环境下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校园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5月12日晚,2012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颁奖典礼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是微电影界的一大盛事,也标志着大学校园开启微电影时代。在当今校园内,大学生拍摄以自己及身边发生的故事为题材的微电影已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慢慢地走进微世界,并逐渐形成微电影界的新生力量,也为微电影界带去了无限活力。目前,青春、爱情、职场等题材越来越被微电影界所追捧,而青春正是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主旋律,在这其中也穿插着许多或唯美,或凄楚,或感动,或残败的爱情故事,职场又是所有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职场对每个大学生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对大学生活的检验。而时下大学校园内微电影的现状则是呈现出一派雨后春笋的迹象。
顺应大环境下微电影的发展趋势,校园微电影也将不断向着总体发展趋势靠近的同时,依然保持其自身原有色彩,大学生既在消费群体中占据较大比例,又在微电影生产中占据较大比例,另外,近几年,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在荧屏上出现频率越来越大,更多的生产者选择把大学生原滋原味的生活故事作为题材,以大众所能接受的形式即影视展现出来。不管是针对影视题材还是消费者爱好而言,大学校园将成为影视,特别是微电影界中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阵地。种种迹象表明,微电影在大学校园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Ⅸ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2006年。这一年,出现了两个后来非常有名的名字:胡戈、“筷子兄弟”。胡戈的恶搞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筷子兄弟”的《男艺妓回忆录》、《祝福你,亲爱的》都创造了疯狂的点击率。很难说,谁是那个微电影的第一个制造者。但从此开始,“小型电影”进入视线。
微电影,又名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从视觉停留的角度来讲,微电影有其特殊的意义,它能更清楚地让观众记得发生在30分钟以内的故事,而且在长时间内,依然记忆犹新。
2010年初,中国电影集团和优酷网共同推出了“11度青春系列电影”项目,“筷子兄弟”凭借《老男孩》一举成名。
《老男孩》的成功,让许多投资人找上门来。其中,尤以广告客户为多。而沉寂了几年的胡戈也火了起来。2012年1月,为了承接广告,胡戈还专门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巨雷文化传播公司。
由于微电影有“参与性强”、“成本低”、广告植入更灵活等特点,全国各地的传媒公司,广告公司争相开发。很多人都看好它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情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是桔子酒店。2010年底,他们没有投放任何广告,而是仿照正在热播的《让子弹飞》,推出了一部诠释酒店品牌的微电影《让火车叫》。整部片子只有4分51秒,但在一个粉丝量较大的朋友的微博上首发后,效果却出奇的好,一个星期内播放量达40万,转发量超过1万次。桔子,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目前,微电影已普遍被关注和接受,好片也不断出现。诸如《老男孩》《一触即发》《66号公路》《安全感》等等。也有私人开拍微电影,比较有名的就是王东鉴,自《来信》后又推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