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的牛粪有什么用为什么说“一块牦牛粪,一朵金蘑菇”
我们眼中的“废物”-牛粪在藏区的处境和地位完全如同“金子”一般!西藏民间有句谚语:“一块牦牛粪,一朵金蘑菇。”
你想知道这户人家有没有钱,只需看看他家门前的牛粪,牛粪越多这家人就越富裕!
在西藏牧区,牛粪不仅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必备的嫁妆,还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去过西藏 旅游 的人大多会有一个发现,那就是西藏一些人家的家门口总是堆着一些牛粪,甚至有些人家的牛粪形成了一道“靓丽”的牛粪墙。
自驾途中经过牧区,有时还会发现,有藏族同胞背着个藤篓在拾起草地上的干牛粪。甚至当一位过路的老阿妈突然发现路边有一块干牛粪,便会像捡到宝贝似的,赶紧揣进自己怀里带回家。
西藏还有一首“牛粪歌”,据说是西藏的妇女们一边做牛粪饼一边唱的:
“牛粪牛粪,宝贵的牛粪,你比金子还贵重,你把自己燃烧尽,给人们奉献温暖和光明。”
而对于我们而言,牛粪是一种避之不及的“废物”,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绕着走,更是有“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说法。
于我们眼中,又黑又脏、形象丑陋,难登大堂之雅的牛粪为什么在西藏地区如此的受欢迎,甚至将其视若珍宝呢?
牛粪-久瓦
牛粪在藏语中被称为“久瓦”,西藏素有这样的说法:“阿妈唐久瓦拉坐卓门”,意为子不嫌母丑,人不嫌牛粪脏。
你能想象吗,在藏族同胞的眼中,“久瓦”也是分类别的。
他们一般将牛粪分为:
“久瓦色冈玛”:黄干牛粪,深秋时节最好的干牛粪;
“达几”:在墙上贴的牛粪饼;
“日几”或“亚儿”:山上拾的牛粪,一般指牦牛牛粪;
“唐几”:平地牛粪,一般指黄牛牛粪;
“那几”:又黑又沉的牛粪,草质最差季节的牛粪,不易燃烧,是最差的牛粪;
“棚几”:牛粪夹杂羊粪、杂草……
由于地域的不同,牛粪的分类其实还有很多。由此也看出,藏族同胞们对牛粪的重视。
财富与勤奋的象征
在西藏,你会发现很多牧民家的外面都堆着一道牛粪墙,而 谁家的牛粪墙越高越长,这家的主人就越富有越勤快。
牧民家牛粪墙的牛粪来源于自家养的牦牛,牧民们一般不会去动他家牦牛拉下的牛粪,毕竟在当地牛粪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宝贝。
这就说明了,谁家的牛粪墙又高又长,谁家养的牦牛就多。
而一头牦牛的价值至少也要1万元以上,一些牧民家的四周都围上了牛粪墙,那这家可富有了,养的牦牛至少也得有上百头,这可就是100来万了。
并且在西藏,家里边有100多头牦牛的可不在少数!
此外,牛粪墙越高越长,这家的主人就越勤快,越能干。
毕竟养牦牛也是需要人去看管的,把牛粪捡回家砌成牛粪墙,也是需要人去做的。
我们没人能够做到视金钱如粪土,但西藏人民却是真正的视粪土如金钱!
牛粪墙是怎么砌的呢?
有朋友一次在西藏日喀则的嘎东村里,偶遇一位老奶奶在屋顶糊牛粪(砌牛粪墙)。
老奶奶弯着腰把地上的新鲜牛粪掺点水,然后拌匀拌匀,再用双手抓起一团,左右手交互着,揉搓成一个饼状,最后往屋檐上一拍,一个牛粪饼就做成了。
而牛粪墙正是由一个个牛粪饼堆积而成的。
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
牛粪本身就是极好的肥料,经过雨水的冲沙后,牛粪渗入泥土,使土质肥沃、牧草丰茂。第二年牛羊又能吃上新鲜细嫩的青草,长得肥膘体壮。
在西藏, 牛粪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燃料 。
在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气候干燥,冬季水量很少,草木少,很少有作为燃料的植物,牛粪晒干后燃烧起来很方便,也不会有臭的味道,甚至有一股淡淡的青草味,成为西藏地区天做的优良燃料。
它既能烧火做饭,又能烧火取暖、保温,涂在房子的墙上,还能给屋子起到保温的作用,冬暖夏凉。
在西藏,人们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酥油茶也是用牛粪火煮的。煮好的茶放凉了就不能喝,酥油茶凝固了容易让人腹泻,如若再烧开,酥油与茶水分离就不好喝,因此,也一直用牛粪火对酥油茶起到保温的作用。
此外,藏族同胞们还会用牛粪火灰烙饼。他们用牛奶和面加入酥油,摊成饼。然后扒开牛粪火灰,将饼摊放在火灰上,再盖一层牛粪火灰。烙好后可随时取用,香甜酥脆,异常可口。
另外有点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对非常尊贵的客人还会使用牛粪来擦碗。因此,当热情的藏族朋友们找来牛粪给你擦碗,盛邀你吃饭时,这表示他们十分欢迎你。
民俗节目中的吉祥物
西藏的人们在举行婚礼、丧葬过年、乔迁、煨桑敬神、屋檐装饰、治疗某些疾病……时,牛粪“久瓦”都是不可缺少的必备物。
举行婚礼时:
在特定的场所中间悬挂“司巴华”(彩箭),下面摆放一袋牛粪、一桶清水,上面各系一条洁白的长哈达,象征新婚夫妇婚后生活红红火火,家业兴旺、多子多福。
丧葬时:
算出合适的日子,在那天的黎明将尸体送到指定的天葬台天葬。之后,司葬者先点燃几袋牛粪,从中取点“门达”(未燃尽的牛粪火灰)煨桑供神。秃鹫一见青烟,便会立即云集于此,聚集在附近山峦等处。
藏族丧事活动期间供亡者饮食,一般都在家门口悬挂“索达”即陶罐里放少许“门达”(未燃尽的牛粪火灰),“门达”上不停地撒少量糌粑并滴水,陶罐里昼夜冒青烟,表示为死者不间断地供饮食。
过年时:
在后藏(岁末最后一天),男子背着一大袋“久瓦”去到离家很远的上坎陡岩边将大年初一早上敬供的羊头烧焦。初一,鸡叫三遍时,不少人家带着“切玛”、糟粑去取“佩喜”(四新):从别人家牛棚里取“牛粪新”,从水源处取“水新”等,并在取“四新”的四个地方撒上些糌粑粉。
取“四新”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要给“四新”粘上酥油花,放置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将“牛粪新”放进自家的牛棚里等,表示能招财引福,防止霜灾雹害。
乔迁时:
新房里首先要安放“唐东杰布”(被人们神化的国王)塑像和一袋牛粪、一桶水,喻主人搬进新房后,吉祥安康、幸福美满、长命百岁。
治疗某些疾病时:
藏医中安神藏药的疗法:牛粪火灰上撒少许“咙嘟”,病人吸闻浓郁药味青烟即可。它对精神受到强烈刺激的病人疗效显著,起到镇定、安神之作用,而且立刻见效。
藏族传承的一种文化
拉萨有一座我国唯一以牦牛为主题的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而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居然是牛粪,一面专门请牧民垒砌的牛粪墙。
西藏有句谚语:
“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
牦牛对藏族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产下的粪便更是藏区最重要的燃料,世世代代温暖着藏族同胞们,具有非凡的意义。
我国曾经拍了一部《牛粪》纪录片,在纪录片中,一个藏族小孩对他的妈妈说:“妈妈,牛粪真脏啊”。小孩的母亲却立即制止道:
“不能这么说,牛粪这个词在藏语中是没有任何脏的含义的……牦牛不喝脏水,也不吃脏草,对于没有上齿的牦牛来说,牛粪是没有脏的概念的,没有牛粪,我们藏族人在高原上就无法生存。”
或许于我们内地人而言,牛粪是一种比较脏的东西,但对藏族同胞们来说,牛粪一直是他们心中的宝藏,作为一种没有污染的燃料,它不仅是藏族人寒夜的温暖、驱除黑暗的灯盏,更作为煨桑的原料,给大地带来福泽。
这也是藏族的一种文化传承,对于它,我们不能抱着功利心或者以自我主观去评判。正如电影《可可西里》中所讲到的: “你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很脏,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
写在最后
牛粪“久瓦”,不仅融入了藏族独特的人文色彩与风俗民情,还体现着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等深层内涵。
西藏有三大怪:“手臂露在外面,牛粪墙上晒,厕所随身带”,而当地的风俗习惯可不止这些。
我们在去西藏 旅游 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尊重并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2. 民间非遗文化是什么具体有哪些例子
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比如,相声、口技,云南的米线,少数民族的吃喝结婚习俗,小巷子的叫唤的修理工,山东的各种饼,西安的凉粉儿,西藏做的酥油茶,多的很
3. 微电影酥油灯讲的是什么意思
由藏族青年小伙旦正多杰拍摄的微电影《酥油灯》12号母亲节在网络爱奇艺网重磅首播。
该剧讲述了主人公东周年轻时因失手误杀了阿玛卓玛的儿子,而被判入狱,出狱后他压抑不住心灵的愧疚感,决定去找老阿妈赎罪,希望能得到她老人家的原谅。载他去老阿妈家的摩托车司机是个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知道东周大叔的事情后原本叛逆的心灵慢慢被融化。而老阿妈在东周大叔的细心照料后不久,年迈的阿妈卓玛终于含泪辞世而去,随即东周大叔当了僧人,用一种信仰继续他未完成的赎罪,与此同时叛逆的年青小伙用有限的生命领悟到了无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