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河南安阳林州市农民个人怎样购买养老保险
虽然国家准备对社保实行全国统筹,但是现在省级统筹还没有最终实现,所以真的不好办,建议到居住地的居委会咨询
如果实在买不了社保的话,可以考虑买一份商业保险,现在很多人都为自己的父母这么做了,因为商业保险不存在你所遇到的缴费问题,而且保障范围更广更灵活,也没有定点医院和药品的限制。
新华网
——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个老人
白露前的一个早上,王丰田老汉从自家的芝麻地里走出来,解放胶鞋上沾满了泥土,“今年雨水大,地润得很,芝麻都倒了,得赶紧扶扶。”
68岁的王丰田是郾城县龙城镇小王庄村二组的村民。他家住在村子最南头,小院里石榴已经挂果,大叶杏枝繁叶茂,小他5岁的老伴儿在灶间忙活着。王老汉搓掉手上的泥土,点燃一支“沙河”烟,面对记者的询问,打开了话匣子。
16岁那年,初中还没毕业,王丰田就去沈阳军区当兵,四年军旅生涯造就了他雷厉风行的性格,也给了他一副享用至今的好身板。复员回乡后,王丰田被任命为民兵营长,带着一帮年轻人白天训练,晚上巡逻,是乡里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日子流水般过去,眼看着三子一女一天天长大成人,王丰田也从一条精壮汉子变为白发老者。“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前些年,王老汉的头等大事就是给儿子娶媳妇,为女儿寻婆家。三房媳妇娶进门,儿子们都分家另过了。大儿子跑生意多年,闯荡出了些眉目,一家四口迁居深圳,两三年才能见上一面。小儿子在县城当校工,隔三差五回来看看。只有二儿子住得离自己不远,几乎每天都要领着孙子来老汉的小院坐坐。“闺女嫁给北村一个养猪专业户,小日子过得也怪殷实。子女们都孝顺,孙子辈儿也争气,俺老两口身子骨还硬朗,地里边的活儿还能干得动。觉着日子这么过,也怪带劲,没有啥烦心事。”王丰田说。
王丰田一家在小王庄村不算富,和他同龄的老哥们儿家境大抵相似。操心生计、操心儿女一辈子,到现在他们还是闲不住。伺弄家里的首粗几亩责任田不说,王丰田和一个老伙计还去山西贩过两次苹果,挣个体己钱。后来村里成立老年协会,王丰田高票当选老年协会副会长。他和几个老哥们聚到一块儿,谁家有个磨牙斗嘴的事情就去调和调和,哪个老伙计过生日了,就提篮打酒前去热闹一番。这些年村里经济状况越来越好,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高。“要说不孝敬不赡养老人的事儿,哪个村都有。早前比较多,主要还是因为穷,儿女都吃不饱,老人答芹没更别提。儿子还好说点,媳妇要是恶一点,摔摔打打、骂骂咧咧的情况的确存在。”王丰田说,“不过这几年情况好多了,年轻人都忙着出去挣钱,老人在家看个门,招呼住孩子,用处不小。孝敬老人也是为自己好,能让自己在外头安心挣钱。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想得都可现实,俺村几个富户还给父母报名参加旅游团,去北京看天安门呢。”
“如果子女忤逆不孝,怎么办?”面对记者的追问,王丰田笑了笑,“他不孝就靠自己,我现在干得动,庄稼把式样样不差,能养活自己。”
“那如果你年龄再大一点儿,身体再有个花钱受罪的病,怎么办?”王丰田沉吟良久,在青砖上摁灭烟头,“要说真躺床上不会动那一天,实际上也指望不住孩子。干了一辈子,俺老两口还攒了几千块养老保命的钱。其他的法子,我没想过,也想不出来。”
日上三竿,王丰田的老伴儿端上来豆角蒜汁捞面。王笑着说:“记者同志,你想的问题太深。要我说,能顿顿吃上好面,过的就是好日子。”
旁注:像王丰田这样60岁以上的老人,在河南省农村有749万。按照国家规定,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进入60岁以后,就应视为丧失劳动能力。城市工作人员60岁可以退休,安享晚年生活。而农村的许多老人还在自耕自养,以自己的劳动清纳创造效益,解决自己的生活来源,殊为可贵。
省民政厅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河南省农村老年人,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条件有保证的,占92.7%。其中自食其力的约占15.4%,这部分老人大多是低龄健康老人,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或技术特长,依靠种地,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保证其生活来源。其余的多依靠子女供养,一般年龄较大,身体有病,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他们仍然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业劳动,但所创造价值已不能满足自身需要,主要靠子女供养。
一个村庄
即便是在1∶55000的郾城县政区图上,龙城镇小王庄村也不过是个绿豆大小的圆圈。村子里住有315户1346口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60多位。
村支书赵自甫说:“俺庄只有1080亩地,人均才合八分地,要不是临着洛界(洛阳—界首)公路,光指望种地,吃饭都困难。”小王庄村子小,人少脑子活,改革开放之初,这里的村民就倒腾点小生意做。洛界公路穿村而过,门面房价格逐年上涨,好些家都盖起了二层小楼,上面住人,下面出租。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村里几个胆大的从山西、甘肃等地贩运苹果赚了钱,大伙儿看好这个行当,纷纷杀入。短短几年,小王庄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批发集散地,小生意成了大气候。去年,小王庄村人均纯收入突破3300元,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这几天外地苹果陆续运到,村里能干动体力活儿的老年人,都跑到村口帮助卸车。老人们把这当成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每年还能挣上不少装卸费。
53岁的魏桂云快人快语,“俺村尤其是这些年,风气不赖,基本上没听说谁家儿女不孝顺、虐待老人的。俺娘今年都92岁了,身体还是棒得很,村里的老少爷们都看着哩,对老人说话嗓门高点都不敢。大家还说哩,争取让俺娘活到100岁,也算给村里争光了。”王然是外村嫁进来的媳妇,今年60岁,前些年当了奶奶。她说:“小王庄的风气好,村规民约大家都自觉遵守。那一年姓张的那一家媳妇对老公公不好,全村人都不理她、看不起她,搞得她自己都抬不起头。风气只要是正了,就不怕那个别调皮捣蛋的,他们也成不了气候。”
村民应秋花接着话茬说:“其实农村人都有个攀比心理,要是一家对老人不好,能带着好几家儿女都不孝顺。这里面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分家嫌老人偏心,有的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对劲,还有的老人再找老伴,二婚,子女嫌丢人,不登老人门。这些事儿俺村没有,但是听说其他地方有。”
“贫贱生百事,吃饱万事宁”。如今衣食无忧,庄户人家的生活也少了很多不和谐音符。即便偶有家中老人长年卧病在床,子女不耐烦的,村里就会组织村干部、老年协会会员,登门去做思想工作。年底评议十星级文明户时,孝敬老人也是一项硬指标,谁家缺颗星,亲戚邻居都会有看法有说辞。“前些年还搞过签订赡养协议书,让有老人的户家订责任状。这两年就是不搞这东西,大家也都自觉自愿,传统道德的力量其实在里面起作用最大。”赵自甫说。
两年前,57岁的焦建中张罗着成立了一个腰鼓队,她说:“原来家里有个小孙子,眼看着长大了,不用天天有人跟。我一个农村老婆家,在家里闲待着浑身都不舒坦。几个要好的在一块儿商量商量,就想着成立个腰鼓队,一个人兑100块钱买乐器买服装,吃完晚饭到打麦场上活动活动,精神头也足了,身体也好了。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俺们还去给助助兴,可受欢迎啦。外村的都开始请我们去表演了。”如今,小王庄村的腰鼓队已经有30名队员,原来都是年龄较大的,现在,20、30岁的大姑娘、小媳妇也纷纷加入其中。
作为老年协会副会长,王丰田和一帮老伙计正积极向县老龄办申请,在村里建一个门球场,事情已经有了眉目。“看着城里的老年人打门球怪有意思,俺们农民也愿意玩点新鲜东西。”王丰田说:“一到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扯闲篇,怪憋屈。多活动活动筋骨,能活大寿限。”
村委院子的南临,是四间粉墙黛瓦的房子,赵自甫说这里就是小王庄村的敬老院。原来打算让村里的四个“五保”老人搬到这里,但一是有的穷家难舍,二是税费改革后,村里没有专项资金请护工和炊事员,房子就一直闲置。“五保”老人一个进了乡敬老院,三个有亲戚周济,自己有地,村组每年对给他们粮食,平安度日不成问题。
在村西地头遇上74岁的“三无”老人赵国仁,他正帮着78岁的老哥哥种田。赵自甫说:“县民政局的领导已经说了,像他这种在村里散居的五保对象,从明年1月份,一个月给补助100块钱,这可顶了大事了。”
旁注:小王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龙城镇属于中等略偏上,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村,该村的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得到了较好的赡养。河南省其他地方的情况也大体相似,这主要归因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收入相对有了较大提高。随着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也有很大改善。
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影响深远,加之近些年老年人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也提高了人们的养老意识和法律意识。绝大多数子女孝敬或比较孝敬,不但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也多关心照顾,家庭和睦,代际关系融洽。
另外,这一代老年人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饱尝过战乱饥荒的苦,所以十分珍惜现在的好生活。他们往往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只要衣食有着落,他们对所谓生活质量,要求不高。
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无经济来源的“三无”老年人占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的4%,他们中的半数以上也纳入了“五保”供养,生活稳定。
一个敬老院
月亮门、夹竹桃、红砖道,西去镇政府约一公里的这个小院,就是龙城镇敬老院的所在地。民政所长宛向荣说:“我们刚刚搬过来不到两个月。这里原来是乡卫生院,敬老院用了以后需要再投资整饬一下。厨房、淋浴房、卫生室都要建新的,估计到10月底就能建好。到时候,俺乡敬老院能接纳80位以上的‘五保’老人,硬件上应该说也是不错的。”
目前,敬老院里一共住着20位老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69岁,最大的王闪老人已经97岁高龄。干了15年敬老院长、已经超过退休年龄的李爱枝说:“吃的住的,政府全管,还有专门的护工负责他们日常起居。可以说,这些老人在这儿比分散在家过的日子还要好,很多老人都能活到80、90岁,如果在家里养老的话,恐怕这些人早就没了。”
老人们两个人住一间房,除了换洗衣服,其他的由政府配给。身体尚好的,就帮忙喂两头猪,养几只羊,能换个活钱。敬老院的各项工作还没有全面到位,69岁的赵尚倭就临时充当炊事员。灶间凌乱地堆着几袋面粉,苍蝇在空中飞来飞去。午饭是大锅煮面条,撒几根玉米菜,没什么油水,但保证供应。“后院冰柜里还有大肉。”赵尚倭说:“隔三差五,俺们也管弄个荤菜吃吃,改善改善生活。”
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基本上都无儿无女,平日里除了工作人员,也少有人来探望。能有个地方住,有顿饱饭吃,这些饱经沧桑的老人们已经很知足了。有时候乡里赶会唱大戏,他们还能搬着小板凳去凑热闹。遇到个头疼脑热的小病,李爱枝他们给包个药,打个针;如果是大病送医院,敬老院就会和老人所在村组联系,保证医疗费用的支出。“税费改革之后,五保供养经费这一块儿是从村为单位的附加税里头支出的,往往收不上来。省里规定每个老人一年费用1300元,但能落实一半就不错了。”宛向荣说:“没办法的时候就只能向镇政府借粮、借款,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俺们也想让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再提高一些,但是经费问题实在头疼,俺们心有余,力不足。”
“要说全乡够‘五保’条件的,在200人以上,就算建成以后全部利用上,敬老院也只能负担全乡1/3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李爱枝说:“大部分散居的五保对象现在还得由村组负责,他们的生活照料、房屋维修、有病治疗、死后丧葬等等很多事情,我们也无能为力,全看村班子办事的能力,村子的经济实力。镇上原先考虑过搞些院办经济,但没有启动资金,说说也就搁那儿了。我们也希望能有个什么好法子,给敬老院这一块儿更多重视,多办点实事。”
旁注:据省民政厅统计,全省目前共有农村五保对象33万多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4.26%。集中供养五保对象3万多人,只占其中的10%。大部分五保对象,要么分散供养,要么应保未保。全省目前共有乡镇办敬老院2020所、村办172所,不同程度地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对于自耕自养的农村“三无”老人,在税费改革前,他们责任田的农业税、乡统筹和村提留及各种集资,大都由地方免除。税费改革后,由于实行按土地收税,又没有拿出相应的免税政策,他们要与其他青壮年劳力同等缴税,增加了他们自养的困难。
敬老院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阵地,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敬老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税费改革以后,村级可支配财力下降较大,对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很难落实到位,造成五保供养经费落实困难。很多地方的乡镇敬老院也和龙城镇一样,境遇尴尬无奈。而且河南省地域之间差距比较明显,一些经济基础差的地方,往往五保对象也多,群众负担更重,不利于当地农村脱贫致富。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在农民、农业、农村。农民是难点,农村老年人更是难点中的难点。
农村目前养老形势总体是好的,这得益于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好势头。老年人也享受到了现代文明进入乡村后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吃、穿、住、用、葬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有较大改善。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支撑着农村养老问题的基本稳定,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仅仅是个别现象,老年人应享受的基本权益和社会尊重都可以得到保障。各地基本都能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一些地方还提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各级党委政府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必须看到,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处的赵玉民说:“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保障能力差是最根本的原因。农业产业效益低下,农民积累少,用于养老的积累更少,农村养老96%以上不得不沿袭千百年来一贯的家庭养老方式。一旦传统道德的束缚力量减弱,农村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施行、家庭规模缩小,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和老年福利服务业又没有形成气候,农村养老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加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劳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老龄化提速,这更要求我们重视农村老龄问题,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五保供养工作在税费改革之后,其资金筹集方式、工作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村级附税的支出比例没有具体规定,乡镇财政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又往往不到位,造成五保供养经费难以落实,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有而不保、保而不好”的现象。农村“三无”老年人本来生活水平就不高,如果供养经费不能到位,将难以保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
“加大对老年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敬老、助老、养老意识;抓好村里面老年协会的建设,表彰先进,鞭挞落后。这些工作我们都可以做。”郾城县老龄办主任袁富生说:“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还要研究制定出农村养老的保险制度,与土地保障、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相结合,打造出一张确保河南省农村老人基本生活的保护网。”
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为河南省做好农村养老工作指明了方向。老年人“自耕自养田”土地税、农业附加税的减免,宅基地分配政策上老年人权利共享等政策,虽然酝酿了很久,但是一直没能进入具体操作阶段,这更增加了城市养老与农村养老之间的差距。而且,从未来的发展看,建立与城镇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所必行。
“苏、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逐步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熟经验。”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的殷俊博士说:“坚持自愿原则,通过集体补贴与政策引导等激励措施,提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就能逐步使社会养老保险健康持续地发展起来。”
旁注:据河南省民政厅的调查资料显示,河南省具备或初步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县区已经超过85%,这项政策也正逐渐被农民们认识和接受。随着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群众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完全可以采取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河南省林州等县市已经从1995年开始,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林州市目前已经有16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覆盖率达到18.4%,保费基金积累总额达5700万元,已经有2900人开始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金额58万元。养老金在当地由金融机构代发,管理比较规范。
这样看来,用养老保险制度在河南省广大农村建一座“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都将是深远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㈡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回忆旧事而已,《二十四孝图》如何做到了“极尽挖苦之能事”?文坛巨子鲁迅,早就对《二十四孝图》鄙夷不屑橘纳。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里,对“二十四孝”极尽挖苦之能事。鲁迅尤其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书中写道:“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圆哗没,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㈢ 河南林州东姚各村名的由来
老年人都知道,林州古城墙没有东北角,这究竟是啥原因,民间传说和一个忤逆子有关。
相传在很早以前,林州的许多村庄都还没有名字,当初在城东北方向有个村庄,村里有个人叫王世海,家有母亲、妻子和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这王世海性格鲁莽游手好闲,是个出了名的忤逆子。平时,他夫妻在家活不干,饭不做,也不照管孩子,全靠年迈力衰的老母亲伺候他们。有一天,他母亲抱着孙子在厨房做饭,小孩手脚乱抓乱蹬,没小心被开水烫伤。王世海听到哭声,一手夺过孩子,转身掂起菜刀就去劈他母亲。老人吓得躲闪不及跌倒在地摔成重伤,连吓带气不吃不喝,没几天便命丧黄泉。
这消息传出后,马上成了当地的头号新闻,县衙派出两名公差,要他们到东北方向去查找王世海其人。没想到这两位都是马大哈,把王世海听成了“王世凯”。当他们走到今曲山村时,一打听这村正好有个滚败野人叫王世凯,不问青红皂白,便将他带回去问了斩刑。熟知内情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议论纷纷,都说此事真“悬种”(作危险解,林州方言),王世海差点儿丢了小命。后来,说的人多了,人们便把王世海居住的地方叫成大喊了“悬种村”。
当时,王世凯住的这个小村也还没有名字,王世凯被杀后,家属连年喊冤**,巡按大人亲审此案,终将真正凶手王世海捉拿归案,为王世凯平了反伸了冤。人们都知道屈杀了王世凯,他的家乡便被叫成了“曲杀村”。后来,人们又嫌此名不雅,便根据当地的山势走向,改称“曲山村”。
悬种村后来也改称贤城村。为何改成贤城?民间传说,自从王世海伏法后,该村社会风气大大好转,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时间一长,人们觉得“悬种”这村名不好听,便改称“贤城”村。后来居民逐渐增多,一村变成了两村枯伍,这便是今日的“东贤城”和“西贤城”。
最后再说县城这个城墙角。据说,当时朝廷规定,如果哪个村出现了忤逆不孝之子,就说明你这个县风气不好,也说明县官没尽到责任。这个忤逆子的家在县城的什么方向,就要将那个方向的一段城墙或城墙角掀掉缩回,以此警示后人。因为贤城村在林州城的东北方向,所以林州城墙的东北角就被掀掉了。
林州城始建于东魏孝靖帝天平元年(534)。距今已有1470余年。究竟这个城墙角是哪年哪月拆的,查遍历代林州史志,都未见文字记载。
㈣ 焦家屯的风俗民情
焦家屯民间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象璀璨的明珠点缀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光彩。在传统节日中,虽然存在一些落后和迷信的东西,但其主要作用在于丰富、调节人民的生活,加强人民群众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同时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厌恶情绪。正是这种内涵美,使一些传统节日久传不衰。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一些与人民生活联系淡薄的节日逐渐被淘汰,有的节日内容不断更新,抛弃其落后迷信的份,发展其健康有益的内容,逐渐成为人民的生产劳动之余庆贺丰收,改善生活,游乐嬉戏,追求光明的有益活动。 春节。俗称新年、阴历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隆盛的节日。殷商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开始,周从农历十一月,秦和汉初则从农历十月始。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尔后农历新年延续两千多年。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采用阳历纪年,以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村里大都请升伍搜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村里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吵历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橘改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大好春光里,希望人丁兴旺,生活美好。
古时,立春这天,村里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民间俗称打春儿。《重修林县志》载:立春前一日,县官率属具威仪鼓乐,迎春于东郊,耕籍田,鞭土牛,具五辛盘,食春饼。颁送芒神、土牛画像,曰迎春。远近观者如堵。民国后礼废。民间于是日食薄饼、萝卜丝谓之咬春。春饼是用白面烙成的,吃时,要在里头卷上以凉拌菜为主体的丝状菜肴(原来是丝状的,或加工成丝状的)。立春时把春饼和生菜等食物装盘,便叫做春盘。因为咬春活动的盛兴,因此赠送春盘,旧时也是立春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据传唐代以前就已有了。《四民月令》载: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吃春饼、吃萝卜的咬春习俗,始源于两千年前的五辛盘。所谓五辛盘,就是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儿的蔬菜(葱、姜、蒜、韭菜、萝卜)。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夜,张灯结彩,猜灯谜,观焰火,吃元宵,赏月赋诗,相沿成习。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参加歌舞得常达万人,自昏达旦,至晦面罢。过罢年以后的节日中,正月士五是特别热闹的节日。人们过年的余兴未尽,又迎来了灯节。人们把正月十五当小年过,一是吃扁食,二是点灯盏。这天晚上吃罢饭后,各家各户开始点灯花。将预先用绵纸做成的直径二三厘米的数十个甚至上在个灯蓊,盛在碗里,倒入香油搅拌,用筷子夹出点燃,门礅上、石条上、平棚上、墙头上、水道眼儿、厨房、门旮旯、院落四周、中间、门里门外,到处都放着点燃的灯花,灯光如昼,清香扑鼻。地上灯花起舞,天上明月高照,群星闪烁,使人有一种子如入仙境之感。1950年以后,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开始耍灯笼,有转灯、龙灯、花环灯、跑马灯、沙灯、丰收灯,并且向神化偶像灯发展,奇巧百出,五彩缤纷。尤其是县城,文化馆组织的灯展更为精彩,观灯的人群水泄不通。
十五这一天的烟火也十份壮观。烟火由民间各区以一个大村为首筹办,十五前开点老杆。老杆上的各种做事,都用烟火表现。届时,远远近近男女老少,观者如集。老杆一点,两个多小时才能完结,上元这天,民间的各种文艺活动出串演比赛,热闹非凡。 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历来对龙特别崇拜,村村建有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民间有很多龙的传说:龙于头年的冬至蜇潭,来年的二月二抬头升空,开始它行云降雨的工作。春雨贵似油,人们希望龙多给下几场。敬龙活动久传不衰。
这天一早,人们做的头一桩事就是龙抬头。不管是集体的磨还是个人的磨,争先恐后地到石磨跟燃纸,上香祭供,并用磨塞子将石磨支起来,让龙抬头,因为两个磨眼之间有一条刻凿的龙,人们以磨为青龙。然后到池边、井边、河边投石,告知龙王,今天是二月二,赶紧抬头升天。晚上,大人挎篮子,里面盛满草木灰,先在墙跟撒一缕,再到打麦场的专访撒个很大的圆圈,象征风调雨顺,粮堆如山。
二月二,喝龙茶,引的钱,往家爬。这是民间的一种普遍信仰。
二月二龙抬头,忤逆媳妇发了愁。这是林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传说民间有一农妇生了一个独生子叫李原,因生活所迫,李原经常外出,家中留下老母和其妻王小姐,每当李原外出回来后,其母都要向儿子哭诉媳妇不让吃饱的事情。二月二这天,李原责问其妻王小姐,王小姐却硬说婆母昧了良心说瞎话。为了取得丈夫的信任,她就端扁食喂狗充母食,中午将煮好的扁食,由李原在灶边看着,王小姐亲手送至。李原问其母是否吃饱了扁食,母说没有吃。李原很生气,王小姐却骂婆母昧良心,闹得李原黑白难分。此事龙王夺云中看得很清,一个响雷,将狗和王小姐劈死,扁食从狗肚里溢出来,李原才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告诫忤逆媳妇要孝敬老人,不敬老人,天理不容。这天,民间很少有婆媳闹气的现象。 三月清明节这天,村里民间流行祭祖的活动。它既有怀念先人,勉励后代之意,也可借此大量植树造林。这天在坟头植树,让先祖功德荫庇后代,也有百年树人之意。
这一天,人们一早就要采柳枝,插至所有门上,孩子们还用柳条编成帽栲栳戴在头上。此俗从晋文公重耳祭介子推故事演化而来。原为清明的前一日,寒食节所做,后被并入清明节。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要举行祭祖活动,县城以北由家中女人做点好汤,掂到坟上,倒在坟头,上香点纸。县南则禁止女人到坟上(如女人上坟,视其没有后代),而先将白纸拿至六外剪成方块,曰鬼单衣(不准在家剪,以示阴阳有别),然后由家长带领男后生去上坟。先将块状纸单压坟上(单压为单衣,双压为棉衣,每个坟上压的白代要象人形状),然后上香点纸钱(木刻板印的钱),叩拜后点鞭炮,还要用新土将坟墓重新护一遍。1950年以后,除上坟之俗沿习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墓、陵园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林州民间称五月单五。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民间传说此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但此节并非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才有之,而在这之前就有了。林州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五月五采艾淋浴和服用之习,这和西汉戴德《大戴礼》:五月五日,蓄兰为淋浴,屈原的楚词俗兰汤兮芬华与此是相吻合的。这说明端午节的一些活动,早在屈原投江以前已在民间进行。只是到了宋朝,朝廷追屈原为忠烈公,并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才晓喻全国纪念屈原。
林州民间,每逢此节有采艾之人俗。据说太阳出前的艾性凉,可以驱邪,太阳出后的艾性热,容易招邪,故天不明就要上山采艾,甚者有赤肚采艾的。采回来的艾先拿一束插在大门门首祈求驱灾避邪,剩余的艾人们将它拧成长辫子挂于屋檐下晒干,供日后作药用。可煎熬淋浴舒筋壮骨,也可煎熬服用祛风,还是山里人点燃熏杀蚊子的必备品。吃糖糕,改善生活是这天的生活习俗。
端午节,正当盛夏之初,虫害将兴,农忙季节将到。端五的风俗实与防病、治病、除虫害和讲卫生有关。采艾活动,就包含有直接同灾害、疾病作斗争的性质。这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这些习俗虽然有的被宗教利用以愚弄人民,但不应和劳动人民的朴素、良好的愿望混为一谈。 农历六月初六,古为天祝节。进入六月,天气返潮,食物易于发酵。民间开始用大麦造曲,以作醋、酱酵母。妇女们还特别注意翻箱晾晒衣物,以除潮气。六月初,正值谷子抽穗阶段,人们盼雨心切,习惯聚集地头观看长势,有六月六,看谷秀和大旱不过六月六之谚语。
六月正值酷暑天气,许多习俗都与消夏抗暑,卫生保健有关。 林州民间认为七月七日夜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间。牛郎“河鼓二,俗称牵牛星,织女即天孙。传说二星羡慕人间生活,违背天规偷降人间配成姻眷并生下两个孩子。天廷得知,收回织女,牛郎担着两个孩子追赶织女,快赶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划了一条河,把他们夫妻2人隔在两岸。从此以后,夫妻两地分居,隔河相望,深情脉脉,无由以达。喜鹊同情他们,约定每年七月七,飞到银河上以身搭桥,让这对恩爱夫妻见上一面。每年的七月七易下蒙蒙细雨,人们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的泪水。
这天夜里,姑娘们都愿向织女求教,请她到人间教自己做活儿。多是7个姑娘凑在一起,对上7种礼品,做7个大扁食,内包7种用夹竹桃叶剪成的针、剪子、弹花锤、织布梭等7种工具,口唱:年年有个七月七,织女姐姐俺给你送饭吃。教俺巧,做对花鞋送你老。教俺拙,用个红圪针扎你脚。7个针,7根线,7个姑娘都教遍。打东墙,望西海,织女姐姐送巧来。唱完紧闭双目,背过身去篮子里摸一个大扁食,谁吃的里面有那种针线工具,谁就是这样活儿未来的能手。在游戏中,她们得到了愉快,增强了信心。它和乞巧的习俗融合在一起,显示出林州妇女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1950年后,此俗消亡,变为妇女们抱着小孩,围坐在庭院中观看银河讲论天机。女知识分子有的诵起少游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仍顾雀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寄托情思。
从牛女神话演变而来的广大妇女乞巧习俗,表达了她们对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曲折地反映出旧社会妇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此风久传不衰。 农历七月十五,林州民间说是牲口节。是日,有牲口的人家要做羊羔馍上供。此馍用白面做成羊羔形蒸熟,中午上供后食用,还要放鞭炮,庆贺六畜兴旺。这天停止使用牲口,并于晚上做一锅炒米汤给牲口喝。所谓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顿炒米即指此。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在财主家放牛,每天不叫吃饱。有年七月十四夜他和伙伴在山上杀了1头牛吃。为了应付财主,他把牛尾巴插进山缝,谎说牛钻山缝了。次日财主来山上一薅牛尾巴,真的哞哞地叫了几声。从此以后,每年七月十五,便成了牲口的生日。这天东姚、任村等乡还相继兴起了点花山和对鞭活动。
每年七月初,牛倌们便要在山坡上用乱石垒成石窑,内装秸草,排成一溜。妇女们在家里要用白面做枣花糕,到七月十五上供。男青年用麻、桑皮、碎布条拧成鞭子,准备和外村对鞭。
七月十五的晚饭后,明月刚刚升起,牛倌们即登上山头点燃装好的秸草,和方八邻近村庄比谁的火苗高,燃的时间长。这时,方圆数十里的各个山头火花相映,形成花山。
山下的打粮场上,浩大的对鞭队伍(每人取一把做好的鞭子)众人喊:一--二,××家(村),对对鞭!叭!叭!鞭声顿起。对方村庄听到呼喊自己村时,也要回喊对鞭,依此类推,村村相对。
七月十五夜,明月当空,花山辉映,鞭声清脆,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七月为一年秋季节令之始,秋收在望。上述习俗反映了这个特征,秋耕时是牲口最劳累的时期,让牲品过节,实际上是人们事先把它调养好以准备秋耕;点花山预祝秋季丰收;对鞭是练习鞭技,准备秋耕鞭牛。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此节两汉时已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开元遗事》载: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明刘侗等所著《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是夜,明月悬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亮的夜晚。旧时林州民间这一夜,家家户户举行拜月、赏月活动。拜月时将事先准备好的大个儿苹果和圆月饼4个摆列到院中的供案上,面对明月上拜。举家老小围坐院中,观赏角盘似的明月,大人们从圆月中产生一种稳定、和谐、圆满、团聚的感觉。小孩儿边吃月饼边哼小曲:明奶奶,上锅台,请小姐,喝茶来……老人们向儿孙讲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神话故事。
中秋节是林州民间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有兴无衰。这个节日因建立在人们对自然美--月的审美心理基础上,超越了时代和地域,增加了无穷的活力。 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经测出了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解释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代我国对冬至节很重视,《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要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恭贺一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林州民间是日家家户户吃扁食,有吃扁食能防冻耳朵之说。
冬至节后,严冬来临,旧时穷苦劳动人民时光更难熬了,一般殷实之家也很重视这个节令。冬至后农民非常重视看雪。一九雪,九九皆有雪。从农事讲,越冬作物极需冬雪保持地温、墒情。此时地里能大冻,二麦敛藏必固。如缺雪必致来岁多虫害。天气过暖。果木开花,就难望丰收。雪大就可以冻杀害虫,来年农业丰收有望。这是林州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经验。
㈤ 如何评价顾长卫的微电影龙头
顾长卫的《龙头》仍然是部需要精神解码的电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电影语言穿插,内涵丰富。龙是中国象征,2012年亦是龙年,而影片本身也在叙说中国的时代故事,作家房子被拆,只能接受现实,老人回忆孩提时忤逆人性的往事,年轻人对生孩子的恐惧与担忧无不透出对生活的焦虑,而片中穿插的角色更是内涵深刻,各种泡沫,黑猫白猫,不堪重负的举重者,对生充满焦虑的女人,看透一切的自杀客,此纳汪浪叫声此起彼落的CCAV,行尸走肉般的拾荒者,都茄搏不免让现实充满想象,片尾一句也许过完今森仔年狗尾巴草都能开出花来,还牡丹花呢。”让人想起阿拉伯之春”,给予观者现实之外的希望,影片更像是顾长卫的一场梦,梦里有着难以言说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