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潮》扬国学文化之帆,树民族文化之自信
书名: 《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
出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年春晚,古风舞蹈《只此青绿》让我们如醉如痴,沉迷于宋元素。其实,国风文化的先行者是河南卫视,《唐宫夜宴》最先火出圈,之后是《纸扇书生》。美轮美奂场景,在舞台上焕发传统文化生机,引发一波又一波国风和国潮。
《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是青年导演张内咸对国潮的思考。
张内咸有十余年影视行业从业经历,在时尚前沿,对国风和国潮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他曾担任多部商业广告制作人,执导过微电影、纪录片等,被《旅伴》杂志评为“北京十大新青年”。
在张内咸看来,国潮兴起于何时呢?他探讨其起源于“汉服热”。
2018年,他打算拍“汉服热”短视频,却成为一部200分钟作品,选题也扩展到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各层面。
汉服并非特指汉代服饰,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各时代民族服饰,从材质和款式上也千差万别。中国青年之间悄然回归一种传统风气,他们身着古装,在景点或漫展打卡。一股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
媒体人把2018年称为国潮元年。在这一年,运动品牌“李宁”率先在服装显眼位置印上“中国李宁”,至此,街头巷尾都是身穿李宁服装的年轻人。恰好这一举措,让李宁成为潮牌。
之后,国潮扩展到其他国货品牌领域。
为了更深入了解国潮,张内咸把国潮分为三个要素,分别是中国符号、更新观点和面对市场。
第一要素中国符号,体现在我们生活各方面,已融入到我们骨血,从语言到文化,从饮食到传统建筑,都体现了鲜明中国元素。
但是,令人深思的是,张内咸在搜索传统绘画技艺“水墨”时,出现结果却是关于日本的,并非中国元素,这是细思极恐事情,值得我们重视,不能让外国对我们传统文化改弦易张。
第二要素是更新观点。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历史背景,比如我们提到的历史故事,“故”是过往,“事”在甲骨文中等同于“史”,而“史”在古代是“记录事件的人”。所以“过去的事情”即是“历史”。
讲好中国故事,更新观点也是让大众传播有意义中国符号。
第三要素是面对市场。张内咸以电影艺术领域为例,提及中国最早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41年。中国动画人把美术和传统艺术整合,还包括皮影戏、剪纸、木偶戏等特殊拍摄手法。直至如今,动画产业借助IT行业得以充分的发展。
在市场角度来定义国潮,是一种具有中国符号的商品。
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从古今中外各方面去展示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