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8篇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篇1
阿甘正传讲述了主人公福雷斯·甘从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长经历,他从人人口中口娘养的傻瓜成为一名真正的成功人士。听老师说,这部电影当时上映时曾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
主人公阿甘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为人善良、讲义气、信守承诺,也正因为他的这些优良品质,他收获了友情、爱情和荣誉。从珍妮到布巴再到丹中尉等,阿甘与他们都成了生死之交。虽然阿甘天生腿不好,总带着一股傻气,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坚毅、努力,逐渐超越了自我,创造了奇迹。他从跑步到踢足球,到参军、打乒乓球,再到捕虾,一直都有所建树。最后,他获得了多个荣誉,成为了百万富翁,也与他从小的好朋友珍妮为了夫妻,并有了自己可爱的孩子。
观看这笑败部影片,使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并坚决不做自己不该做的;不要瞧不起任何人,更不要认为某个人傻。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将要面对什么,就像电影中阿甘说的那样:“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看起来傻的人说不定就是凳举运气最好、最精明的人。
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每一个人,学会宽容,学会坚持,学会专一,学会讲诚信,学会做自己该做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篇2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就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了属于自己生活的奇迹。
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爱是阿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妈妈对他的爱,使他并没有被放弃,以至于拥有了一个如此传奇的人生,他对珍妮的那份爱使他坚持奔跑直至跑遍美国。我承认,对珍妮我是不喜欢的,不管是她是因为怎样的背碰粗颤景造就了她的性格,我对她自暴自弃这点是极不赞同的,我认为一个人有怎样的明天取决于你拥有怎样的今天,所以我对她是怀有一种同情但不怜惜她的心情的。但是,其实看到最后,对珍妮,也是已经释怀的了。她最后还是没有继续放逐自己,没有继续放纵自己,这点还是值得怜悯的。
阿甘爱珍妮。珍妮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惨,四处漂泊。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阿甘,也遇见了这世上最美好的爱情。也许珍妮不会想到,她的一句话换来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换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她的一生充满凄苦,但是最后,她终于永远地沉睡在了唯一带给她温暖的树下。
珍妮是阿甘的唯一,因这唯一而永恒。
阿甘爱他的孩子。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车,像小时候妈妈送自己上校车一样。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样,只是这一次,车上不会再有一个珍妮那样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里,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我也懂得这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是什么样子的。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篇3
本片阿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回忆他的一生,从小阿甘就是一个智障患者,智商只有75,只能上特殊学校,身体略有残疾的孩子,要靠母亲给套上的铁架行走。因常受人欺负、侮辱,时常采用跑的方式回避,终有一天跑的过程中摆脱了铁架的束缚,同时也一步步跑进了大学的全明星橄榄球队,并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跑进了部队,并通过跑在作战中救受伤的战友。之后还是通过自己的执着,一步步实现了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本片还结合当时美国的时代背景和大事件又给本片增色不少。
本片通过阿甘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有坚定的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有乐观自信、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阿甘的真性情、善良,赢得了他的爱人和友谊。
通过本片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好多人变得唯利是图,社会需要真善美;通过本片还告诉我们梦想是一步步放大的过程;通过本片还告诉我们,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和激励智障或普通的孩子;通过本片告诉我们,要直面人生的酸辣苦甜,生老病死,要学会从容、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本片还告诉我们,人本性的真善美要发扬,特别是在这个极其复杂的社会。
两个多小时看完后,我开始对照阿甘反思,只有心无杂念、按部就班、坚持不懈,任何事都能做好,即使是一个“傻子”。孩子的教育应该如何去做,家长应如何去激励孩子。上帝是公平的,为你关了一扇门,会给你打开一扇窗。
看完了《阿甘正传》之后,真的会触碰到你柔软的内心,你目前是成功也罢,失败也好,困惑也好,迷茫也罢,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篇4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预料到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母亲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阿甘过着像一片羽毛般,洁白,平淡的生活。
这部电影中提到了阿甘一生中激励他的两个人,那就是他的母亲和珍妮姑娘。
阿甘他是孝敬的。在捕虾的过程中,听到他的母亲患了癌症后,毫不犹豫地从船上跳进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向一所有着病危母亲的豪华的房子游去了;阿甘他是感恩的。他从小腿脚不利索,上了学校后,所有人都排挤他,唯独有一个善良的小女孩让开了座位,让他坐下,从此,阿甘有了第一个好朋友,每次有坏小孩要欺负他,珍妮都会让他快跑,终于,他摆脱了铁架的束缚;阿甘他是老实,守信的。在越战中,失去了他的战友一一巴布,在一个晚上,他答应巴布要做捕虾的生意,虽然巴布战死,但是他依然遵守承诺,买了一艘捕虾船,也就是"珍妮号";阿甘他还是意志坚定的,他一直跑了三年两个月十四天十六个小时,他跑步时一直想着妈妈讲过的话:"要往前走,必须先忘掉过去。"
阿甘的一生中,虽然智商为七十五,但他的妈妈说:"只差五分而已。"即使这样,他走进了大学跑过了足球场,当了橄榄球队员,到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走进了乒乓球外交的战场,跑遍美国,最后走到了他的终点,成为了亿万富翁。
看过了《阿甘正传》后,我得到了许多感悟:我们做人要像阿甘一样,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任何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豁达,坦然地面对生活动……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篇5
看完电影《邓稼先》后,我认为邓稼先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其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的为人:不求功名利禄,只是默默地在为自己的国家奉献。更何况如今贪官污吏遍地丛生,能够有这种觉悟的人早已少之又少。
我还记得几个月前看到过一则笑话。官员一拜访官员二,看到他的豪宅,就问他是怎么变得如此富有。官员二笑了笑,指了指河上的桥:"我吃了这个工程的20%"。后来,官员二拜访官员一,看到他家如同皇宫一般,就问了同样的问题。官员一指了指没有桥的河说:"我吃了这个工程的100%"。如此调侃,可见这种行为早已变得如此的"正常",早已不会有人感到惊讶。
可是邓稼先却没有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当他被告知马上要参加的工作需要他放弃自己的光明未来,从此销声匿迹,他仍然毫无返顾地接受了。而这件事是他最亲的亲人也无法知道,而且会让他远离他们。这份工作,不仅不会赚到很多钱,还会让他的功名"消失",并且忍受远离家人的痛苦。按现代人的价值观,这绝对是一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工作。可邓稼先还是同意了,并为这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邓稼先为了国家放弃了利益、名声与亲人,为他赢来了无数好评;而现在有无数人,不是成为金钱的奴仆,就是成为权力的木偶,为了这些他们牺牲了尊严与地位,有时甚至违法,却只"赢"得他人的唾骂与鄙视。所以,邓稼先的这种为人,值得我们学习而它们也将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回报。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篇6
国庆期间,我看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著名的指挥家因为母亲的葬礼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遇到了儿时的同学,打开一本日记本,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个调皮的学生因为恶作剧,刺伤了神父的眼睛,刚来学校做学监的马修知道这件事情后,一开始想把恶作剧的那个孩子拎出来,关到禁闭室去。但在途中,看到校长狠狠地拎着一个孩子的耳朵把他拉到禁闭室里去时,他又于心不忍了,于是决定和学生私下解决这件事。他对这个孩子说:“我可以不说出这件事是你做的,但在神父的眼睛没有好之前,你必须一直当他的护理员,你愿意吗?”孩子立马说道:“我愿意!”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个马修老师真好,如果换成别的老师,估计早就大发雷霆,还会喊这个学生的家长过来了呢!
还有一个场景也令我难以忘记:当后来成为指挥家的莫杭治因为辱骂院长而被关禁闭,释放出来后罚做清洁工作,听见马修训练他的同学们合唱,每天放学后独自一个人偷偷在教室里练习唱歌时,马修发现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给他“开小灶”……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了音乐或许可以改变一切,更敬佩马修这样的老师,用他善良而又宽容的胸怀爱护着那些在别人眼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是他发现了孩子们的优点和潜能,并鼓励孩子们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孩子们才茁壮地成长。
在我的眼里,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就是像马修一样的老师,在班上孩子们调皮捣蛋犯错的时候,她常常是耐心地询问同学们犯错的原因,并常常用幽默的语言来教导同学,既让同学认识到错误,又不伤害他的自尊。想到这里,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真是很幸福啊!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篇7
今天,我在老师的推荐下,和父母一同观看了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火星救援》。
第一镜头就是马克·沃特尼和其他宇航员在火星上采集标本准备带回地球,但突如其来的风暴使他们迫不得已撤离。就在上飞船之际,沃特尼被物体击中,消失在漆黑之中。为了能让飞船安全起航,只能把沃特尼留在了火星。可是,沃特尼并没有死,反而异常坚强地活了下来。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自行搬土、种土豆。还跑到大老远找到信号源,联系到了nasa。可是,上天并没有看到他的努力,一次意外,把他的种植场炸毁了。他不能再种土豆来维持生计。后来,他的同伴知道他活着,决定回火星救沃特尼,这给了他很多的信心,他日夜兼程,来到了火星升空舱,也就是获救地点。终于,沃特尼在火星过了512个太阳日后,重新回到了飞船上,回到了地球。
在这部电影中,沃特尼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他那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和乐观的精神。当马克一个人孤立无援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当无数次的希望和绝望交替,几经绝境时马克却始终没放弃哪怕一丝丝求生的希望,他没有崩溃也从不轻言放弃,永远是在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践,还能自娱自乐自嘲,保持乐观。这便是求生准则!
最让我深刻感受的几句话就是:“当我独自被困在那儿时,想过会死在那儿吗?想过,当然想过。这是你必须知道的,因为他正发生在你身上。那是太空,它是不会迁就你的。在某个时候,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当一切越来越糟时,你只能坚强地面对。这是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要么屈服,要么反抗就是这样。你只要开始进行计算,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下一个问题,解决下下个问题。等解决了足够的问题,你就能回家了。”是的,如果说任何问题都能解决,那么只需要你的时间精力和努力,沃特尼就是这样度过这512个太阳日的。
只要坚持,就有生的希望!
微电影观后感600字篇8
10月6日,队里组织集体观看《长津湖》这部影片。该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战,而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惨痛的牺牲,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很多先烈是以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视死如归、冻成冰雕也不退缩的革命精神。
在电影中有一句话我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愁。这都是因为老一辈帮我们打了属于我们的战。如果他们没有选择上战场,保家卫国,那有可能下一个上战场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又或者会到我们。电影中有一个男孩他也才19岁,跟我年龄差不多,但是他都有为国捐躯的精神。而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训练,为国争光。
我们观看完这部电影就离场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彩蛋。但是当我走出电影院,看着路上车水马龙,灯火阑珊的时候,我知道这应该就是这部电影的彩蛋了吧。那一刻,我知道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没有他们我们现在可能也吃不饱,穿不暖,天天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既然他们给了我们这种生活环境,那我们就应该好好训练,取得好成绩来报效祖国。
在这里我要致敬那些为建设祖国参与了各场战争又或牺牲在战场上的那些英雄,谢谢你们,让我们拥有现在的生活!我们也会努力训练站在世界的赛场上为国争光!
『贰』 看完青春法制微电影《正道》后的观后感500字以上,800字以下
好!
青春,你是春天里的第一抹新绿,突破严冬的萧瑟和荒凉,给人们送来春天的问候;青春,你是孩子灿烂的笑脸,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活力;青春,你是老人在公园健身时所练的太极拳,所跳的迪斯科,“人老心不老”的信念使每个人对你都不陌生;青春,你是祖国经济腾飞的坚定步伐,是听到北京申奥成功后人民的欢呼,积极向上、永不停步是对你最好的解释。
青春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我们拥有花一样的年华,充沛的精力和灵活的头脑。青春是一个人离别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我们从少年时代走来,经过青春期的过渡即将走向成熟。青春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个有所作为的时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莫轻易,白了少年头”的古训督促着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时期中我们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牢固的基础。青春是如此的宝贵和重要,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青春,好好把握自己的青春。
花季雨季的我们,纯洁、快乐、天真。在学习、生活、交友中,我们编织着自己绚丽多姿的青春!青春是座美丽的山峰,让人向往;青春是幅迷人的画卷,让人留恋;青春是条湍急的河流,让人徜徉……飞扬吧!青春!飞扬的青春,维系着一颗颗飞扬的心;飞扬的青春,托起一个个飞扬的希看;飞扬的青春,留下了一个个飞扬的故事;飞扬的青春,浸红了我们无悔的年华。飞扬的青春,载着我们的梦,飞向未来!
曾多少次幻想过青春的样式,幻想过青春的爱恋,幻想过青春的欣喜,幻想过青春的愁绪,而今天,青春正守侯着你和我,激荡的胸膛里流淌着投进青春的狂热!
青春如同一首歌,它的内涵就是让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同时它又是一个梦,让你用坚实的足音将它羽化为现实的辉煌;青春也是我们的一种资本,需要我们用成功来证实它的潇洒,用胜利证实它的生机勃勃。
由于青春,我们用力深呼吸,用力作梦。由于青春,我们不怕失败,努力往前飞。由于青春,我们有用不完的精力,HappyTogether!由于青春,我们约定制造共同的回忆,镶在青春纪念册。
有人说,青春是快乐的源泉;快乐在这里流淌,痛苦也在对面徘徊。有人写,青春是多雨的天空;雨露这里蔓延,阳光也在天边等待。有人唱,青春是挥洒的领域;自由在这里走动,封闭也在隔壁守侯。
青春的歌,如诗如画,如云如水,如痴如醉。青春的歌,不忘怀旧,不忘《朋友》,不忘《同桌的你》。青春的歌,唤起青春的童心,穿梭在飞雪中,在草地上堆起了《雪人》。青春的歌,有着恋家家情结,萨克斯演奏的《回家》令人想起远方的牵挂。青春的歌,讲述着青春的故事,一首含情脉脉的《谈心》碰撞着青春萌动的心。青春的歌,荡着青春的柔情,由于有情,这歌才动听。
青春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财富、青春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风度。朋友啊!珍惜青春。
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那么我愿意一直等下去,无论是一年,或者是一生。
我常常在思索我们的青春,它真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玩意儿,短短的身子偏偏拖了一个长长的尾巴,像翅膀一样招摇着,久久不肯离去。
我每天都在数你的笑,可是你连笑的时候,都好寂寞.他们说你的笑容,又漂亮又落寂。
我们曾经是单纯的孩子,我们希望能单纯一辈子。如果可以选择,我们宁愿永远不懂,那些从前不懂的事。
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份
在青春之路上唱着青春之歌,心情那样的舒畅洒脱,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青春之河,回眸巴!回眸青春的神气,几乎每一瞬间都有鲜花绽放,回眸青春的美妙,几乎每一处都有生命的奔息,无论你选择哪个角度透视青春,都是那么玲珑剔透。
最好的时光里,我依然独自一个人走在那条浮华炫丽却不属于我的街。 我像一个拾荒者,悄悄收藏起时光的底片,让它变成陈年的私酿, 然后在那个夏日的午后,晾晒出任何与你有关的画面。
几年后,发现无数的感情不撕自碎 , 原本都不完整,就不需要撕碎 。 现在,我开始怀念, 那个撕碎你信和照片的雨夜 。我羡慕那时的自己 , 还有完整的幸福可以撕碎。
浮华一生,淡忘一季。 空有回忆,打乱缠绵。 笑容不见,落寞万千。 弦,思华年。 那些年华,恍然如梦。 亦如,流水,一去不返。 不泣离别,不诉终殇。
因为依赖一份只有我记得的回忆,我已经长大。长到可以勇敢的面对人间所有的风风雨雨。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 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 人。
记忆想腐烂的叶子,那些清新那些嫩绿早已埋葬在时间刻度的前段,惟有铺天盖地的腐烂气味留在时 间刻度的尾部。
当我倔强地独自背上行囊开始我全新的路程,我知道,只要仅有的几个朋友站在我身后凝望。他们的 眼神像落日一样苍茫而深远,让我觉得沉重。
『叁』 我的青春你来过微电影观后感
《我的青春你来过》影片用朦胧诗般的语言叙述了我们最好的青春,触动了我们心中回忆最美青春的开关,细数从前的美好,然后为成为最好的自己继续努力。
总以为那些有关青涩懵懂、活力充沛的青春年少时期离我们这些成年人,每天忙着工作、生活的人们久远了。或许,有关的青春记忆,只是我们心底最深处的珍藏,任何时刻拿出来饮一杯都能让人沉醉。
刚开始,我承认被唯美梦幻的镜头语言和轻快愉悦的背景音乐所吸引了,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那散文诗一般的画面描述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了我。
都说,青春是诗行,花半开、月半圆,最是美丽,因为有朦胧的悬念可遐想。或许,情窦初开,情半藏,爱半掩,亦是最美好,因为有留白可揣测。
其实,青春岁月里的遇见,本无对错,所有最真最初的梦想,都是历练,每一次懵懂无知的经历,都是成长。漫长岁月里,那些有关青春的跌跌撞撞的回忆,总有一天,成为我们最绚丽多彩的铭记。像影片中所引发的思考,该以怎么的心态迎接青春年少的朦胧情愫与憧憬向往?
被青春美好气息击中的我们,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不知不觉进入到九十分钟的剧情中去。剧中演员的平均年龄不到17岁,基本都是本色出演。
当然,再好的颜值没有好的故事和演技作为支撑也是不够的,做为一部青春文艺片来说,故事情节性不太强,情节安排得过于简单,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部分,这是影片的缺陷。但这正是《我的青春你来过》这部影片的独到之处,因为它本身不是商业片,是导演和制片人用自己的诉说方式表达着有关青春的回忆。
正是由于没有更多的浓郁商业气息,所有的演员才能饰演得那么自然贴切了,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东西,不管是唯美浪漫的、或紧张压抑的情节,整个影片竟然没有一点点的俗气感和违和感。随着故事一点一点拉开,我们慢慢回到青春的世界中,仿佛重新回到求学年代,再一次背上书包重走了一遍青春。
只是这一次,我们可以用更成熟、更冷静的眼光去看待过去,才发现那段青春岁月里除了高考的紧张,父母殷切期许所带来的压力外,还有很多曾经经历过却因不够深刻而被轻易忽略的东西。我们的求学时代不是只有读书,不是只有压力与压抑,还有很多独属于青春期的美好,我们也曾是那般的单纯快乐。
在影片里,男女主角肖阁和陈曦的每一次懵懂的情感试探、误会后的郁闷和伤心都不会让人觉得讨厌。而暗恋肖阁的张一柯莫名的冲动、别扭、暴躁……跨越了青春期的我们竟然在理解中觉得可爱真实。
理当如此啊!刻苦学习、上进心强的学霸素丽,大大咧咧、偶尔卖萌的小胖妞,叛逆任性、嚣张张扬的罗楠,还有对学生怀有殷切期望的班主任们,剧里的每一个主要人物塑造得都很立体。就算是会有一时的情绪但绝不会讨厌,你会不由自主地将身边的人与他们一一对号入座。
年轻的他们偶尔冲动犯错,也能忍痛认错改错;偶尔冲突争斗,也能握手言和;偶尔失落迷茫,也能找到方向……似乎除了高考成绩和摸不着彼此心思的惶惑不安,再也没有别的需要担心的事情了。简单、平凡、真实的一如当年的我们。
即使曾与青春恶语相向,即使曾经彷徨受过伤,即使始终耿耿于怀于对当年无法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不禁想要在此刻与自己握手言和。
『肆』 微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2篇
【 #心得体会# 导语】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观后感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微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2篇,供大家的品读。
【篇一】
近日,临潭县冶力关镇纪委组织全镇干部、村“两委”负责人集中观看了由甘南州纪委监委策划、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拍摄的反腐倡廉微电影《草原兄弟》。该影片故事感人、情节生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一致好评,前后三句话贯穿了影片始终。
——“书记不让说”
道吉大叔说出了多少老百姓心中的无奈与无助,沧桑的面容、无神的眼目、无力的话语里流露出的是不信和不满。在无奈、不满和愤懑之下埋藏在心底的是失望,是党和政府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大打折扣的体现。作为一名基层虚慎干部,每天都零距离接触着不同的群众,每个言谈举止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的心里有杆秤,每个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会衡量出轻重。在全国上下脱贫攻坚决胜时刻,不要让干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成为脱贫摘帽的拦路虎。
——“情归情法归法”
自古以来,情和法就是矛盾的结合体,面对儿时一起奔跑的身影和阿妈慈祥的面容,面对人民群众殷切的希望,扎西嘉措,这个阿妈的养子,在矛盾中纠结、在矛盾中挣扎、在矛盾中抉择、在矛盾中成长,身处蓝天白云下,草原依旧美丽、溪水依旧清澈、糌粑依旧香甜、奶茶依旧浓香……
最终法纪战胜了亲情,“情归情,法归法”,铿锵有力,容不得半点犹豫。这是对国家、对人民群众、对阿妈的交代。此刻,兄弟两人心里都流着泪,一个是对亲情的难舍、一个是对兄弟的不解。在法纪面前,兄弟情、阿妈的病痛都是那么渺小,这就是新时代真正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名具有纯洁党性的共产党员。
——“犯错了就要好好改”
母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慈祥、善良、伟大的化身。面对两个不同身份、不同的处境、不同道路的儿子,阿妈没汪庆有过多的话语,两个都是自己养育二十几年的儿子,没有养子和亲生之别。阿妈心里明白,自己身体之痛是能够忍受的,如果儿子继续在歧途上行走,最终的后果将是阿妈一辈子的无法忍受的心痛。既然把弟弟交给哥哥,那就一定会改好,那是一种信任,是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也是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在以新时代为背景的社会主义浪潮下,这部影片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群众期盼这种一心为民的公仆,社会需要这种敢于担当的干部,时代更是呼唤这种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
【篇二】
看着案防微电影的一幕幕情节,戏中人的一举一动不断地牵动着我的心。十二个短小精悍的微电影,篇幅虽小,但给大家带来了引人深思的头脑震撼。十二个案件的涉案人员大多是客户经理、柜面人员,他们有的是好老公,想给老婆带来好的物质生活;他们有的是好父亲,想给孩子多挣点钱;他们有的是好哥们,可能只是帮朋友一个小忙,但结果却是身陷牢笼……他们都不是位高权重者,他们就是工作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亲人,他们离我们是如此之近。
以前总感觉我们小小柜员,不会有那么多风险,但今天看来,无论哪个岗位,思想上的放松都可以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在低柜差陵敬的岗位上将近一年,接触了很多个人,对公业务,平时也谨记各项法律法规,不曾想也不曾有过违法违纪的事,但在些许细节上注意得还不够,比如客户来办理业务,盖章前会拿纸来试盖一下,盖完后也就随手扔了,也没有提醒客户,这里就有很大的风险隐患。影片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柜员窃取客户印鉴,仿刻客户印章,偷取客户支票,从而窃用客户资金。提醒客户及时销毁不用的盖有印鉴的资料,防范于未然。既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我们在风险的前沿,一定要对规章制度有敬畏之心。
总之,保持清醒头脑,健全正确的人脉,认真贴心服务客户,时刻保持学习与正确的心态,这是我们每一个建行人都应做到的基本要求。
『伍』 微电影观后感
微电影观后感篇一:微电影《迷路的孩子》观后感
看完微电影《迷路的孩子》,我有一些感受在这里说一说。
感一:感动
感动有两。第一,被大山里孩子们的纯朴善良感动。孩子们从未见过花露水,当秋老师把花露水放在讲台桌上忘记拿走时,孩子们抑制不住好奇心把它拿来一一闻过,一不小心打碎了。他们紧张得不得了,害怕的不行,现实生活已使他们明白留住一位老师不容易。打碎了老师的花露水,在他们眼中无异于是打碎了老师继续留下来的热情。孩子们马上想办法补救,他们能想到的最好办法是凑钱重买一瓶。火根自告奋勇承担了买花露水的重任,却因路途太远在夜晚回来的路上迷了路,回来后还把所有的责任都揽下来。一个小小的孩子,为了把老师挽留下来,他承担了所有的一切。这份纯朴善良和担当,实在令人感动。如果不是同学们当众说明,秋老师不会明白事情的真相,也是因为事先不知道,秋老师在明白时才会特别感动,才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选择。第二:被秋老师选择留下来感动。秋老师来这里支教的初心,是为了更方便考研。来这里不久便被大山的艰苦打倒了,她巴不得能马上离开。考上研究生是她名正言顺离开的理由,她也如愿以偿考上了。但就在这当口,火根的纯朴打动了她,可爱的孩子们的纯真让她决定留下来。这样的选择意味着责任担当和之前理想的牺牲,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热情,特别是对一个刚大学毕业对未来充满憧憬且对这里的艰苦已有所了解的女大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说,秋老师的选择让人感动。
感二:不解
校长指责秋老师的言语举动,我觉得有待商榷。影片里人物的言行举止,反映的是导演想要展示给公众的价值理念。校长的语言行为透露给公众的理念是:支教,应该是纯粹的奉献,不该带有个人的利益目的。能这样当然很好,但真的只能这样吗?如果是,国家就不用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大学生们去支教,通过支教获得相应的优惠。秋老师支教,就是在优惠政策(方便考研)的吸引下去的,这不应受到指责。相反,她响应国家号召去支教,应该得到表扬。要求大学生们支教必须是纯粹的奉献,这要求恐怕也太高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哪个不是对未来充满华丽的憧憬?他们的未来景象里也许有过大山里贫瘠的土地上几十个基本没受过教育的野孩子在望穿秋水等待老师来传授知识的场面,但他们肯定没想过这场面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或者是与自己有什么长久的关系。他们涉世未深,还不可能拥有
纯粹奉献的灵魂高度。再说了,在物质喧嚣甚上的社会中,有多少人能做到纯粹的奉献?为什么他们不能因为支教更方便考研而来支教呢?校长传达出的理念就是不能。笔者认为,大学生们在支教的同时考上研究生,两全其美,有何不可?可是在校长眼中,为什么秋老师不能去考研而且还没有资格当老师?火根去买花露水彻夜没回,秋老师并不知情啊,再说,也不是秋老师要求他那样去做的呀,她如果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会让孩子们那样做的。知道孩子不见了后,秋老师也是心急如焚到处找,校长怎能说出那样的话?难道在校长眼中,必须是纯粹的扎根山村教学才能受到歌颂?否则就必须受到指责?如果这样,还有哪个大学生敢去支教?校长凭什么能抢走秋老师的录取通知书?连国家都明文规定她可以边支教边考研,这说明通知书是合理合法的呀,是谁赋予校长那样的权利?校长自己扎根于山村小学,为山村教育做贡献,为孩子们操各种心,这值得赞美。但他凭什么要求别人也必须像他一样只能纯粹奉献,而不能在奉献的同时还拥有积极追求其他的做法(影片里校长虽然没有明说,但我觉得言外之意就是这意思)?校长的指责无厘头,校长的要求很霸道。情节安排校长这样的做法实在令我不解。
感三:迷路
影片中直接展示的是火根因买花露水迷路了,间接要表达的是秋老师的心灵迷路了。对于秋老师的心灵迷路之说,我不认同。如果说导演安排校长那样做是为了给秋老师敲响警钟指明方向,可我认为,秋老师并没有迷路,她奔着容易考研的目标去支教,方向明确,无可厚非。虽然后来孩子们的纯朴与善良让她对人生、对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改变主意,那也只能说明她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第二次选择,同样也是方向明确。并不能就此论断说之前为方便考研来支教就是心灵
的迷路,后来选择留下来就是心灵的正道。她能选择留下来助力山村教育当然值得赞美,她选择去读研也同样值得尊重。如果她读完研后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改变山村教育,给山村带来更大的希望,不也是很好吗?或者她毕业后在其他地方为社会做贡献,也是不错的。难道这些就不是心灵的正道吗?选择读研与选择留在山村,焉知哪个对社会的贡献更大?焉知哪个选择更为高尚?校长怎可一棍子打死?其实,真正迷路的是校长,他用自以为是的道德去绑架秋老师,这怎么可以呢?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合法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涉。但校长的做法严重干涉了秋老师的选择,强迫了她的思想,可见校长的思想迷路了。山村的教育需要改变,校长的思想同样需要拯救。如果校长的思想不迷途知返,也许会阻断了大学生们的支教路。
以上就是我观影的感受。
微电影观后感篇二: 《心墙》 观后感
看了《心墙》微电影后,视频开头曾有一句史铁生说过的话,“死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回过头来想想,让我颇有感触,那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
视频中的曽念芜所经历的一切,虽然过程心酸,但结局也算完美。一个人的一生也就仅仅的几十年,为什么人们要因为不必要的事来浪费生命。话虽如此,但正处于人生有着大好年华的我们,却未必理解深刻。因为我们年轻,所以不知贫苦。因为我们年轻,所以不知苦难。也正是因为我们年轻,所以不知我们所不知的一切。过早的.经历这些,也许会带来你的困扰,但这些只是一时的,当你挺过它之后所收获的,是你无法用金钱所换得的。这是属于我们的财富,我们人生路上所积累的财富。我们就该经历一切,让我们健康成长。试想一下,倘若曽念芜一开始就没有坚持,而是选择结束生命,那该留下多少的遗憾。正是应了那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从这部电影中我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或许有些事情还没有经历,但只要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微电影观后感篇三: 青涩而充满激情的青春
何双兰
进入2014年岁末,非毕业年级的学生经过精心准备,认真编排,师生激情出演,终于在全校师生面前揭开其神秘面纱。复兴中学第二届微电影节拉开序幕,我和其他老师观看了23部由各班学生自己创作的微电影,主要是关于梦想、责任、蜕变、青春等主题。各班有各班的创新,各班有各班的理念。出发点不同,视角不同,给我的感觉也不同!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看着他们真诚的笑脸,看着他们前进路上的纠葛、迷茫和苦闷,感受到他们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成长的烦恼,感受他们的艰难的蜕变,情节虽然简单点,但学生们领悟了自己的责任,放飞自己的梦想,对现实的蜕变让他们活力四射。
责任,是一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样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相比之下,孩子们的世界是单纯的,没有成人的油滑和世故,自然容易产生碰撞。
初中部初二1班拍的《职责》还是受到大家的好评。小演员自然本色的表演还是很出彩,无论是演技还是主题无疑是略高一筹的。《职责》讲述的是一位认真负责的班长由于过分严厉,因而得不到大多数同学的理解和支持,同学们的指责和不满溢于言表,班长被迫“下台”,但后来班长积极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并
改正自身的不足,化解了矛盾,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支持。
这个素材很有生活,这是现实中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矛盾的一个折射,它从初中生的角度写出了孩子们眼里的职责,作为一名班长既要做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又要和同学们搞好关系,还要扮演好一个监督的角色,这对于初涉人世的孩子着实不易。孩子们没有成人的那种做事圆滑,也没有成人会说的委婉措辞,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把心理的虚与委蛇,而是实实在在的展露出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小演员本色表现真实自然,毫无做作,非常自如地把一个小班长的直率干练与泼辣展现出来,看得很舒服。至于其他孩子的表演也很真实,初中部最好的微电影非《责任》莫属。
欣赏学生们拍的微电影,感觉总体水平高中部要高一些,以各自的视角展示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其中 印象较深的是《我的音乐青春梦》和《蜕变》
高一3班《我的音乐青春梦》讲述了一个男孩儿追逐梦想的过程。男主人公从小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尤其是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考上音乐学院。在毫无准备的前提下突然得知父亲失业,如晴天霹雳,妈妈在重压之下也向他提出不让他再学音乐的要求,他失望又气愤地离家出走,曾一度绝望至极,在朋友的开导下才逐渐重拾信心。在老师的策划下,同学们开始准备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恰逢学校举办“校园歌手大赛”,同学们纷纷鼓励他参加大赛。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决定参加。获得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奖状的同时他更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经过孩子自己的坚持,家长的努力,终于圆了孩子的梦!
梦想,是人类奋斗的目标,种下一棵梦想的树,用坚韧不变的信念,浇灌养护,终有一天它们将枝繁叶茂。只要你坚持自己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蜕变,也是微电影的一个主旋律,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追求进步与自己的惰性常常产生矛盾,这些眼高手低的孩子们常常在现实中沉沦,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是人前进的动力,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砺才能渐渐成熟,它促使孩子们成长,使他们由内而外的发生变化。
高一8班的《蜕变》讲述了一个不学无术的经常动不动就打架的坏学生,在一次上课时梦到自己高考仅考了100多分后,在惊吓中醒过来,幡然悔悟,从此励志学习,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两年后的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并最后当了校长。虽然情节有点夸张,但他的蜕变告诉了我们有错就要改正,现在努力为时不晚,一个有担当的孩子 ,要知道在这个阶段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也知道花要开在当下,过了花期就有可能再也无法绽放最年轻最美丽的花朵了!
蜕变,过程是残酷的,结局是温暖的,背后,是心灵的成熟,是对人格的升华!蜕变常常伴随着痛苦。树的伤口因流汁才成就了坚硬的疤,鸟儿因不断地试飞、不断地摔跤才实现了它的梦想,
人走过无数次痛苦的经历,成就了坚毅的性格和繁华的人生,人在痛苦的动荡中变得成熟并走向前进;生命就像一次次痛苦的蜕变,在蜕变中走向成长。
总之,这次微电影节给学生们以施展才华的空间,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及表演能力,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也使得学生们明辨是非,知道美丑,在学生生涯里留下深刻的记忆,是一次很好的艺术实践活动。
『陆』 观看微电影天使小艾《青春正能量》后感作文
首部讲述90后“考碗族”的青春励志剧《青春正能量之我是女神》在安徽卫视开播,近日,剧中主演张馨予、郑凯等现身合肥参加该剧主题为“奔跑吧,青春”的宣传活动,并为三百多位市民领跑传递正能量。
活动当天,张馨予一身活力十足的运动装扮登台亮相,休闲又不失时尚。在剧中,张馨予扮演的女主角顾阡陌不同于以往青春剧中柔弱的女主角,而是一个霸气逗逼的女汉子,在竞争残酷的“考碗族”路上,虽然经历了男友的背叛、生父的欺骗陷害等一系列挫折磨难,却依然乐观热情地去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在简单的与主持人互动之后,张馨予为三百多名选手进行了领跑并热情地为大家加油助威。
『柒』 微电影,励志篇,青春无悔,观后感,作文
《青春无悔》观后感
一个人看完致青春,重新回味了青春的美 好与现实的残酷、爱情的有始无终。我哭 了是因为朱小北和郑微,朱小北敏感真实 ,有极强的自尊心,完全是一种士可杀不 可辱的个性。郑微勇敢热烈,敢爱敢恨, 爱一个人可以爱得无所顾忌甚至有些厚颜 无耻。阮莞只能用可惜来形容,就像郑薇 说的,是全世界最蠢的傻瓜,委屈自己继续 错爱一个曾经犯错而又懦弱的小男人,最后 还因他而枉死真是太不值得了,不过值得 庆幸的是还有那么个人一直默默的真爱过 她那么多年。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的青春都 已经一去不回,以前谁都有过那么开心那么 浪漫那么幸福的一段青春,又到后来又那 么悲催那么疯狂那么伤心。看来这些有关 青春的往事,那仅仅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 部分回忆而已!现实生活中应该有两种人, 一种是爱自己胜过爱爱情,另一种爱爱情 胜过爱自己,不管哪一种人只要最后能拿 得起放得下,那都会有个美好的未来,其 实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现在孩子一天天的 长大,我们都一天天的老去,暮然回首才 发现每个人都青春过,在我们青春期出现 的那个他(她)只是一个过客而已,而一 个完美的人生就必须经过这个山岔口,虽 然我们都多走了个弯,其实只有走了这个 弯路,才会让我们逐渐成熟,才让渐渐老 去的我们有个怀念青春的机会。对这个剧 本没有更高的评价,我还是喜欢《我们无 处安放的青春》,这部电视剧看了好多次 以后,才能真正理解李然对爱的抉择,也 渐渐的原谅了李然的背叛和杜晓彬的乘虚 而入,不管蒙蒙和李然有多么相爱,但他 们的爱纯得像空气一样,是容不得被任何 外界的污染,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结局才是 最完美无瑕的。
『捌』 励志电影个人观后感万能5篇
成长是一条很曲折的路,很难走,长着很多的荆棘,因为成长的路上需要挑战和坚持的太多,所以成长路上无捷径。在看完一部 励志电影 后,你有什么感想。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励志电影个人 观后感 万能,欢迎大家来阅读。
励志电影个人观后感1
万能赶了一个大晚,在《阿凡达》快要谢幕之际,目睹了这一“里程碑”似的电影作品。虽然 传说 中的终极感受均在意料之中,但是可圈可点,可评可述之处着实不少。一些想法,想述诸大家,以步名人后尘。
知识不能拯救世界,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永远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人性的光辉。科学家又能怎样?最多给海军陆战队员打一个下手。在整个剧情中,主角杰克是一个海军陆战队队员,正是他善良、勇气以及智慧(不是知识),打动了土著,并成功的领导该星球的所有生物对抗了武力强大的人类的进攻。在现实社会,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学习成绩是唯一能代表孩子的能力,以及稳健的未来幸福。学习成绩好,才会有出路。
暴力必将会导致对抗。父母之于孩子就是君主,就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统治中,暴力成为一种主旋律,则一定会有反抗产生。这种反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消极对抗。当孩子评估当前无法对抗家长的语言暴行和行为暴行时,会故意按期望相反的目标去做。当孩子长大了,受够了,就是暴力对抗,以牙还牙,如影片所述。结局不是自杀,就是杀死父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永远失去了对抗的信心和能力,印证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这两种结果,相信都不是家长所愿意看到的。
要改变别人,首先要与对方共情。从人类的阿凡达计划,到后来杰克潜入土著的潜伏行动,都是有目的的与对方产生共情,然后再言 其它 。有意思的是,该星球庞大无比的神经元系统以及生物之间的共情能力,产生了无穷的力量,使他们有机会在杰克的领导下最终战胜侵略,重获新生。在生活中,孩子还处于学习生活技能及学习技能的阶段,他们有很多不足之处是需要我们去帮助。而这种帮助,一定是建基于共情的前提。如果我们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我们对孩子的指导如何进行下去?
举一个简单例子,如果我们的上司总是在埋怨,指责我们的工作做的很糟糕,责任心很差,你还有什么心思把事情做好?恐怕拍屁股走人,然后再骂几句娘,是你最佳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不可能骂娘,也不可能走人,但是他们可以把事情搞的更糟,或者让自己毁灭,让管理者来承担语言暴力的后果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贪婪的人性是造成生命走向毁灭的唯一原因。无论是现在人们对于科技产品的依赖,还是对于物质需求的无限欲望,都会导致人的幸福感不断下降,然后再依赖更多的物质刺激来满足“弱小的心灵需求”。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如此,对于孩子成绩的索取何偿不是如此。孩子的能力有限,代表孩子能提供的,让家长满意的资源有限。如果家长无限制的向孩子索取这种“学习成绩”的资源,必将使孩子的生命之泉枯竭,最终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人。
精神力量的存在。影片中的圣母之树,代表生命的一种信仰。而爱、感恩是这种信仰巨大力量的存在方式。有如一种气场的存在,在信仰的照耀下,我们自身的能量能够影响到与我们有关的任何事物。这其实代表了家庭生活环境中,和谐的生活氛围这种气场对于孩子的影响之深远,远超过我们对他们的教诲作用。作为父母,闪现的人性光辉能够照耀孩子成长之路,让孩子走的更稳健,更有勇气,更远。刘姥姥在一篇博文的评论中说到,给孩子远大的目标,给孩子富足的精神需求,所取得的成绩远大于对于成绩和目标的索取。这就是信仰的作用,精神的力量之所在。
励志电影个人观后感2
卡尔的 故事 有很多地方引人深思,励志电影观后感。他对于梦想追求的执着,让我再一次受到了鼓舞和激励。他是一个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目标并且一生为着这个目标而努力的人。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梦想,也都因追逐梦想而遭遇挫折甚至步入绝境。有很多人因此放弃梦想,更忘记了最初那些誓言与决心。
根据卡尔的成功,我认为:一个人的梦想或目标,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放弃,要像卡尔那样,不断努力,永不放弃,最终成为 潜水 精英。我被他那惊人的忍耐力和意志所感染。他忍受着失去一条腿的痛苦,仍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训练,最终穿上200多公斤的潜水衣迈出12步。
他这种精神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意志与忍耐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人忍受艰难困苦的程度也反映着他的意志力的薄弱与否。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面对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压力,就要看我们怎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解决难题,攻克难关。我想我们也都要定出自己的目标通过自己的行动,朝着目标而努力奋斗也一定能成功。
励志电影个人观后感3
一个落后的小山村的两个普通的小人物的普通故事,就是这样,没有大片的华丽、喧闹,却能发人深思,让人感动。感动于剧中爷爷的人生信条——人不能见死不救;感动于村里像胖婶一样善良的人们,更感动于小花那颗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心灵。与其说是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牵动着观众的心,倒不如说是她的美丽心灵打动了所有的人。
学会感恩、学会宽容,这样的 口号 我们会喊,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并非都能做得到;而小花,一个七岁的孩子做到了。看罢片子,再仔细想想,其实感恩也好,宽容也好,都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在我们的一举一动当中。有时,人生真的就像一场剧,而我们既是编剧、导演,又是演员。剧情的发展,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当你徘徊于A与B之间时,不要让邪恶遮住你的眼睛。
以小花为榜样吧,我想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生活会像花儿一样的。
励志电影个人观后感4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小时候看的美国电影都那么简单粗暴有力量,那种电影怎么没了呢?
是这样吧,看现在最火的美国电影,英雄都是虚构的,情绪都是黑暗的,内心都是纠结的,反派都是不可战胜的。选角政治正确,题材小心谨慎,故事蜿蜒曲巧。特效做出超爽的打斗细节,但是情绪宣泄,就是感觉没那么爽。
我们小时候,美国电影不是这样的啊!除了让某些影人伤痕了一把,在九十年代,最火的片子都是那么理直气壮、黑白分明。英雄从里到外透着顶天立地的自信,我就是正义!我就是不会中弹!与我做对的人天理不容,连智商都不够!我是美国精神!星条旗飘起来!
就算不能说911改变了这一切,至少911也赶在这个转变的时间节点上。
在911发生的当时,以及那之后十年,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它给美国人投下多么大的心理阴影。只有从现在往回看,从外面往里看,我们才能发现,美国变了。
仍然坚信正义,不再坚信必胜。
这种虚弱的心理状态中,汤姆·汉克斯就显出来了。
说起汤姆·汉克斯这个人啊,要演技有演技,要思想有思想。可是他一出现在海报上,我就是不大想看。因为用膝盖想就知道,这又是一部大好人做大好事的电影。
汤姆·汉克斯可以说演了一千种美国好人,各有千秋,个顶个的好。
举个例子,在《荒岛余生》里,他扮演的查克流落荒岛七年。好不容易回家了,却发现无家可归,因为他的未婚妻凯丽已经另嫁他人。两人毕竟是强制分开,心里还是有感情的,凯丽的丈夫也识趣地退到一边。凯丽在雨中跳上查克的车——按照好莱坞的尿性,这时候怎么样也得啃起来吧——然而这是汤姆·汉克斯电影,他默默地把车开回凯丽家,没有破坏她的婚姻……
就是这么好人!然而我们看电影就是想看点浪漫主义,这种人永远做出道德正确的判断,未免循规蹈矩,无聊透顶。
雪上加霜的是,他的角色不是顺应潮流的好,是普世意义上的好。不是有成长有挣扎的好,是天生的好,永远那么好。
坚定地呈现着自己的道德自信,有种90年代的乐观气息。
《萨利机长》就是一部这么乐观的电影。就像星条旗在你眼前爆炸一样,充满正能量。机长果敢坚强,同僚忠诚友爱,机组人员 爱岗敬业 ,乘客父慈子孝,地勤和救援人员个个人性闪耀,连大反派也是些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愚直人士(现实生活中,上哪找这么一批人啊?)。
不是说正能量不好,其实不但很好,还很治愈。看完这部电影,会有助人为乐的冲动。
只是看到这么一部有古风的电影,由86岁的“美国精神”东木导演,和60岁的“美国好人”汤姆·汉克斯给我们呈现。仿佛看到一代人逐渐远去的背影。
再 说说 东木,本来可以好好做政治吉祥物,偏要出来拍各行各业的“感动美国”,宝刀未老,精神可嘉。
导演的自信体现在本片方方面面,对灾难部分平实内敛的刻画,反而更加真实动人。还有对正能量细节的选取,仿佛真心相信,现实中真的有、绝对有这么一批人。
他坚信着他的正义,他的美国,他的必胜。一群老人,笑得热情洋溢。
励志电影个人观后感5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我不得不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从他身上折射出的是人生的道理,工作的道理。
智商并不高的阿甘,从平凡的人生走向人生的颠峰。其中经历着各种困难,凭着自己的勇敢、努力拼搏、不放弃赢得了最终的成功。试想一下,当我们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各项业务没有完成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去面对的,是坚强还是放弃?从阿甘的身上告诉了我们,一定要坚强、不放弃,努力战胜困难,一切皆有可能。
阿甘很友善也很重感情,他深爱着他的妈妈,因为他的成功妈妈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他的妈妈,成为妈妈的骄傲。他很守信,他的战友布巴在战争中死去,他完成了布巴的遗愿。生活中、工作中的我们是不是也一样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多帮助别人,付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荣幸,要懂得珍惜。既然是一个班级大家庭,那么在我们就应该多帮助身边的人,不分彼此大家携手并肩并建美好的家园。
阿甘对于人生总是保持很乐观的心态,从影片开始至结束,从来没有看到阿甘发怒动火。和阿甘比较一下,工作中只要稍遇到不顺心,就会写在脸上觉得自己是倒霉的。和阿甘比起来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现在的条件比阿甘的条件要优越的多。年经的我们工作是我们首要任务,从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抛开工作中的不如意,也不要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你的,认真工作,时候保持乐观从容的心态,幸运之神自然而来。
他视团队的力量高于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一次战争中,他顶着枪林弹雨救出了自己的战友。丹中尉也侥幸地活了下来,但是面对身体的残缺,他生不如死。最终在阿甘的薰陶下重新找回了自信。在阿甘身上,我更深印地体会到团队的意义,团队里没有你多我少,没有你轻松我累的思想,团队是大家一起积极进取的,是充满欢乐、辛酸、痛苦、关心、帮助,是家庭外的另一个大家庭。
机会不等人,人要去寻找机会,实现人生的价值只有靠自己的坚强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做起,汲取阿甘的优点,与工作相结何,付出才会有收获。一个简单的微笑赢得客户的回应,这是我们的收获;以真诚的心去与客户沟通,换来客户的信任是我们的收获;为客户推荐各种适合他的业务,最终客户选择是我们的收获;客户满意而归是我们的收获……
励志电影个人观后感万能5篇相关 文章 :
★ 励志电影观后感大全精选5篇
★ 励志电影观后感大全最新5篇
★ 励志电影观后感大全合集5篇
★ 励志电影观后感大全最新集锦
★ 励志电影光荣之路观后感5篇
★ 励志的观后感范文5篇
★ 励志电影观后感大全精选汇总
★ 当我们海阔天空青春励志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 励志电影观后感800字范文
★ 最新版励志电影的观后感
『玖』 《归来》微电影观后感6篇
《归来》微电影观后感篇1
日日夜夜盼他归来,可你却不知他一直在你身边。你在盼望他的归来,也在忘记他归来的痕迹。
你说你忘了,因为头上的创伤和你心底的伤痕,你不想再记起那个混乱的年代和那些更加混乱的人。你恨他们,所以对你来说忘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可你真的忘得掉吗?
如果真能忘掉,为何就不愿原谅你深爱的,却夺走你所爱的女儿呢?每当丹丹来到你身旁的时候,你都不愿直视她。也从不愿接受她对你的歉意。你只是冷冷的说“我不会原谅你的,丹丹,不会的”为何你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愿接受?我想,是因为你对那个男人爱的深沉。
可你真的爱他吗?
如果真的爱他,为何你只记得夺你所爱的女儿,却再也记不起你的深爱的人?是失亿的缘故吗?还是你被他伤的太深?陆陆续续地再想到那些痛的记忆,就使你忘记,连他也被忘记。
可你真的愿意忘记他吗?
为何你想要忘记,却仍记得他归来的日期?5号,你重复的念着,期盼着,你说“5号我爱人就回来了,我得去接他。”每个月的5号,也都能见到你孤独的身影。你独自举着牌子,在寒风中伫立。然后10年,20年过去了,你的身影已不再挺拔,你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但唯有你期盼的目光,一如往常。
可这毕竟不是时光列车,你已等不到那个过去的他。
但不意味这,他已不在了。相反,他一直就在那里。难道你就看不出那个送你去火车站的同志眼里的无奈吗?难道你就听不去那个念信的同志声里的悲哀吗?可你却从未发现,也从未想起,那个陌生的同志的熟悉的脸和那段难忘的回忆。
这就是《归来》故事,一段望归不归,已归忘归的半生思念。
《归来》微电影观后感篇2
对于《归来》,我第一次看它是在公映后不久,那时只当看了个“热闹”,还不太懂影片所要表达什么,很快也忘了这部电影。有缘在这学期影视鉴赏课上再次看到《归来》,结合两次所想也略微找到了自己的感觉,似乎我对于一部电影的欣赏与理解也归来了。
先不得不说下这位我个人也挺喜欢的导演。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电影集民族文化、社会思考、文化寻根和电影创新于一体。(他执著挖掘电影语言的潜力、追求构图的力度、意想的丰富和色彩的饱满,通过反常规的银幕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独特的艺术境界。)张导是摄影出身,而摄影在电影创作中,地位非凡,不仅涉及美学,涉及技术,还涉及镜头和调度,涉及表现人物内心和情绪,真正的好摄影几乎控制着每个镜头的质量,所以张导的大多电影中唯美的画面感十足,让欣赏者百看不厌。当然,《归来》是张大师时隔多年回归文艺风格,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归来吧!
电影主要说: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因思念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仿纯。由于时代因素,被女儿阻止了他回家与妻子见面,一隔又是多年。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回家,却发现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女儿丹丹放弃了自己的芭蕾梦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女工;而更让陆焉识深受打击的是,他深爱的妻子冯婉瑜,因患病已然不再认识眼前的他。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迫使陆焉识做出了对他来说最荒诞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虽然有人评价说,张导自信地对文学骨架大刀阔斧改造而建立剧本时,戏剧和文学的薄弱便暴露得一览无余,觉得《归来》丝毫没有冲突力量。但是,我私下认为,就算这部电影不是各方面都合情合理,但它在对观看者的叙述中,让我们发自内心的伤感与深思,以艺术反观生活,让我们多多少少在自己人生阅历里长了些智慧。
陆焉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被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等恶劣环境,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碎了一地。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思,更让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并且在回忆里她成为他完美的归宿。他归来了,而记忆中的冯婉瑜又成了什缺大稿么样呢?《归来》里的一句话——“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瑜终于伏孝可以团聚,婉瑜失忆,陆焉识想尽办法也没能让她想起来。”二十多年的人生况味,近乎半生的孤独心酸,似乎归来的是陆焉识,永不归来的也是陆焉识。或许冯婉瑜是对的,“你不是陆焉识。”她能做的,只有在车站举着写着他名字的牌子,一天天的等,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我特别被电影最后的场景打动了:雪天的车站,陆焉识拿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陪着冯婉瑜一起望向车站里走出的人群。有人说,“真正的爱并非相互凝视,而是共同朝向一个方向望去。”不知这里是不是有这个意思,但是我想他们早就将爱情修炼成了最完美的亲情。其实在我们每个旁观者的心里都会构造一个自己希望的好的结局,然而这在影片里没有。把原本可以美好的东西毁灭,这便是悲剧吧。
张导在悲怆与无奈中描绘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因是那个让人无奈的时代。最后一幕的平静也可能真不是心灵的平静,而是无奈的接受现状。此时这不仅是个爱情悲剧,更是个时代悲剧,我不知道这一句话合不合适,只是觉得我们之前在对近代史的反思中,这句话似乎成了永恒的回答。不过,对于一段过往,我们确实得静下来认真反思,是人们迁就了时代,还是时代控制了我们,因为我们总要找到生活的归属感,坦荡追求自己的幸福。胡性能说,直到演职人员的名字出现在黑色的银幕上,他依旧被摁牢在座位上,被故事的余味所控制。我们在这种中国式的爱情及思想的中国式表达中,虽平平淡淡的,但心里怎么说,也得是久久不能平静吧。
(胡性能影评中的一段:“一个人在精神深处期待着陆焉识能够回到她的过去;另外一个人在现实里守候冯婉瑜能够回到他的当下和未来。彼此的坚持恰恰让两人无法在清醒的现实中重逢,这是两条铁轨相互守望的爱情,感人却又无望??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玫瑰花,也没有卿卿我我的境头,删繁就简的情感呈现是那样的含蓄内敛,中国式的爱情以及思想的中国式表达,让简约的剧情分泌出巨大的能量,直到演职人员的名字出现在黑色的银幕上,我依旧被摁牢在座位上,被故事的余味所控制”。)
《归来》微电影观后感篇3
欢陈道明演的《围城》中的方鸿渐,那么不温不火,人前不敢昂首阔步,时时半躬着腰身,低着头又忍不住斜眼的一瞥,与老婆生气时又毅然决然地摔门而出。总之,那个时代中有一点阅历却又无能,既羡慕别人的成功自己又不能完全泯灭良心去骗人的不太坏的知识分子,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看完小说,我就觉得方鸿渐的形象应该就是陈所演的那个样子。
以至于陈道明的新作(应该是老谋子的)一出来,就忍不住要看看。依然是知识分子,只是头发花白了,胡子拉碴的,还有一段浑身散落着煤渣的逃乱时的形象,但是,骨子里还是那个几分软弱几分清高的知识分子。只是这个比方鸿渐外表更谦恭,内心却更平静更坚毅。
电影没有宏大的叙事,基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文革中,陆焉识(陈道明扮演)从监狱里逃跑后不同人的不同反应。监狱指导员找他的妻子(冯婉瑜)女儿丹丹谈话,让她们与陆划清界限,并日夜监视他们家。当陆深夜偷偷冒着大雨,裹挟得严严实实,潜逃回家时,妻子在门内暗暗抹泪而不敢开门。楼道中遇到自己的女儿,丹丹称呼他:“陆焉识?”当陆要求丹丹告诉她妈让她第二天八点在火车站等他,丹丹坚定地反对,并且报告了指导员。而陆又用自己家门框对联上的一角红纸写一张便条递进自己家后,他妻子不管不顾地为他蒸馒头,打点行装。第二天,那惨烈的一幕,震撼人心。不同的人,在拥挤的、嘈杂的、简陋的火车天桥上奔走时,冯看见了天桥底下陆向她招手,也看到了那些穿着制服的人飞奔来抓他。她只好拼尽嘶哑的嗓子喊“快跑,跑……”他丈夫,不仅没有逃跑,反而向着她跑过来。是的,对于黑暗中的人,那是他唯一的光。
而他们的女儿,守着房门一夜,醒来却发现她妈妈不见了,也飞奔向火车站。想追上妈妈,不让她见爸爸,好保证她能获得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女主角吴清华的机会?还是不忍心看到妈妈受到伤害?但是,最终,陆冯在还有咫尺之遥的地方被抓住了,冯的头磕地流了很多血。
第二部分,便是平淡的以无数意像组建而成的铺叙,写着“陆焉识”的纸牌子,火车站古老的天桥,两扇大铁门,变了的是推门的两个小伙子穿着不同时代的服装…….一箱子的信,念信的人…..陆平反,从监狱回来,冯把他当成了伤害过她的方师傅,把他赶了出来。因为冯得了“心因性”记忆障碍。陆为了唤起她的记忆,写信告诉冯“五号回来”。从此,冯每月五号准时去车站举着牌子接人,而即使陆从车站走出来,冯也不认他。陆以熟悉的钢琴声,也只是短暂地让她得到依靠。最后,陆只好将自己在监狱中十多年的未能寄出写在各种乱七八糟的纸上的信寄给了冯,从而借机可以每天陪伴她,让她生活在他的世界里,也适时补充一些新的信件,给她一些建议。
陆除了当了冯的念信的人,也当她接车的人。每月五日,用一辆专制的三轮车,送她到车站,直等到最后一个旅客出站,工作人员将铁门关上。从他们的头发花白一直到全白,从脚步矫健一直到老态龙钟,最后定格在陆拿着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轻轻拂掉冯身上的雪花,无限深情,又似乎无奈……
这部片子,很多人认为是《山楂树之恋》第二。这里描写了爱情故事不假,可是如此凄凉;更多的是一种亲人的守候,对历史伤害的缝补,也是对一种信念的坚持。陆始终不离不弃,虽然有伤心又无奈却,毫无怨言,坚定而执着。这种近乎信仰的感情令人感动。正如陈道明自己说,“还有一种东西叫愈合,叫感动。明明知道一个东西坏了,一点一点在粘接它,在愈合它。这个也会产生感动,也是眼泪。我觉得这个社会需要它。”
恰恰就是这些细节,这平淡的铺叙的方式,将一个在平常不过的家庭,再普通不过的爱情置于这历史之中,便有了沉重的意味。一个平常的家庭,却不能共处一室,即使是人回来了,政治待遇也获得了,工作也有了,可是,他们的爱情没法汇聚了,他们的心灵满是伤痕,冯永远只是认同过去岁月中那些信纸中的陆焉识,那个有见识有学问的大学教授,而现实中的那个胡子拉碴的人却因为方师傅的侵害而无法接近她的世界。陆也只好在生活中充当她的念信人,一个时时在深夜抬头遥望她窗户的人。
而他们的女儿,在幼小的年纪,就将她置于选择自己的政治前途还是抛弃亲情的泯灭人性的残忍境地中,而且她被灌输的观点是他的父亲是坏人。她的伤害是无形的,也是被我们今天无数人所痛恨的。然而,我觉得她在忍受着最深沉的痛,和最无辜的伤害。在一个最应该接受真理公平文明思想的年岁,却被拉到道德与人性的断头台上,将自己的良心、亲情抛弃,然而,最后蛊惑的人四散,她却在默默承受着煎熬。不仅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喜爱的舞蹈角色,而且连舞也跳不成了,当一个毛纺厂的女工。更难过的是,被妈妈赶出来,不许她住在家里。一个孩子,在追求“进步”的年代,选择了“进步”的方式,却失去了所有,也使她的良心一直在责难她,即使她最后向父亲坦白自己告状,即使她的母亲让她回家住了,可是,他们家依然无法团聚。我相信,她的一辈子将是在忏悔中度过,那是何其沉重的枷锁!……当然,那个加害于冯的方师傅也抓进了监狱,这一点也没让陆有快感,也没让我获得一点快感。在那个时代,没有赢家,都是受害者。让我想起覆巢之下无完卵,岂不痛哉?
《归来》微电影观后感篇4
今天,我们观赏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触怒了如来佛祖,被封印在五指山下,并且被封上了法印五百年后,人间被妖怪闹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一个叫江流儿的小孩儿,为了躲避山妖的追击,误打误撞地解开了孙悟空的封印,孙悟空护送江流儿回家。一路上,一行人历经了许多风风雨雨,江流儿也为了帮助孙悟空牺牲了。孙悟空被江流儿的善良及淳朴所感动,最终挣脱了封印,打败了山妖王。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眼眶湿润了。江流儿,他,只是一个小孩儿啊!力量、权利、金钱何必去顾虑这些呢?江流儿,在西游记中明显是唐僧的缩影,但他不像唐僧,动不动就要念紧箍咒,而是吧孙悟空当做一个朋友、一个偶像来看待。猪八戒,本剧中纯属打酱油的角色,但他的心胸和他的肚子一样大。当年被孙悟空一把扔下了天庭,落到人间变成了只猪,但他见到孙悟空后只是贫了他几句嘴,便把仇恨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最令我佩服的便是本片中最璀璨的亮点——孙悟空了。孙悟空,当年的齐天大圣,被剥夺了力量后,几度思考人生,但都无果,直到最后那一刻:江流儿为帮助他而被妖王杀害。他才终于明白了:力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亲情。最终,他冲破了法印,打败了妖王。
?大圣归来》这部影片使我懂得了很多: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有许多人迷失了方向,但只要始终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希望之光就会照亮前行之路。
《归来》微电影观后感篇5
走在去看电影的路上,心中热血澎湃,一直与身边的朋友议论这部电影,从电影的预告片与新闻媒体的大肆炒作中我知道了这是一部十分火热的动画大片,但是在电影院的仅仅一个半小时,我知道了这部电影不仅仅只是好,值回票价。这部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道理。
这部电影的四个主要角色分别是孙悟空,江流儿,猪八戒,还有混沌。孙悟空疾恶如仇,武功高强。江流儿天真无邪,勇敢无畏,崇拜齐天大圣。猪八戒好吃懒做,却懂得道理,劝醒了孙悟空。混沌是在五行山上的妖怪王。嫉妒孙悟空,最后被齐天大圣打败。影片讲述了已于五行山下寂寞陈潜五百年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俗名江流儿的小和尚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了初心,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电影的最后一刻,大圣归来的亮相,我的眼眶湿湿的。历经磨难,英雄不死,终于法力无边,有能力保护江流小师傅,战胜邪恶!维护正义是需要足够的力量的,是需要勇气的,江流儿去救丫头,明明知道是送死,他还是去救丫头,江流去救大圣的时候,何尝不是去送死?大圣右手的法印封住了大圣的法术,去救江流,去救童男童女时,他又何尝不是去送死呢!他们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敬佩,他们正义的表现,胸怀中的正能量更值得我去学习。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有不足的地方,但这只是真的是一部好电影,它为我讲述了正义,勇敢的道理,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正能量,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正能量,它让我懂得了邪不胜正的道理,我要像孙悟空一样疾恶如仇,勇敢,像江流一样心中充满着信念,我要像电影中的人物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让我自己变得更好!
《归来》微电影观后感篇6
他们在似曾相识中清醒和混沌着,清醒着本能的坚贞美好,混沌着无法言说的记忆伤痛。
那夜,她没有打开那扇门,从此,她终生再不锁门,她终生再不锁门,却终于关闭了心门。他痛苦于她不再认识他,却在她的不认识中终生体味她,认识她,明白她。
人最记忆之深在于最痛苦与最感动。她一生在幸福地追忆他的名字,半生也在封闭风雨交加中“迷失”的那个夜晚,“焉识”,于她于他焉能不识。这个问号没有留给冯琬瑜,却留给了叫“焉识”的那个人,她用忘记在告诉他“我的心里只有你!”
那段钩沉的岁月,他成为她唯一的牵挂,她成为他唯一在等的人,“焉识”在她心中焉能不识,“琬瑜”在他心中岂止宛如美玉,而他们的女儿“丹丹”,淹没于红彤彤的世界,为了耀眼反而失去光芒,未经淬炼的父爱并未阻止幼稚的红心。
一纸凄凉的离笺压在玻璃下,一滴浊泪落在玻璃上,清脆致断肠,清冷的泪隔着玻璃却拥抱不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温暖;一曲熟悉而陌生的钢琴曲,唤醒了一颗被岁月苦痛浸透的心灵,那颗心流着血,那个人却依然在沉睡,不,沉睡的人如何流着泪,不能忘却的记忆里,他们相互着唯一,偎依,;一筐凌乱的信,是他们二十年谋心不谋面的生活,清轻的诵读却又是谋面不谋心的温暖悲伤。
用半生的“无好”去迎接曾经的不好,终于明白那个日子是她的最好。
雪花飞舞的日子,他们去共同迎接一个叫“心心相印、相濡以沫、患难真情”的客人,那个“客人”是他们共同的记忆:炉火上冒着的热气,书案上的一杯清茶,一首淡淡的钢琴曲,一抹会心的笑语……
归来,是一个人,是一颗心,是一种生活,是一坎幸福,是一腔期盼,是一份守望。
岁月,那段岁月,那段“老方”的岁月,再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