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情深深雨蒙蒙依凭母亲扮演叫
依萍的母亲,青年文佩是谢润扮演的
老年文佩是徐幸扮演的
Ⅱ 黄磊《年华似水》独白完整版文字
年华似水】
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很恐惧死亡,大概每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时间,对死亡有一种恐惧感,我以前有一个很老式的闹钟,是那种上发条的,它走起来声音很响,就“ke ka ke ka ke ka”.那年我大概九岁,我就躺在家里的床上听到“ke ka ke ka”.的声音的时候,我从床上跳下来,就开始写,一小时等于六十分,一分钟等于六十秒,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年有多少个小时?我就算,这一辈子有多少秒?然后开始心里就很害怕,我在那个暗夜里面开始哭泣,我觉得我如果把这些数字数完了,我就死了,于是我对生命是恐惧的,我觉得它会失去。
1999年我拍了[人间四月天之后,我就得了心脏病,我第一次住进医院的时候,医生跟我讲的话我现在记得还很清楚,医生说:你现在就得住院,因为你随时有猝死的可能。那年我28岁,我没有想到那个生与死那个概念对于我来讲忽然变的很近。那个时候我的心跳在睡眠的时候一分钟只有三十三次,后来经常有人问我说:现在心跳怎么样?我说还在跳!就是慢了点。于是我想起徐志摩以前讲过一句话说:只要心还跳。
【年华似水(钢琴)】
我住进(安贞医院),夜晚我就睡不着觉,我忽然想,在这样一个二十八岁的年纪,,忽然在考虑明天是不是会再面对这一切?我跑到楼下,那个医院里面有个花园,有一个很小的人工的池塘,正好是暮秋,柿子上的叶子都变黄,结了些柿子,我就在那个柿子树下,坐在那个小的池塘边上,抽一根烟,我明知心脏病是不应该抽烟的,然后我就在想,也可能就结束,可是那时候就我还没有一个很确切的领悟觉得我自己应该怎么去再面对今后的生活。
【年华似水(竖琴)】
去得到的东西少一点,然后让自己的生命短一些。可能不再希冀的时候,避免不了的痛楚就相伴的离开。我没有讲那个时代有多糟糕,我觉得今天很美好,我也觉得我们能够活下来活下去,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可是问题是什么方式去面对你的生活?我也是,以前都很希望自己得到的多一点再多一点,当然,对生命更有着那种很坚定的执着。
【年华似水(钢琴+双簧管)】
今天我特别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够用些什么东西交换,去回到一个你特别想回到的地方。我希望有个魔法师跟我做一个交换,用我生命的最后十年或是二十年去换那一刻,我一定换,我会把我后面生命都换给他,换回一个时刻,和大家坐在一起,我希望他们都对我如次的宽爱,如次的体贴,每个人都是深爱着我,包括有些已经不在的人。
【四分之三的爱】
我在一个商场碰到我初恋的女朋友是在我们分开之后的差不多十年,我们在恋爱的时候都一直写情书,那时候我们两个人都会把信投在同一个邮筒里,然后邮递员把信交给对方,因为那是情书,情书一定要寄,一定要有邮票,要有邮戳,要有放进邮筒的一瞬间,十年之后我们在商店碰面的时候,都是在收款台付款,我们都是去买信纸。我跟我女朋友讲说,刚刚我碰到了我初恋的女朋友,她说是吗?我说我们都是去买信纸的,她说是吗?我说可是我们永远不会为对方写一封情书了!她没讲话,我也没讲话。
以前我有她家的电话号码,我以前坚信这个号码是我一生不会忘记的,我现在一个号码都记不住,我以前觉得我们会一生厮守,我们在一起共处还不到一年,我们把一生想的太简单了,那时候我每天都可以不睡觉,每天可以不吃饭,每天可以不做功课,可是我不能一刻不想到她,今天,我每天都要吃,要睡,都要工作,偏偏就是这个事情有点不见了。
【四分之三的爱(钢琴)】
我记得那时候,北京的天特别冷,我们一起看过一场电影,那电影好长,是个台湾电影,名字我忘了,很不好看,而且完全不吓人,而她就故做被惊吓的把手放到我的手里,我也好象就若无其事的握住她手,然后她就说,你的手好凉,我说我冷,然后她在我的有脸颊用嘴唇碰了我一下,然后说一个吻等于三十卡的热量,我们在那个飘着雪花的北京的夜晚,路灯是惨白色的,可是远远的楼门口那个灯光是暖色的,她的衣服是白色的,她站在当中是金色的,她就回过头说你怎么还不走?我用我当时想象的出来的最帅的姿势,站在那个风雪的夜晚,一个脚站在地上,一个脚跨在脚踏车上面,然后头昂起来,我觉得很高傲,很像一个贵族,很像来蒙托夫或是普希金,我就说,我在等,她说等什么?我说热量。那个笑容是灿烂的,是你一生见过最灿烂的笑容,那个拥抱是你一生最紧促的一个拥抱,那个吻也是你一生中最美妙的一个吻。可是我就是忘了她家电话号码,对,就是这样。
【四分之三的爱(竖琴)】
我记得我们走进女生宿舍的那个楼道,我们荒唐不笃,我们像是一个疯癫的少年,夏天的风吹着所有的门的帘子,那些门帘有粉色,蓝色,红色,绿色,全部被吹了起来,像是一面面招摇的旗帜,在欢迎我的到来,你走过那个女生宿舍的的楼道,走向你爱人的身旁的时候,你什么也没有想,就是想爱,可是,就是失去了,年华就是会失去。
【邂逅】
北京的树叶落了满地的时候,都是杨树叶,清洁工把它堆成山,扫成一堆一堆的,在我童年记忆中,大概有三个我那么高,几十个我那么大的一片,我爸爸妈妈把我的家门的钥匙栓在一个鞋带,挂在我的脖子上,我下了课第一件事就是跟着我那群朋友,狐朋狗党,窜到那片树叶上面去摔交,拳击,打闹,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我打不开我家的门了,那串钥匙不见了。我爸就跟旁边的人家借了一台脚踏车,带着我,到那片树叶那边,我们父子二人把这堆树叶从这个位置挪到那边那个位置,没有找到那串钥匙,然后,我爸爸就毒打了我,因为我丢了很多把钥匙,家里锁换来换去,打完我之后,我一点都不觉得难过,反而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第一次发现我爸爸会骑车,而且会带着我,我就一直幸福的坐在后面,抱着他的腰,把脸贴在他的后背上。又快要秋天了,树叶又快要掉了,我不知道哪片树叶是我记忆中的那片叶子,而且我也不知道那片铝做的钥匙是不是化成泥土了?我也不知道我还可不可以有一把钥匙去开我快乐的门?
【邂逅(钢琴)】
什么是我的快乐?童年是我的快乐。或者说,在我不会去了解我自己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在我曾去希望了解我自己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在我不曾对我自己有任何了解的时候,我是快乐的。我小的时候,那时候没有手表,我会用原子笔早上一起来,上学之前先画一个手表,有表盘,表针,刻度,表链,全部都有,然后就会写一个几点,画一个几点,然后会往学校走,背个书包,然后就会突然走着走着,跟神经病一样,就会停下来,然后一抬抽袖子一看,可那个分明就是我画的,然后我就继续往前走。这是我对快乐的回忆。
【邂逅〔竖琴〕】
我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少年,我在少年的时候从来不回忆也不幻想,我只是面对每一天奇妙的世界,任何事情对我都是新奇的,任何地方我都想要去,我那个时候大概也是能鐕要鐕一遍,能爬的地方爬一遍,那做坏事的事情就做一遍,就一定会去那些事情,我小时候常常让我的父母很担忧的地方是,我没有什么志向,人家说你要干嘛?我就说我不知道,今天我做了这些事情是我预料之外的,明天我要做的事情我今天还是不知道的,可是我今天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想的原因,大概是我的个性使然.今天我了解它像是一列火车,在很漫长的一个路程中去兴驶,我不想做在车头,我也不想在旁去看什么,我也不想站在车尾去看走过的路,我只想坐在车中,疑问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那个东西对于我来讲没有引力,我宁愿不去看风景,设置愿意作为风景存在在那里。
【邂逅〔深情〕】
我有点坚信我最好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今天大家看到的是我的最好,其实不是,当它开到你身旁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你只是想到快点长大.我也没有准备好长大,这是关键,可是我就开始长,我现在开始有点准备好要面对长大的时候,有点长完了,剩下就是废话。
【邂逅〔弦乐〕】
大概到大学之后,我觉得我失去了全部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只活在当下,我只是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然后去想我应该要学会的东西,我觉得我应该要长大,我应该要去得到什么东西,我应该要去挣到什么东西,我应该用一个什么方式做一个好儿子,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好朋友,做一个好恋人,做一个好的什么,那个好已经变成了是一种约定,让你一定要去赴这个信约,好象我们注定要为“做好”赴一个约定。
【邂逅〔吉他〕】
三十之后要做什么,我有一天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个设想其实特别容易实现,就是要赚多一点钱,然后就去种地.我们都在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能想,而且我们很确定的知道,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答案没有,我每一天都是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可是我又是一个整体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觉得比整体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要好.
【邂逅〔吉他二〕】
我今年三十一岁,我经过很多的瞬间,到我见到我现在的女朋友,到我们在一起过这么多年,准备要过一辈子的时候,我去回头看,我觉得那每一段我都是美妙的,那每一段都是让我永远不会忘怀的,可是那每一段又都是模糊不清的,完全的记不住,可是我就相信那些东西都存在过,存在于我生命的某一个段落,我不是那个我,我是好多个我,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壳,里面换了好多个我,有小时候的我,有略微长大的我有稀罕字的我,有讨厌自己的我,有自以为是的我,也有那种开始看待自己的我。
【曾经】
柏拉图有一本书叫(理想国),它里面讲到说,人的思维,能有好几种东西去推动它,有三种,一种是依凭着欲望去行为,一种是依凭着情感去行为,一种依凭着智慧去行为。依凭着欲望的人是贪婪的人,依凭着情感的人是盲从的人,依凭着智慧的人是幸福的人。快乐与拥有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因为根本就没关系。所以,拥有者也痛苦,不拥有者也痛苦,所以,拥有者也快乐,不拥有者也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它们之间,只在有一个时刻,有一个刹那存在过,然后它就变成叫是对快乐的回味和对快乐的向往。
【曾经(钢琴)】
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很复杂,只是我们忽然多了一双眼睛,看到的不是我们现在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我们在看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你知识经历过的,可是被你的思想情感幻化了,你会用另外一双眼睛去看它,而且你会看的特别的着迷,看的特别的投入,你会看的特别的清晰,你会比每一个时刻看到的更快乐,更投入,你会忽然觉得,有时候你宁愿闭着眼睛看也不愿意睁着眼睛去想。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看到一个老人,很老,坐在他家的门口,天已经很暗,也许我就是其中之一,你哪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哪能知道他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的矫情造作,我们都以为是很了解很快乐的一群,我不觉得,而且我很不觉得,所以我更要感谢我的生活,我碰到的这些人,他们都可以去听或者懂彼此,我也试图用一种方式去了解他们。
【曾经(弦乐+长笛)】
我们不小心爱上初恋,我们不小心爱上一个很美妙的瞬间;不小心爱上有儿子,不小心爱上了有家庭,不小心爱上了稳定,不小心,全部都是不小心,全部都不是一个少年预设好的。我觉得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你准备好的时候有结束了。
片尾经典对白
在这里停留了一辈子,真正熟知了这里的一切.
也终于了解了那一年,你为什么会来,又会走的原因.
这里的美,是令人迷失又令人绝望的美,
是年华逝去时留下的痕迹,
其实,我们的名字早就刻在了这乌镇的碑墙上,
仿佛这故事是注定要发生的,而且也注定,要这样结束.
我们爱过,
在青春过往的岁月中,我们珍惜那热爱,
并且尝试着去证实爱,是可以没有理由没有距离,没有答案的一种东西,
起码这一点我们做到了,而且不只是我们做到了,他们也一样.
有个诗人叫聂鲁达,
他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是不是我们的爱情,也要到霜染青丝时光逝去时,
才能像北方冬天的枝干一般,清晰勇敢坚强.
我们都曾醉在水乡,
任年华似水,似水年华
年华似水(配乐)口白:
我希望我得到的少一点再少一点,我也希望我的生命短一些再短一些
我从1995年到现在是7年,我大概所有的印象都是在每一件工作和那个工作的缝隙,比如说95年我在拍《新夜半歌声》,然后,空了几个月,我在排学校的舞台剧,然后我在拍电影《半生缘》,或者比如说我在拍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你所有的记忆都是在你的工作日记本上,那日程表可以找到,可是在这个之前,或者是更早,在1990年,我拍第一部电影之前的记忆,是一个眼神,是一个味道;是一个表情,一种可以伸手就可以触碰到的那种温暖,那个记忆可能是你这一生都想回去。
我去年满了三十岁,在满三十岁的那天,我就拿一张纸写,我说三十岁是什么?有人说二十岁叫青年,十来岁叫少年,个把岁叫童年,四十来岁叫中年,壮年,然后就是老年,忽然没有人给我们三十来岁定个名字,我觉得我们有时候像青年,可是已经不青涩,我也觉得有时候我们像中年,又没那么中庸,没有到把生活看的那么透彻,可是又老觉得自己已经透的不得了,彻的不得了,常常会对生活胡乱发些感慨,对自己人生做个总结,可是转过头看到自己的时候,又觉得像今天看到自己二十岁一样,于是就冒出了《似水年华》这个故事。
关于《似水年华》这部戏的拍摄,我觉得是对我青春的一个纪念,我觉得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我做了一个记忆,做了一个类似于结束的东西,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
年华似水(钢琴版)口白:
在《似水年华》里面,我想要做到的是什么?我想,可能看不到黄磊的才华,也看不到我艺术上飞扬的激情,可能也看不到我对人生透彻的了解,可能都没有,但我觉得可以看到一些东西,就是我在面前我的青春过往岁月的时候,我有过的坚定,我有过的执著,我有过的那份爱。
北京的冬天,树叶会掉光,我在《似水年华》结尾的时候写了一段话,也在剧中的旁白里边讲到,有个诗人叫聂鲁达,他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是不是我们的爱情也会像北方冬天的枝干一样,清晰、勇敢、坚强。
四分之三的爱(配乐)口白:
我们在乌镇拍戏,有一天,有一场戏是在墓地,我就有一天下午去选景,选到一个山叫“蠡山”,是范蠡的隐居的地方,大概范蠡有些人不知道,但西施大家一定都知道,就他们夫妻两人隐居的地方。那时候我们在那个“蠡山”上就找到了一个地方,修理了一个坟头,做了一个坟的外景。山上有个庙,叫范蠡祠,里面供着西施还有供着范蠡,还有一个唱经班在旁边念经,在唱大悲咒,我们一群人就躲雨躲在那个庙门口,我就坐在一个椅子上面,看雨会不会停,那大家在等我做决定,看是拍什么还是收工,我说大家等一等,也许雨就停了!可是雨就一直在下,我就拿起我的剧本,在那儿翻,接着我就拿起一支笔,那时候我好象好久没有在一张纸上写点和这个戏无关的事情,于是我写:到底我们在做什么?可以看到的是我每一个清晨四点站在我饭店的房间里面看着外面的雨,然后手里夹着一支咽,眼睛是肿的的时候;可以看到我每个夜晚拍完之后,回来之后,跟摄影师,灯光师一起看回放,喝啤酒开怀大笑的样子;可以看到我们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一群年轻人想要做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个证明,证明了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美妙的爱。
四分之三的爱(钢琴版)口白:
“似水年华”是什么?是似水一样的年华,是你要去追忆的年华,可是毕竟是失去的年华。关于《似水年华》这个故事,其实最开始我们只有一个很奇妙的瞬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在完全对对方没有任何了解而认识的情况下,竟然会再一个清晨拥抱在一起,他们在渴求的是什么?我现在才了解,在我写完这个故事,拍完这个故事之后,他们不是要对方,他们是要自己。我们在所有经过的爱情当中,都不是看到了对方,只是看到了自己。
邂逅(配乐)口白:
你说经过的爱情,今天要问我,我会狡猾的讲,我只有一个爱情。我在剧本里写了一个这样的台词。那今天你爱情这么久了,是习惯还是爱?我说是习惯的爱,就是这样。我说我们不小心爱上了东西,其实,都过去了,我们之后还会碰到很多不小心的事情,可是我在《似水年华》这部戏里面是真心的,静静地去品,去怀念,去唤起,我曾经有过的那一段东西,可是我也是轻轻的跟它招手,说:再见。因为必须再见。
邂逅(深情版)口白:
《似水年华》是我的镜子,可是它照出来的不是一个清晰的我,是一个清晰的你,当然,我希望每个人看到的是自己,这个故事是我自己讲给我自己听的,每个演员是演给自己看的,每个观众也是给自己看,我觉得,可能有过情感的经历,甚至要有情感领悟的人,会在剧中有那一丝感动,而且那感动完全和剧中人的表演没有关系,只是他在那一集演完或是全剧演完的时候,他会在跟他身边的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沉默了一下,脑中会突然闪过一瞬间,有没有过那样的一个背影,一个眼神,一个呼吸,一个坚定,一个忘却,会,我觉得大概年纪小一点的朋友会幻想,可是有一点年纪的人就会开始去回忆。那是我在北京拍的最后一天,那条胡同叫“小金丝胡同”,在《似水年华》当中,它的名字叫“北官房胡同”。我坐在那个地方准备开始喊预备开始,我还记得在那个胡同的靠墙的地方,然后刘若英面对着墙壁,面对着摄影机,手里拿着一朵红色的花,然后对着父亲住过的小院子讲说:爸爸,我该怎么办?然后眼泪流下来,然后我还记得很清楚,我钻在那个监视器面前,拿一个黑布盖着头,我在里面也掉眼泪。
曾经(配乐)口白:
很多人在看完《似水年华》后是一样的,就像你会想到你再也不会给你曾经有过的一段任何的一个痕迹,再也不会,你就是打开电视看电视,关掉电视去睡觉,就是这样。它只是一个电视剧,每个人去里面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最想给观众看到的是每个人想要看到的东西,可能每个人都会在里面找到一些。它不是一个很完整的,很像电视的故事,可是它是一个很完整的,很像我们经历过的情感。在《似水年华》拍摄的时候,在我心中出现的东西可能都是跟现场无关的东西,跟拍摄无关,这像讲到情感一样,我自己更希望我今天,在往后,什么都空白的,我真的很希望,可是我知道不可能,它一定会沾染各种各样的颜色,那就沾染好了,因为我总有一天还要回头来看,我现在越来越容易感觉,就是,《似水年华》我们写到2050年,这个故事的结尾在2050年,2050年的时候,按照我现在应该的年龄的话,我应该是79岁,我那个故事写到我好老,我不知道那个时候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似水年华》那部戏其实当初拍的时候应该拍成今天这个样子,让我有很多理由很多愿望再活50年,也算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说《似水年华》给我什么?刚刚我说给观众的,那给我更多的就是一个记忆,一个结束,我自己觉得开场白和结束语是一样的:我希望我得到的少一点再少一点,生命短一些再短一些,那个多像是一句结束语,好象把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要结束,可是这分明是我新的一段生命的开场,我们怎么能去怀疑生命是什么?或者是猜测生命是什么?只是再往前走,年华真的逝去,有天我们还会觉得年华老去,年华故去,可是,那就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那些东西就是我们生命全部的华彩,你说我哪一个瞬间,或者哪一部戏,或者哪个东西给大家的印象最深?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自己觉得没有一件事情是不精彩的,也没有一件事情是精彩的,因为它只是我的经历而已。
曾经(吉他版)口白:
我们那天就开玩笑,一对夫妻一起看了这部戏,看到最后一集演完的时候,忽然妻子转了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那个丈夫好似若无其事的看了一眼桌子,桌子反光,若无其事又看了一眼他的妻子,于是,妻子会说,你有没有过一个英?那丈夫说:没有,但是,你有没有文?然后妻子也笑了
Ⅲ 俄国有个历史片叫16几几年什么的,我忘了
楼主您好!您说的这个片子不是16几几年,而应该是《列宁在1918》,讲的是1918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故事。我查了以下,如果你确定是年份命名的俄国片,就只有这一个了。
以下是《列宁在1918》的简介:
《列宁在1918》是前苏联黑白故事影片。剧情: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受到各方敌人的武装干涉,国内的反动势力企图突袭克里姆林宫杀害革命领袖列宁,打入敌人内部的马特维也夫将敌人准备杀害列宁的消息及时通知瓦西里,但因布哈林的阻挠列宁还是被害受伤,斯大林率领红军英勇打击敌人,敌人节节败退。革命领袖列宁和斯大林在凯歌中拥抱在一起。
影片信息
中文名称:列宁在1918
英文名称:Lenin in 1918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39年
语言:俄语/中文
俄语译名:列宁在1918
分类:故事/战争
色彩:黑白
产地:苏联
年份:1939年
长度:120分钟
导演:米哈尔·罗姆
主演:S·史楚金H·奥赫洛普柯夫
译制:上海电影译制厂
对白语言: 俄语
色彩: 黑白
混音:单声道
级别:Finland:S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演职员表导演 Director:Mikhail RommE. Aron ....1 (co-director)I. Simkov ....5 (co-director)编剧 Writer:Aleksei KaplerTaisiya Zlatogorova演员:Boris Shchukin ....Vladimir LeninNikolai Okhlopkov ....Vasili, Lenin's protegeAleksandr Shatov ....Konstantinov, conspirator chieftain (as A. Shatov)V. Markov ....Feliks Edmundovich DzerjinskyVasili Vanin ....Kremlin Commandant MateyevNikolai Cherkasov ....Maksim GorkyLeonid Lyubashevsky ....Yakov Mikhailovich SverdlovVladimir Solovyov ....Sintsov, a spy (as V. Solovyov)Nikolai Svobodin ....Rutkovsky, a conspiratorV. Tretyakov ....Novikov, a conspiratorNatalya Efron ....Fanni Kaplan (as N. Efron)E. Muzil ....Yevdokia Ivanova, Lenin's housekeeperMikheil Gelovani ....Joseph Stalin (scenes deleted)Nikolai Bogolyubov ....K.E. Voroshilov (scenes deleted)Z. Dobina ....Nadyezda Konstantinovna Krupskaya (Lenina)S. Koziminsky ....Bobilev, Lenin's orderlyK. Korobova ....Vasili's WifeDmitri Orlov ....Korobov, farm workerNikolai Plotnikov ....Kulak from TamborskIosif Tolchanov ....Andrei Fedorovich, attending physician (as I. Tolchanov)A. Khokhlov ....Professor of MedicineSemyon Goldshtab ....(as S. Goldshtab)Vladimir Pokrovsky ....(as V. Pokrovsky)制作人 Proced by:F. Filipov ....associate procerN. Privezentsev
剧情简介
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受到各方敌人的武装干涉,国内的白俄势力企图突袭克里姆林宫杀害列宁,打入敌人内部的马特维也夫将敌人准备杀害列宁的消息及时通知瓦西里,但因布哈林的阻挠,列宁还是被害受伤,斯大林率领红军英勇打击敌人,敌人节节败退。
1917年11月7至16日,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确立。
1917年11月-1918年2、3月,首先从城市,然后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1918年1月,召开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正式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实行土地国有化,消灭民族压迫,废除等级划分、等级特权和等级限制,废除对妇女的歧视、压迫,宣布所有居民统一称为公民,保证了无产阶级对国家和教育的领导。
电影《列宁在1918》表现了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遭英、日、土耳其等国的武装干涉,内临各种反抗势力的骚扰,全国处于普遍饥荒的严重关头,列宁以他的大智大勇领导全国人民顽强奋斗,最终赢得胜利挽救了革命。
在电影里我们看见了上个世纪初的“政治”、“风土人情”,我们验证了无产阶级革命之初期的稚嫩与原始,我们感受着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命运。这里面就涵盖了关于苏联为何解体的信息。
影片艺术性评鉴
《列宁在1918》属于全世界影坛早期的领袖人物传记经典大片系列当中隹作和比较上乘的代表视听艺术作品。
从电影艺术的创作手段上看,《列宁在1918》又属于了那一种常见和流行的“串糖葫芦”式的故事结构。尤其在前苏联电影当中,这种串式的拍摄手段太是司空惯见的人物故事的拍法。因为好处在于,电影人物平面的用力平均,镜画故事以点带面,节奏分配一统铺排。
我们能够注意到,影片《列宁在1918》的连环故事中间,大致拥有十五六个相对分散的小故事,表面上这些小的故事独成体系,他们是依凭在一个比较相对完整的大故事列宁在1918年的主轴上面连串起来的。
《列宁在1918》其中的每一个散化故事都差不多是一出独幕的小戏。据说戏剧史有考证,小型名剧《带枪的人》就源自列宁在1918年代事迹。我们看影片时还可以注意到,影片《列宁在1918》当中的每一起承回转,都是集中在影片的第一主人公列宁身上的。依电影具体情况来看,片中的男二号应当属于列宁卫士瓦西里。三号人物无疑该是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马特维耶夫。这几个电影人物应当还是拥有相对比较独立人物性格脉络和故事走向的。
影片《列宁在1918》里的经典对白张口便是。比如这一句把枪放在桌子上,不但是影片《列宁在1918》当中人物形象,全苏中央委员常委捷尔任斯基的一句电影台词,这句话也是这一部影片的核心所在。令人叫绝场景是,面对革命叛徒的枪膛,捷尔任斯基坐态自如,毫无惧意,冷冷下令:把枪放在桌子上。我们当然会记得,捷尔任斯基在讲这句“把枪放在桌子上”之先的时候,对叛徒奇多尔夫说的话是:看着我。看着我的眼晴。看着我的眼晴。混帐东西,你居然混到我们革命的心脏里来了!你现在还敢说你是个契卡?!然而紧接着,叛徒终于没有,没有把枪放在桌子上。而革命战士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马特维耶夫也没有把250万卢布揣在个人怀里。一部好电影是格外讲求正反细节比照的。把枪放在桌子上,是有针对性的电影台句。说把枪放在桌子上之前,一帮站在红色列宁布尔什维克对立面的穷凶谋反者,在暗中策划一整套的暗杀计划,为首的康斯坦丁在观看天鹅湖包厢里血腥安排:在察里津刺刹斯大林,在彼得堡刺杀乌里茨基,在莫斯科刺杀列宁和斯维尔德罗夫。电影的这一组镜头可以说是在大庭广众的歌舞升平之下进行的。可见暗杀者们的气焰之嚣张程度。然而就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大文豪高尔基先生却向列宁提出了他个人的“仁慈观”:不必要的残酷。
记得影片《列宁在1918》的序片一过,高尔基在列宁办公室与领导人对论的就是这个根本问题。实际上这时,列宁并没有能够说服文豪先生。紧接着不久,电影特意安排了一个名叫娜塔莎小孤女出现,这是极有意味的一幕。小娜塔莎的零丁形象一直伴随着列宁形象进到电影尾声。小娜塔莎的形象是一个别致的符号。希望的也是残酷现实的一角缩影。是的,影片《列宁在1918》的阶级和路线的斗争是相当触目惊心的。直到列宁身中三枪后,文坛大文豪高尔基先生才由睡梦深中惊了一醒。电影别具深邃意趣,列宁是在负了致命重伤之后,半昏半醒之间教育了面前这个大牌作家的。列宁有一些痴痴的讲道:我身上还留着知识分子的子弹。由此可见,列宁对于知识的态度。当然了,领袖列宁眼中的所谓知识分子必须是高尔基这一级别的。认识二十几个英文字母,当一个什么博导之类的人,仿佛不大好属于高尔基这一文人梯队。电影里相对知识分子,列宁显然更加重看了工人阶级。比如列宁在一个工厂演讲时刻,挥手郑重宣告:摆在工人阶级面前的路只有胜利,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电影里列宁对于工人的关怀,也使得那个工人杀手不忍开枪刺杀列宁。道理简单的如同将心比心。他一走上讲台,说得都是我们工人,用工人的生活举例,说到我们的生活,说得都对。我不能打死他。
影片《列宁在1918》中的列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一个列宁形象在银幕上面,虽然也是演的,但是从来不拿腔掂调,也不装酷扮势。比如电影里有一场煮牛奶的细节,列宁因为可能不太会煮,所以问身边同事斯维尔德罗夫,为什么牛奶没开会起泡了呢?接着牛奶煮飞了以后,两个革命伟人慌张离去时刻,列宁还象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偷偷地从门隙之间回头张望着老女佣的惊叹表情。列宁形象的这一小段生活实际是真实又可亲的。这样的电影细节是予人启迪的。并没有因为列宁的生活细节上的疏露而有损于这个人物的正面高大,反而只能有助于列宁形象的真正活着。实打实讲,影片《列宁在1918》当中太多太多的创作实例,可以值得我们一些大决战之流系列电影好好学习借鉴。比方古月同志已经演得出色,如果能改观—板一眼的扮相领袖人物,包括生搬硬套的方言,就会表面上少一点演痕迹了。戏是自然心的流露。据说斯坦尼体系中的一个精髓就是反对“表演”?而好莱坞马龙白兰度他们又格外讲究的是“方法式”的表演。不知道著名特型表演艺术家先生他们学配的不怎么太地道的方言,究竟属于那一派,归结到那一流?有一点不懂一个表演上的专属演员,在象征掐腰讲话时候的高大感受是怎样的?好象记得西方电影不太怎么有所谓特型演员—说吧?纵便乔治 斯格特演的战争大片《巴顿将军》也只是讲求一个神似的呀。不象我们的特型演员非要搞到象入非常。一个手势,—个语调,一个转身,都要无比正面高大才行。如果这样理解,我们电影的老大哥前苏联影片《列宁在1918》中的列宁有一个走步翘衔尖习惯,绝对属于电影领袖人物形象的瑕疵了?一位比较专业的电影朋友讲,现在的传记电影是不是有一点接近了现代电影的“古装片”?影片《列宁在1918》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带有神灵色彩的领袖人格化了。平凡化了。大众化了。《列宁在1918》是—部在特定的革命历史条件下,革命对反革命,红色对白色,光明对黑暗的优秀故事电影。身为革命与正义的化身,人民领袖列宁不愧世界无产阶革命的伟大导师,他在电影里面,对于挑衅红色革命政权的少数富农大喝讲道:回去告诉那些支持的人不是后台也可以,只要我们苏维埃存在一天,你们就必须给我们粮食。你要是不给就强迫你给,你要是动武就消灭你们。这就是我给你的真理!列宁在1918年,就是这样一个敌我生与死决战交锋时刻。要么敌赢我输。要么敌死我活。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光明的人们,在这生生死死,进进退退的选择面前,毫不犹豫地命令和打击了刺刀见红的敌人:看着我的眼晴。把枪放在桌子上。
主要配音演员
列宁—张伐
康斯坦丁—邱岳峰
斯大林—冯喆
瓦西里—李农
捷尔任斯基—孙道临
马特维耶夫—张雁
创作背景
电影创作时期斯大林掌权,所以电影中有很多为斯大林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历史修正主义内容。在1930年代初,斯大林把国内大量的富农等富裕人士流放到西伯利亚,而电影中就有列宁斥责富农的情节。另外电影把斯大林的政敌布哈林描写成列宁遇刺的原因之一,电影中还有列宁批判布哈林的情节。
还有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红军的最高指挥官其实是斯大林的另一个政敌托洛茨基。高尔基等文化名人向美国呼吁来的大量的美元,总金额达7,800万美元(购买力在今日超过100亿),至少有一千万以上的俄国人获救。但苏联国内战争期间美国和英国联军占领了阿尔汉格尔斯克(后被苏联红军击败)并且美国给白军邓尼金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在电影中高尔基的情节是向列宁呼吁对敌人仁慈,被列宁批评,之后在列宁遇刺的血的事实面前警醒。
幕后制作
尽管该片广受欢迎,但明显地歪曲了历史,将政治斗争中的异己、遭迫害的革命先驱布哈林等丑化塑造成叛徒,成为纯粹的政治宣传工具。片中的一些经典台词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语言之中:在拥挤场合,总有人调侃;“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当人们有喜讯相告时就会像报告列宁病情的老工人那样喊道:“他已经不咳嗽了!”时至今日,这些台词还不时地出现在国产影视剧中。该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虚构的瓦西里,更是深入人心。
Ⅳ 求日本的一部感人电影的名字
这是唐泽寿明和江角真纪子演的《六天七夜》。演天使的那个很好笑的男演员,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是日本很有名的歌手玉置浩二。(因为时间比较久了,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而且总和一个美国片的名字搞混。而且外国片的名字通常会有好几种译名,我这个是凤凰台播时用的名称。)
我特别特别喜欢这个片子。凤凰电影台曾经连续两年的圣诞都放了这个片子。(平常好象也放过,中文、日文都放过,反正我是看了好几遍了。)里面的歌也都特别好听。好象有一首是B'z唱的,另外是个女声团体唱的。真想再看一遍啊!
Ⅳ 黄磊《似水年华》独白完整版文字
我希望我得到的少一点再少一点,我也希望我的生命短一些再短一些。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很恐惧死亡,大概每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会有一段时间对死亡有一种恐惧感。我以前有一个很老式的闹钟,是那种上发条的。它走起来声音很响,kikakika。那一年大概九岁,我躺在家里的床上听它kikakika的声音的时候,从床上跳下去开始写,一小时等于六十分,一分钟等于六十秒,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年有多少个小时,我就算,这一辈子有多少秒。然后心里就很害怕,我在那个暗夜里就开始哭泣,我觉得如果把这个数字数完了我就死了。于是我对生命是恐惧的,我觉得它会失去。一九九九年拍了《人间四月天》之后,我得了心脏病,第一次住进医院医生跟我讲的话我现在依旧记得很清楚,他说你现在就要出院,因为你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那年我二十八岁。我没有想到生与死的概念对于我忽然变得很近。那时候我的心跳在睡眠的时候一分钟只有三十三次,后来经常有人问我说近来心跳怎么样,我说还在跳,就是慢了点。于是我想起徐志摩以前讲过一句话说,只要心还跳。
我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少年,我在少年的时候从来不回忆也不幻想,我只是面对每一片奇妙的世界,任何事情对于我都是新奇的,任何地方我都想要去。我那个时候大概是能钻的地方钻一遍,能爬的地方爬一遍,然后能做坏的事情就做一遍。我小时候常常让父母很担忧的是我没有什么志向,人家说你要干吗我说,不知道。今天我做的这些事情是我预料之外的,明天我要做的事情我今天还是不知道,如果我今天开始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想,大概是我的个性使然。今天我了解它像是一列火车,在很漫长的路程中行驶,我不想坐在车头,我也不想在旁边去看什么,我也不想站到车尾去看我走过的路,我只想坐在车中。因为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那个东西对于来讲没有引力,我宁愿不去看风景,甚至愿意作为风景存在在那里。
我现在开始有点要准备好要面对长大的时候,有点长完了,剩下的就是废话了。
大概到大学之后我觉得我失去了全部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只活在当下,我只是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然后就去想我应该学会哪些,我觉得我应该要长大了,应该要去得到什么东西,应该要去挣到什么东西,我应该用一个什么方式做一个好儿子,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好朋友,做一个好恋人,做一个好的什么……那个好已经变成了是一种约定,让你一定要去赴这个约,好像我们注定要为做“好”赴一个约会。
三十岁之后要做什么,我有天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个设想其实特别容易实现,就是要赚多一点钱,然后就去种地。我们都在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能想,而且我们也确定地知道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答案没有。我每天都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可我说我是一个整体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觉得要比整体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要好。
我今年三十一岁,我经过很多的瞬间,到我见到现在的女朋友到在一起这么多年准备要过一辈子之后,我去回头看我觉得那每一段都是美妙的,那每一段都是让我永远不会忘怀的,可是那每一段都是模糊不清的,完全地记不住了。可是我就相信那些东西都存在过,存在于我的生命的某一个段落。我不是那个我,我是好多个我,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壳,里面换了好几个我。有小时候的我,有略微长大的我,有喜欢自己的我,有讨厌自己的我,有自以为是的我,也有那种开始看待自己的我。
柏拉图有一本书叫《理想国》,里面讲到人的思维,有好几种东西去推动它。有三种,一种是依凭着欲望去行为,一种是依凭着情感去行为,一种依凭着智慧去行为。依凭着欲望的人是贪婪的,依凭着情感的人是满足的,依凭着智慧的人是幸福的。快乐与拥有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因为根本就没关系,所以拥有者痛苦,不拥有者也痛苦,所以拥有者快乐,不拥有者也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它们之间只在有一个时刻有一个刹那存在过,然后它就变成是叫对快乐的回味,对快乐的向往。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去看到一个老人,很老了,坐在他的门口,然后天已经很暗了,有一天也许我就是其中之一。你哪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哪能知道他究竟经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的矫情造作,我们都以为是了解和快乐的依据,我不觉得,而且我很不觉得,所以我更要感谢我的生活,我碰到的这些他们都可以去听或者懂彼此,我也试图用一种方式去了解她。
我们不小心爱上初恋,我们不小心爱上那美妙的瞬间,我们不小心爱上爱情,不小心爱上有儿子,不小心爱上有家庭,不小心爱上了稳定,不小心,全部都是不小心。全部都不是一个少年预置好的,我觉得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开始,在你准备好的时候就结束了。
《似水年华》是对过往的青春岁月的纪念,我觉得在那段时日里面我们爱过,而且是真心的热爱。那个热爱我不是说的爱一个姑娘,或者是一个人,一个家,不是的。我觉得是对整个岁月的热爱,就像你早上起来会用你的手捂住嘴,你甚至希望闻到自己清纯的味道,哈一口气,那个味道就会在你的心里面漾开。
一九九九年的十二月末我到了台北,我在台湾跨这个千年。在饭店的窗口正好远远地可以看到台北市政府那边。那个晚上大概十二点多钟我从平西放天灯回来以后就一个人在房间里,我站在陌生的城市的窗口,站在一个陌生城市的寂寞的夜里,然后大家都说一千年要结束了。我看到整个街上都在塞车,那天晚上大家都很快乐,为这一千年就要结束而快乐还是为新的一千年就要开始而快乐,我不得而知。然后我就看到远远的那个台北市政府有很多人,大家很雀跃,很欢乐,华灯绽放。我依然站在陌生城市寂寞的夜里,我还是不知道我应该做的是什么。
我住进安贞医院夜晚我就睡不着觉,忽然想在这样一个二十八岁的年纪,忽然在考虑明天是不是不再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跑到楼下,医院里面有个花园,有个很小的人工的池塘。正好是入秋,柿子树的叶子都已经变黄了,结了些柿子,我就在那个柿子树底下坐在那个小池塘边上抽一支烟。我明知心脏病是不应该抽烟的,然后我就在想,也可能就结束了,可是那个时候我自己还没有一个确切的领悟觉得我自己应该怎么去再面对今后的生活。
我希望我得到的东西少一点,然后自己的生命短一些。可能不再希冀的时候,避免不了的痛楚就是相伴的离开。我没有讲那个时代有多糟糕,我觉得今天很美好,我也觉得我们能够活下来活下去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可是问题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你的生活。我也以前会希望自己得到的多一点再多一点,当然对生命更有着坚定的执着。
今天我特别想做一件事情就是能够用一些什么东西去交换去回到一个特别想回到的地方。我希望有一个魔法师,那个魔法师就来跟我做一个交换,用我的生命最后十年或者二十年,去换那一刻,我就一定换。我愿意把我的生命都换出去,换回一个时刻,和大家坐在一起。而且我希望他们都对我都如此地宽爱,如此地体贴,每个人都是深爱着你,包括有些已经不在的人。
我在一个商场碰到我初恋女友是在我们分开之后的差不多十年。我们在恋爱的时候都一直写情书,那时候我们两个人都会把信放在同一个邮筒里,然后邮递员再把信拿出来分别寄到我们两家。我们不能够把信交给对方,因为那是情书,情书一定要寄,一定要有邮票,要有邮戳,要有放进邮筒的一瞬间。十年之后我们在商店碰面的时候,都是在那个收款台付款,我们都是去买信纸。我跟我女朋友讲说刚刚我碰到了我初恋的女朋友,她说是吧,我说我们都是去买信纸,她说是吧,我说可是我们永远不会给对方写一封情书了,她没讲话,我也没讲话。以前我有她家的电话号码,我以前坚信这个号码是我一生不会忘记的号码,我现在一个号码都记不住。我以前觉得我们会一生厮守,我们在一起共处了还不到一年,我们把一生想的太简单了。那时候我每天都可以不睡觉,每天都可以不吃饭,每天可以不做功课,可我不能一刻不想她。今天我每天都要吃,都要睡,都要工作,偏偏就这件事情忽略不见了。
我记得那个时候北京天气特别冷,我们一起看过一场电影,那个电影好长,是个台湾电影,名字我忘了,不好看,而且完全不吓人。然后她就故作被惊吓状把手放在我的手里,我也好像就若无其事就握着她的手,然后她就说你的手好凉,我说我冷。然后她就在我的右脸颊用嘴唇碰了一下,然后说一个吻等于三十卡热量。我们在那个飘着雪花的北京的夜晚,路灯是惨白色,可是远远的那个龙门口的灯光是暖色的,她的衣服是白色的,她站在当中是金色的。她就回过头说你怎么还不走,我用我那时候想象得出来最帅的姿势站在那个风雪之夜,然后头昂起来,很高傲,像个贵族,也像莱蒙托夫或者是普希金。我就说我在等,她说等什么,我说热量。那个笑容是灿烂的,是你一生见过最灿烂的笑容,那个拥抱是你一生最紧促的拥抱,那个吻也是你一生中最美妙的一个吻。可我就是忘了她家的电话号码,对,就是这样。
我记得我们走进女生宿舍的那个楼道,我们荒唐不羁,我们像是一个疯癫的少年,夏天的风吹着所有的门帘子,那些门帘有粉色蓝色红色绿色,全部被吹了起来,像是一面面招摇的旗帜,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你走过那个女生宿舍的楼道,走向你爱的人的身旁的时候,你什么都没有想,就是想,爱。可是,就是失去了。年华就这么逝去了。
北京的树叶落了满地的时候,都是那种杨树叶,清洁得慢了就堆成了山,扫成一堆一堆的。在我童年记忆中大概有三个我那么高,十个我那么大的一片。我爸妈把我家门的钥匙拴一个鞋带挂在我的脖子上,我下了课第一件事情就是跟我的一群朋友,狐朋狗党,窜到那堆树叶子上摔跤,拳击,打闹,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我打不开我家的门,那串钥匙不见了。我爸就跟旁边的人家借了台脚踏车,带着我,到那片树叶子里,我们父子二人把这堆树叶从这个位置挪到了那个位置,没有找到那串钥匙,然后我爸就毒打了我,因为我丢了很多把钥匙,家里的锁换来换去的。打完我之后一点也不觉得难过,而且很开心,因为我第一次发现我爸爸会骑车,而且还会带着我,我就一直幸福地坐在后面抱着他的腰,把脸贴在他的后背上。又快到秋天了树叶又快要掉了,我不知道哪片树叶是我记忆中的那片叶子,而且我也不知道那把钥匙是不是已经化成了泥土,我也不知道我还可不可以有一把钥匙去打开我快乐的门。
什么是我的快乐童年是我的快乐,或者说在我不曾去了解我自己的时候,在我不曾去希望了解我自己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在我不曾对自己有任何了解的时候我是快乐的。我小的时候那时候没有手表,我会用圆珠笔早晨起来上学之前先画一块手表,然后有表盘,表针,刻度,然后表链全部都有。然后就写一个几点,画一个几点。然后我就会往学校走,背一个书包,然后我就忽然走着走着神经病一样停下来,一抬袖子看了一眼几点钟,可那个分明就是我画的,然后我就会继续往前走,这是我对快乐的回忆。
Ⅵ 黄磊的哪张专集里有大量独白啊
是似水年华电视剧配乐全选集
[年华似水]
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很很恐惧死亡大概每跟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时间,对死亡有一种恐惧感,我以前有一个很老式的闹钟,是那种上发条的,它走起来声音很响,就 “ke ka ke ka”.那年我大概九岁,我就躺在家里的床上听到。“ke ka ke ka”.的声音的时候,我从床上跳下来,就开始写,一小时等于六十分,一分钟等于六十秒,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一年有多少个小时?我就算,这一辈子有多少秒?然后开始心里就很害怕,我在暗夜里面开始哭泣,我觉得我如果把这些数字数完了我就死了,于是我对生命是恐惧的,我觉的它会失去。
1999年我拍了[人间四月天]之后,我就得了心脏病,我第一次住进医院的时候,医生跟我讲的话我现在记得还很清楚,医生说:你现在就得住院,因为你随时有卒死的可能。那年我28岁,我没有想到那个生与死那个概念对于我来讲忽然变的很近。那个时候我的心跳在睡眠的时候一分钟只有三十三次,后来经常有人问我说:现在心跳怎么样?我说还在跳!就是慢了点。于是我想起徐志摩以前讲过一句话说:只要心还跳
[年华似水](钢琴版)
我住进(安贞医院),夜晚我就睡不着觉,我忽然想,在这样一个二十八岁的年纪,,忽然在考虑明天是不是会在面对这一切?我跑到楼下,那个医院里面有个花园,有一个很小的人工的池塘,正好是暮秋,柿子上的叶子都变黄,结了些柿子,我就在那个柿子树下,坐在那个小的池塘边上,抽一跟烟,我明知心脏病是不应该抽烟的,然后我就在想,也可能就结束,可是那时候就我还没有一个很确切的领悟觉得我自己应该怎么去再面对今后的生活。
[年华似水](竖琴版)
去得到的东西少一点,让后让自己的生命短一些。可能不再去希冀的时候,避免不了的痛楚就相伴的离开。我没有讲那个时代有多糟糕,我觉得今天很美好,也可能就结束,我也觉得我们能够活下来活下去,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可是问题身什么方式去面对你的生活?我也是,以前都很希望自己得到的多一点再多一点,当然,对生命更有着那种很坚定的执着。
[年华似水](钢琴+双簧管)
今天我特别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够用些什么东西交换,去回到一个你特别想回到的地方。我希望有个魔法师跟我做一个交换,用我生命的最后十年或是二十年去换那一刻,我一定换,我会把我后面生命都换给他,换回一个时刻,和大家坐在一起,我希望他们都对我如次的宽爱,如次的体贴,每个人都是深爱着我包括有些已经不在的人。
[四分之三的爱]
我在一个商场碰到我初恋的女朋友是在我们分开之后的差不多十年,我们在恋爱的时候都一直写情书,那时候我们两个人都会把信投在同一个邮筒里,然后邮递员把信叫给对方,因为那是情书,情书一定要寄,一定要有邮票,要有邮戳,要有放进邮筒的一瞬间,十年之后我们在商店碰面的时候,都是在收款台付款,我们都是去买信纸。我更我女朋友讲说,刚刚我碰到了我初恋的女朋友,她说是吗?我说我们都是去买信纸的,她说是吗?我说可是我们永远不会为对方写一封情书了!她没讲话,我也没讲话。
以前我有她家的电话号码,我以前坚信这个号码是我一生不会忘记的,我现在一个号码都记不住,我以前觉得我们会一生厮守,我们在一起共处还不到一年,我们把一生想的太简单了,那时候我每天都可以不睡觉,每天可以不吃饭,每天可以不做功课,可是我不能一刻不想到她,今天,我每天都要吃,要睡,都要工作,偏偏就是这个事情有点不见了
[四分之三的爱](钢琴版)
我记得那时候,北京的天特别冷,我们一起看过一场电影,那电影好长,是个台湾电影,名字我忘了,很不好看,而且完全不吓人,而她就故做被惊吓的把手放到我的手里,我也好象就若无其事的握住她手,然后她就说,你的手好凉,我说我冷,然后她在我的有脸颊用嘴唇碰了我一下,然后说一个吻等于三十卡的热量,我们在那个飘着雪花的北京的夜晚,路灯是惨白色的,可是远远的楼门口那个灯光是暖色的,她的衣服是白色的,她站在当中是金色的,她就回过头说你怎么还不走?我用我但是想象的出来的最帅的姿势,站在那个风雪的夜晚,一个脚站在地上,一个脚跨在脚踏车上面,然后头昂起来,我觉得很高傲,很像一个贵族,很像来蒙托夫或是普希金,我就说,我在等,她说等什么?我说热量。那个笑容是灿烂的,是你一生见过最灿烂的笑容,那个拥抱是你一生最紧促的一个拥抱,那个吻也是你一生中最美妙的一个吻。可是我就是忘了她家电话号码,对,就是这样。
[四分之三的爱](竖琴版)
我记得我们走进女生宿舍的那个楼道,我们荒唐不笃,我们像是一个疯癫的少年,夏天的风吹着所有的门的帘子那些门有粉色,蓝色,红色,绿色,全不被吹了起来,像是一面面招摇的旗帜,在欢迎我的到来,你周过那个女生宿舍的的楼道,走向你爱人的身旁的时候,你什么也没有想,就是想爱,可是,就是失去了,年华就是会失去。
邂逅
北京的树叶落了满地的时候,都是杨树叶,清洁工把它堆成山,扫成一堆一堆的,在我童年记忆中,大概有三个我那么高,几是个我那么大的一片,我爸爸妈妈把我的家门的钥匙栓在一个鞋带,挂在我的脖子上,我下了课第一件事就是跟着我那群朋友,狐朋狗党,穿到那片树叶上面去摔交,拳击,打闹,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我打不开我家的门了,那串钥匙不见了。我爸就跟旁边的人家借了一台脚踏车,带着我,到那片树叶那边,我们父子二人把这堆树叶从这个位置挪到那边那个位置,没有找到那串钥匙,,然后,我爸爸就毒打了我,因为我丢了很多把钥匙,家里锁换来换去,打完我之后,我一点都不觉得难过,反而觉地很开心,因为我第一次发现我爸爸会骑车,而且会带着我,我就一直幸福的坐在后面,抱着他的腰,把脸贴在他的后背上。又快要秋天了,树叶又快要掉了,我不知道哪片树叶是我记忆中的那片叶子,而且我也不知道那片率做的钥匙是不是化成泥土了?我也不知道我还可不可以有一把钥匙去开我快乐的门?
邂逅[钢琴版]
什么是我的快乐?童年是我的快乐。或者说,在我不会去了解我自己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在我曾去希望了解我自己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在我不曾对我自己有任何了解的时候,我是快乐的。我小的时候,那时候没有手表,我会用原子笔早上一起来,上学之前先画一个手表,有表盘,表针,刻度,表链,全部都有,然后就会写一个几点,画一个几点,然后会往学校走,背个书包,然后就会突然走着走着,跟神经病一样,就会停下来,然后一抬抽袖子一看,可那个分明就是我画的,然后我就继续往前走。这是我对快乐的回忆。
邂逅[竖琴版]
我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少年,我在少年的时候从来不回忆也不幻想,我只是面对每一天奇妙的世界,任何事情对我都是新奇的,任何地方我都想要去,我那个时候大概也是能鐕要鐕一遍,能爬的地方爬一遍,那做坏事的事情就做一遍,就一定会去那些事情,我小时候常常让我的父母很担忧的地方是,我没有什么志向,人家说你要干嘛?我就说我不知道,今天我做了这些事情是我预料之外的,明天我要做的事情我见天还是不知道的,可是我今天知道我为什么这样想的,大概是我的个性使然.今天我了解它像是一列火车,在很漫长的一个路程中去兴驶,我不想做在车头,我也不想在旁去看什么,我也不想失去站在车尾去看走做的路,我只想坐在车中,疑问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那个东西对于我来讲没有引力,我宁愿不去看风景,设置愿意作为风景存在在那里.
邂逅[深情版]
我有点坚信我最好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今天大家看到的是我的最好,其实不是,当它开到你身旁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你只是想到快点长大.我也没有准备好长大,这是关键,可是我就开始长,我现在开始有点准备好要面对长大的时候,有点长完了,剩下就是是废话.
邂逅[弦乐版[
大概到大学之后,我觉得我失去了全部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只活在当下,我只是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然后去想我应该要学会的东西,我觉得我应该要长大,我应该要去得到什么东西,我应该要去挣到什么东西,我应该用一个什么方式做一个好儿子,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好朋友,做一个好恋人,做一个好的什么,那个好已经变成了是一种约定,让你一定要去赴这个信约好象我们注定要为“做好”赴一个约定。
邂逅[吉他版]
三十之后要做什么,我有一天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个设想其实特别容易实现,就是要赚多一点钱,然后就去种地.我们都在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能想,而且我们很确定的知道,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答案没有,我每一天都是是一个乐观的主义者,可是我又是一个整体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觉得比整体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要好.
邂逅[吉他二版]
我今天三十一岁,我经过很多的瞬间,到我见到我现在的女朋友,到我们在洋起过这么多年,准备要过一辈子的时候,我去回头看,我觉得那每一段我都是美妙的,那每一段都是让我永远不会忘怀,可是吗每一段都是模糊不清,完全的记不住,可是我就相信那些东西都存在过,存在于我生命的某一个段落,我不是那个我,我是好多个我,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段,里面换了好几个我,有小时候的我,有略微长大的我有稀罕字的我,有讨厌自己的我,有自以为是的我,也有那种开始看待自己的我。
[曾经]
柏拉图有一本书叫(理想国),它里面讲到说,人的思维,能有好几种东西去推动它,有三种,一种是依凭着欲望去行为一种是依凭着情感去行为,一种依凭着智慧去行为。依凭着欲望的人是贪婪的人,依凭着情感的人是盲从的人,依凭着智慧的人是幸福的人。快乐与拥有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因为跟本就没关系。所以,拥有者也痛苦,不拥有者也痛苦,所以,拥有者快乐,不拥有者也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它们之间,只在有一个时刻,有一个刹那存在过,然后它就变成叫是对快乐的回味和对快乐的向往。
[曾经[(钢琴版)
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很复杂,只是我们忽然多了一双眼睛,看到的不是我们现在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我们在看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你知识经历过的,可是被你的思想情感幻化了,你会用另外一双眼睛去看它,而且你会看的特别的着迷,,看的特别的投入,你会看的特别的清晰,你会比每一个时刻看到的更快乐,更投入,你会忽然觉得,有时候你宁愿闭着眼睛看也不愿意睁着眼睛去想。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看到的一个老人,很老,坐在他的门口,天已经很暗,也许我就是其中之一,你哪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哪能知道他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的矫情造作,我们都以为是很了解很快乐的一群,我不觉得,而且我很不觉得,所以我更要感谢我的生活,我碰到的这些人,他们都可以去听或者懂彼此,我也试图用一种方式去了解他们。
[曾经](弦乐+长笛版)
我们不小心爱上初恋,我们不小心爱上一个很美妙的瞬间;不小心爱上有儿子,不小心爱上了有家庭,不小心爱上了稳定,不小心,全部都是不小心,全部都不是一个少年预设好的。我觉得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你还没有主内好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你准备好的时候有结束了
参考资料:http://www.huanglei.net/club/viewthread.php?tid=4486&highlight=%CB%C6%CB%AE%C4%EA%BB%AA
Ⅶ 由小说翻拍的电影
英国《卫报》最新公布的50部最佳小说改编电影
[美]Yaxue、[中]笑独行编
英国《卫报》最近与Book Marketing Group联合组织了一批影评家,评选出了影史上50部根据小说改编的最佳电影,结果已于4月19日公布。该榜单无疑为观众结合小说原著欣赏电影的提供了一个可资依凭的选择标准。当然,该榜单反映的是西人的角度。
在此,编者特根据个人知见并加以比勘校订,注出相应的中译名,以便利同好按图索骥、对照欣赏。
From words to pictures(从文字到电影)
1984 《1984》
Alice in Wonderland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或《爱丽斯梦游仙境》
American Psycho 《美国杀人狂》
Breakfast at Tiffany's 《蒂凡尼的早餐》
Brighton Rock 《马场杀手》
Catch 22 《第22条军规》
Charlie & the Chocolate Factory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A Clockwork Orange 《发条橙》
Close Range(inc Brokeback Mountain) 《近距离》或《短射程》(短篇集,其一改编为《断臂山》)
The Day of the Triffids 《Triffids的一天》或《夺命流星》
Devil in a Blue Dress 《蓝衣魔鬼》
Different Seasons(inc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不同的季节》(改编为《肖申克的救赎》)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aka Bladerunner) 《机器人会不会梦到电子羊?》(改编为《银翼杀手》 )
Doctor Zhivago 《日瓦戈医生》
Empire of the Sun 《太阳帝国》
The English Patient 《英国病人》
Fight Club 《搏击会》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法国上尉的女人》
Get Shorty 《黑道当家》
The Godfather 《教父》
Goldfinger 《金手指》或《007大战金手指》
Goodfellas 《好家伙》或《盗亦有道》
Heart of Darkness(aka Apocalypse Now) 《黑暗之心》(改编为《现代启示录》)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Jaws 《大白鲨》
The Jungle Book 《森林王子》
A Kestrel for a Knave(aka Kes) 《小孩与鹰》(改编为《凯斯》)
LA Confidential 《洛城机密》或《幕后嫌疑犯》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危险的关系》
Lolita 《洛丽塔》或《一树梨花压海棠》
Lord of the Flies 《苍蝇王》
The Maltese Falcon 《枭巢喋血战》
Oliver Twist 《雾都孤儿》(《奥利弗·退斯特》)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飞越疯人院》
Orlando 《奥兰多》或《美丽佳人奥兰多》
The Outsiders 《局外人》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春风不化雨》
The Railway Children 《天下儿女心》
Rebecca 《丽贝卡》或《蝴蝶梦》
The Remains of the Day 《告别有情天》
Sin City 《罪恶之城》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冷战谍魂》或《柏林谍影》
The Talented Mr Ripley 《天才雷普利》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德伯家的苔丝》或《苔丝姑娘》
Through a Glass Darkly 《穿过黑暗的玻璃》
To Kill a Mockingbird 《杀死一只知更鸟》或《梅岗城故事》
Trainspotting 《猜火车》
The Vanishing 《神秘失踪》或《逝影惊心》
Watership Down 《魔幻的瓦特希普高原》或《海底沉船》
附Yaxue向笑独行推荐该榜单的留言
英国《卫报》最近组织了一批影评家评选50部由小说改编的最佳电影,4月19号公布了结果(见上)。(美国电影协会和《时代》杂志最近也分别公布了一份最佳电影名单,不过是100部。对于类似这样的评选名单,我一般总是更倾向于数字小的名单。)不管是谁的名单,反映的当然都是“欧美文化中心论”,也就是说,是西人的角度,这一点请读者记住。比如说,中国虽然还没有很好的《红楼梦》电影,但是即使有,也不会出现在类似的名单上。主人倘若有兴趣,不妨把以下电影的中文名字提供一下,也许有人会感兴趣。
————————————————————————————————
Ⅷ 问一部动漫电影,忘了叫什么,隐约记得点结尾好像是一群大虫子把金色的毛还是什么东西弄出来救了好像是女主
《风之谷》是宫崎骏的漫画作品,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该动画作品改编自宫崎骏连载于《Animage》的同名漫画。该漫画自1982年开始,在《Animage》断续连载了12年之久,至1994年结束,共7册。动画版的内容仅只有漫画版的第一本多一点,而漫画版的内容也更曲折丰富,有着对战争的血腥刻画和人性的深入探索,与电影版是完全不同的作品。
故事从巨型输送机坠落在风之谷开始。这架输送机是多鲁美奇亚原本用来载送工业 都市“培吉特”国俘虏。娜乌西卡将夹在残骸中的少女拉丝黛儿救出,而少女却要求娜乌西卡将残骸烧毁。虽然不明其意但为了让少女安心而答应了,少女随即死去。隔天在坠落地点发现了跳动着的巨大血管群。那就是在“七日之火”将世界付之一炬的最终兵器“巨神兵”。应该全部成为化石的巨神兵,却在培吉特市的地下被挖掘出来,而想要征服世界的多鲁美奇亚王国将其截走,但不久因其重量在运输途中坠落了。
获知了坠落的多鲁美奇亚王国的皇女库夏娜,派出了大批编队至风之谷。士兵们陆续闯入城中,震天的枪声,惊慌的娜乌西卡奔至父亲房间,发现其父基尔已气绝。娜乌西卡在盛怒之下,以敏捷的速度将士兵一一击倒。这时,其师父犹巴出现。“冷静下来!娜乌西卡。现在打起来的话,谷中就无人能活下去。”
为了谷中人民,娜乌西卡自愿做人质和库夏娜等到培吉特。回到自己房间的娜乌西卡,将墙壁隐藏的楼梯门打开,来到自己的秘密房间。很早以前娜乌西卡发现,这些用从地下500公尺取出的水和干净无毒的土培养的植物,一株也没有散发出有毒的瘴气,即使是剧毒的腐砒草也开出了花朵。但是,照顾它们的人即将离开,只好将植物处理掉没有其他办法。
娜乌西卡等人乘坐的大型输送艇,载着其他人质及粮食向着培吉
风之谷剧照(20张)特出发。途中向其袭击而来的是驾驶着战斗艇的培吉特少年阿斯贝鲁。他就是坠落在风之谷后死亡的拉丝黛儿的哥哥。
被侵袭的多美吉亚王国的船迅速地坠落。娜乌西卡所乘的输送艇也早已起火,她和米特移至备用机上。而且,还救了应该憎恨的敌人库夏娜离开输送艇。
眼下浓密弥漫,娜乌西卡的战斗艇慢慢地降落,最后降在被巨木包围着的水面。回过头去,库夏娜的枪却朝向娜乌西卡指着。
突然,水面摇晃,巨大的王虫出现。王虫的眼和娜乌西卡及库夏娜彼此凝视,伸长触毛抚摸着娜乌西卡。因为她触碰到了王虫心中最深的宇宙。接着无言地,王虫将阿斯贝鲁迷失在活腐海的消息告知娜乌西卡,于是娜乌西卡告别吓呆了的库夏娜和城中老伯们,准备去救出阿斯贝鲁。 被大群王虫穷追不舍的阿斯贝鲁掉进巨水下的空洞里。尾随而来的蓑鼠也蜂拥而上。在阿斯贝鲁将被虫吞唑之时,乘着滑翔翼的娜乌西卡如风般的出现。躲过蛇蝼蛄的娜乌西卡想救阿斯贝鲁时,不小心掉落地面,砂覆盖娜乌西卡的身体,随即陷落进去。终于连滑翔翼也一起被砂所吞噬,然而到后来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离开腐海后,娜乌西卡获悉培吉特以一只小王虫为做诱导大群王虫到风之谷,于是娜乌西卡徒手与飞行机的乘组员对峙。他把枪指着娜乌西卡,开始展开攻击。娜乌西卡张开双臂,朝向运行机运去。受了冲击的飞行机掉进酸湖中。被抛至地面上的娜乌西卡忍着身上的疼痛向着满身疮痍的小王虫慢慢接近。然后,挺身阻止欲进入酸湖的小王虫。小王虫似乎明白了娜乌西卡的心意,小王虫的眼睛由红色转为蓝色。小王虫触碰着昏倒的娜乌西卡的身体,想要确定什么似的。
在这段时间王虫群越来越接近风之谷。娜乌西卡下了决心。然后和小王虫一起,大群的王虫群拥过来,站立在她眼前。王虫群的眼睛闪耀鲜红的光芒,一步步向前运进而来。然后,在不过一瞬间娜乌西卡的身体被层层包围,终于看不见了。
雾慢慢散了,在平静下来的蓝色眼的王虫群里,满身疮痍的娜乌西卡躺在其中。
王虫群中的一只向娜乌西卡走近。然后,触毛伸向娜乌西卡的身下将其慢慢抬起。黄金的触毛散发出无数光之粉。四周都闪耀着光芒。光芒愈来愈强,娜乌西卡慢慢张开了眼睛。奇迹出现了,金黄色的草原朝着娜乌西卡走近。不如在何时,狐松鼠也悄悄回来了。古老的预言成真——这个人,应该身着蓝衣,站立在金色的草原上……
故事描述了遭人类破坏后的世界的一些边缘国家的人类生活。
风之谷是其中一个, 也是一个世外桃源。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山谷面对大海, 海风的吹向导致能感染的孢子不会吹进山谷。
另一个原因, 是山谷的公主娜乌西卡。
她的智慧和爱心化解了谷民和王虫之间的多次矛盾。而这矛盾只要爆发一次,就会毁掉这个小国家。实质上看到的故事就是讲,人类破坏了自己的家园,然后为了努力恢复自己的家园不惜与新来的势力火拼。而新来的势力,看起来邪恶,实际上也没有人类贪婪。所以就是一句话:人类自己毁了自己,因为人类最贪婪。而在这个片子中,我们看到的邪恶势力居然是在拯救地球。那么从现实来讲,我认为这就是说地球早一点敲响警钟都是在帮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漫画内容
生长于风之谷的纯真少女娜乌茜卡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拯救世界的命运。她是希望的代表 及化身,善于“用心捕捉心灵的歌声”,在人类与虫族之间架起“心”的桥梁。也是她发现了腐海的秘密:菌类森林并不是有毒物质的来源,相反是在净化土壤和空气中的有毒成分,使之结晶化为无毒的无机沙粒。长久以来,王虫正是森林的守护者,一边与森林共同生存,一边阻止无知的人类破坏森林的净化程式,因而被人类视为天敌,势不两立……在虫的新生世界中,人类是如此软弱与无助,科学或技术都只会使人类的仇视和厮杀继续升级。娜乌茜卡要怎样才能救人类呢?这里的答案是:只有依凭“心”的力量,尊重生命的价值,顺应自然的出路,人类才能得以与虫的世界共存……
1984年的动画《风之谷》说到这里的确可以告一段落了,然而同时作为漫画家的宫崎骏并未就此停手,漫画版的《风之谷》在德间书店动画情报志《Animage》月刊上,从79年开始连载,历时13年,中间虽然中断了两年,但还是终告完结。
事情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在“火之七日”之后,最后的科学者看到这世界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其自然的状态,于是他们为这世界设计了一个长达千年的净化程序。(1)虫类,人造生物,森林的守护者,以虫粮树为食,可以在有毒瘴气中生存,约在一千年内进化出位于其顶点的“王虫”,一种“个体即群体”智慧无限积累的种族,血液为蓝色。(2)菌类,人造生物,净化者。在森林的最深处,是已净化了的沉寂世界,菌类、虫类均不能生存在如此纯净的世界中。(3)现存人类及动物,已接受生体改造之后裔,对“毒”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也绝对不能在纯净的世界中生存,否则便会因这太过纯净的空气,肺底出血而死。
但娜乌茜卡发现一位陵墓的主人,完整保存有地区原自然生存系统、原科技及艺术的基地,这个陵墓正是出现恶魔的原因。所以娜乌茜卡复活了巨神兵准备和它一起去封印掉产生这些"怪物"的源头——修瓦之墓。在一路上,娜乌茜卡发现巨神兵只要好好教导,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智力成长也非常惊人。最后她毁掉了陵墓,巨神兵也消失了。巨神兵的牺牲使她痛心疾首,但为了拯救世界她又忍泪离去。故事以一句“无论是多痛苦,一定要活下去……”结束了。
漫画的《风之谷》并没有展现千年后的那纯净世界到底将会怎样。“生命自有其出路”,但在以百万年为单位的自然进化历程中,只有几千年时间的人类将如何面对这样残酷的进化呢?所有科技都已丢失,“心”的力量能否帮助人类渡过厄运?
“据宫崎骏说,女主角娜乌茜卡一名是取自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拜阿基亚国公主,同样是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浪漫气质和勇气的少女。《风之谷》的女主角娜乌茜卡也拥有的这一气质和勇气,在万千动漫画迷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连续十年占据历代动画片最佳人气角色排行榜冠军之位。
电影版《风之谷》是日本动画巨匠宫崎骏先生的成名作,1984年全日本公映时引起轰动,剧中独特的世界观以及人性价值观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十余年日本动画的走向,女主角娜乌西卡更是连续十年占据历代动画片最佳人气角色排行榜冠军之位,选票通常超过第二名四五倍之多——第二名分别曾为《蓝宝石之谜》的女主角娜迪娅以及《城市猎人》中的寒羽良等。宫崎骏也因此片而奠定了他在全球动画界无可替代的地位,迪斯尼将他尊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
题材来源
少女娜乌西卡:贝尔纳·伊维斯林的《希腊神话小事典》、《堤中纳言物语》和《爱虫姬君》;沙漠场景:《沙的行星》;食性动物覆盖地球:布莱茵·阿尔迪斯的《地球的漫长午后》,中尾佐助《栽培植物与农耕起源》,宫胁明的《植物与人类——生态社会的平衡》,藤森容一的;战争场景:保罗·科瑞尔的《巴尔巴罗纱作战》、《焦土作战》。
背景介绍
曾经,人类自以为征服自然,繁荣至极。但自从“七日之火”大战争发生后,以繁华为代价的产 业文明就此崩坏。而后约一千年,仅存的少数人类即将被栖息着虫类的广大森林“腐海”所征服。在腐海的一角,有一个以海风抵挡虫类来保护为数只有五百人的小国“风之谷”。娜乌西卡是此谷族长的女儿(原作漫画中称为“温柔且勇敢的风”),她乘着滑翔翼像鸟儿一样的运行着,是个能和人人害怕的王虫以心相通,充满不可思议亲和力的女孩。可是野心勃勃的多鲁美奇亚人却想彻底征服世界,为了彻底消灭腐海,竟然攻占了培吉特,挖掘出了最终兵器巨神兵。而培吉特人为了报仇,竟然以小王虫为诱饵,想引王虫来消灭占据风之谷的多鲁美奇亚人。面对着战争和敌意,面对着疯狂的王虫,展开白鸟之翼的娜乌西卡,是否能够承担起守卫家园的责任呢?
电影《风之谷》在1984年推出引起了极大轰动,宫崎骏的卓绝名声也是从这个时期奠定的。电影版的《风之谷》是由宫崎骏同名漫画改编。因为工作繁忙,漫画在德间书店的漫画月刊的连载直到1994年才完成,历时12年之久。
电影剧本源自漫画的前三分之一,在《风之谷》中,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全剧的主要元素,女主人公娜乌西卡在这些关系中周旋、斗争,演绎出一个深入人心的勇敢、细心和坚韧不拔的女英雄形象。而宫崎骏丰富的想象力构造出的一个与现实环境完全不同的世界,遍地的黄沙,古怪的植物、昆虫,还有代替马使用的鸵鸟,水上飞机、飞艇等等,完全是一幅幅世界末日后的“真实”景象。漫画版的《风之谷》共有七卷,与电影恰恰相反,漫画版的《风之谷》的风格不是明亮、活泼的,而是晦暗、充斥着污秽、罪恶的尔虞我诈的世界,而且剧情之复杂、人物之众多,堪称漫画界的又一“巨著”。《风之谷》漫画版主要是对人与自然、人的劣根性等尖锐而又矛盾的问题进行探讨,有机会能看到这一大作的朋友千万可别错过机会啊。据宫崎骏说,女主角娜乌西卡一名是取自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拜阿基亚国公主,同样是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浪漫气质和勇气的少女。《风之谷》的女主角娜乌西卡也拥有的这一气质和勇气,在万千动漫画迷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以至很长一段时间都占据着“漫画最受欢迎女性人物”的首位,直至最近才被《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绫波丽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