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精神病人题材电影
《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
中文名称:爱德华大夫
英文名称:Spellbound
资源类型:DVDRip
版本:英语/上译国语双音轨
发行时间:1945年10月31日
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电影演员: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格里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
利奥·卡罗尔 Leo G. Carroll
Jean Acker
Irving Bacon
Art Baker
Richard Bartell
地区:美国
语言:普通话,英语
导 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主 演: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Alfred Hitchcock 格里高利·派克 Gregory Peck 利奥·卡罗尔 Leo G. Carroll Jean Acker Irving Bacon Art Baker Richard Bartell
上 映: 1945年10月31日 ( 美国 )
地 区: 美国 ( 拍摄地 )
对 白: 普通话
评 分: 7.6/10( 4170票 )
颜 色: 黑白
声 音: Mono
时 长: 111 分钟
类 型: 剧情 爱情 惊秫 神秘 黑色片
分 级: 瑞典:15 美国:Approved 澳大利亚:PG 英国:PG 阿根廷:13 德国:16 芬兰:K-16 挪威:16
内容简介:
爱德华大夫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精神病专家,他被推举为格林玛纳斯精神病疗养院的新任院长,来接替即将退休的默奇逊大夫。年轻貌美的康丝坦丝是该院一名出色的医生,她待人热情友善,深受医院的同事和病员们的爱戴。
当英俊潇洒的爱德华大夫出现在医院餐厅的时候,康丝坦丝不禁为他那迷人的魅力所吸引。他们在餐桌上愉快地交谈着,康丝坦丝还引用爱德华大夫在他着作中所论述的观点,既户外活动对精神病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她兴奋地向爱德华介绍疗养院附近的游泳池,随手用餐叉在桌布上划出那些弯曲的泳道。爱德华对她的这种举动表现出非常不安,面部神经抽搐起来,他说,这些东西看起来简直令人感到厌烦。
康丝坦丝被爱德华的异常反应所触动,心里不由地产生了疑问。爱德华大夫对康丝坦丝也萌发了爱慕之情,他约康丝坦丝下午一起到外面散步,两人在彼此了解中建立了感情,他们很快边坠入了爱河。晚上,康丝坦丝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寻找借口走进爱德华的房间。两人热烈地拥抱着,突然,爱德华看见康丝坦丝睡衣上那些带条纹的图案,他惊恐地推开恋人,似乎在强烈地躲避着什么......
在医院的手术室里,爱德华大夫的精神又一次受到外部事物的刺激,晕倒在手术台旁。康丝坦丝对爱德华的种种异常的行为,产生了戒备之心。她仔细对比了爱德华大夫在着作上的签名和他写给自己的字条的笔迹,发现两者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眼前的这个爱德华是个冒名顶替的人,那么他又会是什么人呢?
爱德华终于对康丝坦丝吐露了实情,这令她大吃一惊。原来,真正的爱德华大夫已经被他杀死了,但是他的真实身份却不得而知,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对过去的记忆。康丝坦丝凭她做医生的直觉判断,眼前的爱德华并不是杀人凶手,他仅既是在幻觉中把自己当成了杀人犯。爱德华不想让康丝坦丝为他担心并且受到连累,他独自一人离开疗养院,来到纽约帝国饭店暂时住下来。
康丝坦丝见到爱德华留下的便条,随后立即赶到帝国饭店,寻找自己的恋人。她发现爱德华在饭店登记的姓名是约翰.布朗。布朗对她的真诚和善良感到无比激动,他们彼此拥抱着,发誓永远不再分离。康丝坦丝尝试帮爱人找回失去的记忆,但是经过多次努力都没有结果。新闻界披露了他们在一起的消息,两人被迫前往康丝坦丝的老师布鲁诺夫博士家。康丝坦丝一到那里,就向老师介绍自己的“新婚丈夫”约翰.布朗。但是经验丰富的博士从布朗的眼神里看出他的精神病倾向,深夜,他一个人坐在书桌旁看书,果然见到发病的布朗手里拿着一把剃刀,向楼下走来。布鲁诺夫给他一杯放有镇静剂的牛奶,巧妙的化解了这种危险的局面。康丝坦丝请求老师给布朗治病,他们一起分析布朗的梦境,发现其中很多次出现天使谷滑雪的场面。
康丝坦丝与布朗来到天使谷,希望能唤起布朗的记忆。布朗一直害怕自己将面对杀死爱德华大夫的事实,因为他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段童年时可怕的往事。他回忆起自己因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手,酿成了弟弟死亡的悲剧。康丝坦丝把它与爱德华事件联系起来,得出了一个答案:爱德华大夫与布朗一起在山谷里滑雪,突然爱德华在他前方偏离滑道,坠入了深渊。布朗因此认定是自己杀死了爱德华大夫。当地的警察不久便在出事地点附近,找到爱德华大夫的尸体,经法医检验是被枪击致死的。于是,警方立即逮捕了有重大嫌疑的布朗。
布朗被捕以后,康丝坦丝回到了疗养院。虽然她坚信布朗是清白的,但是真正的凶手仍然逍遥法外。默奇逊医生与康丝坦丝交谈时,无意中透露出他曾经与爱德华大夫有过来往。康丝坦丝顿时醒悟到了什么,她回去仔细分析了布朗奇怪的梦境,发现默奇逊有杀人的嫌疑。
她来到默奇逊医生的办公室里,当面分析布朗的案情,以便观察默奇逊的反应。当她说到布朗梦中出现的手里拿着一个轮子的人时,马上联想到这可能是一只手枪的象征。不料,这时默奇逊把作案的凶器,一把左轮手枪掏了出来,并且用它对准了康丝坦丝。
默奇逊赞赏她的心理分析能力,不过他指出可惜她是个愚蠢的女人,不该把这一切告诉凶手。因为对凶手来说,杀一个人同杀两个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所受到的惩罚都是一样的。面对枪口,康丝坦丝表现得异常冷静。她对默奇逊说,第一次犯罪警方因证据不足,也许不能对他实施法律制裁,他可以继续从事他的工作。但是如果他愚蠢地再次杀人,两罪并重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默奇逊听到这番话,心理充满了矛盾,最后他掉转枪口畏罪自杀了。
演员介绍:
英格丽褒曼1915年8月29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二岁丧母,十二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高中毕业考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1936年在瑞典主演的《插曲》引起好莱坞着名制片人大卫赛尔兹尼克的注意,邀请她到好莱坞拍了同名电影的美国版,引起轰动。于是塞尔兹尼克和她签订了七年的合同。
英格丽褒曼来到好莱坞以后,很快成为当时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本色出现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纯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种真实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在好莱坞其间,英格丽褒曼拍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等。这些影片如今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们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罗塞里尼欣然接受。起先,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渐渐盟生爱意成了情侣,她和彼得林德斯特罗姆仍有婚姻关系,却替罗伯托罗塞里尼生了个儿子,这使举世哗然。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媒体和公众对她辱骂唾弃,好莱坞排斥了她。与罗塞里尼合作的影片也均告失败。1957年,褒曼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这表明美国人最终原谅了她并不得不接纳这位真正的艺术家。
六十年代以后,英格丽褒曼仍然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并享有极高的声誉。《轻举妄动》、《六福客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她后期的代表作。晚年的她以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秋天奏鸣曲》和《一个叫戈尔达的女人》的拍摄,并得到了影评界和观众的一致褒扬。
1982年8月29日,这位伟大的女演员逝世于伦敦寓所,终年六十七岁。
格里高利-派克于1916年4月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La Jolla市。成年后他成了一名医科学生,但很快将主修课程转为英语,毕业后于40年代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成就了一番骄人的事业。可贵的是,格里高利 -派克一生从未传出过任何丑闻;出生于法国的维罗尼克是派克的第二任妻子,派克有四名子女和七个孙子孙女。
格里高利-派克一直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他出演过六十多部影片,如《恐怖角》、《爱德华医生》、《梅岗城故事》等,其从容高雅的气质让所有的人倾倒,他也成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标志。
派克凭《梅岗城故事》夺得1962年奥斯卡影帝称号,另以1944年《The Keys Of The Kingdom》、《鹿苑长春》、《君子协定》以及1949年的《晴空血战史》,四度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格里高利-派克刚为美国电影学院选为百年影史 “一百名银幕英雄与坏蛋”头号银幕英雄。
格里高利的电影代表作还有1947年《君子协定》、1953年《罗马假日》、1956年《白鲸记》、1961年《六壮士》、1962年《西部开拓史》以及1991年《恐怖角》等。
相关评论:
《爱德华大夫》是希区柯克在二战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电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学为主题的影片之一,虽然占据了同类影片鼻祖地位,但影片的粗糙简陋也是有目共睹的。
简单图解弗洛伊德,编造一个病例式的曲折故事,是影片最大的失败之处。从情节到细节,影片充满了最基础的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图解和术语,诸如“我来给你解梦,那样你就知道你是谁了”之类的台词到处都是。而希区柯克特意请来达利制作的梦境图景,虽然不无趣味,但条理分明一一对应丝毫不爽的准确解释把心理分析过度简化,显得乏味而肤浅。在达利的设计中,剪开画满眼睛的幕布,似乎还在重复他在《一条安达鲁狗》中的超现实主义趣味。
抛开影片中心理分析的因素不谈,单看某些段落的悬念设置,才真正显示出希区柯克的大师风范。最出色的段落,是在阿利克森家的一段,JB恍惚中杀机暗藏,小老头则仿佛浑浑噩噩,接着就是第二天早上彼特森看到老头歪倒在沙发中,再由突然坐起的老人讲述昨夜的危机。惊栗悬念兼而有之,起承转合滴水不漏,让人叹服桥段设计之精妙和大师处理手法之高明。
“女人能成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专家,但一旦坠入爱河,就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病人”。这句话出自阿利克森之口,却道出影片潜藏的另一个小主题:情感与科学是否对立。
再就是派克的演技,年轻的派克虽然还没有《罗马假日》中的神采风度,但英俊潇洒却犹有过之,只是恍恍惚惚的精神病人形象不是他的拿手角色。看着派克像周星驰一样倒下,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不合时宜的夸张让派克这副标准的帅哥形象也为之受损。
《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
(意乱情迷)
主演:格里高利·派克
影片开始是寒风中凋零的树枝,一句莎士比亚和一段关于心理分析的语句似乎表明了这将是一个贯彻弗洛伊德理论的戏剧故事。
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弗洛伊德病例引出了影片的女主人公,精神病院的心理大夫彼特森,这是个专心学术的美女。这所医院原来由莫奇森医生主管,将要由医学界著名的爱德华大夫接手,彼特森就是爱德华的崇拜者之一。
新来的爱德华大夫虽然英俊不凡,但似乎太年轻了点,他和彼特森很快产生了彼此爱慕之情。但彼特森很快发现,他其实并不是爱德华大夫,而是一个被某些可怕的事困扰的失忆症病人J.B.,而第二天赶来的爱德华的秘书更使他背上了谋杀爱德华的罪名。
彼特森找到逃走的JB,试图用精神分析法帮他回忆起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真相。警察的追捕,让两个人来到彼特森老师阿利克森的家中,和蔼善良的老人收留了他们,并帮彼特森一起治疗JB。
经过诱导,JB说出了自己的梦境,师徒两个分析出谋杀发生在爱德华与他滑雪的时候。为了让JB彻底摆脱噩梦,彼特森和他来到滑雪场,JB在两人危急关头,终于回忆起小时的情形,摆脱了犯罪情结,也记起了爱德华出事的情形。
警察按JB提供的线索果然找到了爱德华大夫的尸体,但却从尸体中找到了子弹,JB仍然无法摆脱谋杀的指控。彼特森为JB多方奔走没有结果,只能回到医院。莫奇森大夫一句失言,令彼特森如梦方醒,联系JB的梦境,整个故事终于有了结果。面对自己的阴谋的败露,莫奇森大夫无力向彼特森开枪,绝望地饮弹自尽。
《爱德华大夫》是希区柯克在二战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也是电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学为主题的影片之一,虽然占据了同类影片鼻祖地位,但影片的粗糙简陋也是有目共睹的。
简单图解弗洛伊德,编造一个病例式的曲折故事,是影片最大的失败之处。从情节到细节,影片充满了最基础的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图解和术语,诸如 “我来给你解梦,那样你就知道你是谁了”之类的台词到处都是。而希区柯克特意请来达利制作的梦境图景,虽然不无趣味,但条理分明一一对应丝毫不爽的准确解释把心理分析过度简化,显得乏味而肤浅。在达利的设计中,剪开画满眼睛的幕布,似乎还在重复他在《一条安达鲁狗》中的超现实主义趣味。
抛开影片中心理分析的因素不谈,单看某些段落的悬念设置,才真正显示出希区柯克的大师风范。最出色的段落,是在阿利克森家的一段,JB恍惚中杀机暗藏,小老头则仿佛浑浑噩噩,接着就是第二天早上彼特森看到老头歪倒在沙发中,再由突然坐起的老人讲述昨夜的危机。惊栗悬念兼而有之,起承转合滴水不漏,让人叹服桥段设计之精妙和大师处理手法之高明。
“女人能成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专家,但一旦坠入爱河,就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病人”。这句话出自阿利克森之口,却道出影片潜藏的另一个小主题:情感与科学是否对立。
再就是派克的演技,年轻的派克虽然还没有《罗马假日》中的神采风度,但英俊潇洒却犹有过之,只是恍恍惚惚的精神病人形象不是他的拿手角色。看着派克像周星驰一样倒下,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不合时宜的夸张让派克这副标准的帅哥形象也为之受损。
爱德华大夫影评资料
• 著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所导演,英格丽·褒曼、格雷戈里·派克主演的心理悬念片《爱德华大夫》讲述的是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默奇逊大夫即将退休,新走马上任的爱德华大夫很快与年轻漂亮的女大夫康斯坦丝一见钟情,然而不久康斯坦斯发现自己的情人竟然是一个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面对着这个可能是杀害真爱德华大夫的疑凶,康斯坦丝坚信自己深爱着的人是无辜的,她以自己的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智,巧妙地帮助情人从警察眼中逃脱,并通过分析情人的梦幻,终解开了情人的心结,将真正的凶手揭露出来。
• 1944年的这部影片,已体现了某些行为主义的色彩,透射出正反辨证的思维,以及后来人本主义意识的萌芽。作为热爱心理咨询及初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人来说,在观察剧情的同时,可以获得有关心理咨询知识的感性认识。实际上,在促使人们心灵康复与成长的过程中,相对于学识、阅历和思维,咨询师的爱心与直觉显得更为重要。在助人技巧方面,则可以借用剧中的一个词并加以扩展,那就是:击中。
• 本片多处运用了经典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如精神分析等),使观众无不跟随主人公的心理发展的变化而变化,故事情节离奇、悬念徒生,是一部经典的心理分析片。曾荣获奥斯卡最佳戏剧片和音乐金像奖,及最佳故事片提名奖。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建的,《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体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
• 1、释梦。弗洛伊德认为,梦不像其表面显示的那样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表象,它是通向无意识的捷径,是打开人格最深层的钥匙。在影片中,一个留胡子的人象征爱德华大夫,梦中戴面具的赌场老板是默奇森大夫,小轮子象征手枪,等等。通过对梦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被人压抑到潜意识中的过去事件。
• 2、自由联想法。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潜意识的了解是通过自由联想来完成的。在影片中,心理大夫让约翰·布朗说出他想到的任何事物,然后再对他说出的事物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就是自由联想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揭示人的潜意识。
• 3、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童年经历对人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影片中,约翰·布朗回忆起童年时代一段让他不堪回首的经历,儿时因顽皮造成弟弟意外身亡,使他受到严重精神创伤而产生强烈的内疚和罪恶感。这种罪恶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因此当他面对爱德华大夫被杀这个事件时,潜意识起作用了,认为自己就是杀人凶手。在康斯坦丝的鼓励和反复告诫下,他的罪恶感才得到解除并提供了破案线索。
• 《爱德华大夫》成为许多年轻人对弗洛伊德和心理学最初的了解窗口,如果你真的希望对精神分析理论有更深刻的了解,还要看诸如《释梦》之类的书呦!
❷ 山中传奇的影片评价
1977年,对于胡金铨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节点,他与作家钟玲结婚,不久宣布赴韩同时开拍《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两部影片。1978年他获选当年英国《国际电影指南》世界五大导演之一。然而,本应处在事业巅峰的他,却因为1979年两片票房的相继失利,陡然间遭受严重挫折,继而严重地影响到他未来的电影创作生涯。尤其是《山中传奇》曾被剪辑出多个不同版本,有的甚至支离破碎,严重偏离了作者的原意,这无疑是令胡金铨万分痛心的。《山中传奇》商业失败的主因,是影片由始至终弥漫着的悲观遁世的消极气息。
今天来看,《山中传奇》是胡金铨个人意志极度膨胀的产物,是一件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也是一件完全背离电影制片规律、不合格的大众文化产品——它无法被纳入某种既定的类型中,并与胡金铨过往的侠义经典拉开了鸿沟。
1.阴阳恋:文本互涉与交响音画
创作《山》之前,胡金铨曾拍摄了两部广受赞誉的影片《迎春阁之风波》和《忠烈图》,但从《山》完成后的形态来看,它与较早之前的《侠女》更有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上的共通性。这或许是因为《侠》1975年在戛纳获得技术大奖,1976年在台湾重新剪辑复映后再获佳绩令胡金铨倍感振奋的缘故。《山》与《侠》一样,取材于古代文学,并进行了大量的删改。其原型《西山一窟鬼》存于宋元时期的《京本通俗小说》之中,后来也被辑入明冯梦龙所编的《警世通言》,易名为《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山》中,像乐娘、王婆的姓氏角色便是直接来自原作,男主人公也同为落第举子,只不过身份从教书先生变成了替寺院誊写降魔经的抄经人,地点则从临安熙攘的市井街头直接搬到了边塞的荒凉屯堡。正是在这鬼域人寰的一片闭塞环境中,儒生何云青的奇幻之旅缓缓展开。
影片一如《侠》般由行走段落开篇,这已被视为最“胡金铨式”的视觉标签。行走,往往意味着人生前路之多艰,参禅悟道之苦旅,也是胡金铨个人艺术创作的自我指涉(为拍摄《山》,胡的摄制组几乎走遍了韩国全境采景,并探访了很多人迹罕至、深隐山中的古刹)。这种沉沐于山水之情的生命体验让《山》中的行走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借由着何云青的视点,大自然的壮美、灵韵飘然于影片的主体叙事线之外,在影片的前二十分钟内成为了真正的主角。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山水之美与摄影机运动以及观众视点之间,达到了天人合一般的默契。编剧钟玲曾在《鬼气、美感与文化》一文中指出,作为书法家和水墨画家的胡金铨在展现风景时多采用观画者看手卷的方式,“银幕上出现书生在大自然中徒步长途行走,他大多从银幕的左方出场,走向右方。此时,壮丽的风景即随着书生的移动以水平方向呈现在观众面前”。像众多的水墨画一样,《山》中的人物往往从属于自然,在构图中居于远方一隅,却使整个画面无形间变得气韵生动。另外,国画里“无中生有”的留白技巧也在影片中得到广泛使用,如何云青第一次看到庄依云的著名一幕:山色溪光,风雾迷蒙,白衣女子于远方持笛吹奏,声音婉转之处倩影绰绰,似真似幻惹人遐想,可谓美不胜收。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何云青目睹此番情景后再次上路,影片的爱情音乐主题开始适时地接入,预示着这位原本想找个清净地方抄经的书生终究无法逃脱凡间情欲的罗网。很快,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何云青便堕入到与乐娘、庄依云两位女鬼之间的三角恋中,并陷于一场意在夺经的阴谋中无法自拔。胡金铨在描述何与二女之间阴阳恋时,音画关系的差异性处理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何与乐娘拜堂成亲后, 在高墙深宅里整日沉溺流连于床笫之欢,在表现二人肉体的欢愉同时,胡金铨用很多象征的手法(如炽热的阳光、奔放的花朵,交配的昆虫、池底旖旎的锦鲤)来强化躁动亢奋的生命力;而当何结识依云后,二人去后山采醒酒草的段落,却是另一番清丽脱俗的自然景象——烟雾、云霭、怪石、激流和点染其间的秀木,两人之间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我们应该注意到,衬托这两个段落的音乐实际上是相同的爱情主题,但是在情感色彩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前一个段落使用西洋管弦乐队和钢琴的交响演奏,热烈而充满律动;后一个段落则使用民乐队演奏,舒缓而含蓄悠长(音乐声常被溪水声所掩盖)。除了相同主题的变奏处理之外,在前一个段落中间胡金铨还突然插入了一个13个短镜头组成“蜘蛛结网捕食”的华彩章节,配以女鬼凄厉得意的笑声,这宿命般的一幕令人不由地想起《侠》片首相同的艺术处理(那部影片同样由石隽和徐枫主演,但两人间的关系却与《山》里大相径庭)。
因此,在叙事表意的层面,《山中传奇》里除了依托瑰丽高超的摄影技巧,作曲家吴大江的配乐是十分突出的亮点。正如黄沾之于徐克那样,吴大江和胡金铨之间也早已超出了一般的搭档关系,他的音乐圆融地与画面纠缠在一起,相互阐释定义。而且,相较于两人早期的合作(如60年代的《龙门客栈》),《山中传奇》中音乐的手法和功能要重要得多,这既是吴70年代中期之后对于“中乐交响化”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中乐交响化”(又称“中乐西化”)较早成功的实践,是吴大江1975年创作的《新加坡啦》交响组曲,这首40分钟的乐曲融合了数十种中西乐器及人声。1977年吴返港成立香港中乐团,将“中乐交响化”作为乐团的艺术路线。其后20多年间,这一理念不断引起音乐界人士的激辩。但无论如何,《山中传奇》是“中乐交响化”在电影配乐中最成功的实践,吴也凭借此在1979年底击败李泰祥的《欢颜》和翁清溪的《小城故事》夺得第16届金马奖最佳配乐奖。】,更关键的是,音乐在《山中传奇》中部分地取代了胡金铨赖以成名的、以剪辑技巧诠释武功招式的功能。譬如影片上半段的高潮戏,也就是吴明才饰演的番僧与乐娘击鼓过招时,音乐由稀疏的鼓声渐入,随着两人斗法的愈发激烈,越来越多的打击乐元素(包括钱鼓、罐鼓、狮鼓、大、中、小钹、小锣、武锣、梆板等等)逐渐汇聚在一起,时急时缓,最后冲向疾风骤雨般的高潮。在这约10分钟的段落中,音乐突破了传统的艺术使命,以抽象的韵律带给了观众比画面更画面的具象感。胡金铨与吴大江“合导”的这首令人叹为观止的“群鬼交响曲”,实在堪称是世界最一流的大师手笔。
2.无题诗:胡金铨的禅机与危机
胡金铨在《山中传奇》中以极其缓慢悠长的步调来描述其唯一的内容“情欲”(更确切地说,应为“情狱”),其手法曾引发很多研究者的讨论。譬如,张建德便认为,在上文所述的何云青与乐娘间的那段激情场景中“过分的象征意味叫人尴尬”,黄清霞也指出《山中传奇》的叙事不足以持续观众的兴趣,影片“迷失在太富噱头、太丰富的景色场面中,或是在迪士尼式纯装饰的自然画面中,像蜘蛛捕食、鲤鱼戏水或飞鸟等等”。胡金铨在《山中传奇》中似乎在刻意地强调一种道家的阴阳相生观点。其实对于“道”的阐述,他在《大醉侠》以来的很多影片中都多少有所涉及,但从没有《山中传奇》里这般突出和风格化。《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的故事里原本并没有庄依云这个角色,胡金铨增加了这个角色,并在视觉呈现上赋予其与乐娘之间的对立关系,如钟玲所说:“个性上,依云柔和,乐娘刚强;衣着上,依云都穿白色或蓝色的衣裳,乐娘则着红色或艳黄色,两人衣着的象征意义,不言自喻。”同时,体现在音乐赋予的色彩上,何与依云是清丽脱俗,与乐娘则是浓墨重彩。然而,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两位女性又是统一的,她们与阳间的儒生何云青又构成了一种相生关系。因此当她们彼此之间爆发激烈冲突时,只能打破原本中正平和的戏剧布局。
正如胡金铨可以让摄影机模拟出观者品画的神韵,对于阴阳相生,也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符号设置上,更深植于高度技巧化的剪接技巧中,这是胡金铨《山中传奇》最突出的价值所在。我们以番僧向道长学习打鼓的一段情节为例,这个5分钟的段落可以粗略地分解成下面12个子段:
⑴何誊抄《大手印》;
⑵僧道达成共识;
⑶何与乐娘喂鱼;
⑷僧道比试棋艺;
⑸何与乐娘下棋;
⑹道长输棋,答应传授击鼓术,关屋门取对象;
⑺何开橱门,放誊好的经稿;
⑻道长开屋门;
⑼道长变出大鼓、番僧变出小鼓;
⑽何与乐娘、小青笙箫笛合奏;
⑾道长向番僧传授钹术;
⑿何誊抄【大手印】。
在这个不长的段落中,始于抄经,落于抄经,浑然自成一体。其间更包含各种阴阳的对立关系,如世俗与禅悟、幸福与危机、胜与败、开与关、大与小、害人与救人等等,都通过精妙的段落剪辑技融为一炉,其联系的纽带便是沟通阴阳两界的西土秘典《大手印》。而纵观整部影片,由何临海一场起,最终以同景收尾,因此打鼓这个段落也便与影片整体形成了一种精妙呼应的同心结构。
这正是《山中传奇》的野心所在,因为胡金铨希望借此表明他对儒佛道三界的态度。显然,胡金铨对提倡入 世的儒是颇为忧虑的,正像片中的何云青,鬼迷心窍、见异思迁还技能有限,差点因色心死于非命;而对于道家的宇宙观和佛家的空镜救心,胡金铨却是相当地认同。我甚至认为,他不仅是在通过《山中传奇》表现人鬼沟通的“传奇”,而是根本就相信、认同阴阳相通之理;他在片中着力表现的一切“所为”,根本上却都是为了“无为”。当年很多观众在看《山中传奇》后都糊里糊涂,不明白影片的“中心思想”(主题)是想表现什么,胡金铨对此回答是影片“没有主题”。这让我想起《一窟鬼癞道人除怪》最后的批语来:“一心办道绝凡尘,众魅如何敢触人?邪正尽从心剖判,西山鬼窟早翻身。”想免遭鬼魅的加害,关键在于“绝凡尘”,万物皆空——看来,虽然胡金铨、钟玲夫妇在剧本创作时对原始的话本小说进行大量的改编,但其核心精神却是一贯不变的。“无题”(亦或言“空”)便是领悟《山中传奇》的禅机奥秘。
胡金铨是从何时变得如此“念念皆禅”?据他自己说是在拍摄《侠女》期间受到一位笃信佛教的老先生的启发,“禅只能感觉,不能解释”,于是胡金铨余生的努力,便是将它的概念转变为电影语言,“注入电影中”。既然胡金铨自己都说他的影片只能禅悟而不能阐释,笔者在此也不再纠缠于《山中传奇》的“主题”到底为何;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空”的追求极大地影响了影片的人物塑造和表现技巧,使它与胡过往的任何电影都陡生差异。首先,胡金铨完全放弃了个人赖以成名的戏曲风味元素,如《大醉侠》和《迎春阁之风波》中的客栈戏(受京剧深刻影响)在《山中传奇》中不再出现;其次,胡金铨弱化了广受赞誉的动作剪辑方式(部分功能被音乐所取代),《山中传奇》成为他“唯一一部不是以动作片为目标开拍的电影”;最重要的,胡金铨放弃了对人物道德合法性的界定。以往,观众至少对胡武侠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忠奸一目了然,然而拍摄《山中传奇》时,胡金铨却对此有所反思,他认为过去中国的叙事一向偏向“载道”和“说教”,反映在人物上就是“简单化”——“好人做的都是好事;而坏人做的都是坏事。这可能与我国的传统剧的脸谱、既是以化装将角色类型化的传统有很深的关系”,也即是说“合自己意的就是好的;不合自己意的就是坏的。本质上是没有分别的”。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胡金铨的勇气十分可嘉,但无形间也会对那些将电影视为通俗娱乐产品的受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胡金铨为追求禅悟而将《山中传奇》导入一种令人不安的历史虚无主义,这为影片的商业惨败提早便埋下了伏笔。
3.南柯梦:再评胡金铨的作者意识
钟玲曾将中国鬼怪故事的特点概括为“人情、幽美“,意思大概是说,中国的鬼魂们常会染上人类的气质行为。具体表现为:女鬼常现身为美女,她们或者美艳动人,或者楚楚可怜,容易动心爱上人类,甚至为人类怀孕产子。然而,凡是看过《山》的观众,却发现胡金铨的处理非常“不近人情”。尤其是在影片结尾的决斗中,当何云青扔出降魔的蜜蜡念珠,数声轰隆巨响过后,无论是意欲害他的乐娘、王婆、小青,抑或是一直保护他的番僧、依云、崔参军,竟然无一例外地死光光!对比程小东在《倩女幽魂》(1987)中的处理,聂小倩和宁采臣虽然阴阳两隔、无法厮守,但至少还为她保留了入土为安、下辈子顺利投胎做人的补偿性结尾。可胡金铨为了追求个人精神上的圆满,竟要求观众同他一道“绝凡尘”,斩断情欲,结果可想而知。正如黄清霞所言:“在电影中,胡金铨没有提出答案——连一星希望的火花或丝毫安慰也没有,而观众来戏院看的,或不是正胜邪,至少也是我们寄望的价值:正义、忠实和牺牲这些。胡金铨坚毅地接受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电影有一种哲学的、差不多密封的完美感觉,但却要付出代价。”
没有哪一部胡金铨的影片像《山》那般拥有如此多的衍生版本(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发行商的困惑)。影片的完整版长达183分钟,但是在台湾最初的放映却是115分钟;1998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胡金铨回顾展上放映的是125分钟版,据说是胡亲自剪辑的;此后在日本发行的DVD则为117分钟,封底称胡是“香港的黑泽明”,《山》是他的“最高杰作”。对于内地的研究者来说,《山》的完整版很长时期内芳踪难觅,幸而台湾地区于2009年出版了影碟,笔者这才得偿所愿。比较一下112分钟短版与完整版,主要差别在:缩短了开头的行走部分(无海天一色、悄立山崖……诸景,何三次见到依云减为两次)、删去第一次番僧与乐娘的斗法(即上文所言的“群鬼交响乐”)、删除小青半路袭击云青、依云的情节(本来这段最具胡金铨过往快速剪辑的神韵);删除一窟鬼的前世回忆(孙越的戏份完全不见)、删除了乐娘杀害道长、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审的情节,此外还删除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等等。但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删节版去掉了完整版结尾“南柯一梦”的情节设置(观众到最后会发现,何云青的山中传奇似乎是一场“梦境”,这恰有“镜花水月、一切皆空”之意),如此便让影片原本前后呼应、头尾衔接的圆形封闭结构无法自圆其说。对此,身在香港的胡金铨虽然怒不可遏,却也无可奈何。
那么,该如何评价胡金铨这个人和他的作品呢?似乎站在不同的角度,当有不同的答案。对于研究者而言,绝大多数视其为一个不世出的电影作者和艺术大师。而站在投资者和制片人的角度,他们往往苦乐参半。如曾投资《龙门客栈》和《侠女》的台湾“联邦”老板沙荣峰便在回忆录里大吐苦水,说胡金铨完全不考虑电影工业的制片规律,费工费时,超支无度,更视违约为家常便饭,实在不够仗义;可在同时,他也坦言,也正是胡金铨让“联邦”的大名彪炳史册,因此虽然在合作中摩擦不断,但在过尽千帆之后终是无怨无悔。《空山灵雨》的制片人胡树儒也说:“当年罗开睦和我找胡金铨拍电影,是出于对他的崇敬;明知他会超支超时也大力支持他,没有加以制肘,只想还一个心愿,拍一部好片出来,……胡导演对理想的执着,对完美的要求是中国导演中少见的。站在制片人的立场来说,如果不是心中有数,加上财力充足,等闲不敢找他拍片。”事实上正是如此,客观地说,1978年诞生的《山中传奇》便是胡金铨“最后的杰作”,也是他精神圆满的标志。此后他虽也拍过几部影片,但再也没能实现对影片的自由掌控,暮年十几载的生命,他几乎便是在困惑自哀和壮志难酬中度过。
那些将胡金铨视为电影作者的观点,我认为没有问题,但还需要在两个维度上加以强调。因为胡金铨的电影风格并不统一,至少《山》便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异数,这也是它不像《大醉侠》、《侠》那般经常被学术界讨论的原因。首先,我认为胡金铨所一以贯之的,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表现技巧,而是一种追求纯粹和完美的“旧文人”作风。他早就有机会开拍《华工血泪史》,却总想再筹些钱,让影片能有更出色的表现,为此他不仅与机遇擦肩而过,还牺牲了与钟玲的婚姻。他的徒弟、也是为他投资《画皮之阴阳法王》的吴明才说:“我们的想法是既然请他拍片,就应绝对信任及支持他,可能他某些手法已经过时,但不能要求他模仿别人的手法,例如徐克、程小东那种快速的画面剪接法就绝不是胡导演的风格。”无论电影潮流如何变化,胡金铨“我自岿然不动”,他那固执、力求完美的旧派作风仍然驱使着他不急不缓地在愈发狭窄的电影之路走下去。如同《山中传奇》,不卖座,但足以传世。
其次,是胡金铨电影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日本人称他“香港的黑泽明”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他的摄影技术便颇有偷师宫川一夫的影子;波德维尔也指出,胡金铨的剪辑技巧基本因循了好莱坞的古典经验(除了为数不多的实验性尝试)。可令人惊叹地是,当他把上述技巧纳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时,一切突然都变成了“中国的”,不仅仅止于历史、音乐、镜语与片头字幕,连影片的叙事节奏和观赏过程都成了民族化的独特体验。大多时候,这种独特体验并不是香港的,而是内地的,更具体地说,是他的故乡北京的,如《山中传奇》里那个亦恶亦谐的王婆,满口的京片子便让人倍感亲切。我们需得承认,在70年代末期香港本土意识高涨、国语片下滑的时节,胡金铨这种对个体离散经验的强调一定更为加剧了他的困惑和落寞。正像那个在山中独自背负前行的何云青,不经意间经历了一场翻江倒海般精彩绝伦的春秋大梦,醒来却无人知晓,也无法说于人听,于是只好拍去身上的尘土,兀自前行。胡金铨无疑是孤决的,但也正是这份遗世独立的孤决,让他——这位20世纪中国电影艺术的先行者永垂不朽。
——沙丹《大匠的困惑:『山中传奇』与胡金铨的心灵世界》 在我看来,胡导演一直企图要表达一种氛围或一个哲理,他的作品还是比较内敛,他希望多一点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想。就像《山中传奇》是一个聊斋故事,他就用一种聊斋的方式去写,到底是真还是假?人生有多少事情发生过后,你去回想,难辨真假。
——张艾嘉《侠义浪漫 最终仍在》
胡金铨的片子,画面美,节奏够,但又不够好。(做影评人真舒服,左也不够,右也不够。)有时候咚咚咚的让我心烦。(你烦他不烦。)他的影片进行(节奏)速度快过一般同辈导演。(拍片速度超慢,嘻!)我喜欢他的《山中传奇》,白天的鬼,(四个好字。)很特殊的表现手法。
——三毛《送你一匹马》学期作业报告『五、我最喜欢的戏剧种类』
胡金铨导演的电影中,鬼是有人性、有情趣,是可爱的,他是把中国鬼的正确观念充分表达了。他塑造了张艾嘉所扮的依云,是那样淸纯可喜,即使真是鬼,也会让人著迷的。所以我并不觉得「山中传奇」是一个鬼片,藉着鬼,它表达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也表达了命运的不可抗衡,更表达了情爱的不可解。胡金铨虽然没有为我们提出答案,我相信,他精美的构图和流畅的剪接最能表现鬼的凄美和浪漫的世界,而他对人世的观念也就溶铸在其中了。
——林清玄《山中传奇》前言
看了《山中传奇》《侠女》,一开始也有点进不去,因为它的电影语言已经是70年代的语言了,但是慢慢进去以后就会觉得,它在美学上非常完整,整体氛围的把握和动作的节制让我非常佩服。
——贾樟柯 有关超自然恋爱的观念,西方的认识架构与中国人的架构完全不同。因此《山中传奇》中人鬼相恋的故事对中国人来说视为自然,而西方人则会莫名所以。中国观众认为书生够憨,但是他认为依云是人,而会隐身术这一点,却是可以接受的想法。至于西方观众则会认为这种人鬼相恋的故事匪夷所思,而且男主角实在是太笨了,那些鬼个个心怀鬼胎要抢他的经,那么明显,他居然完全看不出来。此外电影中还与许多情节与特定中国文化传统有关,西方观众怕也无法理解。
虽说《山中传奇》在欧洲与美国的影展上没有获得大奖,西方的影展却争相邀请这部片子展出『参加欧美影展如下:英国伦敦(1979)、苏格兰爱丁堡(1979)、奥地利维也纳(1979)、澳大利亚悉尼(1979)、比利时根德(1980)、新西兰惠灵顿(1980)、澳大利亚阿德雷德(1980)、德沙龙尼奇等国际影展,及二十八届孟罕影展(1979)、多伦多影展之「庆祝节目」(1979)等』,此片也在西德的电视上放映过。为什么西方的影展单位与观众居然那么喜爱这部难以理解的片子呢?吸引他们的至少有亮点:
一是纯视觉、纯电影艺术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象征的、属原始基形的内容。
如文人画中有位隐士,而溪边丽人一场戏中也有一位男性观看者,即书生;但是不同于文人画的是,在画面中央有位女性,成为男性观者瞩目的焦点,可以将其视为道家「阴」的象征,即阴柔的象征,也象征人的内在自我,人的潜意识。「溪边丽人」一系列镜头里,书生与丽人都没有说话,用的是纯电影语言。用电影剪辑的手法,这位白衣飘飘、灵异动人的女子突然消失,溶入云雾腾腾的山水风景之中,可以将这个电影语言理解为人类的潜意识融入了原始的大自然。然后下一个镜头是书生入镜,接着是他上半身的近景,然后用伸缩镜头拉开,我们不懂看见书生站在那云雾腾腾山林溪畔寻觅丽人, 而且他站的地方刚巧就是那个白衣女子站过的地方。这个拉开镜头的电影语言可以象征人的自我意识原来可以很强,但却觉悟大自然很玄秘,人在大自然之中无限地渺小。更由于这跳接表现丽人与书生都站在水边同一个地方,呈现两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潜意识层的与意识层的——这两种关系又彼此形成了对话。
也许就因为如「溪边丽人」这样的场景的丰富的象征意义,所以能把观众的心神紧紧吸住,不论是东方或西方的观众都会运用想象,或多或少心生领悟。
——原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教授暨文学院院长、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院长钟玲《鬼气、美感与文化——论胡金铨的『山中传奇』》
❸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的译制目录
1949年
《普通一兵》(《一个普通的战士》) 《俄国问题》(《俄罗斯问题》) 《伟大的转折》
1950年
《愤怒的火焰》《诗人莱尼斯》《成吉斯汗后代》《胜利而归》《斯大林格勒战役》《攻克柏林》 《诗人纳沃依》《侦察员的功勋》《外科医生彼洛果夫》《蔚蓝色的道路》《他们有祖国》《小海军》《拳斗大王》《红领巾》《真正的人》 《区委书记》(《游击英雄》)《小船长》《列宁在十月》《阴谋》《幸福生活》(《库班哥萨克》) 《大败拿破伦》(《库图佐夫将军》) 《天才发明家》《丹娘》(《卓娅》) 《玛丽黛传》 《世外老人》(《堡垒生活》) 《第三次打击》《俄罗斯航空之父》《宣誓》《瓦良格巡洋舰》《秘密使节》
1951年《义犬救主》(《朱巴司》) 《保卫察里津》 《海军上将纳希莫夫》(海军大将) 《光荣之途》 《一年级女生》(《幸福童年》) 《十三人》(《沙漠苦战记》、《十三勇士》) 《带枪的人》 《在人间》 《波罗的海代表》 《海鹰号遇难记》《虎将》(《革命将领》) 《马克辛青年时代》 《夏伯阳》 《美丽的华喜丽沙》 《苏沃洛夫元帅》 《山地大战》 《奇异的种子》(《宝盒仙笛》) 《萨根的春天》 《她在保卫祖国》 《锄奸记》(《军事秘密》) 《我的大学》《革命摇篮维堡区》(《革命战线》)《政府委员》《斯维尔德洛夫》(《优秀的党员》) 《拖拉机手》《为了生命》《我的童年》《在和平的日子里》《每日的粮食》《明朗的夏天》《金星英雄》《顿巴斯矿工》《被开垦的处女地》1952年《少年游击队》 《群神会》 《冷酷的心》 《光明照耀到克奥尔地村》 《光明之路》 《民族英雄尤拉也夫》 《乡村医生》 《难忘的1919年》 《重返前线》 《大音乐会》 《伊万雷帝》 《战斗的乡村》 《地下殖民地》 《安娜·萨宝》 《魔鬼的峡谷》 《华沙首次演出》 《火》 《最后阶段》 《幸福之途》 《快乐的竞赛》 《为了美好的生活》 《自然之子》(《野姑娘巴拉》) 《水堤》 《新战士站起来》 《两个世界》(《西部地区》) 1953年
《被开垦的处女地》 《在压迫下》 《父子劳模》 《警钟》 《战斗的洗礼》 《革命的一八四八年》 《革命英雄传》(《革命英雄》) 《最高的奖赏》 《教师》 《飞行的开端》 《最初的日子》 《走向生活》 《易北河两岸》(《易北河会师》) 《胜利在明天》《理想实现了》《保卫家乡》《萨待阔》《一对青年夫妇》《作曲家格林卡》《体育之光》《黑孩子》《革命医生》
1954年《骄傲的公主》《尼门河上的黎明》《箱根风云录》《男女并肩前进》《不,我们要活下去!》《侦察兵》 《一个女矿工》 《山中防哨》 《对空射击组》 《运动场上的新手》 《人民歌手江布尔》 《秘密档案》 《海军上将乌沙科夫》(上下集) 《没落之家》 《同志的荣誉》 《银灰色的粉沫》 《伟大的战士》(《斯坎德培》) 《别林斯基》《在我们的村子里》《人之歌》《忠实的朋友》《培养勇敢精神》《脖子上的安娜》《游击队员之子》1955年《河上灯火》《中学毕业证书》《不能忘记这件事》《短剑》《我们好像见过面》《大家庭》《勇土号开往马尔托》《蜻蜓姑娘》《忠诚的考验》《深山虎影》《驯虎女郎》《世界摔跋冠军》《两个顽皮的小朋友》《私生子》《胜利之兵》(上下集)《街头五少年》《战斗的青年一代》《台尔曼传》(上集) 《战胜黑夜》《游击队的姑娘》《危险的恋爱》《血的秘密》《姊妹俩》《钢城俩父子》《太阳出来了》《没有太阳的街》《流浪音》(上下集) 《暴风雨》1956年《旅行者》《球队远征记》《动荡的青年时代》《天才的罗蒙诺京夫》 《罗马·ll点钟》 《正是为了爱》 《王朝末日》 《史前探险记》 《走上斗争的道路》(上下集)《还我自由》《围城春晓》《春回大地》《这里有泉水》《战火中的妇女》《新婚夫妻》《二十四只眼睛》《台尔曼传》(下集) 《绿色山谷》《橄榄树下无和平》《没有说完的故事》《银翼上的红星》《水银湖上的魔影》《不称心的女婿》《走向新岸》《大街上发生的事情》《光荣的特征》《伊伦娜,回家去!》《禁止的游戏》《春寒》《教育的诗篇》《车祸》《雪地追踪》《美丽的一天》《三个孩子和小狗》《当机立断》《荒地之春》《他俩》《魔鬼集团》《长夜的秘密》《儿子》
1957年《鲁缅柴夫案件》《追击者》《白狗》《306号案件》《少年鼓手的命运》《雪地激战》《狼》《苦难的情侣》《安东的爱情》《缩影》《她的爱》《暗无天日》《影子》 《白菜主任》 《绿色信号》《青年先锋》《美好的日子》《一年五十二个星期》《渔民恨》《玛格丹娜的遭遇》《原来就是你》 《革命的前奏》 《保尔·柯察金》《失踪的人》《希望号战舰》《让我来办》 《再也不能那样活下去》 《血的河流》 《天职》 《四海之内皆兄弟》 《时代的火光》 《柏林情侣》 《三百年前》 《友与爱》 《华沙美人渔》 《小木克》 《裂痕》 《海底擒谍》《怒火》 《姊妹》 《祖国的女儿》 《良心》 《两个胜利》 《人间地狱》 《一仆二主》 《战斗的童年》 《浮草日记》
1958年《小皮鞋匠》 《伪金币》 《骑车人之死》 《他们热爱生活》 《传奇英雄》 《历史的教训》 《切尔卡斯》 《大与小》 《倔强的瓦洛尼娜》 《劳动与爱情》 《汗尼巴尔先生》 《两个母亲》 《如何是好》 《祖国在召唤》 《蟹工船》 《蜜月》 《失业的自由》 《雪山血泪》 《天堂里的笑声》 《静静的顿河》(第一部) 《乌里扬诺夫一家》 《那不是白费》 《女人的一生》 《百万英镑》 《和平的土地》 《深海友情》 《共产党员》 《静静的顿河》(第二部) 《为祖国而战》 《渔郎川》 《躲藏的激流》 《暴风雨所诞生的》 《山谷中的战斗》 《静静的顿河》(第三部) 《焰火里程》 《好兵帅克》(上集) 《波罗的海的光荣》 《爱情的神话》 《偷渡的苦工》 《列宁的故事》 《七月风云》 《生与死》 1959年《忠诚》 《黑熊与公主》 《大搜捕》 《三海旅行记》(上下集) 《在伯爵的废墟上》 《草原烈火》 《一个妇女》 《分开怎么活下去》 《她的道路》 《寡妇》 《安得烈依卡》 《海杜特的誓言》 《志愿音》 《在十月的日子里》 《上尉的女儿》(宽)《不眠的年代》 《田野上的雷雨》 《人生》(上下集) 《道路只有一条》 《波罗尼亚快车》 《兰箭》 《星火》 《青年时代》 《毁灭》 《水兵之歌》 《特别任务》 《天空在召唤》 《暴行的答复》 《审判延期》 《雪崩》 《如此一个夜晚》 《生命在你手中》 《法吉玛》 《风》 《好兵帅克》(下集) 《阿维森纳》 《非常事件》(上下集) 1960年《欧叶尼·葛兰台》 《为了杨卡什巴尔生命》 《木木》 《排演在继续》 《柯楚别依》 《宝剑和玫瑰花》 《寂静的傍晚》 《矿区的案件》 《来自地球上的人》 《亲爱的人》 《在边境几步的地方》 《三颗星》 《屋顶》 《小莲娜寻父记》 《哈桑的故事》 《农村的妇女》 《九点正》 《要爱未来》 《苏曼瓦王》 《团结之歌》 《金刚山姑娘》 《雪山救战友》 《密码》 《火热的心》 《在荒凉的河岸上》 《春香传》 《多瑙河之波》 《谢辽沙》 《游侠纳斯列金》 《伊万娜》 《白血》 《瀑布》 《上尉的女儿》(普)1961年《拉弹弓的人》 《活着的英雄》 《给我一匹马》 《人民的使者》 《德聂伯河,您好》 《世纪同龄人》 《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二集) 《十字军》 《斗争的序曲》 《菲利和玛利的故事》 《人血不是水》(上集) 《复活》(上集) 《一个妇女会员的故事》 《继承人》 《收割》 《山鹰》 《人们到处生活》 《前面是急转弯》 《海蒂》 《他活着》 《不速之客》 《无名氏画象》 《丽姬娅在战斗》 《图们江》(上集)《祖国的黎明》 《又是一个早晨》 1962年《房客》 《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三集) 《中线炮火》 《纪念品》 《海鸥号船员》 《渴望》 《越过深渊》 《世纪之初》 《青春的故事》 《盲人音乐家》 《初次考验》(上下集) 《两种生活》(上下集) 《苗纳尔德一家》 《马门教授》 《这支枪留给你》 《军乐》 《野小鬼》 《熊哥哥熊弟弟》 《铁匠的旗》 《前夜》 《港城春梦》 《士兵经历》 《复活》(下集) 《人血不是水》(下集) 《分界线上的乡村》 1963年 《两栖的人》 《光明天使》 《新春》 《神马的故事》 《他回到了故乡》 《1929年的鲁宾城》(上下集) 《时代凯歌》 《工厂是我的大学》 《女教师》 《彼得和七数乘法》 《小儿子大街》 《寂静的线索》 《地狱中的一场球赛》 《绞刑架下的报告》 《白烟》 《在敦化密林中》 1964年
《不要忘记敌人》 《红色花朵》 《俄罗斯奇迹》(上下集) 《库图佐夫》 《百日红》 《1211高地保卫者》 《民族英雄》(上下集) 《金童》 《恢复原名》 《新的一代》
1965年《纺织女工》 《年轻的战士》 《浮村》 《共青团员之歌》 《为胜利干杯》 《小荣开始演奏了》 《游击队的布谷鸟》 《我的无限希望》 《大地的儿子》(一集) 1966年《大地的儿子》(二、三集) 《一个战士的故事》 1970年《森林之火》 《琛姑娘的松林》 《达吉亚人》 《血海》(上下集) 《看不见的战线》 1971年《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 《战斗在继续》 《在铁道线上》 《前方在召唤》 《鲜花盛开的村庄》 《摘苹果的时候》 1972年《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 《记者》(上下集) 《劳动家庭》(上下集) 《战争与和平》(四集) 《卖花姑娘》(宽) 《回故乡之路》 1973年《空中舞台》 《卖花姑娘》(普) 《秃鲁江畔之花》 《轧钢工人》(宽) 《原形毕露》 《气球上的旅行》 《永生的战士》 《轧钢工人》(普) 《一个护士的故事》 1974年《火》 《延丰湖》1975年《送信人》 《为了新的一代》《特罗塔》《纽约奇谈》《巴布什卡历险记》《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三妯娌》《洁白的道路》1976年《斯特凡大公》(上下集)《哥白尼》《火车司机的儿子》《石油赞歌》《多瑙河三角洲》《初春》《矿山的主人》《贝尼自己走》《在灿烂的阳光下》《高山之鹰》《最后冬天》《斩断魔爪》1977年《农民英雄》《难忘的人》《一个水兵的故事》《67天》1978年《音乐家奇普里昂》(上下集)《侦察英雄》《高压线》 《夜袭机场》《黎明前到达》《第26个画面的占领》《摩登时代》1979年《苏捷斯卡》《舞台生涯》《南方铁路之战》《田园诗》《走向生活的道路》《一个国王在纽约》《人证》《寻子遇仙记》《悠闲阶级》《绅士流浪汉》《我的老师》《延期宣判》《金刚山姑娘》《柳生家族的阴谋》《疯狂的贵族》《蝴蝶梦》《欢乐的一天》
1980年《愤怒的人》《摩羯星一号》《春香传》(上下集)《永恒的爱情》(上下集)《咖啡馆》《梦幻世界》《雨夜奇案》1981年《穿黑袍的新娘》《亲骨肉》(上下集)《妈妈的生日》《吉卜赛少年》 《阿西门的街》 1982年《横冲直撞》 《临时工》 《生活之路》 《婚事风波》 《婆媳之间》 《泥之河》 《两个孤女》 《独立与死亡》 《神秘的黄玫瑰》 《特殊的战争》 1983年《典子》 《翠彩》 《四年三班的旗帜》 《只有爱情是不够的》 《飞蛾》 《失踪的女人》 《爱情的故事》 《沸流江的新传说》 《不能受勋的英雄》 《诱拐报导》 《我和我的爸爸》 《杀人狂》 《金牌》 1984年《朱砂情》 《击鼓少年》 《随军记者的手记》 《最后的情感》 《十字小溪》 《闪光的时刻》 《哈里之战》 《浪花之恋》 《警告》 《没有回来的密使》 《决不后退》 《导盲犬——哈斯蒂》 1985年《勇士的心愿》 《我的好朋友》 《弗兰西丝》 《生死决斗》 《谋杀没有证据》 《海盗女王》 《部长轿车的风波》 《复杂的感情》 《吹口哨的寅次郎》 《失踪者之迷》 1986年《战地浪漫曲》 《狮心》 《妻子》 《你好,出租车》 《w的悲剧》 《转校生》 《两个人的车站》(上下集) 《波托马克河上悲剧》 《火红的山脊》 《穿警服的匪帮》 《泪洒佛罗伦萨》 1987年《酒神的秘密》 《罗马的假日》 《沙漠情》 《光洲的召唤》 《夏姆士的反击》 《决斗场上的遗嘱》 《紧急出路》 《被绞死的人》 《电影天地》 《一片花》 《劫后良缘》 《怀恋的冬夜》 《父母双全的孤女》 《稻草人》 《黑林城堡》 1988年《冰雪消融》 《英雄的苦恼》 《可爱的小村庄》 《相见时难》 《一个警官的控诉》 《铁石心肠》 《神笛少侠洪吉童》 《星期天的爸爸》 《快枪手》 《少女的征途》 《海盗喋血记》 《智擒群魔》 《阁楼案件》 1989年《血洗乐园》 《少年船长斗匪记》 《孤女艳史》 《银河相会》 《难兄难弟》 《寻母奇遇》 《推上断头台》 《伞中情》 《美酒的恶运》 《一夜富翁》 《缉毒警官》 《无罪的罪行》 《幕府风云》 《天空之城—一拉普他》1990年《莉莉·玛莲》 《影迷情艳》 《疯狂决斗》 《无事生非》 《蛇谷的诅咒》 《维也纳之恋——寅次郎的故事》 《电视风云》 《匪巢探密》 《体育彩票》 《魔窟寻谍》 1991年《他们的一天》 《铁腕小子》 《约瑟芬的梦》 《傻妹闯七关》 《复仇的牙》 《阴谋的代价》 《007之迷》 《蒙面神鹰》 《新任司法长官》 1992年《武士道之剑》 《落水姻缘》 《我嫁给一个影子》 《月夜》 《邻居托托罗》 《虽然岁月流逝》 《爱的十字架》 《尼基塔》 《神秘女枪手》 《父子怨情》 《千里追杀》 1993年《无悔的爱》 《神鹰女杀手》 《地狱婚纱》 《警界匪案》 《午夜狂奔》 《复仇天使》 《铁臂金刚》 《罪恶档案》 《特赦48小时》 1994年《拙妻不可欺》 《缉毒双雄》 《假日少女情》 《兽中之王》 《狼的影子》 《漂亮的公主》 《两个警察》 《继父》 《拳坛雄风》 1995年《法外有法》 《险恶人生》 《美丽的夜晚》 《无声的恐惧》 《真情隔不断》 《神探飞机头》 《纽约之恋》 《狂魔杰里》 《靓女恋情》 《真正的危险》
1996年
《黑天使》 《九龙之首》《罪恶的克星》 《黑月亮升起来》 《超级鼻子历险记》 《猎艳狂魔》 《强权女人》 《狙击手》 《未来水世界》 《阴谋》 《冤魂孽债》 《复仇的女巨人》
1997年
《变相怪杰》 《颤音》《异形复活》 《两个幽灵》 《人鸭历险记》 《神探霹雳火》 《特警急先锋》 《爱随心愿》《蝙蝠侠与罗宾》《神秘大亨》
1998年
《越洋追踪》 《替身》《结婚的故事》 《小坏蛋大好人》
1999年
《游客的劫难》 《孤城末路》《我爱上了朋友的姐姐》 《与盗共眠》 夺宝奇缘》 《小鬼闹非洲》 《重装悍将》 《狭路相逢》 《天定姻缘》 《疑云空降》 《冷酷无情》
2000年
《长不大》 《魔鬼刺客》《风暴》 《星际之门》 《雪山黑马》 《囚车驶向圣地》 《月老儿》 《暗夜缉凶》 《扫雷计划》 《大雪崩》
2001年
《爱情万岁》 《静静的摇篮》《当树枝折断时》 《反托拉斯行动》 《本性可移》 《隐秘日程》 《宇宙追缉令》
2002年
《正义守望者》 《武士》《特工神童》 《二者必居其一》 《疑云迷雾》 《谍影重重》
2003年
《亚马逊迷案》 《憨仔鬼精灵》《超胆侠》 《虎女龙驹》 《章鱼东河惊魂》 《冷酷收获》 《总统浪漫史》 《加勒比海盗》
2004年
《保护行动》 《拳霸》《儿女一箩筐》 《地铁》 《王子与我》 《夺命蜂巢》 《谍影重重2》 《冰雪勇士》《网住爱情》
2005年
《凤凰劫》 《神奇四侠》《玩命快递》 《马达加斯加》 《鲨鱼故事》
2006年
《防火墙》 《雏菊》《来电惊魂》 《绅士大盗》 《赛场大反攻》 《空战英豪》
2007年
《人生遥控器》 《风暴突击者》《生死格斗》 《出租车4》 《谍影重重3》 《日本沉没》《舞出我人生》
2008年
《食神争霸》 《27套礼服》 《龙之战》《极速漂移》 《水啸雾都》 《深湖巨兽》 《信》 《仙境之桥》 《伯纳德行动》 《护宝娇娃》 《马达加斯加2》
2009年
《舞出我人生2》 《玩命快递3》 《特工008》 《星际迷航》《真爱之吻》 《爱犬的奇迹》《我的机器人女友》《地铁惊魂》《火线特工》《决战豪门》《特工的特别任务》《变相黑侠》《天地逃生》
2010年
《孤胆拯救》《驯龙高手》《高度怀疑》《感染列岛》《黑色闪电》《悍将双雄》《天降美食》《我的名字叫可汗》
2011年
《丛林有情狼》《整编特工》《天际浩劫》《危情三日》《永无止境》《蓝精灵》《狂暴飞车》《源代码》《一夜迷情》《黑暗终结者》《忍者》《驱魔者》《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红鹰侠》
2012年
《王者之剑》《人狼大战》《马达加斯加3》《雅典娜》《幻影追凶》《老雷斯的故事》《谍影重重4》《守护者联盟》《铁线虫入侵》《侠探杰克》
2013年
《星爸克》《遗落战境》《星际迷航:暗黑无界》《赤警威龙》《追踪长尾豹马修》《蓝精灵2》《精灵旅社》《惊天魔盗团》《森林战士》《神偷奶爸2》《训龙骑士》《别惹我》
2014年
《盟军夺宝队》《火山对对碰》《守护天使》《哥斯拉》《冬荫功2:拳霸天下》《明日边缘》《无处可逃》《驯龙高手2》 《分歧者:异类觉醒》 《暴力街区(2014)》 《深海挑战》(纪录片) 《斑马传奇》《移动迷宫》 《忍者神龟:变种时代》《马达加斯加的企鹅》 《末日浩劫》 《安妮:纽约奇缘》 《第七子:降魔之战》 《魔法总动员》
2015年
《帕丁顿熊》《屠魔战士》《谍影特工》《超能查派》《冰雪女王》《再次出发》《末日崩塌》《分歧者2:绝地反击》《小黄人大眼萌》《像素大战》《精灵旅社2》
❹ 《飞跃疯人院》为什么是奥斯卡最佳影片
1975年度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得主。那个年代的电影与现在的不同,我更喜欢那时侯的影象,朴实、平实,比现在的电影更写实。而这部影片反映出的现实意义更是很难得的。 麦克默菲由于厌恶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而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本意是想逃避,但他来到的却是个可怕的地狱。护士长拉契特是个严肃、一本正经的偏执狂,她严格的限制病人的一切娱乐,甚至对病人实施精神上的催眠。麦克默菲渐渐发现其实大部分的病人其实和普通人一样,他们也许心灵上有过打击,不过这疯人院才是让他们发疯的原因。病人们被剥夺了自由地追求自己生存欲望的力量,他们已经习惯了承受这一切。麦克默菲最后得到了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的支持,麦克默菲想让病人们打起精神,快乐的生活一天。他把病人们带上了汽车,来到了一个小港口。他们偷了一条船,到远海钓鱼作乐。病人们欣喜若狂,过了十分快乐的一天。回来后,麦克默菲受到了惩罚。但不久,他就又把自己的女友和另一个妓女弄到了医院,闹得天翻地覆。闻迅赶来的拉契特侮辱了病人比利,使他割脉自杀,而冷酷的拉契特却无动于衷。原本只要跨出一步便能逃走的麦克默菲抑制不住愤怒,冲了回来,他企图掐死护士长拉契特,但事与愿违,拉契特没有被掐死,但麦克默菲却遭到了非人的待遇,他们切除了他的脑白质,他成了一个真正的白痴,没有了意识。在疯人院装疯数年的“酋长”把麦克默菲搂在怀里,他悲痛的用枕头结束了完全没有意识的麦克默菲的生命。
❺ 台湾80年代电影有哪些
1981年侯孝贤拍出第一部长片<就是溜溜的她>,他独树一帜,大胆运用长镜头而造就出的独特视觉风格,后来则成了他电影作品的一项重要标记。随后他又推出了<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年)他在这种复述青春与童真的过程中,他仍然没有放弃其惯有的长镜头视觉模式,悠长而沉闷,所以并没有人给他下过一个肯定的结论。而到了1984年则有了转机,随着他拍摄技术的日臻完善,作品<风柜来的人>推出后,使他获得了空前的好评,此时舆论界才算是首肯了其固守的电影艺术表现形式,一些国际国内的奖项,也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风柜来的人>所呈现的是一个平静、悠闲的渔村景象,主人公阿清和同伴们成天无所事事,他们看白戏、赌博、逞勇斗狠。终于有一次,他们把事情闹得太大,而被警方惩戒,于是结伴离开风柜——这个澎湖列岛中的一个小岛,他们栖息的家,来到了光怪陆离的高雄,一切都变了,他们对这个城市感到茫然、陌生、焦虑和恐惧。在两种生活状态的切换中,侯孝贤的想传达的心绪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孩童和少年时代的那种幻梦般的执迷,是这个时期侯孝贤电影的一大创作特点,即使是一些细琐闲杂的小趣,他都会以一种近乎偏执的距离和角度,去倾注自己情怀与关注。希望——失望,失望——希望,那种沾染着稚气面对着成长体验的情结,成为他早期作品里最重要的基调。也正如他自己所体验的那样:“莫如一个俯瞰人世的旁观者。温暖,但带着距离,所以更需要绝对的清醒。”
从<儿子的大玩偶>(1983年)中对宠溺娇纵的享受,到<冬冬的假期>(1984年)里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与现实的初步领悟,侯孝贤总是在利用着孩子们的视觉与思考,来发掘并且披露现实生活背后的一些创痕与阴影。充满了彷徨与无奈的岁月里,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拙劣地过活,然而孩子们却是无辜的,他们的眼睛中居然也衍生了不知所措的神色。人们都在找寻着奔忙下去的理由,那么又有谁来为孩子们解释清楚,那些他们根本看不太懂的林林总总,究竟都是在为了些什么。
<童年往事>(1985年)中,这种微妙的情结仍旧在继续着,不同于以往的是这种情结似乎已经有所依托,其实这种依托的端的和源头,则更多是来自于他自己一些成长经历。又是一个兀长的镜头给过来,我们看到那少年(侯孝贤)精赤着脚站在芒果树下,整个街道非常寂寥。远远传来脚踏车吃力轮转声,声音如此微弱,分不清脚踏车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树下面是一个独立世界,有人出来转一圈,一会儿又不见。坐在树上的少年侯孝贤清醒地感受到微热的风,安静的蝉声,人的活动 。他突然感到寂寞。好像时空整个凝结在那里……
我们在<童年往事>里,看到的是自己幼年时候玩耍过的游戏,蹲在门口等大人回来的经验,吃到一根雪糕的喜悦……这些琐碎的、平淡的,似乎只会吸引小孩子的情节累积起来,渐渐地打动了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从<恋恋风尘>(1986年)中的顾盼与滞等,到<尼罗河的女儿>(1987年)中的徇徇不羁与突然死亡,我们忽而发现了侯孝贤对于爱情观念的一种决绝与虚妄。而<<悲情城市>(1989年)的涌现,就已经把他那决绝的哀与乐、生与死的情结,完全地超越了童真与爱情的零碎表白。故事中再现了那个幻灭的时代,男与女、大与小、老与少,都混沌在一种从无奈到绝望的状态里生存着。与其是说那个令人痛至决绝的城市充满悲情,莫不如说是人们对自己命运与前途的焦虑与绝望,生离——死别,死别——生离,或许在这种伤情的故事里,唯一能令人畅释心胸的画面,也只有那长镜头下的远山近水……
陶醉在长镜头的古典写实形式,或许会是侯孝贤今生今世都无法放弃的情怀,而对于现实生活与田园野趣的执迷,也源自于其写实个性下的完整经验。而杨德昌的电影作品也在秉执这种特质,但是他这种写实的特质却与侯孝贤的乡土田园气韵截然相反,他把故事的触角牢牢地扎在了台湾城市的最深处,总是在揭批着那些披着改良外衣的生活与人性,揭开人性最卑微、最晦暗、最阴冷的最底层。
与侯孝贤一样,杨德昌的电影作品也启始于那些孩提时代的意趣与感悟。在最初<光阴的故事——指望>(1982年)中,他并没有过于偏执地坚守批判与怀疑的态度,而仅只是对于懵懵懂懂的青春,作了一次最委婉、最浅显、而又是最单纯的解读。女中学生淡淡的相思,在含蓄和缓慢的画面中给予呈现,既没有伤害,也没有冲突,只有那留存在记忆中的一幕幕可供回味的瞬间,在细腻的呓语声中向你委婉道白。道白这无奈的青春,体会这“光阴的故事”。
在随后的<海滩的一天>的创作中,这种天真、烂漫的情怀忽然原离了他的视线,一股迷惘而空虚的落寞情结,弥盖了他对爱情与生活的幻梦与憧憬。故事的调子饱涵着沉重,那种原离了生活环境,而又揭示着现象的侧面写实,把一种对人性的怀疑推到了观众们的面前。身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空洞而虚伪的社会环境下,人际关系足逐渐变得疏离、冰冷,任何情感与允诺都显得无比苍白而毫不可信。这个疏离、冰冷的人际关系链条,紧禁地捆绑着彷徨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每一个年轻人,爱没有了希望,恨也就无所谓痛快,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被搁置到了一种更加极端、更加边缘的状态。
这个疏离、冰冷的人际关系发展到<青梅竹马>(1985年)与<恐怖分子>(1986年),则成为更教人恐惧悲观的软弱道德行为,大都会五光十色的物质环境,只会更加剧这些个人的绝望与无助。<海滩的一天>毕竟在剧终时成就了两个独立而成熟的女性,而到了<青梅竹马>和<恐怖分子>,死亡、空虚的概念却展开了更为悲观的结论。到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年),更是延伸了<恐怖分子>的社会败德和软弱人性的“共犯”控诉。小四的杀人行为,被拓宽为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的封闭,以至于对纯洁、真诚的扼杀。如此看来,若说杨德昌是一位当代台湾社会道德观察省思者,也并不为过。
❻ 电影《租期》的男女演员都有谁故事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中文名称:租期
英文名称:Lease Wife
别名:租妻
发行时间:2006年
电影导演:路学长 Xuechang Lu
电影演员:潘粤明
李佳璇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 介
郭家驹大学毕业后办了个小公司。负债很多面临倒闭,女友也跑了。家驹老家在闽北一个小山村,父亲病重,让他带女友回家,身处困境的家驹无奈租了个“三陪小姐”莉莉,以教师身份冒充女友回家。
二人经过一路的磕碰,回到家中。为了给父亲冲喜,家驹的母亲要求家驹和莉莉举行婚礼。婚礼后,家驹父亲竟然可以起床了。莉莉在村外散步,看见一个疯姑娘。村里的小学老师病了,请莉莉去救场。家驹的侄女香草很喜欢莉莉,想请她带自己进城找工作。但家驹阻 止莉莉和香草接触。家驹的父亲终于走了。香草来家找莉莉玩,莉莉给她化了妆,问起疯姑娘,香草告诉她,疯姑娘在城里做小姐。她赚钱给家里盖了房、给哥哥娶了媳妇。但家里都说她在城里做破鞋,钱来的不乾净,不要她回家。莉莉大受刺激。家驹回来,看见香草涂脂 抹粉,大骂莉莉。莉莉羞愤到极点,她痛彻地感到家驹骨子里对她的鄙视。莉莉独自离开上了汽车,被追来的家驹阻止。两人被找回老家的追债人看见,追债人动手揍家驹,并威胁要家驹的命,危急时刻莉莉拿出自己的银行卡救了家驹。
一年以后。郭家驹已经翻身,他把欠莉莉的十万元已陆续汇进了莉莉的卡号里,但他始终找不到莉莉。偶然的一天在街上,他和怀孕的莉莉出现在红绿灯口……
导演阐述:
对于我而言,首先一部影片要让人坐下来、看下去这个故事,而这就要求电影本身具有一个动人的情感故事。《租期》本身是有一个动人的情感故事作为它的主线贯穿的,它能满足人基本的看电影基本的看故事的需求,其次它有具有极其丰富的意识形态的外延。它探讨 了关于现代与传统对立融解的问题;同时又讲述了一个关于尊严的命题;而且在它里面,搁置了人们面对道德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是最吸引我得地方。这是一个很容易用语言概括看似简单的故事,但是它具有丰富的外延。
我拍摄的唯一一部没有在院线上映的影片就是五年前的《非常夏日》。其实,当时那是我最想走商业院线的一部低成本电影,没有能够最终走进院线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租期》从风格和形态上和《非常夏日》并不是很相同,但是从创作目的和动机上是非常相似的 ,所以《租期》能够在电影院线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放映,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这也为低成本电影进入院线、进入市场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这对于中国电影其实是一个大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导演都愿意去拍摄大制作的商业电影,他们也想拍摄身边 普通人的故事,但是这种低成本的电影能否进入院线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租期》能够在电影院线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放映,它有超出放映本身的意义。
题材大小并不是我拍片的选择标准,有些大题材的影片你看完后觉得它很小,而意些小题材却觉得它很大。这就是电影的奇妙之处。我觉得电影重要的不是题材的大小,而是影片所流露出的胸怀。这个胸怀的大小默默地左右着一部影片地大与小,好或坏。举个例子,有 一天我想拍一部所谓的大题材,这好像并不难,但如果有一天,我希望我有一个更大的胸怀,这却不能以我的意志为转移。
大家觉得我出片的速度慢其实这是一个错觉,慢主要慢在思考的过程。比如:要拍一个什么样故事?怎么拍?这是最花时间的,因为我不想花那么巨大的精力,去拍一个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的故事。但是进入实际拍摄,我的速度是很快的。象《长大成人》《卡拉是条狗 》都是只拍了40天,《非常夏日》只用了30天《租期》更短,只用了20几天。
关于影片:
路学长是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作品有《长大成人》、《非常夏日》、《卡拉是条狗》。其中《卡拉是条狗》在2004年被两岸三地评为最佳华语电影。2005年初也在日本公映。
路学长被张艺谋誉为第六代中比较扎实的一位导演,作品以冷峻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见长。弱势人物的命运是他关注的焦点。谈到《租期》,路导认为:“题材大小并不是我拍电影的选择标准。有些大题材看完后觉得它很小,而一些小题材看完后却觉得它很大。这就是电 影的奇妙之处。我觉得电影不在与题材的大小,而是电影流露出的胸怀。《租期》它不是一部小电影。”
作为国内第一部把歌厅小姐作为主角的电影,路学长即没有在影片中表现声色犬马、醉生梦死,也没有去追求《风月俏佳人》的喜剧效果。一位评论家看了《租期》后写到:“这是一部比较狠的影片,尽管弥漫了动人的温情和美丽的田园风光,但你会被导演对生活的冷 静得近于冷酷的剖析吓倒。难能可贵的又是,路学长摒弃了道德批判的角度,以一种悲悯的镜头语言去默默的注视并祝福生活
❼ 南斯拉夫的电影名字(比较全的)
你好!!
介绍如下:
桥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乌日策共和国(67天)
《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爸爸出差时》
《茨冈人的时代》
《亚利桑那之梦》
<暴雨将至》
《地下》
<黑猫白猫》
<尘土》
<创伤》
《无主之地》
<夜袭机场>
<你好出租车>
<南方铁路之战>
<跟踪>
<苏捷斯卡战役>
<黎明前到达)
<第26个画面里的占领)
<他俩>
<临时工>
< 大与小>
❽ 求中央台播过的一部二战电影
中央电视台演过,叫《英雄们》,原名叫The Highest Honor。(至高荣誉)。不过找不到
❾ 1924电影观后感
那叫 1942 冯小刚拍的
今天怀着一种莫名的心情观看了电影《1942》,不知道这种心情怎么形容,只知道看完之后心里总有种东西在狠狠地纠缠着,似苦,似酸、似辣,唯独没有甜………….
电影放完了,我们不想走坐在那里说着心里的感受,嗯、感慨吧妈妈,孩子说,我说是的心里很复杂,冯导确实做的很好,电影做的从内容到手法和阵容都没的说,真实的再现了历史,教育了人们战争的残酷,自然灾害的无奈和权利的强大,血腥的场景,人命的低贱,统治者的无情,人心的不足,冷漠的官场,演员精湛的表演,电影都将这些表现的凌厉之极,两级跳跃似的画面转换告诉人们很多……。
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和国家连在一起,和国家的领导人联系在一起,大与小是一样的,当困难出现在眼前时,当孩子需要母亲时,当人们需要帮助时,统治者考虑的不是人的生命,而是自己的宝座稳不稳,那样的政府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大批的难民死亡,军队的损失,国家的危机啊那是国破家散人亡的结局啊。
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士国人与外国人是一样的,电影中的李主席,外国的记者,他们急人民所及,急生命所及,无奈力量是有限的,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起码在历史上有了他们鲜活的为人的生命而战斗的步伐。影片朔造了最底层的百姓的实际生活,几个家庭的毁灭几代人的命运最后的结局让人有着无法言说的沧桑感,复杂的心里压抑感和心痛感。
心里很多观后感,电影清晰的画面,人物极致的表演,丰富的电影内容,敬慕的大师力作,又一朵奇葩让我的心情也随着电影涤荡,谢谢冯导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也谢谢演员们又一次的付出。还想着再去看一次。
1942年,河南百分之九十以上已沦为战区。那个时候的人们在国军、日军、土匪之间寻求生存。民以食为天,饥荒时期日军放粮,而汤恩伯那溃不成军的部队却以卫国之名义实土匪之行为。面对一个不保护自己的国家,本身国家观念就不强的中国人在生存和民族大义之间大部分人选择了生存。帮着日本人打中国军队。汉奸呼?非也。
再说,汉奸本来就只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概念罢了。
清朝亡了,我们可以活在中华民国,民国沦落成了一个小岛,我们活在所谓的共和国。哪天共和国覆灭了,我们也依然活在这片土地上。只要是这片土地上的土著,只要是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拥有选择活下的的权利和方式。
仓廪实而知廉耻,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都是正常人,若他人不负我,我何故负他人。
选择给四分是因为很少能看到一部中国电影揭示战争的残酷性。1942拍的比集结号好,冯导对大片的掌握已然越来越熟悉。剧本又是由刘震云操刀,保证了下线。1942的特效和烟花技术团队用的还是上次集结号那帮班底,这次棒子们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效看起来挺不错。
片中蒋介石说的那句: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羡慕的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毛泽东。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负担。可以融合到民众。说这段话的时机安排的恰到好处。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第一次轰炸那场戏。撕心裂肺的呼救,军民互相为生存而打斗。和烈士子女中打头的那个小女孩的演技。
这部片子表达了很多,人在极端情况下的抉择。在思考活下去的意义,为了什么活?信仰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还是就仅仅在活。生命到底是有多可贵、是有多卑贱。也在提醒政府存在的意义、政府之应所为。家庭的意义,家庭之可贵。承诺的意义,承诺之重远高于生命。
❿ 关于南斯拉夫的电影 帮帮忙
南方铁路之战
大与小
夜袭机场
内雷特瓦河战役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游击飞行中队
苏捷斯卡战役
开往克拉列沃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