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
《浪潮》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讲的是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组织新法西斯主义仅仅需要一星期。
电影中文格尔老师本来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学生来认清独裁专制的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但是这群一开始只是想混学分的学生们的头脑迅速被强大的精神力量给格式化了。他们马上陷入到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中去,他们给自己的组织取名“浪潮”,还自发地统一了制服,越来越多的学生给快速洗脑,他们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绘制了统一的图标,还统一了见面打招呼的手势——右手在胸前做浪潮状。狂热的学生占据了运动场,不让别人进入,一位叫蒂姆的学生还从网上购买了手枪,并寸步不离文格尔先生,称要保护好“领袖”……
事情发展得不可收拾了,文格尔先生在手球比赛中发现了事态的严重性,决定停止浪潮,但是事态已经不可控制,最后在集会上文格尔宣布解散浪潮并由此告诉同学们这就是法西斯主义的由来。这时,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狂热的蒂姆不愿意看到浪潮的解散,于是开枪在同学射击,并饮弹自杀……
《死亡诗社》讲述的是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可是新学期来校的新文学老师基廷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自己班上的学生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能力。他告诉学生们要“把握当下”,并以该原则行事。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基廷并没有在教室里上课,而是领同学们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并去领悟的生命的真谛。基廷甚至要求学生将课本中古板老套的内容撕去,自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开始懂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他的学生们甚至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该校学生时代参与过的秘密小组——死亡诗社,在校外很远的山洞中探讨诗歌、人生。但不久后,学校发现这个小组,校方对基廷老师教育方法十分反对。
基廷的学生尼尔热爱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上大获成功。但他父亲坚决反对,并将他带回家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尼尔极度痛苦却无法倾诉,在当晚自杀了。小组成员之一卡梅隆出卖了他们。校方逼小组成员在声明上签字,将责任推卸与基廷身上,将他开除出学校。在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学生们站立在桌上,说着"哦,船长,我的船长!"
两部电影的结局都是老师作为了替罪羊,黯然离开。《死亡诗社》讲述精英私立学校的学生们如何在老师的影响下开始独立思考,试图摆脱学校专制守旧的的桎锢。《浪潮》描述如今的公立学校,素来标榜崇尚自由与个性的学生在老师突发奇想开始的一个独裁试验里,如何进入一种法西斯式的集体无意识。
相隔二十年的这两部片子倒像是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二十年前敲响的希望的钟,二十年后却回响着警示的余音。《死亡诗社》中追求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的主题相对简单,《浪潮》中学生们如何从自由散漫的无政府主义倾向主动转变成激进的高度集体主义的团体更为令人深思。
真正的精神自由需要的从来都是理性,而不是激情。两部片中的学生都包含激情,他们个性丰富、多才多艺。他们愿意改变以及大胆尝试,所以当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出现在他们身边引导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听老师的话,赞同老师的做法甚至盲目地崇拜他。《浪潮》中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生成,自己当了一次独裁者,一开始他的头脑很清醒,还想方设法营造这样的一种氛围。可是过了三天,老师慢慢地变成独裁者,他很享受这种“万人之上”的感觉,他与妻子闹僵,说出了很伤人的话。还好他最终回头,避免了更大悲剧的发生。
《死亡诗社》里的那个学校有点象我们现在的高中,注重的是升学率,注重的是纪律。而纪律就意味着排斥多样性,排斥不同意见,用刚性的手段求得划一。老师是作为一名知识的灌输者的角色存在着。而这时出现了一位英语老师,他的口号是享受生活,他的信念是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自己选择。我不反对老师的想法,但是他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冲突,结局已经注定。
特别是撕书这一段,我觉得做得非常不地道。首先,他先叫学生们撕书,然后才告诉他们具体理由。所以孩子们在撕书的时候,脸上兴奋的表情不是因为自己懂得了什么真理,而是这一纯粹的“叛逆行动”引发的荷尔蒙增加。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基廷的一种策略,先叫他们行动,然后在进行理论说教的时候就会获得一种共同情感上的支持。其次,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引发孩子们自由思考,不被规矩束缚。但是换个角度看,他只是因为不认同另一位博士的教学理念,就强迫学生们全部撕掉他的导言——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专制思想吗?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做学问,对别人的理解不赞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基廷是老师。当他强迫所有人接受他的思维时,不管他的思维是要求自由还是要求束缚——这已与思维内容无关——这种做法本身就已经带有了他所批判的东西的色彩。
两部电影都是由于教师教育方式的无节制性与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导致这些本身正确的情感最终走向反面。老师针对青年学生这一易情绪化、渴望先锋思维的特殊群体没有把握好教育的“度”。
两部电影内容上可以说对立也可以说相同,《死亡诗社》中的“自由独立”思想恰好对立《浪潮》的“极权主义”,内容相反但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的教育路线。最后的悲剧结尾与这部影片也惊人的类似,一个孩子吞枪自杀了,少数几个保持头脑清醒的学生也没能挽回这个悲剧。虽然《浪潮》我更愿意用一种非理性化的思路考虑,它的重点并不在教育上,但是也不妨碍从这个方面稍作对比。不听从于自己者,必将听命于他人。人一生总会有一些阶段需要“听于他人”的。而这个“他人”究竟值不值得听,怎样去听,听些什么,实在是很重要啊。
② 德国电影《浪潮》 德语影评/简介
影片根据陶德·史崔塞Todd Strasser的小说《浪潮》(The Wave,1981)改编而来,其笔名为Morton Rhue。小说取材于真实历史时间,1967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师Ron Jones大胆地进的一场实验,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法西斯主义,利用五天的时间向他的班级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导演将这一事件搬到了现代的德国。教师莱纳·文格尔在学校活动周中给班上的同学讲授独裁政治,并突发奇想进行了一个为期五天的试验,却没想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并最终引发悲剧
结尾处老师莱纳·文格尔读学生交的作业——关于“浪潮”的体会与感受:
“我想要的我应该都有了,衣服、零花钱,诸如此类,但我却时常感到无聊。(台下有学生对旁边的人小声说:这是我写的)这几天的经历很有趣,谁最漂亮、谁成绩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份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说的很好,如果说一开始给这些年轻人灌输的“纪律铸就力量”等思想是独裁者借以操纵他人的手段,那么上述学生的内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团体的巨大影响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可是精神上去缺乏归属感、认同感,没有人在乎你对什么感兴趣,没人在乎你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漫无目的、索然乏味。可是一旦我们组成一个团体,一个有着令人甘愿跟随的精神领袖、严明的纪律;有统一的制服、统一的手势、统一的LOGO;有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的团体,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对待,团体中的每个人似乎都充满激情,眼中时刻闪现着激动的光芒,满腔热血地做着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极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领袖。。。一个小型的独裁体制就这样轻易地实现了。
③ 电影《浪潮》背后的真实故事是什么
这个故事取材自发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个真实事件。
1967年,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的Cubberley高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Ron Jones)在快讲到纳粹、二战的时候,被学生问到的问题难住了。
为什么德国民众会声称他们对屠杀犹太人毫不知情?为什么镇上的人们,铁路工人,教师,医生,等等,都声称他们对集中营、大屠杀一无所知?为什么身为那些被屠杀的犹太人的邻居甚至好朋友的德国市民说犹太人被捕的时候他们不在那里?
这位老师决定花一个星期的时间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于是他开始了实验,结果则表明,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法西斯主义即可复活。
剧情简介:
在一所德国小镇的中学校园里,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解独裁统治的课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独裁统治在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学生们对此都嗤之以鼻。接下来,这位老师和他们班上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他给这个班级组织取名叫“浪潮”,引导学生们设立统一的口号、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装。
短短三天之后,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对自己的组织确立了高度认同,他们团结、亢奋而激进,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同学被视为异类。在同其他班级的一次群体斗殴中,历史老师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全班学生召集到礼堂中,宣布实验的结束和组织的解散。然而为时已晚,一名狂热的学生因“信仰”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
④ 晚上毛概课要看《浪潮》这部电影,求观后感,谢谢各位大虾~悬赏20分哦
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条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纳粹分子,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最后,琼斯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国的影片:整齐划一的制服和手势,集体狂热的崇拜和叫嚣。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心甘情愿地当了一回冲锋队员。
《浪潮》根据这个故事改编而成,看完电影之后,真的很震撼,即使作为观众的角度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但当最后教师揭开谜底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迷迷糊糊就被绕进去了。看完电影后,真的感觉到集体的力量很大,但是集体意志却很难把握,只要有一点儿的偏差,整个方向就会偏移,团体就会面临失败甚至毁灭。所以企业能够做大做久的很少很少,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决策层制定一个好战略是多么困难,要考虑多少东西。
另外,看《浪潮》,开始觉得小时候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真实了不少,的确团结不单是个人的叠加,当人们有了组织,就觉得个人很难实现的目标伸手可及,便会为之奋斗,把自己完全代人集体当中,ONE FOR ALL, ALL FOR ONE,一些不可能的任务便可以完成,当年中国就是这样依靠团结走出最初的极度贫穷。
但是,凡事有个度,当组织变得过分狂热,就会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成为只由本能操纵的机器。电影里面就是如此:“浪潮”里的人为了使组织壮大,四处涂鸦宣传,拉拢会员,排斥非会员,为的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想看到自己的强大受崇拜。这让我想到了文革、纳粹、黑社会、六四,这些组织最初的目的都是好的,只是后来被部分人利用来实现自己的欲望,挑起组织成员的欲望,把组织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以黑社会为例,最初的黑社会是为了保障平民不被官府欺压,或者是为了反对清朝“外族”入侵,或者说是一种基层自治,后来被欲望控制,将手伸到老百姓的口袋里,欺压老百姓,追求崇高的地位,实际上也是一种独裁者的思想。
追述西方政治学的传统,对于民主制度以及自由主义的怀疑,既是保守主义政治学派的立论根基,也是对多年来政治实践的一种总结意见。柏拉图将民主制度看成是必然会滑向暴民政治的糟糕制度,在他看来,民主制度乃是一个充斥着不知限度与互相排斥的欲望的角斗场,最终将会让一种压倒性的激情变为专制统治其他的制度。而他的后继者们则从小胡子元首之流的发迹得出“软弱的自由主义无法遏止专制的产生的结论。”在他们看来,一个一切观点、宗教、偏好都具有平等价值的社会,实则是一个虚无主义的社会,而虚无主义社会带来的价值观的真空,唯有更强烈的、单一的价值观的胜利才能填满。——反对方可能会提出,小胡子元首之流的上台,是利用的欺骗与歪曲的手段,并非是民主社会与自由主义的罪责,但他们也无法否认的是,一个能够利用民众的恐惧、偏见的煽动者是多么的强大。更要命的是,一个相信个人权利与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在面对一个如斯强大的“僭主”时,完全束手无策:除非他们放弃自己的理想与原则,否则又如何去制止一个个体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呢?
2008年,德国年轻的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罗恩.琼斯的实验搬上了银幕,推出了电影《浪潮》。
影片一开始,着力描绘了乏味的现实生活,学校每个地方都充斥着随心所欲的个人主义,做什么事情都既艰难又虚无,令人厌倦:
话剧排练时,男生胡乱给剧本故事添加了《新龙门客栈》的台词。水球比赛中,球员想展现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愿意传球,结果失去了进攻良机。酒吧里,少年诉说:“当今的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另一个少年则说,你知道Google上搜索量最多的是谁?美国富家豪放女帕丽斯.希尔顿!
意志的冲突将毁灭你的亲密关系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只要我们是将别人视为自己达到目标的工具和对象,那么危险就已产生,不管这目标看起来是多么美好。
回到卧室后,情欲高涨的马尔科对卡罗提出性要求。但她说没有兴趣,我们计划一下去西班牙的事吧。
此时,卡罗的意志是,我们计划一下去旅游的事情,而马尔科的意志是性爱。卡罗没顺从马尔科的意志,马尔科也不想顺从卡罗的意志,他说,我要去训练,甩门离去了。
冲突,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谁都有自己的意志,而谁都想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并且就算自己想顺从对方的意志,也未必能知道对方的意志是什么……所以,冲突会不断产生。怎么处理这些琐细的冲突,是决定一个亲密关系是否幸福的关键。
该怎么处理琐细的冲突呢?原则是就事论事。假设在事情A上发生冲突,就谈A好了。但我们常用的办法是,假设在A上发生了冲突,我去谈B。
作为实验班的“元首”,文格尔规定的制服是白衬衫和牛仔裤。卡罗穿着红T恤上学。去学校的路上,马尔科说,你之所以不穿白衬衫,是因为你正是老师所说的自私。
也许,他最想说的是,我想和你做爱时,你拒绝了我,你真自私。但是,他当时不能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他的要求缺乏正确、伟大的含义,假若那时直接说卡罗自私,那势必意味着他也一样自私,为什么非得要卡罗顺从他的意志,而他就不能顺从她的意志呢?所以,当时他只能找一个不那么伟大的借口B——我要去训练——而表达了他在A上的不满。
但现在,有了浪潮,那就不一样了。浪潮不只是我和你的,浪潮是我们几十个人的,你可以不考虑我的感受,不为我的意志做牺牲,你总可以为这个集体牺牲吧?你做不到,所以你看,卡罗,你是多么自私啊!
通过“为了浪潮”这个要正确、伟大很多的名义,马尔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卡罗。
想一想,这种冲突的延伸,或者说,意志较量的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是何等常见,而它又是怎样逐渐浇灭了你亲密关系中的火焰。
拥抱细腻的情感才能远离恶魔
因为种种原因,对很多人而言,为一个细腻的感情事件负细腻的责任,体会到其中模糊、温暖而柔弱的情感体验,这真的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我们宁愿找一些粗糙的、但看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其实是借口,好让别人服从自己,好让自己相信,自己的意志是正确的。
因为戏剧排练的事,卡罗和利萨发生了冲突。利萨不谈排练的事,而说“你发火是因为浪潮没有按照你的指挥发展”。一切都是因为浪潮,浪潮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一切差异吸进去抹平,最后只归结为两点——你是“为了浪潮”还是为了你自己?
这样吵架会变得容易很多,但总这样说话,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粗糙,离事情本身就越来越远。国内导演极少能达到《浪潮》这种水准,或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爱说粗糙话。
细腻的情感终究还是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当马尔科发现自己即将失去卡罗时,清醒了,要求文格尔终止浪潮运动。文格尔也意识到危险,结束了一星期的浪潮运动,但代价是,已将浪潮视为一切的蒂姆自杀了。
蒂姆什么都没有,所以放不下浪潮。假若马尔科没有卡罗,那么他会不会和蒂姆一样放不下浪潮呢?历史的回答是“yes”,将纳粹推行到底的希特勒,以及类似希特勒这样的人,他们的感情世界是空白的。尽管希特勒有爱娃,但据说他从来没和她做爱,爱娃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木偶而已。
宣布结束浪潮运动前,文格尔还装成元首的样子,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使用了很多伟大的名义,譬如德国不能做全球化的输家、我们打击恐怖主义等,这都是一些常见的伟大名义,也即借口。
如果想彻底远离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纳粹主义,我们必须远离这种粗糙的话语,而要回到每一起事件发生时的细腻感受。这样做时,我们就与自己内心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们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
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的支持者面临的正式这样的两难困局:要么眼睁睁看着小胡子元首们被民主制度一次次推上政治舞台;要么牺牲自由社会的一部分特性与理想来阻止这类事情的发生,但是,我们能放弃的到底是多少呢?为了阻止我们要反对之物,我们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变得与他们一样?这无疑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自由主义者的心头。
《浪潮》里的实验,一方面似是为了提醒我们,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需要时刻警惕小胡子元首的出现,另一方面,隐藏在其后的焦虑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民主社会中,谁来阻止“僭主”呢?如果每个人都是坚强而意志坚定的,似乎温格尔的实验就不会成功,但这可能么?在这里,自由主义者显然无法回答好保守主义者的疑问:软弱的个体,怎么能够摆脱、反抗被卷入一个强大群体中成为群氓的命运呢?
最后实验的终结,一是依靠了温格尔自身的“觉醒”——滑稽的是,先不论温格尔自身之前是如何被实验绑架的。这种依靠一个强大个体来主导群体的想法,不正是背离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的理想的么?其次,最后的枪响,让每个参加实验者受到深深的震动,这让整个实验抹上悲剧色彩的同时,又带着无可遏制的讥讽:暴力,只有暴力是从不改变的,能够震动人类,改变人类的手段。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⑤ 电影《浪潮》百度云
《浪潮》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A7_TgQ3vNDw8GP8IgRp_Cg
《浪潮》是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约根·沃格尔、弗雷德里克·劳、马克思·雷迈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8年3月13日在德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通过课堂实验的形式带领学生体验法西斯独裁制度的故事 。
⑥ 浪潮高清完整版电影
链接: https://pan..com/s/1Z2Toi8Ss0wXCXxhkyCwRkA
《浪潮》是由特里·爱德华·沙尔茨执导,小凯文·哈里森、泰勒·拉塞尔、斯特尔林·K·布朗、卢卡斯·赫奇斯主演的爱情片,于2019年11月1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生活在父亲压迫下的一对兄妹,在情感的雷区中成长和相爱的故事。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⑦ 如何评价德国电影《浪潮》
很好看,看完让我明白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让我们回到1967年4月克柏莱中学的那场试验。更让我为什么法西斯当时会如此狂热,而我们的文化大革命怎么会有如此的疯狂,所有一切源于信仰,当人真的有信仰时,不管信仰的正确与否,都会不顾一切,包括财富,家庭,亲人,甚至自己的生命。“浪潮”如果控制得当,可以发电,为民造福;如若任其发展甚至推波逐浪,谁知道是否会变成一场海啸,铸成一次灾难呢?
内容:《浪潮》这部没有任何厉鬼魔怪的“惊悚片”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影片中,惟一的神秘之物就是人。新学期伊始,学校举办了一个以“国家体制”为主题的活动周。富有才华而又精力充沛的体育老师赖纳·文格尔(Rainer Wenger,由Jürgen Vogel 饰)本来已经选定了“无政府主义”的课程,没想到却被同事捷足先登;他只好无奈接受了“独裁政治”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不屑,一致认为纳粹德国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重现。面对着这些大部分只为修学分而出勤的学生们,他心血来潮,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政治。于是,“浪潮”诞生了。被激发了兴趣的学生们商定了统一的标志(即右图中的红色浪头)、服装(白衬衫)与手势(即“挥手礼”,右手在胸前做波涛状),而文格尔老师则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当堂,他便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堂搅得不得安宁。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并爱上了它。于是,兴奋的学生们或粘贴、或涂鸦,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名格外狂热的学生为此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尚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圆形屋顶上喷涂上一个巨大的标志——次日,这座楼上的标志便登上了报纸头条;他还携带了手枪,捍卫自己,甚至整夜坐在Wenger的家门外,捍卫自己的领袖文格尔先生……“浪潮”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们甚至自发占据了学校的某运动场地,不准非“浪潮”成员进入。渐渐地,一些学生,以及Wenger的硕士妻子,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太对劲。他们劝他立即停止这场闹剧,然而此时他也已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欲与成就感中无法自拔。他曾因自己与妻子间悬殊的学历差距而自卑,然而在“浪潮”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那些觉悟的学生们想方设法试图阻止活动的继续,却被同学视为叛徒而遭到孤立甚至报复。终于,妻子的决然离去以及第五天一场水球比赛上学生们的大打出手,让文格尔惊觉事态的失控。于是,他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点明一周以来他们所作所为之恐怖,意图就此结束课程。然而晚了,那名狂热的学生因此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而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⑧ 浪潮完整版电影
《浪潮》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jDMOZ0OPXWY1apqOq5qEbg
《浪潮》是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约根·沃格尔、弗雷德里克·劳、马克思·雷迈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8年3月13日在德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高中教师赖纳·文格尔通过课堂实验的形式带领学生体验法西斯独裁制度的故事
⑨ 电影《浪潮》
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这应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灾难性的的后果确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一开始只是诸如纪律、集体这样的概念,渐渐地却转变成了一场运动,一场名为“浪潮” 的运动。有了团体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争。
这部片字是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
当时主持这个实验的教师 Ron Jones 主页上对此事的描述
http://www.ronjoneswriter.com/wave.html
你可以进去看看
⑩ 德国电影浪潮 百度网盘资源。谢谢各位了
链接:https://pan..com/s/1zeU_uisIMKki3LXAVwxauw
作品简介:
《浪潮》是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约根·沃格尔、弗雷德里克·劳、马克思·雷迈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8年3月13日在德国上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