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小微电影 > 桃姐电影评价微博

桃姐电影评价微博

发布时间:2022-07-12 10:51:55

⑴ 电影《桃姐》怎么样

整部电影中只有金姨的女儿来养老院收拾母亲遗物的时候,哭得痛彻心扉的,回想之前还在气母亲只想着儿子不肯和她一起过年,但母亲真正走了,却还是无限的悔恨,我想这是一种失才知珍惜的感受,为迟已晚了。不禁想起《实习医生格蕾》一集里一位老太太,生命力太强,心跳停止了几次都被救回来了,让她的一群儿女越显不耐烦,赶飞机的儿子急,要开董事会的女儿更烦这老太怎么还没死,医生包括观众中都觉得儿女不够孝顺,但是,当老太太真正走的时候,他们却要求再和母亲呆一会儿,每个人儿女都静下来了,细细的看着母亲。你又能说这是怎样的一种状况,这才是真正的失才珍惜吗?我觉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在于自己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为她做得够多,已无遗憾,那么生老病死则是常事,已不叫失的珍惜,只是人还没完全离,已然开始想念了,开始害怕没有她的生活。
桃姐看到金姨女儿痛苦的做最后的收拾,坐在Roger旁边的桃姐眼泛泪光,却没有掉下眼泪,而旁边的老太太却是不停地擦拭泪水。桃姐是位坚强的女性,在她的眼神里,我还不能猜透她此刻在想什么,是惧怕么,还是惋惜?桃姐也许在想,我死后一定不能给Roger这么麻烦,不要让他这么伤心。而Roger也望着桃姐的表情,似乎还看不懂,但金姨是桃姐来养老院后第一位世的老人,也许以后要目睹一位一位的离,也许很快就到自己了,所以桃姐已然没什么好哭的了,是她自己讲的,半个身子已经埋在土里了,不要紧的。
全片没有眼泪,但却是在眼里艰难的隐忍着,让观众看得更显心酸难受。Roger妈妈第二次和桃姐在一起,陪她一起看深水埗的房子,那是给桃姐退休养老的房子。俩人到了房子里,桃姐已经二度中风,走路比以前还要艰难,俩人坐在沙发上,Roger妈妈拨了拨桃姐的发丝,那一瞬间的眼神,让人看得特别难受,眼睛的泪水已经打转,只能转向窗口,不想桃姐发现。是啊,桃姐和她同年,她还那么健康,那么精致,而桃姐却是白发上头,斑爬脸上了。
到了最后,桃姐的情况急转直下,坐在轮椅上都要用安全带绑着,说话也不太清楚了,却还在努力的开心着,和Roger一起公园,Roger此时已经变化了很多,耐心了很多,细心了许多,用纸巾小心为桃姐擦掉流下的口水,此时Roger的神情实在是太复杂,眼泪就快掉下来了,眉头紧锁了一下,趁着垃圾桶扔纸巾的间隙,调整一下情绪,深吸一口气,尽量用正常的心态面对桃姐,即使自己的心里已经难以控制的难受。
许鞍华导演的这部片子其实不希望观众个个都哭到不行,她只是中立态度的拍出一段简单的生活,让观众思考和关注,但是即使是这样,有哪个观众能不动容呢。桃姐和Roger都没有哭,我们哭完也许要想想背后的意义,桃姐是没有遗憾的,Roger为她做了那么多,我想他也是没有遗憾的,这样的离开,纵然还是难受,但却更多的坦然,生老病死嘛,桃姐都不想让Roger生活在痛苦伤心中的,继续生活,桃姐最安慰。
在一段关系中,双方都尽了最大力量,感受到对方的感情,无论这段关系多长,都是开心的。桃姐与Roger的一段关系,干妈与干儿子,大帅哥与大美女,很开心,没有遗憾。

⑵ 电影 > 桃姐主要讲的什么

《桃姐》剧情介绍:桃姐(叶德娴 饰)是侍候了李家数十年的老佣人,把第二代的少爷罗杰(刘德华 饰)抚养成人。罗杰从事电影制片人,五十多岁了仍然独身,而桃姐也继续照顾罗杰,成为习惯,

一日,桃姐如常到街市买菜,回寓所煲汤、做好满桌的饭菜,在等待从内地出差回家的罗杰,桃姐看着窗外的街景打发时间 ,不知不觉间却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在医院,桃姐是中风了,一边手臂不能活动自如,必须利用物理治疗尽量恢复活动能力。

罗杰在百忙工作中为桃姐找合适老人院,期间巧遇昔日电影拍摄认识的草蜢哥(黄秋生 饰),桃姐出院来到老人院,环境陌生,院友怪异,桃姐强装镇定。罗杰工余常到老人院探桃姐,主仆闲话家常一如母子,仍保持互相揶揄调侃习惯,桃姐嘴硬心甜,院友羡慕。

罗杰特意带桃姐参加电影首映礼,桃姐首次刻意打扮准备,取收藏已久的名贵衣服出发赴会;首映礼上桃姐大开眼界,更终有机会见到电影明星,桃姐感叹自己有生之年已然无憾。

(2)桃姐电影评价微博扩展阅读

《桃姐》角色介绍:

1,桃姐

演员:叶德娴

人物小传:叶德娴扮演的老人,为刘德华饰演的少爷罗杰的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如今年逾古稀还患有中风。

2,罗杰

演员:刘德华

人物小传:少爷罗杰从事电影行业,桃姐中风不知道这样的老人有什么用处,就把她送去老人院,彼此间的关系从这时才开始真正展开。

3,蔡姑娘

演员:秦海璐

人物小传:秦海璐扮演的“蔡姑娘”,是养老院的负责人,从“桃姐”入院直到去世,她都陪在身边,见证了桃姐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4,敬老院老人

演员:秦沛

人物小传:秦沛饰演角色与桃姐生活在同一间老人院里,喜欢跳舞性格开朗,是老人院第一帅哥,喜欢桃姐,总向桃姐借钱做一些神神秘秘的事情。

5,洪金宝/洪导演

演员:洪金宝

人物小传:洪金宝片中客串本色出演电影大腕,与刘德华徐克有很多对手戏。

6,徐克/徐导演

演员:徐克

人物小传:徐克片中客串本色出演,与洪金宝刘德华有很多对手戏。

⑶ 催泪的《桃姐》,华仔与孤独的老年共同演绎,你看过吗

这部家庭电影曾是香港选送的,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故事其实挺简单,但来的真切平实,没有刻意夸张的镜头,没有臃肿的包装,那种胜似亲情的感情,淡淡的却又让人回味。这是许鞍华导演的催泪之作,刘德华和叶德娴两位演员的表演更是让人过目难忘。值得赞扬的是该片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将当代老年人的残酷处境摆在观众的面前,一个值得思考这个社会问题。

悲凉的老人院群像贯穿始终,有开展第二春的,有不领子女情的,有需白发人照顾的,有张家长李家短的,只有桃姐始终平平淡淡,简单是一种态度,主仆情看似平淡,内里充沛。既然拥有生命的代价,就是要忍受生命的局限性,最后生命归于尘土已是享尽福分。电影没有起伏的情节却能吸引人,温情感人充斥着各种生活的细节,其实影片并不是在传达主仆关系或者尊老爱幼,似乎更多的是生老病死自有规律,而且影片没有在社会问题的阴暗面多着笔墨,还是很温暖的。

⑷ 如何评价刘德华的电影《桃姐》

在中国的电影界,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悖论:艺术价值极高的文艺片从来都是用来拿奖的,而不是用来称霸电影市场的,好像它们是阳春白雪,而观众们是下里巴人,永远无法在一个频道上欣赏。

人文气质的导演许鞍华通过塑造桃姐这样一位平凡、普通、没有社会地位与财富的小人物,表现出拥有无限真情与爱的人,是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与爱戴的。人心中的善良与美好在付出与回报之间得以体现,并最终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

举报/反馈

⑸ 《桃姐》怎么样啊

这个不可能说好不好看,要看你是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因为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不同,但是本人对桃姐这部电影的拍摄比较看好,所以建议楼主看看挺不错的。

⑹ 求专业的<桃姐>影评,1200字,请懂文学编导的网友帮忙

看罢影片《桃姐》的第一感受是:真情守护是悲凉现实人生的最美好出口。继而深感这部包含着爱、尊重以及尊严的影片来的是时候,曾有部老片里有过这样一句台词:“爱是清晨和黄昏的星辰”,似乎可以解释为对情感缺失现象蔓延的含蓄提醒。
富了口袋,瘪了真情,当真心实意已稀缺为奢侈品,人们内心深处大多趋于干涸冰冷、倦怠疲惫。在现实中即便是血缘亲情也可能淡薄成陌路,更何况非亲主仆?然而,如果彻底舍弃了这种真情实意,生命又有什么意义?《桃姐》的出现恰如一场及时的绵绵春雨,在无声无息间流淌进现代人干瘪而空虚的内心世界,让许多重口味和小清新都显得无趣又乏味。
就整体而言,影片的叙事手法平实而自然,如似水流年般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的一面,人类真情的一面,某个沉痛话题也能表述的举重若轻,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可以说,影片拍得克制收敛,不煽情不刻意不矫情不做作,很多问题点到为止,却处处能打到人类情感的七寸,这体现了主创人员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梳理和白描的功力。影片的运镜在流畅之余也颇有深意,很多场景于不经意间存有留白,意味绵长。
该片的英文片名叫做《A Simple Life》,简单生活,即便再复杂的经历似乎都能简化为一句概括,特别是事关生死的,但凡生物最终都殊途同归,只是其中的细节与滋味各不相同罢了。要将简单的生活拍得好看有趣、余味绕梁,需要导演拥有极其扎实的功底,陈淑贤的剧本经过许鞍华的消化与外化后,呈现出了许氏惯有的质朴温暖,让那些与生命对话、与生死对话、与生活对话、与传统情感对话的沉重都具有春风化雨般的魅力。
的确,这一回许导再次发挥了她的强项,聚焦了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她让没有血缘关系却情同母子的情感呈现得真实自如,颇有深远的存在感,令观众不断意识到,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而非着力营造、刻意堆砌。从片中也可以看出许导想探讨传统人际关系的意思,经由该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令老外了解到了什么是中国传统式的亲情。
影片的细节部分果真属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很多都是在惯常的匆忙中易于遗忘的,许导重拾了这些“人间俗事”,并令其如涓涓细流般润入观众心田,并各取所需地留驻了动人的瞬间。如果看得够仔细,会发现每一处镜头都仿佛浸着人物的心绪,每一个眼角眉梢侧目凝神都是生活的本真。这种细腻贴近总会牵动有生活经历的观众的心,从而产生极大的共鸣,较为年轻的观众或许会在桃姐身上看到喂养过自己的故人的影子,在Roger身上看到自己或朋友的影子。
就表演层面而言,叶德娴的演技已经到了忘我无我的境地,她于举手投足谈笑回眸间,塑造出了一个知分寸、守本分、真善良、很宽厚的桃姐,也再现了一个为家庭服务近60年的堪比家人的忠仆形象。有两处,叶德娴仅仅用表情就说明了人物内心的万水千山,如第一次听到少爷Roger在众人面前认她是干妈时,再如从养老院回家收拾旧物,最后离开家门时回头看的那一眼,这其中的感受几乎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刘德华的表演也较他以往内敛,这个内敛恰好地表现出了富家少爷Roger的内心变化,他和叶德娴所产生的互动效果,令片中母子间的情感交流显得尤为真切,且相映成趣。如两人关于眼光高的话题,再如Roger带桃姐看电影首映,散场后于街头携手散步,一路聊着有趣的话题,Roger将桃姐护在人行道内侧,镜头追随着他们的背影,不远不近,这一幕仿佛人生中温馨而短暂的驿站。
不可否认,影片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涉及了一些社会问题甚至是业内现状,参与这部分表演的诸多名人配角们在将笑声带给观众的同时,也将思索带给了观众。

⑺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相关争议

更自信的香港影人?更保守的金像奖?
内地影评人魏君子身在香港感受了本届颁奖礼的气氛:“现场除内地影人外,香港影人几乎全程说粤语,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特别顾及台下内地嘉宾感受。原因不说自明,CEPA合拍近九年,香港影人已经从最初的彷徨,到现在的稳守,讲到底,与其一味迎合求变,妄图接内地观众的地气,不如利用内地资金,拍自己最擅长的类型、题材,用专业经验开拓新市场。”
香港影评人列孚也有同感:“现场到的电影人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我感觉香港电影近两年有一些复苏的迹象,有一些卖座电影,口碑也不错,给了行业一些信心,所以出席的人也踊跃一点,气氛也好一点。”
身为“老板”的于冬更是更真切感受到这种香港导演的自信:“像许鞍华这么艺术坚持的导演商业上能成功、《龙门飞甲》、《窃听》系列能取得票房成功,是能极大的提升自信的,他们找到一个方法和内地融合。麦庄和我合作了几部戏后这么成功,给他们带来了内地市场,多少人追着给钱拍戏,这批导演非常活跃,手里都有7、8个项目,内地各种投资人老板都追着买单。”
内地电影学者索亚斌则认为颁奖结果总体没有大的意外,但有小的失望:“虽说《桃姐》的确是不错的电影,但它以创纪录的方式囊括了最重要的几个奖项,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在香港电影人的保守心态,越来越强调这是一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电影节,要把奖留在香港的感觉。反而台湾的金马奖会青睐一些低成本的文艺片,比如内地出产的片子可能我们原来都没注意过,通过金马奖反而为大家所熟悉,比如《玩酷青春》、《到阜阳六百里》等,形成和内地评奖的有效互补。香港金像奖越来越倾向本地制作,对内地观众的吸引力和公信力也在减弱。”
《桃姐》到底该不该拿那么多奖?
内地电影学者索亚斌对《桃姐》以创纪录的方式囊括重要奖项表达了担忧,香港影评人列孚亦不同意给《桃姐》那么多奖,但对港人的心态表示理解:“《桃姐》获得5个大奖,我的感觉是有点香港电影人对香港电影复苏的境况很珍惜,对《桃姐》不仅是评价很高,而且票房不俗,于是产生了比较偏向的心理吧,尽管我个人不太同意它拿那么多奖,但从良好愿景来说也是可以接受吧。”
作为行业的一员,列孚也拥有一张香港金像奖的选票,他将“最佳影片”投给了《夺命金》,“最佳男主角”投给刘青云,“最佳剧本”投给《窃听风云2》,叶德娴的女主角是跑不掉的,“最佳导演”投给了姜文。
索亚斌对叶德娴得最佳女主表示毫无疑义:“但刘德华就一定演得比葛优、姜文好吗?这是值得商榷的。”
索亚斌认为《桃姐》之所以如此受认可源于香港电影人的心态——对香港身份的坚守,“从近几年来看,最优秀的香港影人都已经北上了,就连声称要坚守本土的杜琪峰也没有坚持住,拍了一些迎合大华语市场的商业电影,许鞍华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体现了对香港本土电影的坚守,许鞍华可能是整个中国电影届心态最平和最淡定的导演,她曾经进军过内地,但发现超出她的掌握后又退回到香港,以香港一地她所熟悉的人和事为题材。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她超越了香港的本地特色,即使是对香港生活不熟的内地观众也能从《桃姐》中看到很多普世性的东西,内地观众接受起来不会有太大难度,不像《打擂台》之类的电影内地观众看起来会比较莫名其妙,有一定隔膜。”
《让子弹飞》到底冤不冤?
姜文带着同声传译耳机,在台下安静地坐了一整晚,谁也不敢揣测他的心情——13项提名只得一个最佳服装造型奖,而且获奖的还是香港美术指导、服装造型界的祖师爷张叔平。《让子弹飞》让姜文在香港电影导演协会、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上拿奖拿到手软,13项提名大有横扫金像奖之势,最终却只落得个黯然收场。
连在《桃姐》中有份出演的詹瑞文也忍不住在微博上为姜文喊冤:“姜文+《让子弹飞》是我在2011年看过最厉害、精彩和牛逼的电影,在昨晚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中,什么奖也拿不到,令我感到极大的沮丧。沮丧是“标准”在哪?如果奖项只是种商业和政治的游戏,那香港在玩什么?”
索亚斌认为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谁拿奖都无可厚非,“但本来我觉得《让子弹飞》会获得一些奖项,比如最佳男演员之类,因为我觉得它的好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拍的比较像香港电影,姜文借鉴了很多香港电影的商业元素,他俩的表演风格其实是在向周润发靠,这种既有生活真实,又有夸张游戏感的风格是内地的斯坦尼体系培训出来的演员不一样的,但很有种鲜活的感染力。整个电影的快节奏、喜剧元素的穿插是和香港过去电影带跟我们的感觉很像的。我以为会获得普通观众和电影人的认可,现在看来还是心态上更保守了一些。”
身为香港人,列孚认为《让子弹飞》的劣势在于文化的理解上:“这届的竞争对手都蛮强的,《让子弹飞》略处于下风也属正常,也不能说香港电影人对大陆电影人有什么看法,不是生活在大陆的人也许不太能了解《让子弹飞》这种地道的大陆文化题材,又带点魔幻色彩的风格,对普通行业人士来说,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看得懂。而评论界本身对电影会比一般行业人士的人有更多的解读、挖得更深一点,所以才会把奖给姜文。”
列孚认为,相比之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作为具有台湾文化特色的电影,之所以在香港的认可度高,跟香港台湾电影界多年来的密切交流有很大关系。而内地和香港的交流和融合尚需时日。
合拍片已上轨道
在金像奖提名榜单中大热的几部电影,除《夺命金》外,均为合拍片,连看似地道港片的《桃姐》也不例外。《龙门飞甲》勇夺5亿票房,3D效果有目共睹;《窃听风云2》票房口碑双丰收,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距今已9年,合拍片终于不再是题材单调、风格夹生、台词雷人的代名词,慢慢走上一条内地资金、香港故事、两地视野的正轨……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用“非常熟练”、“专业”、“和内地融合”来形容如今的合拍片,“很多导演和制片人都有了稳定的投资方和发行通道。”
列孚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从《桃姐》到《春娇与志明》可以看出,香港影人把大陆市场的状况和创作实施情况进行结合已经有一些经验。“于冬的博纳影业、王长田的光线这样的电影公司对香港电影的了解比国内的电影人了解会更多,跟香港电影导演和编剧彼此比较熟悉,沟通也比较多,形成比较和谐互动。”
索亚斌则从内地创作的缺失的角度反正合拍片在内地电影市场上的重要位置和价值——“内地创作在商业和艺术上都没跟上,内地电影人基本上没有像许鞍华这么淡定的人,跟许鞍华一个级数的导演,比如第五代,都去拍商业片了。有的人做得比较好就走上了不归路,比如张艺谋,有的人虽然不太成功也在不停的尝试。有人曾做过数据的调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导演(冯小刚(微博)、张艺谋、陈凯歌、姜文,还算上宁浩(微博)、陆川(微博)吧)外,绝大多数的卖座华语电影基本都是香港导演拍的,香港影人利用比较发达的商业电影经验整合适应内地的情况,而我们内地影人在商业电影创作上的确缺乏经验,很多人努力的方向不太对,十年前第六代导演其实是有机会跟陈凯歌、张艺谋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但他们不屑,错过了机会。中国商业电影出现断档,于是被香港电影人补上了。全世界范围内能拍3D武侠的可能也就徐克一个人,这是多年的经验积累起来的,稍稍委屈一些的是警匪片,因为在内地受到的审查的约束太多。”
评奖规则不太可能变化
金像奖的评奖规则也常成为被质疑的对象,《桃姐》连获四奖、《让子弹飞》被完全忽略、刘青云有可能因为两片入围、选票分散而错失影帝……这些都与金像奖的评奖机制不无关系——和三大国际电影节及金马奖不同的是,金像奖参考的是奥斯卡的行业全民投票制,根据导演协会会长尔冬升的说法,有一千个选民。
詹瑞文在力挺《让子弹飞》后继续发微博炮轰金像奖评奖机制:“张叔平是好的,肯定,我说的是剧本、导演、演员……我不是想说拿到奖的有问题,都是被动的,我说是怎么样的评审机制会出到这个结果,支持香港电影不应等于以“喜欢”、“支持”、“鼓励”作为成就的标准!”
尔冬升在2013香港导演会春茗上坦承内部有研讨过要不要改一下,“因为确实会存在人情票,比如你朋友多,大家都投给你,我们也研讨过要不要像四大影展。但电影不是靠商讨,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会有段时间维持民选。我们的规矩是可以拉票的,但当然不能买票。”
列孚认为金像奖评奖机制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前段时间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苏泽光建议把金像奖评选内容扩大变成两岸三地金像奖,很多行内的人态度很鲜明地表示反对。”
索亚斌亦认为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纯粹的香港电影在一段时期内其实是不会消失的,很多年轻的导演刚出道都会倾向于拍本土电影,比如今年得奖的《大蓝湖》,只不过内地不会给予太多关注,我觉得香港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是越来越强的,在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金像奖要尊重香港当地人的文化范围。”

⑻ 电影《桃姐》的几个问题

1、桃姐是个很挑剔做事很严谨的老仆人,尤其是对下厨这方面的事情就看得出来,华仔妈妈是因为从小有钱人家的孩子没怎么做过家务,自己亲自做的希望桃姐表扬一下。桃姐说了实话,华仔妈妈自然就觉得尴尬了。

2、秦海璐的遭遇其实和桃姐差不多的,很相似的两个角色,都是独身一人,交代了虽然时代背景已经不一样了,但是人物的命运都一样。

3、桃姐是个很挑剔的老人,一定要亲自去选择做菜的材料,也说明了桃姐对华仔的爱,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小贩是因为觉得桃姐这个人很事很麻烦,经常这样,就把她当着一个玩笑来对待了。

4、只是华仔这个人的着装上的朴实,不张扬的外表,看着就像一个普通工人,是这个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所以就交代在了现在的剧情中(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片头有说明)。

5.华仔是一个经常出差工作很忙的人,还没准备好结婚,剧情中好多场戏都在说他关于工作的事情(徐克公司谈判,黄秋生的养老院,桃姐公园散步等等都有说关于工作上的事)。

《桃姐》是2012出品的一部文艺电影,由香港许鞍华执导,叶德娴、刘德华、王馥荔、秦海璐和黄秋生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女主角获得该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

电影是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刘德华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叶德娴饰)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

(8)桃姐电影评价微博扩展阅读:

钟春桃(电影《桃姐》主人公原型)

钟春桃(桃姐),原籍台山,自幼家中贫困,出生不久就被人收养。养父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杀,养母没有能力再照顾桃姐,辗转之下,把她安排到梁家充当家佣。自十三岁起,桃姐已在梁家六十多年。

2012年刘德华以钟春桃真人真事投拍电影《桃姐》,该影片于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在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礼上,《桃姐》包揽三项大奖。2012年3月8日,《桃姐》在中国大陆上映。2012年,一举获得第31届香港金像奖5项大奖。

⑼ 求《桃姐》电影观后感600字

关于看电影,久违了。
听说《桃姐》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故事,荣获了第四十八届金马奖三大奖项,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香港电影金像奖除了最佳男、女主角奖外,还获得最佳剧本奖。
是一部好片,不会错过我要看的。

电影中朴实的画面,朴素的人物,没有刻意煽情的眼泪,讲述桃姐在罗生家做佣人几十年,在她步入黄昏,走进老人院,走向末日之前的经过。桃姐是幸运的,罗生和他的家人知道感恩,知道对一个孤寡老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罗生在众人面前叫桃姐为干妈,挽着手陪桃姐看电影请吃饭,家人也给桃姐送燕窝等等细节,让我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

在桃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老龄化的社会,丁克家庭,生老病死,亲情淡漠,残酷的现实如何去面对,不得不引起我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机制的反思。

我常听一些人说,我们老了就去养老院。养老院是老人们最终的归宿吗?
我曾亲眼目睹养老院的生活。一位是我的后奶奶,爷爷过世了,奶奶自己要求进养老院,我们小辈看在曾经照顾我爷爷十几年的情分上,每周轮换去看望她。四人一间居室,每人一个大柜,其中一人才五十多岁,为了儿子结婚腾出房子,自己住进了养老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些人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打牌打麻将看电视。后来奶奶患了老年痴呆,渐渐地不认识我们了,一次不知顾忌地吃完了一大串香蕉引发了又拉又吐,于是,我们接回家中,雇了保姆专职伺候奶奶,直到过世。养老院不是慈善机构,人欺负人的事情常有发生。

还有一位是远亲的姑姑,姑父过世后,一个人独过。在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下被儿子送进了养老院。我去看她时,她语无伦次,目光呆痴,嘴里反复念叨着她女儿的名字......没有生活质量的活着,苟延喘息地活着,睹之伤感,年轻人是无法感受人近黄昏的悲凉境遇,尤其是看到养老院里那些木然的,吃力挪动着的老人,老无所依这种悲情的画面让我联想不已,世风日下,亲情一文不值!人老了只是包袱而已,养老院难道就是暮日老人的寄放所吗?!父母把儿女含辛茹苦当心肝宝贝地抚养大,就该如此下场吗?亲情责任、感恩奉献,平等尊严何在呢?或许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着压抑和无奈,有着这样或那样无法调和的问题。

几年前,朋友的父母卖了小洋楼得了一大笔钱,这老两口的子女都在国外,他们不想打扰儿女的生活,住进了高级养老院,每月6000元生活费,有营养师和保健医生。靠房款的钱可以吃住好多年了,如果花完之后,将由子女支付。这种情况只是少数而已。

我记住了《桃姐》影片中的一段话:“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如何去安慰别人。”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说,每个人的晚年归宿何在?在末日之前谁会温暖你啊?!

⑽ 《桃姐》到底好不好看

奉献,是影片里展现的桃姐第一个美好品格。十三岁进梁家,做六十多年的佣人,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梁家三代人。大部分的梁家人都搬到美国了,只剩下罗杰在香港,但她就像曾经一样照顾罗杰。刚开始,心想这个罗杰太不尊敬老人了。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桃姐人格中的底子:奉献,直到最后,全心全意。自爱,是我看到桃姐的有一个品质。桃姐一生未嫁。有一个情节,罗杰小学同学聚在一起回忆:桃姐年轻时,坚持穿老式佣人服,白衣、黑裤,但还是很漂亮,几个小男孩都喜欢跟在桃姐后面。罗杰有一次也问,为什么以前那么多人追你,怎么没同意,像卖鱼老板、五金铺老板,嫁过去都是做老板娘的。桃姐回答说“腥”,“五金铺也腥?”罗杰笑着问。买卖交易,铜臭气满身,的确是腥。甚至梁家的老爷她也“呸”,桃姐看不上。我想桃姐对爱是有追求、有坚持的。就像每个女孩子到情窦初开时,都会对爱情产生纯真的期盼,那时候,不看重金钱、地位、名誉,一心只期盼一份纯洁的爱。等到逐渐长大,会考虑很多,不知不觉中,连自己都觉得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自己是傻子,偶尔也嘲弄一下当年自己的“幼稚”。但桃姐她坚持自己对爱的追求,没有这样的爱情,她守护着自己。虽然她一生没有等到这个人,她也把这份爱传递出去了。首先她爱护自己,养老院里的厕所又脏又臭,应该不是一两天了。别的老头老太太都已经无所谓脏臭、无所谓男女有别的礼节,但是桃姐不会,她努力让自己过好一些,就算中风的情况下,也要找一个相对干净的厕所,在鼻子里塞上纸巾。她是把自己当做人来珍爱的。还有桃姐把这份爱转化为对梁家的爱,特别是对罗杰的爱护。罗杰妈妈有一次对桃姐说:如果不是桃姐的照顾,罗杰长不了这么大。想必罗杰小时候身体不好,是桃姐用尽爱来照顾他,才使罗杰长大成人的。所以他们的感情不是母子,更胜母子。

阅读全文

与桃姐电影评价微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