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郯城银都电影院6月的电影有哪些
6月3 x战警天启,6月8魔兽世界大电影,6月24独立日2,惊天魔盗团2,7月2忍者神龟2。6月中旬有海底总动员2
⑵ 郯城农村房产证办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1、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2、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3、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等乡(镇)村建设,应当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4、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5、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⑶ 郯城方言有没有一种“”的动物,像鸭子和鹅一样,可以家养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6
⑷ 山东省郯城县庙山镇农村合作信用银行的行号是多少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庙山支行 402473300419
===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城区支行 402473300355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重坊支行 402473300111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褚墩支行 402473300031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高峰头支行 402473300040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黄山支行 402473300082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李庄支行 402473300058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马头支行 402473300074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庙山支行 402473300419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郯城支行 402473300023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新村支行 402473300066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杨集支行 402473300187
山东郯城农村商业银行营业部 402473300015
⑸ 郯城风俗民情
郯城县
开放分类: 地理、旅游、山东、行政区划
目录• 基本概况
• 自然地理
• 经济概况
• 行政区划
• 历史沿革
• 农业发展
• 工业发展
• 交通运输
• 风景名胜
• 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
• 风景名胜
• 历史事件
• 历史人物
基本概况
境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312平方公里。郯城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少昊氏后裔即于此建立炎国,至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孔子师郯子”典故就发生于此。秦置郯县、郯郡,汉改郯郡为东海郡,历为郡、县治所。隋唐几经废置,元时始称郯城县,其后为较为稳定之县级政区。至2001年6月,全县辖11镇6乡,871个行政村,96.92万人。全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满、苗、彝、壮、朝鲜、蒙古、哈尼族等14个,约占总人口的0.5%。
县内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C 。境内马陵山绵延东境,沂、沐河贯穿南北,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铁、金刚石、重晶石、花岗石等储量较大。地下水资源丰富,马陵山清泉寺矿泉水可与青岛崂山矿泉水媲美。
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县。银杏、板栗、琅琊草三宝蜚声中外,葱蒜姜椒四大辣闻名遐尔。郯城县为全国著名的四大银杏产区之一,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县内定植银杏7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8万株,年产银杏200万公斤,银杏生产已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纸、机械、煤炭、建材、纺织、食品、印刷等行业的生产体系。
郯城地处鲁苏交界,205. 310国道和微(山)东(海)公路纵横交错穿越境内,京沪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南临陇海铁路,北靠充石铁路,离欧亚大陆桥头堡连云港、日照港仅百余公里。
郯城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马陵古道神秘壮观。庞涓沟、恨谷崖、箭眼石、老虎崖、由吾仙境、孔子登临处、一线南北;孝妇冢、于公墓、郯国故城、郯子庙、倾盖亭等古迹星罗棋布。位于新村乡银杏古梅园内的“老神树”,是华夏银杏第一雄树,虽历经2000余年,仍树叶繁茂,嫁果累累。
自然地理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理坐标东经118°05′—118°31′,北纬34°22′—34°56′。境南北长约65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312.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0.84%,其中平原面积112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6%;山丘面积18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全县水面有13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
郯城县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系沂蒙山区冲积平原。地形由东北向西南缓缓低下。东部马陵山绵延南北,中西部平原沂沭河纵贯南北。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38米,自然比降为0.03%。
郯城县属淮河流域沂河、沭河、中运河水系。其中沂河水系546.54平方公里,沭河水系612.28平方公里,中运河水系147.76平方公里。过境河流有沂、沭、武河、分沂入沭水道等, 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281.81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水资源总量5.4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9亿立方米,地下水3.02亿立方米,重复利用1.62亿立方米。
马陵山为沂蒙山余脉,南北走向,海拔在80至180米之间。
一、土地资源
郯城县耕地总面积为125.2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3.6%;未利用土地面积5.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主要是山丘荒草地、平洼荒草地、裸岩、石砾地、田坎等。 在未利用土地中,可开发的约有0.74万亩,主要是山丘荒草地。全县共有林地面积28.4万亩,其中用材林2.5万亩,防护林3万亩,经济林20.4万亩。全县共有银杏750余万株, 其中结果树25万株, 百年生以上大树2.8万株。全县已林网化面积93万亩,林网化程度97%,林木覆盖率19. 9%。
二、矿产资源
县内已知的矿藏资源有煤、铁、金刚石、重晶石、石灰石、矿泉水、建筑黄沙、建筑石材等八种。金刚石储藏地块面积4. 47平方公里, 现有储量10万克拉,“金鸡钻石”、“陈埠二号”分别重281.25和124.27克拉,均出自本县。 煤地质储量1亿多吨,工业储量5063万吨。铁现有储量164.88万吨。 石灰石总储量3亿吨。河砂总储量3.2亿吨。矿泉水含有锶、锂、锌、铀、硒等微量元素,属低矿化度重碳酸钙型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储量丰富。
三、水利资源
郯城县属淮河流域沂河、沭河、中运河水系。其中沂河水系546.54平方公里,沭河水系612.28平方公里,中运河水系147.76平方公里。过境河流有沂、沭、武河、分沂入沭水道等, 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281.81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水资源总量5.4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9亿立方米,地下水3.02亿立方米,重复利用1.62亿立方米。
四、旅游资源
郯城山川毓秀,旅游资源丰富。
①马陵山位于县城东十里,南北绵延约数百里,为举世闻名的齐魏孙庞马陵之战古战场,遗迹犹存,景点众多。
②红石崖风景区,位于郯城西南四十五华里沂河岸边。崖下河水滔滔,崖壁陡峭,其土色殷,坚硬如石;崖上树木参天,阴翳蔽日。其中有一棵雄银杏树,高37.5米,胸围7.1米,为西汉永光年间所植。已在此修建了“银杏古梅园”,占地百亩。
③郯国故城在今县城城北,为元代所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县城周围还有东海孝妇冢、于公墓、史大奈墓、庙山汉墓群等景点。
经济概况
郯城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县。银杏、板栗、琅琊草三宝蜚声中外,葱蒜姜椒四大辣闻名遐尔。郯城县为全国著名的四大银杏产区之一,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县内定植银杏7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8万株,年产银杏200万公斤,银杏生产已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纸、机械、煤炭、建材、纺织、食品、印刷等行业的生产体系。
行政区划
Tancheng Xian
区号:0539
身份证前六位:371322
邮政编码:276100
政府所在地:郯城镇
郯城县南部临近陇海铁路,为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县市所环绕,北部与临沂市河东、罗庄和临沭、苍山四区县接壤。205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310国道横穿东西。自县城始,按径距计算,东至东海县界古寨村7公里,又32公里至东海县城;东南至东海县界芦窝村16公里,又30公里至东海县城。南至新沂市界谢庄村21公里,又5公里至新沂市区。西南至邳州市界新庄村23公里,又25公里至邳州市区。西至苍山县界红圈村20公里,又26公里至苍山县城;西北至苍山县界董墩村14公里,又24公里至苍山县城。北至临沂市罗庄区界堰头村31公里,又19公里至临沂市区。东北至临沭县界大岱村21公里,又 24公里至临沭县城。至省会济南335公里,至首都北京680公里。东起清泉乡前、后城,西至重坊镇杨庄寺,东西最大横距41.9公里,南界杨集镇十三甲,北止李庄镇刘道口,南北最大纵距62.3公里。全县辖11镇,6乡,674个行政村。
2006年,全县总人口98.6万人。人口分布密度:从空间分布看,与山河相间之地貌特点一致,呈随山河走向疏密分布之特点。 马陵山绵延东境南北60余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12%,此山区为县内人口密度最小地区,沂沭河川流县地腹心40~60公里不等,其干流两岸1公里之内为县人口最为稠密区,村村首尾接连,鸡吠之声相闻。山河之间或两河之间涝洼地区,其人口密度介于二者之间。
全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满、苗、彝、壮、朝鲜、蒙古、哈尼族等14个,约占总人口的0.5%。从性别构成比来看,全县男女性别比为106.19:100。从民族构成看,汉族占99.54%;回族占0.45%;其它民族为满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
历史沿革
郯城县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之后县域有变,县名未易。建国后隶属临沂地区。
1994年11月10日,撤销杨集乡、黄山乡,设立杨集镇、黄山镇。
1995年12月18日,撤销高峰头、庙山乡,设立高峰头镇、庙山镇。
1996年7月3日,撤销港上乡、沙墩乡,设立港上镇、沙墩镇(鲁政函民字[1996]32号)。
1997年6月4日,司家乡更名为清泉乡(鲁政函民字[1997]25号)。
2000年,郯城县辖11个镇、11个乡。总人口人,各乡镇人口: 972268 郯城镇 109789 马头镇 47076 重坊镇 53543 李庄镇 49664 措墩镇 55078 杨集镇 49373 黄山镇 46965 港上镇 39835 高峰头镇 47396 庙山镇 43933 沙墩镇 46964 胜利乡 45645 新村乡 35176 花园乡 48083 高册乡 31709 归昌乡 36798 红花乡 36963 大尚庄乡 24627 十里乡 40131 归义乡 36131 清泉乡 9685 泉源乡 37704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销十里乡、归义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郯城镇;撤销大尚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红花乡;撤销清泉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泉源乡;撤销高册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马头镇(鲁政函民字[2000]95号)。即郯城县由11个镇、11个乡调整为11个镇、6个乡:郯城镇(归义乡、十里乡)、马头镇(高册乡)、重坊镇、李庄镇、褚墩镇、杨集镇、高峰头镇、庙山镇、黄山镇、港上镇、沙墩镇、胜利乡、新村乡、花园乡、红花乡(大尚庄乡)、泉源乡(清泉乡)、归昌乡。(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截至2002年12月31日,郯城县辖11个镇、6个乡。
农业发展
2006年,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国家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主要粮食作物实现良种化。粮食总产66万吨,被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新增银杏绿化覆盖面积2.3万亩、杞柳0.95万亩。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75个,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市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9件。全部取消农业税,与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人均减负153元。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15514万元,增加2618万元。发放粮食、良种、农机、农资“四补贴”资金2837万元。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300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95.6公里,建设配套桥梁12座,城乡客运通车里程达到1213公里。争取上级无偿资金1200万元,实施农业开发项目8个。投资4600万元,开工建设李庄拦河闸。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86处、320个村,受益人口26万人。17个沼气示范村建设沼气池2600个。
工业发展
2006年,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完成工业投入27亿元,新上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145个,过亿元的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2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增长33.1%,利税15.8亿元,增长39.6%。工业企业结构得到改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14家企业列入省、市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上缴税金过100万元的企业31家,恒通化工上缴税金1.52亿元,鲁南纸业4062万元,安泰能源等5家企业过千万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6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3.6%。新增国家免检产品4个,新增省级名牌产品及省级著名商标9个。县经济开发区通过国家审核,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3个行政村划归开发区管理,27个部门向开发区移交了120项县级管理权限,机制体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2006年开发区新开工项目12个,有8个项目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
交通状况:
1. 高速公路:距京沪高速出口1.5公里;距徐连高速(出口)25公里
2. 铁路:距哈长铁路郯城站3公里;距陇海铁路新沂站25公里;距兖石铁路临沂站45公里
3. 港口:距连云港90公里;距日照港100公里;距青岛港280公里
4. 机场:距临沂机场40公里;距连云港机场40公里;距徐州机场110公里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客货运输量增加。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61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5公里,国道、省道163.8公里,县乡公路506公里,全县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行政村通汽车。
风景名胜
一、西汉年间东海孝妇冢,位于城东外环路旁,坟冢高五、六米,周长80米 ,占地近半亩,至今保存完好。在孝妇冢的墓前有石碑两座,一个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个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墓碑上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墓碑上依稀刻有“大清光绪”的年号,碑文还依稀可辨:“汉东海孝妇之故里也……千有余岁矣”。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元曲名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千百年广为流传。人们对这个窦娥冤屈而死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一动人的故事的原型就是郯城的“东海孝妇”,孝妇的原名并不叫窦娥,关汉卿也并非书面讲述孝妇故事的第一人。孝妇名叫周青,在没嫁过门之前,丈夫就患病不能下地干活,将周青娶过门来料理家务,谁知不到一年的时间丈夫死去,只剩下婆媳二人相依为命。有一天,周青在挖野菜回家的路上捡到一枚铜钱,用这枚铜钱买来二两香油,她将挖来的豆瓣野菜洗净,加上香油后端给了婆婆,谁知婆婆食后在夜间突然死去。周青的小姑子就到县衙告状说是嫂子周青想改嫁有意害死母亲,县令收审了周青。当时狱吏于公曾向县令申诉,说周青是一位贤良孝女,不会害死婆婆,县令不听劝告执意处斩周青。在临斩前孝妇周青向县令诉说无心害死婆婆的冤情,提出了可以验证的三种现象,一是被冤杀后流白血,二是天降雪,三是大旱三年。还恳求死后同婆婆合葬。孝妇周青被斩后果真流白血,下大雪,周青被安葬在婆婆坟墓的西侧,谁知一夜之间两个坟墓合为一体,成为一个封土高大的墓冢。孝妇的冤情感动了上天,果真大旱三年,颗粒无收,县令被罢免。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以汉东海孝妇为原型,改编戏剧《窦娥冤》、《六月雪》。多少年来孝妇周青的故事被当地人们所传颂,白溪(血)汪村更是妇孺皆知。在墓冢的中间至今仍然保留着一条南北向的分界线,它记载着孝妇周青赡养老人的贤孝美德。
二、孔子登临处--望海楼景区在城东南15公里处,位于红花乡大尚庄村东南约2.5公里的山顶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峰,巨石错叠,形如石楼。据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出访郯国时,曾与郯国国君郯子到此登楼望海,观看日出,后称为孔子登临处--望海楼。望海楼的南侧有一大片红石,层层叠叠,霞光映在红石的上面,如同红色的海洋,分外迷人。
在望海楼北侧是黑龙潭景区,主要有黑龙潭、小三峡、由吾洞和细石器遗址几个部分。细石器遗址1992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1992年9月2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的,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讨论会上,一个被历史风云湮没两千多年的悬案,有了确切的解释,来自海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和学术讨论形成共识:齐魏马陵之战战址应在山东郯城县马陵山。
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是军事家孙膑指挥齐国军队以少胜多,一举歼灭庞涓所率魏国十万大军的著名战役,这场战役突出地体现了孙膑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创造了山地伏击战的典范,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受到史学界、军事界的瞩目。然而,由于史籍记载的疏略以及后人诠释的失误,致使几乎家喻户晓的孙膑智斗庞涓的这场战役究竟发生在何地,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在这次学术讲座会上,专家信从文献资料、出土文物、军事地理学和附近村庄得名由来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认定齐魏马陵之战战址在郯城马陵山。 2001年5月,由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创立的全国首家“中国古战场教研基地”在郯城马陵山挂牌面世,2003年马陵古战场被列为山东省旅游重点建设项目。
马陵山为沂蒙山余脉,南北走向,海拔在80至180米之间,地形条件与史料上关于马陵之战的描写相吻合。清乾隆年间修的《沂州志》就曾记载:“齐伐魏,孙子胜庞涓于此。”从《战国策》和《史记 魏世家》中明示魏国进军路线的记载,以及《孙膑兵法》中也可找到同样证据。马陵山一带还出土了大量铜箭头和青铜兵器。此外,沿马陵山一带还有很多地名、村名都与齐魏马陵之战有关。如:孙膑养马的马场,齐军射庞涓的社子,庞涓中伏地之独龙涧,也称庞涓沟,庞涓一次上马石、二次上马石,魏军卸甲之卸甲营,庞涓自杀的恨谷崖等。这些地名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
悠悠马陵古道南起红花乡的孙家塘,北至泉源乡的九道湾,在郯城县境内约40公里 。
四、“郯城—庐江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带,总体上呈南北走向,绵延2400多公里。高峰头镇马陵山西侧的地震断裂带,是国内惟一的第四纪活断层地貌景观。站在马陵山西坡,可以看到一面是浅红色、一面是黄褐色的土地,一线之隔“泾渭分明”。浅红色的是新生代的土壤,而黄褐色的是中生代的土壤,两者相差的年代超过亿年。如果你从中间的线上漫步而过,就实现了“一步跨跃亿年”的神话。郯城地震断裂带,对研究中生代和新生代地质构造、地震的形成与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五、郯城是“中国银杏之乡”,又素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银杏生态公园包括银杏古梅园、老万亩银杏园等景观。
银杏古梅园是全省首家农民公园,坐落在美丽富饶的全国银杏之乡——新村乡,西临沂河,东望马陵山,背靠红石崖。园内景观众多,各具特色。有老神树银杏王。树高47米,胸径2.3米,胸围7.1米。树荫占地面积约0.85亩,在春季开花时可为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雌树授粉。银杏树的表层根系大部分露出土层,但比其他银杏树发芽早、落叶迟,生长旺盛,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神树”。据史料记载,该树距今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老神树”至今枝叶茂盛,耸天矗立,巨影婆娑,系全国银杏雄树之冠。该树于1979年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园内有广福寺,始建于北魏正光辛丑年,即公元521年。,是郯城县内最为古老的一座寺庙。清康熙十一年、乾隆二十八年的两部《郯城县志》均有记载:“广福寺又名官竹寺,在县西南四十里新村。”该寺历史上多次重修,现存寺庙碑三块,记载了该寺的历史情况。
老万亩银杏园位于银杏古梅园西侧的沂河岸边,该银杏古林中现有百年以上银杏树5000余棵,50年以上的1.8万余棵,且连片成林,国内独有。
历史事件
郯城大地震: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发生8.5级郯城大地震,波及8省161县,破坏区面积50万平方公里以上,史称“旷古奇灾”。
郯城大捷: 1943年初,为粉碎日军“蚕食”,八路军115师奔袭郯城,于1月19日晚10时发动强攻,次日晓全歼日伪军530人,首创八路军山东敌后攻城范例。
历史人物
郯子(生卒年不详),已姓,子爵,春秋是郯国国君。
后苍(生卒年不详),字近君,东海郯人。西汉宣帝时博士,官至少府。著名经学家。精通五经,对《齐诗》和《礼》的研究造诣很深。东汉学者应劭称他是《齐诗》的最早传人之一
于定国(前111—前40年),字曼倩,西汉时东海郡郯人。汉宣帝时丞相,封平西侯。
王朗(153-228),字景兴。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东海郯人。汉末为会稽太守,经曹操上表征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后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政治家,历官衡阳内史、御史中丞等。
徐陵(507-583),字孝穆,南北朝时期梁陈间著名文学家,东海郯县人。曾编选专收歌咏女性的诗集《玉台新咏》,为继《诗经》、《楚辞》之后的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
刘之言(1906—1933)马头镇人,鲁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史人。1933年在“苍山暴动”中牺牲。
⑹ 郯城微电影《秋月》片尾曲歌名叫什么
衬 - 张敬轩
词:曾纪诺
曲:谢国维
手 预计分得差不多 刚好有我路过
没拍拖 但我青春都不多也 不是傻
像这种前科 脑海已经不停播
别出手相助 无谓再添苦楚
当一众好友至亲需要一个替身
通通找我如御用陪衬
懒理消灾解困 不便回赠 习惯一个人
心底那一个女人 难道又会空一双足印
去为我解困
要做好男人 成全我 你别吻
心 后悔相识的当初 不懂诉说自我
未拍拖 像个心虚的初哥 隔空拔河
未哼好情歌 你都已经倾听下个
剩低的灾祸 难道说得清楚
当一众好友至亲需要一个替身
通通找我如御用陪衬
懒理消灾解困 不便回赠 习惯一个人
心底那一个女人 难道又会空一双足印
去为我解困
谁又会稀罕你一吻
慷慨或带点不忿
单心都可以更自信的做人
也许没有身份 相亲相爱更开心
撇撇脱脱多么吸引
怎么每一个女人 都变天使化身
假装关爱其实扮怜悯
看似心心相印 多谢缘分 转眼爱别人
心底那一个女人
完全就似一个坏人
像有些残忍
告别这情感
不想去再犯禁
⑺ 郯城县属于哪个市
中文名称: 郯城县
外文名称: Tancheng Xian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中国 山东临沂市
下辖地区: 马头、沙墩、港上等11乡镇
政府驻地: 郯城镇
电话区号: 0539
邮政区码: 276100
地理位置: 山东省最南端
面积: 1306.58平方千米
人口: 98.6万(2006年)
方言: 郯城方言
气候条件: 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望海楼、银杏古梅园、麦坡地震址等
机场: 临沂机场、连云港机场
火车站: 郯城火车站
车牌代码: 鲁Q
汽车站: 郯城新汽车站
⑻ 郯城县的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五大调鲁南五大调活跃在以郯城马头为中心遍及整个鲁东南,甚至传到鲁北广饶等地的一种民间曲调。因集中流行于郯城、马头一带,故又称“郯马调”,也称“淮调”、“五大调”。它的旋律婉转圆韵,节奏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多以叙事的形式,讴歌自然风光和人际情谊。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海孝妇孝妇传说的源头是《汉书》。 郯城木旋玩具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在图案设计上,多取材于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归属,对于研究当地乃至中原地区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内容最初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在图案的设计上,既有儿童喜爱的花纹,又有成人视为吉祥如意的龙凤图案,有着童稚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折射出人类发展的足迹。 郯城县木版年画郯城木版年画的集中产地胜利乡沙沃村,在县城西南15公里的沂河北岸,是郯城木版年画的发源地。郯城木版年画起源于200多年前。,一位潍坊年画艺人逃荒至郯城县胜利乡沙沃村,恰值年关将近,饥寒交迫之际,他就解下随身携带的木刻雕版,拓印年画出换取食物。不料,这些色泽艳丽抢眼、极具渲染喜庆气氛功能的年画一经面市就获得热烈的欢迎,不仅生意红火,沙沃村村民更是倾村前来拜师学艺。在原有的基础上,沙沃村人结合本地的地域特征,一代代推陈出新,很快就把沙沃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木版年画专业村。在鼎盛时期,沙沃村曾有过“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红火场面,是苏北、鲁南的最大年画集散地。 柳编工艺制品白柳,民间群众俗称白柳条,又称条子。 白柳的种植和编制工艺品生产,主要分布在沂、沭河两岸的李庄、黄山、沙墩、庙山、高峰头等乡镇。农民有着种植白柳的习惯。其传统柳编制品,主要编织簸箕、针线筐、条箱等农家日常生活必需品,当地生产柳,当地加工,当地销售。自1972年郯城县工艺美术总厂开始生产柳编工艺品。郯城县种植白柳条5万多亩,年产白柳条近3000万斤,为农业创汇进一步开发柳编工艺品生产打下了坚强基础。郯城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柳编工艺品出口生产基地,1999年3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 膏像工艺制品
石膏像:是将水与石膏按1:1.8左右的比例稀释后倒在模具中,待石膏完。全干后脱模所形成的玩具。石膏像制品主要产于港上镇付桥村。
郯城方言
属北方话,据调查,本县大体上有北中南三种口音。语音有明显差异,词汇也有细微的差别,语法方面基本一致。郯城县政府所在地郯城镇系郯国故城旧址,为郯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以代表郯城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