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十大亏损电影出炉,什么是压垮国产电影的最后一根稻草
016年虽然已经过去,但影视行业的多项年度盘点才刚刚开始,比如,近日新鲜出炉的2016年度电影票房。从各项数字来看,2016年电影市场遇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去年初许下的600亿票房目标远未达成,甚至连年度票房增长率都未能突破5%。日前,有媒体根据去年电影行业的多项数字,总结出了年度亏损最多的几部电影。从这份表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电影市场的亏损数字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制作、大导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何以这些曾经的“票房灵药”惨变“票房毒药”?而除了票房之外,发行、营销渠道是否也应背负亏损的锅?去年票房亏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高成本动画?观众不买账从这些电影中,首当其冲的一类就是以《摇滚藏獒》《小门神》和《精灵王座》为代表的高成本动画电影。这类电影都打着画面精良的旗号,将大把制作费用投入了前期的制作公司。无论是由美国好莱坞团队斥资6000万美金打造的《摇滚藏獒》,还是由7000万人民币支撑了三年漫长制作期的《小门神》,在这些漂亮的投资数字背后都是后期上映时巨大的回本压力。然而,国内观众却似乎并不愿意为这类电影买账。几部高成本动画电影在上映后,无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终惨淡收场。如此低回报率的影片,也就注定了前期高昂的制作费用付诸东流。重金并没有砸出水花,亏损也是在所难免。合拍科幻动作片:披着“洋”皮的国产片而另一类在中国电影市场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动作片了,前文榜单中出现的《勇士之门》和《蒸发太平洋》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电影在投资、演员、上映地区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联合,电影类型无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后期特效要求高。然而这类中西合璧的产物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显得水土不服,东方元素与西方科幻的结合差强人意、缺乏诚意,观众自然不买账。《勇士之门》预算4800万美元(折合约3.3亿人民币),然而国内上映后票房仅有2283万,净亏损预估超过3.2亿。《蒸发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万,但和900万美元(折合6000万人民币)的投资相比,也损失了至少3700万。对赌or保底?投资与票房的较量近年来的国产电影市场,出现了“对赌”和“保底”两项新发行策略。“对赌”往往是资本市场的概念,在电影行业里又被称为“保底发行”。所谓“保底发行”,即制片方与发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签订的一个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确认一个数额,无论影片票房最终是多少,制片方都能提前锁定一笔高额收益,而发行方则在实际票房超出这个数额的部分,优先获得额外收入。不过,保底发行虽然赢面大,但也是具有极高风险的,一旦失败,也需要承担巨额亏损。《梦想合伙人》就是因保底亏损的一部典型代表。该片由一众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仅获得票房8100万(投资方分账约3000万)。这样一来,为这部电影花了3亿保底的福建恒业影业就损失了一大笔钱。据悉该片电影投资9000万,预估净亏损6000万。同样因保底而惨遭亏本的还有《叶问3》。该片制作成本和发行等费用共计约3亿,保底票房为10亿,然而最终却仅收获了8亿票房,因此保底失败的快鹿投资集团将承担巨额亏损。此外,《叶问3》上映期间还爆出了虚假排场(锁定座位、幽灵场等)的黑幕,涉及虚假票房3200万。因此《叶问3》到底亏损了多少钱,除了投资方心中有数外,外人恐怕无法算清这笔糊涂账。古装武侠IP:市场尽失,春天不再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装武侠电影,近年来逐渐失去了其在电影市场的地位,《三少爷的剑》票房滑铁卢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部由博纳和尔冬升打造,原著为古龙的大IP电影,上映之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票房收益不足1亿,净亏损达6300万。而另一部同样命运的是《封神传奇》。这部由中国星主控,博纳、阿里巴巴、爱奇艺等联合投资的影片,虽然众星云集,但无奈观众对这类噱头大却不会讲故事的电影早已失去兴趣,上映后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最终电影票房仅以2.84亿草草收场,投资方能获得分成约1.1亿。如果成本按4亿算,净亏损达2.9亿。意外亏损:李安效应失灵、主旋律没市场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意外反响不佳,最终以309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收场。虽然李安这面金字招牌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同凡响,上映后在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分别达到了8.6和8.0,但该片在美国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评分只有7.2分,烂番茄新鲜度45%。因此在最终的总票房上,美国市场仅收益174万美元,占总票房的5.6%。海外已经在中国两岸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丹麦、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万美元,其中中国内地1.63亿元。另一部反响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竞选的历史大片《大唐玄奘》。这部影片在题材上贯彻了中央“一带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黄晓明也凭这部片连续获了意大利中国电影节和长春电影节两个影帝。然而观众却对这类题材兴趣不大,豆瓣评分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万,这让投资过亿的中影集团亏损预计达到8800万。贺岁档:口碑票房双扑街眼看2016票房目标无法达成,不少人将目标盯紧了年底的贺岁档,期望能最终发力,让惨淡了一年的票房迎来最后一次爆发。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国师张艺谋的大旗,《长城》依然没能让去年的电影大盘起死回生。不仅如此,贺岁档上映的四部大片还尴尬“领衔”了年度票房亏损榜。贺岁档集体亏损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报率。以《长城》为例,预算为1.5亿美元(约10亿人民币),如果仅算国内票房,要达到近26亿才能回本。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刚刚突破10亿,远未达到预期。《铁道飞虎》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这部主打精美特效制作的动作喜剧,前期投资成本高达2.5亿,加上后期营销、发行等费用,总投资约3亿。虽然微影时代总裁林宁曾信誓旦旦给《铁道飞虎》保底8亿票房,不过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经过了圣诞和元旦两个假期后票房尚不足6亿,日后若要完成这8亿目标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亏损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来自电影口碑的集体扑街,无法激发观众贡献票房的意愿。无论是万众期待的《长城》,还是明星云集的《摆渡人》,又或者是成龙领衔一众鲜肉的《铁道飞虎》,上映后豆瓣评分均在5分以下。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却又因为其题材太过文艺、宣传缺少热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因此,《罗曼蒂克消亡史》总投资在1.5亿,最终票房落在1.19亿,亏损高达1亿。综上而言,去年电影市场的大范围亏损与影片类型、天价投资额、保底分账形式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影视行业表面看似风光无限,不断有资本涌入,然而从这些亏损数字背后却也看到了市场的残酷。若单从票房的角度看,观众逐渐回归理性、明星效应不断减弱、恶意炒作难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较于五花八门的炒作和营销途径,拍一部真正好看的电影或许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⑵ 刘德华大概总共投资了20部电影,哪一个是亏损最惨的
作为四大天王的刘德华,即便如今很少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但在娱乐圈依旧还有他的传说,即便是现在00后这一代的人,依然还认识刘德华,可以说从90年代开始,刘德华就一直红到现在。不过刘德华走到如今,虽然事业有成,但这一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他刚创业的时候,刘德华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这也是他赔得最惨的一次。
东山再起
这部电影让刘德华亏损了好几千万,甚至还欠下巨额的债务,为了能还清债务,刘德华开始疯狂接戏,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终于把这债务还清。到了2000年,刘德华决定东山再起,他创立了映艺娱乐有限公4司,这一次他吸取了以往的失败经验,不再一味追求高大上,而是选择质量好的小成本电影。后来更是启动“亚洲新星导”计划,支持新生代导演拍摄电影。如今刘德华投资的电影虽然不是很出名,但大部分都能赚钱,在他的帮助之下,也成就了不少导演和影帝。
⑶ 电影史上,有哪些票房惨案票房亏损谁承担的损失最大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拍电影一定是能大赚特赚的生意,但是在电影史上也有很多票房产,所谓的票房产就是投资的钱根本没有收回来,甚至导致电影公司破产,乃至整个电影公司清盘,票房亏损谁承担的损失最大呢?当然是电影公司承担的损失最大,演员是拿片酬的,导演是拿薪水的,而这些片酬和薪水都是要电影公司给拿出去的,当然了,也有很多导演和演员与电影公司会达成意向性的活动,就是按照票房比例来分成,但是票房亏损的话,电影公司还是亏的最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票房惨案。
周星驰的封神之作,却是一部真真正正的赔个钱的电影,投资的西安电影公司赔的,差一点怀疑人生,投资5,000万,票房5,300万,当年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我们现在叫星爷的那个人被人称为票房毒药,所以呀,拍电影真没有一定的风险,而电影公司是承担这些风险最大的一个人。
,
⑷ 一部电影亏损1.5亿,嘉禾此后一蹶不振,主演成龙该不该背这个锅
对于年轻的影迷朋友来说,嘉禾无非是一家影院名称,但在众多热爱港片的观众心里,它代表着中国香港电影最辉煌的那个时代。
《精武门》、《警察故事》、《鬼马双星》等一系列经典影片,开映前的四块金砖陪伴了几代人走过他们的青春岁月。
嘉禾在最辉煌的年代,也是港片最盛行的阶段,捧红了李小龙、成龙、洪金宝等知名影星,还创造了电影界多项“第一”的成绩。
就连导演唐季礼都感叹嘉禾是许多电影人的出身地,也有不少知名影星曾在嘉禾打过零工。
可到了21世纪,一代电影帝国日渐没落,在拍完贺岁片《超人》后就没有再开戏。
据众多媒体分析猜测,让嘉禾影业元气受到最大伤害的一部影片,还得属成龙主演的那部《特务迷城》。
武打巨星成龙,尽管叫座但也面临过亏损
在成龙和老东家罗维影视闹掰之后,他的何去何从成了那段时间众人关注的焦点。在邵氏和嘉禾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时,成龙选择了报价420万的嘉禾。
允许他组建子公司,给予他独立制片的权利,相对更加自由的制度让成龙一心投入了嘉禾的怀抱。
关于主演成龙该不该为此背锅,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评论留言。
⑸ 史上票房亏损最大的电影是哪一部
史上票房亏损最大的电影当属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埃及艳后》
总投资4400万美元,差不都相当于现在的4亿多美元,要知道2009年的《阿凡达》投资才3亿美元,虽然该片在1964年的奥斯卡上斩获了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 、最佳服装、最佳视觉效果等一堆奖项,但票房却只有可怜的2600万美元,几乎是血本无归,令当时的20世纪福克斯公司差点就破产。
⑹ 《妖猫传》为何上映亏损6400万成烂片
电影《妖猫传》已经在国内正式上映了,作为原著作者用时17年,陈凯歌酝酿6年所制作的电影,在上映后口碑一直不好,并且报道的已经亏损6400万。。用时6年拍摄的大片为何成了一大烂片。
目前妖猫传的豆瓣评分是6.9分,这个分数相对于其他影片来说确实不算烂片,但是也并不能归到好电影的行列,如果是跟当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的9.5分相比确实差了不止一个档次。闲话不说,从剧情、人物塑造、文化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妖猫传的观感。
1、剧情
剧情的设计感觉十分的乱,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有时间去细细品味每一部电影。陈导应该是要用白乐天的创作过程和空海的求法过程这两个作为主线,将云樵府的妖猫作祟、皇帝之死的迷案、极乐之宴、李隆基晁衡白龙等一干人对贵妃的爱和倾慕、安史之乱、贵妃生死之谜、白龙的复仇、丹龙的解脱等等一杆子事都串起来讲一个故事。影片最后白乐天的“一字不改”和空海进入青龙寺,也确实能让我在观影过程中有一种圆满的感觉。但是这种设计太过于文人气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是很难代入的。影视创作不是不可以概念先行,而是再好的概念也要有个合适的剧情;而且如果考虑票房的话,剧情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
2、人物塑造
大牌明星云集,黄轩和刘昊然的演技就不说了,我们来谈谈其他的人。
空海,要么是诡异的笑,要么就面瘫,前半部没有做好铺垫,使得后半部他的冒名顶替来大唐、海途中遇难又神奇得救等剧情的戏剧效果大打折扣,一个僧人的求法历程以及心路成长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杨贵妃,本来以为只是个花瓶,还是一个混血来演杨贵妃,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剧中莫名其妙来了句“我从小就没有父母,是在叔父家长大的,寄人篱下反倒让我对别人的好,一点一滴都想报答”,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看得我干着急,心想“都这会了,娘娘能不能别装了?”陈导说贵妃要虚写,但虚写也不能是这么个写法吧。
3、文化
承接唐文化最多的就是日本吧,我们自己早就把那些文化革掉了。。。好在,我朝还是有导演能拍出来的,而且,多少还是拍出一些文化的东西来的。但今天的国人都是文化难民,根本无法体会大唐时期文化上的优越感,而徒以“天朝”自讽。
《妖猫传》电影本身如同它所强烈暗示的繁华盛景一样,只有皮相,没有魂魄。每个人物,全程神秘笑容的日本和尚,神经质的诗人白居易,一脸懵懂的杨玉环,似乎很奸诈的唐玄宗李隆基,都不构成真正的人物,像是一个个木偶。所有这也就是当年《霸王别姬》导演为何不能再创辉煌的原因。。。。如果你对影片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⑺ 投资3亿亏损8000万,邓超、孙俪齐上阵也无法挽救,是哪部电影
它就是张艺谋导演的《影》。实际上在《影》上映之前,可以说是被观众们极为看好的,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邓超、孙俪夫妻齐上阵、流量小花关晓彤、小鲜肉吴磊郑凯、老戏骨胡军等,这阵容也是相当的强大。制片方手笔也是不小,斥资3个亿,真正算得上是大制作了。尤其是邓超,作为影坛最高票房明星之一,又联手‘娘娘’孙俪,网友自然认为这部电影的票房一定不会差。
但像素太低无法使用,干脆,他弄来几只大缸,自己动手做水拓画。他在大缸中加入水和颜料,然后将宣纸放进去,让颜料随着水的流动自由的在宣纸上着色,第一张颜色太深,就用第二张、第三张,这种浑然天然的纹理图案,是任何能工巧匠也画不出来的。
陈敏正拓了近千张的水拓画拿给张艺谋看,张艺谋看到后兴奋极了,忍不住的说,“太神了,你这个很神啊!这个就是一幅画,这已经不是素材了,你想你放大以后做一张大的,这就是艺术品!没准那些艺术家要跟你要这些原图作为灵感!真的,画都画不出来!很神,真的很神!”
将这些天然元素进行设计、加工、复核、单独制版,最后印染到布料上做成一件件不同韵律的服装。从《影》中可见,水墨丹青的人物和背景非常协调,就像一副跳动的画。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探索与挑战。
⑻ 果麦文化投资的影片《四海》亏损几百万元,这部剧很难看吗
《四海》确实太一般了。
前半段是韩寒一贯的戏谑风格。讲搞笑的段子,半笑着展示一群陌生少年的故事。但在这一部分,很多角色来来去去,诡异莫名。比如陈小春饰演的赛车手,很愿意无缘无故的教男主角,无缘无故的乱涂乱画下线。故事很随意,搞笑的段子太老套。故事后半段进入广州后,给人的印象就是“四不像”。平淡,但并没有真正面对现实的冲击。好像是想走“深真路线”,但好像只走了皮囊的形状,无病呻吟。女主角的形象更是完全站不住脚,之前韩寒的电影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次更严重,这种奇怪的画风最后失败了。
⑼ 电影《四海》约亏700万~900万,同档期其他影片的成绩如何
电影《四海》绝对是春节档亏损最严重的一部影片了,而其他影片基本上都是赚钱的,其中最赚钱的应该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而《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熊出没之重返地球》的票房成绩也都很不错。
最后,《四海》本身是一部全明星阵容的影片,不管是制作成本还是片酬成本其实都是不低的,但是这部影片最终只拿到了5亿多的票房成绩,这个票房是一定会亏损的,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刘浩存,毕竟《四海》这部影片实在是太难看了,观众们也是因为口碑不好才彻底放弃了这部影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