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00字3篇
10月30日,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二.《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自从看了电影《地道战》以后,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因为英雄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地道战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为了赶日本鬼子出中国,在每户人家里挖了一条通道,这做了陷井,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冀中人民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但是,高老忠为敲钟报警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觉得冀中人民很聪明,会用各种手段去对付他们,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冀中人发会想到挖地道,家家户户连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为历史,我们现在很少存在战争,因为人们不想打仗,他们想有一个温馨的家,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们小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⑵ 电影《枕戈》结局是什么
电影结局是大反派刑世仁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入宫,不让其落入不喜欢人的手里,而被别人威胁。为了成全女儿的婚事,把女儿嫁给了想置他于死地的那位男主,最终被杀死在了自己女儿的婚礼上。
古装大电影《枕戈》由柯伯龙导演,90后新锐汪汨涵编剧并兼执行导演的。
梗概:明朝晚期,锦衣卫镇抚使刘其忠因不甘向东厂称臣,被举家灭门,行刑者众多,其首名唤“金罗刹”。二十年后,幸存的两位刘家后人化名尹阡、尹陌,为寻找仇人“金罗刹”,兄弟二人先后进锦衣卫入职。
补充
【汪汨涵简介】汪汨涵,男,汉族,1992年7月出生,祖籍湖北通城,辽宁朝阳生人,在辽宁锦州长大。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在校期间,汪汨涵品学兼优,爱好广泛,曾连续两年获得中戏“优秀歌手”称号。现于北京从事影视编导工作。
自大一开始,汪汨涵开始剧本创作、微电影导演工作,几年来,先后创作了微电影《十字路口》、《小刀》、《只爱你一天》、《稍等片刻》及四幕舞台剧《清朝光头》等,还在公益广告《一盏灯,温暖他人》、《有路,就有希望》中担任创意。
在阎维文、褚海辰《中华儿女》MV(央视7套军事频道播出)中担任副导演、香格里拉风光短片《一沙一世界》(央视播出)担任执行导演。
2018年4月和6月,汪汨涵担任编剧的电影《翻手为云》、《风雨欲来》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央视六套)黄金时间强档推出。担任编剧的网络大电影《造梦空间》(后改名)在爱奇艺网播出。担任编剧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系列电影《沂蒙英雄》系列电影已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拍摄完毕。
⑶ 口语交际(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 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中,印象最深的. 要讲清
一、《大渡河》。这是年轻时代的毛主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部电影,毛主席是由王霙饰演的,他无论从容貌还是气质上,都非常接近这位青年领袖。片中陈宝国是男主角,脾气暴躁但行事却有纹有路,最后不幸牺牲
二、《四渡赤水》。古月出演的第一部特型人物电影,也就是当时的革命“大片”。古月的外貌、身材都与毛主席惊人地相似,动作与神韵更是与他老人家如出一辙。在此之前,一些著名的如《风雨下钟山》之类的电影中,虽然也有伟人出现,但是毛主席、周总理的形象一直是神似形不似,颇为遗憾。古月的出演弥补了这个不足,从此,一个银幕上的伟人时代才真正拉开了帷幕。顺便说一句,唐国强在这部电影中扮演政委,感觉是最能体现他演技的一部,牺牲时的片段极其煽情,每看都潸然泪下
三、《西安事变》。本片是古月饰演毛主席和孙飞虎饰演蒋介石的首次合作,十分珍贵。两人配合得简直是天衣无缝,从眼神到思想,都把握得相当准确。说句题外话,就是蒋介石的饰演者,我一直喜欢孙版,赵恒多出演得比较早和多,从外形上他也更接近,但是孙飞虎对“神”拿捏得恰到好处,加之外形也甚相似,所以更胜一筹。哦对了,还应当向少帅张学良校长致敬
四、《重庆谈判》。之所以把这部电影拿到前面来说,是因为电影的内容实在吸引,不但真实地再现了一段史实,又巧妙地加入了虚构成分,胡慧中的一段记者戏,亦是分外出彩。这又是古月与孙飞虎的合作,两人相辅相成,不可多得。还有,这部中的周总理是黄凯饰演的,我个人觉得他慈善亲切,非常适合总理一角;可惜他因车祸不幸罹难,悼念。本部电影的导演是李前宽、萧桂云夫妇,是我最敬佩的导演夫妇,他们的电影,几乎部部令人叫绝,错过可惜
五、《决战之后》。李前宽、萧桂云夫妻档导的又一部佳片。片中古月的戏份不多,但是少不掩精,而且周总理又是由黄凯饰演,二人搭档也很默契。本片的故事特别值得回味,每次看都有不同体会。喜剧大腕葛优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名国民党将军,并在京剧演出时反票了苏三一角,喜剧头角已露峥嵘
六、《毛泽东的故事》。想了解毛主席,本片是必备教材之一。仍然由古月出演,诠释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国家主席形象。片中毛岸英的戏份值得一看;还有一些主席的日常琐事,令人在崇敬之余倍感亲切
七、《开国大典》。李、萧导演的史记大片。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热泪盈眶,绝对不是盖的。古月版的毛主席,不必多说;各大特首均颇精彩,黄凯的周总理,刘怀正的朱德老总,郭法曾的刘少奇。。。恍惚记得是白杨版的宋庆龄,可能是。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庆重现,与油画几乎无异
八、《毛泽东与斯诺》。古月与王霙的世纪合作。难得他们两人聚齐,年轻的毛泽东,我个人还是最喜欢王霙版的。主席的照片,也是斯诺的八角帽那张比较独具特色——那种睥睨天下的傲然,仿佛是在说“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九、《走出西柏坡》。古月版。本部中毛主席并非主要人物,但都是围绕他身边的人来展开故事。亮点是孙海英饰演的军代表,那时他还并未出名,不过演技已经非常“激情燃烧”了
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程的电影有哪些
1、《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古月、孙飞虎主演,于1989年9月21日首映,2019年10月18日,其4K修复版公映 。该片用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开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
2、《国之歌者》该片以人民音乐家聂耳成长并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为主线,讲述了一群心系祖国命运的文化英雄,用热血谱写出中华民族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3、《我和我的祖国》是由管虎、徐峥、陈凯歌、张一白、薛晓路、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黄渤、张译、吴京、马伊琍、杜江、葛优、刘昊然、陈飞宇、宋佳领衔主演,演绎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
4、《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片。该片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5、《中国机长》李锦文监制,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领衔主演,张雅玫、杨祺如、高戈主演的剧情片。该片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多重考验。
⑸ 哪“七部”老版的电影,最能唤起那个年代人的深刻记忆
最能唤起“那个年代人“的深刻记忆的七部老电影是:
七、《庐山恋》
《庐山恋》是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由黄祖模执导,张瑜、郭凯敏主演的风景抒情故事片。2018年8月18日,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该片在当年放映时轰动一时。就像《少林寺》成就了少林寺的旅游业一样,这部片子也成为庐山旅游的招牌。
⑹ 爱国电影有哪些
爱国电影有《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黄河绝恋》等。
《湄公河行动》主要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该片由林超贤编剧并执导,张涵予、彭于晏、冯文娟等主演,于2016年9月30日上映。
⑺ 最新红色经典电影有哪些2022
最新红色经典电影2022有《浴血大别山》
《浴血大别山》是由宿州金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张肖灵编剧,陈立军导演执导,徐杰、姚刚、褚峰、安泽豪主演的战争剧情类电影,该片于2022年1月8日在院线上映
电影讲述1948年刘邓大军撤出大别山,金寨县公安局第一任局长,根据党的指示,带领公安局160名战士,同国民党军汉土匪武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掩护陈再道二纵野战医院600多名伤员安全转移,阻击国民党及保安团2个团10多次的进攻,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⑻ 有关革命影视作品中的故事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名叫《闪闪的红星》。主要讲的是:在江西柳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但成长到十岁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中对抗奸角土豪胡汉三,却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崇拜。柳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
好景不常,红军要远赴长征,冬子父亲亦要随行。父子分别在即,潘父赠送一颗红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励。父亲离开后,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雇用了一批冷血杀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冬子只好与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
大土豪胡汉三实行封山,想断绝红军的补给,想把他们活活困死。别的东西还好说,人不吃盐,就没有劲儿,甚至有生命危险。冬子却巧妙地通过重重关卡,把盐送上了山。当时,上山要被搜身,有人把盐放在竹子里,但还是被发现了。其实,冬子的招儿很简单,用水把盐溶解了,浇到衣服里,等到了山上,再把棉袄洗了,洗出来的水,用锅蒸干了,剩下的就是盐了
⑼ 建军大业是一部什么电影
建军大业是一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片。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片。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
刘烨、朱亚文、黄志忠、王景春、欧豪、刘昊然、马天宇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9)2018红色革命电影有哪些扩展阅读:
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右派”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清共”行动,短短数月,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全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即将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的深渊。
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右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⑽ 表达爱国主题的电影有哪些
表达爱国主题的电影有:
1、《八佰》
背景:改编自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2、《我和我的祖国》
背景:祖国七十年发展变迁的献礼影片。
3、《建军大业》
背景:献礼2017年建军90周年,主要以革命初期,1927年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展开。
4、《钱学森》
背景:钱学森回国效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研发至少推进20年。
5、《信仰者》
背景:2018年,方志敏英勇就义83周年,影片纪念当时以方志敏为代表的矢志不渝的革命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