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5年电影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
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状况报告 一、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二、万达电影2010年度10亿票房与中国电影共成长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
② 中国电影票房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2015年来,中国电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上质量提升、产能优化的新阶段,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特别是国产影片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和观众欢迎。
与往年电影市场的表现不同,2015年高票房电影层出不穷。《速度与激情7》以24.26亿元改写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纪录之后,不到半年,《捉妖记》以24.38亿元将这一成绩再度改写。
③ 电影行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前景是怎样的
一、电影行业的现状
2020年,全球电影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区总票房均同比降幅超过70%。而此前一直占据世界电影市场C位的北美,在2020年度累计票房仅20.89亿美元,仅为2019年的18.45%,创40年来历史新低。
2020年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封城措施解除后人们对于外出娱乐的热情高涨,尽管中国电影总票房因疫情影响比上年减少68.23 %,但中国电影票房仍然以29.83亿元的好成绩,远高第二名北美8.94亿元的票房,取得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好成绩。
二、电影行业的就业前景
电影学的就业前景很好,就业率也不错。毕业生主要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电影行业,娱乐行业等从事电影的制作、策划等工作。
电影产业市场规模仍需时间恢复
2015-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前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良好,电影票房达到642.7亿元,同比增长5.4%;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电影市场受到重创,2020年票房仅有约204.2亿元,同比下降68.23%。2020年后,电影产业将逐年回归正轨。
④ 中国电影票房破400亿 你怎么看
水平有没有提高不知道,只是现在电影同质化很严重,跟风很厉害,千篇一律,为了票房都无底线,只能说中国电影还在起步阶段,功利性很重。
⑤ 2015年有什么好看的华语电影没
《老炮儿》是由管虎导演,冯小刚、张涵予、许晴、李易峰、吴亦凡等主演的动作电影。影片于2015年12月24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当年名震京城一方
的顽主六爷被时代所抛弃,现在孤身一人跟他的几个老哥们固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他的儿子晓波得罪了人被私扣了,为了救出儿子,他与老哥儿们狠狠地教训了他
们,是一部亲情兄弟情交织的影片。2016年1月,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手艺恩共同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揭晓,该片获评2015年度最受
欢迎国产片。
《师父》是由北京世纪伙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动作片,由徐浩峰执导,廖凡、宋佳、蒋雯丽、黄觉、宋洋、金士杰等领衔出演。
该片讲述了南派宗师陈识北上开武馆,由此触发一段民国武林传奇的故事。该片于2015年12月10日中国上映
《刺客聂隐娘》取材自裴铏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由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舒淇、张震、妻夫木聪、阮经天领衔主演的武侠片。该片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影片于2015年8月27日上映
⑥ 中国影视大盘点
2015中国电影怪现状大盘点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突破400亿,看起来红红火火,但同时却出现了很多怪现象。这一年,蓝雨星城也写了很多“中国影视圈怪现状”的系列文章。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
1、唯票房论?
曾几何时,中国电影,已被“票房”绑架。什么都是“唯票房论”。一部电影,只要一上映,不管是大制作,还是小成本,都会用票房去衡量。如果票房火爆,大家就会天天晒票房,比纪录;如果票房惨淡,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这是个烂片,即便口碑不错的,也会带着惋惜的口气去哀叹……仿佛除了票房,没啥可说的了?!一部电影,艺术价值高不高,是不是具有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已经不是电影行业乃至大众所关注的话题。
详见:《影视圈怪现状之中国电影,已被票房绑架?》
2、电影类型单一化?
12月初,官方数据称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达到400亿,这虽然是个好事。但大家心知肚明,这不过是表面的虚化,从内在的质量上讲,这一年,有几部真能让你记得住的电影?又有几部电影给你的心灵带来了震撼或触动?而且即便票房高涨,大家也该清晰的认识到那些“大卖”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喜剧(票房前十的电影中有5、6部),如此单一的类型如何称得上电影大国?
3、电影内容低俗化?
与类型单一相辅相成的就是内容的低俗。现在国产电影越来越开放,像一夜情(《心花路放》)、青春时代堕胎(《匆匆那年》)这种桥段比比皆是。连借精生子这种国外都略感时髦的题材(《有种你爱我》)都出现在国内电影院中,真是碉堡了。一年下来,性喜剧或者包含性爱、暴力、粗口元素的电影不计其数。
详见:《中国影视圈怪现状之是我们的社会低俗了,还是电影低俗了?》
4、大骂=大卖?
今年5月,因为一部《何以笙箫默》,整个电影圈都在讨论“严肃电影没有票房,烂片却屡屡成为票房灵药”的话题,其实这个现象在中国电影界已经存在好多年了,有些电影,明明是烂片,明明有很多人在骂,但是奇怪的是:骂的越狠,票房越高,简直就是大骂=大卖!《何以笙箫默》并非个案,像《九层妖塔》、《小时代》系列电影、《栀子花开》几乎都是一个路子:越骂越红!
详见《中国影视圈怪现状之十部“大骂=大卖”的国产电影》
5、排片决定一切?
与越骂越红相对应的,就是艺术片没市场。这也成为多年来困扰电影界的一大痼疾,即便在如今红火的中国市场,也还是逃不开“文艺片、票房差”的魔咒。今年,王小帅的新片《闯入者》再次遭遇滑铁卢,虽卖力宣传,无数影评人振臂高呼,但还是遭遇排片的困扰以及大众影迷的抛弃。最终1005万的票房成绩已经是小帅导演到处呐喊之后的、有史以来的最佳战绩了。无独有偶,《少女哪吒》、《喜马拉雅天梯》几乎都难逃厄运,《山河故人》、《聂隐娘》、《心迷宫》虽质量上乘,却也无法与那些烂片的票房抗衡!
详见《中国影视圈怪现状之十部“口碑好、票房差”的国产电影》
6、新旧更替瞬间完成?
电影圈新旧更迭迅速,大导演大制作时过境迁、难扛票房大旗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一现象到了今年就显得尤为突出,老牌导演集体沦陷,甚至败的有些惨烈彻底,让很多成名大咖无地自容。而相应的,新人导演进一步攻城掠地,今年的票房十强中,新人导演占到一半。《捉妖记》、《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等片更是导演处女作。除了商业上的成功,也有像忻钰坤、陈建斌、徐昂、李霄峰这样的“电影艺术”的坚守者,算得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详见《2015年暑期大盘点之江山已有才人出》
7、IP时代的到来?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IP”这个词,如今的影视圈,已经被这两个英文字母牢牢锁定。2015年,简直就是中国电影进入IP时代的元年。在这一年中,无数的热门IP被改编,有成功也有失败。11月27日,在“原创与IP相煎何太急”的论坛上,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口出狂言,称:今后将不再需要专业编剧,一部电影只要有好的IP、强大明星阵容、故事概念存在逆袭可能性就能轻松达成。此言一出,众多知名编剧奋起反抗,纷纷留言:阿里影业,走好不送。其实这个话只是被说出来才引起大众反感与气愤,可在此之前,无数电影公司就是这么干的!《小时代》系列、《栀子花开》,包括年末贺岁档上映的几部烂片,想想你就知道有多可怕了!
详见《2015年中国电影大盘点之十大IP电影》
8、幽灵电影院
幽灵电影院这个事吧,还真是近几年刚出现的“幺蛾子”。今年的典型案例是《捉妖记》,8月底,正在本片热映之时,忽然传出:有业内人士质疑《捉妖记》制造“幽灵场”买票房,在上午和午夜安排了大量场次,虽然是非黄金时段,上座率却有100%,甚至出现了在同一影厅每隔十五分钟就有新排场的情况。唉……这都是票房给闹的。看过一篇评论,写的特别好:捉了半天的妖,谁能降服电影人心中的魔啊!
9、跨界没商量
演员、作家、歌手、主持人当导演,导演做演员,演员做制片人,电影明星走下神坛玩起真人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在娱乐圈内部相互跨界、多重体验,其中最成功的应该是六爷冯小刚,这一年不当导演,当监制、做演员、唱歌、参与综艺……其实呢,跨界本来是个好事,说明时代发展了,大家越来越全能多元。但实话实说,这里面就出现了很多残次品、伪劣品。毕竟影视行业还是一个非常专业、复杂的领域,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所以今后还是请那些精力过剩的明星们,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没这个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
10、同质化严重,山寨成风
中国电影,或者说,不仅仅是电影,整个影视行业乃至文化艺术创作系统,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都非常的严重。一种电影类型火了,就有无数的人跟风。从去年到今年是青春风(比如今年7月,就有两部从题材到导演到演员到内容都极为相似电影《小时代4》、《栀子花开》);今年又流行喜剧片(票房前十有5、6部喜剧);随着《鬼吹灯之寻龙诀》、《九层妖塔》等片的红火,科幻、玄幻题材势必又要大乱天下。
另一方面,比“跟风”更可怕的是翻拍,这就涉及到山寨与抄袭,从口碑较好的《重返20岁》、《十二公民》、《我是证人》到票房口碑都一般的《爱之初体验》、《命中注定》、《新娘大作战》,再到赤果果照搬照抄的《汽车人总动员》,都确定无疑的显露出,华语电影的原创乏力,缺乏新意。
⑦ 影片没那么好《哪吒》15亿票房背后中国人在被诱导消费么
我认为截止7月30日14点,上映5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已经斩落惊人的10亿元票房。根据猫眼预测,该片最终票房或达22.59亿元。此前,中国市场动画电影票房最高的是《疯狂动物城》,为15.27亿元。
目前已破15亿元。
有证券分析师表示,考量光线传媒不仅参与该片制作亦有发行,如按投资比例为20%计算,本片将为净利润贡献3亿元。《哪吒》在微博、新闻平台一片叫好,在文青聚集地,豆瓣,更是收获了8.8的高分,进入了神片的行列。看起来,《哪吒》是一次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但《大圣》宛如天空的流星。自此之后,似乎再也找不到值得考究一番的作品了。国漫可谓负重难行。此刻,它正缓慢爬行在技术与艺术难以平衡的分水岭上,且更倾向于前者。
这不是艺术家的选择,而是市场的选择。
一方面:2015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捉妖记》,及2016 年中国电影票房冠军《美人鱼》均采用大量CG元素。自2014 年起,奇幻类影片的票房及数量占比均持续走高,动画电影的票房增速及数量增速均保持在 10%以上。
2015 年,动画影片《大圣归来》斩获 9.6 亿元票房,居同年票房第7名。2016 年,票房排名前10位的影片中,动画/奇幻类电影占据5席。在链条前端的带动下,中国的CG影视制作市场空前巨大。
另一方面。有人如此打趣国漫:关键时候喊口号,天空大地放特效。人物塑造单薄、情感表达单面。CG不像是为情节服务的技术,反而就是电影本身的目的。以《哪吒》为例,片中设置了一个花了大量笔墨描绘的“一镜到底”段落。但当观众聚焦情节的时候,却发现,这段“精彩”对于情节、情感的推动,没什么意义。
“特效套路”,为中国动漫电影在短期内赢得了市场。但梳理电影作品的发展方向,对技术的沉溺,既是国漫的崛起的垫脚石,又是国漫崛起的绊脚石。我们似乎再没有机会看到一个纯然用心的想象世界、一个中国的《千与千寻》了。
02
从作品的角度,发烧友看到了中国漫画电影十几年来的巨大困局。从商业的角度,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等影片背后,出品、投资人光线传媒,看到的是中国国产电影发展的巨大机会。
2016年,是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转折之年。这一年,靠着两部引进动漫《疯狂动物城》《功夫熊猫3》,票房整体水平突破了70亿元。近5年来,国内动画电影的平均票房约处于45亿元左右,占到全年总体票房的10%,已经形成了规模相当的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产动漫与引进动漫的票房差距正在缩小,在2018年上半年,二者已经能够打成平局了。
而如果再仔细观察:国产动漫的票仓,往往聚集在二三线城市。并且,每每出现好片,就会有大量的一线票仓增量。
有趣的是,每年稳定发电影版的动漫《熊出没》成绩一直很稳定,去年甚至以6.05亿元,斩获了去年的动漫票房冠军。
这里,小编没有不尊重《熊出没》的意思。但是一切都指向一个答案:国产动漫在中国有极为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整个市场实在是太缺乏爆款、缺乏好片了。
在引进与制造动漫电影方面,光线传媒,毫无疑问是国内影视企业中的先行者。
去年六月,光线旗下,专事布局国漫领域的孙公司——彩条屋影业,发布了2019国产动画片单,并曝光一组先导概念海报。这也是相继与国产动画“三大”系列(《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合作后,彩条屋再一次公布三部国产原创动画。它们分别是国产动画“神话三部曲”:《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凤凰》。
⑧ 你觉得15年最好看的电影有哪些
回首2015年,电影产业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而在这么多电影中,又有哪几部电影可以代表2015年,成为镌刻在人们脑海里的永恒记忆?笔者从评分,电影票房,网络热度三个维度出发,综合评分,选出了十部年度电影。这些电影,或好评如潮,或毁誉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电影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第10名 《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
读书一小时社群创始人 微信公众号 【成周梦蝶】 ID:czmday
⑨ 中国电影行业应该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参考《中国电影行业细分市场投资前景与企业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北美电影市场分别实现累计票房40.4亿美元、102.27亿美元;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北美电影市场分别实现累计票房64.69亿美元、109.52亿美元。两大市场规模差距进一步减小。北美电影市场票房规模较为稳定,而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增长潜力巨大。
不过,今年以来,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明显放缓。业内人士认为,缺少内容、缺少人才等成为制约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根本上解决中国电影市场的内容、技术、人才瓶颈等问题,还得从国内市场找原因。中国市场发展快,但电影人浮躁、缺乏专业人才。好莱坞资源利用是一方面,但人才培养才是长久之计。
⑩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是哪些
《澳门风云2》《天将雄师》《狼图腾》《战狼》《左耳》《奔跑吧兄弟》《钟馗伏魔》《重返二十岁》《何以笙箫默》《咱们结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