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票房增长赶不上银幕数量 电影院线要走向何方
我国电影行业五年来高位增长的态势宣告结束,2016年的票房仅为457亿元,较上一年增加17亿元,增幅仅为3.86%。从整体来看电影市场表现疲软,而具体到影院与银幕的票房产出上,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电影市场的现状:单个影院的票房产出同比跌幅达到17%,而单块银幕的票房产出跌幅则达到了20%。眼下,电影院线经营状况堪忧,盈利红线已经岌岌可危。
近年来,休闲方式的改变让观影人数迅速增加,各个城市中基本上算是影院林立。竞争的激烈让院线为了争夺用户不得不采用低价战术,开辟电商、网上渠道,30元左右的票价只买到9.9元的特价,这样一来,影院的票房利润就得不到保证,真的是“比纸还薄”。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院线投资分析报告》的分析,2016年我国银幕数量增长了近万块,但是电影票房只是增长了17亿元。显然票房增速并没有跟得上银幕数量的增长,因此从市场格局来看影院整合将会成为下一步的主要音符。
而在这一背景下,影院整合的浪潮已经逼近,下一阶段安静一会有大量的影院面临倒闭与收购,这是市场经济使然。
眼下中国内地已经拥有了40917块银幕,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屏幕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从票房增长情况来看,2016年也就第一季度延续了2015年的稳增长,后面的9个月里有5个月的票房都是负增长的。
这种倒挂的现象着实让大家看不懂,眼下我国票房已经进入了中低速增长期,但是电影院建设步伐却没有停止。参与者越来越多,市场却出现了萎靡,单个影院的盈利水平必然会出现下滑。
影院建设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银幕产能过程将会成为必然。而且如今电商作为渠道方已经不再补贴票款反而从中间抽成,院线为了吸引人流只能自己出钱补贴,影院的盈利前景堪忧。
纵观我国电影市场,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曾将的“IP”算得上是个避风港,只要找一个有市场基础的书名,改编成一个故事,再配上一大堆明星,投入影院就能换来高额的回报。但是这种模式也在迅速消耗着消费者们的热情。
那么对于电影院线行业经营者来说,想要在这一片惨淡之下有所作为,只能对自身战略进行调整。例如眼下不少玩家都在进行同业并购,在扩大自身品牌规模的同时为下一步院线升级做准备;同时也有一些实力强劲者如华谊兄弟自建高端影院品牌,苏宁则走向个性化、智能化影院,国美则玩起了VR影院,功能化、高端化成为了院线领域的一抹亮色。
显然,当下影院投资增长依旧,只是投资者们的诉求变得更加多元。有的是以影院带动商业人流,有的则是要构建产业链闭环。再这样的背景下,院线领域将再起波澜。
《中国电影院线投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1609081654478920.html
2. 2016年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386亿美元是真的吗
3月22日,美国电影协会发布年度电影市场统计报告说,2016年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缓慢增长,比2015创造的全球总票房纪录增加1%,达386亿美元,再创新高。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说:“电影票房收入的持续增长表明影院依然是人们欣赏精彩故事的首选场所,电影业的持续繁荣是因为该产业在包括制作、发行及放映等各个环节不懈创新,不断把新故事搬上银幕。”
3. 哪里找 2016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pdf
夏泽网有 中国电影年鉴 和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等资料,您也可以参考一下。
4. 请问中国的电影市场到底有多大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2021年中国票房结构
疫情后电影产量大幅度回弹
2016-2019年,受益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电影生产规模总体呈现波动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国产影片数量大幅下降,仅为301部。2021年,受益于全国疫情的有效管控,行业复苏较快,截至12月底,国产影片数量突破新高,达到740部。
我国电影产业票房依赖严重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依然严重依赖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的占比较低。不过,从国内影院非票房收入占比来看,各大院线公司的非票房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不断提高。其中,万达电影的非票房业务发展最好,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万达电影实现非票房收入12.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5.98亿元,占总营收的9.50%,商品消费收入6.76亿元占总营收的10.74%,合计占比20.24%;其中广告收入毛利率为10.50%,商品销售收入毛利率为39.72%。万达电影致力于“多维度发展非票房业务”,不仅举办一些专属活动,如跨界合作故宫食品、哈根达斯等品牌,还有大力拓展咖啡业务,覆盖14个城市。
总体来说,2021年我国电影产业在疫情后恢复较好,但在收入结构来看,对于票房收入的依赖程度依旧较高。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 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情况如何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情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这都是由于今年疫情原因的影响,足足有大半年在今年电影院都没有开门。现在虽然开门了,但是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一、今年年初整个地球都遭受着新冠病毒的影响,大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知道今年年初的时候,本该是新一年美好的开始,谁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却肆虐在这个地球上。很多国家很多人民都遭受这个病毒的影响,在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现在疫情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但是还是远远没有消失。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的情况依然是非常的惨淡,非常的糟糕。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6. 什么是网络大电影发展趋势
2014年,爱奇艺给网大做出定义:在网络上发行,时长超过60分钟,符合电影叙事规律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并以付费点播模式分账的电影。据前瞻研究院《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网络大电影市场呈高速发展趋势,三年时间内数量翻两番迅速攀升,2016年我国上线网络大电影约2500部,同比增长高达263%,总播放量高达216亿。
随着2017年3月1日发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全面实施,网络大电影的审核要求及审核流程都将与院线电影一致,只有优质题材、制作精良的网络大电影才允许上线,未来网络大电影优胜劣汰成必然,进一步加快了网络大电影精品化趋势。
随着市场发展,网络大电影越来越是头部内容的天下,加速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只要内容优质、用户认可,小投资也将可以撬动大收益。
7. 大家来聊聊电影的发展前景,投资电影的前景怎么样
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
中国电影产业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电影票房收入、出售电视电影频道播放权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几个方面,其中电影票房是主要收入来源,而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链中釆取的是分账制,就是制片方、院线和影院之间对电影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
国内电影票房情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至2015年,国内票房年均复合增速为 34.07%;2015年,国内票房达到440.7亿,增速为48.69%。这一阶段渠道和内容数量的高速增长,促进了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
随着供应量的增长,供需关系在数量上逐渐平衡,内容和渠道在数量上的增长对于产业规模增长的边际效应逐渐降低。2016年,国内电影市场进入调整期,结束了票房高增长的态势,全年票房为457.12亿,增速为3.73%。
进入调整期后,票房增长主要依托于优质内容、以及渠道整合和多样化经营。 2017年截至12月15日,票房为490亿(不含服务费),预计全年票房达到520亿左右(不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5%左右。
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在政策的支持和行业向好的大环境下,电影创作热情高涨,国产电影创作生产保持繁荣稳定发展的态势。
国产电影的上映率逐渐提升,国产片的票房收入稳定在50%以上,虽然国产电影整体质量仍有待提升,但以《战狼2》、《芳华》为代表的优质国产电影开始崛起。2017年优质国产片层出不穷,2017年票房冠军就是国产电影《战狼2》,以56.8亿的票房创下了中国电影史新高,票房TOP5中的四部都是国产片,比2016年的2部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线票务平台:双寡头格局已现
我国电影票务市场线上化率2013 年以来快速提升,2016 年达到73.59%,目前看逐步趋于饱和。2013 年以来,伴随本地化O2O平台市场格局逐步清晰,以及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在线电影票务市场迅速发展。
从出票金额数据看,2013 年线上为48.6 亿,占比22.2%,2016 年已达336.4 亿元,占比73.59%。2015年是电影在线票务市场爆发的一年,渗透率显著升高,2016年后基本进入饱和期,伴随未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线上购票的便利性增强,预计未来线上化率会稳步提升,到2020 年预计可达90%左右。
2018 年1-2 月场均观影人次及上座率明显提升
随着大众观影水平的提升,优质内容对于票房和观影人次拉动的效果将会越来越明显。统计了2012 年至2018 年1-2 月的场均观影人次情况,发现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2015 年,场均观影人次一直处于平稳下滑的态势,但2016年受到票补、资本裹挟等行业乱象的影响,这一数据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8%。而后随着内容品质下降、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2017年大幅下滑24.3%,与此数据搭配对比的是2016 年4-12 月的观影人次同比大幅下滑30%。但2017 年4-12月此数据有企稳回升态势。
进入2018 年,可以发现1-2月的场均观影人次同比有明显的反弹,场均观影人次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内容品质的提升,且内容品质对于票房的拉动会越来越有效,这主要是源于大众的观影水平提升,这是良性的正向反馈,优质内容对应高票房,反过来会促使内容制作方提供更加优质内容。
电影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资本充裕有利于电影行业加速发展
目前,我国国内资本较为充裕,且外部资本投资电影行业的意愿较强,对高度依赖资本投入的电影行业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发展环境。电影产业投融资渠道的拓宽,不仅有利于电影制片产业的发展,为电影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也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国内外各种电影产业基金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其在内部管理、财务制度、金融工具使用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将对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扩大内需政策有利于带动电影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为推动全社会文化消费水平提升,发展影视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332316亿元,同比增长10.4%。目前,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旺盛,但文化产品供给仍存在巨大缺口,这为电影行业创造了宽广的市场拓展空间。
电影国际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尽管国内电影市场增长迅速,但与美国、日本、韩国等较为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的电影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靠票房拉动行业增长,院线放映渠道外的其他业务发展较为滞后。资本的逐利性和电影产业的全球性传播等特点,促使中国电影企业逐步开始尝试面向国际市场推出电影产品,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对电影走向国外市场进行探索
8. 2016年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是多少
在3月22日,美国电影协会22日发布年度电影市场统计报告说,2016年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缓慢增长,比2015创造的全球总票房纪录增加1%,达386亿美元,再创新高。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表示,电影业的持续繁荣是因为该产业在包括制作、发行及放映等各个环节不懈创新,不断把新故事搬上银幕。
9.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究竟是多少
截至2016年1月10日,新年仅过去10天,中国电影票房累计收入达17.97亿元。(投投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