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奇趣:梦幻水母结伴来袭
它们一张一缩慢慢飘浮在水里,有时还会散发出诱人的光芒,忽闪忽闪地从在海底探险的你眼前飘过。它们有些像长着斑斑点点的果冻,有些像一把把透明的漂亮小伞,有些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让你感觉自己身处美不胜收的梦幻世界,禁不住诱惑想伸手去摸摸。
这就是海洋美丽生物——水母带来的梦幻世界。关于奇异的水母种类,你知道多少呢?
会引起脑溢血的水母
澳大利亚土著部落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海中有隐形海妖出没,杀人无形。海妖的真身其实只有一个拇指指甲大小,却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之一,它就是伊鲁坎吉水母。伊鲁坎吉水母很小,而且全身透明,我们的肉眼很容易忽略掉它们。
尽管伊鲁坎吉水母的个头很小,体内毒液很少,但是毒液的毒性却很强,它们的毒素会引起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甚至脑溢血。如果不治疗的话,那么被蜇到的人将会死亡,而且这个过程相当痛苦,即使服用高剂量的止痛药比如吗啡,也无法止痛。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研制出这种水母毒素的解毒剂。如果你要去它们生长的海域游泳,最好穿上防刺的泳衣。
伊鲁坎吉水母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的热带水域。许多人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是最毒的海洋动物。
水母的未解之谜
水母没有高级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可是一些水母物种会表现出非常复杂的行为,甚至与其他动物进行合作。一些鱼类生活在水母的触手之间,水母飘忽不定的触手是很危险的武器,一旦被碰到,肌肤就感觉被点燃了一般,非常危险,可是鱼类却躲在触手之中,水母为它们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帮助它们击退敌人。
生物学家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它们能良好合作,他们猜测可能是因为鱼类阻止了水母触手纠缠在一起。另一方面,如果水母捕获了大型猎物,鱼类还可以帮助水母将猎物分离成一小块一小块,方便水母进食。而水母有毒的触须也不会为了撕裂掠食,在“张牙舞爪”间误伤到附近鱼类。
此外,生物学家想知道为什么水母的毒液如此之毒,比如每一只海胡峰水母的毒液都足够杀死约60个人。如果你被它刺到了,你可能会在四分钟内死亡,比世界上许多有毒动物的毒液剧烈得多了。可是,为什么一只以虾为食的小水母,要身怀足以杀死60个人的毒液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7年第4期杂志文章
B. 《阿凡达》到底有何魅力,能重映获得全球影史的票房冠军
电影《阿凡达》重新上映后,涌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许多网友一边吐槽着米国无良商人跑来无脑圈钱,身体却很诚实地再次走进影院重温当年的记忆。当看到《阿凡达》再次重登全球影史冠军的时候,一股酸溜溜的情怀涌上心头,为什么我们的电影就没有一部如此有分量的作品?我们是不是能够借鉴《阿凡达》的经验,开拓促进国产电影良性发展呢?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白羽点评:正是站在这样一个高纬度视角,对当前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反思,使得好莱坞的电影总带有一丝悲天悯人的殉道色彩,《阿凡达》也不例外。导演将对人性的哲学思考、战争危机、人类理想的追求包括在一个成人的恢宏童话里,通过这种意向的拼贴将各个民族的缩影汇聚其中,使得每个民族都在深刻反思影片寓意和本国的内在联系。正应了一句话:“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阿凡达。这样的叙事不再仅仅拘泥于一地之事,一国之鉴,因而具有更为广泛的普世精神和全局观念,自然能够取得世界影民的广泛拥戴。
C. 管水母:无数微小个体合体,造就了世界上最长的动物,你敢相信吗
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个管水母的视频,并介绍说他们的潜水艇在西澳大利亚宁格罗海底峡谷水深630米处拍摄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管水母,这则发言很快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它到底有多大?
对此研究所的官方账号回答道:我们没有测量出精确的尺寸,但是利用激光测量仪可以大致估算它的大小——管水母的外环直径约为15米,因此仅仅是最外面一圈就有47米长。于是47米这个数值被国内外众多媒体纷纷引用,而其中不少文章都错误地理解为这只管水母的全长为47米,这无疑大大低估了该水母的大小。
管水母的真容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它如细线一般,排布的形式类似于螺旋状的星系,而被广泛引用的47米实际上只是最外面一环的长度,这是根据最大直径15米乘以3.14后得到的数值,而整个水母的长度显然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马鲁水母Marrus orthocanna,这是一种深海管水母,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是红色的,其余部分为透明
管水母目的生命形式是所有远洋水螅虫类中最为复杂的,事实证明这种组合式的集群模式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整个管水母目的多样性是相当可观的,2017年的一份系统分类学研究显示,管水母目总计有17个有效科、至少177个有效种,体型由1~2厘米到几十米不等。
除了半底栖习性的蔷薇水母科Rhodaliidae以外,所有的管水母都是终生在海中浮游,这使得它们能够进入到所有海洋,大部分种类都达成了全球性的分布,尽管有些物种仅限于热带或温带,但也有一些种类征服了北极和南极水域。
D. 海龟吃剧毒水母,为什么不会中毒呢
海龟吃剧毒水母,为什么不会中毒呢?因为海龟也有毒。
与此同时,海龟体内还携带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比如沙门氏菌、分歧杆菌、弧菌、钩端螺旋体、内阿米巴、隐孢子口上等,人一旦食用,这些微生物和寄生虫就会进入人体。
不仅海洋生物体内可能含有这些致命毒素和微生物、寄生虫,陆地上的野生动物体内更是富含这些物质,因食用野生动物而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所以,奉劝大家,还是应远离野生动物,更不要去食用它们。
E. 刚通完EVER17,有几个问题,希望各位大神解答,小弟感激不尽。。。
恩,一个一个说太麻烦了,你可以直接去Ever17吧,那里各种解释很详细很周全。
我这里只从贴吧贴了一部分。
考察一:石像之谜
关于休憩之间的四个石像,四座石像当中有三座分别指向南·东·天空,余下的那一座石像双手则合拢在胸前,这些隐喻在游戏本篇中并没有特别地被提及到。
指向南·东·天空的三座石像暗示着构成空间的XYZ三轴(空间を构成するXYZのみっつの轴),而余下的那一座石像恐怕就是暗示着[四维空间里的]时间轴(时间轴)了。由于在三维空间内是无法表示出时间轴的方向的,所以只能将手合拢放在胸前而不指向任何方向。
不过,石像的制作者是否是本着以上推测的意向来制作石像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也许并没有某些所谓的里设定(裏设定)类的东西存在,这也许只是剧本制作一方用来点缀游戏的玩笑罢了。考虑过开始第三视点相关研究的优春制作石像的可能性,不过这个假设仅成立于2034年阶段。因为2017年时已经存在相同石像。而且,至少当时的优春很有可能并不知道石像的隐涵之意。
2009-8-25 22:45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5楼
考察二:凉权言行相关考察
试着回想一下本篇中有关凉权言行里的事物。
其一,警备室中凉权为什么非常认真地观察监视屏。
为了找到北斗的去向,他正在使用了警备室电脑终端的场景。大概他是在这次计划中负责监视北斗的任务吧。再考虑LeMU中的空的场合,我认为由于记忆本体仍然与2017年时的状况大致相同,所以她不会知道计划的相关内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只剩下凉权来完成这个任务了,也就是说,他不但要在北斗面前扮演普通青年「仓成 武」,同时也要时刻观察北斗的变化。然而,由于此时约好在警备室前见面的北斗却不见了踪影,凉权不由得变得紧张起来。
其二,当被追问到其到底是谁是为何发怒。
当被北斗追问道到底是谁以及为何要装扮成仓成武的时候,凉权则反过来逼问北斗究竟是谁。此时的凉权开始变的感情用事。这与之前所假扮的“完美版”仓成武差异甚大,究竟是为何呢?
依我看这还是与可可的故事章节有密切的关系。凉权爱慕着可可。他能够在月海面前毫无破绽地完美地自然地扮演「仓成 武」,但是当从北斗口中蹦出可可之名时,他还是变得不安起来,感情用事的原因就在于此。并且,凉权都觉得自己在解救可可和所尊敬的武、以及引出BW的事情上无能为力。更何况当时已经接近LeMU的崩塌时限。再则,优春是接受了来自BW的直接指示,以只能按照优春计划行动的凉权来看,比起优春的计划,BW的存在更为重要。从这些事件中可以想象得到,凉权仍是处于一种相当焦躁不安的状态中。发生那种感情用事的场面也不是不无道理的。
其三,优秋剧情中脱离前所寻找的是什么。
终盘时,脱离前的会议室中,北斗与武(凉权)的对话,他的回答是在找东西。那么他到底是在找什么呢? 与其二中的事件一起考虑的话,所寻找不正是可可(或者是武)吗。我认为从绝不能放弃、但始终还是是要战略撤退的言语来看,这样的可能性比较高。
其四,有关声音转换器的发言的意图是什。
少年视点的初期,由于馆内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凉权提出可否摘掉戴在耳朵上的转换器的建议,造成了空的困惑的这个场景。由于要尽可能的忠实再现2017年所发生的事件,所以我认为这是多余无用的言行。也就是说,他不小心地走嘴了。
也有可能此时凉权向空搭讪的同时,有意识地注意着北斗的反应。实际上此事并不是用来搪塞蒙蔽优和空的。换句话说,再现2017年所发生的事故并非只是让BW产生错觉。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有要让其自己察觉到自己是谁的必要。为了让他了解到「北斗」本不所知的事情,凉权如此发言。作为“欺骗”BW的契机,这也许是比计划时间要更早一点引出BW的意外方法,凉权可能是自己临时做出向空搭话的决定。
其五,休憩之间中一个人对酒倾言的理由。
少年视点中凉权一个人在休憩之间中饮酒的场景。但是如果单就饮酒来说还说得过去,身旁再放上一瓶打开的啤酒、低声嘟哝简直就像还有谁在身旁似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凉权如此奇怪的行动来看,一定是发生的什么事情所导致的。我们先回忆一下在此场景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就是,月海与沙罗的争吵。看到月海母女间的争吵,我可以认为就凉权来说并不知道事情的全部起因。我先假定事情起因为“月海与沙罗冲突的原因”(がつぐみと沙罗のケンカの原因)一文中所述的原因,那么如果是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凉权,当沙罗说道「那个人」(「あの人」)时应该能够马上察觉这指的是武。(本当は全てを知っていた凉権ならば沙罗の言う「あの人」とは武の事であるとすぐに察しがつく) 为了完美地假扮仓成而被训练,因此,在那样的场合下并没有表现出知道事情原因的样子,但是,凉权的内心却是相当不安、困惑和内疚的。
凉权是打从心底尊敬武的,这一点从大团圆结局中可以看出。正因此,看到月海和沙罗的争吵,回忆起以前那些悲伤的事情,凉权只能是借酒消愁了。又或者是,凉权眼见身为武家人的月海、沙罗、北斗的现状处境而无法出手相助并且只能干急等待,即使他很想消除沙罗对自己母亲月海的误会,但是为了计划不得不保持缄默,心中的愧疚与不安导致他借酒解愁。凉权把武的那杯放在身旁,一个人不停地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这期间不知不觉地喝醉了,不久就抱着和武一起一醉方休的幻想睡倒不起。当然一醉方休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休憩之间中凉权奇怪行为的真相已经很明显了。
2009-8-25 22:46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7楼
考察四:从Qualle能够看见IBF?
5月6日,中央控制室里,月海与空发生了争执,月海通过秘密操作电脑终端所获得的情报以及从水母游览船船舱中向下俯看观察的结果确信,在Drittestock之下的深海还存在着某些设施。
但是,即使从电脑终端获得的情报是正确的,难道果真能够从处于水深34米的水母游览船目视到处于水深119米的IBF吗?
当然,对于常人来说这不可能。毕竟为了掩盖IBF的存在拉博里希社使用了外观迷彩措施,从LeMU上是无法目视观测到IBF的。 月海拥有红外视力,不管其是否真的能目视80米以上水深的海底,单就这种特殊的能力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然而,月海好像确实能够从水母船里确认IBF的存在。从两点来考虑其可能性。
第一点,存在于海底的热水喷出孔(热水喷出孔)
散发热量的物体同时也会发出红外线。也就是说可以把海底热水喷出孔比作起着同样作用效果的红外热源,因此拥有红外视力的月海应该能够从水母游览船上目视到IBF。
但是,当同样拥有红外视力的北斗抱着天国石跳入水中时所看到的却只字未提。所以,热水喷出孔并没有前文中所述的作用的说法也是很有可能的。 相比从水母船中透过玻璃观察海底,潜水时的视野就要糟糕很多了,但是对于到底潜到了多少米深没有任何的相关描写,所以没有必要完全推翻第一个可能性。
作为第二个可能性来考虑,月海所见到的也可能是处于Drittestock下方的升降机。 沙罗剧情终盘时,北斗看见了楼梯所放出的微弱红外线,从而在黑暗中救出了沙罗。所以可以认为至少在Drittestock周边的水温是高于其他地方的。 因为较高水温而被温热化的Drittestock以及通往IBF的升降机即使被月海很清楚的目视确认,也并非什么奇怪的事情。
2009-8-25 22:46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8楼
考察五:月海与沙罗冲突的原因
归根结底就是在沙罗追问月海是否是自己母亲时,谈话变得复杂起来并且演变成了口角这么一回事。
作为根据可以列举出诸如以下几件事,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平常沙罗是会就此作罢的[译者:即不会继续追问下去],沙罗手持的垂饰,生气的月海想要夺过垂饰并扔掉。“そうやってあの人からも逃げたんだ”(你这样做,就能逃离那个人吗?)这句台词中“あの人”(那个人)是指“武”。沙罗由于并不知道2017年所发生的事情,所以误认为是月海弃武而去。
另一个根据就是在中央控制室中,沙罗第一次与月海见面时的态度。很明显沙罗的已经开始感到不安。也许这时她已经察觉到了月海就是自己母亲的事实。
现暂不管为何会演变为口角,少年视点中的月海,对于周围人们完全再现以前事故时情景这样难以理解的行动抱有极其大的不信任感。而且,月海有着没有完全保护好孩子们的精神负担。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被沙罗追问用粗暴的态度拒绝也不是不无道理。
2009-8-25 22:47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9楼
考察六:Cure Virus的感染途径
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以众人在LeMU中的共同生活的状况以及月海回忆起幼时在拉博里希医疗设施的情况作为切入点来考虑,我认为以上三种传播方式的可能性很低。
毕竟如果是通过上述三种途径感染,那么对于出现大量Cure病毒的感染者这一点就应该不会感到什么奇怪的。 那么,究竟实际上Cure病毒是通过怎么样的途径进行传播的……
一:经由深海之蓝抗体,优春凉权两人被感染的事实。
二:月海所述,恰米沾染过她的血液。
三:月海回忆中,拉博里希公司研究员切忌被实验用动物咬伤的注意事项。
由事点一得出,将感染者血液输入非感染者体内的情况下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而且,从事点二与三中,因为皮肤,或者是伤口,粘膜一类接触了感染者的体液,所以病毒伺机侵入。
实际上,并不存在不同类型生物间的跨种Cure病毒传播(例如:哺乳动物与鸟类,禽类与昆虫等等), 从月海回忆中研究员的言行来看,我认为至少当时是知道同类型间很可能通过诸如事点二与三中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或许当时的研究水平与现在相比并不怎么先进,所以不同类型生物之间的Cure病毒传播在当时看来只是一个未被发现的事实吧。
如果Cure病毒的传播途径中一次性感染(一度可能性)的可能性很低的话,那么再看看接触传播(接触感染),考虑到前文中众人在LeMU的集体生活,像皮肤接触之类的程度都未引起感染,可见Cure只是一种传播能力比较弱的病毒罢了。
2009-8-25 22:47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10楼
考察七:为何武能够再次醒来?
我想就算是因为Cure病毒的缘故,在接种深海之蓝病毒抗体之后所起效用的时间也太快了点。如果是这样的话,武在接种深海之蓝病毒抗体之前也许很有可能已经感染了Cure病毒。
从《Cure病毒的感染途径》(キュレイウイルスの感染経路に関する考察)一文考虑入手,我认为抗体接种之前武感染Cure病毒可能性的场景在本篇中有两处。与月海的性(度)交(つぐみとの性(度)交),以及仓库的浸水事故(仓库の浸水事故)。
前者与HIV(人体免疫缺损病毒)的感染方式相同。如果能够通过从血液中提却的抗体感染的话,那么性(度)交时通过体液感染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但是仅通过从本篇中所能获得的情报还无法构成充分合理的解释。游戏中,由于与月海发生关系的场景是水母游览船船舱与脱出前的IBF两处地点,在全篇故事中并不能通用,无法构成联系。
所以个人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比较高。事故发生时月海的失血量相当严重。姑且不论事故发生后立刻离开仓库的可可,一直呆在月海身边的武浸泡在含有月海血液的水中而感染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另外,由于Cure病毒的作用而产生的不死特性到底是在感染后多久时间才发作目前还不明,再则由于在月海12岁遭遇事故时并没有此类返生的现象存在,所以如果确实是在仓库浸水时被感染,那么病毒作用过程在时间上就是非常充裕的,这就能构成合理的解释了。
综上所述,作为结论,我认为武在逃离IBF之时正是体内的Cure病毒在发挥效用,不是吗?
由于武感染了深海之蓝病毒并且发病,相对于感染Cure病毒的时间要迟一些,与月海相比,除掉体内的深海之蓝病毒得过程是要花费一定时间的,所以我认为用以上事实来说明就很到位了。
2009-8-25 22:48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11楼
考察八:北斗是否掉入了池中
休憩之间中有一个水池。北斗大约在落入水池的那一刻丧失了自己的记忆。但是从序章来看,落入了水池,而后故事突然跳到了北斗被抬进救护室以后的场景。
以上这些都很不自然,因身体状况恶化而本应该在救护室休息的北斗爬起身向水池走去着实让人奇怪,休憩之间的水池直接与大海相通,掉入水池沉入海底的后果可想而知。但是为什么从沉向海底的那一刹那开始立刻就转到少年视点开始故事了,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吗?
我认为那可以用梦境来解释。也就是说这个场景用BlickWinkel自己一个人在游走(ブリックヴィンケル自身が一人歩きしていたのだ)来解释就说得通了。
其实,在被抬到救护室前,就有北斗的意识开始紊乱的描写。由于BlickWinkel自身并没有实体,所以我认为在这些描写中出现的「意识」都与「彼」(BlickWinkel)有关。
毫无光照的幽暗海底这样没有分界线的地点,再则从思绪突然跳到「そこ」(指海底)来看,暗示着害怕与北斗意识重叠的「彼」(指BlickWinkel)不正是想变回到那个仅仅是原本没有感情的,纯粹的观测者状态的BlickWinkel吗?
但是就在即将沉入海底之时立刻意识到了不能这样下去了!(「このままではいけない」),所以故事又回到了本篇。
顺带一提,在序章中,武一方也好,北斗一方也好,用括号括起来的文段都是他们自身的思考想法,除此以外的独白我认为都可以用那是观察者BlickWinkel的自身思考来解释。
这样考虑的话,在北斗视点中其被抬到救护室后,其他时间地点所发生事件场景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在脑海里,这是原先只能客观观察世界的BlickWinkel主动意识性的表现,此时已经近乎同步的北斗与BlickWinkel在意识、思考上开始了各自分化的趋势,伴随着而来的就是神志不清了。
2009-8-25 22:48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12楼
考察九:BW是如何让存在的
BlickWinkel=Player,这是制作者一方的意图构想,我认为现在用不着谈这些,此站点的内容不仅仅是这点,到头来更要探讨一下Ever17世界观设定中BlickWinkel的存在形式。
单从结论上来说,他不正是永恒不变的客观观测者(永远不変の客観的観测者)吗?
E17游戏的世界观设定是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上的。因被他人看见所以存在,这是空存在所表现出的最大特征。空也曾经说过,月亮如果没有被观测到是否还是在它所在的地方。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会回答“当然在”,但是,在游戏世界中否定的回答也许是更加合适的答案。
在唯心论的世界中,所有之存在都是因其他事物的存在被观测到的才存在的。
但是,考虑一下因果律,所有的现象中必然存在能够成为事态起因的现象。这条定律在前面所述的世界观中是无法成立的。原因就是某些存在由其是否被观测到来决定其是否存在的。
可是,即使如此游戏中的世界观设定好像也能够毫无破绽存在于现实世界里。所以,在某处时时刻刻观察万物的存在是确有的。
话说回来,这对于三维存在来说是不可能的。就如游戏本篇中所说,在三维世界中无法做到预测万物发展的事情的。 因此这种存在,无疑就是能够俯瞰三维世界空间万物的四维式存在了(三次元空间の全てを俯瞰する事ができる四次元存在)。也就是说这正是BlickWinkel的存在形式。
2009-8-25 22:48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13楼
考察十:北斗为何失忆
由于与并无三次元世界生活经历的BlickWinkel在意识上重叠,北斗丧失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记忆,这一点是由优春来说明的。
故事本篇中并没有以上的叙述,但是,同时也说明了存在使得北斗丧失记忆的强制力的事实(ホクトを记忆丧失にさせた强制力が存在する)。何况,单纯的意识重叠是不可能引起失忆之类现象的。
例如,两张完全不同的绘画重合在一起,其中一张随意地变化成能够与另一张重合。现实中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有的话,重合现象的原因必定是某种现象的发生,我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是引起绘画变化的原因。这种现象不就是BlickWinkel错误判断理解的现实化(ブリックヴィンケルの勘违いの现実化)吗?
就像在《BW是如何让存在的》(「BWとはいかなる存在か」)一文中所说的一样,我认为BlickWinkel在三维存在的状态下也能够观测到一般情况下无法完全观测到的部分世界,并且使世界得以存在。因此在Ever17的世界中,如果BlickWinkel停止观察这个世界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消失殆尽,只要他继续观察的话那么世界的存在也将会延续存在。 如果世界的存在是由BlickWinkel的观测所决定的,那么观测结果出现错误的话会怎么样?不就是在那瞬间世界将会按照错误的观察结果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吗。
作为结论来说,在BlickWinkel与北斗意识重叠的那个时间点上,BlickWinkel产生了自己是一位三维世界居民的错觉。这是这种错误观测结果的现实化,并且北斗进入了BlickWinkel意识中不存在的三维世界生活经历的状态,这也不就导致了记忆丧失的结果了吗。
2009-8-25 22:49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14楼
考察十一:凉权为何失忆
就如在「ホクトは何故记忆を失ったのか」(北斗为何失忆)一文中所述,我认为这都是BlickWinkel错误观测结果的现实化所导致的结果。
就在北斗照镜子之时,其立刻陷入了恐慌。因为镜中之人的外貌与自己印象中的相去甚远。而印象中的外貌无非就是武视点中少年时代的凉权。也就是说,BlickWinkel对自己是2017年时(武视点)的少年深信不疑,不但认为自己是三维存在,更弄错了作为三维存在所观测到的结果。
这个有误的观测结果演变成了现实,导致凉权与北斗一样失忆。在武视点中,凉权能够像北斗一样进行预知,都是同样的原因。
如果要更进一步说,ココシナリオにおいてのみ凉権はLeMU内にいる段阶で记忆を取り戻している。(只在可可篇中,凉权取回了自己在LeMU内那段时间的记忆。) 只在这段时间内取回记忆的理由并没有特别的被提及到,此剧情中BlickWinkel(北斗)通过照镜子而得知自己并非凉权的事实,因此,有误的观测结果得到了修正,这就是我对结论的理解。
2009-8-25 22:49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15楼
考察十二:为何武没有失忆
先暂不管武是否跟北斗一样与BlickWinkel发生了意识上的重叠,为何他没有丧失自己的记忆?为了揭开这个疑问,我们先试着找一下在武与北斗各自不同视点中观察世界的BlickWinkel的不同点。
首先,BlickWinkel无处不在。无论是武视点中的BW还是少年视点中的BW,既是不同一的存在(原文:别の存在)的同时又是同一存在。由此为根据。
武视点中的BlickWinkel仅仅是观察到了眼前所发生的事情。在可可篇后期,从少年视点移到了2017年、了解了2017年发生的一切的BlickWinkel,道出了自己ただ感情もなく见るだけの存在である(仅仅是一个毫无感情只能观察的存在)的独白。这是原本他所存在的形式。
也就是说,与武视点相重叠剧情结尾时的BlickWinkel,回忆起了自己原本是四维存在的事实。 但是,在少年视点中是否是这样就无从得知了。此处是根据优春计划进行的意図的に重ならされた“有意重叠”。让BW自分が三次元的存在であると错覚させられた(产生自己是三维存在的错觉)。
总之,两者的不同点在于,一个是BW自己察觉到了自己是以四维存在的,另一个则是让其产生坚信自己是三维存在的错觉。因此,就如同「ホクトは何故记忆を失ったのか」(北斗为何失忆)一文所述的原因,北斗失忆了。反过来,对于武来说,正是由于BW没有丧失自己是四维存在的感觉,才没有产生对武的意识干涉,嗯,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
实际上北斗与BW重叠导致了他变得能够看见其他世界的情况,在武身上则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
2009-8-25 22:49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16楼
考察十三:生命反应之谜
本篇中有关生命反应数值离奇变化的考察。 游戏中时间跨度颇大,我们先试着对游戏中众多人物重新进行分析。总之呢……
首先,举出本篇中登场LeMU内部的所有人物。
2017年 >>武?つぐみ?空?优春?ココ?凉権?ピピ?チャミ?田中阳一?ブリックヴィンケル
(武,月海,空,优春,可可,凉权,皮皮,恰米,田中阳一,BW)
2034年 >>ホクト?つぐみ?空?优秋?沙罗?凉権?チャミ?ココ?ブリックヴィンケル
(北斗,月海,空,优秋,沙罗,凉权,恰米,可可,BW)
这其中,列出因不能成为扫描对象而排除在外的角色。
空:
正如同大家所知,因为空是由于RSD向人体视网膜上投射出激光而产生的影像、所以并非实际存在于眼前。 生物扫描系统例外地将空包括在生物体范围内作为设定值的可能性也存在,但是,从自己也认为与生物扫描无关的话语来看(自身がスキャンにかからない事を认めていた事),恐怕前述的可能性很低。
田中阳一:
本篇中他成为生物扫描对象的可能性很低。事故发生时他应该位于在电脑管辖范围上与LeMU区分开的IBF中。回到IBF时他说出了“又回到了这里了”(「戻ってきてしまったか」)的台词。
在Himmel中是否会成为扫描对象目前不明,暂假设即使事故发生后阳一立刻回到Himmel,还是会发生同样的结果。由于空并没有进入加减压室,至少在加减压室中可以回避生物扫描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并且,LeMU全馆进行生物扫描时田中阳一还应该处于减压的状态中。因为,那最快也要花上12个小时。
皮皮:
由于是机器所以理应会发出热量。事故发生后LeMU内残存能够运作的机器中,即使存在有与人体体温相似发热量的物体也毫不奇怪,但是,这些对于生物扫描来说丝毫不起作用。
探测36摄氏度左右的热源,这是生物扫描最根本的事项原则、实际上LeMU内部的生物扫描已经实行了分辨人类与机器的措施。(译者语:这是很牵强的说法。)
因此我认为把皮皮从生物扫描对象中除去是非常妥当的。
恰米:月海在警备室中利用生物扫描找到恰米的所在位置。粗略的大范围扫描大概能够得出如此结果。但是这样恐怕只能依照游戏制作者的原先设定来推测,(译者:设定含糊不清,即难以推测。)在这一点上将恰米排除在外也很妥当,理由如皮皮文段中所述。
2009-8-25 22:49回复
阿部桑
0位粉丝
17楼
BlickWinkel: 如他自己所述,体内没有任何发热器官(発热する一切の器官を持たない)。排除在外比较妥当。
2034年存在能够确认可可为热源的事实的场景,这不就是可可拥有第三视点并且成为四次元存在的事实吗(或者可以译为:这不就是给予可可第三视点并让其拥有四维存在能力的结果吗。译者语:给与者当然只有BW桑了……= =)。因为在IBF中可可进入休眠舱前能够观察到北斗与BW(ホクトとブリックヴィンケルのふたり)。
因此,如果BW能够发出体热,那么在前述场景的情况下,北斗因发出体热而没有被确认为新的生命扫描对象就很奇怪了。(译者:作者的意思就是,BW如果能发热,那么北斗体内应该有两个热源,应该被视为两个生命体,数值也应该会多一。)
·有关生命反应值「5」
除去上述列举出的角色,2017年与2034年都平均还有5位角色。
2017年 >>武?つぐみ?优春?ココ?凉権
(武,月海,优春,可可,凉权)
2034年 >>ホクト?つぐみ?优秋?沙罗?凉権
(北斗,月海,优秋,沙罗,凉权)
因此,如上所述,各自五人的生命数值的对应就很清楚明了了。另,上述成员虽确为生物探测系统所扫描,由于数值变化中数值5为下限(値の変动の下限が5である事),所以在各自世界中除去这5个人以外,再无证据表明其他事物能够成为生物扫描对象了。
·有关生命反应值「6」
如同《北斗为何失忆》(ホクトは何故记忆を失ったのか)《凉权为何失忆》(凉権は何故记忆を失ったのか)中所述,这是BW误认为2017年与2034年为同一年份所导致的错误现实化结果,进而监视数值发生变化。也就是说,「6」是2017年与2034年的合计人数(両世界の合计人数)。 即使为合计,但这都是以处于被蒙蔽欺骗状态中的BW的主观认知为根据的。因此详细内容如下图所示。
F. 人类发现的新物种有哪些
一种长着管状鼻子的蝙蝠,与其它蝙蝠有所不同的是,尤达蝙蝠会传播所吃水果的籽。对于其所在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这种蝙蝠可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宣布,2009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的两次科学考察共发现200种物种,尤达蝙蝠便是其中之一。
忍者蛞蝓
科学家2010年12月4日表示,只在马来西亚的婆罗洲发现了这种长尾蛞蝓。它们的尾巴长度是头部的3倍。
这种新物种会向配偶射出由碳酸钙构成的“爱情之箭”,箭头含有激素,因此被昵称为“忍者蛞蝓”。科学家认为这种与丘比特类似的行为可能提高它们的繁殖成功率。
暴君水蛭
2010年12月4日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报道,暴君水蛭发现于秘鲁亚马孙河流域,它们是丛林中的水蛭之王。
暴君水蛭的身长可达0.0007米,长有巨大的牙齿,这一点与暴龙类似。
紫色章鱼
一个由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对加拿大纽芬兰的深海海域实施20天的勘探研究时,意外地拍到了11种深海新物种,其中包括这只紫色的章鱼,异常美丽。
辛普森蟾蜍
在2010年9月科考人员于哥伦比亚西部搜寻迷失的两栖物种时,偶然发现了一只。
它的鼻子又尖又长,好似喙。
长手鱼
这种鱼最令人吃惊的特征就是长着“手”,所谓的手,指的就是它们用来行走的鱼鳍。
迄今为止,人们只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水域发现了长手鱼的踪影。这种鱼类在大约5000万年前可能遍布世界各地。
食木鲶
2006年发现于亚马逊雨林,以秘鲁桑塔阿纳河中的倒树为食。
根据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报道,这种新发现的食木鲶鱼尚未命名,是已知10多种能够消化木头的鲶鱼种群之一。
鱿鱼蠕虫
它身长0.1米,是多毛纲身体分节蠕虫世界一个新家族的第一位成员。
这种新物种长有基于刚毛的“桨”,用于在水中游动,头部则长有触须。
花蜜长舌蝠
花蜜长舌蝠是由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内森·莫奇哈拉发现的。
花蜜长舌蝠的舌头是其身体的1.5倍,仅次于可以把舌头伸到自己身体的两倍的变色龙。它的舌头根长在胸腔中,其吐舌头的速度也很惊人,它在一秒钟内可以吐舌头7次之多!
红游船
一次深海科学考察,一位科学家拍下了一张照片,并将其发布到了网上,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这张照片上的东西是一艘周围有星星的飞船!
但结果这艘所谓的飞船其实是一只新发现的深海水母它的身体就像飞船的顶棚,而且底部还发出红色的光,所以人们都把这个长相怪异的家伙误认为是飞船。
阅读点击
蝙蝠鱼:在美国墨西哥湾发现,它们像行走的蝙蝠,又像长着手臂的奇特鱼类。这种鱼看起来就像一张烤饼,鱼鳍与人类手臂相似,能单“手”跳跃行进,所以又叫跳跃蝙蝠鱼。
G. 为什么说海底探测比神空探测更危险
因为现在数百人已经冒险进入太空进入,十几个人已经登上月球。然而,只有三个人到达了已知的最深的海底,这是太半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底的一个点。它在水下将近10公里,比珠穆朗玛峰的绝对距离还远。探险家瑞士的人雅克皮卡德和美国沃尔什于1960年到达这里。2012年,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独自潜入这个地方。
海洋的最深处约占45%,这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类所忽视。南大洋的南桑威奇奇海沟尚未命名,因此“五深潜”的潜水员期待拥有命名权。在当前的海底地图中有许多“危险”的信息,因为大量的数据是根据卫星图像推断出来的。人走得越深,就越容易发现以前的错误,所以必须当场确认。也有可能找到比亚纳海沟, 马里最深处更深的地方
科学研究小组计划于明年8月前往北冰洋, 5669米深的莫雷深海进行最后一次任务。虽然这个地区没有其他的深沟可以探索,但这是另一个人类从未去过的地方。随着气候变化和变暖,冰通常在水面上。这里的海洋有点难以应付,所以潜水员认为北极潜水是最困难的挑战之一。
当你潜入水下8到10公里时,任何错误都可能致命。设计潜艇的工程师们承认它将进入到达令人窒息的深度。当你在水下11公里时,你获救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基本上等于零。因此,执行任务的潜艇通常速度较慢,不超过5.6公里/小时。还有其他安全功能可以防止潜艇被困。
潜艇上的螺旋桨、电池和机械臂可以从机器上拆卸下来,主要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进行快速紧急逃生。一旦所有这些东西都被移走,剩下的就是一艘完全不同的动力船。出于安全考虑,潜艇由钛合金制成,因此整个潜艇上只有三个手掌大小的小窗口来观察外部环境。更多的钛金属被用来代替压缩玻璃,以确保安全。此外,即使电子设备出现故障,仍有多种方法去除罐子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