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年电影 > 20172018电影市场遇冷探究

20172018电影市场遇冷探究

发布时间:2022-09-10 13:24:38

⑴ 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

拿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柠檬忽然觉得真的很不好回答,因为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很混乱,鱼龙混杂,时不时的就会爆出一匹黑马,而且电影就像我们吃快餐一样,吃完之后就拉倒了,当时心情挺棒的,过后能够留下印象深刻的电影并不是很多。

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三:小投资也能够收回大成效。最具代表作的应该是前段时间火遍全国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作品是国内首部动漫作品,而且是由一家小公司制作而成总成本很低,但收获的票房却超级高,也是今年的黑马之一。

而且这部作品据柠檬所知,在特效方面下足了功夫。一共启用了64家特效公司,而这些公司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而他们却创造了一个大大的奇迹。

⑵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分析,是什么影响了行业

电影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产电影软实力亟待提升
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
暑期过半,今年的电影暑期档表现可圈可点,除了社会民生题材影片大热外,某些奇幻工业化大制作题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讨,其中显露出有关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进步与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国产电影票房统计分析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320亿,较去年同期大涨17.8%。6月全国票房最终以35.71亿的成绩收官,表现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为继4月后今年第二个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亿元来说,环比增长下降17.28%;单月观影人次为10415万人,环比下降13.79%;6月电影上映场次897.810万场,比5月上映场次增加了14.89万场。
今年仅暑期档票房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年总票房有望再创新高。但是,相较于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我国电影工业化仍处于成长上升阶段,并一度陷入追求电影“重工业化”的误区,有“大作”无“大奖”、有“大导”无“大师”。
国内外电影质量对比分析
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为票房保证和电影工业化标杆。然而,纵观近年电影市场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奇幻、动作大片票房遇冷、难以追回成本等现象屡见不鲜。今年暑期档某些国产大片甚至遭遇换档、撤档危机。比如,某部影片声称邀请了数十个国家上百位顶级电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时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万元,口碑、商誉双失。
反观国外,日韩电影近年来佳作涌现,离不开电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更依托于对本国文化气质的细腻呈现;印度“宝莱坞”的电影工业始终立足本土特色,逐渐实现由“量大”到“质优”的提升。国外的经验再次表明,优秀的电影工业体系不仅要求技术手段过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实、流程完善、制作精良、均衡发展,“硬工业”中的“软实力”决定着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电影发展乃至文化进步,不能机械照搬“技术性指标”、迷信“商业化标准”,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好的电影工业体系,依赖于导演、编剧、制片、摄影、美术、特效等各个环节同步成长,还需具备从“造产品”向“创文化”的转型姿态。所以说,国产电影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术层面脱贫,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同步提升,兼顾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弥补短板、实现飞跃。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电影工业化道路,让中国电影享誉世界,必须常怀技术与艺术并重的精品意识,铭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使命担当。

⑶ 电影市场观众流失已成定局,他们为何不愿走进电影院了

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成为最大众的娱乐方式,与此同时,票房增速的放缓、下降的观影人次也说明,中国电影市场正在面临观众流失这一大问题。

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观影人次便达到8.08亿,同比去年减少了10.3%,市场冷淡下,总票房311.7亿也同比去年减少了2.7%,今年整体市场成绩能否超越去年的600亿至今仍不可言说。同时,随着剧集、综艺、短视频等多类娱乐方式的崛起,娱乐市场整体升级背后观众选择性也变得多样,电影这一娱乐消费行为难免受到冲击。但要想探究票房下降、观众流失的秘密,自然还要从观众本身出发。

“网上那么多视频,谁去电影院浪费那个钱”买票去电影院看电影根本是一件没必要的事。剧集、网大、短视频,甚至是直播,网络视频资源的丰富多彩便足够自己在业余打发时间了。

没有人陪、懒癌发作、无片可看、没有观影兴趣、高票价...从主观的个人因素,到客观潜存的市场问题,你觉得还存在哪些原因呢?

⑷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遇冷,主要是因为哪些原因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观看过好莱坞的电影,在前些年的时候,好莱坞的电影在我们中国的电影市场一直都是深受到影迷的欢迎的。咱们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相差甚远,剧情制作观感方面都是没有好莱坞所制作的电影更加的精彩好看。但就在2017年之后,这个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好莱坞的电影在我们中国这关于市场中影响力以及受欢迎的程度都远远的大不如前。而好莱坞也对在中国市场遇冷这件事情表达出了担忧,感觉到十分的有压力。

再加上很多影片都比较注重于票房收益,对于演员阵容以及剧情方面的监管都是没有那么的严格,这也就直接的导致烂片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家对于观影这件事情越来越不抱希望,越来越感到疲惫,花了钱之后看的还是这种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想吐槽的影片,毫无体验感,于是会选择观影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⑸ 巨石强森也“歇菜”了,好莱坞大片为何在中国内地“全面遇冷”

巨石强森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好莱坞电影明星,巨石强森的硬汉形象在银幕上也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但是就算是硬汉巨石强森也拯救不了现在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遇冷的状况,好莱坞电影已经不再是众人趋之若鹜的电影,国人的观影也越来越理智和冷静,单单靠特效和大场面来取悦观众的好莱坞电影已经不能满足国内观众的需要了。

好莱坞大片在内地遇冷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人们的视觉疲劳。好莱坞大片一直以特效和大场面、火爆的动作来吸引人,但是这样的电影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观众的视觉疲劳,这让好莱坞电影失去了吸引力;其次,好莱坞电影质量的下降。近几年好莱坞电影的质量确实下降了不少,这也是导致好莱坞电影在内地全面遇冷的最主要原因,毕竟电影的质量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最后,国产电影的崛起。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涌现除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电影,这样的电影更受中国观众欢迎,这也对好莱坞的电影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和影响。

三、国产电影的影响。

近几年国产电影发展的非常快,国产电影市场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电影,这样的国产电影更能够吸引中国观众,这也间接导致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内地不再像从前那么受欢迎。

⑹ 万达电影上半年净亏损5.81亿,市场份额跌落原因是什么

1、疫情初期,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 2、内部财务管理问题。 3、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观众的购买力和意愿会下降。

⑺ 北美影市降温周末票房跌至半年来最低,世界影院应如何走出低谷

北美电影市场要想走出困境,那么首先可以在门票方面下手,适当降低门票。除此之外,也应该引进国外优秀的电影题材。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上面的乐趣也不能够减少。看电影就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乐趣,因为看电影可以让大部分人起到放松的作用。这也直接造就了电影行业的兴起,当前国际上电影行业是非常火爆的,每年电影行业的市场,经济效应可以达到一千亿美元左右。但是绝大部分都被北美的电影院所瓜分,其他国家的国内影院在这一方面只能够占据较少的市场份额。

北美影市降温周末票房跌至半年来最低。

北美电影市场一直以来都被称作为世界影院,在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毕竟欧美地区的电影市场规模较大,每年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要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的电影市场。但是,美国的电影市场却逐渐走向了滑坡路。尤其是每当到了周末的时候,票房已经降至最低点。跌破了半年以来的最低限度,只有仅仅六千五百万美元的票房。相比于之前的票房而言,已经下降了将近百分之三十左右。

⑻ 请问电影市场不景气的原因是什么 请从电影本身和市场两方面分析

票价分析
短期内票价下调不可能
电影是属于大众的娱乐。据悉,世界各国电影票的定价准则是:单张电影票的合理价格,约相当于本国城市普通劳动者平均月收入的1/200~1/100。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高票价”,相当于城市普通劳动者平均月收入的1/20左右。8元票价热反映了观众对平价电影的渴望。
票价为什么那么高?电影院有一肚子苦水。
大多数影院已由事业单位转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庆春电影大世界总经理刘敏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影院租房经营的成本大,票房收入的40%要支付给发行方,40%用来支付房租费、水电、员工工资等,剩下的20%要减去损耗费。影院的容量有限,就是上座率很高,票房利润也有上限,现在的电影院几乎是微利。”
电影票价不仅和影院有关,还涉及制片、发行、院线等环节,因为他们都在总票房中获取利益。
2000年,中国的电影院曾发生过“5元票价”风波,成都的影院率先把中外影片的票价降价为5元,一时大小影院场场爆满,各地方院线效仿,但遭到一些电影制作公司、影片发行公司的抵制。
浙江省文化厅文化产业与电影处副处长罗永祥说,短期内电影票价下调的可能性不大。供片机制的单一化造成发行垄断,是票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专家分析
平价电影离我们有多远
很多业内人士不看好平价电影院。有业内人士说:“电影消费不是必需品,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讲究服务的档次。真正想在电影院里享受那种视听震撼的,不会在乎花上几十元。而低收入的人就是价格低也不会经常光顾。”
他认为,现在杭州的影院实行“不同时间不同价格,不同人群不同价格”,推出了老年人专场、民工专场等优惠活动,票价结构基本适应不同阶层的需求。
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叶航说,如今网络、家庭影院、数字电视等多元娱乐形式兴起,消费者的选择很多,看电影可以不通过电影院。在这样的需求环境下,电影票价的弹性需求很大。票价低了上座率自然提升,总收入也能提高。票价既要满足市场经营的要求,又要符合观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寻找这个平衡点考验企业的创新经营能力。
刘敏健认为,降价不一定能激活电影市场,现在消费者已不是纯粹为了看电影,目前电影的主力消费群体走进影院,更多的是为了社交、享受。影片的质量、影院的环境设施等,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有专家表示,制约当今中国电影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的根本问题是:电影市场和电影院线开发,与13亿多的总体人口规模不相称。中国电影票价市场,还处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过渡期,电影票价过高等诸多无序、无奈而有悖于市场规律的现象难以避免。
罗永祥认为,压低票价还得“治本”。只有当影院达到一定的数量,竞争更激烈,发行渠道更多样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新华社专稿
有此娱说
价廉物美薄利多销
疯抢8元电影票,挤出的是电影票价居高不下的水分。电影不能自筑门槛,变成所谓的贵族艺术,离开了公众,电影的发展就难免举步维艰。其实,我们只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影院就会发现,除了那些较有影响的大片之外,平常电影院里还不是稀稀落落,有的一场电影才十几个人,别提满座,就连半数也达不到。如果票价都像杭州这家电影院这次降下来那样,又何愁拉不回观众,如果观众上座率大幅提高,又何愁票房上不去。还是那句老话:价廉物美,薄利多销。
禾刀
票价低了谁看盗版
在我看来,众多市民疯抢8元低价票的事实,起码打破了电影界人士的某些论断:什么盗版碟太多,观众不愿进电影院;什么高价票就是为了减少损失,是盗版逼出来的……
盗版对电影肯定会有所冲击,但这也跟电影院与盗版市场争夺观众的力度不够有关。观众到底是喜欢看盗版还是喜欢去电影院看正版?这一“挤”的结果不言自明。如果电影票价降到绝大多数观众可以承受的标准,还有多少人愿意去看盗版碟呢?如果各大影院能天天搞8元优惠,何愁争不过盗版? 网友

阅读全文

与20172018电影市场遇冷探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